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7 00:08:09

⑴ 《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等登記管理機關是啥

為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為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依法給核准登記或者備案的事業單位頒發的、確認其事業單位法人資格的法定憑證;上面載有事業單位法人的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經費來源、開辦資金、社會信用統一代碼等登記事項。

由登記管理機關審查、並向核准設立登記的單位頒發的事業單位法人資格的唯一合法憑證。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正本為懸掛式,應當懸掛在事業單位的主要辦事場所醒目處,正本只核發一份。

(1)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的相關要求規定:

1、律規定具備法人條件、自批准設立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具備的法人條件、經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審核或者登記。

2、已經取得相應執業許可證書的事業單位,不再辦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而是由有關部門按照分級登記管理的規定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設立的直屬事業單位直接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

3、登記管理機關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事業單位登記或者備案申請應當核准登記或者備案,並向其頒發《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是事業單位法人資格的唯一合法憑證。

⑵ 如何規范和促進管理,確保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健康發展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是關於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法規、政策和登記管理主體、客體、體制、權利、義務、內容、方式、目的等方面規定的總和。(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最基本的法律法規依據是,《民法通則》中的有關規定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最重要的政策依據是,中共中央中發[1993]7號文件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辦發[1996]17號文件中的有關要求;具體的操作依據是,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實施辦法和其他有關規定。(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主體是,國務院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和縣以上各級地方政府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客體是各類事業單位。(四)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體制的基本形式是,統一領導、分級登記管理。(五)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登記管理機關有權要求事業單位按照《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申請登記、接受有關管理,並有權對事業單位違反《條例》的行為進行處罰;同時承擔依法保護經核准登記(備案)的事業單位與登記事項有關的合法權益的義務。二是事業單位有權申請登記,有權要求登記管理機關對與登記事項有關的合法權益予以保護,並對登記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條????》規定的登記管理行為提出申訴;同時承擔按規定申請有關登記、提交年度報告及其他材料、配合登記管理機關對其依法實施有關監督管理的義務。(六)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主要內容是:辦理事業單位的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審查事業單位的年度報告並作出相應處置;依法保護事業單位與登記事項有關的合法權益;監督事業單位按照登記事項開展活動,處理違反《條例》的事件等。(七)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主要方式,在登記管理方面以申請、受理、審查、核准、發(繳)證書、公告為基本程序;在監督管理方面以年度報告的提交和審查為基本形式,同時輔以其他形式。(八)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確立事業單位的法人地位,規范事業單位的行為,保護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強化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推進事業單位社會化。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這一過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醞釀、提出和逐步確立的過程基本同步。其間,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醞釀提出階段。1986年4月12日全國人大六屆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事業單位……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這個通則,第一次提出了「事業法人」的概念。這是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據。1988年國務院機構編制部門就提出了建立事業單位證書制度的設想。1989年,原國家編委辦公室在基本完成了對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的清理審批工作之後,針對怎樣鞏固並進一步發展清理審批的成果,實現對事業單位的「跟蹤」管理問題,開始醞釀並提出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二是起草、修改《條例》,進行登記試點階段。自1991年,開始著手進行《條例》的初步起草工作,並先後在沈陽、煙台、太原、北京召開了條例草案的修改和論證會。1992年,中編辦12號文件提出,要進行事業單位法人資格認定。同年,中編辦主要負責同志在中央國家機關黨政機構改革會議上明確提出,要進行事業單位登記。1993年,在《中共中央關於黨政機構改革的通知》(中發[1993]7號)文件中,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要積極推進事業單位的社會化,使事業單位具有法人資格,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1994年,中編辦正式將《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草案)》報送原國務院法制局審查。與此同時,還進行了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試點工作。最先進行試點的是安徽省,隨後江蘇、北京、天津等省(市)也相繼進行了試點。在1995年的鄭州會議上,中編辦負責同志適時提出: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試點范圍。1996年,中辦發[1996]17號文件進一步提出:「要建立和實施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使事業單位的發展和管理更加規范,要通過實施登記管理制度,確立事業單位的法人地位,推進事業單位的社會化進程,規范事業單位的行為,保護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強化對事業單位的監督」。到《條例》頒布前,有19個省市不同程度地進行了登記試點工作。試點工作的開展,一方面適應了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事業單位管理的需要;一方面為條例的修改、完善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實踐經驗。沒有進行試點的省市,也就事業單位的登記管理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作了充分的准備,並對《條例》的修改、完善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三是《條例》頒布後的實施階段。1998年9月25日,國務院第八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並於10月25日頒布實施。《條例》對事業單位定義、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事業單位法人的設立登記、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以及監督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范。《條例》的頒布,標志著我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有了基本的國家法規的規范。全面貫徹實施《條例》,已成為各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的重要任務。1999年4月1日,在湖南長沙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會議」,標志著實施工作的正式啟動

⑶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與以往有哪些不同

《事業單位登來記管理暫行自條例實施細則》屬於現行的有效法規。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 (貳0依四年依月貳四日修訂) 第一條 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是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具體規范。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實施,適用本細則。 第八十六條 本細則自貳0依四年四月依日起施行

⑷ 3、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審批管理有哪些不同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審批管理,是相互聯系的兩種不同的管理行為。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管理的依據不同。目前,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審批管理主要依據有關機構編制管理的法規、文件和政策;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主要依據《民法通則》、《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和政策。(二)管理的性質不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審批管理是一種行政審批行為。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則是一種行政執法行為。(三)管理的內容不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審批管理主要是決定某個事業單位是否可以成立,並確定其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等事項。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主要是確認事業單位法人資格、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開辦資金、單位住所等;同時,還包括依法監督管理事業單位法人執行《條例》,依法保護事業單位與登記事項有關的合法權益等內容。(四)管理的范圍不同。目前,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審批管理范圍,主要是各級黨政機關,人大、政協機關,法院、檢察院,民主黨派機關和部分社會團體舉辦的事業單位。而登記管理的范圍,除了上述事業單位外,還包括國有企業舉辦的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也就是說,事業單位登記管理范圍大於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范圍。(五)管理的環節不同。就機構而言,審批決定的是某個事業單位是否可以成立。即使批准了該機構成立,當批准文件發出時,該機構實際上還未存在。因此可以理解為:審批只是批准「去成立」。而登記則是對已經存在的機構進行審查,看其在人員、設施、住所、開辦資金、法定代表人等方面是否達到有關要求,即是否「已成立」,是否具備了法人資格。按照有關規定,當一個事業單位雖然已被批准成立,但在人員、設施、資金等方面尚未落實的情況下,是不能以法人資格對外開展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六)管理的時域不同。在一般情況下,機構的審批具有事前性和一次性,即只是事前決定是否開具「准生證」。而登記管理則具有事後性和長期性,即登記管理是對事業單位發展過程的某些方面的「認定」管理和「追蹤」管理。(七)管理的手段不同。審批管理是一種行政權力運作,以下發「紅頭文件」為主要手段。登記管理主要是運用核准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審核年度報告等行政執法手段,對合法行為予以肯定,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八)管理的量度不同。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的審批管理,根據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結合實際需要,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既要考慮必要性,也要考慮可行性。比如,在事業單位機構審批管理中,假設甲、乙兩個省都收到了要求成立某個事業單位的申請報告,其機構名稱、職責任務、成立理由等各方面情況都完全一樣,但由於兩個省的實際情況不同,甲省批准成立,可能是恰當的,乙省不批准成立,也可能是恰當的。而在登記管理中,執行的是同一個《條例》,依據的是同樣的標准,那麼,對情況完全相同的兩個事業單位,就應當要麼都予以核准登記,要麼都不予核准登記。

⑸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息公開情況填寫哪些內容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信息公開情況填寫內容包括:
1、依法設立登記的信息(必選):單位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經費來源、開辦資金、舉辦單位、章程以及開展業務活動所要求的資質等;
2、依法變更登記的信息(有單位涉及到此項的必選,沒有涉及到此項不選):包括單位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經費來源、開辦資金等。
3、依法年度檢驗檢查的信息(必選):開展業務活動情況、資產損益情況、變更登記的執行情況、績效和受獎懲情況、涉及訴訟情況、社會投訴情況、其他需要公開的情況;
4、單位重大信息(可選):按照有關規定,事業單位對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等重大信息,如事業發展規劃,相關政策規定,機構編制實名制情況,崗位設置,人員招聘,辦事程序,收費項目、依據標准等。事業單位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以及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
5、公開內容可附頁填寫。
6、信息公開方式:單位公告欄和網站(網站可以依託舉辦單位網站、網路紅頁或其它網站)。
7、請正反面列印。
8、信息公開備案書填寫完成、加蓋公章後與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一並報送至縣編辦,換領新的法人證書。

⑹ 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法人可以是雙重身份嗎

任何事業單位都必復須有事業單制位登記。法人的條件。 一、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是指依照法律規定而成立。首先,法人組織的設立合法,其設立的目的、宗旨要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其組織機構、設立方案、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等要符合法律的要求...

⑺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是一種()行為A。行政執法B行政復議C行政審批D行政訴伀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是一種行政執法。
根據國務院《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回規定:答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負責實施事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加強對登記管理機關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
事業單位實行分級登記管理。分級登記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⑻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頒布實施時間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頒布實施時間是2004年6月27日

⑼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頒發時間

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

熱點內容
河北區民政局法律咨詢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5-04-29 19:44:18 瀏覽:717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合同 發布:2025-04-29 19:25:58 瀏覽:613
黑龍江燃氣管理條例 發布:2025-04-29 19:21:36 瀏覽:369
婚姻法第19條嗎 發布:2025-04-29 19:20:02 瀏覽:532
2016一建陳印法規 發布:2025-04-29 19:13:55 瀏覽:291
幫助制定自治條例 發布:2025-04-29 19:10:52 瀏覽:735
法治主義思想 發布:2025-04-29 19:05:40 瀏覽:184
國家法律責任的構成 發布:2025-04-29 19:01:10 瀏覽:582
製片人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29 18:59:45 瀏覽:619
電大法學考試 發布:2025-04-29 18:50:23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