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保密工作條例

保密工作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6 19:44:29

❶ 誰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車輛駕駛人員交通違法行為處理辦法》和《保密工作條例》有的麻煩發個謝謝!

http://wenku..com/view/c77ab0ece009581b6bd9eb41.html

❷ 法國保密工作的方針、原則和制度

法國的國家秘密統稱「國防機密」,是戴高樂時期沿用下來的專用名詞。規范保密行為的法律主要是刑法和行政文件。主要有:刑法413-9和413-12、關於職業機密的保護226-13、《第98-608號法令》、《第1300號部際保密條例》以及與其他國家簽訂的雙邊和多邊協定等。《第1300號部際保密條例》共四編89條,第一編是一般組織和許可權分配,主要規定了總理、國防部秘書長、各部部長、保密專員和職能組織的保密職責;第二編是人員授權,主要規定了授權范圍、涉密工作職位目錄、授權決定程序、授權決定等;第三編是秘密信息和載體保護,主要規定了保護的基本原則和規則、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保護規則、對受保護載體和定為秘密的檔案的保護、對處理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場所的保護等;第四編是對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損害預防,主要規定了人員培訓、發生損害的補救措施、監督檢查等。
法國依據1966年的國家行政指令,設總理府國防總秘書處。具體職責是:在總理直接指導下,負責國防機密的保護,督促相關保密法律執行,對相關法律提出調整建議,對歐盟有關保密指令和全球多邊協議執行情況進行督查。除總秘書處外,還設有負責軍火、工業領域機密保護的部門委員會。政府各部門均設有國家保密專員,情況特殊的也有設幾個國家保密專員的。國家保密專員由總理和相關部長聯合任命,直接隸屬於各部部長,負責管理受保護的信息和載體正常運行,檢查涉密信息目錄的准確性,對本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每年12月31日前,各部保密專員應當提交所屬政府部門國防機密保護評估報告,內容包括已實施的檢查情況、採取的糾正措施、不足之處和發現的損害,以及得到授權人員的變化情況等。
法國的國防機密分為定級的機密和需要保護的機密。定級的機密分為非常機密、機密、普通機密三級。此外,還有一種僅限於法國公民知悉的「法國專用」信息。實行機密產生處控密、產生部門確定密級的原則,由機密產生機構確定密級,並進行保護。沒有統一的定密標准和范圍,由產生人員根據危害後果作出判斷。在確定密級時,應附文字說明和保密期限建議。非常機密和機密的保密期限一般為60年,普通機密的保密期限一般為30年。產生機密的機關負責密級變更和解密,並對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密級進行定期審查,並將變更和解密決定通知信息或載體的持有人。每年12月31日前,各部保密專員應當將該部管理的機密級信息和載體目錄上報國防總秘書處。根據《第98-567號法律》,法國成立國防機密信息咨詢委員會,司法機關在審判過程中,可以建議負責定密的行政機關,將某項機密事項解密。該行政機關應當向國防機密咨詢委員會提出咨詢申請,咨詢委員會出具意見後,行政機關據此告知有關司法機關。泄露國防機密通常可以處以10萬歐元罰款直至7年監禁。
根據《第1300部際保密條例》的規定,政府各部門及其下屬處理受保護信息或載體的機構,應當根據國家保密專員的指令,建立涉密工作職位目錄。在涉密職位工作的人員,事先須接受保密培訓,經過保密審查,並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承諾書。非軍事人員和接觸非軍事機密的人員,由內政部負責審查。國防部的軍事和非軍事人員,以及為國防部服務的機構或企業的雇員,由國防部負責審查。外國公民只有因職務需要必須了解保密信息、且被分配到必須接觸涉密信息崗位上時,才能被授權接觸機密和普通機密,不得授權外國公民接觸特別機密。授權時限根據工作需要確定,一般為3年、5年或10年。得到授權的人員如果婚姻狀況、工作職位、居住地發生變化或同外國公民建立持續、經常的聯系等,都應當通知授權機關。在授權期限內工作變更,則自動喪失授權。授權期限屆滿,需要重新審查。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的文件解讀

記者:這次實施條例修訂主要增加了哪些內容?
負責人:實施條例共6章45條,依照保密法規定,對1990年實施辦法作出全面修改完善,在加強保密管理方面作出新規定、提出新要求。主要是:在總則方面,規定了保密工作責任制、保密工作裝備和經費保障,明確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機關、單位開展保密宣傳教育的職責和義務;在定密制度方面,明確了保密事項范圍的法律地位,細化了定密工作內容和流程,規定了定密責任人及其具體職責,細化了定密授權制度,對自行解密和審核解密作出進一步規定;在保密制度方面,細化了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規定了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投入使用審查、運行使用管理,明確了從事涉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對涉密人員管理立法作出授權性規定,對涉密采購、涉密會議活動提出明確保密管理措施;在監督管理方面,確立了保密工作情況報告制度,細化了保密檢查內容,規范了保密檢查程序,規定了保密檢查可以採取的主要措施,明確了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泄密案件的調查職責,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職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法律責任方面,對機關、單位隱瞞不報泄密事件和妨礙檢查,企業事業單位違規從事涉密業務、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違規責任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記者:回應社會關注,實施條例對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作出了哪些規定?
負責人:國家秘密保護和信息公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實踐中,既要防止有的地方和部門以涉及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侵犯公民合法權益,也要防止該定不定、該保不保,故意或過失泄露國家秘密導致國家安全和利益受損。為更好地處理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實施條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作出規范:一是在保密法關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事項,應當依法公開」的基礎上,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相銜接,強調機關、單位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二是嚴格限定國家秘密范圍,規定國家秘密具體范圍的制定修訂應當充分論證,聽取有關機關、單位和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明確國家秘密事項的具體名稱、密級和保密期限,科學、合理界定國家秘密。同時,強調機關、單位定密應當依據保密事項范圍進行,防止沒有依據亂定密。三是嚴格定密責任,進一步細化保密法規定的定密責任人制度,規范定密解密流程,強化對定密工作的監督管理,要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上級機關、單位及時糾正少數機關、單位存在的定密過多、密級偏高、只定不解或者應定不定、高密低定、管密不嚴等問題,既確保應當公開的政府信息充分公開,也確保國家秘密安全。
記者:實施條例規定,機關、單位定密應當依據保密事項范圍進行。保密事項范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制定、修訂有什麼要求?
負責人: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簡稱保密事項范圍。它是對保密法規定的國家秘密基本范圍的具體化,是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和解除國家秘密的具體標准和直接依據。
近年來,國家保密局會同中央有關機關制定、修訂了一批保密事項范圍,目前已匯編成冊,將適時在有關范圍內發放。實踐中,保密事項范圍從形式上包括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和國家秘密事項目錄兩部分組成。其中,國家秘密事項目錄一般以表格形式詳細規定了國家秘密事項的名稱、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實施條例總結提煉了這一成功經驗和做法,對保密事項范圍基本內容和形式作出統一規定,體現了保密事項范圍的規范性要求,為機關、單位準確定密提供了可直接對照的依據。
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有一套嚴密的程序,納入保密事項范圍的內容都是根據保密法確定的原則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安全需求嚴格確定的;同時保密事項范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實施條例明確要求,制定、修訂保密事項范圍應當充分論證,聽取有關機關、單位和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中央有關機關應當定期對保密事項范圍進行審核,對於因形勢、情況發生變化,或者原有保密事項范圍不能適應工作需要的,應當及時提出修訂、補充建議。
記者:定密責任人制度是保密法新確立的制度,通過這次實施條例的修訂,對定密責任人制度進行了哪些細化?
負責人:實行定密責任人制度是我國定密工作的一項重大改革,對於強化定密責任意識,克服定密隨意性,解決長期以來定密主體寬泛、責任不明確、程序不規范等問題,確保定密准確、及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施條例在保密法規定基礎上,對定密責任人職責、專門從事定密工作人員的履職要求作出進一步規定。一是釐清了定密責任人范圍。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指定其他人員為定密責任人,這就從法律制度層面限制了少數機關、單位定密主體過多過濫的情況發生。二是明確了定密責任人的具體職責。規定定密責任人具體負責審核批准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對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作出是否變更或者解除的決定;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先行擬定密級,並按照規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三是明確了有關定密責任人的履職條件。規定專門負責定密的工作人員要接受定密培訓,明確自身職責,熟悉保密法律法規和相關保密事項范圍,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記者:關於定密授權制度,實施條例作出了哪些規定?
負責人:實施條例嚴格遵循保密法上收定密許可權、嚴格定密授權的規定精神,進一步細化了授權制度、規范了授權行為,為有關機關慎重節制地開展定密授權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一是明確了定密授權主體,只有依法享有定密權的中央國家機關、省級機關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級機關可以作出定密授權;二是規定了授權方式,授權機關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主動授權或者依申請作出授權;三是限定了授權許可權,授權機關應當在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定密許可權、授權范圍內作出定密授權;四是規范了授權形式,定密授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五是明確了授權監督,授權機關應當對被授權機關、單位履行定密授權的情況進行監督,同時,授權機關還應當通過定密授權備案,接受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
記者:國家秘密標志不完整、只定密級不定期限等定密不規范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實施條例對規范定密行為有哪些新的規定?
負責人:定密是保密工作的源頭和基礎。近年來,機關、單位定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有較大提高,但定密不準、不規范的問題仍然存在。為進一步加強定密管理,規范定密行為,實施條例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一是明確了定密程序的啟動時間,規定機關、單位應當在國家秘密產生的同時,由承辦人依據有關保密事項范圍進行定密。二是規定了定密的三個基本要素,機關、單位定密應當明確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同時,還明確了保密期限的計算時間,強調對知悉機密級以上國家秘密的人員,應當作出書面記錄等。三是規范了國家秘密標志,國家秘密載體以及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明顯部位應當標注國家秘密標志,國家秘密標志應當標注密級和保密期限。四是規定了定密不當糾正程序。要求機關、單位或者上級機關、單位發現定密不當的,及時糾正。此外,還細化了不明確、有爭議事項的確定流程。
記者:實施條例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能作出了新的規定,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負責人:監督管理是保密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也是維護國家秘密安全的重要手段。實施條例在保密法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細化了保密監督管理職能,規范了具體監督管理行為。
一是細化了保密檢查的內容和程序。對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依法進行保密檢查的12種情況進行了列舉,如對機關、單位保密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保密制度建設情況、保密宣傳教育培訓情況等保密工作進行檢查。規定了保密檢查可以採取的主要措施,如查閱材料、詢問人員,對有關設施、設備、文件資料等先行登記保存,進行保密技術檢測等。
二是明確了泄密案件調查的程序和許可權。規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有關涉嫌泄露國家秘密的線索和案件,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或者組織、督促有關機關、單位調查處理,並可以向有關機關、單位提出處理建議。明確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收繳非法獲取、持有的國家秘密載體,並對收繳程序、有關部門協助配合等提出要求。
三是規定了有關工作時限。要求機關、單位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在24小時內向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地方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接到泄密報告的,在24小時內逐級報至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密級鑒定結論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作出,不能按期出具鑒定結論的,經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等。
四是提出了履職要求。規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開展保密審查、保密檢查和泄露國家秘密案件查處工作,做到科學、公正、嚴格、高效,不得利用職權謀取利益。
記者:實施條例對進一步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方面有什麼新的規定?
負責人:保密工作責任制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也是我國保密管理體制的一大鮮明特徵。保密法對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提出了原則性要求。為加強保密工作組織領導,明確相關人員保密工作職責,確保保密工作落到實處,實施條例對保密工作責任制內容進行了細化:一是規定領導幹部保密工作責任制,明確機關、單位負責人,即機關、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要擔負起全面領導責任。二是規定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明確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崗位責任制是確保保密工作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無論是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還是在非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都有義務保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嚴格按照保密法律法規和機關、單位保密要求,確保國家秘密安全。三是規定機關、單位應當根據保密工作需要,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或者指定人員專門負責保密工作。這既是機關、單位保密工作責任制的具體要求,也是機關、單位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的有效保障。四是規定保密工作責任制履行情況納入年度考評和考核內容。通過考評和考核,可以有效推動保密責任和工作要求的落實,加大對保密工作突出業績的獎勵力度和對違反保密工作責任制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
記者:在強化保密工作保障方面,實施條例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負責人:針對當前我國保密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關鍵保密科技產品配備不足、保密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尚不完善等問題,實施條例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保密基礎設施建設和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的配備;省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的研發工作;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履行職責所需的經費,應當列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機關、單位開展保密工作所需經費應當列入本機關、本單位的年度財政預算或者年度收支計劃。強化保密工作裝備和經費預算,有利於明確保守國家秘密的政府責任,增強機關、單位的保密責任意識。強化關鍵保密科技產品研發配備,有利於加大保密工作投入,推動保密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為國家安全和利益提供切實保障。
記者:實施條例對涉密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負責人:針對當前涉密信息系統保密管理風險大、隱患多的嚴峻形勢,實施條例對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投入使用和運行管理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一是分級保護制度。規定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分為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應當根據涉密信息系統存儲、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確定系統的密級,按照分級保護要求採取相應的安全保密防護措施。二是投入使用審查制度。規定涉密信息系統應當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或者授權的保密測評機構進行檢測評估,並經設區的市、自治州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針對公安、國家安全機關的特殊需求,實施條例規定其涉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的管理辦法,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國家安全部門另行規定。三是運行使用管理制度。規定機關、單位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運行維護、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審計,定期開展安全保密檢查和風險評估;涉密信息系統的密級、主要業務應用、使用范圍和使用環境等發生變化或者涉密信息系統不再使用的,應當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並採取相應措施。
記者:實施條例對從事涉密業務企業事業單位保密審查作出了具體規定,請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負責人:保密法規定,從事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審查。實施條例對這一制度進行了具體化,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國家秘密載體製作、復制、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的業務,應當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保密審查。保密審查不合格的,不得從事涉密業務。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改革精神,對從事以上涉密業務企業事業單位進行的保密審查,屬於行政許可行為。
同時,實施條例對從事涉密業務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予以明確,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成立3年以上的法人,無違法犯罪記錄;從事涉密業務的人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保密制度完善,有專門的機構或者人員負責保密工作;用於涉密業務的場所、設施、設備符合國家保密規定和標准;具有從事涉密業務的專業能力;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等,為保密審查提供了法定標准和尺度。

❹ 政府信息的公開和保密如何把握

《條例》第六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府信息。」同時又規定,在信息公開前,行政機關應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保密審查。《條例》實施後,行政機關應如何確定信息公開與保密的界限呢?如何防止政府以保密為借口而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的義務?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教授認為,在實踐中,正確確定公開和保密的界限可能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適用不同的規則:其一,法律、法規對某一信息有明確的公開或保密規定,在這種情況下,除非當事人申請有權機關確認相應法律違憲和確認相應法規違法,相應信息則必須公開或保密;其二,法律法規對某一信息沒有公開或保密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除非行政機關有證據證明,該信息公開會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否則相應信息必須公開;其三,法律法規對某一信息有保密規定,但保密的范圍、條件或對象不明確,相應信息是否能在某些范圍內、在某種條件下向某些對象公開則應取決於相應法律法規制定機關(而非信息保有機關)對法條的解釋和法院以往對相應案件的判例。有關政府部門如果不是根據以上三種不同情況決定相應信息公開或保密,而是以保密為借口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那麼,行政相對人就可以根據《條例》第三十三條進行舉報或申請復議、提起訴訟。有權機關就可以根據《條例》第三十四、三十五條對之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其他法律責任。 莫於川則認為,為了防止一些政府部門以保密審查機制為托詞,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的義務,《條例》的多個條款作了列舉式的明確要求,這有助於保證政府信息公開的准確和及時,也有助於處理政府信息公開和保密的關系。同時,他還認為,為防止「例外」范圍擴大化,應制定配套的具體制度辦法,將《條例》規定的內容再作適當細化,使行政機關有可操作依據。當然,對這些規定的解釋必須與《條例》的基本精神和立法目的保持一致,且遵循「公開是原則,保密是例外」的行政公開法治的要求。所謂「例外」,必須有法律、法規的明確、具體規定,以及層次很高的國家有關規定,並由司法最終解決有關爭議。

❺ 保密法實施條例對機關,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做了哪些規定

保密法實施條例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機關、單位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本崗位的保密工作負責。

機關、單位應當根據保密工作需要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或者指定人員專門負責保密工作。 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履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情況應當納入年度考評和考核內容。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指定其他人員為定密責任人。專門負責定密的工作人員應當接受定密培訓,熟悉定密職責和保密事項范圍,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5)保密工作條例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二條規定,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和解除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應當由承辦人提出具體意見,經定密責任人審核批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第十條規定,定密責任人在職責范圍內承擔有關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具體職責是:

(一)審核批准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二)對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作出是否變更或者解除的決定;

(三)對是否屬於國家秘密和屬於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先行擬定密級,並按照規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九條規定,下列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泄露後可能損害國家在政治、經濟、國防、外交等領域的安全和利益的,應當確定為國家秘密:

(一)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二)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三)外交和外事活動中的秘密事項以及對外承擔保密義務的秘密事項;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秘密事項;

(五)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

(六)維護國家安全活動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項;

(七)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其他秘密事項。

政黨的秘密事項中符合前款規定的,屬於國家秘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條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絕密級國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級國家秘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級國家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五條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當根據事項的性質和特點,按照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內;不能確定期限的,應當確定解密的條件。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機關、單位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機關、單位對在決定和處理有關事項工作過程中確定需要保密的事項,根據工作需要決定公開的,正式公布時即視為解密。

❻ 軍人保密守則有哪些

共10條,具體如下。

❼ 滄州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動公開制度的滄州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保密審查制度

(試行)
第一條 為規范我市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市區域內各級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保密審查是指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的審查。
第四條 保密審查工作應當遵循「先審查、後公開,誰公開、誰負責」的原則,依法依程序進行。既要防止屬於國家秘密和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府信息,以及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被違法違規公開,又要防止以保密為理由,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
第五條 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本行政機關擬公開政府信息的保密審查。行政機關保密工作組織、機構應當協助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做好保密審查工作。
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符合本行政機關實際的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制度,明確審查責任及工作程序,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范疇。未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審查批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對外發布政府信息。
第七條 保密審查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製作政府信息時,應當對信息內容是否可以公開提出擬定意見,送交科室負責人審核後報單位主管領導審批。對不宜公開的政府信息應該說明理由和依據;
(二)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有關科室應當向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提交本科室負責人和單位分管領導的審查意見,以及政府信息擬公開的時間、形式和范圍;
(三)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在接到擬公開的政府信息文本後,應明確專人進行審查,並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審查意見;
(四)經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簽字同意,由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對外發布政府信息。
第八條 保密審查應重點對本業務系統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公開後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把關,確保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第九條 對主要內容需要公眾廣泛知曉參與,但其中部分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應當經法定程序解密或刪除涉密內容,經保密審查後可以予以公開。
第十條 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經權利人同意公開或者行政機關認為不公開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的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經保密審查後可以予以公開。
第十一條 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動物疫情、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統計信息等政府信息,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保密審查。
第十二條 行政機關對政府信息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時,應當先徵求本行政機關保密工作組織、機構的意見,或者請示本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
仍然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單位)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第十三條 行政機關提請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單位)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依法確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開時,應當提供以下材料:
(一)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的政府信息名稱及內容;
(二)政府信息可以公開或者不可以公開的依據或理由;
(三)本行政機關主要負責同志或者保密組織、機構的意見。
第十四條 對行政機關提交的確定申請,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單位)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做出答復,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 行政機關保密工作組織、機構的職責:
(一)依據《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指導做好本行政機關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及其密級的確定和管理工作;
(二)對本行政機關定密工作定期進行檢查,對定密不當或應定密而未定密的政府信息,應當及時予以糾正;
(三)定期對本行政機關已確定密級的政府信息進行清理,依法做好變更密級和解密工作;
(四)對政府信息公開中發生的泄密問題,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向同級保密工作部門報告;
(五)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政府信息公開中發生的泄密案件查處工作。
第十六條 各級保密工作部門的職責:
(一)對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二)對行政機關提出的不能確定是否屬於國家秘密的政府信息依法予以確定;
(三)對行政機關執行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四)對行政機關發布的政府信息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泄密問題應當立即責成有關行政部門採取補救措施,並視情節輕重,會同有關部門予以通報或依法查處。
第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不履行保密審查責任的單位或個人,造成國家秘密泄露或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視情節輕重,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十八條 經法律、法規授權,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單位、組織和團體的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適用本規定。
第十九條 本制度由市保密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制度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2010年9月30號

❽ 軍人保密守則

共10條,具體如下。來自

❾ 在公安局上班因違反了保密條令被辭退有工資嗎

您好!用人單位有權抄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安排員工的工作,調整員工的工作崗位。勞動合同上這一條:「乙方應服從甲方根據甲方經營需要、乙方工作能力及其工作表現而對其工作崗位進行的安排或者調動,如果乙方在此過程中有任何疑義,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反映或申述,但是不能以各種理由拒絕執行或上崗,否則甲方有權將乙方該等行為作為嚴重違反甲方的規章制度和條例的情形進行處理。」,其內容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因您不服從安排而解除勞動合同的,您得不到任何賠償。謝謝閱讀!

熱點內容
關於新冠疫情和法治 發布:2025-04-29 02:02:11 瀏覽:497
催告函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9 01:51:21 瀏覽:211
新婚姻法惹爭議 發布:2025-04-29 01:35:17 瀏覽:800
公務員辭職當律師 發布:2025-04-29 01:16:10 瀏覽:976
幼兒園舉辦者應該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00:50:43 瀏覽:701
法治部分 發布:2025-04-29 00:28:13 瀏覽:496
合同法105 發布:2025-04-29 00:21:28 瀏覽:171
2015年會計財經法規 發布:2025-04-29 00:17:17 瀏覽:471
關於水法規 發布:2025-04-29 00:11:21 瀏覽:873
中級經濟法票據法期間 發布:2025-04-29 00:11:13 瀏覽: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