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
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環境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州行政區域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質量負責,實行行政首長任期內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將環境質量和環境保護工作列入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保護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環境監測網路,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定期發布轄區內環境質量狀況。第五條州、縣(市)人民政府在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計劃及重大經濟、產業和技術政策,進行資源開發、區域國土整治、開發區建設、城市改造等活動時,應當進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採取有利於保護環境的對策和措施。第六條州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環境保護規劃和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對全州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價,制訂本轄區和轄區內的小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由州人民政府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實施。第七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本轄區的生態調查和區域環境評估工作,劃定生態功能區,制定生態保護和建設規劃並納入環境保護規劃。江河源頭、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的重要區域等可以劃定生態功能保護區,保持流域、區域生態平衡,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第八條對保護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以及污染防治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獎勵,獎勵經費列入當年同級財政預算。第九條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辦理審批手續。
承擔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評價,確保評價質量。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單位,應當對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意見負責,不得越權審批。第十條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執行防治污染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
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的單位,應當按建設項目防治污染設施投資百分之三十向負責審批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繳納「三同時」保證金。建設單位的防治污染工程開工並投入該工程投資的百分之七十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保證金及利息及時返還給建設單位,並監督保證金的使用。
防治污染的設施,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方可發給建設單位營業執照,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第十一條凡開發建設項目的單位和個人,對開發利用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破壞應當進行綜合治理。
錳、鉛、鋅、硫、汞、鐵合金、釩、磷、銦及其他可能產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礦產原料的采選、冶煉,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採用先進工藝和技術,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礦產品原料采選、冶煉企業,對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應當建設專用的貯存、處置設施和場所,防止固體廢物流失、滲漏等對環境造成污染;對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應當進行治理,使排放的污染物達到規定的排放標准。
禁止將產生的固體廢物、廢水傾倒和排入滲井、滲坑、溶洞、裂隙;禁止將固體廢物和未經處理的廢水倒入和排入溪澗、河流、山塘、水庫等水體。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水域功能區劃的要求保護水體,對本行政區域受到污染和破壞的河流進行綜合整治,使水質符合水域功能區劃的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
縣(市)、鎮人民政府應當把其政府所在地的城市水污染防治納入城市建設規劃,逐步建設和完善污水排放管網和集中處理設施。三萬人以上的建制鎮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應當集中處理。新建的工業區、居住區排放的生活污水應納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或者配套建設獨立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使污水經處理後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
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和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州)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和管理活動,適用於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村集體經濟,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利用集體所有的資源要素,通過合作與聯合實現共同發展的一種經濟形態。
本條例所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指依法在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注冊登記賦碼設立的具有公有制性質和特別法人資格的 鄉(鎮、街道辦事處)股份經濟合作總社(經濟聯合總社)、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經濟聯合社)、村民小組股份經 濟合作社(經濟合作社)。第四條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和管理應當遵循政府推動、集體所有、因地制宜、民主管理、科學發展的原則。第五條州人民政府負責農村集體經濟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縣(市)人民政府負責農村集體經濟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服務和監督檢查。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農村集體經濟工作的指導、服務和監督管理工作,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承擔具體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支持引導村(居)民積極發展本村(社區) 集體經濟,為農村集體濟發展提供生產條件。第六條州、縣(市)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農村集體經濟的行業管理和指導服務。財政、發展和改革、自然資源和規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鄉村振興、金融保險、稅務、商務、科技、審計、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和管理工作。第七條州、縣(市)人民政府對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八條鼓勵、引導、支持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等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和管理活動。第二章促進第九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財政、項目、土地、人才、水電氣、金融、保險、稅收、電商、科技等政策支持,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第十條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經營以效益為中心,統籌兼顧分配與積累,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農村集體資產范圍包括:
(一)集體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資源性資產;
(二)集體所有的用於經營的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工 具器具、農業基礎設施、集體投資興辦的企業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經濟組織的資產份額、無形資產等經營性資產;
(三)集體所有的用於公共服務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 體育等方面的非經營性資產;
(四)接受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社會捐贈等形成的資產;
(五)依法屬於成員集體所有的其他資產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低風險、可持續的方式盤活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權,發展物業經濟、服務經濟、資源經濟,通過承包、租賃、入股、招商或自主經營等多種路徑,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獲得穩定收入。第十一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州、縣(市)財政主管部門應當安排專項資金,可以採取資金整合、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支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第十二條州、縣(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除法律法規規定應當進行招投標的項目和上級對財政資金使用方式有規定的支農項目外,在同等條件下按照程序優先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設項目,由符合專業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股的經濟實體實施。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獨立或與企業聯合開發、投資興建農業產業化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並將道路、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項目優先納入項目計劃。
國家投資的農村飲水、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垃圾處理、文化健身、村組停車場、光伏發電、鄉(鎮)村(社區)農貿市場等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可以確權到村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護,收益歸其所有。
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條例(2002修正)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結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的政冶、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實行區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州的行政區域為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古丈縣、花垣縣、保靖縣、永順縣、龍山縣。
自治州的首府設在吉首市。第三條 自治州設立自治機關。
自治機關行使下設區、縣的市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照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自治權。第四條 自治州的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引下,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實施科教興州,加速經濟文化的發展,把自治州建成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山川秀美的民族自治地方。第五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保證憲法和法律在本州的遵守和執行,把國家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完成上級國家機關交給的各項任務。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根據本州的情況在不違背憲法和法律的原則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加速經濟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本州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在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准後,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第六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第七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保障各民族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並且教育他們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第八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對全州各族人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教育。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保護合法的宗教活動,禁止邪教活動。第二章 自治機關第九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自治州人民政府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第十條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中,土家族、苗族和其他民族代表的名額,根據法律規定的原則確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中,土家族和苗族的公民應當超過半數。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或者副主任中,應當有土家族、苗族的公民。第十一條 自治州州長由土家族或者苗族的公民擔任。
自治州人民政府的組成人員,應當合理配備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員。第十二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所屬工作部門的幹部中,應當合理配備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員,同時注意配備各民族的婦女幹部。第十三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加強縣、市和鄉、鎮的政權建設。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加強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及其所屬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組織的建設。第十四條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根據法律和國家的規定,結合本州的實際情況,確定國家機關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數額,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五條 自治州的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忠於職責,廉潔奉公,遵紀守法,密切聯系群眾,努力為各族人民服務。第三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第十六條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對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受上級人民法院監督。自治州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受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第十七條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成員中,應當有土家族、苗族的人員;工作人員中應當合理配備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員。第十八條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和自治州人民檢察院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對於不通曉漢族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里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里耶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里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范圍為:北至里耶鎮北界,東至里耶鎮東界(酉水),南至里耶鎮南界(酉水),西至龍岩村、米行溝、太平村、楊家村、上貓兒溪。保護對象為:古遺址、秦簡牘、古墓葬群、歷史文化街區和自然環境以及民族傳統文化等。第三條里耶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應當遵循保護為主、統籌規劃、科學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第四條龍山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縣人民政府)全面負責里耶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里耶管理區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里耶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具體辦法由縣人民政府制定。第五條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里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第六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州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應當將里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保護和管理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二章文物的保護第七條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里耶歷史文化名鎮范圍內的古城遺址、東漢城址、溪口遺址、大板漢墓群、麥茶戰國墓群等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區作出標志說明,建立記錄檔案。
州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專業人員對古城遺址、秦簡和其他地下遺存的文物進行研究,實行重點保護,確保其歷史文化信息遺存。
州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保護規劃》的要求,興建秦簡博物館,加強對秦簡牘及出土文物的保護與管理、以及戰國秦漢文化的發掘與整理。第八條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保護規劃》所確定的歷史建築物的保護。對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物、構築物,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予以登記、公布,並參照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方式進行保護。第九條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工程建設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工程建設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須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的批准,在批准前應當徵得上一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在里耶古城遺址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工程建設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的,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應當徵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在從事以上施工作業時,必須保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第十條在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區內進行工程建設,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風貌;工程設計方案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經相應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後,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准。第十一條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區內,不得建設污染文物保護單位及其環境的設施,不得進行可能影響文物保護單位安全及其環境的活動,不得損壞文物保護單位的遺存環境、自然環境及其歷史風貌。第十二條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使用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並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准;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縣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准。第十三條在里耶歷史文化名鎮區域內和依據《保護規劃》劃定的地下遺址范圍內挖掘地下埋藏的文物,應當由具有文物考古發掘資質的單位依法進行,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私自挖掘。
在里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建設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報請文物行政部門組織進行考古調查、勘探,並會同文物行政部門共同商定保護措施。第十四條在進行工程建設或農業生產活動中,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文物,應當保護現場,並立即報告縣文物行政部門。文物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對發現的重要文物,應當立即上報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
依照前款規定發現的文物屬於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第三章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第十五條歷史文化街區是指夾街、萬壽街、河街、南街、中街、北街。在該區域外劃定建設控制區和風貌協調區。
建設控制區外圍邊界線東起酉水河堤,西沿貓兒溪老河道接長青路;向東穿北街經長沙街連後坪路,至建設街以西到壓龍庵;南沿楊家溪老河道達酉水河堤。
風貌協調區為建設控制區外圍的其餘規劃建設區。
縣人民政府應當對劃定的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區和風貌協調區的范圍向社會公告。
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以及《湖南省地方立法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州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修改、廢止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及其相關活動。第三條制定、修改、廢止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應當體現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有關單位應當採取措施,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第四條制定、修改、廢止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有關機關、團體應當予以配合和支持。第五條每屆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應當編制本屆州人民代表大會立法規劃,並在任期的第一年度內完成。
在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提案人提出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案(以下簡稱條例案),應當列入立法規劃或者年度立法計劃。
州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和州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專門委員會)應當認真調查研究、徵集各方面意見,提出立法項目建議;可以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和實際情況,提出部分立法項目變更、調整建議,交由州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制委員會)匯總,擬定立法規劃及其變更、調整方案草案。
立法規劃及其變更、調整方案草案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徵求常務委員會意見,向州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法制委員會應當根據立法規劃編制年度立法計劃草案,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工作要點。
立法規劃及其變更、調整方案和年度立法計劃,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二章條例案的提出第六條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由提案人組織起草,也可以委託有關單位和專業人員起草。
條例草案起草過程中,相關的專門委員會應當了解起草情況,可以參與調查研究、論證和協調。
州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起草的條例草案形成後,交由州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審核,再由該機構報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後,依照法定程序提出。第七條提出條例案,應當同時提出條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第八條州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條例案,由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常務委員會、州人民政府和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條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一個代表團或者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條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第九條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條例案,在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由常務委員會會議進行初步審議(以下簡稱初審)。
州人民政府和專門委員會提出的條例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主任會議認為條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第三章條例案的審議第一節常務委員會初審第十條在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條例案,提案人應當在常務委員會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該案交送常務委員會辦公室。辦公室應將其印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第十一條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條例案,常務委員會一般應進行二次初審,必要時可進行第三次初審;初審意見較為一致,也可一次初審即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初審時,由提案人向會議作說明,並派人列席會議,回答詢問。除專門委員會自身提出的條例案外,有關專門委員會應提出審議意見的報告。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初審時,由法制委員會提出條例草案修改情況的報告和條例草案修改稿,提請本次會議審議決定是否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條例案經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初審,仍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滿一年的,或者因暫不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經過一年沒有再次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初審的,由常務委員會向州人民代表大會報告,該條例案終止審議。
6.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傳統村落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州行政區域內傳統村落的規劃、保護和利用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傳統村落,是指本行政區域內的中國傳統村落和省、州、縣(市)認定的傳統村落。州、縣(市)級傳統村落的申報認定辦法由州人民政府制定。
未納入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參照本條例執行。第三條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堅持政府主導、村民自治、社會參與、科學規劃、保護為主、活態傳承、綠色發展的原則。第四條州、縣(市)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傳統村落的保護發展,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城鄉規劃,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各項工作。第五條州、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
州、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並對規劃實施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州、縣(市)文化旅遊廣電主管部門負責傳統村落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州、縣(市)發展和改革、財政、扶貧開發、生態環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族宗教、應急管理、農業農村、林業、水利等相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相關工作。第六條傳統村落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履行下列職責:
(一)配合編制並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
(二)協調或者組織實施傳統村落風貌改造、保護發展項目;
(三)完善傳統村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改善人居環境;
(四)協助做好傳統村落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保存和傳承工作;
(五)落實消防安全、白蟻防治等安全防護責任;
(六)指導、督促村(居)民委員會做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第七條傳統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具體做好下列工作:
(一)參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的編制與實施,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和宣傳工作;
(二)依法組織村(居)民會議或者村(居)民代表會議,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事項納入村規民約;
(三)對有損毀危險的傳統建(構)築物進行登記,收集、保護已經坍塌、散落的傳統建(構)築物的構件,並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
(五)協助落實消防安全、白蟻防治等安全防護責任;
(六)組織村(居)民按照傳統習俗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保護、傳承、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八條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資金應當專款專用,接受州、縣(市)人民政府財政、審計和監察部門的監督。其資金來源包括:
(一)本級財政預算;
(二)上級財政專項補助;
(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捐贈;
(四)其他途徑依法籌集。第二章規劃編制第二章規劃編制第九條傳統村落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傳統村落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內組織編制完成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並依照法定程序報批後公布實施。
依法批準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不得擅自變更和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報批。第十條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應當包括保護范圍、保護對象、保護措施、產業布局、人居環境改善等內容。第十一條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應當突出民族地方特色,與國土空間、產業發展、扶貧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全域旅遊、鄉村振興和少數民族特色村鎮等規劃相銜接。
編制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應當注重保持傳統村落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建(構)築物的風格、用材、選址、高度等符合傳統村落自然景觀環境保護要求。第十二條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在報批前,應當經村(居)民會議或者村(居)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依法將規劃草案予以公告,並採取論證會、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徵求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公告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充分考慮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並在報批材料中附具意見採納情況及理由。
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傳統村落的公共場所設置展示牌,公示本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
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組織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組織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五節制定。第二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是自治州的自治機關,是地方國家機關。第三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第四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中,各有關民族都應有適當名額的代表和人員。第二章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第六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自治州所屬各縣人民代表大會選舉。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依照選舉法規定。第七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二年。第八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在自治州行政區域內行使下列職權:
(一)保證法律、法令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
(二)根據憲法規定的許可權,依照自治州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三)在職權范圍內通過和發布決議;
(四)規劃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公共事業、優撫工作和救濟工作;
(五)依照法律規定的自治州財政許可權,審查和批准預算和決算;
(六)依照國家法律的規定,決定組織自治州的人民武裝警察;
(七)選舉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八)選舉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九)選舉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十)聽取和審查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和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和命令;
(十二)改變或者撤銷所屬縣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不適當的決議和所屬縣人民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和命令;
(十三)保護公共財產,維護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權利;
(十四)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權利,保證民族政策的貫徹執行,加強各民族間的團結與合作。第九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和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第十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召集。
每屆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本屆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完畢後,由上屆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召集。第十一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兩次。
自治州人民委員會如果認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的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第十二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設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若幹人。秘書長的人選由主席團提名,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通過;副秘書長的人選由主席團決定。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設立秘書處,在秘書長領導下進行工作。第十三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可以設立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委員會,在主席團領導下進行工作。第十四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代表和主席團、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都可以提出議案。
向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提出的議案,由主席團提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討論,或者交付議案審查委員會審查後提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討論。第十五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第十六條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組成人員和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人選,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聯合提名或者單獨提名。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選舉自治州人民委員會組成人員和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第十七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使用自治州境內通用的一種或幾種語言文字。第十八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所屬各工作部門負責人和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自治州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第十九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代表向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或者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所屬工作部門提出的質問,經過主席團提交受質問的機關。受質問的機關必須在會議中負責答復。第二十條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出席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期間,非經主席團同意不受逮捕或者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機關必須立即報請主席團批准。
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望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高望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然保護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然保護區位於古丈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09°58′23″-110°14′38″,北緯28°36′32″-28°45′39″,屬於低海拔天然常綠闊葉原始次生林生態系統,總面積為17169.8公頃。
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具體界限和面積以高望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為准,由古丈縣人民政府設立界標,予以公告。第三條凡在自然保護區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自然保護區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人民政府、古丈縣人民政府應當將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所需經費及原有居民生態補償資金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第六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古丈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的領導,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
高望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以下簡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具體負責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
自然保護區所在地鎮人民政府、高望界國有林場應當配合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做好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
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引導村(居)民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按照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的要求,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第七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履行以下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
(二)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
(三)做好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的科普教育和宣傳工作,構建社區共管模式;
(四)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做好對外來物種的監測、管理和防治;
(五)開展森林防火等安全生產工作。第八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古丈縣人民政府對自然保護區內原有居民在退耕還林、扶貧開發、生態補償、生態搬遷、節能工程、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對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原有居民根據保護需要應當遷出的,依法給予安置;鼓勵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實驗區原有居民遷出,並予以扶持和獎勵。第九條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自然保護區原有居民從事以下生產、勞務活動:
(一)自然保護區設施建設、森林資源保護等有償勞動;
(二)旅遊觀光區域內與旅遊、參觀相關的服務活動;
(三)實驗區內從事服務性經營活動;
(四)實驗區內林副產品採集、加工等生產活動。第十條自然保護區的森林,應當納入生態公益林或其他類型森林范圍,實行生態效益補償。第十一條古丈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工作。
自然保護區內嚴禁野外用火,因特殊情況確需使用的,須報請古丈縣人民政府批准。
林業、氣象、交通、通信、公安、消防、民政、衛生等相關部門及所在地鎮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做好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和處置工作。第十二條古丈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自然保護區內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補償工作。
林業、農業、財政、民政、公安、衛生、司法、物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工作。第十三條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森林公安派出機構,應當按照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統一管理的要求,維護轄區社會治安,保護轄區內的森林資源。第十四條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因科學研究的需要,須進入核心區從事科學研究觀測、調查等活動的,應當事先向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交申請和活動計劃,並按有關規定報經批准。
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內經批准可以從事非破壞性的科學研究、教學實習、標本採集、拍攝影片等活動。從事該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活動成果的副本提交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
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可以從事科學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以及馴養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活動。
9.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州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州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大常委會)對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兩院)的工作,依法行使監督權。
州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委)和縣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法工委),負責辦理本級人大常委會對兩院進行監督的日常工作。第三條人大常委會對兩院的監督是為了保證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的遵守和執行,支持兩院依法行使職權,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維護各民族的團結,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第四條人大常委會對兩院的監督包括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在監督中必須以法律和事實為依據。監督的內容:
(一)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關決議、決定;
(二)執行本州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兩院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
(四)辦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交辦的事項。第二章聽取和審議工作匯報第五條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兩院的工作匯報,必要時作出相應的決議或決定。聽取和審議的匯報內容,可由兩院提出,也可由法委、法工委提出,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
人大常委會審議兩院工作匯報時,兩院負責人應列席會議,聽取意見,回答詢問。第六條人大常委會閉會期間,主任會議可以聽取兩院的工作匯報,法委、法工委可以聽取兩院的專項工作匯報,提出意見和建議。第七條人大常委會就兩院工作匯報所作的決議或決定,兩院應認真執行。
人大常委會或主任會議就兩院工作匯報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兩院應研究辦理,並報告結果。第八條兩院對經濟犯罪和刑事犯罪的要案和特大案件,應及時向本級人大常委會通報。第三章視察、執法檢查第九條人大常委會根據需要,組織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對兩院的工作進行視察。兩院應如實匯報情況,提供材料,回答問題。
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在視察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兩院應認真研究;其中由主任會議決定交辦的,兩院應按要求回報結果。第十條人大常委會可以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本級人大代表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兩院執法情況進行檢查。
執法檢查可以對若干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也可以對單項的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被檢查單位應提供真實資料和方便條件。
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檢查人員應向人大常委會寫出報告,由主任會議決定交兩院辦理。第四章約見、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第十一條經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同意,人大代表可以約見兩院負責人,提出意見和建議。第十二條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州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縣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三人以上聯名,可書面對本級兩院提出質詢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交受質詢機關。凡交辦的質詢案,受質詢機關負責人應在人大常委會會議上作出答復。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答復不滿意時,受質詢的機關應進一步作出答復。第十三條人大常委會可以對兩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並根據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交兩院執行。兩院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人大常委會提出執行情況的報告。第十四條特定問題調查由三分之一以上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名提出,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
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若幹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調查委員會組成人員由主任會議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本級人大代表中提名,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第五章受理申訴和控告第十五條人大常委會受理人民群眾對兩院及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控告,採取下列方式辦理:
(一)一般問題轉兩院調查處理;
(二)重大問題由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交兩院辦理。兩院應在三個月內報告辦理的結果,未辦理終結的應說明原因;
(三)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對兩院辦理的申訴控告認為處理不當的,可以發出復查建議書,要求兩院進行復查;
(四)涉及兩院領導人員問題,由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交有關機關辦理,必要時提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1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地方立法活動,提高立法質量,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湖南省地方立法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解釋地方性法規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州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法律對自治州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堅持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第五條規定本州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州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在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州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六條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立法工作組織協調,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注重提高立法質量。第二章州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程序第七條州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州人民政府、州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一個代表團或者十名以上代表聯名,可以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並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第八條向州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在州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依照本條例第三章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或者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第九條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地方性法規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三十日前將法規草案發給代表。第十條列入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各代表團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第十一條列入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第十二條列入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地方性法規草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第十三條列入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或者代表團推選的代表會議,就地方性法規案中的重大問題或者重大的專門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第十四條列入州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地方性法規案的審議即行終止。第十五條地方性法規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州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修改方案,提請州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第十六條法規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規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