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某省政府規章

某省政府規章

發布時間: 2022-09-23 08:34:46

❶ 廣東省政府規章清理工作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完善政府規章清理工作機制,推動政府規章清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維護法制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省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清理工作,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政府規章清理,是指根據法律、法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政府規章進行系統分析,確定其是否保留、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政府規章管理工作制度。第三條政府規章的制定機關應當加強對政府規章清理工作的領導和監督,並提供必要的人員、經費等保障。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較大的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中直駐粵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制定機關的規章實施部門)對其負責組織實施的政府規章進行初步清理,提出清理意見。由兩個以上部門共同實施的,應當由主要實施部門會同其他部門聯合進行初步清理,提出清理意見。

省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以下統稱制定機關的政府法制機構)負責政府規章清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並分別對其同級的規章實施部門提出的初步清理意見進行審查,報制定機關。

其他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政府規章的清理工作。第五條政府規章清理應當堅持合法原則,清理程序、清理結果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第六條政府規章清理應當堅持及時原則,對與法律、法規、規章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一致的政府規章,應當及時予以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第七條政府規章清理應當堅持民主原則,廣泛徵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第二章清理方式與標准第一節清理方式第八條政府規章清理分為單項清理、專項清理和全面清理。

單項清理是指對本行政區域內與某一行業特定事項相關的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進行清理的活動。

專項清理是指對本行政區域內與某一綜合性事項相關的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進行清理的活動。

全面清理是指對本行政區域內全部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進行清理的活動。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政府規章進行單項清理:

(一)制定了新的某一行業法律、法規的;

(二)某一行業法律、法規已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進行單項清理的。第十條政府規章實施滿3年的,應當按照《廣東省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規定》進行評估,立法後評估報告建議修改或者廢止的,應當進行修改或者廢止。

政府規章自施行之日起5年內未進行立法後評估的,應當進行清理。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政府規章進行專項清理:

(一)法律、法規或者國家、省、較大的市要求進行專項清理的;

(二)制定了新的綜合性法律、法規的;

(三)某一綜合性法律、法規已修改或者廢止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進行專項清理的。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政府規章進行全面清理:

(一)國家、省或者較大的市要求的;

(二)國家、省或者較大的市的政策重大調整,需要進行清理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進行全面清理的。第二節清理標准第十三條政府規章清理工作按照以下標准進行:

(一)合法性,即政府規章是否與上位法不一致或者相抵觸;

(二)合理性,即政府規章是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

(三)協調性,即政府規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

(四)操作性,即政府規章是否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或者細化的問題;

(五)實施效果,即政府規章是否實現立法目的;

(六)其他需要清理的內容。第十四條政府規章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可以繼續適用的,予以保留。第十五條政府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修改:

(一)部分內容與法律、法規不一致或者相抵觸的;

(二)國家政策重大調整,政府規章的部分內容與之不適應的;

(三)部分內容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四)部分內容的程序性、可操作性不強,需要予以細化和完善的;

(五)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

(六)其他原因需要予以修改的。

❷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使省政府制定規章的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規章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國務院《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省政府規章是省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制定的、在本省轄區范圍內普遍實行的、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第三條省政府制定規章的范圍是:
(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由省政府制定的規章;
(二)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認為應由省政府制定的規章;
(三)根據實際需要應由省政府制定的規章。第四條規章的名稱一般稱為規定、辦法、實施辦法和實施細則。第五條制定省政府規章,應當以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以憲法、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為改革、開放、搞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針。第六條規章文稿應當結構嚴謹、條理清楚、用詞准確、文字簡明,符合立法技術要求。第七條省政府法制局是省政府法制行政工作的辦事機構,負責編制並組織實施省政府制定規章的計劃,審查和協調處理各部門上報省政府的規章草案。第二章計劃第八條省政府根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需要,編制制定規章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
省政府各部門,應根據需要向省政府提出制定規章的建議。建議應包括規章的名稱、制定的目的和依據、負責起草的單位、發布的日期等內容。五年規劃應按省政府部署屆時報出:年度計劃應在上一年度的十一月底前報省政府。第九條省政府法制局應當對各部門制定規章的建議進行通盤研究,綜合協調,擬訂制定規章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草案,報省政府審定。第十條省政府制定規章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由省政府法制局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對規劃和計劃作適當的調整。
有關部門需要增加或者撤銷已列入計劃的規章項目,應提出書面報告,說明理由,由省政府法制局審查同意,報請省政府主管領導批准後,作適當調整。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條省政府各部門應根據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的要求,精心組織起草工作,按時完成起草任務。起草部門的領導應親自負責,並吸收熟悉業務、具有一定法律知識和相應文字水平的人員,組成起草小組負責規章起草工作。
起草的規章內容涉及幾個部門的,由省政府指定一個部門負責牽頭,組成有關部門參加的聯合小組進行起草工作。第十二條起草規章,一般應包括制定目的、依據、適用范圍、主管部門;權利義務、行為規劃;違反規章的責任;解釋機關、施行日期等基本內容。第十三條起草規章,應注意搜集有關資料,認真調查研究,並先在本部門、本系統內進行可行性論證。規章內容涉及其他部門的,應主動徵求有關部門意見,通過協商力求取得一致意見。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在上報規章時加以說明。第十四條起草規章,應與我省已頒布的有關規章相銜接。對某一事項,如果作出與省已頒布的規章不相一致的規定時,應在上報規章時說明情況和理由。第十五條規章草案完稿後,應撰寫起草說明。說明的內容一般包括:起草規章的目的、依據,起草過程,協調情況,主要條款的解釋等。第十六條起草部門向省政府報送規章草案,應經主要負責人簽署以部門正式文件報送;幾個部門聯合起草的,應經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會簽,然後由牽頭起草部門報送。
規章草案報送前,應由部門主要負責人,將規章主要內容向省長或主管副省長報告並徵得同意。第十七條起草部門向省政府報送規章草案及其說明一式十份,同時附送規章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有關文件的復製件三份。第四章審查第十八條報送省政府的規章草案,由省政府法制局負責按以下規定進行初步審查:
(一)制定規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是否符合憲法、法律、法規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三)有關部門意見是否一致;
(四)是否符合立法技術要求。第十九條省政府法制局對規章草案初步審查後,可根據不同情況作如下處理:
(一)因情況發生變化,暫緩或無需制定的,說明理由退回起草部門;
(二)對不符合起草要求的,提出意見,退回起草部門進行修改、補充;
(三)基本符合起草要求、內容比較成熟的,可根據需要,採用會簽或發徵求意見稿的方式,徵求有關方面意見。必要時可進行調查研究或考察。

❸ 某省人民政府的規章與國務院某一部門的規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規定,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由國務院裁決

❹ 省級政府規章可以設定的行政許可有

法律分析: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十五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第十六條 行政法規可以在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地方性法規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規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 法規、規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條件作出的具體規定,不得增設違反上位法的其他條件。

❺ 某省人民政府的規章與國務院某一部門的規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規定,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正確答案來A

依據《中華人自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六條,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❻ 32.某省人民政府的規章與國務院某一部門的規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規定,下列做法正確

某省人民政府的規章與國務院某一部門的規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規定,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 )。

❼ 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哪個機關可撤銷

省人大

❽ 青海省人民政府規章制定辦法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省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省政府)規章的制定工作,提高立法效率,保證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下簡稱立法法)和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青海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省政府規章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以及立法後評估適用本辦法。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立法法的原則和條例的要求,符合本省實際,具備可操作性。第四條省政府對規章制定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省政府法制機構具體負責立法工作計劃的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工作。
省政府各部門和省以下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配合省政府法制機構做好省政府規章的起草、審查、徵求意見、協調、調研和論證等工作。第二章立 項第五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向省政府法制機構提出制定規章項目建議。省政府法制機構應當按照行政管理事權劃分,將有關資料移交相關業務主管部門進行立項研究;也可以組織有關部門和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獨立第三方進行立項研究。第六條省政府法制機構應當於每年9月底前,通過新聞媒體或者青海省政府法制信息網向社會公開徵集下一年度制定規章項目建議,並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書面形式重點向下列單位和個人徵集規章項目建議:

(一)省人大、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
(二)省政府各部門和市州、縣人民政府;
(三)相關人民團體、社團組織、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
(四)省政府立法工作聯系單位;
(五)省政府法律顧問委員會成員。第七條省政府各部門和市州、縣人民政府以及社團組織在提出規章項目建議時,應當書面說明規章制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依據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定的主要制度、措施等內容,並由主要負責人簽發報送省政府法制機構。第八條編制省政府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應當堅持條件成熟、急需先立、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中心工作,准確把握立法規律和立法時機,促使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統一,立法進程與改革進程相適應。

擬定年內完成的規章立法提交項目應當優先考慮上一年度已經成熟的起草調研項目。規章建議項目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進行立法的,一般不列入立法提交項目和起草調研項目。第九條省政府法制機構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和省政府法律顧問委員會專家對立法提交項目、起草調研項目、醞釀論證項目進行科學論證。經省政府法制機構研究,並徵求省政府省長、各副省長、秘書長意見後,形成下一年度省政府立法工作計劃草案,報請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審議通過的省政府立法工作計劃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的,由省政府法制機構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說明,報請省政府領導同意後調整。第十條省政府立法工作計劃確定的規章項目責任單位,應當按照要求組織開展好起草、調研、論證和送審稿報送工作,並在部門工作經費中列支立法工作專項經費。第三章起 草第十一條規章送審稿由省政府立法工作計劃確定的責任單位負責起草。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職能或者內容復雜的,可以由一個部門牽頭會同其他部門共同起草。第十二條責任單位起草規章可以邀請有關專家和單位參加。

具有綜合性、普遍性、創新性以及省政府安排的重要規章,省政府法制機構可以邀請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省政府法律顧問委員會成員進行集中起草修改。第十三條起草規章實行責任單位負責制。責任單位應當成立由部門負責人、法制機構和業務單位工作人員共同組成的起草小組,制定起草計劃,明確責任分工,並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規章送審稿的起草、報送工作。
不能如期報送的,責任單位應當向省政府法制機構作出書面說明。第十四條規章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並與有關規章的內容協調。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
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和法律語言表述習慣。規章文本應當規范、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第十五條起草規章應當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有關部門、組織和公民的意見建議,合理的應當予以採納。涉及重大法律、專業技術問題的,責任單位應當舉行論證會,聽取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
規章的內容涉及其他部門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責任單位應當充分徵求意見。有關部門提出的意見,應當經主要負責人簽字後及時反饋。責任單位對合理的意見應當予以採納;對有爭議的意見應當充分協商。涉及重大問題的,雙方主要負責人應當進行溝通協商;經協商仍達不成一致意見的,責任單位在報送規章送審稿時應當書面說明情況和理由。

❾ 某省人民政府的規章與國務院某一部門的規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規定,下列做法正確的是什麼

某省人民政府的規章與國務院某一部門的規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規定,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由國務院裁決

❿ 山東省人民政府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規章制定程序,提高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省人民政府為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並以省人民政府令發布的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具有法定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規章名稱為「規定」(暫行規定)、「辦法」(暫行辦法)和「細則」(實施細則)。規章不得使用「條例」。第三條制定規章,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國家法制統一原則,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
(二)從全局出發,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符合本省實際,突出地方特色;
(四)充分發揚民主,走群眾路線;
(五)與改革決策、發展決策緊密結合。第四條制定規章的范圍包括:
(一)法律、法規授權制定規章的;
(二)法律、法規雖未授權,但根據本省實際情況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
(三)制定地方性法規尚不成熟,需要以規章形式加以規范的;
(四)省人民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職能,需要以規章形式規范的其他事項。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規章的審查和綜合協調工作。第二章規劃與計劃第六條制定規章工作應當根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編制一定年度的規劃和年度計劃。
立法規劃應當在每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內編制完成,年度立法計劃一般應在上一年第4季度內編制完成,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組織編制。第七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均可以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制定或修改規章的立法項目建議。立法項目建議應當以書面形式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第八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根據法律、法規及省人民政府的重要決策和工作部署,擬定年度立法項目,並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經綜合研究和協調論證後,擬定年度立法計劃草案,提請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批准。第九條年度立法計劃經批准後,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實施。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執行年度立法計劃過程中,認為需要調整計劃項目的,應當以書面形式向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提出意見,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條規章一般委託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門起草;重要的立法項目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規章起草工作應當堅持立法工作者、實際工作者、專家學者相結合的原則,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廣泛傾聽群眾意見。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加強對規章起草工作的指導,以確保規章起草工作順利進行。第十三條規章起草部門應當成立起草小組,並確定一名負責人主管起草工作。
規章起草部門應當按立法計劃的要求完成起草任務;沒有按計劃完成起草任務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書面說明情況。第十四條起草的規章,應當包括立法宗旨、依據、原則,適用范圍,權利義務,法律責任,生效時間等內容。第十五條起草的規章,應當做到文體規范、結構嚴謹、條理清楚、文字簡明、用詞准確。必要時,應當明確某些用語的特定含義。
依照法律、法規制定實施細則或者實施辦法,應當結合本省實際,突出地方特點,對原則性條款作出具體規定。第十六條起草規章,應當撰寫起草說明,其內容包括:立法必要性、指導思想、起草經過、需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等。第十七條部門起草的規章,經起草部門負責人會議討論通過後,由部門主管負責人簽署,形成會簽稿,發送有關部門會簽。第十八條有關部門收到規章會簽稿後應當在15日內提出會簽意見,經部門負責人簽署或加蓋公章後退回起草部門;逾期未會簽的,視為同意。第十九條起草部門應當認真研究會簽意見,對合理意見,應予採納;對有爭議的意見,應當與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經協商仍達不成一致意見的,應當書面說明情況。第二十條起草部門完成規章起草工作後,應當將送審報告連同送審稿及其說明,會簽意見原件以及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和主要參考資料報送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審查。第四章審查第二十一條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應當從下列方面對規章送審稿進行審查:
(一)符合憲法、法律和法規規定;
(二)符合本省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需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三)與本省現行地方性法規、規章協調、銜接;
(四)體現轉變政府職能和精簡、效能、統一的原則;
(五)會簽全面,有分歧意見的,應基本協調一致;
(六)符合立法技術要求。
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在審查規章送審稿時,認為不符合前款規定的,可退回原起草部門修改或重新起草,或者要求補報有關文件和材料。

熱點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內容包括 發布:2025-01-18 08:36:27 瀏覽:777
中國古代經濟法判例 發布:2025-01-18 08:20:17 瀏覽:732
公司瞞報收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8:00:38 瀏覽:602
15年中級經濟法講義 發布:2025-01-18 07:09:07 瀏覽:878
經濟法是屬於政治嗎 發布:2025-01-18 06:19:31 瀏覽: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發布:2025-01-18 06:16:35 瀏覽:329
讀完勞動法感悟 發布:2025-01-18 05:53:41 瀏覽:571
新版勞動法對請病事假的規定 發布:2025-01-18 05:52:09 瀏覽:205
中美法學教育差異 發布:2025-01-18 05:32:42 瀏覽:811
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 發布:2025-01-18 05:25:08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