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貴州省土地整治條例

貴州省土地整治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9-29 09:11:39

1. 貴州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基本農田的特殊保護,促進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穩定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是指根據本省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對農產品的需求,以及對建設用地的預測而確定的長期不得佔用或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期內不得佔用的耕地。
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各級人民政府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劃定的區域。第三條基本農田保護應當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用養結合、嚴格管理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本級人民政府目標管理和政府領導任期責任制的重要內容,並逐級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由上一級人民政府監督實施。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農田的保護、管理工作。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基本農田的義務,並有權對侵佔、破壞基本農田以及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檢舉、控告。第二章保護區劃定第七條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應當根據當地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合理布局,相對集中,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依據,與城市規劃、村鎮規劃相協調。第八條基本農田保護區主要包括下列耕地:
(一)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油、煙生產基地的和名、特、優、稀、新農產品生產基地;
(二)蔬菜生產基地;
(三)高產、穩產田土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護設施的耕地以及經過治理、改造和正在實施改造的中低產田土;
(四)農業科研、教學和農技推廣部門的試驗地;
(五)良種繁育基地。
城市規劃區內的耕地,除城市近期建設發展規劃用地外,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根據上一級人民政府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和耕地保護指標,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經同級人民政府審定,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批准機關應將批准文件抄省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經批準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不得擅自改變,需要調整的,必須經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十條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經批准後,劃區定界工作以鄉(鎮)為單位,由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第十一條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由縣級人民政府設立保護標志,予以公告;由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建立檔案,並抄送同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第十二條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工作所需的經費,由國土行政管理部門提出計劃,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保護與管理第十三條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耕地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建房、建廠、建窯、建墳、采礦、採石、挖砂、取土、開挖魚塘和種植多年生林果大;
(二)未經國務院或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基本農田用於開發區建設;
(三)排放污染物、堆放固體廢棄物;
(四)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第十四條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已建成的磚瓦窯等非農業建設設施,要按照規劃的要求,限期搬遷或拆除,恢復耕種。第十五條使用基本農田進行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保護農田水利設施,改善灌溉條件,防止水土流失,不斷整治耕地,提高耕地質量。第十六條基本農田保護區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
城市規劃、村鎮建設規劃應嚴格控制佔用基本農田。
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建設項目,確需佔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耕地的,建設單位必須持國家批准建設項目的有關文件,先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經同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簽署意見,由省人民政府國土行政管理部門核發《基本農田佔用許可證》後,方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和《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的規定,辦理建設用地徵用手續。第十七條徵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繳納稅費外,還應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用地單位或個人負責開墾與所佔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必須按下列標准繳納耕地造地費:
(一)徵用一級基本農田的,應繳納征地費總額二倍的耕地造地費;
(二)徵用二級基本農田的,應繳納征地費總額一倍的耕地造地費。
因非農業建設需要,臨時使用基本農田使其遭受嚴重破壞的,按年產值徵收耕地造地費。
國家興辦的交通、能源、水利、國防軍工等大中型建設項目,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減免耕地造地費。

2. 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加強土地資源和土地資產管理,保護和開發土地資源。第三條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第四條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省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各有關部門應依照各自職責,配合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土地管理工作。第二章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第五條依法實行土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
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確保使用權。其中,省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中央在黔單位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登記發證,確認使用權。第六條依照《實施條例》第六條的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依法改變土地用途的,必須自批准改變或者轉移之日起30日內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土地變更登記。
土地登記機關應在受理土地變更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辦理完結,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第七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第三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有關規定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
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准。
貴陽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批准;其他州、市、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縣(市、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州、市人民政府或地區行政公署審查同意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經國務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開發區的土地利用規劃納入所在地行政轄區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區行政公署所在地的市的鄉(鎮)和市轄區的鄉(鎮),以及縣(市、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他鄉(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由省人民政府授權州、市人民政府或地區行政公署批准,並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九條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江河流域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規劃、交通建設規劃等專業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已經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等專業規劃超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規模的,應當及時進行修訂;修訂前,其建設用地應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地規模執行。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由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編制,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或國務院審批。經批準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第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
沒有或超過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的、未按規定使用閑置土地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設用地。
未執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或者沒有完成土地開發整理計劃指標的,核減下一年度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
節余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經上一級計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核准後,可以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

3. 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的第四章 耕地保護

第十二條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佔用耕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下列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 (一)佔用基本農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當繳納徵收該土地補償費2倍的耕地開墾費;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徵收該土地補償費1倍以上2倍以下的耕地開墾費。 (二)佔用其他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應當繳納徵收該土地補償費1倍的耕地開墾費;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徵收該土地補償費0.5倍以上1倍以下的耕地開墾費。 耕地開墾費應當列入建設項目總投資。 第十三條新開墾的耕地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部門驗收,也可以委託市、州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和同級農業行政部門驗收。 土地後備資源匱乏的個別市、州,新增建設用地後,新開墾耕地的數量不足以補償所佔用耕地數量的,必須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減免本行政區域內開墾耕地的數量,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統一組織易地開墾。 第十四條禁止閑置、荒蕪耕地。閑置、荒蕪耕地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違反《土地管理法》應當繳納閑置費的,按照該耕地年產值1至2倍的標准繳納。 第十五條開發未確定土地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等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按照下列許可權批准: (一)一次性開發不足60公頃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 (二)一次性開發60公頃以上不足300公頃的,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 (三)一次性開發300公頃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開發農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地、荒灘等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應當事先取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同意,並簽訂合同;批准許可權依照前款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縣、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要求,組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定土地整理方案,對田、水、路、林和農村村民住宅區及閑散地、廢棄地進行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方案應當明確參與土地整理的單位和個人的權利義務以及新增耕地的分配原則。 開發、復墾和整理土地,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開發等規劃,嚴格保護生態環境,防止土地沙化、石化和水土流失。 禁止在25度以上的陡坡上造地,禁止毀林毀草開墾。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國家對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要求,有計劃地組織實施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工作。 第十七條因挖損、塌陷、壓占、堆放固體廢棄物、臨時使用土地等造成土地破壞,用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誰破壞,誰復墾」的原則復墾;沒有條件復墾或者復墾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繳納每平方米5元至15元的土地復墾費,專項用於土地復墾。 第十八條耕地開墾費、土地閑置費、土地復墾費由承擔耕地佔補平衡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按照規定許可權收取,全額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項用於耕地開墾、土地整理和土地復墾。具體徵收、管理、使用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4. 貴州省土地徵收補償標准2021

1、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按每畝11490元計算;徵收其它農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按每畝4596元計算;徵收未利用地的,按每畝3447元計算。
2、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每畝16086元計算;徵收其它農用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的,按每畝5745元計算;徵收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3、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標准,按照《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執行,即按每畝1149元計算,地上附著物據實按標准補償。
《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按照下列標准執行:
(一)土地補償費
1、徵收稻田、菜地(魚塘、藕塘)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為該耕地年產值的8至10倍;
2、徵收旱地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為該土地年產值的6至8倍;
3、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為徵收旱地年產值的2至4倍。
土地年產值,由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根據被征(撥)耕地的前3年平均年產值及其類別、各類作物的主、副產品的常年產量,參照國家收購牌價和市場價格綜合擬定,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報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於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統一安排使用;被徵收的屬於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給被征地農民,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可以給予被征地農民合理補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未能調整其他土地給農民且又未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應當將不低於80%的土地補償費一次性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用於發展生產、自謀生活出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於發展生產和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土地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6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者村民監督。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侵佔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
(二)安置補助費
1、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人均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5倍;
2、徵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為徵收耕地安置補助費的一半;
3、徵收未利用土地的,不給予安置補助費。
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三)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1、被徵收土地上有青苗的,按照當季該作物的實際產值補償;
2、被徵收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樹木等,按照有關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的標准給予補償;沒有規定、約定或者約定不成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損失價值確定;
3、徵收預告通知發布後,在擬徵收的土地上搶種的農作物、樹木或者搶建的設施,不予補償。
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應當支付給土地承包經營者或者地上建築物的產權人。

5. 貴陽市土地使用稅徵收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土地使用稅徵收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和《貴州省城鎮土地使用稅實施辦法》的規定,結合我市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凡本市雲岩、南明兩城區,花溪、烏當區的建制鎮,白雲區所轄街道辦事處范圍內使用土地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均應依照本辦法繳納土地使用稅。
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外資企業,仍按原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土地使用稅以納稅人實際佔用土地面積為依據。土地使用稅稅額,根據《貴州省城鎮土地使用稅實施辦法》規定,本市土地使用稅年平方米稅額為五角至五元,具體按照《貴陽市土地使用稅分級定額表》執行。第四條凡在我市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土地使用稅的徵收管理仍按現行稅收征管范圍劃分,使用應納土地稅的跨區(包括城區和郊區)土地,均集中在核算單位繳納。第五條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為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土地使用權所有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未確定或權屬糾紛未解決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土地使用權共有的,應按共有各方實際使用土地的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分別計算繳納土地使用稅。各樓層屬於不同土地使用權的單位或個人,可根據繳納土地使用稅的稅款,按各方佔有房屋或建築物等面積與共有土地面積求出比例,其中:第一層用於生產經營的房屋所佔用的土地,首先應負擔全部應納稅款的50%;第一層和第二層用於生產經營的,先按第一層負擔40%、第二層負擔25%後,再平均按比例分攤繳納土地使用稅。第六條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兩期繳納,每年四月和十月為土地使用稅的繳納期限。第七條下列土地免徵土地使用稅:
(一)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
(二)由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
(三)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
(四)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用的;
(五)用於農、林、牧、漁業生產的;
(六)經批准整治和改造的(從使用之月份起免繳土地使用稅五年至十年);
(七)個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
(八)在房租調整改革前房管部門經租的居民住房;
(九)民政部門舉辦的安置殘疾人佔35%以上的社會福利工廠;
(十)集體和個人辦的各類學校、醫院、托兒所、幼兒園;
(十一)由財政部規定的能源、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上述規定免繳土地使用稅的土地,均只限於單位公用和個人自用,對免稅單位和個人出租使用權的土地或將土地建房出租及作生產經營用房的,仍應徵收土地使用稅。第八條納稅人在本辦法公布15日內,應持土地管理機關發給的《土地使用證》,向當地稅務機關填寫《城鎮土地使用稅申報表》,辦理納稅手續。尚未發給《土地使用證》的納稅人,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先按佔用的土地面積,據實填寫納稅申報表,辦理納稅手續,待土地管理機關發給《土地使用證》後,再行結算。第九條納稅人新徵用的土地,應於批准之日起30日內,向稅務機關申報登記。納稅人如發生住址變更、土地增減、使用權轉移等情況時,應於變化後的15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辦理有關手續。第十條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需要減免稅的,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經審核後,逐級上報國家稅務局批准。第十一條土地使用稅的徵收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辦理。第十二條本辦法自1988年11月1日起執行。

貴陽市稅務局

6. 貴州省土地整治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和規范土地整治工作,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提高耕地質量,保障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土地整治及其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土地整治,是指對田、水、路、林、村等實行綜合治理,對自然災害損毀或者生產建設活動破壞的土地進行復墾,對宜農未利用土地進行開發,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行為。第三條土地整治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專項規劃,堅持因地制宜,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整治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整治的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所屬土地整理開發機構負責土地整治的具體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改、財政、農業、林業、水利、環境保護等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土地整治的有關工作。
村民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參與、配合做好土地整治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土地整治從業單位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相應資質,並向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備案登記,納入管理。第六條市、州人民政府和地區行政公署、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耕地耕作層保護相關規定和政策措施,鼓勵佔用耕地的單位將所佔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於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第七條對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二章規劃和計劃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土地整治專項規劃,經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後,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土地整治專項規劃經批准後,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按照程序報原批准機關批准。
經批準的土地整治專項規劃應當向社會公布。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整治專項規劃和上級下達的補充耕地年度計劃,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土地整治年度計劃。第十條土地整治項目中的土地開發,不得在大於20度的坡地進行。禁止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跡保護區、森林公園開墾耕地;禁止毀壞森林、圍湖造地或者侵佔江河灘地開墾耕地。第三章項目申報和審批第十一條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鄉、鎮人民政府及農業、水利、林業等部門進行土地整治項目的申報。第十二條申報土地整治項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符合生態建設、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
(三)規劃新增耕地率應當符合土地整治有關規定;
(四)經項目涉及地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第十三條土地整治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實行分級審批。
土地整治項目經批准後,由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逐級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四章項目實施第十四條經批准獲得土地整治項目的申報單位為項目承擔單位。第十五條項目承擔單位應當依法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工程的施工,依法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或者委託等方式確定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進行工程監理。
除橋梁、防洪堤、水壩、隧道、水電安裝等工程外,項目施工費在50萬元以下的土地整治單體工程,不受本條例第五條的規定限制,由項目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承包,放棄承包權的,依法公開招標。第十六條土地整治後的耕地耕作層、平整度、灌排水條件、道路以及生態保護措施等,應當符合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工程技術標准。第十七條項目竣工後,項目承擔單位向批准項目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項目驗收。批准項目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驗收,並出具驗收文件。

7. 貴州興仁縣2013年133號文件

興仁縣人民政府文件
仁府發〔2013〕133號
興仁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興仁縣土地徵收搬遷安置及「兩違」清理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
現將《興仁縣土地徵收、搬遷安置及「兩違」清理實施辦法》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興仁縣土地徵收、搬遷安置及「兩違」清理的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三法一條例」)和國家林業局、貴州省人民政府相關政策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根據興仁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小城鎮建設、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建設的需要,按照「三法一條例」及相關政策規定,對土地徵收、房屋搬遷進行合理的補償和安置。
第三條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公開透明、依法評估、合理補償、統一安置的原則,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依法維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確保搬得出、住得穩、能發展。
第四條 鄉鎮(街道)及有關部門土地徵收、房屋搬遷安置工作職責:
(一)鄉鎮(街道)、村(居、社區)負責對擬徵收土地、房屋及人口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統計匯總,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核實、變更、注銷等相關手續,處理土地徵收和房屋搬遷過程中的各類矛盾糾紛。
(二)縣國土局(所)負責做好土地徵收中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徵收土地的丈量登記及補償款的兌現等工作。
(三)縣住建局負責房屋搬遷的丈量登記及補償費的測算等工作。
(四)縣林業局負責對徵收土地上的林(果)木統計測算和補償計算等工作。
(五)縣財政局負責土地徵收搬遷資金的籌集、撥付、管理等工作。
(六)縣審計局、監察局負責對土地徵收搬遷資金使用的情況進行審計監督。
(七)縣公安局負責辦理失地農民自願申請農轉非戶口手續。

第二章 土地徵收補償
第五條 土地徵收由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有關鄉鎮(街道)配合。
第六條 徵收土地性質分為:國有土地、集體土地。
第七條 徵收單位(部門)管理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採取劃撥(公益性項目)或「招、拍、掛」方式作項目建設用地。
第八條 徵收個人沒有違反「三法一條例」合法取得的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按本辦法的規定,依法委託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後,一次性給予貨幣補償或按規定標准統一安置。
第九條 徵收集體土地,由縣國土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中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的有關規定,依法公告土地徵收方案和征地補償方案,明確土地徵收時間、范圍和面積,組織鄉鎮(街道)和所在地村(居)委會幹部及村(居)民代表現場丈量登記,將征地補償款兌現給村(居)集體,由村(居)集體分配給土地經營管理權益人。
第十條 徵收土地類別分為: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共七類。徵收土地涉及石旮旯的,按石頭實際所佔面積進行扣減,扣減的石頭面積按未利用地補償標准進行補償,餘下的土地面積按實際地類進行補償。(詳見附表1)
第十一條 被徵收土地上種植的林果木,按照《國家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工程人工造林初植密度標準的通知》的規定執行。(種植密度和補償的標准詳見附件2-5)
第十二條 徵收土地公告發布後,搶種的農作物,搶建的建構築物,搶栽的林果木、花(苗)圃,搶修魚塘等一律不予補償。
第十三條 城市規劃區和興仁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規劃范圍內被征地農民,按已征地畝分(計算到分)每徵用1畝旱地每月領取100元(即每年可領取120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每徵用1畝水田每月可領取120元(即每年可領取144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月發放,領取時間從交出土地使用權次月起,至第二輪土地承包合同期滿為止(在此期間,國家土地政策及法律法規如有調整變化,按調整變化的政策執行)。
第十四條 凡在已徵收土地內的一切建構築物、林果木、農作物,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自行搬遷和清除。借故拖延或無理要求、無理上訪或纏訪的,阻礙徵收土地、阻撓施工或辱罵毆打征地和施工人員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五條 在徵收土地過程中,凡是沒有按照國家林業局規定的密度標准執行的,由責任單位自行糾正,收回多發的補償金額。凡是採取要挾、欺騙或不正當手段騙取國家補償資金的,堅決依法打擊。凡是主動退回多收的補償金,可以從輕處罰。
第十六條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徵收土地過程中,對徵收土地上的林果木,沒有按照國家林業局規定的密度標准執行,濫用職權和職務之便,弄虛作假、多報冒領、收受賄賂、合夥騙取國家補償資金進行分贓的,按照法律法規處理。

第三章 房屋搬遷安置
第十七條 房屋搬遷安置由縣人民政府房屋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有關鄉鎮(街道)配合。
第十八條 房屋搬遷安置實行貨幣補償、統籌還房和小區自建三種安置方式。
第十九條 房屋搬遷補償包括:被搬遷房屋的評估價值、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用。
第二十條 被搬遷房屋及地上附著物的補償,由鄉鎮(街道)委託有資質的中介機構,依據被搬遷房屋的結構類型等進行評估確認,按程序公告後發布據實補償。(詳見附件6-7)
第二十一條 搬遷搬家費用的補助(含搬遷和回遷兩次費用),1-4人的兩次搬家費一次性補助1600元,5人以上的兩次搬家費一次性補助2000元,周轉、臨時過度補助費按實際安置面積計算,一次性補助60元/M2。
第二十二條 搬遷對象是企業的一律實行貨幣補償。選擇貨幣補償安置的,按搬遷房屋重置價(房屋評估價+宅基地評估價)一次性給予貨幣補償。
第二十三條 選擇統籌還房安置的,由鄉鎮(街道)牽頭,國土、房管部門配合,引導搬遷的群眾代表與開發企業協商,達成一致協議,統籌開發建設住宅小區,置換住房進行安置。
第二十四條 選擇小區自建安置的,必須以縣城總體規劃或城鎮總體規劃為指導,由鄉鎮(街道)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安置,打造特色街道、美麗小區。
(一)2001年1月1日《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前,在興仁縣城第二輪規劃修編范圍內(即東至洛渭村,南到頂興公路[現興仁大道],西抵紅井田,北至烈士陵園,總面積7.01平方公里)和第三輪規劃修編范圍內(即原四聯鄉和李關鄉的擺布河、大橋河、小石橋、馬家屯、鄧家院、洛渭屯、楊泗屯、田壩8個村[居]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40.4平方公里)已建成的;2006年12月31日前在興仁縣城第二輪城市修編范圍外,第三輪城市修編范圍內區域建成的房屋(指本村居常住農業戶口村民長期生活起居的房屋)、經住建、國土和紀檢監察等部門審查具有合法房屋產權證的房屋,由有資質的評估機構依法進行評估,按照「拆一還一」的原則安置:即安置面積為搬遷主房(即長期生活起居的房屋)的實際佔地面積全算,檐高2.2M以上(含2.2M)的雜房(廚房、廁所、畜[禽]圈)實際佔地面積折半計入安置面積;檐高2.2M以下的雜房只兌現評估補償,不計為安置面積,其佔地按征地標准補償。
(二)小區自建安置宅基地進深15M,面寬根據安置面積確定(農村「一戶一宅」的參照此比例執行)。被搬遷房屋是國有土地的,安置的宅基地由國土部門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手續;被搬遷房屋是集體土地或集體土地使用證的,安置的宅基地由國土部門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手續。
(三)符合評估補償搬遷安置,安置面積不足120M2的,可參照條例規定的農村「一戶一宅」標准,申請補足120M2,但必須按300元/M2繳清增補部分安置區「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城市規劃區外的「一戶一宅」美麗小區,由鄉鎮(街道)和村(居)根據安置小區場平和配套設施建設實際工程費用按宅基地面積據實收取。
(四)符合農村「一戶一宅」條件申請安置的搬遷戶或征地戶(指本村居民常住的農業戶口),按500元/M2收取安置區「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
(五)被搬遷房屋的特困戶,補償款不足以解決最低居住要求的,按照城鎮保障性住房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五條 申請農村「一戶一宅」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一)具有本村(居、社區)農業常住戶口且享有集體資產分配份額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即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人或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權益流轉繼承權益人)。
(二)符合法定婚齡並持有合法結婚證、獨立分戶的。
(三)土地承包戶的所有經營管理的土地被完全徵用的。
(四)在本縣城區范圍內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低於20M2的。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予申請辦理農村「一戶一宅」。
(一)戶口已遷出或戶口曾經遷出,在征地啟動後又遷入的。
(二)已經婚出,戶籍未遷出的(純女戶中入贅負責贍養女方老人的除外)。
(三)離婚後又單獨申請農村一戶一宅的(婚前住宅作為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自行分配)。
(四)將原有住宅、依法取得的宅基地轉讓、贈與他人的。
(五)將經營管理的土地非法轉讓、贈與他人的。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無條件收回安置宅基地:
(一)二年內未建房,土地閑置的。
(二)五年內沒有按規劃要求完成房屋建設的。
(三)違規私自轉讓安置宅基地或安置宅基地上建成的房舍使用權的。

第四章 違法用地違法建築的清理
第二十八條 根據「三法一條例」的規定,對違法用地、違法建築和非法買賣土地進行清理。
第二十九條 違法用地,是指行為人違反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未經合法有效批准而佔用土地的行為。違法建設,是指行為人違反城鄉規劃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未經合法有效批准而擅自建設的行為(以下簡稱「兩違」)。
第三十條 「兩違」的清理,由縣國土局、縣住建局負責,鄉鎮(街道)配合,深入村(居)社區排查,將「兩違」的行為人在電視、報紙上曝光,依法處罰和拆除。
第三十一條 違反三法一條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辦理宅基地使用權手續。
(一)非法買賣土地,轉讓、贈與、出租、改變土地用途等方式佔用土地建設行為的;
(二)以盈利為目的非法炒作買賣土地的;
(三)影響城市、城鎮、興仁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新農村建設土地利用規劃的;
(四)出賣、出讓原住房的;
(五)農村村民已經具備了「一戶一宅」或一個宅基地,再申請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權的;
(六)非法佔用基本農田建房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不予批準的。
第三十二條 違反「三法一條例」,非法擅自建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依法一律拆除或恢復土地原狀。
(一)非法買賣土地擅自建房的;
(二)違反城市、城鎮、興仁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新農村建設規劃的;
(三)佔用、破壞基本農田的;
(四)嚴重影響城鄉規劃無法補救的;
(五)嚴重影響消防、防洪、交通、學校、衛生等社會公共安全和城市、城鎮景觀的;
(六)臨時用地期滿,未辦理臨時用地手續或續辦臨時用地手續未獲批準的;
(七)其他違反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佔用土地的。
第三十三條 「兩違」清理的原則:
(一)2009年2月11日以後建成的所有「兩違」建築,一律依法拆除,不予任何補償安置。
(二)本村(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已建成,國土和住建部門登記在檔的歷史遺留問題「兩違」建築: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2月11日期間,在興仁縣城第二輪城市修編范圍內建成的,或2006年12月31日至2009年2月11日期間,在興仁縣城第二輪城市修編范圍外第三輪城市修編范圍內建成的,該「兩違」建築權益人主動配合國土和住建部門調查,自動拆除其「兩違」建築的,享受拆工補助優惠政策(即磚混結構房屋一次性補助拆工補助120元/M2,磚木結構房屋一次性補助拆工補助80元/M2,簡易房一次性補助拆工補助60元/M2)。符合農村「一戶一宅」的,按照農村「一戶一宅」的規定向村(居)委會、鄉鎮(街道)和國土部門申請辦理農村「一戶一宅」審批手續,由鄉鎮(街道)和村(居)委會在規劃小區內置換宅基地解決其居住困難;不符合農村「一戶一宅」的,只給拆工補助,不予安排宅基地。既不主動配合調查,又不自動拆除「兩違」建築的,一律依法強制拆除,取消享受拆工補助和置換宅基地的優惠政策。
(三)非本村(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2009年2月11日以前已建成並在國土和住建部門登記在檔的歷史遺留「兩違」建築:國家幹部職工、城鎮居民的,一律依法拆除,不予任何補償安置;其他區域農村戶口的村民,主動配合調查和自動拆除其「兩違」建築的,享受拆工補助優惠政策(參照上款拆工補助標准執行),符合購買保障房條件的,可申請優先購買一套保障住房(按本條此款處理的不再享受本條第四款);既不主動配合調查,又不自動拆除其「兩違」建築的,一律依法強制拆除,不予享受拆工補助和購買保障住房優惠政策。
(四)歷史遺留問題「兩違」戶,主動配合調查並自動拆除其「兩違」建築後,既未納入農村「一戶一宅」處理,又在興仁縣城區內本戶人均居住面積低於20M2的,可以在統一規劃的小區內,申請120M2的宅基地(按1500元/M2繳納安置區征地補償費和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解決其居住困難(按本條此款處理的不再享受本條第三款)。
第三十四條 凡是辦有土地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村鎮建設規劃許可證的,由縣紀委、監察局負責,國土局、住建局配合,對所辦證件來源審查是否合法。
第三十五條 凡是違規辦理的證件,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的證件一律依法收回,並公告作廢。凡是合法批准,但數量不符,多佔土地的,多佔部分一律收回;既成事實,難以收回的,按評估地價從重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 凡是以盈利為目的非法倒賣土地或非法買賣土地建房出售的,由國土部門依法沒收非法所得,數額巨大的典型案例,移交司法機關依法立案查處,嚴厲打擊,繩之以法。
第三十七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規辦理證件、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索賄受賄造成經濟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追究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清理「兩違」和拆除「兩違」建築過程中,凡是主管部門、鄉鎮(街道)執行處置打擊不力的,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進行問責。
第三十九條 依法清理「兩違」和拆除「兩違」建築過程中,凡是無理取鬧、串聯、造謠惑眾、煽動鬧事、聚眾非法上訪、擾亂公共秩序、阻撓執行公務、暴力抗拒執法的人員,將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打擊;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辦法公布之日前縣政府、城市和諧領導小組相關征地、搬遷、安置、「兩違」處理的文件以及違反「三法一條例」規定簽訂的各類安置宅基地協議,一律廢止。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由縣國土局和縣住建局負責解釋,未盡事宜,由縣人民政府研究審定後另行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征地補償標准。
2、林木補償標准。(生態林樹種)
3、林木補償標准。(生態經濟兼用樹種)
4、林木補償標准。(經濟林樹種)
5、林木補償標准。(城鎮綠化苗)
6、地上建構築物補償標准。
7、地上建構築物補償標准。
8、搬遷、周轉、臨時過度補助標准。

8. 貴州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9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基本農田的特殊保護,促進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穩定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國務院《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是指按照本省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
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各級人民政府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第三條 基本農田保護應當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用養結合、嚴格管理的原則。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本級人民政府目標管理和政府領導任期責任制的重要內容,並逐級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由上一級人民政府監督實施。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農田的保護、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農田的保護、管理工作。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基本農田的義務,並有權對侵佔、破壞基本農田以及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檢舉、控告。第二章 保護區劃定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必須把基本農田保護作為規劃的一項主要內容,明確基本農田保護的布局安排、數量指標和質量要求。
縣級和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確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保護的面積必須符合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第八條 下列耕地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管理:
(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油、煙生產基地內的耕地;
(二)蔬菜生產基地;
(三)高產、穩產田土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以及經過治理、改造和正在實施改造的中低產田土;
(四)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土;
(五)良種繁育基地。第九條 經批準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不得擅自改變,需要調整的,必須經原審批機關批准。第十條 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本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基本農田劃區定界後,由省人民政府組織本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或者授權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地區行署組織本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第十一條 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由縣級人民政府設立保護標志,予以公告;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檔案,並抄送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第十二條 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工作所需的經費,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計劃,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三章 保護與管理第十三條 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的耕地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建房、建廠、建窯、建墳、采礦、採石、挖砂、取土、開挖魚塘和發展林果業;
(二)未經國務院批准,將基本農田用於開發區建設;
(三)排放污染物、堆放固體廢棄物;
(四)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第十四條 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已建成的磚瓦窯等非農業建設設施,要根據上地利用總體規劃,限期搬遷或拆除,恢復耕種。第十五條 使用基本農田進行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保護農田水利設施,改善灌溉條件,防止水土流失,不斷整治耕地,提高耕地質量。第十六條 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或佔用。
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確需佔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徵用土地的,必須經省人民政府審核,報國務院批准。
建設項目佔用基本農田經依法批准後,當地人民政府應按國務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補充劃入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第十七條 經批准佔用基本農田的,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繳納稅費外,還應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用地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基本農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的,必須繳納徵用土地補償費二倍的耕地開墾費;開墾的耕地經驗收不符合要求的,必須繳納徵用土地補償費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耕地開墾費。
因非農業建設需要臨時使用基本農田使其遭受損毀的,按其損毀的程度繳納耕地復墾費,但最高不得超過徵用土地補償費的二倍。
佔用基本農田的單位應當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將所佔用基本農田耕作層的土壤用於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熱點內容
上海市司法行政 發布:2025-01-17 21:16:34 瀏覽:361
杏花嶺區法院 發布:2025-01-17 20:20:07 瀏覽:881
銅仁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18:27:24 瀏覽:131
特工殺法官 發布:2025-01-17 18:10:34 瀏覽:469
深圳沙井律師 發布:2025-01-17 17:02:14 瀏覽:438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1-17 16:40:52 瀏覽:607
魔法學院游戲下載 發布:2025-01-17 16:19:20 瀏覽:634
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後保險公司 發布:2025-01-17 15:51:32 瀏覽:960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 發布:2025-01-17 15:12:29 瀏覽:359
中獎不領取要受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7 14:42:33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