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國發安全規定法規

國發安全規定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9-26 17:22:55

① 信息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1、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於2019年10月26日通過,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為規范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推動政務信息系統跨部門跨層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強化政務信息系統應用績效考核,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6〕51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本辦法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2007年8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廢止。3、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為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維護國家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制定本辦法。本辦法自2020年6月1日起實施,《網路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試行)》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密碼事業發展,保障網路與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規范國家政務信息化建設管理,推動政務信息系統跨部門跨層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強化政務信息系統應用績效考核,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6〕51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網路安全審查辦法》第一條 為了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安全,維護國家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制定本辦法。

② 針對建築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國家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規

第一部分 國家法律、法規、規章

一、相關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6 號2009年5月1 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主席令第91號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3、《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4 號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主席令第70號 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5、安全生產許可條例(國務院令第397號2004年1月13日起施行)
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7、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8、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安全管理
1、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號)
2、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建質[2005]184號)
3、關於開展建築施工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建質[2005]232號)
4、關於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理責任的若干意見(建市[2006]248號)
5、關於加強重大工程安全質量保障措施的通知(發改投資[2009]3183號)
6、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安全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建質[2010]5號)
7、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三、安全技術
1、建築施工附著升降腳手架管理暫行規定(建建[2000]230號)
2、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監督規定(建設部令第81號2000年8月21日)
3、建築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建築工程預防坍塌事故若干規定(建質[2003]82號)
4、建設事業「十一五」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第一批)(建設部公告第659號 2007
年6月14日施行)
5、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
6、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質[2009]254號)
四、安全生產許可證、三類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
1、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規定(2004 年 7月 5日建設部令第 128號發布並施行
2、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動態監管暫行辦法(建質[2008]121號)
3、建築工程施工許可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8號發布,2014年10月25日施行)
4、建築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考核管理暫行規
定(建設部令第17號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5、建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建質[2008]91號)
6、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管理規定(建質[2008]75號)
7、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安監總局第30號令2010年5月24日)
五、建築起重機械
1、建築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2、建築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建質[2008]76號)
六、消防
1、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19號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2、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公安部令第120號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3、火災事故調查規定(公安部令第121號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4、民用建築外保溫系統及外牆裝飾防火暫行規定的通知(公通字[2009]46號)
七、環境保護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8號 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號2013年6月29日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號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4、綠色施工導則(建質[2007]223號)
八、安全培訓
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 3 號2013年8月19日修正)
九、安全費用
1、建築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及使用管理規定(建辦[2005]89號)
2、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6]369號)
3、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財企[2006]478號)
十、勞動保護及職業健康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主席令第65號2012年12月28日修正)
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主席令第57號2001年10月27日修正)
3、《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 586 號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主席令第28號2009年8月27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35號2008年9月3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號2014年5月14日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57號2009年7月8日)
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號2011年12月31日修正)
9、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衛生部令第25號2002年3月15日)
10、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3號2009年6
月1日起施行)
11、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2005年9月1日)
12、建築施工人員個人勞動保護用品使用管理暫行規定(建質[2007]255號)
十一、生產安全事故
1、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罰款處罰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
13號2011年9月1日修正)
2、
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2008
年2月1日施行)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2009年5
月1日施行)
5、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1號2009年7 月21日施行)
6、關於進一步規范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建質
[2007]257號)
7、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 2001年4月21日)
十二、突發事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第69號2007年11月1日施行)
2、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指南(應急辦函[2009]62號)
十三、安全生產行政復議及處罰
1、安全生產行政復議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4號2007年9月25日)
2、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5號2008年1月1
日施行)
十四、交通部
1、水上水下施工作業通航安全管理規定(交通部2000年1月1日施行)
2、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交通部2007年3月1日施行)
3、航道建設管理規定(交通部2007年5月1日施行)
4、港口建設管理規定(交通部2007年6月1日施行)
第二部分 標准、規范、規程
一、有關標准
1、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評價標准JGJ/T 77-2010
2、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JGJ 59-2011
3、建築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准JGJ 146-2013
4、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准GB 6441-86
5、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AQT 9006—2010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1995
7、道路作業交通安全標志 GA 182-1998
8、道路交通標志標志和標線GB 5768-1999
9、消防安全標志設置要求 GB 15630-1995
10、安全警示標志 GB 2894-2008
11、水運工程爆破技術規范 JTS 204-2008
12、水運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技術規范JTS 205-1-2008
二、土石方及基坑支護
1、建築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T 180-2009
2、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 50086-2001
3、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
4、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
5、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 JGJ 120-2012
6、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基坑工程安全技術規程JGJ 167-2009
三、 施工用電
1、用電安全導則GB/T 13869-2008
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 50194-2014
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12
4、手持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GBT 3787-2006
5、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GB13955-2005
四、 高處作業
1、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91
2、高處作業吊籃安全規則JGJ 5027-1992
3、高處作業分級GBT 3608-2008
五、 腳手架
1、建築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28-2010
2、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
3、建築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6—2008
4、建築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202-2010
5、建築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64-2008
6、液壓升降整體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 183-2009
7、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六、模 板
1、建築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2-2008
2、液壓滑動模板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GJ 65-2013
3、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JGJ/T 194-2009
七、 建築機械
1、塔式起重機 GB/T 5031-2008
2、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 5144-2006
3、建築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
4、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規程 JGJ/T 187-2009
5、起重機械監督檢驗規程(國質檢鍋[2002]296)
6、施工升降機監督檢驗規程(國質檢鍋[2002]121號)
7、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GB 10055-2007
8、施工升降機防墜安全器JG 5058-1995
9、施工升降機齒輪錐鼓形漸進式防墜安全器JG 121-2000
10、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 88-2010
11、建築施工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程 DBJ 14-015-2002
12、建築起重機械安全評估技術規程 JGJ/T 189-2009
13、起重機 鋼絲繩 保養、維護、安裝、檢驗和報廢GB/T 5972-2009
14、起重機械超載保護裝置GB 12602-2009
1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 GB 5082-85
16、起重機械危險部位與標志GB15052-94
17、起重機吊裝工和指揮人員的培訓GB/T 23721-2009
18、起重機司機(操作員)、吊裝工、指揮人員和評審員的資格要求GB/T 23722- 2009
19、高處作業吊籃GB19155-2003
20、建築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 33-2012
21、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 160-2008
八、危險作業
1、建築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 JGJ 147-2004
2、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 8958-2006
3、焊接與切割安全GB 9448-1999
4、爆破安全規程 GB 6722-2014
5、高溫作業分級GBT 4200-2008
6、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9
7、常用危險化學品貯存通則GB 15603-1995
8、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 13861-2009
九、 安全防護
1、安全網GB 5725-2009
2、安全帶GB 6095-2009
3、安全帶測試方法 GB/T 6096-2009
4、安全帽 GB2811-2007
5、安全帽測試方法 GB/T 2812-2006
6、建築施工作業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及使用標准 JGJ 184-2009
7、墜落防護 安全繩 GB 24543-2009
8、墜落防護裝備安全使用規范GB/T 23468-2009
9、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T 11651-2008
10、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 GB 12523-90
11、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 2894-2008
12、安全色GB 2893-2008
13、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
十、應急預案
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 29630-2013)
十一、安全技術資料
1、建築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 50502-2009
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規程CECS266:2009
十二、臨時建築物及垃圾處理
1、施工現場臨時建築物技術規范 JGJ/T 188-2009
2、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范CJJ134-2009 備案號J960-2009

③ 安全生產32條新規定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國發〔2010〕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全國生產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趨於好轉,但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事故總量仍然很大,非法違法生產現象嚴重,重特大事故多發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暴露出一些企業重生產輕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體責任不落實,一些地方和部門安全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1.工作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有可靠保障的基礎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安全標准,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堅持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促進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
2.主要任務。以煤礦、非煤礦山、交通運輸、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業(領域)為重點,全面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要通過更加嚴格的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採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集中整治非法違法生產行為,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要盡快建成完善的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在高危行業強制推行一批安全適用的技術裝備和防護設施,最大程度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技術標准體系,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技術裝備全面達到國家和行業標准,實現我國安全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重點行業的企業重組和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徹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後產能;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導,形成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二、嚴格企業安全管理
3.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企業要健全完善嚴格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堅持不安全不生產。加強對生產現場監督檢查,嚴格查處違章指揮、違規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凡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的,要責令停產停工整頓,並對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規定上限的經濟處罰。對以整合、技改名義違規組織生產,以及規定期限內未實施改造或故意拖延工期的礦井,由地方政府依法予以關閉。要加強對境外中資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嚴格落實境內投資主體和派出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責任。
4.及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企業要經常性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產專業人員為主導的隱患整改效果評價制度,確保整改到位。對隱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業和企業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對停產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復產。
5.強化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要輪流現場帶班。煤礦、非煤礦山要有礦領導帶班並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對無企業負責人帶班下井或該帶班而未帶班的,對有關責任人按擅離職守處理,同時給予規定上限的經濟處罰。發生事故而沒有領導現場帶班的,對企業給予規定上限的經濟處罰,並依法從重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6.強化職工安全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人員一律嚴格考核,按國家有關規定持職業資格證書上崗;職工必須全部經過培訓合格後上崗。企業用工要嚴格依照勞動合同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凡存在不經培訓上崗、無證上崗的企業,依法停產整頓。沒有對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或存在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的企業,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關閉。
7.全面開展安全達標。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凡在規定時間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關閉。
三、建設堅實的技術保障體系
8.加強企業生產技術管理。強化企業技術管理機構的安全職能,按規定配備安全技術人員,切實落實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負責制,強化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因安全生產技術問題不解決產生重大隱患的,要對企業主要負責人、主要技術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給予處罰;發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責任。
9.強制推行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煤礦、非煤礦山要制定和實施生產技術裝備標准,安裝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等技術裝備,並於3年之內完成。逾期未安裝的,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生產許可證。運輸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專用車輛,旅遊包車和三類以上的班線客車要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於2年之內全部完成;鼓勵有條件的漁船安裝防撞自動識別系統,在大型尾礦庫安裝全過程在線監控系統,大型起重機械要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企業安全防護水平。
10.加快安全生產技術研發。企業在年度財務預算中必須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國家鼓勵企業開展安全科技研發,加快安全生產關鍵技術裝備的換代升級。進一步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等,加大對高危行業安全技術、裝備、工藝和產品研發的支持力度,引導高危行業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水平,合理確定生產一線用工。「十二五」期間要繼續組織研發一批提升我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關鍵技術和裝備項目。
四、實施更加有力的監督管理
11.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管,全面落實公安、交通、國土資源、建設、工商、質檢等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及工業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指導職責,形成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等影響安全生產的行為,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和行業管理部門要會同司法機關聯合執法,以強有力措施查處、取締非法企業。對重大安全隱患治理實行逐級掛牌督辦、公告制度,重大隱患治理由省級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掛牌督辦,國家相關部門加強督促檢查。對拒不執行監管監察指令的企業,要依法依規從重處罰。進一步加強監管力量建設,提高監管人員專業素質和技術裝備水平,強化基層站點監管能力,加強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現場監管和技術指導。
12.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屬地管理。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對當地企業包括中央、省屬企業實行嚴格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管理,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安全標准化分級考核評價,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並向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擔保業等主管部門通報,作為企業信用評級的重要參考依據。
13.加強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強化項目安全設施核准審批,加強建設項目的日常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審批、監管的責任。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要包括安全監控設施和防瓦斯等有害氣體、防塵、排水、防火、防爆等設施,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未做到同時設計的一律不予審批,未做到同時施工的責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時投入使用的不得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並視情節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的責任。嚴格落實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監管等各方安全責任。對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違法分包、轉包等行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產整頓,並追究項目業主、承包方等各方責任。
14.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的作用,依法維護和落實企業職工對安全生產的參與權與監督權,鼓勵職工監督舉報各類安全隱患,對舉報者予以獎勵。有關部門和地方要進一步暢通安全生產的社會監督渠道,設立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接受人民群眾的公開監督。要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對輿論反映的客觀問題要深查原因,切實整改。
五、建設更加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
15.加快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按行業類型和區域分布,依託大型企業,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支持下,先期抓緊建設7個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配備性能可靠、機動性強的裝備和設備,保障必要的運行維護費用。推進公路交通、鐵路運輸、水上搜救、船舶溢油、油氣田、危險化學品等行業(領域)國家救援基地和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依託大型企業和專業救援力量,加強服務周邊的區域性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16.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預警機制。企業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每月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風險分析。發現事故徵兆要立即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防範和應急處置措施。對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隱患要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備案。涉及國家秘密的,按有關規定執行。
17.完善企業應急預案。企業應急預案要與當地政府應急預案保持銜接,並定期進行演練。賦予企業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在遇到險情時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因撤離不及時導致人身傷亡事故的,要從重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六、嚴格行業安全准入
18.加快完善安全生產技術標准。各行業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要根據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加快制定修訂生產、安全技術標准,制定和實施高危行業從業人員資格標准。對實施許可證管理制度的危險性作業要制定落實專項安全技術作業規程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9.嚴格安全生產准入前置條件。把符合安全生產標准作為高危行業企業准入的前置條件,實行嚴格的安全標准核准制度。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應當分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嚴把安全生產准入關。凡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違規建設的,要立即停止建設,情節嚴重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門實施關閉取締。降低標准造成隱患的,要追究相關人員和負責人的責任。
20.發揮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的作用。依託科研院所,結合事業單位改制,推動安全生產評價、技術支持、安全培訓、技術改造等服務性機構的規范發展。制定完善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管理辦法,保證專業服務機構從業行為的專業性、獨立性和客觀性。專業服務機構對相關評價、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對違法違規、弄虛作假的,要依法依規從嚴追究相關人員和機構的法律責任,並降低或取消相關資質。
七、加強政策引導
21.制定促進安全技術裝備發展的產業政策。要鼓勵和引導企業研發、採用先進適用的安全技術和產品,鼓勵安全生產適用技術和新裝備、新工藝、新標準的推廣應用。把安全檢測監控、安全避險、安全保護、個人防護、災害監控、特種安全設施及應急救援等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的研發製造,作為安全產業加以培育,納入國家振興裝備製造業的政策支持范疇。大力發展安全裝備融資租賃業務,促進高危行業企業加快提升安全裝備水平。
22.加大安全專項投入。切實做好尾礦庫治理、扶持煤礦安全技改建設、瓦斯防治和小煤礦整頓關閉等各類中央資金的安排使用,落實地方和企業配套資金。加強對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制度,研究提高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下限標准,適當擴大適用范圍。依法加強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完善水上搜救獎勵與補償機制。高危行業企業探索實行全員安全風險抵押金制度。完善落實工傷保險制度,積極穩妥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
23.提高工傷事故死亡職工一次性賠償標准。從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對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職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調整為按全國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發放給工亡職工近親屬。同時,依法確保工亡職工一次性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的發放。
24.鼓勵擴大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培養。進一步落實完善校企合作辦學、對口單招、訂單式培養等政策,鼓勵高等院校、職業學校逐年擴大采礦、機電、地質、通風、安全等相關專業人才的招生培養規模,加快培養高危行業專業人才和生產一線急需技能型人才。
八、更加註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25.制定落實安全生產規劃。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在制定國家、地區發展規劃時,要同步明確安全生產目標和專項規劃。企業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要求落實在企業發展和日常工作之中,在制定企業發展規劃和年度生產經營計劃中要突出安全生產,確保安全投入和各項安全措施到位。
26.強制淘汰落後技術產品。不符合有關安全標准、安全性能低下、職業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後技術、工藝和裝備要列入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予以強制性淘汰。各省級人民政府也要制訂本地區相應的目錄和措施,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隱患的技術改造和搬遷項目,遏制安全水平低、保障能力差的項目建設和延續。對存在落後技術裝備、構成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要予以公布,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關閉。
27.加快產業重組步伐。要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導向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大對相關高危行業企業重組力度,進一步整合或淘汰浪費資源、安全保障低的落後產能,提高安全基礎保障能力。
九、實行更加嚴格的考核和責任追究
28.嚴格落實安全目標考核。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企業完成年度生產安全事故控制指標情況進行嚴格考核,並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加大重特大事故的考核權重,發生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要根據情節輕重,追究地市級分管領導或主要領導的責任;後果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要按規定追究省部級相關領導的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工作考核,加快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29.加大對事故企業負責人的責任追究力度。企業發生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究事故企業主要負責人責任;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事故企業主要負責人或企業實際控制人的法律責任。發生特別重大事故,除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實際控制人責任外,還要追究上級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責任;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企業實際控制人和上級企業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對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的企業,其主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企業的礦長(廠長、經理)。對非法違法生產造成人員傷亡的,以及瞞報事故、事故後逃逸等情節特別惡劣的,要依法從重處罰。
30.加大對事故企業的處罰力度。對於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或一年內發生2次以上較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並負主要責任的企業,以及存在重大隱患整改不力的企業,由省級及以上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告,並向投資、國土資源、建設、銀行、證券等主管部門通報,一年內嚴格限制新增的項目核准、用地審批、證券融資等,並作為銀行貸款等的重要參考依據。
31.對打擊非法生產不力的地方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在所轄區域對群眾舉報、上級督辦、日常檢查發現的非法生產企業(單位)沒有採取有效措施予以查處,致使非法生產企業(單位)存在的,對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以及相關責任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2.建立事故查處督辦制度。依法嚴格事故查處,對事故查處實行地方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層層掛牌督辦,重大事故查處實行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掛牌督辦。事故查處結案後,要及時予以公告,接受社會監督。
各地區、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做好對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實施,制訂部署本地區本行業貫徹落實本通知要求的具體措施,加強監督檢查和指導,及時研究、協調解決貫徹實施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督查,及時掌握各地區、各部門和本行業(領域)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各項規定、措施執行落實到位。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將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及時報送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國務院
二○一○年七月十九日

④ 新《安全生產法》中,具體規定了些什麼

新《安全生產法》中,具體規定了些什麼?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十、增加對安全生產違紀行為的追究責任幅度

(1)要求了安全事故行政處罰法和終生領域禁止進入。進一步明確負責人對重要、特別重大事故行為責任的,終生不能出任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

(2)增加處罰懲罰幅度。提升生產經營單位被行政強制執行且遭受處罰懲罰,拒不改掉的,監督機構可以按日持續懲罰等要求。

(3)建立了比較嚴重違規行為公示和通報制度。新法第七十八條要求「承擔安全生產監管崗位職責的單位理應建立安全生產違紀行為資料庫,屬實紀錄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相關從業者的安全生產違紀行為信息內容;對違紀行為情節惡劣的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相關從業者,理應立即向社會發展公示,並通告領域主管機構、項目投資主管機構、生態資源主管機構、生態環境保護主管機構、證劵監管組織和相關金融企業。相關部門和組織應該對存有失信黑名單情形的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相關從業者採用增加監督檢查次數、中止項目審批、上漲相關保費、領域或是崗位禁止進入等聯合懲戒對策,並向社會發展公示公告」。

⑤ 應急法律法規

法律分析:目前,國家關於規范企業應急管理且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重要文件共計有8個,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國發〔2010〕2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52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於加強企業應急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7〕13號)、國務院《關於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國發〔2006〕24號)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 國家的應急管理是按照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制「一案三制」的思路進行建設。. 國家應急預案有15個,分別是一個總體應急預案和14個專項應急預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准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等應對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本 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突發事件的分級標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第四條 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

第五條 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國家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綜合性評估,減少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輕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

⑥ 國家關於安全生產到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回答:

包括制:《安全生產法》應用、安全生產行政法規應用、安全生產部門規章應用、《礦產資源法》和《煤炭法》應用、《礦山安全法》應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應用、《煤礦安全監察條例》和《職業病防治法》應用、《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應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應用。

資料拓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是為了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2年6月29日通過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⑦ 國務院1963年發布的 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生產工作的幾項規定

國務院1963年發布的《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生產工作的幾項規定》作如下幾項規定:
一、關於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關於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三、關於安全生產教育
四、關於安全生產的定期檢查
五、關於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

⑧ 我國現有的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條列有哪些

這個真的很多,來大體可以按照以源下分類:

國家法律(如《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

行政法規(如《工傷保險條例》等)

法規性文件(如國發〔2010〕23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部門規章(如安全監管總局第1號令《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

地方性法規(如《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

拓展資料:

安全生產是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安全生產

⑨ 國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訂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52號, 2011年12月31日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法》(2014年1月1日施行)
(9)《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90號)
(11)《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5號)
(1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39號)
(13)《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
(14)《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15)《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
(16)《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國務院第11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17)《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1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3]第21號令)
(19)《中國禁止或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目錄(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1999]83號)
(20)《中國禁止或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目錄(第二批)》(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 2005年 第29號)
(21)《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公安部令第6號)
(22)《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修改<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 第140號)
(23)《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氣發(2006)199號)
(24)《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總局令第1號,2005年)
(25)《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40號)
(26)《關於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 )
(27)《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6號)
(28)《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09〕116號)
(29)《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3號)
(30)《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2012年2月14日起施行)
(31)《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總廳應急〔2009〕73號)
(32)《危險化學品名錄》(2002版)
(33)《劇毒化學品目錄》(2002年版)
(34)《高毒物品目錄》(2003年版)
(35)《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2011年版)
(36)《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1〕95號)
(37)《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第二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目錄和調整首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中部分典型工藝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3號)
(38)《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關於公布第二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12號
(39)《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與分類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60號)
(40)《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修改〈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等11件規章的決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3號)

熱點內容
經濟法是屬於政治嗎 發布:2025-01-18 06:19:31 瀏覽: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發布:2025-01-18 06:16:35 瀏覽:329
讀完勞動法感悟 發布:2025-01-18 05:53:41 瀏覽:571
新版勞動法對請病事假的規定 發布:2025-01-18 05:52:09 瀏覽:205
中美法學教育差異 發布:2025-01-18 05:32:42 瀏覽:811
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 發布:2025-01-18 05:25:08 瀏覽:239
司法所法律援助介紹信 發布:2025-01-18 04:53:05 瀏覽:908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