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四川濕地公園規章制度

四川濕地公園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9-26 02:00:57

『壹』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是國家濕地公園范圍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不得重疊或者交叉。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進行標樁定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和挪動界標。禁止擅自徵收、佔用國家濕地公園的土地。確需徵收、佔用的,用地單位應當徵求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後,方可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國家林業局備案。

(1)四川濕地公園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辦法》明確,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是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濕地區域生態地位重要;或者濕地主體生態功能具有典型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貴、瀕危的野生生物物種。

二是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文化價值。

三是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兩年以上(含兩年)。

四是保護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

五是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實施良好。

六是土地權屬清晰,相關權利主體同意作為國家濕地公園。

七是濕地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教育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貳』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周邊景觀控制區內從事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應當遵守本條例的規定。第三條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濕地公園)是經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批准設立,以永續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生態資源和人文歷史風貌資源為目的,可供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生態旅遊等活動,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第四條濕地公園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周邊景觀控制區以經法定程序批準的《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劃定的范圍為准,並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人民政府)依法向社會公示,標界立碑。第五條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
濕地公園內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區域,應當按照《濕地公約》的要求,嚴格進行保護。第六條市人民政府及西湖區人民政府、餘杭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濕地公園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領導,將濕地公園保護和管理納入到市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第七條市人民政府依據本條例設立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管委會),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濕地公園保護和管理的有關工作;
(二)根據濕地公園永續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需要,參與濕地公園相關規劃的編制和修改工作;
(三)其他依法應當由管委會行使的職權。第八條管委會設立濕地公園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制定濕地公園的各項管理制度,並報管委會批准後執行;
(二)依照本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對濕地資源實施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
(三)行使市人民政府依法授予或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委託的職權;
(四)行使西湖區、餘杭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委託的職權。
管理機構應當嚴格遵守本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依法開展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九條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西湖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餘杭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其派駐濕地公園的派出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第十條濕地公園的外圍保護地帶和周邊景觀控制區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會同所在地的區人民政府負責管理。
管理機構應當參與外圍保護地帶和周邊景觀控制區的保護、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第十一條濕地公園保護所需要的資金應當列入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有關區人民政府財政專項預算。
鼓勵境內外單位、個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資金支持濕地公園的保護。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濕地公園自然生態環境、人文歷史風貌和濕地公園設施的義務,並有權舉報、制止破壞行為。
鼓勵單位和個人為濕地公園保護工作提供志願服務。
對在濕地公園保護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第十三條建立濕地公園保護和管理的監督檢查制度。
市人民政府應當定期組織對濕地公園保護和管理工作的檢查,並向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被檢查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反映情況並提供資料,不得隱瞞或拒絕。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十四條《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以下簡稱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是濕地公園保護、建設、管理和利用的依據,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當嚴格遵守。第十五條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由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經法定程序批准後不得擅自調整或變更,確因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對濕地公園總體規劃進行調整或變更的,應當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後,按照原審批程序報批。第十六條濕地公園外圍保護地帶和周邊景觀控制區所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與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相銜接。
管委會應當參與濕地公園外圍保護地帶和周邊景觀控制區所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涉及濕地公園的各項專業規劃的編制工作。

『叄』 貴陽市濕地公園保護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濕地公園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濕地公園,是指以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為目的,以天然或者人工形成的湖泊、河流、庫塘、沼澤地等生態資源為依託,經過批准進行適度建設,形成的可供開展游覽休閑、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等活動的特定區域。第三條濕地公園的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應當遵循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充分體現資源優勢、地方特色和功能定位。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濕地公園規劃、建設、保護和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所需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資或者投資濕地公園的保護和建設。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濕地公園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濕地公園的監督和管理。
濕地公園管理機構在濕地公園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下,負責濕地公園保護管理的具體工作。
規劃、住建、水利、國土、農業、公安、城管、旅遊、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濕地公園生態環境、人文歷史、自然風貌、環境衛生和公共設施的義務,有權舉報、制止損害和破壞濕地公園的行為。第七條建設濕地公園,應當編制濕地公園規劃。濕地公園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濕地公園規劃編制,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規劃,並且與環境保護、綠地建設和水資源保護利用等有關規劃相銜接。第八條申請設立國家級、省級濕地公園,按照國家、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申請設立市、縣級濕地公園,由同級濕地公園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條件組織論證、評價。符合條件的,報同級人民政府予以確認並且公布。第九條土地、水域和地面附著物權屬明確,並且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設立市、縣級濕地公園:
(一)濕地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示範性;
(二)濕地具有科學研究、歷史文化等價值;
(三)適宜開展游覽休閑、濕地科普宣傳教育等活動。
濕地公園的規模,市級不低於15公頃,縣級不低於10公頃。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濕地公園規劃,組織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劃定濕地公園綠線控制范圍和規劃建設用地紅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需要,可以在濕地公園周邊劃定外圍保護地帶,實施建設控制管理。第十一條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由濕地公園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鄉規劃等行政管理部門編制,按照規定報經批准實施。
濕地公園經確認設立公布後,申請人或者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於一年內編制完成詳細規劃,按照規定報經批准實施,並且報所在地濕地公園行政主管部門。第十二條確因保護和管理需要調整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變更濕地公園范圍,或者撤銷已經建成的濕地公園的,由確認設立濕地公園的人民政府報告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條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和貫徹有關濕地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法律、法規;
(二)協同編制和實施總體規劃,組織實施詳細規劃;
(三)建立保護和管理制度,明確和落實管理責任;
(四)管理、維護和完善公園配套設施;
(五)維護公園公共秩序,制定和實施安全應急預案;
(六)標定、設立界樁、界碑;
(七)設置遊客須知、示意圖、指示牌,公布收費項目、標准、依據和服務監督電話;
(八)配備、培訓導游、解說和技術人員等。第十四條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在濕地公園內設置生態宣傳教育設施,提供文明、健康、生態、環保的游覽休閑等服務。第十五條濕地公園可以根據實際劃分為保育區、恢復區、宣傳教育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等,實行分區管理。
(一)保育區只能開展必要的保護、監測等活動;
(二)恢復區只能開展培育、恢復濕地的活動;
(三)宣傳教育展示區可以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活動;
(四)合理利用區可以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旅遊等活動;
(五)管理服務區可以開展接待和服務等活動。

『肆』 鐵嶺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加強對鐵嶺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濕地公園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周邊景觀控制區內從事相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應當遵循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原則。第四條市人民政府負責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

日常工作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相關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其他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做好濕地公園保護管理工作。第五條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落實濕地保護管理法律、法規。

(二)實施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和保護管理計劃,完善保護管理制度。

(三)組織開展監督濕地修復工作,恢復濕地功能或者擴大濕地面積。

(四)依法保護濕地公園的野生動植物、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風貌。

(五)定期組織開展濕地公園資源調查和動態監測,建立檔案,並根據監測情況採取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

(六)加強濕地保護宣傳教育和培訓,組織開展濕地保護管理的科學研究。

(七)對開展生態旅遊等利用濕地資源的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第六條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濕地生態補水協調機制,保障濕地公園生態用水需求。第七條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針對火災、水災、極端天氣等,制定應急預案,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學合理確定濕地公園的環境容量、游覽接待容量、年可游天數和游覽線路,開展濕地公園保護執法活動,對破壞濕地公園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第八條濕地公園保護所需要的資金應當列入市人民政府財政專項預算。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資金支持濕地公園的保護。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濕地公園自然生態環境、人文歷史風貌和濕地公園設施的義務。第十條濕地公園的保護、利用、建設和管理,應當符合《遼寧鐵嶺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要求。

未經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擅自調整或者修改總體規劃。第十一條在濕地公園從事建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濕地風景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建設活動結束後,應當及時清理場地,恢復原貌。第十二條在濕地公園從事下列建設活動,須經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方可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一)設置遊船路線(含碼頭、景觀等設施)。

(二)設置雕塑、塑像、大型標志物及構築橋梁。

(三)設置大型廣告牌等戶外設施。

(四)設立商業服務網點。

(五)其他建設活動。第十三條對濕地公園的水體、野生動物、植物、地形地貌等生態資源應當依法保護。

根據濕地公園生態容量和生態平衡的需要,對濕地公園重要區域實行定期封閉輪休。第十四條禁止建設向濕地公園排放污水的設施或者設置可能造成濕地公園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質、廢棄物、垃圾傾倒區。濕地公園周邊區域產生的生產生活污水、垃圾,應當納入城市污水排放系統和垃圾處理系統。

禁止截斷外圍水系與濕地水系的聯系,或者向濕地公園排放污水。第十五條除國家另有規定外,濕地公園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圍)墾、填埋濕地,排放濕地水資源。

(二)挖沙、采礦。

(三)傾倒有毒有害物質、廢棄物、垃圾。

(四)從事房地產、度假村、高爾夫球場、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任何不符合濕地公園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建設活動。

(五)撿拾鳥卵或者非法收售鳥卵。

(六)獵捕受保護的野生動物,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繁殖、棲息地或者魚類洄遊通道。

(七)引進可能造成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破壞的外來物種。

(八)砍伐、移出、損毀樹木,損壞綠地。

(九)擅自放牧、捕撈、挖塘、挖溝、築壩、取土、取水、排污。

(十)擅自進行種植、養殖或者放生活動。

(十一)在景觀物上塗寫、刻劃、張貼。

(十二)損壞游覽設備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其他設施。

(十三)野外用火,在禁煙場所吸煙。

(十四)擅自移動或者破壞濕地公園的界碑、界樁、標志牌。

(十五)其他破壞濕地公園的行為。

『伍』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促進國家濕地公園健康發展,有效保護濕地資源,根據《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及國家有關政策,制定本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的設立、建設、管理和撤銷應遵守本辦法。

第二條國家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開展濕地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目的,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按照有關規定予以保護和管理的特定區域。

國家濕地公園是自然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屬社會公益事業。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資或者志願參與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和建設工作。

第三條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負責國家濕地公園的指導、監督和管理。

第四條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循「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

第五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可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

(一)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濕地區域生態地位重要;或者濕地主體生態功能具有典型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貴、瀕危的野生生物物種。

(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文化價值。

(三)成為省級濕地公園2年以上(含2年)。

(四)保護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

(五)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實施良好。

(六)土地權屬清晰,相關權利主體同意作為國家濕地公園。

(七)濕地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教育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第六條申請晉升為國家濕地公園的,可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

國家林業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組織專家實地考察,召開專家評審會,並在所在地進行公示,經審核後符合晉升條件的設立為國家濕地公園。

第七條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應當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提交的申請文件、申報書。

(二)設立省級濕地公園的批復文件。

(三)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意晉升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跨行政區域的,需提交其共同上級地方人民政府同意晉升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

(四)縣級以上機構編制管理部門設立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文件;法人證書;近2年保護管理經費的證明材料。

(五)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濕地公園土地權屬清晰和相關權利主體同意納入濕地公園管理的證明文件。

(六)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及其范圍、功能區邊界矢量圖。

(七)反映濕地公園資源現狀和建設管理情況的報告及影像資料。

第八條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面積原則上不低於100公頃,濕地率不低於30%。

國家濕地公園范圍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不得重疊或者交叉。

第九條國家濕地公園採取下列命名方式:

省級名稱+地市級或縣級名稱+濕地名+國家濕地公園。

第十條國家濕地公園應當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進行標樁定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和挪動界標。

第十一條國家濕地公園應劃定保育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管理需要,可劃分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實行分區管理。

保育區除開展保護、監測、科學研究等必需的保護管理活動外,不得進行任何與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其他活動。恢復重建區應當開展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合理利用區應當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宣教活動,可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體驗及管理服務等活動。

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的面積之和及其濕地面積之和應分別大於濕地公園總面積、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60%。

第十二條國家濕地公園的撤銷、更名、范圍和功能區調整,須經國家林業局同意。

第十三條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具體負責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制定並實施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和管理計劃,完善保護管理制度。

第十四條國家濕地公園應當設置宣教設施,建立和完善解說系統,宣傳濕地功能和價值,普及濕地知識,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

第十五條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濕地資源調查和動態監測,建立檔案,並根據監測情況採取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

第十六條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和諧的社區共管機制,優先吸收當地居民從事濕地資源管護和服務等活動。

第十七條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每年向國家林業局報送所在地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情況,並通過「中國濕地公園」信息管理系統報送濕地公園年度數據。

第十八條禁止擅自徵收、佔用國家濕地公園的土地。確需徵收、佔用的,用地單位應當徵求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後,方可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國家林業局備案。

第十九條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國家濕地公園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開(圍)墾、填埋或者排干濕地。

(二)截斷濕地水源。

(三)挖沙、采礦。

(四)傾倒有毒有害物質、廢棄物、垃圾。

(五)從事房地產、度假村、高爾夫球場、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任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建設項目和開發活動。

(六)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遷徙通道、魚類洄遊通道,濫采濫捕野生動植物。

(七)引入外來物種。

(八)擅自放牧、捕撈、取土、取水、排污、放生。

(九)其他破壞濕地及其生態功能的活動。

第二十條省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對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狀況開展監督檢查和評估工作,並根據評估結果提出整改意見。

監督評估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准予設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本底條件是否發生變化。

(二)機構能力建設、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執行等情況。

(三)總體規劃實施情況。

(四)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等情況。

(五)宣傳教育、科研監測和檔案管理等情況。

(六)其他應當檢查的內容。

第二十一條因自然因素造成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特徵退化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進行調查,指導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制定實施補救方案,並向國家林業局報告。

經監督評估發現存在問題的國家濕地公園,省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通知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的國家濕地公園應當在整改期滿後15日內向下達整改通知的林業主管部門報送書面整改報告。

第二十二條因管理不善導致國家濕地公園條件喪失的,或者對存在重大問題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國家林業局撤銷其國家濕地公園的命名,並向社會公布。

撤銷國家濕地公園命名的縣級行政區內,自撤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林濕發〔2010〕1號)同時廢止。

『陸』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1、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濕地區域生態地位重要;或者濕地主體生態功能具有典型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貴、瀕危的野生生物物種。

2、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文化價值。

3、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兩年以上(含兩年)。

4、保護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

5、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實施良好。

6、土地權屬清晰,相關權利主體同意作為國家濕地公園。

7、濕地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教育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法律依據:《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第五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可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

(一)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濕地區域生態地位重要;或者濕地主體生態功能具有典型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貴、瀕危的野生生物物種。

(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文化價值。

(三)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兩年以上(含兩年)。

(四)保護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

(五)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實施良好。

(六)土地權屬清晰,相關權利主體同意作為國家濕地公園。

(七)濕地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教育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柒』 南寧市大王灘國家濕地公園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大王灘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和管理,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大王灘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濕地公園)內從事濕地保護、管理和利用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濕地公園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庫管理等活動,適用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庫管理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有關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條例的有關規定。第三條濕地公園北至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連山管理區,西至新橋攔水壩東側村道,南至雙魚梁橋,東至南防鐵路六留鐵路橋以東250米處,具體范圍由經法定程序批準的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確定。
濕地公園保護范圍見附圖。第四條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應當遵循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濕地公園保護綜合協調機制,協調解決濕地公園保護的重大問題。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
濕地公園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管理機構)負責濕地公園保護管理的具體工作。
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文化廣電和旅遊、相對集中行政審批、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等有關部門和濕地公園所在地的江南區、良慶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城區人民政府)、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經開區管委會),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濕地公園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
濕地公園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部門和管理機構做好濕地公園保護管理工作。第六條濕地公園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濕地公園保護的相關工作。
鼓勵將濕地公園保護納入村規民約。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濕地公園所在地的城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本級預算中安排資金,加大對濕地公園保護管理的投入。第八條因濕地公園生態保護需要致使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失的,市人民政府、有關城區人民政府、經開區管委會應當給予補償,對其生產、生活造成影響的,還應當做出妥善安排。第九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濕地公園生態保護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第二章規劃與建設第十條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並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濕地公園詳細規劃由管理機構組織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經批準的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報批。第十一條濕地公園內不得建設不符合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濕地公園保護要求的項目和設施;已經建成的,應當逐步改造或者拆除。
嚴格控制濕地公園內村莊建設和其他建設。對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村莊、單位應當限期搬遷安置。第十二條濕地公園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濕地公園相關規劃的要求,並按照法定程序報批。
有關部門在審批涉及濕地公園的建設項目的建設用地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前,應當徵求管理機構的意見。第十三條濕地公園內建設項目的選址、布局以及建(構)築物的高度、體量、造型、風格和色調等,應當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第十四條在濕地公園內進行施工建設,應當採取環境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避免、減少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因施工建設造成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破壞的,施工單位應當及時恢復或者修復。第十五條濕地公園內的配套服務設施、服務網點應當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規范設置,並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第十六條在濕地公園內設置戶外廣告,應當經市相對集中行政審批部門或者城區戶外廣告設置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第三章保護與利用第十七條濕地公園應當劃定保育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管理需要,還可以劃分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實行分區管理。合理利用區可以進一步劃分科普宣教區和管理服務區。
保育區只能開展保護、監測、科學研究等必需的保護管理活動,不得進行任何與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活動。
恢復重建區主要用於開展水質改善、植被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污染防治、濕地岸線維護、有害生物防治等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恢復重建區經過相關恢復活動,達到保育區功能分區要求的,應當調整為保育區。
合理利用區主要用於開展濕地生態展示、水質凈化等科普宣教活動,以及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體驗和相關管理服務活動。

『捌』 根據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國家是指

加強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促進國家濕地公園健康發展,有效保護濕地資源,根據《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及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工作實際需要。
(8)四川濕地公園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國家林業局關於印發<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一條 為加強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促進國家濕地公園健康發展,有效保護濕地資源,根據《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及國家有關政策,制定本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的設立、建設、管理和撤銷應遵守本辦法。
第六條 申請晉升為國家濕地公園的,可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
國家林業局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查,組織專家實地考察,召開專家評審會,並在所在地進行公示,經審核後符合晉升條件的設立為國家濕地公園。
第八條 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面積原則上不低於100公頃,濕地率不低於30%。
國家濕地公園范圍與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不得重疊或者交叉。
第九條 國家濕地公園採取下列命名方式:
省級名稱+地市級或縣級名稱+濕地名+國家濕地公園。
第十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范圍進行標樁定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和挪動界標。
第十一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劃定保育區。根據自然條件和管理需要,可劃分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實行分區管理。
保育區除開展保護、監測、科學研究等必需的保護管理活動外,不得進行任何與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其他活動。恢復重建區應當開展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合理利用區應當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宣教活動,可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體驗及管理服務等活動。
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的面積之和及其濕地面積之和應分別大於濕地公園總面積、濕地公園濕地總面積的60%。
第十二條 國家濕地公園的撤銷、更名、范圍和功能區調整,須經國家林業局同意。
第十三條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具體負責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工作,制定並實施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和管理計劃,完善保護管理制度。
第十四條 國家濕地公園應當設置宣教設施,建立和完善解說系統,宣傳濕地功能和價值,普及濕地知識,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
第十五條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濕地資源調查和動態監測,建立檔案,並根據監測情況?取相應的保護管理措施。
第十六條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和諧的社區共管機制,優先吸收當地居民從事濕地資源管護和服務等活動。
第十七條 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每年向國家林業局報送所在地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情況,並通過「中國濕地公園」信息管理系統報送濕地公園年度數據。
第十八條 禁止擅自徵收、佔用國家濕地公園的土地。確需徵收、佔用的,用地單位應當徵求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後,方可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國家林業局備案。

『玖』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國家什麼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國家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是為加強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促進國家濕地公園健康發展,有效保護濕地資源,根據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及國家有關政策從而制定的。
國家濕地公園的設立、建設、管理和撤銷應遵守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國家濕地公園是指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合理利用濕地資源、開展濕地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目的,經國家林業局批准設立,按照有關規定予以保護和管理的特定區域。
法律法規
《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
第五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可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
(一)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者濕地區域生態地位重要;或者濕地主體生態功能具有典型示範性;或者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或者集中分布有珍貴、瀕危的野生生物物種。
(二)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文化價值。
(三)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兩年以上(含兩年)。
(四)保護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
(五)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實施良好。
(六)土地權屬清晰,相關權利主體同意作為國家濕地公園。
(七)濕地保護、科研監測、科普宣傳教育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第七條 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的,應當提交如下材料:
(一)所在地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提交的申請文件、申報書。
(二)設立省級濕地公園的批復文件。
(三)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意晉升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跨行政區域的,需提交其共同上級地方人民政府同意晉升國家濕地公園的文件。
(四)縣級以上機構編制管理部門設立濕地公園管理機構的文件;法人證書;近2年保護管理經費的證明材料。
(五)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濕地公園土地權屬清晰和相關權利主體同意納入濕地公園管理的證明文件。
(六)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及其范圍、功能區邊界矢量圖。
(七)反映濕地公園資源現狀和建設管理情況的報告及影像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法是屬於政治嗎 發布:2025-01-18 06:19:31 瀏覽: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發布:2025-01-18 06:16:35 瀏覽:329
讀完勞動法感悟 發布:2025-01-18 05:53:41 瀏覽:571
新版勞動法對請病事假的規定 發布:2025-01-18 05:52:09 瀏覽:205
中美法學教育差異 發布:2025-01-18 05:32:42 瀏覽:811
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 發布:2025-01-18 05:25:08 瀏覽:239
司法所法律援助介紹信 發布:2025-01-18 04:53:05 瀏覽:908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