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西藏集體合同條例

西藏集體合同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28 11:18:36

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與企業職工一方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的行為,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第三條 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
集體合同是企業與企業職工一方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第四條 簽訂集體合同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平等合作、協商一致、有利於企業發展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原則。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雙方應當自覺履行。第五條 企業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不得與集體合同的規定相抵觸。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所規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集體合同的審查和管理工作,指導、協調、監督、檢查集體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會同同級工會和代表企業方面的組織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等涉及勞動關系方面的重大問題。第二章 集體合同的簽訂第七條 集體合同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社會保險和福利;
(五)勞動安全衛生;
(六)職業技能培訓;
(七)勞動紀律;
(八)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九)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
(十)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十一)集體合同的期限;
(十二)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十三)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的處理;
(十四)違約責任;
(十五)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第八條 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由職工推舉代表與企業簽訂。
集體合同的期限一般為1至3年。第九條 企業或者職工代表一方均有權書面提出簽訂集體合同的要求。一方提出後,雙方應當在15日內就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進行平等協商,至遲不得超過30日。
雙方從第一次協商至簽訂集體合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60日。第十條 參加平等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一方3至10人,並各自確定1名代表為首席協商代表。
企業工會主席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分別擔任職工一方與企業一方的首席協商代表,因故不能擔任的,應當書面委託1名代表擔任。
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職工一方的其他協商代表應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由所在地的地方工會或者產業工會指導企業職工民主推舉,並獲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後產生,首席協商代表由全體代表推舉。
由多民族職工組成的企業和女職工較多的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中應當有相應民族的代表和女代表。
企業一方的協商代表由企業確定。
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期限相同。協商代表一經產生即應當履行職責,不履行職責的,有關一方應當重新推舉或確定新的代表,並通知另一方。第十一條 參加協商的雙方代表均有義務向對方提供與簽訂集體合同相關的真實情況和所需資料,有關內容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雙方代表應當保密。第十二條 企業應當保證雙方協商代表履行職責,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時間。協商代表因履行職責佔用工作時間的,其工資和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本人勞動合同期限內,除嚴重違反勞動紀律、企業規章制度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企業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以及被追究刑事責任外,企業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職工協商代表在任期內勞動合同期滿的,企業應當與其續簽勞動合同。第十三條 經雙方協商形成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經全體職工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同意方可獲得通過。集體合同草案未獲通過的,由雙方重新進行協商修改後再提交討論通過。第十四條 集體合同草案通過後,由雙方首席協商代表簽字。企業應當在7日內將集體合同正式文本及其附件一式五份報送有管轄權的縣以上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企業工會應當同時將合同正式文本報送上一級地方工會。

Ⅱ 貴州省企業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第三條 集體合同是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平等協商訂立的書面協議。第四條 企業應當建立集體合同制度。
簽訂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平等合作、協商一致的原則。第五條 企業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
鄉鎮、街道等基層工會組織可以在本區域范圍內與企業或者企業組織簽訂區域性集體合同。第六條 集體合同對企業和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企業相關的規章制度不得與集體合同的規定相抵觸。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集體合同的審查、管理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工會組織和企業組織代表負責對集體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進行指導、幫助和監督。第二章 集體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和終止第八條 集體合同包括以下內容: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安全與衛生;
(五)保險福利;
(六)職業技能培訓;
(七)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八)合同的期限;
(九)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程序;
(十)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十一)違約責任;
(十二)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協商處理的約定;
(十三)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集體協商後簽訂的「工資協議」,應當作為集體合同附件單列。
集體合同的期限,一般為1至3年。第九條 職工或者企業一方書面提出簽訂集體合同要求的,另一方應當在15日內就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做出書面答復並安排協商。第十條 簽訂集體合同的協商代表每方3至10名,雙方人數對等,並各自確定首席代表。第十一條 已建立企業工會或者鄉鎮、街道等基層工會組織的,職工方首席代表由工會主席或者工會主席書面委託的代表擔任,其他代表應當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民主推舉產生。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方協商代表由職工選舉或者由上一級工會組織指導職工民主推舉產生,並須得到半數以上職工的同意。首席代表由協商代表推舉產生。
企業中女職工和少數民族職工較多的,職工方協商代表中應當有女代表和少數民族代表。第十二條 企業方首席代表應當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企業法定代表人書面委託的其他管理人員擔任,其他協商代表由企業方確定。第十三條 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的期限相同。
協商代表因故不能履行職責的,其所在方應當及時更換,並書面通知對方。第十四條 企業應當保證協商代表履行職責必要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條件,職工方協商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職責佔用工作時間,其工資、待遇不受影響。
職工方協商代表在勞動合同期內除個人嚴重過失外,企業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第十五條 雙方協商代表均有義務向對方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涉及國家保密規定和商業秘密的,雙方均負有保密責任。第十六條 經雙方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表決,獲得職工代表大會全體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方能通過;未獲通過的,由雙方重新協商修改後,再次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表決。第十七條 集體合同草案通過後,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企業應當自簽字之日起7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及相關材料一式三份報有管轄權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查。職工一方同時將集體合同文本及相關材料報送上一級工會。第十八條 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審查完畢,並下達《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期滿未提出書面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提出異議的,應當以書面形式送達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雙方應當對異議部分進行修改或者進一步說明,並重新報送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查。

Ⅲ 內蒙古自治區企業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集體合同制度,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第三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集體合同的審查、管理和監督檢查。
旗縣級以上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指導、幫助職工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並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第四條企業應當建立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第五條簽訂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平等合作、協商一致的原則。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得與集體合同相抵觸。第六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和代表企業方面的組織,應當對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建立三方協商制度。第七條集體合同是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
集體合同的內容包括: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何處休假;
(四)保險福利;
(五)職業培訓;
(六)勞動安全衛生;
(七)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八)裁減人員的條件和程序;
(九)集體合同的期限;
(十)集體合同的變更、解除與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十一)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
(十二)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的處理;
(十三)違約責任;
(十四)雙方認為應當約定的其他內容。第八條集體合同規定的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國家或者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
雙方可以根據企業實際簽訂綜合性集體合同或者單項集體合同。
集體合同的期限為一至三年。第二章集體合同的簽定第九條職工或者企業一方面書面提出簽訂集體合同要求的,雙方應當在十五日內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進行協商。第十條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第十一條協商代表每方為三至九名,雙方人數對等,並各自確定首席代表。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由工會提名,並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確認,首席代表由工會主席擔任或者工會主席委託職工協商代表擔任,委託他人的,應當簽署委託書。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由職工或者上一級工會組織指導職工推舉產生,並須得到企業半數以上職工的同意。
企業中女職工和少數民族職工較多的,職工協商代表中應有女代表和少數民族代表。
企業一方協商代表由企業確定,其首席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任或者委託其他管理人員擔任,委託他人的,應當簽署委託書。第十二條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期限相同,可以連任。
協商代表因故不能履行職責的,其所在方應當及時更換,並通知對方。第十三條企業應當保證協商代表履行職責期間的工資和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企業裁減人員,應當優先保留協商代表。協商代表在勞動合同期內非因個人嚴重過錯,企業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個人嚴重過錯包括嚴重違反勞動紀律、企業規章制度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企業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以及被依法追刑事責任等。第十四條雙方協商代表均有義務向對方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涉及國家保密規定和商業秘密的,雙方均負有保密責任。第十五條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表決,獲得職工代表或者全體職工過半數同意的方為通過。獲得通過的集體合同,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未獲通過的,雙方代表應當重新協商修改,再次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表決。
平等協商未達成一致或者協商出現意外情形時,可以中止協商,但中止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十天。第十六條企業應當在集體合同簽字後七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及相關材料報送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查。職工一方同時將集體合同文本及相關材料報送上一級工會。第十七條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進行審查。未提出異議的,該合同即行生效;提出異議的,雙方應當對集體合同進行修改,重新報送。
審查集體合同時,不得收取手續費。

Ⅳ 黑龍江省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平等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行為,明確集體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法律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集體合同制度。

用人單位已經建立工會或者工會聯合會的,由工會或者工會聯合會代表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尚未建立工會或者工會聯合會的,由上級工會指導職工一方推選代表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者執行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的規定。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集體合同(包括專項集體合同)是指職工一方和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與衛生、職業技能培訓、補充保險和福利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第四條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公正合法、平等協商、誠實守信和兼顧雙方利益的原則。第五條本條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和產業工會對平等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進行宣傳、幫助和指導。

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工商業聯合會、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幫助和督促用人單位與職工一方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第六條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

用人單位與職工個人簽訂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用人單位與職工一方訂立的集體合同中約定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第二章協商代表第七條職工一方和用人單位各方的協商代表人數不得少於三人,用人單位一方的協商代表不得多於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並且雙方都應當確定一名首席代表。

職工一方和用人單位可以委託本單位以外的專業人員擔任本方協商代表,但委託人數不得超過本方協商代表人數的三分之一。第八條職工協商代表由用人單位工會徵求職工意見後選派,首席代表應當由工會主席或者由其書面委託的本單位協商代表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協商代表由本單位職工民主推薦,並經半數以上職工同意產生,首席代表由協商代表在其中推選產生。

女職工較多的用人單位,職工協商代表中應當有女職工代表。第九條用人單位協商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或者由其指定的負責人確定,首席代表應當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書面委託的本方協商代表擔任。第十條職工協商代表參加平等協商的活動視為正常勞動,其工資和福利不受影響。

在參加平等協商活動期間和集體合同履行期間,用人單位調整職工協商代表工作崗位應當徵得其本人同意,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外,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第十一條雙方協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專職或者兼職工會工作人員不得擔任用人單位的協商代表。第十二條協商代表履行代表職責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確定,但最長至集體合同有效期滿為止。第十三條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進行平等協商前的准備工作;

(二)參加平等協商會議;

(三)參加平等協商爭議的處理;

(四)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

首席代表除履行以上職責外,還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和主持協商代表會議;

(二)負責向本方公布協商情況;

(三)向對方提供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四)在會議紀要、集體合同及其相關文件上簽字。第十四條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協助維護本單位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

(二)保守在協商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

(三)遵守協商雙方約定的紀律,不得散布或者傳播協商過程中的信息。

職工協商代表應當為提出協商意見和建議的職工保守秘密。第十五條職工協商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會可以撤銷其代表資格;未建立工會的,經半數以上職工同意,可以撤銷其代表資格:

(一)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違反協商紀律,損害職工利益的;

(三)不能勝任其職責或者不能履行其義務的。

Ⅳ 新勞動合同法 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等標准

第五十五條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

【解析】本條規定的是集體合同對於勞動合同的效力的規定。

一、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按照2004年1月20日勞動部頒布的《最低工資規定》,“社會平均工資法”是三種確定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用方法之一。“社會平均工資法”也是按照國際上通用的方法,即月最低工資一般是月平均工資的40%—60%。目前我國沒有任何一個省份達到了這個要求,而且各省份差別很大。另外,為逐步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工資偏低問題,國務院要求各地從2006年起,要合理調整和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時工資標准。截至2006年9月底,全國31個省份都頒布了月最低工資標准;除廣東、西藏外,29個省份還頒布了最低小時工資標准。據介紹,當前各地月最低工資標准最高為810元(深圳市),最低為270元(江西省的邊遠縣區);最低小時工資標准最高為7.9元(北京市),最低為2.7元(江西省的邊遠縣區)。在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方面,各省市都還有很大空間,這也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隨著各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準的提高,集體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准也要相應提高,勞動 合同法 有必要對此加以規定。

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和法定最低標準的關系

本條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集體合同中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這也反映出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以及勞動法律、法規的效力關系,即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於勞動合同,勞動法律、法規的法律效力高於集體合同。

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最低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准等,一般是以法規、規章的形式出現,對於企業和勞動者具有普遍的約束作用。按此標准進行保護只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水平,而立法意圖並不是希望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只是停留在最低水平上。通過集體合同,可以對勞動者利益做出高於法定最低標準的約定,從而使勞動者利益保護的實際水平能夠高於法定最低標准。集體合同中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准等不得低於當地法規、規章規定的標准,這里有兩種情況:(1)集體合同訂立之初,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准等低於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最低標準的,在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審查的時候就會提出異議,從而無法生效。(2)集體合同生效以後,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最低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准提高的,高於集體合同約定標準的,集體合同中的相關標准應當變更、予以提高,否則也確認為無效。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的,違反了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於簽訂了集體合同的企業來說,集體合同對於本企業全部勞動合同都具有約束力,或者稱為基準作用。這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補充性效力,即集體合同所規定的標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成為勞動合同的補充。集體合同中有的內容是單個的勞動合同未涉及的,這些內容對勞動者和企業也是有約束力的,即都應當按照集體合同的規定執行。(2)不可貶低性效力,即集體合同所規定的標准在其效力范圍內是勞動者利益的最低標准,勞動合同中關於勞動者利益的規定可以高於但不得低於這些標准,若低於此標准就由集體合同的規定取而代之。勞動合同中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低於集體合同規定標準的,確認為無效;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變更的,勞動合同中相關內容的標准也要變更,以使其不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

;

Ⅵ 集體合同條例

集體合同條例範文

集體合同條例是為了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規范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行為,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規范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行為,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集體合同是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標准等事項平等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

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集體合同以及簽訂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條企業依法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

第五條簽訂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平等合作、協商一致、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原則。

第六條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

企業制訂的勞動規章制度不得與集體合同的規定相抵觸。企業與職工個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所規定的勞動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職工一方應當自覺履行集體合同,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七條政府勞動保障部門、企業經營者組織、工會組織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堅持三方參與原則,維護國家、企業和職工利益。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保障部門主管集體合同的審查,協調監督集體合同的簽訂和履行。

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指導、幫助職工一方與企業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並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

企業經營者組織指導、督促企業與職工一方平等協商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

第二章集體合同的內容

第九條集體合同包括以下內容:

(一)企業勞動標准;

(二)勞動紀律;

(三)集體合同期限;

(四)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五)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

(六)集體合同爭議處理;

(七)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八)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前條(一)項所稱企業勞動標準是指:

(一)勞動報酬,包括工資標准、最低工資、工資支付辦法和增減幅度、延長工作時間付酬標准及特殊情況下工資標准等;

(二)工作時間,包括日工作時間、周工作時間、延長工作時間、夜班工作時間、勞動定額的確定及輪班形式等;

(三)休息休假,包括日休息時間、周休息時間、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標准、不能實行標准工時的職工休息休假等;

(四)保險福利,包括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和企業補充保險等;

(五)勞動安全與衛生,包括勞動安全衛生、勞動條件的標准和改善措施,從事有毒有害工種人員的健康檢查以及勞動安全衛生監督檢查等;

(六)職工教育與培訓,包括職工上崗前、工作中及轉崗的教育與培訓,教育與培訓的周期、時間和教育培訓期間的工資及待遇等;

(七)企業經濟性裁員;

(八)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十一條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按照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一項或者多項勞動標准簽訂集體合同。

第三章集體合同的簽訂

第十二條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一方與企業簽訂。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第十三條集體合同的要約可以由企業工會主席或者職工推舉的職工代表向企業提出,也可以由企業法定代表人向職工一方提出,要約應當是書面形式。

第十四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可以聘請有關專業人員作為平等協商的顧問。職工一方可以要求上級工會代表其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

第十五條職工一方或者企業書面提出簽訂集體合同要約的,雙方應當在收到要約15日內就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進行平等協商,至遲不得超過1個月。

第十六條平等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對等,每方3至10名。

企業協商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指派。職工協商代表由工會決定,或者由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議定。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職工協商代表,在企業所在地的地方工會或產業工會指導下由職工民主推舉並徵得半數以上職工同意後產生。

第十七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企業工會主席為本方首席代表,行使本條例規定的職權;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職工一方首席代表由職工協商代表推舉產生。

首席代表因故不能參加協商的,應當書面委託一名協商代表代理。

第十八條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期限相同。協商代表一經產生即應當履行職責,如因故缺額,應當及時補足,並向對方通報。

第十九條企業應當保證協商代表履行職責所必要的工作時間。協商代表履行職責佔用的時間,視為正常出勤。

企業對協商代表不得有打擊報復的行為。

企業對協商代表除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外,不得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協商代表有優先保留工作的權利。

第二十條平等協商雙方應當在平等協商會議召開的7日前,將擬協商的事項和參加協商代表名單通知對方。會議召集人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擔任。

平等協商內容應當記錄,並經雙方協商代表審核和簽字確認。記錄人員由雙方協商確定。

第二十一條經平等協商形成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大會討論、表決。

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大會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職工出席。經過應到會人數半數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表決同意即獲通過。

集體合同草案未獲通過的,由雙方重新協商後,再次提交討論、表決。重新協商的期限適用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

第二十二條集體合同草案通過後,雙方首席代表應當在五日內簽字。

第二十三條集體合同簽字後,企業應當自簽字之日起七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及附件一式3份報送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部門審查,同時報送上級工會。

勞動保障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審查完畢,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二十四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應當自集體合同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公布集體合同文本。

第二十五條集體合同期限為1至3年。

第四章集體合同的審查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本省轄區內的中央和省屬企業的集體合同由省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或者委託其下一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

縣(市、區)轄區的市(地、州)屬企業的集體合同由市(地、州)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或者委託其下一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

其他集體合同由其注冊登記的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或者委託其下一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

第二十七條勞動保障部門認為集體合同簽訂程序、內容、協商代表的產生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提出異議,並製作《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

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收到《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序對提出異議的條款進行修改或者作出進一步說明,並於15日內重新報送。

對《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提出的異議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程序申請復議。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在勞動年檢時,應當督促未簽訂集體合同的企業與職工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將簽訂集體合同作為授予企業和企業法定代表人榮譽稱號的必要條件。

第二十九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協商組成監督檢查委員會,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他形式,負責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

第三十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首席代表每年至少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報告一次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

第五章集體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三十一條在集體合同有效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

(一)簽訂集體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被修改或者廢止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集體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

(三)企業資產發生重大變動或者企業組織形式發生重大變化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條簽訂集體合同的一方可以就集體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以書面形式提出協商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說明理由。

第三十三條變更集體合同,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辦理;解除集體合同,企業應當在合同解除7日前報告審查該集體合同的勞動保障部門,並提交書面說明。

第三十四條集體合同期限屆滿或者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集體合同即行終止。

續簽、重簽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在合同期限屆滿前的60日內進行協商。續簽、重簽集體合同應當按照本條例簽訂集體合同程序辦理。

第六章集體合同爭議的處理

第三十五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包括:

(一)一方要求簽訂集體合同,另一方無故拖延的;

(二)對協商代表資格有異議的;

(三)對集體合同中勞動標准以及其他內容的確定產生分歧的;

(四)對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發生爭議的;

(五)在集體合同簽訂過程中雙方發生其他爭議的。

第三十六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不成的,由主管的勞動保障部門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勞動保障部門協調處理爭議,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結案。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的,經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5日,並向爭議雙方書面說明延期理由。

第三十七條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照法定程序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給予通報批評或者處以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一)拒絕或者拖延簽訂集體合同的;

(二)不提供或者不如實提供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所需資料的;

(三)勞動合同中的勞動標准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

(四)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相抵觸的;

(五)集體合同文本不按時報送勞動保障部門審查的;

(六)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對有前款行為的企業,並可以處以其法定代表人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責任人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企業違反集體合同規定,延長勞動時間、剋扣或者無故拖欠職工工資、違反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及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由勞動保障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職工造成損害的,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一條因一方過錯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集體合同的,過錯方應當繼續履行集體合同並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第四十二條勞動保障部門或者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協調處理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或者審查集體合同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勞動保障部門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三條違反集體合同的行為同時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八章附則

;

Ⅶ 上海市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集體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行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與職工一方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集體協商,是指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平等協商的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集體合同,是指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通過集體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第四條企業與職工一方應當建立集體協商機制,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

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平等、相互尊重、誠實守信、兼顧雙方合法利益的原則。第五條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進行監督。第二章集體協商第六條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關系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序產生各自的協商代表和首席代表。協商代表具體人數由雙方協商確定,但每方協商代表人數不得少於三人,企業一方的協商代表不得多於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第七條已經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企業工會選派,建立女職工委員會的,應當有女性協商代表。首席代表由工會主要負責人擔任。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上級工會指導職工民主推薦,並經本企業半數以上職工同意,首席代表由協商代表民主推薦產生。

企業一方的協商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書面委託的人擔任。

集體協商雙方根據實際需要可以聘請本企業以外的專業人員擔任本方協商代表,但其人數不得超過本方協商代表人數的三分之一。

集體協商雙方可以更換本方的協商代表。更換協商代表,應當遵守本條例規定的代表產生程序。第八條協商代表履行代表職責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確定,但最長至集體合同期滿時為止;因集體協商達不成一致或者未能簽訂集體合同的,協商代表履行代表職責的期限為自擔任協商代表起六個月。第九條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加集體協商;

(二)搜集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三)聽取本方人員的意見,回答本方人員的詢問;

(四)參加集體協商爭議的處理;

(五)其他需要履行的集體協商職責。第十條本企業產生的協商代表在工作時間內參加集體協商,以及在履職期限內利用不超過三個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從事搜集與集體協商有關資料等活動,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工資及各項福利不受影響。

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在履行代表職責期間,企業無正當理由不得變更其工作崗位。第十一條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

(二)保守在集體協商過程中知悉的企業的商業秘密;

(三)遵守集體協商雙方約定的紀律,不散布協商過程中不宜外傳的信息。第十二條企業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下列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與本企業職工一方進行集體協商後確定: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安全衛生;

(五)保險福利;

(六)職工培訓;

(七)勞動紀律;

(八)勞動定額;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內容。

企業應當就職工工資水平、工資調整機制與本企業職工一方進行集體協商。

企業職工一方可以就涉及職工利益的事項要求企業與其進行集體協商。第十三條集體協商雙方的任何一方均可以向對方以書面形式提出進行集體協商的建議。另一方在收到集體協商建議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應當給予書面答復,拒絕集體協商的,應當有正當的理由。

集體協商的任何一方因下列事項向對方提出集體協商建議的,另一方不得拒絕或者拖延:

(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

(二)勞動糾紛導致群體性停工、上訪的;

(三)生產過程中發現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或者職業危害的。

Ⅷ 雲南省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集體合同行為,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保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以及對集體合同實施管理、監督的部門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集體合同是指以企業職工集體為一方與企業為另一方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雙方平等協商訂立的書面協議。第三條企業應當依法建立健全集體合同制度。
簽訂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平等、協商一致的原則。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標准低於集體合同約定的勞動標準的,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標准執行。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負責集體合同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負責指導、幫助職工一方與企業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並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第二章集體合同的訂立第五條集體合同包括下列內容: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安全與衛生;
(五)保險福利;
(六)職工的教育和培訓;
(七)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八)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
(九)合同的期限;
(十)合同變更、解除、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十一)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二)解決爭議的方法;
(十三)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集體合同的期限為一至三年。第六條企業職工一方或者企業方提出簽訂集體合同書面要求的,另一方應當在十五日內與對方進行平等協商。第七條集體合同由雙方平等協商。參加平等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對等,每方三至十一人,包括一名首席代表。每方應當另行確定一名書記員,負責協商過程中的文字工作。
職工協商代表由工會決定,或者由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議定。有女職工的企業,職工一方代表中應當有女職工代表參加。企業方協商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指派。企業工會主席、企業法定代表人分別擔任職工一方和企業方的首席代表;因故不能擔任的,應當書面委託一名代表擔任。
企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建立工會組織。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由所在地的地方工會或者產業工會指導職工民主推薦職工一方代表,職工一方首席代表從參加協商的代表中推選產生。職工一方首席代表因故變更的,應當從參加協商的代表中重新推選。
企業職工一方和企業方在平等協商中均可以聘請顧問。第八條協商代表一經產生,應當書面告知對方。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期限相同。協商代表因故缺額的,應當及時補選。
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應當認真履行職責,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如實表達職工的要求。第九條企業應當保證協商代表履行職責必需的工作時間,協商代表在工作時間履行職責佔用的時間視為正常出勤。
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勞動合同期內,除有重大過失,嚴重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對企業造成重大損害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企業不得解除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第十條雙方代表在平等協商過程中均有義務向對方提供真實的情況和資料。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十一條經平等協商形成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和表決。
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職工出席,經全體職工代表或者全體職工的過半數同意即獲通過。獲得通過的集體合同,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集體合同草案未獲通過的,應當重新協商,雙方達成一致後再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和表決。第十二條企業集體合同應當自簽字之日起七日內,由企業報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並送地方工會或者產業工會。第十三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的下列內容進行審核:
(一)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集體協商是否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和程序進行;
(三)合同的內容是否與法律、法規相抵觸。
審核時應當聽取同級地方工會或者產業工會的意見。
審核不合格的,將書面異議送達集體合同雙方代表,雙方應當另行協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書面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Ⅸ 集體合同條例全文

集體合同條例全文

集體合同條例於2003年12月30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其內容,歡迎閱讀。

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集體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行為,依法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之間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所稱專項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集體協商的某項內容簽訂的專項書面協議。

第四條

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確定相關事宜,應當採取集體協商的方式。集體協商主要採取協商會議的形式。

第五條

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

相互尊重,平等協商;

誠實守信,公平合作;

兼顧雙方合法權益;

不得採取過激行為。

第六條

符合本規定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本單位的全體職工具有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與職工個人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七條

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並負責審查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第二章 集體協商內容

第八條

集體協商雙方可以就下列多項或某項內容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安全與衛生;

(五)補充保險和福利;

(六)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七)職業技能培訓;

(八)勞動合同管理;

(九)獎懲;

(十)裁員;

(十一)集體合同期限;

(十二)變更、解除集體合同的程序;

(十三)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的協商處理辦法;

(十四)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五)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的其他內容。

第九條

勞動報酬主要包括:

(一)用人單位工資水平、工資分配製度、工資標准和工資分配形式;

(二)工資支付辦法;

(三)加班、加點工資及津貼、補貼標准和獎金分配辦法;

(四)工資調整辦法;

(五)試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間的工資待遇;

(六)特殊情況下職工工資(生活費)支付辦法;

(七)其他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第十條 工作時間主要包括:

(一)工時制度;

(二)加班加點辦法;

(三)特殊工種的工作時間;

(四)勞動定額標准。

第十一條

休息休假主要包括:

(一)日休息時間、周休息日安排、年休假辦法;

(二)不能實行標准工時職工的休息休假;

(三)其他假期。

第十二條

勞動安全衛生主要包括:

(一)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

(二)勞動條件和安全技術措施;

(三)安全操作規程;

(四)勞保用品發放標准;

(五)定期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體檢。

第十三條

補充保險和福利主要包括:

(一)補充保險的種類、范圍;

(二)基本福利制度和福利設施;

(三)醫療期延長及其待遇;

(四)職工親屬福利制度。

第十四條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主要包括:

(一)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女職工的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三)女職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檢查;

(四)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登記制度。

第十五條

職業技能培訓主要包括:

(一)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規劃及年度計劃;

(二)職業技能培訓費用的提取和使用;

(三)保障和改善職業技能培訓的措施。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管理主要包括:

(一)勞動合同簽訂時間;

(二)確定勞動合同期限的條件;

(三)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續訂的一般原則及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四)試用期的條件和期限。

第十七條

獎懲主要包括:

(一)勞動紀律;

(二)考核獎懲制度;

(三)獎懲程序。

第十八條

裁員主要包括:

(一)裁員的方案;

(二)裁員的程序;

(三)裁員的實施辦法和補償標准。

第三章 集體協商代表

第十九條

本規定所稱集體協商代表(以下統稱協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產生並有權代表本方利益進行集體協商的人員。

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方至少3人,並各確定1名首席代表。

第二十條

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單位工會選派。未建立工會的,由本單位職工民主推薦,並經本單位半數以上職工同意。

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單位工會主席擔任。工會主席可以書面委託其他協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會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會主要負責人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從協商代表中民主推舉產生。

第二十一條

用人單位一方的協商代表,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擔任或由其書面委託的其他管理人員擔任。

第二十二條

協商代表履行職責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確定。

第二十三條

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可以書面委託本單位以外的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委託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

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單位人員代理。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協商代表與職工協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第二十五條

協商代表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加集體協商;

(二)接受本方人員質詢,及時向本方人員公布協商情況並徵求意見;

(三)提供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四)代表本方參加集體協商爭議的處理;

(五)監督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履行;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六條

協商代表應當維護本單位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不得採取威脅、收買、欺騙等行為。

協商代表應當保守在集體協商過程中知悉的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

第二十七條 企業內部的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第二十八條

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其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完成履行協商代表職責之時,除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

(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不得調整其工作崗位。

第二十九條 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就本規定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三十條 工會可以更換職工一方協商代表;未建立工會的,經本單位半數以上職工同意可以更換職工一方協商代表。

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可以更換用人單位一方協商代表。

第三十一條 協商代表因更換、辭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應在空缺之日起15日內按照本規定產生新的'代表。

第四章 集體協商程序

第三十二條 集體協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相關事宜,以書面形式向對方提出進行集體協商的要求。

一方提出進行集體協商要求的,另一方應當在收到集體協商要求之日起20日內以書面形式給以回應,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進行集體協商。

第三十三條

協商代表在協商前應進行下列准備工作:

(一)熟悉與集體協商內容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

(二)了解與集體協商內容有關的情況和資料,收集用人單位和職工對協商意向所持的意見;

(三)擬定集體協商議題,集體協商議題可由提出協商一方起草,也可由雙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

(四)確定集體協商的時間、地點等事項;

(五)共同確定一名非協商代表擔任集體協商記錄員。記錄員應保持中立、公正,並為集體協商雙方保密。

第三十四條

集體協商會議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主持,並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宣布議程和會議紀律;

(二)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協商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對方的要求作出回應;

(三)協商雙方就商談事項發表各自意見,開展充分討論;

(四)雙方首席代表歸納意見。達成一致的,應當形成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第三十五條 集體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或出現事先未預料的問題時,經雙方協商,可以中止協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協商時間、地點、內容由雙方商定。

第五章 集體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三十六條 經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

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且須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

第三十七條 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通過後,由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第三十八條 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期限一般為1至3年,期滿或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即行終止。

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期滿前3個月內,任何一方均可向對方提出重新簽訂或續訂的要求。

第三十九條 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一)用人單位因被兼並、解散、破產等原因,致使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二)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無法履行或部分無法履行的;

(三)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約定的變更或解除條件出現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 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適用本規定的集體協商程序。

第六章 集體合同審查

第四十二條 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簽訂或變更後,應當自雙方首席代表簽字之日起10日內,由用人單位一方將文本一式三份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報送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

第四十三條 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審查實行屬地管轄,具體管轄范圍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中央管轄的企業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應當報送勞動保障部或勞動保障部指定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第四十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對報送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下列事項進行合法性審查:

(一)集體協商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

(二)集體協商程序是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

(三)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內容是否與國家規定相抵觸。

第四十五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內將《審查意見書》送達雙方協商代表。《審查意見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當事人雙方的名稱、地址;

(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時間;

(三)審查意見;

(四)作出審查意見的時間。

《審查意見書》應當加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印章。

第四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異議的事項經集體協商重新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用人單位一方應當根據本規定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將文本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

第四十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到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四十八條 生效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協商代表及時以適當的形式向本方全體人員公布。

第七章 集體協商爭議的協調處理

第四十九條 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書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協調處理。

第五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等三方面的人員,共同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

第五十一條 集體協商爭議處理實行屬地管轄,具體管轄范圍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中央管轄的企業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用人單位因集體協商發生的爭議,由勞動保障部指定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等三方面的人員協調處理,必要時,勞動保障部也可以組織有關方面協調處理。

第五十二條 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應當自受理協調處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結束協調處理工作。期滿未結束的,可以適當延長協調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第五十三條 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受理協調處理申請;

(二)調查了解爭議的情況;

(三)研究制定協調處理爭議的方案;

(四)對爭議進行協調處理;

(五)製作《協調處理協議書》。

第五十四條 《協調處理協議書》應當載明協調處理申請、爭議的事實和協調結果,雙方當事人就某些協商事項不能達成一致的,應將繼續協商的有關事項予以載明。《協調處理協議書》由集體協商爭議協調處理人員和爭議雙方首席代表簽字蓋章後生效。爭議雙方均應遵守生效後的《協調處理協議書》。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五條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五十六條 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拒絕工會或職工代表提出的集體協商要求的,按照《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五十七條 本規定於2004年5月1日起實施。原勞動部1994年12月5日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同時廢止。

;

Ⅹ 企業集體合同條例

企業集體合同條例

企業需要對合同進行管理,制定相關條例。下面是企業集體合同條例內容,歡迎閱讀。

企業集體合同條例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的行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與職工一方簽訂、變更、解除和終止集體合同以及集體合同行政管理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集體合同是指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

第三條 簽訂集體合同必須遵循合法、平等合作、協商一致的原則。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全體職工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企業集體合同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工會組織和企業代表組織負責對簽訂集體合同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和企業代表組織,可以就集體合同履行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協商。

第二章 集體合同的簽訂

第五條 企業職工一方和企業均有權提出簽訂集體合同的要求。一方提出簽訂集體合同要求的,另一方不得拒絕。雙方應當在十五日內就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進行協商。

第六條 企業與企業職工一方應當建立集體平等協商制度。

簽訂集體合同必須經過集體平等協商。

第七條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第八條 參加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平等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應當對等,各方為三至十名,並各確定一名首席代表。

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一方參加集體平等協商的代表由工會確定,首席代表由工會主席擔任或者工會主席書面委託的代表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一方代表的確定,由全體職工民主推舉並獲得半數以上職工同意,首席代表由全體協商代表推舉。

企業一方參加集體平等協商的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確定,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其書面委託的代表擔任。

第九條 參加集體平等協商的代表應當真實反映本方意願,維護本方合法權益,接受本方人員咨詢和監督。

參加集體平等協商的雙方代表均有義務向對方提供與集體合同內容有關的情況和資料;涉及國家秘密或者企業商業秘密的,雙方代表均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條 集體合同雙方經協商一致,可以簽訂綜合性集體合同或者單項集體合同。

綜合性集體合同包括下列內容: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安全衛生;

(五)職業技能培訓;

(六)保險福利;

(七)集體合同期限;

(八)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

(九)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十)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一)解決爭議的方法;

(十二)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集體合同期限為一至三年。

第十一條 企業應當保證參加集體平等協商的代表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條件,在勞動合同期限內非因個人過錯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

第十二條 經雙方集體平等協商達成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討論、表決,獲得職工代表或者全體職工過半數同意的方為通過。獲得通過的集體合同,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未獲通過的,雙方代表應當重新協商修改。

經協商未達成一致或者協商出現意外情形時,可以中止協商,但期限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三章 集體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十三條 在集體合同有效期限內,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

第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要求:

(一)約定的變更或者解除條件出現的;

(二)因企業改制、破產、兼並、解散、撤銷等產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動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三)因不可抗力致使集體合同部分或者全部無法履行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提出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的一方應當說明理由,並提供有關書面資料;另一方應當作出答復,並在七日內由雙方進行協商。

第十五條 集體合同期滿,集體合同即行終止。

集體合同期滿前六十日內,雙方可以重新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第四章 管理與監督

第十六條 省屬企業、中央駐魯企業的集體合同由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指定的市(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理監督;市(地)、縣(市、區)屬企業的集體合同分別由所在地的市(地)、縣(市、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理監督;其他企業的集體合同由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勞動保

障行政部門管理監督。

第十七條 企業應當自集體合同簽訂或者變更簽字之日起七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及有關材料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解除集體合同的,應當在七日內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對集體合同雙方主體及其代表資格、協商程序和合同內容進行審核,並出具書面審核意見。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協商,進行修改或者作出說明,並按照本條例規定的

程序,重新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

集體合同未報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或者經審核提出異議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十九條 集體合同自生效之日起七日內,雙方應當向本方全體成員公布集體合同文本。

企業工會應當將生效的集體合同報上一級工會組織備案。

第二十條 企業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不得與集體合同相抵觸。

企業與職工個人訂立的勞動合同中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 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加強對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雙方首席代表應當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報告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接受監督。

第二十二條 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的,由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協調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一)拒絕簽訂集體合同要求或者故意拖延簽訂集體合同的;

(二)不提供或者不如實提供簽訂集體合同有關資料的;

(三)解除協商代表的勞動合同的;

(四)勞動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相抵觸的;

(五)企業與職工個人訂立的勞動合同中有關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

(六)企業不將集體合同文本報送審核的;

(七)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因集體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造成集體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的,過錯方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第二十四條 集體合同當事人認為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五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在集體合同行政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集體合同,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企業集體合同條例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規范集體合同雙方行為,協調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

第三條 企業應當依法簽訂集體合同。

集體合同是企業職工方與企業方就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訂立的書面協議。

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

第四條 簽訂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平等合作、協商一致的原則。

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負責集體合同的審查、管理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地方工會和企業主管部門對集體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二章 集體合同的訂立

第六條 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集體合同的期限為一至三年。

第七條 集體合同的內容包括: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

(三)保險福利;

(四)職業技能培訓;

(五)勞動安全衛生條件;

(六)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七)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

(八)企業工會經費計提撥繳;

(九)集體合同的期限;

(十)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十一)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協商處理的約定;

(十二)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

(十三)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雙方可以就前款規定的內容簽訂單項集體合同。

第八條 簽訂集體合同必須經過集體協商。

集體協商是企業職工方代表與企業方代表,就簽訂集體合同相關的事項,依法進行商談的行為。

第九條 職工或企業一方書面提出簽訂集體合同要求的,另一方應在十五日內就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做出書面答復並進行協商。

第十條 參加集體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方三至十人,各含一名首席代表。雙方應各另確定一名書記員。

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企業工會主席分別擔任企業方與職工方的首席代表;因故不能擔任的,應書面委託一名代表擔任。其他代表由企業和企業工會分別確定。建立女職工組織或女職工較多的企業應有相應比例的女職工代表參加。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所在地的地方工會或產業工會指導職工民主推舉職工方協商代表,首席代表從參加協商的代表中產生。

企業方和職工方均可以聘請有關專業人員作為集體協商的顧問。

第十一條 協商代表一經產生,必須履行職責。集體協商代表應當密切聯系職工,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如實反映職工的要求。

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期限相同。協商代表因故缺額的,應當及時確定新的協商代表補缺,並告知對方。

第十二條 企業應當保證協商代表履行職責必要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條件,協商代表履行職責佔用工作時間,其工資和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職工方協商代表在勞動合同期內,除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企業規章制度和嚴重失職、徇私舞弊,對企業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企業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不得因協商代表履行職責而給予不公平待遇。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協商代表有優先保留工作的權利。

第十三條 集體協商雙方代表均有義務向對方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涉及保密規定或商業秘密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經集體協商達成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大會討論、表決,經全體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即獲通過。未獲通過的,雙方應當重新協商修改,再次提交討論、表決。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大會討論通過的集體

合同,應由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勞動行政部門可以指導集體合同的簽訂。

第十五條 集體協商未達成一致的或出現事先未預料到的情況時,經雙方同意可以中止協商,並商定下次協商的時間、地點、內容。中止協商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三十日。

雙方簽訂集體合同的實際協商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十六條 企業應當在集體合同雙方簽字後七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及說明等材料一式三份報送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報送上一級地方工會。

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時應當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七條 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對下列內容進行審查:

(一)雙方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是否經過集體協商,集體協商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

(三)合同內容是否與法律、法規的規定相抵觸。

第十八條 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企業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將企業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企業集體合同雙方;在十五日內未提出書面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提出書面異議的,合同雙方應進行協商修訂,重新報送。

上一級地方工會對集體合同有異議的,應當及時通知雙方首席代表,並同勞動行政部門進行協商,由勞動行政部門提出書面審查意見。

第十九條 企業應當自集體合同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全體職工公布集體合同文本。

第二十條 集體合同期滿前六十日內,雙方應當進行協商,重新簽訂集體合同。

第三章 集體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二十一條 集體合同有效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

(一)訂立集體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被修改或者廢止的;

(二)企業兼並、解散、破產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集體合同不能履行的;

(三)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致使集體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或全部不能履行的;

(四)集體合同約定的變更或解除條件出現的;

(五)雙方協商一致的.其他情形。

提出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的一方,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二條 集體合同在有效期限內,不因雙方首席代表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

第二十三條 集體合同期滿或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時,該集體合同即行終止。

第二十四條 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辦理。

第四章 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五條 勞動行政部門應將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作為勞動監察的重要內容,通過日常巡視監察、舉報專查和專項檢查等形式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工會、產業工會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對企業集體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情況進行指導,調查了解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參與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對違反集體合同的行為向勞動行政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七條 企業工會應當教育和組織職工認真履行集體合同,遵守勞動紀律和企業的規章制度,努力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促進企業的發展。

第二十八條 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可以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發現問題應當以書面形式提交雙方首席代表,雙方應當認真研究和協商處理。

第二十九條 集體合同雙方首席代表每年至少向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大會報告一次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

第五章 集體合同爭議的處理

第三十條 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應當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的,一方或雙方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處理。

第三十一條 勞動行政部門協調處理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處理完畢。爭議復雜需要延期的,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縣級以上工會組織應當協助同級勞動行政部門處理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

第三十二條 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簽訂或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雙方應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和工作秩序。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行政處罰:

(一)不依法簽訂集體合同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對方或故意拖延集體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要求的;

(三)在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過程中,不提供或者不如實提供對方所需資料的;

(四)企業不當變更或解除協商代表勞動合同的。

第三十四條 因一方過錯致使集體合同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有過錯的一方除應履行集體合同外,還應承擔違約責任。

企業違反集體合同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職工造成損害的,企業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五條 打擊報復集體協商代表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勞動行政部門或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協調處理集體合同爭議或審查集體合同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七條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集體合同,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
熱點內容
在職法律碩士jm 發布:2024-11-20 21:27:33 瀏覽:471
2014年勞動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4-11-20 21:17:10 瀏覽:924
合同法屬於程序法 發布:2024-11-20 21:17:06 瀏覽:520
教師資格證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20 20:08:19 瀏覽:168
法治培訓題 發布:2024-11-20 20:02:21 瀏覽:458
南京法官南通人 發布:2024-11-20 19:50:46 瀏覽:862
電商法假貨 發布:2024-11-20 19:49:28 瀏覽:362
廣東高級人民法院酒店 發布:2024-11-20 19:48:24 瀏覽:706
非訴律師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4-11-20 19:23:55 瀏覽:326
塔吊坍塌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19:17:01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