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急救車條例

急救車條例

發布時間: 2022-10-03 03:24:55

A. 長沙市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行為,促進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院前醫療急救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院前醫療急救,是指急、危、重傷病員送達醫院救治前,在120急救(指揮)中心統一指揮調度下開展的現場搶救和運送途中緊急救治等醫療活動。第三條院前醫療急救屬於公益事業,是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區、縣(市)人民政府負責領導、組織協調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應當將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納入本級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保障其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第四條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院前醫療急救的管理工作,並組織實施本條例。

縣(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指導下負責管理本轄區內的院前醫療急救工作;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開展本轄區內的院前醫療急救工作。

財政、公安、交通、教育、民政、通信、電力等部門和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院前醫療急救相關工作。第五條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新聞媒體、居(村)民委員會應當開展醫療急救知識公益宣傳,提高公眾急救意識。第二章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第六條按照「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則,本市建立以120急救(指揮)中心和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醫院(以下簡稱急救網路醫院)為主體、社會共同參與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第七條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負責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的業務管理,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的協調監督和指揮調度;

(二)制定院前醫療急救工作流程、服務規范和應急預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擔市區范圍內院前醫療急救的直接指揮和調度;

(四)對縣(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和市區范圍內各急救網路醫院進行業務指導;

(五)定期組織應急演練,開展急救醫學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六)管理應急儲備物資、裝備;

(七)組織開展醫療急救知識科普宣傳;

(八)組織開展醫療急救專業培訓和公益培訓;

(九)有關法律、法規和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八條120急救(指揮)中心的設置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一個縣(市)不得設置多個120急救(指揮)中心。

縣(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建立與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聯網的指揮調度信息系統。第九條符合下列條件的醫院,市、縣(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其確定為急救網路醫院,統一向社會公布:

(一)設有急診科的二級以上綜合(中)醫院和三級專科醫院;

(二)具備一定的綜合救治能力;

(三)配備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醫師、護士和醫療救護員等(以下簡稱急救人員)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

(四)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救護車(以下簡稱120救護車)和急救葯品、設備及器械符合相關規定;

(五)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上述條件的醫院應當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

在本市院前醫療急救資源短缺地區,市、縣(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可以確定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二項至五項規定的醫療機構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第十條急救網路醫院應當規范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並服從120急救(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調度。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對急、危、重傷病員實施現場搶救和運送途中的緊急救治,與接診醫院辦理交接手續;

(二)按照有關規定對120救護車及急救葯品、器械、設備和人員等進行日常管理;

(三)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

(四)做好院前醫療急救信息登記、統計、保管和報告工作;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一條根據行政區域內人口數量、地域范圍、經濟條件等因素,應按每四萬人口至少配一輛救護車的標准配備120救護車。

120急救(指揮)中心應當配置搶救監護型、防護監護型、特殊用途型120救護車,滿足突發事件醫療急救需要。

120救護車及車載急救設施、衛星定位設備、通訊設備、監控設備、信息傳輸設備和標志圖案等應當符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有關規定。

B. 新修訂的重慶市救護車管理辦法全文

《重慶市救護車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救護車管理,適應院前醫療急救和衛生應急工作需要,保障廣大群眾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機動車登記規定》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救護車,主要指用於日常院前急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救災防病、重大活動醫療保障以及運送血液、免疫疫苗等特殊物品的專業特種車輛。

第三條凡在本市入籍的救護車,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重慶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以下簡稱「市交管局」)負責全市救護車的登記管理工作;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市衛生計生委」)負責制定全市救護車配置標准、救護車標志標識,會同區縣(自治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做好救護車的配置審核和使用管理工作。

第二章救護車分類

第五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准-救護車》(WS/T292-2008),結合我市實際,救護車按以下標准進行分類。

(一)醫療救護車。

主要用於醫療衛生機構院前急救、傷病員轉運。外觀制式採用白底,由車徽、線條、數字「120」、醫院的中英文名稱等要素構成,數字「120」標志僅用於市120醫療急救網路的救護車,具體按《重慶市救護車外觀制范規范》執行(見附件2)。醫療救護車分為4種型號。

1.普通型救護車(A型):為基礎處理、觀察和轉運輕症病人而設計和裝備的救護車。

2.搶救監護型救護車(B型):為救治、監護和轉運急危重症病人而設計和裝備的救護車。

3.防護監護型救護車(C型):為救治、監護和轉運傳染性病人而設計和裝備的救護車。

4.特殊用途型救護車(D型):為特殊用途而設計和裝備的救護車。

(二)衛生應急救護車。

主要用於國家級、市級、區縣級衛生應急隊伍(含礦山救護隊)的現場檢測、醫療救治、衛生防疫、衛生監督、通訊、後勤保障以及人員運輸等專用車輛,車型不限,外觀制式採用白底,由車徽、線條、衛生應急隊伍名稱等要素構成。

(三)疫苗冷鏈車。

主要用於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疫苗運輸。全密封貨廂,貨廂內有專用製冷包和專用製冷系統(製冷溫度不低於-20℃),用於存放疫苗、葯品。外觀制式採用白底,由車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名稱等要素構成,車身上噴有「疫苗冷鏈」字樣。

(四)血液運送救護車。

主要用於采供血機構為醫療機構運送血液的車輛,配備有運送血液專業設備,車身噴有「急救送血」字樣。

第六條救護車設計、性能、功能、電氣要求、整車、醫療艙以及所配置的醫療設備等應符合國家救護車衛生行業標准和國家衛生計生委應急裝備參考標准。

第七條救護車應當按照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規定,安裝救護用標志燈具。標志燈具應符合國家標准《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標志燈具》(GB13954-2009)的規定。選用的燈具尺寸與安裝位置應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規定。

第三章配置標准

第八條救護車配置原則應根據區域人口狀況、醫療機構等級和醫療急救、衛生應急任務需要,合理配置,實行全域覆蓋,縮短急救半徑,方便指揮調度,提高醫療急救和衛生應急工作效率。

第九條醫療機構按照以下標准配置救護車:

(一)不設床位或編制床位在49張及以下的醫療機構(不含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則上不配置救護車。

(二)編制床位在50-149張的醫療機構,可配置1輛救護車;床位150-249張,可配置2輛救護車;床位在250-349張的醫療機構,可配置3輛救護車,以此類推,二級醫院總數不超過5輛,三級醫院總數不超過10輛;擁有3輛及以上救護車的,必須配備1輛搶救監護型救護車,並保證1輛配置有兒科救護專用設備。

(三)市和區縣急救醫療分中心(站)按每3-5萬人口配置1輛救護車。

(四)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原則上配置1輛救護車,中心衛生院根據工作需要,可適量增加配置。

第十條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采供血等其他醫療衛生機構根據職能和任務,合理配置相應型號救護車。血液運送型救護車僅限采供血專業機構配置和使用,用於血液運送。

第十一條衛生應急隊伍(含礦山救護隊)依託單位可依據其職能、承擔任務、相關裝備標准適當增配相應型號救護車。

第十二條國外政府或社會團體無償捐贈的救護車,應按新增指標的程序,提供詳細的無償捐贈證明材料申請辦理救護車新增指標。

第四章審核辦理程序

第十三條救護車納入特種車范圍管理。新增車輛申請注冊登記,除應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提交的證明、憑證外,還應當提交市衛生計生委出具的《重慶市救護車指標分配單》。

第十四條醫療衛生機構新增或更新救護車,應當向主管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主管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初審同意後,將有關資料提交市衛生計生委審核。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重慶市救護車配置申請表(見附件1)。

(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三證合一提供《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本復印件,副本原件及復印件。

(四)《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復印件。

(五)更新車輛的,提供舊車《機動車注銷證明書》、《報廢汽車回收證明》復印件。

各區縣(自治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初審同意後,向市衛生計生委申請救護車專用指標,並將上述資料一並提交市衛生計生委審核。

第十五條市衛生計生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通知申請單位前來辦理;不符合條件的,告知理由。

第十六條車輛管理所辦理救護車注冊登記時,應當對車輛的使用性質、標志圖案、標志燈具和警報器進行審查。

第十七條救護車如特殊情況需調撥或轉讓的,受讓方應為符合救護車配置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由主管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提出意見,到市衛生計生委辦理變更備案、車輛管理所辦理轉移登記。

第五章使用管理

第十八條救護車屬於嚴格控制的特種車輛,必須服從市衛生計生委和市交管局的管理和監督。必須按照救護車的性質專車專用,嚴禁挪作他用,嚴禁出租、出借或承包給任何單位及個人。救護車應當保持車況良好、設備完備、車輛整潔、標志清晰,嚴禁利用救護車發布或變相發布商業廣告。

第十九條救護車的警燈、警報器必須按《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標志燈具》(GB13954-2009)的規定進行安裝,救護車外觀標識和標志燈具使用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塗裝,塗裝示例(見附件2)。執行救護任務時,應按國家或本市的有關規定使用警燈及警報器。

第二十條醫療衛生機構應加強救護車使用的管理工作,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建立救護車管理檔案,建立健全並落實救護車管理規章 制度 。救護車使用單位必須配備三年以上駕齡的專職駕駛員,駕駛員應當嚴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規。

第二十一條醫療機構在執行院前急救和運送傷病員時,應至少配備醫師、護士或醫療救護員各一名,必要時配備擔架員1-2名。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收費嚴格執行重慶市醫療服務價格標准。

第二十二條納入全市120醫療急救網路的救護車,必須服從市120指揮中心或屬地急救醫療分中心(站)統一調度和指揮,僅限於從事院前急救醫療工作,嚴禁挪作他用。

第二十三條各區縣(自治縣)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化原則負責救護車配置和使用管理;建立救護車信息檔案庫,並向社會公開。加強部門聯動,開展救護車使用情況檢查,對違反救護車管理使用規定的,由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對假冒救護車進行病人轉運的社會車輛予以堅決取締。

第二十四條救護車使用單位違反本辦法,主管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責令其整改,並通報批評。情節嚴重或逾期不改的,追究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責任。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規的,由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根據職責分工由市衛生計生委、市交管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重慶市救護專用車管理暫行辦法)》(渝衛規劃發〔2015〕77號)同時廢止。

;

C. 救護車管理制度和使用規定

法律分析:一、救護車為醫療救護專用,實行24小時院內值班或24小時開機,由急診科主任、護士長簽發派車單。司機接到通知後,應在5分鍾內做好出車准備,及時出車。

二、使用救護車一律按標准交費,一般情況先收費後出車。如情況緊急或通過電話呼救者,可先出車,出車費由司機負責督促患者補交。

三、住院患者要求到外院就診、檢查或請外院醫生會診、手術者,均按上述收費標准,交納出車費。

四、每月末由救護車司機將每次派車單和收費單據校對後交財務科審查收支情況,按醫院出車補助標准,結算出車補助費。

五、非醫療用車,必須經業務院長簽發派車單。私自派車、私自出車和出車不收費,查明責任者,按出車地點收費標准加倍罰款。

六、救護車作為醫院的醫療服務用車,只能作用於搶救、轉運為重傷病人員,處理緊急疫情及公共衛生防服務等工作使用,如有集體外出參觀學習、因醫療工作接送外院專家、接受醫用物資、醫療器戒的情況,應報縣衛生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領導審批同意。

七、衛生院必須聘請救護車專職駕駛員,嚴禁院長及非專職駕駛救護車。

八、救護車駕駛員在行車途中,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做到文明行車,禮貌待人,熱心為病員服務。

法律依據:《規范院前醫療急救管理工作方案》

第一條 救護車符合衛生行業標准,標志圖案、標志燈具和警報器符合國家、行業標准和有關規定,並統一車輛編號、車體標識、設備配置,定期檢修和消毒。

第二條 救護車報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執行公安部門關於特種車輛號牌、年檢及報廢的規定,參加機動車輛強制保險。無手續不全、帶有故障隱患、超期服役和年檢不合格的車輛運行。

第三條 醫療機構的車管部門定期組織安全駕駛和業務技術培訓。

第四條 救護車由當地急救中心(站)統一調派。行政區劃不清或交界地帶,由首次接聽急救電話的急救中心(站)負責調派車輛並做好轉接工作。

第五條 救護車在執行任務時遵守道路交通有關法律法規,按規定使用警笛警燈。

第六條 救護車沒有用於非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外,沒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救護車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

D. 國家衛健委救護車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1)救護車符合衛生行業標准,標志圖案、標志燈具和警報器符合國家、行業標准和有關規定,並統一車輛編號、車體標識、設備配置,定期檢修和消毒(2)救護車報屬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執行公安部門關於特種車輛號牌、年檢及報廢的規定,參加機動車輛強制保險。無手續不全、帶有故障隱患、超期服役和年檢不合格的車輛運行。(3)醫療機構的車管部門定期組織安全駕駛和業務技術培訓。(4)救護車由當地急救中心(站)統一調派。行政區劃不清或交界地帶,由首次接聽急救電話的急救中心(站)負責調派車輛並做好轉接工作。(5)救護車在執行任務時遵守道路交通有關法律法規,按規定使用警笛警燈。(6)救護車沒有用於非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除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網路醫院外,沒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救護車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工作。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 (五) 加強急救車輛等急救運載工具和裝備配置。各地要根據業務工作需要、厲行節約原則,合理配置急救中心(站)救護車數量,偏遠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配置數量。遵循合理、必須、均衡原則,完善不同用途和性能救護車配備。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需要購置或採取簽訂服務協議的方式配備水上、空中急救運載工具。車輛、擔架等運載工具及裝載的醫療、通訊設備符合國家、行業標准和有關規定,滿足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需求,提高裝備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救護車等急救運載工具以及人員著裝統一標識,統一標注急救中心(站)名稱和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

E. 濟南市院前醫療急救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院前醫療急救行為,健全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發展院前醫療急救事業,保護公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院前醫療急救相關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院前醫療急救,是指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將急危重症患者送達接診醫療機構救治之前開展的以現場搶救、轉運途中救治和監護以及與院內救護交接為主的醫療活動。第三條院前醫療急救事業應當堅持生命至上原則,堅持政府主導、保障基本的原則,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第四條院前醫療急救是政府主辦的公益性事業,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的領導,將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納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並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和運行經費補償保障機制,保障院前醫療急救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滿足公眾院前醫療急救、重大活動保障、突發公共事件緊急救援等需求。第五條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主管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院前醫療急救工作,將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納入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對全市各類急救站實施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服務規范、統一監督管理,負責組織、協調、監督管理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活動。

縣(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縣(區)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下,依法對本轄區內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信息化、公安、民政、財政、審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自然資源和規劃、城鄉交通運輸、應急管理、醫療保障、紅十字會等部門和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院前醫療急救相關工作。第六條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公益捐贈、志願服務等方式,支持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發展,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

受捐贈單位應當將捐贈資金、物資的使用及審計結果等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第二章體系建設第七條本市建立由市急救中心、急救網路醫院、市急救中心附設的急救站、急救網路醫院附設的急救站構成的院前醫療急救體系,並逐步建立陸地、空中、水上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立體化救護網路。第八條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按照國家、省、市院前醫療急救機構設置標准,根據本市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地理環境、交通狀況、經濟水平以及醫療急救需求等因素,結合醫療機構分布狀況,組織編制院前醫療急救網路布局專項規劃,合理確定急救站的數量和位置,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後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市院前醫療急救網路布局專項規劃,組織設置急救站及其相關設施。第九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每四萬常住人口至少配備一輛急救車,每個鎮(街道辦事處)至少配備一輛急救車。

負壓急救車的配備比例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第十條市、縣(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根據院前醫療急救網路布局專項規劃,確定本市行政區域內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具有醫療急救服務能力的其他醫療機構為急救網路醫院,與其簽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協議。

對於納入院前醫療急救體系的國家、省、市、縣(區)所屬的急救網路醫院,同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院前醫療急救工作相應的財政保障。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建立覆蓋全市的院前醫療急救網路統一指揮調度信息化平台,實行院前醫療急救集中受理和統一調度。

本市院前醫療急救專用呼叫號碼為「120」。

院前醫療急救網路統一指揮調度信息化平台應當與「110」、「119」、「122」報警平台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聯動協調機制,縮短響應時間。第十二條市急救中心承擔下列職責:

(一)負責對全市急救站的統一組織、指揮、調度;

(二)實行院前醫療急救二十四小時受理呼救制度,收集、處理和儲存院前醫療急救信息;

(三)承擔院前醫療急救任務,參與重大社會活動院前醫療急救保障工作和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醫療救援工作;

(四)承擔全市院前醫療急救人員業務培訓,組織開展群眾性自救、互救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公益性培訓;

(五)公布急救站的名稱、地址、急救車數量、急救車牌號等相關信息;

(六)組織開展急救醫學科研及學術交流;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F. 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急救醫療服務,維護急救醫療秩序,完善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實現救死扶傷的宗旨,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院內急救醫療服務以及社會急救等活動及其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是指由急救中心、急救站(以下統稱院前急救機構)按照統一指揮調度,在患者送達醫療機構救治前開展的以現場搶救、轉運途中緊急救治和監護為主的醫療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院內急救醫療服務,是指設置急診科室的醫療機構(以下稱院內急救機構)為院前急救機構送診的患者或者自行來院就診的患者提供緊急救治的醫療活動。

本條例所稱的社會急救,是指在突發急症或者意外受傷現場,社會組織和個人採用心肺復甦、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等基礎操作,及時救護傷者、減少傷害的活動或者行為。第四條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急救醫療服務工作的領導,將急救醫療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完善的財政投入機制和運行經費補償保障機制,形成平面急救站點完善、立體急救門類齊全、硬體配置先進、院前院內有序銜接的急救醫療網路和服務體系,保障急救醫療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滿足群眾日常急救需求。第五條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主管本市范圍內的急救醫療服務工作;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本轄區內的急救醫療服務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規劃資源、公安、消防、建設、經濟信息化、交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民政、文化旅遊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急救醫療服務的相關工作。第六條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組織院前急救機構、院內急救機構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引導市民合理使用急救醫療資源。

報刊、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應當開展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公益宣傳,倡導自救互救的理念,宣傳救死扶傷的精神。第七條市民應當尊重和配合院前急救機構、院內急救機構開展的急救醫療服務活動,合理、規范、有序使用急救醫療資源,自覺維護急救醫療秩序。第八條鼓勵單位和個人向院前急救機構、院內急救機構進行捐贈,支持急救事業發展。第九條院前急救服務和非急救轉運服務實行分類管理。

院前急救服務由院前急救機構通過救護車提供。

非急救轉運服務可以由社會力量通過專門的轉運車輛提供,具體管理規范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二章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第十條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市規劃資源部門組織編制院前急救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合理確定急救站點的數量和布局,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納入相應的城鄉規劃。

市規劃資源部門和區人民政府應當為院前急救設施建設預留建設用地。

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市院前急救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建設院前急救機構的相關設施。第十一條院前急救機構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向市和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請辦理院前急救醫療執業登記。

未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院前急救機構開展院前急救醫療服務。第十二條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制定院前急救醫療工作規范和質量控制標准,建立統計報告制度。

院前急救機構應當按照院前急救醫療工作規范和質量控制標准,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定期組織急救業務培訓和考核,向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有關統計信息。第十三條院前急救機構從業人員包括急救醫師、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人員、行政管理人員、急救輔助人員和醫療急救裝備專業維修維護人員。院前急救機構的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本市根據區域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地理環境、交通狀況以及業務需求等因素,確定合理的院前急救機構救護車(以下簡稱救護車)配備數量,並配備一定數量的特種救護車輛。救護車的具體配備數量由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編制,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救護車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有明顯的行業統一規定的急救醫療標志及名稱,按照有關規定安裝定位系統、通訊設備和視頻監控系統,配備警報器、標志燈具、急救設備和葯品,並噴塗「120」等標志圖案。

救護車應當專車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救護車開展非院前急救醫療服務活動。

任何社會車輛不得使用「120」等標志圖案。

G. 黑120救護車的法律制裁

黑救護車如何處罰
按照《道路運輸管理條例》黑救護車車予以扣留,並處以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不符合本條例第九條、第二十二條規定條件的人員駕駛道路運輸經營車輛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關於120救護車收費的規定如下:
據《物價法》規定:
1、院前急救費150元/次,救護車起步費10元(3公里內),3公里以外部分2元/公里。
心肺復甦搶救費100元/人次;大出血搶救費(含搶救材料、儀器,特殊止血材料除外)50元/人次;使用的葯費按葯品價格另行計算。個別包括出診費過路費。
根據不同的救護車價格也不同。
2、擔架費三樓及以下15元,三樓以上每層價5元。
出診費每次10至15元;院前急救費每車次40元,醫生實施現場搶救方可收取此項費用;救護期間,化驗、特殊檢查、葯品、血液等費用另算。
救護車設置單位,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於事實發生之日起十日內,向原核准設置之衛生主管機關報備,並依規定向公路監理機關辦理登記:

一救護車設置單位之名稱、負責人、地址等登記事項變更者。

二救護車設置單位裁撤或歇業者。

三救護車停駛、復駛、報廢、注銷牌照或繳銷牌照者。

四救護車轉讓者。

有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情形之一,應注銷原設置之核准。救護車轉讓者,其受讓單位應依第七條規定辦理。

H. 什麼情況下給120救護車讓道,有沒有這樣的法律規定

救護車在執行緊急救援任務的情況下,需要及時讓行。

根據《中華人民內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容法》第五十三條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非執行緊急任務時,不得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不享有前款規定的道路優先通行權。

(8)急救車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六條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在執行緊急任務遇交通受阻時,可以斷續使用警報器,並遵守下列規定:

1、不得在禁止使用警報器的區域或者路段使用警報器;

2、夜間在市區不得使用警報器;

3、列隊行駛時,前車已經使用警報器的,後車不再使用警報器。

I. 天津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行為,提高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水平,促進院前醫療急救服務事業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及其保障、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是指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安排救護車和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將撥打院前醫療急救呼叫電話、需要醫療急救的患者送至醫療機構接受救治,並在送達醫療機構之前開展緊急救治以及監護為主的醫療服務活動。

本條例所稱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是指依法取得執業許可證,主要提供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市級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和區級院前醫療急救機構。

本條例所稱急救站點,是指用於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值守備勤的固定場所。第三條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是公益性事業,應當堅持政府主導、資源共享、安全高效的原則。第四條市和區人民政府應當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財政投入和運行保障機制,保障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快速響應、高效運轉。

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統籌協調、監督管理等工作。

發展改革、教育、公安、財政、人社、規劃資源、交通運輸、文化和旅遊、應急、醫保、通信管理等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相關工作。第五條鼓勵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贈、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相關活動。第六條倡導自救互救理念,加強社會急救能力建設,提升公眾急救意識和能力。第七條本市加強與北京市、河北省在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構建跨區域聯動機制,促進京津冀院前醫療急救服務工作協同發展。第二章規劃和設置第八條市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編制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發展規劃,根據區域服務人口、服務半徑、地理環境、交通狀況、醫療急救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和急救站點。第九條市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建設市級院前醫療急救機構。

區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發展規劃,建設區級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急救站點。拆除或者遷移急救站點的,應當報經市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同意,並按照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發展規劃予以補建。第十條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准和規范,並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急救站點應當符合本市規定的建設要求。第十一條本市院前醫療急救呼叫號碼為「120」。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應當設置「120」呼叫受理和指揮調度系統,並配備調度員。

調度員應當掌握相關的院前醫療急救知識,熟悉具有急救能力的醫療機構基本情況,並具備專業的指揮調度能力。第十二條從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人員(以下簡稱院前醫療急救人員)包括醫師、護士、駕駛員和擔架員。

從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醫師和護士應當依法進行執業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相關繼續醫學教育。

從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駕駛員和擔架員應當參加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第十三條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配置從事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救護車。救護車應當符合國家衛生行業標准。

執行院前醫療急救任務的救護車應當配備醫師、護士、駕駛員和擔架員。第三章服務規范第十四條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應當規范開展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相關工作,並對所屬人員和車輛進行管理。第十五條本市實行院前醫療急救呼叫二十四小時受理制度。

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應當立即接聽呼叫電話,詢問並記錄患者信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急救指導。

院前醫療急救機構應當在接收完整呼救信息後立即發出調度指令。第十六條院前醫療急救人員應當在接到調度指令後立即出車,並盡快到達急救現場,按照院前醫療急救操作規范實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院前醫療急救人員無法與急救電話呼叫人取得聯系或者無法進入事發現場開展急救的,可以向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門請求幫助。公安、消防救援等部門應當及時趕赴現場並予以協助。

熱點內容
在職法律碩士jm 發布:2024-11-20 21:27:33 瀏覽:471
2014年勞動合同法下載 發布:2024-11-20 21:17:10 瀏覽:924
合同法屬於程序法 發布:2024-11-20 21:17:06 瀏覽:520
教師資格證政策法規 發布:2024-11-20 20:08:19 瀏覽:168
法治培訓題 發布:2024-11-20 20:02:21 瀏覽:458
南京法官南通人 發布:2024-11-20 19:50:46 瀏覽:862
電商法假貨 發布:2024-11-20 19:49:28 瀏覽:362
廣東高級人民法院酒店 發布:2024-11-20 19:48:24 瀏覽:706
非訴律師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4-11-20 19:23:55 瀏覽:326
塔吊坍塌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19:17:01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