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市人大調研一法一條例

市人大調研一法一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20 13:40:00

Ⅰ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增強監督工作實效,保證法律、法規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遵守和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人大常委會)每年選擇若干關系本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有計劃地對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組織執法檢查。第三條市人大常委會可以就整部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也可以就其中部分內容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多部法律、法規規范同一事項的,市人大常委會可以對實施情況一並進行檢查。第四條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應當遵循依法實施、集體行權、科學合理、客觀公正、注重實效的原則。第五條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執法檢查組開展執法檢查工作。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以下簡稱市人大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具體負責執法檢查的組織實施工作。

本市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個人應當配合執法檢查工作,並提供必要協助。第二章計劃第六條市人大常委會年度執法檢查建議,由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按照下列職責分工匯總整理後,在上一年十一月底前提出:

(一)市人大常委會在行使職權過程中發現的法律、法規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由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提出;

(二)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和建議、批評、意見集中反映的問題,由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機構提出;

(三)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會同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提出;

(四)市人大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的突出問題,由開展該項調查研究工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提出;

(五)人民來信來訪集中反映的問題,由市人大常委會信訪工作機構提出;

(六)社會普遍關注的其他問題,由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提出。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院或者市人民檢察院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的,應當在上一年十一月底前以書面報告的方式提出。第七條本條例第六條所規定的各類執法檢查建議,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匯總,擬訂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計劃草案。執法檢查計劃草案應當包括執法檢查的項目、理由、重點、時間安排和組織實施責任主體等內容。第八條執法檢查計劃納入市人大常委會年度監督工作計劃,由主任會議一並審議、決定。

主任會議根據實際需要或者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建議,可以適當調整執法檢查計劃。第九條年度執法檢查計劃經主任會議通過或者調整後,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常委會組成人員、有關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以書面形式通知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或者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通報市人大代表,並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門戶網站和其他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市人大常委會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時,應當報告執法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第三章實施第十條執法檢查組成員,從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和常委會工作機構負責人中確定,可以邀請市人大代表、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和市民代表參加。第十一條執法檢查方案由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實施辦法》、本條例的相關規定和年度執法檢查計劃擬訂,報主任會議審議、決定。

執法檢查方案經主任會議審議通過後,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應當在開始檢查之日起一個月前書面通知接受執法檢查的機關或者部門。第十二條執法檢查由執法檢查組根據執法檢查方案組織實施。執法檢查組可以分成若干小組開展執法檢查工作。第十三條市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或者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應當如實匯報下列情況,並按照執法檢查組的要求提供相關資料:

(一)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

(二)相關法律、法規實施中的主要問題;

(三)改進行政執法、司法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四)完善有關立法的建議;

(五)執法檢查方案要求匯報的其他情況。

Ⅱ 黑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地方立法活動,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解釋地方性法規以及相關立法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地方立法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堅持從實際需要出發,突出務實管用。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第四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完善立法機制,加強對地方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第二章立法許可權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第六條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本市地方性法規的部分規定。第八條市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第三章立法准備第一節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編制第九條常務委員會通過編制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地方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

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編制立法規劃草案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第十條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和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等單位徵集立法項目建議;向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徵集立法項目建議;向社會公開徵集立法項目建議。第十一條提出立法項目建議,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單位提出立法項目建議,應當包括法規名稱、立法依據、立法宗旨和目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採取的對策等內容;個人提出立法項目建議,可以只提供法規名稱和主要理由。第十二條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負責對立法項目建議進行初步審查,會同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調研、評估、論證,擬定立法規劃草案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第十三條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經市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制委員會)審議後,提請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通過並向社會公布。同時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十四條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督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有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年度立法計劃的,由法制委員會提出調整意見,提請主任會議討論決定。並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十五條市人民政府立法計劃應當與常務委員會立法計劃相銜接。

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應當及時掌握市政府各部門落實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第十六條地方性法規年度立法計劃項目分為審議項目和預備項目。第二節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第十七條地方性法規草案(以下簡稱法規草案),一般由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或者市政府有關部門等組織起草。起草單位應當根據立法計劃作出起草進度安排。第十八條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起草法規草案過程中,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參與。

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聽取法規草案起草工作的情況匯報,督促起草工作按期完成。第十九條專業性較強的法規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其它專業機構等第三方起草。

起草單位負責委託起草工作的組織管理,並加強監督和評估。第二十條起草法規草案,應當開展調研和論證,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大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准確掌握實際情況,真實反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利益和訴求。

新設行政許可、行政收費、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和其他涉及行政管理部門與管理相對人之間重大利害關系的,起草單位應當組織立法聽證,並將聽證報告作為法規草案附件一並報送。

Ⅲ 貴陽市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貴陽市地方立法條例》的決定(2016)

一、將第二條修改為:「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和解釋地方性法規等立法活動,市人民政府規章的備案審查,適用本條例。」二、將第三條修改為:「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基本原則,堅持依法立法、為民立法、科學立法,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立足本市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增強可操作性,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傾向。
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三、將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在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事項范圍內,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從以下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規:
(一)為執行上位法的規定,需要本市作出具體規定的;
(二)屬於本市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
(三)根據本市實際需要,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四、增加一條作為第五條:「除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法制定地方性法規、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規章外,其他機關、部門和事業組織不得制定發布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
前款所稱的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是指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進行具體、明確的規范性調整,或者設定行政性收費、行政審批、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等行政管理權力事項,具有普遍性約束力的公文規定。」五、將第六條改為第七條,修改為:「常務委員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和人民群眾的立法需求,建立地方立法項目庫,按照年度制定立法計劃。」六、將第七條改為第八條,第一款、第二款修改為:「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以下簡稱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立法項目、立法建議,收集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專門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等有關方面的意見,研究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下簡稱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立法議案、建議以及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專門委員會視察調研提出的立法建議,逐項分析、論證,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通過,建立地方立法項目庫,並且向社會公布。
地方立法項目庫應當適時更新。」七、將第八條改為第九條,修改為:「法制工作機構根據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其他工作機構、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以及有關單位的申請立項報告,結合地方立法項目庫項目調研起草情況和實際需要,經過調查研究、充分論證和綜合協調,提出立法計劃草案。
立法計劃包含審議類項目、調研類項目,以及其他立法工作任務。」八、增加兩條,作為第十條、第十一條:
第十條 提出立法計劃的審議類項目,應當隨申請立項報告提交法規初稿以及說明,說明應當包括調研起草情況,制定或者修改的必要性、可行性,規范的主要內容,涉及的重要體制、機制和措施,以及起草過程中對重大分歧意見的協調處理情況。
提出廢止法規項目的,應當說明廢止理由和廢止後相關的社會關系調整的替代處理措施。
下列材料,應當一並提交:
(一)立法調研報告,包括工作現狀和立法目的、依據、必要性、可行性,擬調整的社會關系以及立法的重點、難點,調研、論證和徵求意見的情況;
(二)上位法立法情況、外地立法經驗等立法資料。有上位法的,應當有關於如何處理本市立法與上位法關系的專項說明。
未提交法規初稿及其說明的,暫不列入立法計劃的審議類項目,但可以列入調研類項目。」
第十一條 提出立法計劃的調研類項目,應當在申請立項報告中對立法必要性、需要規范的主要問題、法律法規政策依據和立法調研起草進度安排等作出說明。
列入立法計劃的調研類項目,由相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牽頭於當年完成調研,向主任會議提交符合本條例第十條第三款第一項規定的立法調研報告,並且對立法條件是否成熟和是否列入立法計劃的審議類項目提出意見。」九、將第九條改為第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立法計劃草案由主任會議審議同意後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並且向社會公布。」十、將第十條改為第十三條,修改為:「起草地方性法規可以採取下列形式:
(一)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或者規范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工作的法規,由相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牽頭組織起草;
(二)需要平衡多方利益關系、容易出現部門利益傾向或者專業性較強的法規,由法制工作機構、專門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聯合起草,或者委託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等第三方主體起草;
(三)重要的行政管理類法規,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四)其他的行政管理類法規,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組織起草;
(五)創制性地方性法規,可以採取有償徵集法規草案形式進行起草。
法規起草人應當制定起草工作方案,成立起草小組,並且對任務、人員、時間和經費予以明確和落實。」

Ⅳ 永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立法活動,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和廢止地方性法規,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第四條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不得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省本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本市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突出地方特色,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傾向。

地方性法規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規定本行政區域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規;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二章地方性法規的立項、起草和法規案的提出第六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主任會議通過後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並向社會公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並按照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要求,督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

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認真研究代表議案和建議,廣泛徵集意見,科學論證評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確定立法項目,提高立法的及時性、針對性和系統性。

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需要調整的,由主任會議決定。第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應當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工作;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組織起草。

專業性較強的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第八條地方性法規草案的起草實行責任制。

起草單位應當制定起草工作方案,並報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列入常務委員會年度立法計劃的立法項目,法規草案起草單位應當如期提出法規草案及其說明和相關資料。不能完成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說明理由。第九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一個代表團或者十名以上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聯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第十條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條例第三章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第十一條主任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主任會議認為地方性法規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Ⅳ 銀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條例

第一條為了更好地行使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的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銀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應當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加強調查研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重大事項,是指在一定時期本行政區域內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等方面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的事項。第四條下列重大事項應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並由市人大常委會作出相應的決議或決定:
(一)關系本市依法治市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方面的重大決策;
(二)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部分變更;
(三)本市財政預算執行、預算外資金的收支和管理情況,市本級年度財政預算部分變更、預算調整方案、財政決算;
(四)市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五)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涉及城市性質、規模、發展方向與總體布局的重大變更;
(六)締結友好城市;
(七)城市標志、市樹、市花方案的確定和變更;
(八)銀川市榮譽市民等地方榮譽稱號的授予或者撤銷;
(九)撤銷市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議;
(十一)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不同意檢察委員會多數人的決定而報請市人大常委會決定的重大問題;
(十二)重大的審判、檢察制度實施情況;
(十三)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以及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認為需要提請討論、決定的其他重大事項;
(十四)法律、法規規定或者應當由市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的其他重大事項。第五條向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重大事項議案,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提出的議案,直接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二)市人民政府提出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或者先交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也可以先交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研究、提出意見,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三)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提出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四)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或者先交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也可以先交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研究、提出意見,再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向市人大常委會提出的關於重大事項的報告,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決定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應當作出說明。第六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交由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進行調查研究的重大事項議案或者報告,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市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應當就該重大事項廣泛聽取人大代表和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舉行聽證會或者公開徵求市民意見,並向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提出審議意見報告或者調研報告。第七條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重大事項議案或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基本情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政策依據;
(三)決策方案及其可行性說明;
(四)有關的統計數據、調查論證報告等資料。
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在討論重大事項議案時,提出議案機關的主要負責人或提議案人應當到會作出說明,回答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詢問。
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以及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向市人大常委會提請報告的事項,經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可以採取到會報告或者書面報告的形式。第八條提請市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的重大事項,一般應當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的30日前提出。在特殊情況下提出的,可以不受上述規定時間的限制。

Ⅵ 臨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臨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和廢止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適用本條例。法律對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本行政區域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制定除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規。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四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對地方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建立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機制。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依照本條例行使審議地方性法規案的職權。第二章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編制第六條常務委員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加強對制定地方性法規工作的統籌安排。

市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制委員會)、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制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立法規劃草案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

法制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有關工作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廣泛徵集立法項目,為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作準備。

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開展立項評估論證、民主協商,廣泛徵求意見,精準確定立法項目,建立地方性法規項目儲備庫。

編制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認真研究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下簡稱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立法議案和建議,廣泛徵集意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立法建議。第七條立法規劃草案一般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的最後一年擬定。年度立法計劃草案一般應當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擬定。

立法規劃草案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在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通過前,由法制工作委員會報送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徵求意見。

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法制委員會提請主任會議通過,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並向社會公布,同時報送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法制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有關工作委員會應當按照常務委員會的要求,督促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第八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年度立法計劃的項目,應當確定地方性法規的提案人和提請審議時間。未按時提請審議的,提案人應當向主任會議作出說明。第九條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需要調整的,由法制工作委員會提出建議,法制委員會提請主任會議通過,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並向社會公布,同時報送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第三章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第十條地方性法規草案一般由提案人組織起草。

主任會議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由主任會議交由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有關工作委員會起草。

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由市人民政府交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或者有關部門起草。

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由其負責組織起草。

市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聯名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根據地方性法規案調整的事項和范圍,經主任會議或者常務委員會決定,交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有關工作委員會或者市人民政府組織起草。

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有關工作委員會組織起草。

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加,也可以由提案人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第十一條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應當就法規的調整范圍、涉及的主要問題、解決辦法、權利義務關系、同有關法律法規的銜接等問題進行調研、論證或者聽證,聽取市人大代表、有關專家及其他方面的意見。

Ⅶ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司法工作條例(2007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市人大常委會對司法機關司法工作的監督,保證憲法、法律、法規的遵守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適用本條例的司法機關是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和市人民政府的公安局、國家安全局、司法局。第三條市人大常委會實施監督,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和不直接辦理具體案件的原則。第四條市人大常委會支持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

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執行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全國、省、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接受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

市人大常委會對公安局、國家安全局、司法局司法工作重大事項監督的決定和意見,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第五條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司法工作,重大事項由常委會決定,由內務司法委員會具體組織實施。第六條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司法機關的下列行為:

(一)執行法律、法規的行為;

(二)司法工作人員執行公務的行為;

(三)市人大常委會認為應當進行監督的其他行為。第七條市人大常委會採取下列監督方式:

(一)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

(二)聽取專題匯報;

(三)提出質詢案;

(四)組織執法檢查;

(五)組織對特定問題的調查;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第八條市人大常委會在聽取、審議工作報告或者專題匯報時,組成人員可以提出詢問,被詢問機關的負責人應予答復。第九條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書面提出對司法工作的質詢案。

質詢案應當寫明質詢對象、質詢的問題和內容。第十條質詢案由主任會議決定交由受質詢的機關答復。

主任會議可以決定由受質詢機關在常委會會議上或者有關專門委員會會議上口頭答復,或者由受質詢機關書面答復。在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答復的,提質詢案的常委會組成人員有權列席會議,發表意見。主任會議認為必要時,可以將答復質詢案的情況報告印發常委會會議。第十一條提質詢案的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對受質詢機關的答復不滿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經主任會議決定,由受質詢機關再作答復。第十二條質詢案以口頭答復的,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到會答復。質詢案以書面答復的,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簽署。第十三條市人大常委會對司法機關貫徹實施法律、法規的情況組織執法檢查,並可以根據執法檢查的結果,作出相應的決議、決定。第十四條市人大常委會對司法機關執法中的重大問題,可以依法組織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作出相應的決定。第十五條市人大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司法機關必須執行;市人大常委會對議案提出的審議意見,司法機關應當認真辦理。

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報告執行、辦理情況的,司法機關應在兩個月內報告。第十六條市人大常委會發現區、縣司法機關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可以要求其同級人大常委會依法實施監督,也可以責成市司法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處理。

區、縣人大常委會發現市司法機關違反法律、法規行為的,可以報請市人大常委會實施監督。第十七條市人大常委會根據需要,可以派員參加司法機關的重要會議。第十八條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行法律監督過程中,發現重大違法事項,應當依照規定及時報告市人大常委會。

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在重大問題上不同意檢察委員會多數人的決定,可以報請市人大常委會決定。第十九條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遭到非法干預或者打擊報復的,可以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或者提出控告。人大常委會應當予以支持,並責成有關部門對非法干預或者打擊報復者依法處理。第二十條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工作人員對市人大常委會實行監督中提出的意見不予辦理或者故意拖延不辦,以及其他阻撓、妨礙、抵制監督的行為,市人大常委會視其情節輕重,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責成有關司法機關或者司法工作人員作出檢查,並限期予以糾正;

(二)責成有關司法機關依法對有關司法工作人員進行懲處;

(三)依照法定程序,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的有關人員,不予任命,對已任命的有關人員,免去或者撤銷職務。

Ⅷ 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工作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下簡稱代表)依法履行職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辦法》,結合拉薩市代表工作的實際,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拉薩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工作。第三條代表是本市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權力。第四條代表依法在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大會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執行代表職務,代表履行職務受憲法和法律保護。

本市國家機關和社會應當為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提供保障。第五條代表必須模範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保守國家秘密,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二章代表在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第六條出席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各項議案和報告,對各項決議、決定進行表決。第七條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人選,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人選,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的人選,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以及本市出席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人選,並有權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和代表依法提出的上述人選提出意見,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選舉。第八條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市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依法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第九條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可以提出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罷免案。第十條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可以書面提出對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各工作部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第十一條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可以提議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並根據市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參加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第三章代表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活動第十二條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經過代表總數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議,可以提議臨時召集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第十三條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活動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織,也可以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託各縣(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織。

代表閉會期間的活動,每年應不少於5天。第十四條代表在閉會期間的活動以集體活動為主,以代表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第十五條代表根據代表選舉單位和所在行業、地域劃分若干代表小組,每個代表小組推選組長1人,副組長1至2人。第十六條城鎮代表小組每個季度至少活動一次,農牧區的代表小組每年至少活動兩次。

農牧區代表小組的活動一般應安排在農閑期間。第十七條代表小組的主要任務:

(一)組織代表學習、宣傳憲法、法律和法規;

(二)傳達學習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決定;

(三)根據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每年組織代表開展1-2項視察、調研活動,有條件的應當撰寫調研報告;

(四)辦理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第十八條代表應當與原選舉單位保持密切聯系。每年至少走訪原選舉單位一次,報告履行代表職責的情況,聽取原選舉單位的意見。第十九條代表因故不能出席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應當在會議召開十日前,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請假報告,由主任會議批准。第二十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在舉行會議之前,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圍繞會議建議議程組織代表進行集中視察。第二十一條代表在大會閉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組織,可以對本級或者下級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的工作進行視察。

根據代表要求,經市、縣(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聯系安排,代表可以以代表小組進行視察,也可以持代表證單獨或自願結合就地進行視察。第二十二條代表視察的主要內容:

(一)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自治區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實施情況;

(二)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決議、決定貫徹執行情況;

(三)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

(四)人民群眾普遍關心或反映強烈的問題;

(五)市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的工作情況;

(六)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情況。

Ⅸ 廣元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立法活動,提高立法質量,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等規定,結合廣元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地方性法規,對市人民政府規章的備案審查,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廣元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第四條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對於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地方性法規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第五條規定下列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一)法律規定由市人民代表大會規定的事項;
(二)規定本市特別重大事項。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六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第二章立法規劃、立法計劃的編制和法規草案的起草第七條常務委員會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需要,制定本屆立法規劃。
編制立法規劃應當在本屆第一年度內完成。
編制立法規劃,由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徵求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有關組織和人大代表、社會各界意見,通過報紙、網路等向全市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公開徵集立法建議,提出立法規劃建議項目,擬訂立法規劃草案。
立法建議的內容包括:地方性法規名稱、立法依據、立法宗旨和目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和採取的對策等。第八條立法規劃應當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並保持其相對穩定。在規劃的執行過程中,根據本市的工作實際和各方面的意見,可以對立法規劃提出部分調整意見,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決定,並報常務委員會備案。第九條編制年度立法計劃時,由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根據立法規劃分別徵求有關專門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有關組織和人大代表、社會各界的意見,向法制委員會提出立法計劃草案。
年度立法計劃草案分為正式項目、備選項目和調研項目,正式項目的內容包括:立法項目、提案人、起草單位、送審時間等。
擬列入年度立法計劃正式項目的,應當提交地方性法規草案初稿和調研論證報告。草案初稿應當包括立法的目的、基本原則、調整對象、適用范圍、權利義務關系、上位法依據等。調研論證報告應包含立法必要性、立法依據、制度創新、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等。第十條每年的第四季度編制完成下一年度立法計劃,並報送省人民代表
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條立法規劃草案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經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通過後,印發常務委員會。
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應當向社會公布。第十二條地方性法規草案的起草工作,可以由有權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的機關、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或者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組織起草,也可以委託有關部門、單位和組織以及專業機構起草。
地方性法規草案的起草單位,應當組織有關方面人員和邀請有關專家成立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小組。
起草地方性法規草案,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個人的意見。對地方性法規草案規范的主要問題進行論證,並符合立法技術規范。
地方性法規草案應當對涉及職責許可權、職責劃分、經費使用等重要事項進行明確。第十三條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提前參與地方性法規草案起草工作,了解立法背景、意見徵求和協調工作等情況;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規草案,可以由有關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有關工作機構組織起草。第十四條提案人應當按照立法計劃規定時限提出地方性法規案。不能按時提出的,應當向主任會議作出書面報告。第十五條地方性法規案在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審議前,應當按下列規定完成徵求意見和協調工作:
(一)對地方性法規草案涉及的部門所屬單位之間的不同意見,由該部門組織協調;
(二)對市級有關部門、區(縣)或者上級國家機關的不同意見,屬行政管理范圍的,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協調;
(三)對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和有關組織之間以及有關專門委員會之間、區(縣)人大常委會之間的不同意見,由主任會議組織協調。
市人民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應當經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並由市長簽署。

Ⅹ 昆明市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街道工作委員會工作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和加強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街道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人大街道工委是區(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大常委會)在街道設立的工作機構,在區(市)人大常委會和中國共產黨街道工作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對區(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人大街道工委應當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依法開展工作,為街道轄區內的人民群眾服務,為街道轄區內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下簡稱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職務服務,為區(市)人大常委會行使職權服務。第四條人大街道工委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決定;

(二)聯系街道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為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職務、參加代表活動提供服務;

(三)根據區(市)人大常委會的安排,組織街道轄區的區(市)人大代表聽取街道辦事處和區(市)國家機關派駐街道工作機構的有關工作報告、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開展視察和專題調研;

(四)組織街道轄區的區(市)人大代表開展聯系選民、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等活動,協助區(市)人大常委會建立代表履職檔案;

(五)聽取和反映街道轄區內各級人大代表、人民群眾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協調並督促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

(六)負責街道轄區內的人大代表活動場所、代表履職網路服務平台的建設和管理;

(七)辦理區(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的人大代表選舉、罷免、補選的有關工作;

(八)承擔區(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的其他工作。第五條在核定的領導職數范圍內,人大街道工委設主任一人,根據工作需要設副主任一人,委員五至七人。主任、副主任中應當有一名專職人員。

人大街道工委下設辦公室,可以與街道黨政綜合辦公室合署辦公,並配備相應的專職工作人員。第六條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副主任、委員由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提名,區(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任免。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中應當有一定比例的區(市)人大代表,其中主任應當從區(市)人大代表中提名。

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如果擔任上述職務,應當辭去主任、副主任和委員職務。第七條人大街道工委會議每季度不少於一次。會議由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召集,主任因故不能召集會議時可以委託副主任召集。第八條人大街道工委會議實行民主集中制,主要傳達貫徹上級有關會議精神,總結研究年度工作,通過向區(市)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情況報告,以及研究本條例第四條中需經會議討論的有關事項。第九條人大街道工委舉行會議時,根據會議議題和工作需要,可以通知街道辦事處和區(市)國家機關派駐街道的工作機構負責人列席,也可以邀請本轄區的各級人大代表列席。第十條人大街道工委應當加強人大代表活動場所、代表履職網路服務平台建設和管理。街道轄區的區(市)人大代表和上級人大代表應當就近編入代表小組,定期參加活動,聯系、接待人民群眾。人大街道工委應當如實記載代表履職情況。第十一條人大街道工委根據區(市)人大常委會的安排組織代表開展監督時,應當及時將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連同有關報告上報區(市)人大常委會。

人大街道工委組織代表視察和專題調研、聯系選民和人民群眾收集匯總的意見、建議,屬於街道職權范圍的,交由街道辦事處或者有關單位研究處理。街道辦事處或者有關單位應當將研究處理情況書面報送人大街道工委,並由人大街道工委向代表和選民反饋。不屬於街道職權范圍的,應當向區(市)人大常委會報告。第十二條人大街道工委應當建立健全會議、代表活動、代表聯系群眾、代表接待選民、代表向選民報告履職情況等制度,推動人大街道工委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熱點內容
2013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1-18 10:10:11 瀏覽:745
法律援助中心屬於事業單位 發布:2025-01-18 09:52:13 瀏覽:127
過有道德的生活 發布:2025-01-18 09:47:05 瀏覽:433
法治雲端 發布:2025-01-18 09:46:08 瀏覽:560
委託代理經濟法 發布:2025-01-18 09:45:21 瀏覽:196
司法局三下鄉 發布:2025-01-18 09:44:41 瀏覽:370
堅持統一立法 發布:2025-01-18 09:35:30 瀏覽:236
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2025-01-18 09:31:40 瀏覽:362
司法考試主觀題題型 發布:2025-01-18 09:13:25 瀏覽:816
會計職業道德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8 08:36:27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