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甘肅省草原法實施條例

甘肅省草原法實施條例

發布時間: 2022-10-15 04:12:11

Ⅰ 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管理、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草原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甘肅省畜牧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細則。第二條本細則適用范圍:
(一)牧區及半農半牧區的草原;
(二)農區的天然草山、草坡及人工草地;
(三)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宜牧地。第三條省人民政府畜牧業部門主管全省的草原管理工作,自治州、市(地區)、縣(市、區)的農牧業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牧區、半農半牧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草原管理、監理機構,鄉級人民政府建立草原管理委員會。第二章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第四條草原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除外。
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體或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畜牧業生產。
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集體所有制單位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
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五條遇有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時,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由鄉級或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協商解決。
收購和販運牲畜過境,應按指定的路線行進。需中途停留放牧的,應徵得草原使用者的同意,向當地草原管理部門或監理部門繳納草原養護費。繳納養護費的具體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草原養護費的50%用於對草場使用者的補償。第六條草原所有權、使用權發生爭議時,由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有利團結的精神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各級人民政府處理。草原權屬爭議處理的許可權是:
(一)個人與個人、個人與村、村與村之間的草原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處理;
(二)鄉與鄉、鄉與縣屬單位之間的草原爭議,由縣級人民政府處理;
(三)縣與縣或縣與非縣屬單位之間的草原爭議,由自治州、市人民政府或地區行政公署處理;
(四)自治州、市(地區)之間的草原爭議,由省人民政府處理;
(五)與毗鄰省或中央企事業等有關單位的草原爭議,由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以前,在本省轄區內爭議雙方必須撤出有爭議的地區,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不得破壞草原及其建築設施,不得拆除、移動草原上現有的邊界標記。第七條國家建設、鄉(鎮)建設、農牧民建房需要徵用和佔用草原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甘肅省實施土地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徵用和佔用草原必須做到:
(一)地質普查、開采礦藏、修建鐵路和公路等徵用草原,應在批准范圍內進行。作業完畢,對凡能利用的土地,必須做好表層土壤回填,恢復草原植被;
(二)對被徵用、佔用草原內與群眾生活及牧業生產有關的水源、渠道、道路、橋梁和草原建設設施,徵用、佔用的單位和個人應予保護,不得擅自阻斷或破壞。如有阻斷或破壞的,應限期修復或新建相應的設施;
(三)徵用天然草場,必須支付相當於正常年景產草量產值十倍的草原補償費,支付牧民安置補助費,並要妥善安置牧民的生產和生活,徵用人工草場的,還必須加收建設人工草場的全部投資;
(四)國家建設徵用和佔用民族自治地方的草原,必須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做出有利於民族自治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安排。第三章草原保護第八條嚴格保護草原植被,禁止開墾和破壞。如需要開墾少量草原用於種植飼草飼料的,由使用者申請,經當地農牧業部門或草原監理部門報請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第九條在草原上割灌木、割蘆葦、挖葯材、挖野生植物等,必須徵得草原使用者同意,報請鄉級或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方可在指定時間和區域內進行,隨挖隨填,保留部分植物母株,並繳納草原養護費,用於恢復草原植被和補償草原使用者的直接損失。草原養護費的收取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
禁止在荒漠草原、半荒漠草原和沙化地區砍挖灌木、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未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採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

Ⅱ 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的決定

一、第三條修改為:「省人民政府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的草原管理工作,自治州、市(地區)、縣(市、區)的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各州、市(地區)及牧區、半農半牧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監理機構,具體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工作。」二、第五條修改為:「遇有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時,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由鄉級或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協商解決。
收購和販運牲畜過境,應按指定的路線行進。需中途停留放牧的,應徵得草原使用者的同意,向當地草原管理部門或監理部門繳納草原養護費。
草原養護費應設專帳管理,草原養護費的50%用於補償草原使用者的直接損失,其餘部分有計劃地用於草原建設。繳納養護費的具體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三、第八條修改為:「嚴格保護草原植被,禁止開墾和破壞。如需要開墾少量草原用於種植飼草飼料的,由使用者申請,經當地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草原監理部門報請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四、第二十四條修改為:「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受到侵犯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草原監理部門處理,受理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五、第二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細則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草原監理部門予以處理:
(一)地質普查、開采礦藏,修建鐵路和公路等徵用草原,作業完畢,要限期做好表層土壤回填,恢復草原植被,並每畝按正常年景同類草原產草量年產值繳納草原損失補償費;
(二)未經審批開墾草原的,除令其限期恢復植被外,每開墾一畝,罰款100元至300元;
(三)在草原上砍挖灌木、葯材、固沙植物和其它野生植物等,造成草原植被破壞的,除沒收所得實物外,責令恢復植被,情節嚴重的每人每次罰款10元至50元;
(四)機動車輛在草原上違反規定行駛破壞草原植被的,每次賠償20元至300元草原損失費;
(五)超載放牧逾期未作處理的,超載部分要加收草原養護費,收取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六、刪去第二十六條。以後各條序號作相應修改。七、第二十八條修改為:「排廢造成草原污染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相關規定處理。」八、第三十一條修改為:「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依照《行政復議條例》和《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公布。

d57633--0101215llj

Ⅲ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草原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態環境,維護草原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經濟的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和《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的規定,結合自治縣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縣行政區域內的所有草原,包括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以及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宜牧地。第三條加強草原的管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是自治縣、鄉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保護草原是各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第四條自治縣人民政府畜牧部門主管轄區內的草原管理工作,鄉、民族鄉草原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本鄉的草原管理工作。第五條自治縣草原監理所、草原工作站受畜牧主管部門領導,負責自治縣草原行政執法、監督和草原技術推廣工作。第六條自治縣草原監理所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執行草原法律、法規,監督檢查草原的管理、保護、建設和利用;
(二)受自治縣人民政府或草原管理部門委託,辦理草原徵用、使用等審批事項,發放《草原使用證》和涉及草原方面的其它證件;
(三)負責草原登記,核查草原載畜量;
(四)協同有關部門依法處理破壞草原及草原設施的案件和違法行為;
(五)會同區、鄉、村辦理草原的臨時調劑;
(六)檢查並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七)徵收草原補償費、草原養護費和其他費用及各種破壞草原的罰沒款;
(八)辦理獎懲事宜;
(九)辦理上級草原管理部門交辦的事項。第七條自治縣草原工作站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草原法律、法規及草原建設的方針、政策和規定;
(二)進行科學試驗、示範、推廣草原先進科學技術;
(三)幫助並指導牧民培育、建設草原和開展飼料生產;
(四)開展草原病、蟲、鼠及毒害測報和防治工作;
(五)進行牧草、種子的檢疫、檢驗工作;
(六)測報、核定並監督草原載畜量;
(七)辦理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事項。第八條自治縣行政區域內草原屬於全民所有,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草原除外。第九條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集體所有制單位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由自治縣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件,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第十條自治縣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域內的所有草原,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採取戶、聯戶和村民小組等各種形式,承包給單位或個人使用,從事畜牧業生產,承包經營權長期不變。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使用草原的單位和個人,有管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權利和義務。
承包經營的草原,實行誰承包、誰管理、誰建設、誰受益;經發包方同意,允許有償轉讓。第十一條因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草原時,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由區、鄉、村調劑解決。第十二條自治縣對轄區內的草原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做到管、用、建相結合,責、權、利相統一。合理確定載畜量,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禁止亂放,超載放牧,凡超載部分必須限期自行處理。凡使用草原的單位或個人都要按承包使用的草原面積,依照有關規定,交納草原有償使用費,有償使用的辦法由自治縣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三條草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發生爭議時,有關各方應本著互諒互讓、有利於民族團結和發展生產的原則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下列原則解決:
(一)戶與戶之間的爭議,由村委會調處;
(二)村與村之間的爭議,由鄉政府調處;
(三)鄉與鄉之間或鄉與縣屬單位之間的爭議,由自治縣人民政府調處。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以前,爭議雙方必須撤出有爭議的地區,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不得破壞爭議地段的草原及其建築設施,不得拆除移動草原上固有的邊界標記。第十四條在調解、裁決草原權屬爭議時,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處理:
(一)戶與戶之間的草原界線以承包合同確定的界線為准;
(二)區、鄉、村之間的界線以行政區劃界線為准;
(三)廠(場)礦與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界線,以正式批准建廠(場)礦時的界線為准;
(四)經自治縣人民政府重新規劃或裁決的,以重新規劃裁決的正式文件為准。

Ⅳ 甘肅省草原條例(2022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發展現代畜牧業,促進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草原規劃、保護、建設、利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不包括城鎮草地。

法律、行政法規對草原規劃、保護、建設、利用和管理已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的管理,將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保障草原資源保護和建設資金投入。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規劃、保護、建設、利用和監督管理工作;依法設立的草原監督管理機構,按照職責負責草原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草原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根據需要可以設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具體監督檢查工作。

承接草原行政處罰權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執法能力建設,依照規定范圍和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應急、農業農村、水利、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文旅、氣象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草原保護工作。第二章權屬、規劃與建設第六條草原權屬的確認和登記、草原承包經營及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草原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爭議處理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七條承包草原應當相對集中,留出牧道、飲水點、配種點等公共用地,方便農牧民生產生活和草原的綜合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依法編制本行政區域的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應當與本行政區域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國土空間規劃應當嚴格控制工程建設使用草原面積。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劃定草原分布范圍,設立標志、建立檔案,繪制草原分布圖及利用現狀圖,並予以公告。第十條草原調查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草原調查結果和草原質量,依據國家草原等級評定標准,對草原進行評等定級。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對退化、沙化、鹽鹼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草原,劃定治理區,組織有關部門實施專項治理。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因地制宜地推廣和採用免耕補播、撒播或者飛播等保護草原原生植被的方式改良草原,通過建設人工草地、飼草飼料基地、草原水利設施及人畜飲水工程,引導農牧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科研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草原退化機理、生態演替規律等基礎性研究,加強草原生態系統恢復、優質抗逆牧草品種選育、畜種改良和飼養方法等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積極推廣草原科研成果。第十四條在草原上種植牧草或者飼料作物,應當符合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和技術規程。

不得在下列天然草原建設旱作人工草地:

(一)年平均降水量在三百五十毫米以下的;

(二)坡度二十五度以上的;

(三)土壤條件不適宜種植的。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加強草種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選育、引進、推廣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良草品種。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草種生產、加工、引進、推廣、經營、檢驗和檢疫的監督管理,保證草種質量。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引進、經營、播種未經檢驗、檢疫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草種。發現有病蟲害的草種,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力量進行無害化處理。

Ⅳ 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草原管理條例(1999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草原的管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保護草原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的規定,結合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自治縣所轄行政區域內的一切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場)。第三條 加強草原的管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職責。保護草原是各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第二章 草原管理機構第四條 自治縣人民政府畜牧業局主管自治縣所轄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下設草原管理站、監理站。鄉(鎮)人民政府建立草原管理委員會,配備專職或兼職草原管理員、監理員,具體負責草原管理監理工作。第五條 草原管理站的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草原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二)協助主管部門制訂草原整體規劃及草原整體改良建設計劃;
(三)進行科學試驗,推廣、應用草原生產先進科學技術;
(四)指導群眾開展草原培育建設和飼草飼料生產;
(五)開展草原病、蟲、鼠害的測報和防治工作;
(六)進行牧草種子的檢驗、檢疫工作;
(七)測報草原載畜量;
(八)辦理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事宜。
草原監理站的職責是:
(一)執行草原法律、法規,檢查、監督草原的管理、保護、利用和建設;
(二)受自治縣人民政府委託核發草原使用權的證件和其它證件;
(三)會同有關部門辦理在草原上採石、挖沙、挖葯材、挖野生植物、砍灌木、采礦、淘金等審批事宜;
(四)協助司法部門處理有關破壞草原的案件;
(五)會同有關部門對草原防火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六)收取草原的補償費、養護費、牧民安置補助費、育草基金和破壞草原罰沒款;
(七)核查草原載畜量;
(八)辦理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事宜。第三章 草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六條 自治縣境內的草原屬全民所有,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自治縣境內的一切草原,可由戶、聯戶、村、鄉(鎮)承包使用,從事畜牧業生產。
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集體所有制單位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由自治縣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件,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第七條 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和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八條 草原實行有償使用。凡使用草原的單位或個人,都要按承包的草原面積,依照有關規定每年繳納草原有償使用費。第九條 草原的出租轉讓,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轉包草原須經鄉人民政府同意,由草原監理站重新登記。第十條 因自然災害或者其它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時,由有關各方協商,簽訂合同,明確調劑范圍和期限。村與村之間調劑草原報鄉人民政府批准,鄉與鄉之間調劑草原報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 草原權屬發生爭議時,爭議雙方應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通過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按下列程序解決:
(一)承包戶與承包戶、承包戶與村、村與村之間的草原爭議,由鄉人民政府處理;
(二)鄉與鄉、鄉與自治縣屬單位之間的草原爭議,由自治縣人民政府處理;
(三)自治縣與本地區毗鄰縣之間的草原權屬爭議,報請地區行政公署調解、處理;
(四)自治縣與外省之間的草原權屬爭議,由自治縣人民政府逐級呈報省人民政府調解、處理。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以前,有關各方都必須撤出有爭議的地區,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不得破壞草原及其建築設施,不得拆除、移動草原上現有的邊界標記。第四章 草原的管理、保護、利用和建設第十二條 擁有草原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有管理、保護、利用和建設草原的權利和義務。誰使用、誰管理、誰保護、誰建設、誰受益的原則長期不變。草原使用權變更或轉讓時,接受單位或個人對已有的草原建設成果要給予合理的補償。第十三條 自治縣、鄉人民政府要加強草原科技隊伍建設,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有計劃地培訓農牧民技術人員,推動草原建設新科技和新成果的應用。

Ⅵ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草原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天祝藏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自治縣)畜牧業經濟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以下簡稱《草原法》)、《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和《天祝藏族自治縣自治條例》的規定,結合自治縣的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自治縣所轄行政區域內的所有草原,包括牧區、農林區的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退耕還牧地、郁閉度在0.3以下的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以及經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宜牧地。第三條自治縣人民政府畜牧主管部門主管所轄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鄉(鎮)建立草原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本鄉(鎮)的草原管理工作。第四條自治縣設草原監理站、草原工作站,負責自治縣草原行政執法、監督和草原技術推廣工作,受畜牧主管部門領導。鄉(鎮)設立草原監理站或配備專職、兼職草原監理員,具體辦理鄉(鎮)草原管理委員會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事項。各級草原監理員執行公務時,必須佩戴證章,並出示證件。第五條自治縣草原監理站行使下列職權:
(一)宣傳貫徹執行草原法律法規,監督檢查草原的保護、管理、建設和利用;
(二)受自治縣人民政府的委託,審核確定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辦理草原登記、發放《草原使用證》和其他證件;
(三)協同有關部門按規定辦理徵用、佔用草原的具體事項和在草原上開礦、採金、挖葯材、採石、挖砂、取土、勘探、築路、工程建設等審批事項;
(四)會同有關部門處理破壞草原及草原設施的案件和違法行為;
(五)協同有關部門辦理草原的臨時調劑;
(六)做好草原防火工作;
(七)核查草原載畜量;
(八)徵收和管理草原補償費、草原養護費、牧民安置補助費、育草基金和各種破壞草原的罰沒款;
(九)辦理獎懲事宜;
(十)辦理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事項。
自治縣草原工作站行使下列職權:
(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草原生產的方針、政策和規定;
(二)進行科學試驗,推廣、應用草原生產先進科學技術;
(三)指導群眾開展草原培育建設和飼草飼料生產;
(四)開展草原病、蟲、鼠害的測報和防治工作;
(五)進行牧草種子的檢驗、檢疫工作;
(六)測報草原載畜量;
(七)辦理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有關業務事項;第六條自治縣境內的草原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除外。
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可以由鄉(鎮)、村、聯戶或戶承包使用,從事畜牧業生產。
承包經營的草原,實行誰承包,誰管理,誰建設,誰利用;經發包方同意,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允許在本村牧戶之間轉包,但不得非法出租、買賣和變相買賣。
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七條因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草原時,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由有關方面協商解決。第八條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發生爭議時,由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有利於團結和發展生產的原則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自治縣境內的爭議,由縣、鄉人民政府處理;與毗鄰省、市、縣、區和非縣屬單位的爭議,分別報請地區行政公署(州、市)或省人民政府處理。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以前,爭議雙方必須撤出有爭議的地區,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不得破壞草原及其建築設施,不得拆除、移動草原上固有的邊界標記。第九條國家、集體建設和農牧民宅基地建設需徵用和佔用草原時,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甘肅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徵用和佔用草原必須做到:
(一)需要徵用和佔用草原的單位和個人,應向自治縣土地管理部門和草原監理站提出申請,由草原監理站簽注意見,土地管理部門按法定程序審批或報批;
(二)國家、集體建設徵用、佔用草原,應在批準的范圍內進行;作業完畢,對凡能利用的草原,必須由徵用、佔用單位做好表層土壤回填,恢復草原植被;
(三)對被徵用、佔用草原上與群眾生活、生產有關的水源、渠道、道路、橋梁和草原建設設施,徵用、佔用單位或個人應予以保護,不得毀壞。如有毀壞或阻斷,應限期修復或新建相應的設施;
(四)國家、集體建設徵用天然草原,必須在草原徵用前一次性支付草原補償費、牧民安置補助費;徵用人工草場、圍欄草場,加收建設人工草場、圍欄草場的全部投資;草原補償費、牧民安置補助費由自治縣草原監理站統一徵收,收取的草原補償費百分之七十由鄉(鎮)提出草原建設項目,經畜牧主管部門審批後返還使用;百分之三十由草原監理站用於草原培育建設;牧民安置補助費全部返還被徵用草原的牧戶。
草原補償費、牧民安置補助費的徵收標准由自治縣人民政府具體規定。

Ⅶ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辦法(2003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草原的保護、建設和管理、利用,保障草原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的規定,結合自治州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境內的天然草原、人工草地、退耕還草地以及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牧業用地。第三條 自治州、縣(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監督管理工作,牧區鄉人民政府草原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本鄉草原管理工作。第二章 草原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四條 自治州境內的草原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一)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從事畜牧業生產。
(二)國有牧場、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使用的草原,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核發草原使用證,確認使用權;集體或個人承包使用的草原由縣(市)人民政府核發草原使用證,確認使用權。第五條 草原使用證由自治州人民政府統一監制,縣級人民政府頒發。一個單位所使用的草原分屬兩縣以上的,由所在縣分別核發本縣境內的草原使用證。第六條 依法登記的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七條 自治州境內的草原,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純牧區草原實行承包到戶;半農半牧區草原,原則上應承包到戶,確有困難的可以承包到聯戶或村民小組。誰使用、誰保護、誰建設、誰受益,五十年不變。草原承包經營戶與鄉人民政府簽訂承包合同。
承包草原時應適當留出機動草原,作為科學試驗、公益事業及其他用地。第三章 草原管理第八條 沒有開發利用的全民所有草原,由縣(市)人民政府統一管理,可以依法拍賣使用權或個體承包經營。已列入國家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區的草原,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營管理。第九條 使用草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履行管理、保護、建設和利用草原的權利和義務。對於保護、管理不善造成,草原退化和植被破壞,又不積極改良和恢復的,發包方可以終止其承包合同。
草原的承包經營權可依法有償自願合理流轉,包括轉讓、轉包、合作等。草場承包經營權流轉須經所在村委會同意,鄉人民政府批准,並向縣草原監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流轉雙方必須簽訂合同。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使用的草原不得非法轉讓和隨意改變用途。第十條 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時,應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由有關方面協商解決。第十一條 自治州內縣(市)與縣、(市)之間草原使用權屬發生爭議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由自治州邊界部門負責處理。縣(市)內的草原權屬爭議,由縣(市)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在草原糾紛未解決以前,爭議雙方必須撤出有爭議的地區,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不得破壞草原及其設施,不得改變草原邊界標記。第十二條 國家、集體建設和農牧民劃宅基地需徵用、使用草原時,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一)徵用、使用草原,須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由草原管理部門協同土地管理部門核劃草原面積,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二)徵用、使用天然草原,必須由徵用、使用單位支付草原補償費和牧民安置補助費,徵收標准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徵用、使用人工草場的,還須加收建設人工草場的全部費用。
(三)需臨時佔用草原,須經縣級以上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期限不得超過二年。佔用期間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構築物。佔用期滿,用地單位必須恢復草原植被並及時退還。佔用者向草原承包者按正常年景草原年產值給予補償。第十三條 草原管理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實行草原登記。國有牧場、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集體和寺院使用的草原以及牧民承包經營的草原都要登記,填發草原登記卡片,建立草原檔案。
(二)實行草畜平衡制度。縣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草畜平衡管理工作,按照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草原載畜量標准,對草原承包經營者或草原使用單位,每兩年進行一次草畜平衡核定,並確定適宜載畜量,嚴禁超載過牧。

Ⅷ 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細則》的決定(2004)

一、第八條修改為:「禁止開墾草原,嚴格保護草原植被。對已墾草原應當實行有計劃的退耕還草和專項治理措施。」二、第九條修改為:「在草原上採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必須辦理採集許可證。嚴格按照採集許可證規定的時間、地點、種類、數量、工具和方法採集。禁止無證採集和違規採集。採集時,必須按自然土層隨挖隨填,保留部分植物母株,不損毀植物根部,不影響其再生。同時,繳納草原植被恢復費,用於採集地草原植被的恢復。
禁止破壞草原植被。禁止在荒漠、半荒漠和嚴重退化、沙化、鹽鹼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以及生態脆弱區的草原上採挖野生植物。」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細則》根據本決定作相應的修改,重新公布。

Ⅸ 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細則(200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管理、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草原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甘肅省畜牧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細則。第二條本細則適用范圍:
(一)牧區及半農半牧區的草原;
(二)農區的天然草山、草坡及人工草地;
(三)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宜牧地。第三條省人民政府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的草原管理工作,自治州、市(地區)、縣(市、區)的畜牧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管理工作。各州、市(地區)及牧區、半農半牧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監理機構,具體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甘肅省實施草原法細則》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工作。第二章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第四條草原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除外。
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和集體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由集體或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畜牧業生產。
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草原,集體所有制單位長期固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草原、集體所有的草原、草山、草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
草原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五條遇有自然災害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調劑使用草原時,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由鄉級或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協商解決。
收購和販運牲畜過境,應按指定的路線行進。需中途停留放牧的,應徵得草原使用者的同意,向當地草原管理部門或監理部門繳納草原養護費。
草原養護費應設專帳管理,草原養護費的50%用於補償草原使用者的直接損失,其餘部分有計劃地用於草原建設。繳納養護費的具體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第六條草原所有權、使用權發生爭議時,由當事人本著互諒互讓、有利團結的精神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各級人民政府處理。草原權屬爭議處理的許可權是:
(一)個人與個人、個人與村、村與村之間的草原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處理;
(二)鄉與鄉、鄉與縣屬單位之間的草原爭議,由縣級人民政府處理;
(三)縣與縣或縣與非縣屬單位之間的草原爭議,由自治州、市人民政府或地區行政公署處理;
(四)自治州、市(地區)之間的草原爭議,由省人民政府處理;
(五)與毗鄰省或中央企事業等有關單位的草原爭議,由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草原權屬爭議解決以前,在本省轄區內爭議雙方必須撤出有爭議的地區,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借口挑起事端,不得破壞草原及其建築設施,不得拆除、移動草原上現有的邊界標記。第七條國家建設、鄉(鎮)建設、農牧民建房需要徵用和佔用草原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甘肅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的規定辦理。徵用和佔用草原必須做到:
(一)地質普查、開采礦藏、修建鐵路和公路等徵用草原,應在批准范圍內進行。作業完畢,對凡能利用的土地,必須做好表層土壤回填,恢復草原植被;
(二)對被徵用、佔用草原內與群眾生活及牧業生產有關的水源、渠道、道路、橋梁和草原建設設施,徵用、佔用的單位和個人應予以保護,不得擅自阻斷或破壞。如有阻斷或破壞的,應限期修復或新建相應的設施;
(三)徵用天然草場,必須支付相當於正常年景產草量產值十倍的草原補償費,支付牧民安置補助費,並要妥善安置牧民的生產和生活,徵用人工草場的,還必須加收建設人工草場的全部投資;
(四)國家建設徵用和佔用民族自治地方的草原,必須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做出有利於民族自治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安排。第三章草原保護第八條禁止開墾草原,嚴格保護草原植被。對已墾草原應當實行有計劃的退耕還草和專項治理措施。第九條在草原上採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必須辦理採集許可證。嚴格按照採集許可證規定的時間、地點、種類、數量、工具和方法採集。禁止無證採集和違規採集。採集時,必須按自然土層隨挖隨填,保留部分植物母株,不損毀植物根部,不影響其再生。同時,繳納草原植被恢復費,用於採集地草原植被的恢復。
禁止破壞草原植被。禁止在荒漠、半荒漠和嚴重退化、沙化、鹽鹼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草原以及生態脆弱區的草原上採挖野生植物。

Ⅹ 甘肅省草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草原,促進草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草原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不包括城鎮草地。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專項資金,用於草原的保護和建設。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草原規劃、建設、保護、利用和監督管理工作,其所屬草原監督管理機構具體負責草原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草原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根據需要可以設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具體監督檢查工作。第五條 國土資源、林業、水利、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環境保護、建設、交通、旅遊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草原保護工作。第二章 規劃建設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的規定,編制本行政區域的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

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應當與本行政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嚴格控制工程建設使用草原數量。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級人民政府批準的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組織相關部門和單位,劃定草原分布范圍,設立標志、建立檔案,繪制草原分布圖及利用現狀圖,並予以公告。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每五年進行一次草原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草原質量,依據國家草原等級評定標准,對草原進行評等定級,並建立草原資源檔案及資料庫。

草原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一)草原資源的類型、分布、面積、等級、產草量及載畜量;(二)季節草場分布、面積、草畜平衡情況及水源條件;(三)割草地的分布、面積、類型、產草量及其利用情況;(四)退化、沙化、鹽鹼化、荒漠化及鼠蟲害草原、有毒害草草原、外來入侵生物的分布、面積及危害程度;(五)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圍欄草地的分布、面積、產草量;(六)其他需要調查的內容。第九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將退化、沙化、鹽鹼化、荒漠化的草原納入國土治理建設規劃,劃定治理區,組織有關部門實施專項治理。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因地制宜地推廣和採用免耕補播、撒播或者飛播等保護草原原生植被的方式改良草原,通過建設人工草地、飼草飼料基地、草原水利設施及人畜飲水工程,引導農牧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科研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草原退化機理、生態演替規律等基礎性研究,加強草原生態系統恢復、優質抗逆牧草品種選育、畜種改良和飼養方法等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積極推廣草原科研成果。第十二條在天然草原上建立人工草地種植牧草或者飼料作物,應當符合草原保護、建設、利用規劃和技術規程。

不得在下列天然草原建設旱作人工草地:(一)年平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下的;(二)坡度25度以上的;(三)土壤條件不適宜種植的。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草種生產、加工、引進、推廣、流通、經營、檢驗和檢疫的監督管理,鼓勵和支持選育、引進、推廣適合當地條件的優良草品種。

未經檢驗、檢疫或者檢驗、檢疫不合格的草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引進、流通、播種。發現有病蟲害的草種,草原監督管理機構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理。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草原火情監測網路和應急機制,加強草原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和防火、撲火物資儲備,完善草原防火組織機構,組建防火隊伍,推廣防火技術,提高草原防火、撲火能力。

每年十月一日至第二年五月三十一日為草原防火期。第三章承包經營第十五條 草原屬於國家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除外。

依法確定給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草原,可以實行承包經營。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草原,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保護管理,並可以直接組織發包,所得收益由同級財政專戶管理,全額用於草原保護和建設。

熱點內容
開江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17 05:51:57 瀏覽:470
新婚姻法2015房產 發布:2025-01-17 05:16:48 瀏覽:586
勞動法關於繳保險費 發布:2025-01-17 05:12:03 瀏覽:424
怎樣在勞動法內調動員工工作 發布:2025-01-17 04:23:33 瀏覽:664
設區市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處罰 發布:2025-01-17 03:53:46 瀏覽:96
法院處置網站 發布:2025-01-17 03:47:13 瀏覽:875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