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條例
❶ 《條例》做了哪些修訂
為全面從嚴治黨樹立了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修訂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修訂後的《准則》和《條例》,與原版相比有如下變化:
《准則》覆蓋全體黨員,強調自律重在立德:
與2010年1月頒布實施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相比,修訂後的《准則》,名稱變了,適用對象從黨員領導幹部擴大到全體黨員、突出「關鍵少數」。內容從3600餘字精簡至281字,緊扣「廉潔自律」,強調自律,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領導幹部樹立了一個看得見、夠得著的標准,充分體現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原《准則》中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的「8個禁止」、「52個不準」未出現在修訂後的《准則》中,很多內容作為「負面清單」,移入同步修訂的《條例》。
《條例》開列「負面清單」,強調他律重在立規:
與2003版《條例》相比,修訂後的《條例》新增、去除、修改條文比例高達近90%,有的章節達100%。修訂後的《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強調他律,重在立規。
1、增6類「負面清單」政治紀律列六大紀律之首
修訂後的《條例》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同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對黨員幹部禁止行為的事實范圍進行了調整,內容細化,可操作,不僅告誡黨員幹部哪類行為不能做,同時提出清晰的處罰依據,違紀行為不再有空可鑽。例如,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以前存在模糊地帶,此次修訂明確列出,可以「對號入座」;原條例第150條中關於「通姦」「包養情婦(夫)」的提法在新條例中被刪除,范圍擴大到「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讓紀律處分的面更寬更嚴。
《條例》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列在突出位置,明確增加了拉幫結派、對抗組織審查、搞無原則一團和氣等違反政治紀律條款,把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向組織說明問題、不執行請示報告制度、不如實報告個人事項等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中。
2、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
修訂後的《條例》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例如,之前與刑法等重合的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內容,不再單獨規定於黨紀中。
3、八項規定寫進《條例》
新《條例》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方面的問題增加到了「廉潔紀律」一章中,充分體現了十八大以來實踐成果的有效固化,使得執行八項規定、反對「四風」上升到了黨內法規保障的層面上,對下一步繼續遏制「四風」問題蔓延起到了「有規可依」的作用。
另外,原《條例》中的「通姦」的字眼在新《條例》中被刪除,與之相關的新條文一個是在違反廉潔自律一章中第103條「搞權色交易或者給予財物搞錢色交易」的規定,另一個是在違反生活紀律一章中的「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行為,造成不良後果」。
❷ 為什麼要重新修訂《准則》和《條例》
原因:
堅持問題導向,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
近年來,專黨內出現不少違反政治紀律屬和政治規矩的現象。有的政治野心膨脹,大搞團團伙伙;有的妄議中央,製造政治謠言;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參與封建迷信活動。這些問題關系黨和國家政治安全,決不能等閑視之,必須通過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以解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221/09/443902_536123227.shtml
❸ 新修訂的條例將原條例規定的幾類違紀行為整合修訂為6類
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回為六類:違答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❹ 新修訂的條例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修訂
從條例來上看,它和之前源的條例比起來有三個特點: 一是紀法分開:70多項與法律重合內容刪除,黨紀嚴於法律。條例修訂: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修訂刪除了70餘條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重復的內容。修訂後,條例從原來的3編、15章、178條、24000餘字縮減為3編、11章、133條、17000餘字。 二是劃定紅線:強調追責,明確6類「負面清單」。條例修訂:強化「負面清單」作用,將原有條例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梳理整合、科學修訂為六類: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把黨章關於紀律的要求具體化,並在分則各章中按照同類相近和從重到輕的原則進行排序。 三是十八大以來成果制度化:方向精準,體現從嚴治黨常態化。條例修訂: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八項規定、反對「四風」等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常態化。
❺ 為什麼要重新修訂《准則》《條例》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與時俱進,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兩部法規的修訂頒布,是在黨長期執政和全面依法治國條件下,實現依規管黨治黨,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舉措,是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一件大事。
在修訂兩部法規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五點考慮。
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實踐需要,推進黨內法規制度創新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在黨長期執政和全面依法治國條件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圍繞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根本,依規依紀治黨,切實加強黨內監督。黨一貫重視和堅持組織、制度創新,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形成較為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對於實現黨的歷史使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須清醒看到,一些黨員和黨組織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已成為黨的一大憂患,現行一些黨內監督法規制度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需要,有必要加以修訂和完善,真正把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嚴肅性在全黨樹起來。基於以上考慮,亟須對《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以下簡稱《廉政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原《條例》)這兩部關聯度更高的法規先行修訂。總書記對修訂《廉政准則》和原《條例》高度重視,提出明確要求,為修訂工作指明了方向。
《廉政准則》是在199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試行)》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2010年1月頒布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適用對象過窄,僅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規范,未能涵蓋8700多萬全體黨員。二是缺少正面倡導,其中「8個禁止」「52個不準」均為「負面清單」,許多條款與原《條例》和國家法律重復。三是「廉潔」主題不夠突出,有一些內容與廉潔主題無直接關聯。
原《條例》是在1997年《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2003年12月頒布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對違反黨章、損害黨章權威的違紀行為缺乏必要和嚴肅的責任追究。二是紀法不分,近半數條款與刑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復,將適用於全體公民的法律作為黨組織和黨員的紀律,降低了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要求。三是亟須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將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內容納入條例。
堅持以黨章為遵循,用嚴明的紀律維護黨章權威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尊崇黨章,牢牢把握黨章這個根本遵循。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全面梳理了黨章對黨員、黨員領導幹部的紀律要求和廉潔自律要求,把黨章中的有關要點突出出來,是對黨章的具體化。兩部法規指向明確,既樹立高尚的道德追求,又嚴明黨的紀律戒尺,就是要喚醒全體黨員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用嚴明的紀律維護黨章權威。
《准則》規定的「四個必須」「八條規范」,追根溯源,在黨章中都能找到相關依據或者原則要求。比如,關於黨員要「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克己奉公」和「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甘於奉獻」的內容,就體現了黨章第二條、第三條對黨員的有關要求;關於黨員領導幹部要「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僕本色」的內容,主要體現了黨章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有關黨員領導幹部的規定要求。《條例》同樣也是如此。比如,根據黨章第三條規定的黨員要「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忠誠老實」的要求,在違反政治紀律行為中規定了「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和「對抗組織審查」的紀律處分條款;根據黨章第十條關於「四個服從」要求,在違反組織紀律行為中規定了違反「四個服從」行為的紀律處分條款等。
堅持依規治黨和以德治黨相結合,堅持高標准與守底線相結合
道德使人向善,是紀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礎;紀律用來糾錯,是道德的堅強後盾和保障。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來強調德法相依、德治禮序。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全面從嚴治黨必然要求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緊密結合。以德治黨的「德」,就是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其內核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脈相承。
《准則》緊扣廉潔自律主題,重申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為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看得見、夠得著的高標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道德追求。《條例》把原來規定的10類違紀行為整合為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6類行為,開列負面清單,重在立規,劃出了黨組織和黨員不可觸碰的底線。兩部法規同步修訂、同時印發,一個是高標准、一個是底線要求,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堅持問題導向, 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重點針對現階段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在廉潔自律和遵守紀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特別是將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要求轉化為紀律條文。
革命理想高於天。我們黨是用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嚴明黨的紀律,必須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兩部法規堅持問題導向,深刻總結一些黨員幹部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的教訓,進一步扎緊黨規黨紀的籠子。
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能否自覺堅持廉潔自律,事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敗,是人民群眾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准則》重申關於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優良傳統作風、高尚情操等「四個必須」的原則要求,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作出「四個堅持」「四個自覺」的廉潔自律規范(統稱「八條規范」)。「四個必須」「八條規范」每一條都涉及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果不能得到切實遵循,最終都會造成嚴重政治影響,都會破壞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條例》所規定的6類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打頭、管總的。不管違反哪方面的紀律,任其發展,最終都會侵蝕黨的執政基礎,破壞黨的政治紀律。比如,違反群眾紀律,吃拿卡要,在分配財物過程中厚此薄彼,就會損害黨群干群關系;違反生活紀律,作風不正派、生活不檢點,就會嚴重侵蝕和損害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和黨的形象等違紀行為,本質上都是政治問題,最終都會涉及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因此,必須把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始終排在首要位置,要抓住這個「綱」,把嚴肅其他紀律帶起來。
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
我們黨之所以先進,之所以是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一個重要方面就在於對黨員的紀律要求比國家法律對公民的要求更高、更嚴。原《條例》70多個條款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復,《廉政准則》也有部分條款與國家法律重復,存在紀法不分問題。把公民不能違反的法律底線作為黨組織和黨員的紀律底線,降低了對黨員的要求。
修訂過程中,對法律中已有規定的條款,在《准則》和《條例》中不再做重復規定。將《廉政准則》中的「8個禁止」「52個不準」的相關內容,移入同步修訂的《條例》。《條例》刪除與國家法律規定重復的內容,突出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對於如何追究黨員違法甚至犯罪行為的黨紀責任,《條例》用專門條款分別作出規定。強調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兩項法規修訂工作小組)
(原標題:修訂《准則》和《條例》的總體考慮)
本文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❻ 問責條例是對什麼條例的完善修訂
《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
2013年11月,《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專年規劃綱屬要(2013-2017年)》明確提出:適時修訂《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進一步明確問責情形、規范問責方式。
抓緊制定嚴格做好被問責幹部工作安排的有關規定,嚴格被問責幹部復出條件、程序和職務安排等,保證問責制度與黨紀政紀處分、法律責任追究制度有效銜接。
但從嚴格意義上說,2009年6月30日印發的《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相當於一個黨內文件,並非一部更具有權威性、系統性的黨內法規。
(6)修訂條例擴展閱讀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通知指出,2016年7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為黨的問責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推動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發揮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作用。根據新的形勢、任務和要求,黨中央對《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予以修訂。
❼ 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是什麼時候印發的
2015年10月18日,中抄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以下簡稱《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准則》和《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在黨長期執政和全面依法治國條件下,實現依規管黨治黨、加強黨內監督的重大舉措,體現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成果。
❽ 中紀委先後修訂了哪些條例和准則
《准則》重申黨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緊扣廉潔自律、堅持面版倡導、面向全體黨員權、突關鍵少數強調自律重立德黨員黨員領導幹部樹立看見、夠著高標准展現共產黨高尚道德追求向全黨發道德宣誓民庄嚴承諾《條例》堅持紀、紀前、紀嚴於突政黨特色、黨紀特色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列負面清單強調律重立規劃黨組織黨員觸碰底線 二能夠促進黨員幹部廉潔自律工作深入展《規定》提八項嚴格禁止性要求細化黨員領導幹部經濟社交往面政策界限充實完善黨員領導幹部廉潔政行規范利於黨員領導幹部提高警惕性防範意識未雨綢繆廉潔自律;利於增強黨組織民群眾監督針性提高巡視、專項檢查、考察考核、信訪舉報、社監督等監督式效 三體現黨央各級黨組織廣黨員幹部關護新修訂頒布《規定》黨內早打招呼早提醒允許《規定》發布三十內主說清問題考慮寬處理既黨員幹部嚴格要求更黨員幹部關、護同犯些違紀行同志種改自新挽
❾ 為什麼要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1、是加強黨的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迫切需要。
2、是全面從嚴治黨、解決當前黨內監督存在突出問題的迫切需要。
3、是堅持依規治黨、總結提煉黨內監督新實踐新經驗的迫切需要。
❿ 新修訂的《准則》《條例》有多嚴
首先,這兩個文件明晰了此前大家談得比較多的「高線」和「底線」的概念。281個字的《准則》重申黨的基本原則,為全黨樹立了道德高線;而1.7萬字的《條例》則逐條列出負面清單,劃清從嚴治黨的紀律底線。其中,《准則》從原來的《黨員領導廉潔從政若干准則》修訂而來,由原來的18條、3600餘字,修改為8條、281字,適用對象從原來的黨員領導幹部擴展到全體黨員;內容由原規定「8個禁止」「52個不準」均為「負面清單」改為倡導性規定。《條例》對當前的各類紀律和規矩進行了梳理,增加了對違反黨章、損害黨章權威等違紀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對違紀行為界定更科學,對違紀責任追究更嚴厲。
第二,修訂這兩部法規,再次彰顯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兩部法規,特別是《條例》自始至終貫穿一個「嚴」字。通過完善黨內法規,可為切實解決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供依據,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兩個法規回答了「全面,覆蓋到何種程度」、「從嚴,嚴格到什麼份上」等問題,彰顯了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釋放了越往後執紀越嚴的信號。
第三,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對照《條例》修訂前後的內容變化,不難發現,新《條例》堅持紀法分開、紀在法前、紀嚴於法,強調他律,重在立規。此前的紀律處分條例許多條款與國家法律規定重復,紀法不分實際上是降低了對黨員的要求,無法體現黨的先進性。新《條例》刪減了之前條例中70餘條與法律法規重復的規定,代之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等內容,實現黨紀與國法既相互分開又有效銜接。
第四,執紀更嚴將成常態。在《准則》和《條例》發布次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利用典型案例逐條解讀《條例》涉及的「六大紀律」,披露案情之詳細、案件指導性之清晰,前所未有。不遮家醜,表明了從嚴治黨、從嚴執紀的決心。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