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政策與法規特徵

政策與法規特徵

發布時間: 2022-10-09 12:51:34

① 創業政策法規具有的特徵包括哪些

創業政策法規的特徵:
(1)創造性。
(2)創業環節繁雜,每個環節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3)創業以營利為目的。
一、創業及創業政策
廣義的創業是指通過努力,尋求某種成就。狹義的創業是指創業者經過發現和識別商業機會,組織各種資源,提供產品或者服務以建立企業為目的的商業活動。
創業政策是在一個地區或國家為達到經濟目標,促進創業活動並保持均衡創業活動水平的有關政策。

二、產業政策的特點
大學生創業政策的特點有針對性,操作性,連續性。大學生創業政策是實施創業帶動就業,促進大學生創業實習實踐與孵化的重要保障。孵化平台像騰訊眾創空間就很好。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將城鎮新增就業、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合理確定經濟增長速度和發展模式,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以穩增長促就業,以鼓勵創業就業帶動經濟增長。加強財稅、金融、產業、貿易等經濟政策與就業政策的配套銜接,建立宏觀經濟政策對就業影響評價機制。建立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就業評估機制,同等條件下對創造就業崗位多、崗位質量好的項目優先安排。

② 政策與法律的聯系與區別

一、政策與法律的聯系:政策與法律都屬於國家的上層建築,都具有強制性、權威性,但是政策與法律又有所不同。政策經過法定的程序,由法定部門予以制定並發布,才上升為法律。

二、政策與法律的區別:

1、概念不同

(1)政策是階級、政黨或社會集團為實現和維護自身的利益,以權威的形式規定的,在一定時期指導、規范人們活動的行為規則。

(2)法律是由國家制度認可的並由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相比較而言,政策具有階段性、靈活性和及時性,法律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成熟性。政策他們是相輔相成、相互統一的。他們的主要區別如下:

2、制定主體不同

政策的制定主體是黨和國家機關,法律的制定主體是國家的立法機關;

3、建立的程序不同

法律具有穩定性,修改要經過嚴格的程序;政策具有靈活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4、違反的後果不同

違反法律要承擔法律責任;違反政策要受黨紀政紀處分。

(2)政策與法規特徵擴展閱讀

一、法律的特徵: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4、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5、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

二、政策的特點:

1、階級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點,在階級社會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從來不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2、正誤性。任何階級及其主體的政策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3、時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條件和國情條件下,推行的現實政策。

4、表述性。就表現形態而言,政策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外化為符號表達的觀念和信息。它由有權機關用語言和文字等表達手段進行表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網路—政策

③ 政策和法規有什麼區別哪些屬於政策哪些屬於法規如何區分政策和法規

  1. 法規則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法規、自治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

  2. 行政法專規是國務院制屬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效力僅次於法律。

④ 政策與法律的區別

區別如下:

1.意志屬性不同。

法由特定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體現國家意志,具有普遍約束力,向全社會公開;政黨政策是黨的領導機關依黨章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體現全黨意志,其強制實施范圍僅限於黨的組織和成員,允許有不對社會公開的內容存在。

2.規范形式不同。

法表現為規范性法律文件或國家認可的其他淵源形式,以規則為主,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權利義務的規定具體、明確。

政黨政策則不具有法這種明確、具體的規范形式,表現為決議、宣言、決定、聲明、通知等,更多具有綱領性、原則性和方向性。

3.實施方式不同。

法的實施與國家強制相關,且是有組織、專門化和程序化的。政黨政策以黨的紀律保障實施,其實施不與國家強制相關,除非它已轉化為法律。

4、穩定性不同。

法律的規定則比較明確、具體和詳盡,一經制定,非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廢止,有較強的穩定性。政策帶有一般的號召性和原則的指導性,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

5、調整范圍不盡相同。

法律:傾向於只調整可能且必須以法定權利義務來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訴性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領域。

政策:調整的社會關系和領域比法律為廣,對黨的組織和黨的成員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為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政黨政策可涵蓋法的調整范圍,法也有其相對獨立的調整空間。

(4)政策與法規特徵擴展閱讀:

一、法律的特點: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4、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5、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

二、政策的特點:

1、階級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點,在階級社會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從來不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2、正誤性。任何階級及其主體的政策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3、時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條件和國情條件下,推行的現實政策。

4、表述性。就表現形態而言,政策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外化為符號表達的觀念和信息。它由有權機關用語言和文字等表達手段進行表述

⑤ 簡答題,社會保障政策與法規的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社會保障法不是單一的法律, 而由一系列相關的法律、 法規組成,是有關社會保障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社會保障政策是一系列謀略、 法令、 措施、 辦法、 條例等的總稱。 它具有明顯的強制性; 具有給付性; 具有廣泛的社會性以及時間性和地域性等特點。

⑥ 政策的特徵包括

法律分析:政策的主要特點

政策的實質是階級利益的觀念化、主體化、實踐化反映。政策具有以下特點:

階級性。階級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點。在階級社會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從來不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正誤性。任何階級及其主體的政策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時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條件和國情條件下推行的現實政策。

表述性。就表現形態而言,政策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外化為符號表達的觀念和信息。它由權力機關用語言和文字等表達手段進行表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九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

⑦ 政策與法律的不同

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意志屬性不同;

法由特定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體現國家意志,具有普遍約束力,向全社會公開;政黨政策是黨的領導機關依黨章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體現全黨意志,其強制實施范圍僅限於黨的組織和成員,允許有不對社會公開的內容存在。但在政黨法制化趨勢下,政黨特別是執政黨政策公開與秘密的范圍也須以法界定。

2、規范形式不同;

法表現為規范性法律文件或國家認可的其他淵源形式,以規則為主,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權利義務的規定具體、明確。政黨政策則不具有法這種明確、具體的規范形式,表現為決議、宣言、決定、聲明、通知等,更多具有綱領性、原則性和方向性。

3、實施方式不同;

法的實施與國家強制相關,且是有組織、專門化和程序化的。政黨政策以黨的紀律保障實施,其實施不與國家強制相關,除非它已轉化為法律。

4、調整范圍不盡相同;

法傾向於只調整可能且必須以法定權利義務來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訴性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領域。一般而言,政黨政策調整的社會關系和領域比法律要廣,對黨的組織和黨的成員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要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政黨政策可涵蓋法的調整范圍,法也有其相對獨立的調整空間。

5、穩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

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並不意味著法不能因時而變,只是法的任何變動都須遵循嚴格、固定且專業性很強的程序,程序性是法的重要特徵。政策可應形勢變化作出較為迅速的反應和調整,其程序性約束也不及法那樣嚴格和專門化。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政策可朝令夕改或無最基本的程序要求。

法律與執政策在內容和實質方面存在聯系,包括階級本質、經濟基礎、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社會目標等根本方面具有共同性。

(7)政策與法規特徵擴展閱讀

政策具有以下特點:

1、階級性。是政策的最根本特點 。在階級社會中、政策只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從來不代表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不反映所有人的意志。

2、正誤性。任何階級及其主體的政策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3、時效性。政策是在一定時間內的歷史條件和國情條件下,推行的現實政策。

4、表述性。就表現形態而言,政策不是物質實體,而是外化為符號表達的觀念和信息。它由有權機關用語言和文字等表達手段進行表述。

作為國家的政策,一般分為對內與對外兩大部分。對內政策包括財政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軍事政策、勞動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對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政策是國家或者政黨為了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路線和任務而制定的國家機關或者政黨組織的行動准則。

法律的作用

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矯正作用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預防作用

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最終作用

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的,它涉及的對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為。

3、法的評價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斷、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評價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對他人的行為的評價,這是區別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為)和評價作用(涉他人的行為)的關鍵所在。

4、法的預測作用是指人們可以根據法律規范的規定事先估計到當事人雙方將如何行為及行為的法律後果,也就是說,預測作用的對象是人們相互之間的行為,這里的人們應作廣義的理解,即包括國家機關的行為。

5、法的強製作用是指法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實現,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懲罰違法行為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強製作用只能針對違法犯罪人的行為,如果沒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那麼法的強製作用就不能顯現。

6、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過法律的實施,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後的行為發生的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教育作用針對的是一般人的行為,例如,通過對違法行為實施法律制裁不僅對違法者本人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而且也對一般人產生了教育性影響。

⑧ 行政法規具有哪些基本特徵

行政法規的特徵:
(1)表現形式多樣;
(2)行政法規范數量多、內容廣泛豐富,覆蓋范圍廣;
(3)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易變性,靈活性強,可以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
(4)程序性規范與實體性規范共存。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行政法。
法律依據:《行政法》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聲明:該內容系律圖網結合政策法規整理發布,若內容有誤或涉及侵權請點擊意見反饋提交問題,我們將按規定核實後及時處理。

⑨ 政策與法律的聯系與區別

一、政策與法律的區別:

1、意志屬性不同。

法律是由特定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體現國家意志,具普遍約束力,向全社會公開;政黨政策是黨的領導機關依黨章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其強制實施范圍僅限於黨的組織和成員,允許有不對社會公開的內容存在。

2、規范形式不同。

法表現為規范性法律文件或國家認可的其他淵源形式,以規則為主,具有嚴格的邏輯結構,權利義務的規定具體、明確。政黨政策則不具有法這種明確、具體的規范形式,表現為決議、決定、聲明、通知等,更多具綱領性、原則性和方向性。

3、實施方式不同。

法的實施與國家強制相關,且是有組織、專門化和程序化的。政黨政策以黨的紀律保障實施,其實施不與國家強制相關,除非它已轉化為法律。

4、調整范圍不盡相同。

法傾向於只調整可能且必須以法定權利義務來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訴性的社會關系和行為領域。政黨政策調整的社會關系和領域比法律為廣,對黨的組織和黨的成員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為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政黨政策可涵蓋法的調整范圍,法也有其相對獨立的調整空間。

5、穩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

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並不意味著法不能因時而變,只是法的任何變動都須遵循嚴格、固定且專業性很強的程序,程序性是法的重要特徵。政策可應形勢變化作出較為迅速的反應和調整,其程序性約束也不及法那樣嚴格和專門化。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政策可朝令夕改或無最基本的程序要求。

二、政策與法律的聯系:

1、雖然政策與法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社會生活中能夠發生巨大的影響,但政策這種社會調整措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政策調整往往缺乏明確性和系統性。政策規范的內容傾向於原則、抽象,權利與義務的規定不明確、不具體,相比之下,法律則傾向於明確、具體、有保障,要求有嚴格的邏輯結構、統一的體系。

3、政策缺少法律規范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國家強制性,不能像法律直接憑借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實行。

4、政策缺少法律規范所具有的穩定性。政策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可以根據形勢的變化而改變。較之法律的修改,政策的文化所受的限制和約束要小得多。

熱點內容
非訴律師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4-11-20 19:23:55 瀏覽:326
塔吊坍塌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19:17:01 瀏覽:673
崑山人民法院執行法官 發布:2024-11-20 18:44:06 瀏覽:649
女法官電視劇 發布:2024-11-20 18:43:58 瀏覽:865
侵權法的社會功能 發布:2024-11-20 18:30:50 瀏覽:786
中國司法部官網查詢 發布:2024-11-20 18:25:33 瀏覽:819
司法部熊選國仕途 發布:2024-11-20 18:22:38 瀏覽:36
合同法146條 發布:2024-11-20 18:03:36 瀏覽:909
知名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好 發布:2024-11-20 17:51:29 瀏覽:374
林奕含法院 發布:2024-11-20 17:42:14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