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私營企業工會條例
1. 黑龍江省實施《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細則。第二條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目標是:使企業適應市場的要求,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成為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企業法人。第三條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必須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各級政府對企業的管理和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要從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發。
(二)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企業推向市場,使企業的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三)堅持實行政企職責分開,保障國家對企業財產的所有權,實現企業財產保值、增殖,落實企業的經營權。
(四)堅持責、權、利相統一,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企業和職工的關系,貫徹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把職工的勞動所得與勞動成果聯系起來。
(五)堅持深化企業改革與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強化企業管理相結合,提高企業素質,增強競爭能力。
(六)堅持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
(七)發揮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在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第四條圍繞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按照宏觀要管好、微觀要放開的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改革管理企業的方式,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協調配套地進行計劃、投資、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物資、商業、外貿、人事和勞動工資等方面的改革。第五條企業中的黨組織和工會、共青團等組織以及全體職工都應當為實現企業轉換經營機構的目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規定的企業根本任務開展工作。社會各方面都應當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創造條件。第二章企業經營權第六條企業經營權是指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以下簡稱企業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第七條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的資產經營形式,依法行使經營權。企業資產經營形式是指規范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企業經營管理國有資產的責任制形式。
繼續堅持和完善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企業在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殖的前提下,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取進檔達標、投入產出總承包、減虧包干、資產經營承包等承包形式。
逐步試行稅利分流,統一所得稅率,免除企業稅後負擔,實行稅後還貸。
積極創造條件,試行股份制。新建企業和新上項目可採取股份制形式;現有企業凡有條件的,可進行股份制改造;企業集團應逐步向股份制過渡。股份制試點工作按國家和省有關股份制試點工作規范化要求進行。
小型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關於《全民所有制小型工業企業租賃經營暫行條例》規定租賃經營,也可以改為股份制合作企業,或者通過拍賣產權轉為集體企業、合夥企業或私營企業。
經政府同意,企業可以探索新的企業資產經營形式。第八條企業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
企業根據國家宏觀計劃指導和市場需要,自主作出生產經營決策,生產產品和為社會提供服務。
企業可以自主決定在本行業內或者跨行業、跨門類、跨地區調整生產經營范圍,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給予支持。除國家規定的專控商品和專營物資外,企業可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不再經其他部門審批。
企業執行國家指令性計劃,有權要求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下,與需方企業或政府指定的單位簽訂合同;需方企業或者政府指定的單位不簽訂合同的,企業可以不安排生產。
企業對缺乏應當由國家計劃保證的能源、主要物資、資金和運輸條件的指令性計劃(已簽訂合同),可以根據自身承受能力和市場變化,要求調整;計劃下達部門不予調整的,企業可以不執行。對計劃內品種、規格型號不適用的平價原材料,企業可以按市場價格自行調劑。企業用市場價格調劑的原材料生產的指令性計劃產品,可以執行市場價格或允許定向、定量、不定價銷售。對計劃下達部門指定的單位不按規定時間收購、調撥的指令性計劃產品,企業可以停止生產。因上述原因,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有權向需方企業或者政府指定的單位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除國務院計劃部門和省政府計劃部門直接下達的,或者授權有關部門下達的指令性計劃外,企業有權不執行任何部門下達的指令性計劃。
2. 長春市私營企業工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明確私營企業工會的法律地位,保障工會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私營企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私營企業是指企業資產屬於私人所有,注冊資本達到本市規定的最低限額、僱用勞動力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依法登記注冊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第三條私營企業工會是私營企業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第四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私營企業及其工會組織。
私營企業工會在市、縣(市)、區總工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第五條私營企業的職工有權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第六條私營企業工會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中國工會章程》規定組建,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第七條私營企業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由上一級工會依法確認後,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其法定代表人是工會主席。第八條私營企業主應當尊重本企業工會的合法權益,支持工會依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私營企業工會應當尊重私營企業主的合法權益,支持企業搞好生產經營管理,共謀企業發展。第二章私營企業工會組織第九條私營企業符合組建工會條件的,應當及時建立工會組織。
私營企業工會改組、解散、合並或者撤銷,必須經過上一級工會的批准。第十條私營企業有工會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選舉組織員一人,也可以選舉工會主席,組織會員開展活動。
私營企業工會委員會選舉產生的同時,應當選舉產生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私營企業有女職工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設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第十一條私營企業職工在上一級工會指導下,成立組建工會籌備組發展會員,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或者組織員,報上一級工會批准,任期三至五年。
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有權撤換、罷免其所選舉的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組織員。第十二條私營企業職工人數在二百人以上的,應當配備與工會工作相應的專職工會幹部。
工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的數量和條件,由上一級工會提出建議,基層工會與企業商定。第十三條私營企業的工會主席、副主席、組織員在任期內有三分之一以上會員提出不信任動議的,經上一級工會同意,應當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改選。第十四條私營企業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職工,承認《中國工會章程》,自願申請加入工會組織,按時交納會費,均可成為工會會員。
私營企業主及其代理人不得參加工會組織。第十五條私營企業調入或者招聘的職工,已具有中國工會會籍的,該企業工會組織應當承認其會員資格。
工會會員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交納會費,不參加工會活動,經教育不改的,視為自動退會。第三章私營企業工會的權利第十六條私營企業工會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的政治權利和物質利益,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工會有權進行調查,並與有關方面交涉。職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或者申訴的,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第十七條私營企業工會對本企業執行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有關勞動管理、職工獎懲、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糾正,對處理不當的,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必要時工會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第十八條私營企業工會對企業執行法律、法規有關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的規定進行監督,企業不得降低他們的勞動保護標准和相應待遇。第十九條私營企業工會應當與企業建立協商談判制度和簽訂集體合同制度。
私營企業工會有權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工資、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和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等問題進行協商談判,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並監督合同的履行。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鼓勵、引導私營企業健康發展,保障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監督管理,繁榮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私營企業是指企業資產屬於私人所有、僱工八人以上的營利性的經濟組織。第三條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私營企業必須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第四條私營企業職工依法組織工會。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第五條私營企業可以成立私營企業協會。第二章私營企業的種類第六條私營企業分為以下三種:
(一)獨資企業;
(二)合夥企業;
(三)有限責任公司。第七條獨資企業是指一人投資經營的企業。
獨資企業投資者對企業債務負無限責任。第八條合夥企業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協議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的企業。
合夥企業應當有書面協議。
合夥人對企業債務負連帶無限責任。第九條有限責任公司是指投資者以其出資額對公司負責,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公司名稱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的字樣;
(二)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公司章程;
(三)投資者為二人以上三十人以下;
(四)注冊資金取得合法的驗資證明;
(五)投資者轉讓出資應當取得其他投資者的同意,投資者為三人以上的,需要取得半數以上的投資者的同意;
(六)不得減少注冊資金;
(七)不得向社會發行股票。
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者超過三十人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專項申報,經同意後始得辦理登記。第十條有限責任公司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第三章私營企業的開辦和關閉第十一條下列人員可以申請開辦私營企業:
(一)農村村民;
(二)城鎮待業人員;
(三)個體工商戶經營者;
(四)辭職、退職人員;
(五)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的離休、退休人員和其他人員。第十二條私營企業可以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范圍內,從事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和科技咨詢等行業的生產經營。
私營企業不得從事軍工、金融業的生產經營,不得生產經營國家禁止經營的產品。第十三條申請開辦私營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與生產經營和服務規模相適應的資金和從業人員;
(二)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必要的設施;
(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經營范圍。第十四條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和住所;
(二)開辦公司的宗旨和經營范圍;
(三)注冊資金和各個投資者的出資數額;
(四)投資者的姓名、住所及投資者的權利、義務;
(五)公司的組織機構;
(六)公司的解散條件;
(七)投資者轉讓出資的條件;
(八)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辦法;
(九)公司章程的修改程序;
(十)需要訂明的其他事項。第十五條申請開辦私營企業,必須持有關證件向企業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登記,經核准發給營業執照後,始得營業。第十六條私營企業分立、合並、轉讓、遷移以及改變經營范圍等,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者重新登記。第十七條私營企業歇業,應當在距歇業三十日前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申請,經核准後辦理注銷登記。
私營企業歇業,應當進行財產清算,償還債務。第十八條私營企業破產,應當進行破產清算,償還債務,具體辦法另行制定。第十九條具備法人條件的私營企業辦理開業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四章私營企業的權利和義務第二十條私營企業投資者對其財產依法享有所有權,其財產可以依法繼承。第二十一條私營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核准登記的名稱在規定的范圍內享有專用權;
(二)在核准登記的范圍內自主經營;
(三)決定企業的機構設置,招用或者辭退職工;
(四)決定企業的工資制度和利潤分配形式;
(五)按照國家價格管理規定,制定企業的商品價格和收費標准;
(六)訂立合同;
(七)申請專利、注冊商標。
4. 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工會是職工自願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
本省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勞動者,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自成立之日起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工會主席為法定代表人。
基層工會組織符合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團法人資格,具體確認登記辦法,由省總工會與省政府有關部門協商規定。第四條各級工會依照法律、法規和《工會章程》獨立開展工作。在維護國家、集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第五條工會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機關、企業、事業等單位都應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第二章工會組織第六條職工人數達到25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國家機關等單位,職工要求建立工會的,都應建立工會組織。
上級工會組織可以派員到基層單位進行宣傳指導,幫助組建工會。
職工人數不足25人的相同行業的鄰近企業、事業單位在上級工會指導下可以聯合組建基層工會委員會。第七條工會組織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第八條工會組織不隸屬於所在單位的其他部門。所在單位的其他組織和個人無權撤銷工會組織,也不得將工會組織同其他組織或工作部門合並。第九條工會主席、副主席和委員會組成人員,由會員(代表)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
地方和產業工會的主席、副主席候選人,由幹部主管部門和上級工會協商提名;基層工會主席、副主席的候選人由下級工會組織提名,也可以由上級工會徵求會員意見後,會同有關方面協商提名。第十條工會主席、副主席實行任期制,任期未滿不得將其調離工會崗位。確因工作需要調離時,應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級工會的同意。第十一條工會主席、副主席的職務,非經會員(代表)大會審議決定,不得罷免和撤消。
企業、事業單位解除工會主席、副主席的勞動合同,應事先徵求同級工會和上級工會的意見。第十二條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同行政方面平時合作、相互制約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的領導人員不應擔任工會組織的領導職務,不得干涉工會組織的正常活動。第十三條國有企業、國有資產佔主體地位的股份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主席在任職期間,享受同級行政副職領導人員的待遇。私營企業、私人投資佔主體的股份制企業的工會主席任期內的待遇,由上級工會同企業行政方面協商確定。第十四條各級工會設立女職工委員會,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
女職工不足25人的基層工會,設女職工委員。
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委員會主任由同級工會女主席或女副主席擔任,沒有女主席或女副主席的,通過民主程序產生女職工委員會主任,其任職期間享受同級工會副主席待遇。第十五條各級工會設經費審查委員會,其主任、副主任及委員由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主任由相當於同級工會副職領導的人員擔任。第三章工會的權利和義務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與同級工會,政府所屬部門與同級產業工會,應建立工作聯系制度,採取適當方式,向同級工會通報政府、部門的重要工作部署和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行政措施,研究解決工會反映的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第十七條工會負責同級政府(同級企業行政)授予的職工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的培養、推薦、評選及宣傳、教育等管理工作。第十八條工會參與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審查、竣工驗收工作。對於不符合國家要求的,工會有權拒絕簽字。第十九條工會參與職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安全與健康問題的調查,並有權提出處理意見。政府有關部門在對傷亡事故作出結論和處理時,應聽取工會的意見。
工會參加醫務勞動鑒定工作,工會主席或副主席擔任醫務勞動鑒定委員會的副主任。第二十條凡是建立職工代表大會的企業、事業單位,工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在閉會期間,承擔其日常工作。
工會有權就職工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提出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建議。由於企業、事業行政方面的原因,職工代表大會不能按時召開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
工會監督企業、事業行政方面執行、落實職工代表大會的有關決議、決定。
5. 請問私營企業能否成立工會成立工會的步驟分為拿幾步來做
1.先找份企業所在省工會管理條例
2.你企業成立的工會屬於分會,你要先聯系當地的總工會(名義上為民間機構,實際屬於官方機構--中國特色)
3.工會主席必須是中共黨員---憲法決定的性質。
4.找些工人代表,依據省工會管理條例結合企業具體情況起草本企業的工會管理條例
5.邀請上級工會代表並召開職工大會,討論章程,選舉本工會代表,主席,經審主任,等等。
6.以後有關工會事宜按章程執行。
6. 哈爾濱市私營企業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鼓勵、引導私營經濟健康發展,保護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規范其經營行為,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機關、社會團體、金融等單位及私營企業,均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私營企業,是指企業資產屬於私人所有、僱工達到法定人數的營利性經濟組織。
私營企業可以採取獨資企業、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設立。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私營經濟納入本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積極扶持、引導,推進私營經濟的發展。第五條 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六條 私營企業應當依法從事經營活動,遵循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第七條 市、縣(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所轄區內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實施本條例。第二章 權利與義務第八條 私營企業享有下列權利:
(一)對自有資產的佔有、使用、處分、收益權;
(二)核准登記的企業名稱專用權;
(三)在核准登記的范圍內自主經營權;
(四)自主決定內部機構設置、內部職稱評聘、用工和工資分配權;
(五)申報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權;
(六)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專利權、商標權;
(七)出國(境)從事商務和技術交流活動權;
(八)拒絕和檢舉各種攤派和不合法收費權;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九條 有關部門在辦理私營企業產品鑒定、計量認證、質量認證、產品定價時,應當與國有、集體企業適用同一標准。
私營企業人員在評定職稱、評選先進,以及被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與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實行統一標准,享受同等權利。第十條 私營企業可以加入工商業聯合會和私營企業協會,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第十一條 私營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工會組織,職工有權依法參加工會。私營企業應當支持工會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並為其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第十二條 私營企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依法經營,照章納稅;
(二)依法建立健全財務、統計、用工、生產、質量計量、技術、標准、環保、勞動安全、衛生防疫、消防等管理制度;
(三)依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四)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
(五)依法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按照有關規定為職工辦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社會保險,繳納住房公積金;
(六)對職工進行守法教育;
(七)依法對職工進行上崗前的培訓;
(八)依法接受行政管理部門監督和管理;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三條 私營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偷稅、逃稅、騙稅、抗稅;
(二)制售國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產品、偽劣產品、不符合衛生標准有害人體健康的產品;
(三)制售或者出租反動、淫穢、封建迷信、宣揚暴力製品;
(四)利用不正當競爭手段從事經營活動;
(五)僱傭童工、侵害職工合法權益;
(六)引誘、教唆、脅迫職工從事非法活動;
(七)參與走私活動;
(八)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三章 發展與保護第十四條 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投資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的龍頭產業,發展規模經營,創辦企業集團。第十五條 鼓勵私營企業與其他地區或者不同所有制企業聯合經營、參股經營,承包、租賃、兼並、購買其他所有制企業,向境外投資興辦企業,與外商合資合作興辦企業。第十六條 鼓勵私營企業增加科技投入,引進科技人才,採用先進技術,更新技術裝備,創辦高新技術企業。第十七條 鼓勵私營企業從境外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經營出口創匯產品。具備條件的生產型企業可以依法取得自營進出口權。
具有自營進出口權的私營企業在經營進出口業務時,應當與具有自營進出口權的國有、集體企業適用同一標准。第十八條 進入本市各類開發區、園區,或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技項目,以及利用「三廢」、生產高新技術產品,進行技術創新、開發研製新產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籌的私營企業,可享受國家、省、市的有關優惠待遇。
7. 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管轄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中以工資或者其他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撓、限制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不得對參加和組織工會的職工進行打擊報復。
工會依法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第三條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本省各級工會組織代表職工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第四條 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的勞動權益。
工會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工會通過勞動法律監督和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監督企業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為職工提供法律服務,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第二章 工會組織第五條 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
工會組織的建立,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准。
各級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工會主席、副主席可以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也可以由工會委員會選舉產生。
基層工會委員會委員由上屆委員會根據所轄多數工會小組或者車間、科室工會會員的意見提出建議,由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也可以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
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父母、子女、配偶和兄弟姐妹等近親屬不得作為本單位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第六條 基層工會的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
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任期三年或者五年,具體期限由上一級工會決定。
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審議和批准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二)審議和批准工會基層委員會的經費收支情況報告和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三)選舉工會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第七條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有女職工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女職工不足25人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也可以設女職工委員。
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女職工委員會主任應當通過民主程序選舉產生。女職工委員會主任應當由同級工會女主席或者女副主席擔任,非由女主席或者女副主席擔任的,其任職期間享受同級工會副主席待遇。第八條 省、市(地)、縣(市、區)建立地方總工會。
鄉鎮、街道應當建立工會委員會或者工會聯合會;社區可以建立工會組織。
同一行業或者性質相近的幾個行業,可以根據需要建立產業工會或者建立區域性的行業或者產業工會聯合會。第九條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在進行企業注冊登記、年度檢查和執法監察時,應當督促企業支持職工依法組建工會。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組織在開業或者成立六個月內尚未組建工會的,上級工會應當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
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組織應當對職工組建工會給予支持。第十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違法撤銷工會組織,也不得將工會組織及其工作機構與其他組織或者部門合並。
基層工會所在的企業終止或者所在的事業單位、機關被撤銷,該工會組織相應撤銷,並報上一級工會備案。第十一條 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設專職工會主席。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事業單位工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可以不低於職工總人數的千分之三;其他單位工會的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由上級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協商確定。
鄉鎮、街道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鄉鎮、街道職工人數超過三百人的,應當設工會專職工作人員。
鄉鎮、街道專職工會主席任職期間,享受鄉鎮、街道行政副職待遇。第十二條 省、市(地)、縣(區)總工會以及產業工會,自依法建立之日起,即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下列條件,經市(地)級以上地方總工會審查、批准,辦理工會法人資格登記,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一)已經依法成立工會委員會;
(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三)有自己的名稱和辦公場所;
(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工會主席為工會的法定代表人。
8.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的介紹
企業工會工作條例(試行)
(2006年7月6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四屆執行委員會第九次主席團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和改進企業工會工作,發揮企業工會團結組織職工、維護職工權益、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根據《工會法》、《勞動法》和《中國工會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企業工會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基層組織,是工會的重要組織基礎和工作基礎,是企業工會會員和職工合法權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
第三條 企業工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團結和動員職工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貢獻。
第四條 企業工會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依法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協調企業勞動關系,推動建設和諧企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第五條 企業工會在本企業黨組織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依照法律和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密切聯系職工群眾,關心職工群眾生產生活,熱忱為職工群眾服務,努力建設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第二章 企業工會組織
第六條 企業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加入工會,維護職工參加工會的權利。
第七條 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企業建立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企業的會員按地域或行業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同時按有關規定建立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工會女職工委員會。
企業工會具備法人條件的,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工會主席是法定代表人。
企業工會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隨意撤銷或將工會工作機構合並、歸屬到其他部門。
企業改制須同時建立健全工會組織。
第八條 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是企業工會的權力機關,每年召開一至兩次會議。經企業工會委員會或三分之一以上會員提議可臨時召開會議。
會員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會員民主選舉產生,會員代表實行常任制,任期與企業本屆工會委員會相同,可連選連任。
會員在一百人以下的企業工會應召開會員大會。
第九條 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
(一)審議和批准工會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二)審議和批准工會委員會的經費收支情況報告和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三)選舉工會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
(四)聽取工會主席、副主席的述職報告,並進行民主評議。
(五)撤換或者罷免其所選舉的代表或者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
(六)討論決定工會工作其他重大問題。
第十條 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與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須分別行使職權,不得相互替代。
第十一條 企業工會委員會由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差額選舉產生,選舉結果報上一級工會批准,每屆任期三年或者五年。
大型企業工會經上級工會批准,可設立常務委員會,負責工會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其下屬單位可建立工會委員會。
第十二條 企業工會委員會是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對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負責,接受會員監督。在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負責日常工作。
第十三條 企業工會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相關工作機構或專門工作委員會、工作小組。
工會專職工作人員一般按不低於企業職工人數的千分之三配備,具體人數由上級工會、企業工會與企業行政協商確定。
根據工作需要和經費許可,工會可從社會聘用工會工作人員,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幹部隊伍。
第十四條 企業工會委員會實行民主集中制,重要問題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
第十五條 企業工會委員(常委)會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討論或決定以下問題:
(一)貫徹執行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決議和黨組織、上級工會有關決定、工作部署的措施。
(二)提交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向黨組織、上級工會的重要請示、報告。
(三)工會工作計劃和總結。
(四)向企業提出涉及企業發展和職工權益重大問題的建議。
(五)工會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及重大財務支出。
(六)由工會委員會討論和決定的其他問題。
第十六條 企業生產車間、班組建立工會分會、工會小組,會員民主選舉工會主席、工會小組長,組織開展工會活動。
第十七條 建立工會積極分子隊伍,發揮工會積極分子作用。
第三章 基本任務和活動方式
第十八條 企業工會的基本任務:
(一)執行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工會的決定。
(二)組織職工依法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和其他形式,參加企業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決議的執行。
(三)幫助和指導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定額、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與企業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並監督集體合同的履行。調解勞動爭議。
(四)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崗位練兵、技術比賽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
(五)組織培養、評選、表彰勞動模範,負責做好勞動模範的日常管理工作。
(六)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職工學習文化、科學和業務知識,提高職工素質。辦好職工文化、教育、體育事業,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
(七)協助和督促企業做好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和保險福利等方面的工作,監督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參與勞動安全衛生事故的調查處理。協助企業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做好睏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八)維護女職工的特殊利益。
(九)加強組織建設,健全民主生活,做好會員會籍管理工作。
(十)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管理好工會資產和工會企(事)業。
第十九條 堅持群眾化、民主化,實行會務公開。凡涉及會員群眾利益的重要事項,須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工作計劃、重大活動、經費收支等情況接受會員監督。
第二十條 按照會員和職工群眾的意願,依靠會員和職工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工會活動。
第二十一條 工會召開會議或者組織職工活動,需要佔用生產時間的,應當事先徵得企業的同意。
工會非專職委員佔用生產或工作時間參加會議或者從事工會工作,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工資照發,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第二十二條 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建立會員評議建家工作制度,增強工會凝聚力,提高工會工作水平。
推動企業關愛職工,引導職工熱愛企業,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第四章 工會主席
第二十三條 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工會依法配備專職工會主席。由同級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工會主席的,應配備專職工會副主席。
第二十四條 國有、集體及其控股企業工會主席候選人,應由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在充分聽取會員意見的基礎上協商提名。工會主席按企業黨政同級副職級條件配備,是共產黨員的應進入同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專職工會副主席按不低於企業中層正職配備。
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工會主席候選人,由會員民主推薦,報上一級工會同意提名;也可以由上級工會推薦產生。工會主席享受企業行政副職待遇。
企業行政負責人、合夥人及其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
第二十五條 工會主席、副主席可以由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直接選舉產生,也可以由企業工會委員會選舉產生。工會主席出現空缺,須按民主程序及時進行補選。
第二十六條 工會主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政治立場堅定,熱愛工會工作。
(二)具有與履行職責相應的文化程度、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管理知識。
(三)作風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熱心為會員和職工服務。
(四)有較強的協調勞動關系和組織活動能力。
第二十七條 企業工會主席的職權:
(一)負責召集工會委員會會議,主持工會日常工作。
(二)參加企業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和有關生產經營重大問題的會議,反映職工的意願和要求,提出工會的意見。
(三)以職工方首席代表的身份,代表和組織職工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四)代表和組織職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
(五)代表和組織職工依法監督企業執行勞動安全衛生等法律法規,要求糾正侵犯職工和工會合法權益的行為。
(六)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主持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七)向上級工會報告重要信息。
(八)負責管理工會資產和經費。
第二十八條 按照法律規定,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滿時,不得隨意調動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調動時,應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
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召開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無記名投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
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
第二十九條 新任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應在一年內參加上級工會舉辦的上崗資格或業務培訓。
第五章 工作機制和制度
第三十條 幫助和指導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企業協商確定勞動合同文本的主要內容和條件,為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提供法律、技術等方面的咨詢和服務。監督企業與所有職工簽訂勞動合同。
工會對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規定解除職工勞動合同的,應提出意見並要求企業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工會應對企業經濟性裁員事先提出同意或否決的意見。
監督企業和引導職工嚴格履行勞動合同,依法督促企業糾正違反勞動合同的行為。
第三十一條 依法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和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等專項集體合同。
工會應將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定額、保險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等問題作為協商重點內容。
工會依照民主程序選派職工協商代表,可依法委託本企業以外的專業人士作為職工協商代表,但不得超過本方協商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一。
小型企業集中的地方,可由上一級工會直接代表職工與相應的企業組織或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簽訂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勞務派遣工集中的企業,工會可與企業、勞務公司共同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第三十二條 工會發出集體協商書面要約二十日內,企業不予回應的,工會可要求上級工會協調;企業無正當理由拒絕集體協商的,工會可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依法處理;企業違反集體合同規定的,工會可依法要求企業承擔責任。
第三十三條 企業工會是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的日常工作。
職工代表大會的代表經職工民主選舉產生。職工代表大會中的一線職工代表一般不少於職工代表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女職工、少數民族職工代表的比例一般不低於本企業女職工、少數民族職工所佔比例,農民工比較集中的企業要有相應的代表。
第三十四條 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的職權:
(一)聽取審議企業生產經營、安全生產、重組改制等重大決策以及實行廠務公開、履行集體合同情況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審議通過集體合同草案、企業改制職工安置方案。審查同意或否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和企業規章制度。
(三)審議決定職工生活福利方面的重大事項。
(四)民主評議監督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提出獎懲任免建議。
(五)依法行使選舉權。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集體(股份合作制)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的職權:
(一)制定、修改企業章程。
(二)選舉、罷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
(三)審議決定經營管理以及企業合並、分立、變更、破產等重大事項。
(四)監督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等法律法規、實行廠務公開、執行職代會決議等情況。
(五)審議決定有關職工福利的重大事項。
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的職權:
(一)聽取企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審議通過涉及職工切身利益重大問題的方案和企業重要規章制度、集體合同草案等。
(三)監督企業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等法律法規、實行廠務公開、履行集體合同和執行職代會決議、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處分和辭退職工的情況。
(四)法律法規、政策和企業規章制度規定及企業授權和集體協商議定的其他權利。
第三十五條 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應有全體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三分之二以上參加方可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進行選舉和作出重要決議、決定,須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經全體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過半數通過。
小型企業工會可聯合建立區域或行業職工代表大會,解決本區域或行業涉及職工利益的共性問題。
公司制企業不得以股東(代表)大會取代職工(代表)大會。
第三十六條 督促企業建立和規范廠務公開制度。不同類型企業可從實際出發,確定本企業廠務公開的具體內容。
第三十七條 凡設立董事會、監事會的公司制企業,工會應依法督促企業建立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制度。
職工董事、職工監事人選由企業工會提名,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民主選舉產生,對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負責。企業工會主席、副主席一般應分別作為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候選人。
第三十八條 建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職工人數較少的企業應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對企業執行有關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保險福利等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群眾監督。
第三十九條 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生產班組中設立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建立完善工會監督檢查、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建檔跟蹤、群眾舉報等制度,建立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責任制。依法參加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協助與督促企業落實法律賦予工會與職工安全生產方面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緊急避險權。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
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對企業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進行監督。
發現企業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工會應提出解決的建議;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情況,工會有權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
第四十條 依法建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企業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辦事機構設在企業工會。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的人數不得少於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
建立勞動爭議預警機制,發揮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預防功能,設立建立企業勞動爭議信息員制度,做好勞動爭議預測、預報、預防工作。
企業發生停工、怠工事件,工會應當積極同企業或者有關方面協商,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並提出解決意見,協助企業做好工作,盡快恢復生產、工作秩序。
第四十一條 開展困難職工生活扶助、醫療救助、子女就學和職工互助互濟等工作。有條件的企業工會建立困難職工幫扶資金。
第六章 女職工工作
第四十二條 企業工會有女會員十名以上的,應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不足十名的應設女職工委員。
女職工委員會在企業工會委員會領導和上一級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工作。
女職工委員會主任由企業工會女主席或副主席擔任。企業工會沒有女主席或副主席的,由符合相應條件的工會女職工委員擔任,享受同級工會副主席待遇。
女職工委員會委員任期與同級工會委員會委員相同。
第四十三條 女職工委員會依法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重點是女職工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保護,禁忌勞動、衛生保健、生育保險等特殊利益。
第四十四條 女職工委員會定期研究涉及女職工特殊權益問題,向企業工會委員會和上級女職工委員會報告工作,重要問題應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
第四十五條 企業工會應為女職工委員會開展工作與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
第七章 工會經費和資產
第四十六條 督促企業依法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繳經費、提供工會辦公和開展活動的必要設施和場所等物質條件。
第四十七條 工會依法設立獨立銀行賬戶,自主管理和使用工會經費、會費。工會經費、會費主要用於為職工服務和工會活動。
第四十八條 督促企業按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工會會同企業開展的職工教育培訓、勞動保護、勞動競賽、技術創新、職工療休養、困難職工補助、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所需費用。
第四十九條 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代表會員群眾對工會經費收支和財產管理進行審查監督。
建立經費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監督制度,經費收支情況接受同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查,接受上級工會審計,並定期向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報告。
第五十條 企業工會經費、財產和企業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
企業工會組織合並,其經費財產歸合並後的工會所有;工會組織撤銷或解散,其經費財產由上級工會處置。
第八章 工會與企業黨組織、行政和上級工會
第五十一條 企業工會接受同級黨組織和上級工會雙重領導,以同級黨組織領導為主。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其工會由上一級工會領導。
第五十二條 企業工會與企業行政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平等合作,共謀企業發展。
企業工會與企業可以通過聯席會、民主議事會、民主協商會、勞資懇談會等形式,建立協商溝通制度。
第五十三條 企業工會支持企業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動員和組織職工完成生產經營任務。
督促企業按照有關規定,按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一點五至百分之二點五、百分之一分別提取職工教育培訓費用和勞動競賽獎勵經費,並嚴格管理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企業行政應依法支持工會履行職責,為工會開展工作創造必要條件。
第五十五條 上級工會負有對企業工會指導和服務的職責,為企業工會開展工作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培訓和會員優惠等方面的服務,幫助企業工會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企業工會在履行職責遇到困難時,可請上級工會代行企業工會維權職責。
第五十六條 縣以上地方工會設立保護工會幹部專項經費,為維護企業工會幹部合法權益提供保障。經費來源從本級工會經費中列支,也可以通過其它渠道多方籌集。
建立上級工會保護企業工會幹部責任制。對因履行職責受到打擊報復或不公正待遇以及有特殊困難的企業工會幹部,上級工會應提供保護和幫助。
上級工會與企業工會、企業行政協商,可對企業工會兼職幹部給予適當補貼。
第五十七條 上級工會應建立對企業工會幹部的考核、激勵機制,對依法履行職責作出突出貢獻的工會幹部給予表彰獎勵。
工會主席、副主席不履行職責,上級工會應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提出罷免的建議,按照有關規定予以罷免。
第九章 附 則
第五十八條 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工會。
第五十九條 本條例由中華全國總工會解釋。
第六十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9. 黑龍江省私營企業工會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障私營企業工會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協調私營企業勞動關系,促進私營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管轄區域內各種類型的私營企業。第三條私營企業工會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第四條私營企業職工有權依法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
私營企業應當支持職工依法組建工會。
各級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應當幫助和指導私營企業組建工會。
工商行政管理和勞動保障等部門在進行企業注冊登記、年度檢驗和執法監察時,應當督促私營企業支持職工依法組建工會。第五條私營企業工會具備法律規定的法人條件的,經市(地)以上工會依法確認並登記後,取得基層工會法人資格。第六條私營企業有工會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選舉工會主席一人,主持工會工作;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
私營企業工會可以參加或者建立區域性、行業性的工會聯合會。第七條私營企業終止,該工會組織相應撤銷,其會員的會籍可以繼續保留。
職工與私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可以依照前款規定辦理。第八條私營企業的工會委員會成員和工會主席的選舉和罷免,依照《中國工會章程》的規定執行,並報上一級地方工會或產業工會批准。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的人選。第九條私營企業應當依法經營,不得侵犯職工合法權益。
私營企業有下列侵犯職工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交涉,要求企業改正:
(一)不簽訂勞動合同的;
(二)收取、變相收取保證金、抵押金或者扣留職工有關證件的;
(三)剋扣、無故拖欠職工工資的;
(四)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
(五)打罵、體罰、侮辱職工,限制職工人身自由的;
(六)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
(七)違法招用童工的;
(八)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九)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
(十)瞞報工傷事故,不為傷亡職工支付有關費用的;
(十一)其他嚴重侵犯職工權益的。
私營企業對工會提出改正的要求,應當認真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復。企業拒不改正的,工會有權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報告,當地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應當及時依法處理。第十條私營企業應當建立平等協商制度。私營企業工會有權代表職工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社會保險及福利等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協商的內容應當事先聽取全體職工的意見,達成的協議應當徵得多數職工同意後再簽字。第十一條私營企業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全體職工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第十二條私營企業研究決定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時,應當事先聽取工會和職工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召開有關會議必須有工會代表參加。企業制定的有關職工管理方面的制度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並徵得工會和職工的同意。第十三條私營企業解除職工的勞動關系,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重新依法處理。第十四條私營企業工會對企業違章指揮、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應當提出解決的建議。當發現危及職工生命安全情況時,工會應當建議企業組織職工撤離危險現場,企業必須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如不及時做出決定,工會有權支持職工拒絕作業,在此期間的職工工資企業照付。第十五條私營企業確因生產需要延長工時的,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其延長的工時和報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職工因健康原因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延長勞動時間的,企業不得強制。第十六條私營企業工會負責對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的培養、評選、推薦和管理工作。第十七條私營企業工會應當尊重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支持企業搞好生產和經營管理。通過開展工會活動增進職工與企業的合作。第十八條私營企業工會應當會同企業教育職工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本企業依法制定的各項制度,認真履行勞動合同,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提合理化建議、技術協作、技術創新和增產節約等活動。
10. 黑龍江省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事業單位發展,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第三條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事業單位實行民主管理和協調勞動關系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負責監督檢查本條例的執行。
縣級以上總工會和產業工會指導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支持職工代表大會依法行使職權,協助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本條例的貫徹執行。第五條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支持和保障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第二章組織制度第六條職工人數不足100人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大會制度,職工人數100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第七條職工代表大會每屆任期應當與本單位工會委員會的任期相同,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遇有重大事項,經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工會委員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代表提議,應當及時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會議。第八條職工代表人數由單位在下列幅度內確定:
職工人數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單位,職工代表人數30人以上200人以下;職工人數1000人以上不足5000人的單位,職工代表人數200人以上300人以下;職工人數5000人以上不足10000人的單位,職工代表人數300人以上400人以下;職工人數10000人以上的單位,職工代表人數400人以上500人以下。第九條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會議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出席。
職工代表大會進行表決和選舉時,應當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並獲得全體職工代表過半數贊成票通過。第十條職工代表大會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主席團成員中普通職工和中層以下管理人員代表應當超過半數。第十一條職工代表大會可以設立若干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辦理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事項。
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需要臨時處理的問題,由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召集由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人、職工代表團團長或者代表組組長組成的聯席會議協商處理,並應當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會議報告予以確認。
聯席會議可以邀請單位有關人員參加。第十二條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應當在職工代表大會召開10日前,以書面形式向全體職工公布職工代表大會的議題。
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的落實情況應當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會議報告。第十三條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制定落實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具體規定,建立健全考核、檢查、獎懲及檔案管理等工作制度。第十四條職工代表大會所需工作經費,由企業、事業單位行政管理費列支。第十五條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的執行,並承擔下列日常工作:
(一)提出職工代表選舉方案,組織選舉職工代表,將職工代表名單在本選區內進行公示;
(二)提出職工代表團或者代表組的設立方案,組織代表團或者代表組選舉團長或者組長;
(三)提出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組成方案和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的設立方案;
(四)徵集、整理職工代表的提案,提出職工代表大會議題的建議;
(五)宣傳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對職工代表進行培訓;
(六)推薦職工董事、職工監事的候選人;
(七)職工代表大會召開15日前,將職工代表大會的籌備情況、會議議題等以書面形式報上一級工會組織徵求意見,上一級工會組織應當在5日內給予答復;職工代表大會結束後5日內,將會議的有關情況以書面形式報上一級工會組織備案。第三章職工代表第十六條職工代表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按照法律規定享有政治權利的職工,均可當選為職工代表。職工代表可以連選連任,每屆任期與職工代表大會任期相同。第十七條職工代表的選舉,以分公司或者分廠、車間或者工段、班組或者科室等為選區進行,選舉時應當有本選區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參加。
職工代表候選人由本選區職工直接提名,候選人應當多於本選區應選人數並根據得票多少的順序當選為職工代表。
職工代表候選人可以發表競選演說,回答職工提出的問題,但其內容不得違背國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