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財產法律法規

財產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6 15:57:14

A. 國家哪條法律規定個人私有財產或利益不能公布於眾

國家規定的是到了一定級別的高管官需要定期公布自己的私有財產,沒有規定所有人都要公布自己個人的私有財產,個人合法納稅就行

B. 共有財產處分的法律規定

根據《物權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處分共同共有的財產,應當經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1、共有總是基於某種共同關系而產生。其可以是根據法律的直接規定,如夫妻共有財產,法律規定凡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獲得的財產,只要夫妻之間沒有明確的約定,法律就推定為共同共有。

2、共同共有是不確定份額的共有。只要共同共有關系存在,共有人就不能劃分出自己的份額。只有在共同共有關系結束的時候,在對共有物進行分割的時候,才能確定各個共有人應當得到的份額。

3、共同共有的權利的行使不分份額、完全平等,即所有共有人對整個共有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對共有物的處分特別是重大處分,必須經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4、共同共有人對外要承擔連帶責任。

(2)財產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第九十三條 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個人共有。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第九十四條 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按照其份額享有所有權。

第九十五條 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共同享有所有權。

第九十六條 共有人按照約定管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第九十七條 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九十八條 對共有物的管理費用以及其他負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額負擔,共同共有人共同負擔。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C. 法律規定哪些屬於合法財產

公民個人財產是指公民通過勞動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財產。根據我國《憲法》和《民法通則》規定,屬於公民個人的財產主要有: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文物和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家禽;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合法收入;其他合法財產。

我國法院受理哪些住房糾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3)37號文件的規定,房地產交易糾紛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職工對本單位分配自管住房方案、決定有意見,而與本單位發生爭議,不屬於法院管轄范圍。但在房屋分配過程中因職工擅自強占待分配的房屋,單位訴請法院解決的,由民事庭受理。

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私有房屋為標的發生的權屬、析產、買賣、租賃、借用、代管、贈與、抵押等糾紛。及侵害私有房屋所有權、使用權糾紛等,由民事庭受理。

平等主體之間以房局直管公房為標的發生的租賃、借用、換房及強占房屋等糾紛,由民事庭受理。

單位分配給職工的房屋被其他職工搶占,被侵權人向法院起訴,由民事庭受理。

因行政劃撥產生的公房所有權、使用權糾紛,不屬法院管轄范圍,一方為此向法院直訴的,應告知其向主管部門申請解決。如果房屋所有權、使用權明確,只有權利、義務的履行發生糾紛的,民事庭應予受理。

因違章建築妨礙他人通行、採光等民事權益引起的相關糾紛,當事人起訴的,民事庭應予受理。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有關安置、補償、產權調換等問題達成協議,並部分履行後,一方因反悔而產生的糾紛,由民事庭受理。

對於危舊房屋改造中產生的糾紛,原則上不宜作為民事案件受理。如果危改中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已達成安置、補償協議,並已部分履行,當事人僅為繼續履行協議發生糾紛而起訴的,可由民事庭受理。

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權屬明確,當事人因侵權行為的糾紛,應作為民事案件受理,但土地主管部門對侵權行為已做出的行政裁決,當事人因不服裁決起訴的,法院作為行政案件受理。

土地出讓、轉讓合同糾紛,由民事庭受理。

其他以房地產為標的開發、建築承包、入股、聯營、代理等民事行為發生的糾紛,由民事庭受理。

D. 家庭財產分割法律規定

家庭財產分割首先應當由家庭成員協商處理,《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中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E. 沒有產權的財產放棄法律法規

共同購買,共同付款的,是夫妻共同財產,然後放棄了,但是也屬於共同財產的。夫妻共同財版產,是指在夫妻關權系存續期間夫妻所共同擁有的財產。所謂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是指夫妻結婚後到一方死亡或者離婚之前這段時間,這期間夫妻所得的財產,除約定的外,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一方對夫妻存續期間的財產的處分,需徵得配偶的同意。法定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在夫妻雙方婚前或婚後未對夫妻財產作出約定或者約定無效的情況下,直接適用法律規定的夫妻財產制度。我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採取的是法定財產制與約定財產制相結合的制度,並明確規定,在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時,才適用法定財產制。法定財產制中又可分為法定共同財產制和分別財產制,剩餘共同財產制,聯合財產制等。根據我國新婚姻法規定,我國的法定財產制包括了17條規定的法定婚後所得共同制和18條規定的法定特有財產制。

熱點內容
2019年最新版本的勞動法 發布:2025-04-28 18:37:25 瀏覽:324
2016鍾秀勇講民法 發布:2025-04-28 18:34:19 瀏覽:453
授權法人擔當法律責任不 發布:2025-04-28 18:09:57 瀏覽:414
砍樹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8 18:09:51 瀏覽:537
郭彪律師 發布:2025-04-28 18:08:58 瀏覽:128
法治書畫展 發布:2025-04-28 18:04:03 瀏覽:666
法院晉升順序 發布:2025-04-28 18:03:54 瀏覽:938
人大國安立法內容 發布:2025-04-28 17:53:05 瀏覽:236
合同法一百五十三 發布:2025-04-28 17:53:01 瀏覽:873
巡視工作條例的指導思想 發布:2025-04-28 17:52:56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