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作條例
①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對清真食品生產,管理有哪些規定
第十八條: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配備一定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版少數民族職工和管理干權部。清真食品的運輸車輛、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出售場地應當保證專用。
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承包、租賃時,一般應當由有關少數民族人員承包或者租賃。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兼並或者被兼並時,不得隨意改變其服務方向,確實需要改變服務方向的,必須徵得當地城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工作部門同意。
②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共有多少章多少條
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共有6章60條。
為了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自治區行政區域內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各項工作適用本條例。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反對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2)民族工作條例擴展閱讀:
反對民族分裂,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公民的神聖職責和光榮義務。明確了民族團結教育的社會責任、原則和相關法律責任。條例規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納入教育規劃,組織編寫適用於大中專院校、中小學的民族團結教育教材。
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民族團結教育培訓,發揮教師在學校民族團結教育中的主導、示範和表率作用。學校應當加強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並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貫穿學生成長成才的各階段。幼兒園應當對學前兒童進行適合兒童特點的民族團結教育。
③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體現了哪些理念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全文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作為民族事務領域重要的行政法規,它的修訂體現了這樣一些基本理念:
一是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
法治的最終目的是保障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24條新增: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我國已經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相關條款,也都再次重申對少數民族合法權利的保護。雖然國際法上的少數人概念與國內的少數民族有一定差別,但相關規定對我國少數民族權利保障具有借鑒意義。《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就貫徹這樣的理念。當前城市少數民族社會治理的主要目標是:為少數民族提供公共服務,規范少數民族成員的行為,維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的安定有序。
二是從「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轉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變化最核心的是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和治理方式多元化。一些優秀的少數民族文化可以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在實踐中,也有很多有效的治理方式值得推廣。內地一些城市從新疆等地調聘懂民族語言、熟悉民族情況的公職人員參與到本市的社會治理,就是希望通過他們的語言及文化優勢,更好地為當地新疆籍等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推進社會治理的民主化、科學化。
三是保持和促進城市的文化多樣性。
文化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內涵。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多年來,少數民族群眾為其所在城市文化的豐富和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宗旨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尊重並欣賞各民族的文化恰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梁。城市的文化多樣性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提與基礎。
四是依法處理民族事務。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同理,法律保護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修訂,恰恰體現了在民族事務領域的法治精神。
④ 如何看待《城市民族工作條例》修訂草案
由國務院批准、經國家民委發布,
旨在加強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城市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促進適應城市少數民族需要的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而制定。
⑤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細則
為了加強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城市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促進適應城市少數民族需要的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的城市,是指國家按照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
第三條 城市民族工作堅持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第四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民族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加強領導,統籌安排。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將適應當地少數民族需要的經濟、文化事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城市人民政府對於發展適應當地少數民族需要的經濟、文化事業的資金,可以根據財力給予適當照顧。
第六條 城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確定負責民族事務工作的部門或者配備專職幹部,管理民族事務。
第七條 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數民族聚居的街道的辦事處,以及直接為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服務的部門或者單位,應當配備適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幹部。
第八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選拔
城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重視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和使用。
城市人民政府鼓勵企業招收少數民族職工。
第九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重視發展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加強對少數民族教育事業的領導和支持。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採取適當措施,提高少數民族教師隊伍的素質,辦好各級各類民族學校(班),在經費、教師配備方面對民族學校(班)給予適當照顧,並根據當地少數民族的特點發展各種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
地方招生部門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義務教育後階段的少數民族考生,招生時給予適當照顧。
第十條 信貸部門對以少數民族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經營和飲食服務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在貸款額度、還款期限、自有資金比例方面給予優惠。 城市人民政府對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企業以及生產經營少數民族用品企業的貸款,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需要和條件,予以貼息。
第十二條 本條例第十條所列企業納稅確有困難的,稅務機關依照有關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減稅或者免稅。
第十三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清真飯店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網點,並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第十四條 對城市民族貿易企業和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的優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五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支持並組織有關經濟、技術部門,加強同少數民族地區和農村散雜居少數民族開展橫向經濟技術協作。 城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進入本市興辦企業和從事其他合法經營活動的外地少數民族人員,應當根據情況提供便利條件,予以支持。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員的教育和管理,保護其合法權益。
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應當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服從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
第十七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教育各民族幹部、群眾相互尊重民族風俗習慣。宣傳、報導、文藝創作、電影電視攝制,應當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
第十八條 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配備一定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職工和管理幹部。清真食品的運輸車輛、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出售場地應當保證專用。
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承包、租賃時,一般應當由有關少數民族人員承包或者租賃。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兼並或者被兼並時,不得隨意改變其服務方向,確實需要改變服務方向的,必須徵得當地城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工作部門同意。
第十九條 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和條件,設立具有民族特點的文化館(站)、圖書館。
第二十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並根據需要和條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少數民族文字的翻譯、出版和教學研究。 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和條件,建立民族醫院、民族醫葯學研究機構,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醫葯科學。
第二十二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少數民族中加強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和指導工作。
第二十三條 城市人民政府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街道,應當按照城市規劃,保護和建設具有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第二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少數民族保持或者改革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
第二十五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具有特殊喪葬習俗的少數民族妥善安排墓地,並採取措施加強少數民族的殯葬服務。
城市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人員自願實行喪葬改革的,應當給予支持。 少數民族職工參加本民族重大節日活動,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放假,並照發工資。
第二十七條 城市人民政府對於在城市民族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八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九條 本條例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⑥ 國務院《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是哪一年批准頒布的
《城市民族復工作條例》制1993年8月29日由國務院批准,1993年9月15日國家民委令第2號發布;《城市民族工作條例》是由國務院批准、經國家民委發布,旨在加強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城市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促進適應城市少數民族需要的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而制定。
《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1993年9月15日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發布。《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是為了促進民族鄉經濟、文化等項事業的發展,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增強民族團結而制定。
⑦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對清真食品生產、管理有哪些規定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內,合理設置清真容飯店和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供應網點,並在投資、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扶持。
《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必須配備一定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數民族職工和管理幹部,清真食品的運輸車輛、計量器具、儲藏容器和加工、出售場地應當保證專用。
清真飲食服務企業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行承包、租賃時,一般應當由有關少數民族人員承包或者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