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江西省防汛條例

江西省防汛條例

發布時間: 2022-10-23 12:02:42

①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的決定(2001)

一、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河道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河道主管機關)。」二、第五條第二款、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四十五條中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均修改為「河道主管機關」。三、第六條第二款修改為:「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委託河道管理機構或者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四、第八條、第九條、第四十五條中的「各級人民政府」均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五、第十二條修改為:「禁止圍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已經建成的圍湖、填湖工程,列入平退規劃的應當予以平退,保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對於危害防洪安全的圍湖工程和影響行洪的建築物及設施,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防汛指揮機構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六、第十五條修改為:「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依法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河道分級管理許可權,經相應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七、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修改為:「水閘、泵站工程的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按照《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的有關規定,結合工程實際劃定。」八、第三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准:
(一)采砂、採石、取土、淘金(以下統稱采砂);
(二)爆破、鑽探、墾荒、挖築魚塘;
(三)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築設施;
(四)在河道灘地開采地下資源及進行考古發掘。」九、第三十二條修改為:「江河故道、舊堤、原有工程設施等,不得隨意填堵、佔用、拆毀。有特殊需要的,必須經過科學論證,按河道管理許可權報送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並接受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的監管。」十、第三十八條修改為:「河道清障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十一、第四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對受益范圍明確的堤防、護岸、水閘、排澇工程設施等河道工程,河道主管機關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十二、第四十四條修改為:「河道兩岸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堤防保護區內的單位和個人,對河道工程進行培堤加固和汛期搶險。」十三、第四十六條第(二)項修改為:「支持和推動河道保護、整治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十四、第四十七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恢復原貌,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並可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未經批准或者不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工程安全標准整治河道、修建水工程建築物及設施的,以及未經河道主管機關同意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建設項目的,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按圍湖或者圍河面積處以每平方米5元至50元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
(三)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擅自開挖大堤、拆除河道工程設施的,處以恢復原貌所需資金的10%至20%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十五、第四十八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貌,清除、拆除阻礙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可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至(四)項規定的,處以恢復原貌或者採取補救措施所需資金的10%至20%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其中設置攔河漁具的,處以每具500元至1000元罰款;
(二)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擅自砍伐護堤護岸林木的,按同類木材售價2倍至4倍處以罰款,不足0.5立方米(幼樹20株以下)的,以0.5立方米計算。」十六、第四十九條第(一)項修改為:「損毀堤防、護岸、閘壩等水工程及其設施和防汛、水文監測以及通信、照明等設施,情節較輕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後果嚴重的,按經濟損失的3倍至5倍處以罰款,但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十七、第五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造成損失的,責令其賠償損失,並可按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未經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的,扣押其采砂船隻等工具,沒收違法所得,可並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罰款,情節嚴重、危害堤防安全的,沒收其采砂船隻等工具;
(二)不按照河道主管機關批準的范圍和作業方式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的,處以違法所得1倍至2倍罰款,對拒不改正的,吊銷其准采證;
(三)拖欠或者拒不繳納河道采砂管理費的,責令其補交管理費和滯納金,或者吊銷其准采證。」

② 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的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開發利用河道的水、土等資源和整治河道、防治水害,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的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河道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河道主管機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隸屬同級河道主管機關領導。各級堤防管理單位歸口同級河道主管機關管理。第五條河道管理范圍按下列原則確定:有堤防的河道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堤防及護堤地,其中有堤防的湖泊以堤防護堤地外緣為界,包括周邊界之內的水域、洲灘、出入湖水道;無堤防的河道按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未劃定或者需要變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立樁定界。第六條河道管理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各級河道主管機關按下列分工實施管理:

(一)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由省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

(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和鄱陽湖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三)本省跨行政區域的河道,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四)其他河道由所在地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委託河道管理機構或者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省管河段的具體范圍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劃定。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處理河道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河道防汛抗洪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規劃,合理安排對河道整治與建設的投入,積極組織興建河道整治工程,加強對蓄洪區、滯洪區、水庫以及江河堤防等防洪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增強防洪能力。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按河道管理許可權編制河道整治與建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備案。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利用以及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的整治規劃,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的通暢。第十一條在進行河道整治時,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第十二條禁止圍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已經建成的圍湖、填湖工程,列入平退規劃的應當予以平退,保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對於危害防洪安全的圍湖工程和影響行洪的建築物及設施,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防汛指揮機構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第十三條在跨行政區域的邊界河道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等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必須經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興建工程或者進行其他作業活動,需破挖大堤或者損害其他河道工程時,應當報告堤防管理單位,並經有管轄權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工程施工必須接受堤防管理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竣工後必須按原標准修復並接受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的工程建設方案,依法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河道分級管理許可權,經相應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未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建設項目經批准後,建設單位應當將施工安排告知河道主管機關。

③ 江西省水文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水文管理,發展水文事業,服務防災減災、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水文站網規劃與建設,水文水資源監測與預報,水資源調查評價,水文水資源監測資料匯交、保管與使用,水文水資源監測環境與設施的保護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水文事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水文工作應當把公益性水文服務放在首位。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文工作的領導,將水文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快水文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水文工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
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將水文事業所需經費納入省級財政預算。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關心和支持水文工作,對水文為地方服務所需的運行、維護經費予以補助。第四條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省水文工作,其直屬的水文機構(以下簡稱省水文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工作。
全省水文機構按照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合理布局。駐設區的市、縣(市、區)的水文機構在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其管轄范圍內的水文工作,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水文服務,同時接受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
省水文機構所轄的鄱陽湖水文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管理鄱陽湖湖區的水文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氣象、電力、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關心和支持水文工作。第六條水文事業發展規劃是開展水文工作的依據。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國水文事業發展規劃、流域水文事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全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在徵求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意見後,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准實施,並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修改水文事業發展規劃,應當按照規劃編製程序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第七條本省對水文站網建設實行統一規劃。省水文機構應當根據全省水文事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全省水文站網建設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實施。
水文站網建設應當遵循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有效利用、防止重復、兼顧當前和長遠需要的原則。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與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氣象、電力等有關部門在規劃建設同類監測站點方面的協商合作,推動相關規劃的對接和監測站點的共建,避免和減少重復建設。第八條水文站網建設應當按照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程序組織實施。
為水利、水電等基礎工程設施提供服務的水文站網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經費,應當分別納入工程建設概算和運行管理經費。
新建、改建、擴建水利工程需要建設水文測站或者配備水文水資源監測設施的,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九條水文測站分為國家基本水文測站和專用水文測站。在國家基本水文測站覆蓋的區域,確需設立專用水文測站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的規定。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水文水資源監測能力建設,支持水文機構加快監測研究基地、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和水文測站監測設備的更新改造。
水文機構應當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手段,加強監測人員專業技術培訓,開展防汛抗旱、城市水文、生態水文、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等重點領域的科學研究,提高水文公共服務水平。
水文機構設在農村偏遠地區承擔水文水資源監測任務的站點,可以委託單位或者個人代管。第十一條水文機構應當對水文水資源進行動態監測,為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等提供監測資料。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氣象、電力等部門,建立相關監測信息共享制度,相互通報監測數據和情報預報信息,定期開展交流與整編工作。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水文機構及有關部門建立防汛抗旱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對重要河段區域性洪水、中小流域突發性山洪和重點旱區旱情的監測與預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承擔水情信息採集和水文情報預報任務的水文測站,應當及時、准確地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實時水情信息及水文情報預報。

④ 水利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我國關於水利相關的法律法規有,長江保護法、水法、防洪法和防汛條例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第一條為了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長江流域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以及長江流域各類生產生活、開發建設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長江流域,是指由長江幹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集水區域所涉及的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以及甘肅省、陝西省、河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的相關縣級行政區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一條 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必須遵守本法。海水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另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一條為了防治洪水,防禦、減輕洪澇災害,維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第一條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防汛抗洪活動,適用本條例。

⑤ 江西省抗旱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預防和抗禦乾旱災害,減輕乾旱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生活用水,協調生產、生態用水,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預防和減輕乾旱災害的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乾旱災害,是指由於降水減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並對生活、生產和生態造成危害的事件。

乾旱災害按照區域耕地和作物受旱的面積與程度以及因乾旱導致飲水困難人口的數量,分為輕度乾旱、中度乾旱、嚴重乾旱、特大乾旱四級。第三條抗旱工作應當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抗結合和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產、生態用水。第四條抗旱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部門協作、分級負責。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在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的抗旱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抗旱的指導、監督、管理工作,承擔本級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的具體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的其他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抗旱工作。第六條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抗旱工作需要設立抗旱指揮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抗旱工作,並安排具有一定水利專業知識的人員承擔抗旱指揮機構的具體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農村用水合作組織、專業抗旱服務組織應當協助當地人民政府開展抗旱工作。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抗旱節水宣傳教育活動,向全社會宣傳普及乾旱災害防禦知識,提高公眾抗旱減災意識和能力。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抗旱設施和依法參加抗旱的義務,有權對破壞、侵佔、毀損抗旱設施的行為進行制止和檢舉、控告。第二章旱災預防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本地乾旱規律和特點、水資源條件和水工程狀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編制本行政區域的抗旱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抄送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第十條抗旱規劃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乾旱災害發生、發展規律和現狀;

(二)抗旱原則和目標;

(三)重點易旱區域和易發時段;

(四)抗旱組織體系建設;

(五)抗旱應急水源和應急設施建設;

(六)抗旱物資儲備;

(七)抗旱服務組織建設;

(八)旱情監測網路建設;

(九)保障措施。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抗旱規劃,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和抗旱應急工程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抗旱工程體系,提高抗旱減災能力。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水工程管理許可權,對所管轄的水工程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水工程管理單位或者經營者負責所管轄水工程的維修和養護,保障工程的正常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激勵機制,支持並鼓勵農業用水戶依法成立農村用水合作組織,負責對農村小型水工程和灌區末級渠系工程進行維修和養護,並依法實施日常管理。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植樹種草,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在農田灌溉保證率低或者無灌溉設施的低山丘陵地區,鄉(鎮)人民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因地制宜修建小山塘、小陂堰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受污染水源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定期治理,改善水質,保證抗旱用水。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當發揮大中型水庫、水電站和長江、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及鄱陽湖沿岸的水工程調蓄功能,在雨季確保水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調度,適時蓄水,並保持合理水位,保障抗旱用水。

乾旱缺水城市應當建設抗旱應急供水備用水源。第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的氣候和水資源條件,合理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乾旱缺水地區應當限制耗水量大的工業、農業及其他項目。

⑥ 江西省河道堤防安全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河道堤防(含江河堤防、湖堤以及滯洪、蓄洪、行洪區圍堤)的管理,維護工程完整,確保河道堤防安全,充分發揮防洪防澇能力,積極做好河道的灌溉、排澇、發電、航行、漁業等綜合利用工作,保障生產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應於我省鄱陽湖區、長江、贛江、撫河、信河、饒河、修河及其主要支流河道的堤防工程以及與其相關的洪道、蓄洪區工程。第三條其它河道堤防可參照本條例進行管理。第二章組織管理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河道堤防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制止和處理破壞河道堤防工程的一切行為。第五條全省河道堤防統歸水利部門管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沿河、沿堤的有關地(市)、縣應設立河道堤防管理單位,統一領導本地(市)、縣的河道堤防管理工作。國家管理的河道堤防應設立河道堤防管理局、站(段),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區、鄉(社)管理的萬畝以上堤防,由區、鄉(社)設立專管機構,並配備專職人員,負責管理;區、鄉(社)管理的萬畝以下堤防,由社隊根據具體情況設立專職或兼職人員具體負責管理工作。保護國營農場、墾殖場和廠、礦等企業單位的堤防、堤段,由有關場、廠、礦自己負責維修、管理。南昌市、九江市以及其它城鎮的堤防,由有關市、縣城建部門設置專門機構負責維修、管理,水利部門負責業務指導。第六條河道堤防管理單位可按受圩堤保護的耕地、養魚水面,每年徵收一定數量的堤防歲修費和管理費,以支付管理人員的報酬和其它開支。具體徵收標准,由各行署和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自行制訂。第七條受圩堤保護的農村社隊和集鎮居民都應承擔堤防防護、維修和防洪搶險義務。在防汛期間當地所有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承擔防洪搶險任務,聽從各級防汛指揮部門統一指揮。第八條各級河道堤防管理單位的工作任務是:平時負責堤防、涵閘和防汛設施、防訊材料、觀測設施的管理維護、檢查,觀測資料的記載整理,建立和完善堤防工程和險情檔案,向各級政府提供圩堤歲修計劃;積極開展綠化等綜合經營,經常培育、整修護堤林木和草皮;協助有關部門調查監測水質污染情況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和提出防治方案;監督河道堤防管理條例的執行。汛期加強對圩堤的巡視檢查,積極參加防汛搶險工作。管理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宣傳和模範遵守河道堤防管理條例,堅決同一切危害破壞河道堤防的行為作斗爭。第三章河道管理第九條未經批准,不得在河道、洪道、河灘、分蓄洪區任意修築攔河閘、壩、碼頭、倉庫、工廠、橋梁、船台、貨棧、泵房、管道、房屋、圍牆、高渠、高路、立窯、木排掛樁等建築物。確需修建、改建的,要事先徵得水利部門同意,在通航河流上,並需徵得交通部門同意,然後編報設計文件,按規定程序報經上級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方能施工(在邊界河道修建工程時,還需經邊界雙方協商,取得協議)。已修建的,如影響行洪、排澇、調蓄或改變水流流勢而影響防洪安全的,自本條例公布起,由原建單位負責清除。因修建工程而造成崩岸的,由建設單位負責出資護岸。
在主航道上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任意設鉤張網捕魚、設網攔魚,已設的應予拆除。第十條禁止在河道、湖泊及河道灘地、分洪道、分洪區圈圩墾殖或堵河並圩,特殊需要者,應經省水利部門同意,通航河流應經省交通部門同意,並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對擅自圈圩墾殖的,必須由原建單位徹底平毀。長江、贛江的江心洲現有圩堤堤頂高程最少應低於主要干堤一米,遇特大洪水時,應服從行洪需要。第十一條除在規定范圍內種植的防浪林、護堤林外,嚴禁在河道的行洪灘地植樹造林、種植蘆葦等阻水植物。第十二條嚴禁向河道、湖泊傾倒礦渣、灰渣、垃圾等雜物和排放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污水,違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以及我省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處理。第十三條水流、灘塗和沙石等自然資源,屬國家所有,由縣以上水利部門管理,禁止任何單位、個人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為了確保河道堤防的安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任意在行洪灘地挖沙、挖卵石、取土和亂堆砂石料。開采砂石,應與河道整治相結合,由河道堤防管理單位指定范圍進行開采,凡影響航運的,並需徵得交通部門同意。

⑦ 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應急辦法

省級總體應急預案 1.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 天津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 河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4.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5. 內蒙古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6. 遼寧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7. 吉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8.黑龍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9. 上海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0. 江蘇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1. 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2. 安徽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試行) 13. 福建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4. 江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5.山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6.河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7. 湖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8. 湖南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9.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 廣西壯族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簡本) 21. 海南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2. 重慶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3. 四川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4.貴州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5.雲南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6.西藏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7. 陝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8. 甘肅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9. 青海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0.寧夏回族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國家專項應急預案 1. 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2.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 3.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 4.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5. 國家處置重、特大森林火災應急預案 6. 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7. 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 8. 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 9.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10. 國家處置城市地鐵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11. 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 12.國家核應急預案 13.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4.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 15. 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16.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 17. 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18. 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9.國家糧食應急預案(待發布) 20.國家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待發布) 21.國家涉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待發布)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7年8月30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自然災害類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水法 · 防汛條例 ·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 · 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 · 防沙治沙法 · 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 · 軍隊參加搶險救災條例 · 防震減災法 · 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 · 森林法 · 森林防火條例 · 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 · 森林法實施條例 · 草原防火條例 · 自然保護區條例 ·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事故災難類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 建築法 · 消防法 ·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 · 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 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 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 工傷保險條例 ·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 道路運輸條例 · 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 漁業船舶檢驗條例 · 河道管理條例 · 海上交通安全法 · 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 · 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 · 電力監管條例 · 電信條例 ·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 環境保護法 · 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 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 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 大氣污染防治法 ·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 水污染防治法 ·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 海洋環境保護法 · 防止拆船污染環境管理條例 ·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 · 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 ·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 ·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公共衛生事件類 ·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 傳染病防治法 · 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 食品衛生法 ·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 動物防疫法 · 國境衛生檢疫法 ·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 植物檢疫條例 · 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社會安全事件類 · 民族區域自治法 · 戒嚴法 · 人民警察法 · 集會遊行示威法 · 監獄法 · 信訪條例 ·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 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條例 · 殯葬管理條例 ·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 中國人民銀行法 · 商業銀行法 · 保險法 · 證券法 · 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 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 預備役軍官法 · 領海及毗連區法 · 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 國防交通條例 · 民兵工作條例 ·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 · 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 ·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 價格法 · 農業法 ·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 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 · 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 · 種子法 · 野生動物保護法 · 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 · 農葯管理條例 · 獸葯管理條例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 ·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 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採納哦

⑧ 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200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的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開發利用河道的水、土等資源和整治河道、防治水害,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的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河道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河道主管機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隸屬同級河道主管機關領導。各級堤防管理單位歸口同級河道主管機關管理。第五條河道管理范圍按下列原則確定:有堤防的河道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堤防及護堤地,其中有堤防的湖泊以提防護堤地外緣為界,包括周邊界之內的水域、洲灘、出入湖水道;無堤防的河道按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未劃定或者需要變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立樁定界。第六條河道管理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各級河道主管機關按下列分工實施管理:
(一)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由省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
(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和鄱陽湖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三)本省跨行政區域的河道,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四)其他河道由所在地河道機關實施管理。
河道主管機關可以委託河道管理機構或者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省管河段的具體范圍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劃定。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處理河道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河道防汛抗洪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堤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規劃,合理安排對河道整治與建設的投入,積極組織興建河道整治工程,加強對蓄洪區、滯洪區、水庫以及江河堤防等防洪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增強防洪能力。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按河道管理許可權編制河道整治與建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備案。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利用以及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的整治規劃,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的通暢。第十一條在進行河道整治時,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交通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第十二條禁止圍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已經建成的圍湖、填湖工程,列入平退規劃的應當予以平退,保留的應當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對於危害防洪安全的圍湖工程和影響行洪的建築物及設施,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防汛指揮機構責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機構組織強行清除,所需費用由設障者承擔。第十三條在跨行政區域的邊界河道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等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必須經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興建工程或者進行其他作業活動,需破挖大堤或者損害其他河道工程時,應當報告堤防管理單位,並經有管轄權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工程施工必須接受堤防管理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竣工後必須按原標准修復並接受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依法須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河道分級管理許可權,經相應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六條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建設單位編制立項文件時,必須按河道管理許可權向河道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供必要的分析論證資料。
(二)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將批准文件和施工安排報送河道主管機關,由河道主管機關出具同意開工的審核意見後,方可辦理開工手續。
(三)建設項目施工期間,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對其是否符合同意書的要求進行檢查,被檢查單位應當接受監督,如實提供情況。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以及施工安排作較大變動時,應當事先徵得河道主管機關同意。出現涉及江河防洪和建設項目安全方面問題時,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建設單位必須執行。
(四)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驗收60日前將有關文件資料報送河道主管機關,竣工驗收應當有河道主管機關參加。經河道主管機關檢查合格,工程方可啟用。
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立項文件時,必須附有河道主管機關的審查同意書,否則計劃主管部門不予審批。

⑨ 江西省河道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境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
本省境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的管理,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開發利用河道的水、土等資源和整治河道、防治水害,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和防洪的總體安排,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包括地區行政公署,下同)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河道的主管機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的河道管理機構隸屬同級河道主管機關領導。各級堤防管理單位歸口同級河道主管機關管理。第五條河道管理范圍按下列原則確定:
有堤防的河道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少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堤防及護堤地,其中有堤防的湖泊以堤防護堤地外緣為界,包括周邊界之內的水域、洲灘、出入湖水道;無堤防的河道按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確定。
河道的具體管理范圍未劃定或者需要變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立樁定界。第六條河道管理實行按水系統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各級河道主管機關按下列分工實施管理:
(一)本省境內的長江河段和其他跨省河道,由省河道主管機關根據流域統一規劃實施管理。
(二)贛江、撫河、信江、鐃河、修河和鄱陽湖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三)本省跨行政區域的河道,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四)其他河道由所在地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河道主管機關可以授權或者委託河道管理機構或者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實施管理。
省管河段的具體范圍由省河道主管機關劃定。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河道管理工作的領導,及時處理河道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河道防汛抗洪和清障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河道提防安全和參加防汛搶險的義務。第二章河道整治與建設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規劃,合理安排對河道整治與建設的投入,積極組織興建河道整治工程,加強對蓄洪區、滯供區、水庫以及江河堤防等防洪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增強防洪能力。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應當根據流域綜合規劃和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及其他有關技術要求,按河道管理許可權編制河道整治與建設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備案。第十條河道的整治與利用以及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應當服從河道的整治規劃,保持河勢穩定和行洪、航運的通暢。第十一條在進行河道整治時,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的需要,並事先徵求交通部門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
交通部門進行航道整治,應當符合防洪安全要求,並事先徵求河道主管機關對有關設計和計劃的意見。第十二條禁止圍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已經建成的圍湖、填湖工程,應當按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進行治理;對於危害防洪安全的圍湖工程和影響行洪的建築物及設施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清障方案,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三條在跨行政區域的邊界河道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等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必須經上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第十四條在河道管理范圍內興建工程或者進行其他作業活動,需破挖大堤或者損害其他河道工程時,應當報告堤防管理單位,並經有管轄權的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工程施工必須接受堤防管理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竣工後必須按原標准修復並接受河道主管機關的安全管理。第十五條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必須按照本條例規定的河道分級管理許可權,經河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
報省、省轄市、地區河道主管機關審批的建設項目,應當經下一級河道主管機關初審。第十六條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建設單位編制立項文件時,必須按河道管理許可權向河道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供必要的分析論證資料。
(二)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將批准文件和施工安排報送河道主管機關,由河道主管機關出具同意開工的審核意見後,方可辦理開工手續。
(三)建設項目施工期間,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對其是否符合同意書的要求進行檢查,被檢查單位應當接受監督,如實提供情況。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以及施工安排作較大變動時,應當事先徵得河道主管機關同意。出現涉及江河防洪和建設項目安全方面問題時,河道主管機關應當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建設單位必須執行。
(四)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驗收前六十日將有關文件資料報送河道主管機關,竣工驗收應當有河道主管機關參加。經河道主管機關檢驗合格,工程方可啟用。
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立項文件時,必須附有河道主管機關的審查同意書,否則計劃主管部門不予審批。

⑩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辦法

(一)刪去第八條、第九條。

(二)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煤礦企業在建設和生產中,必須執行國家和行業的安全生產標准;不得超越批準的開采范圍越界、越層開采;禁止開采各類保安煤柱;不得採用可能危及相鄰煤礦生產安全的決水、爆破、貫通巷道等危險方法。」二、江西省促進發展新型牆體材料條例

(一)將第三條、第五條和第二十六條中的「實心粘土磚」修改為「粘土磚」。

(二)將第八條第一款修改為:「鼓勵現有粘土磚生產企業轉產新型牆體材料。」

(三)刪去第十三條至第十六條。

(四)將第十九條改為第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新型牆體材料應當符合產品質量標准、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國家強制性標准與環境保護要求,並經法定質量檢驗機構檢驗合格。」

(五)將第二十條改為第十六條,刪去第四項。

(六)刪去第二十三條。

(七)將第二十四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將新型牆體材料管理機構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其依法履行職責。」

(八)將第二十五條改為第二十條,修改為:「各設區的市和縣(市)的城市規劃區應當禁止使用粘土磚。

「未列入禁止使用粘土磚的區域,應當根據國家和省人民政府對新型牆體材料發展的要求和本地實際,限制使用並逐步淘汰粘土磚。」

(九)刪去第二十七條。

(十)將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二十二條,修改為:「禁止佔用耕地建磚瓦窯生產粘土磚。

「不得新建、擴建粘土磚生產企業。

「佔用耕地建磚瓦窯生產粘土磚或者新建、擴建粘土磚生產企業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得為其辦理土地使用證、采礦許可證和臨時用地許可證。」

(十一)刪去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

(十二)將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二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在禁止使用粘土磚的城市規劃區內使用粘土磚的,由新型牆體材料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分別進行處罰:

「(一)建設單位強令設計單位設計使用粘土磚的,或者設計單位違反國家和本省的建築設計標准設計使用粘土磚的,責令改正,並對責任單位按合同約定設計費一倍以上二倍以下處以罰款。

「(二)建設單位強令施工單位使用粘土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粘土磚用量,對責任單位處以每立方米二百元以上四百元以下罰款。」

(十三)將第三十二條改為第二十四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佔用耕地建磚瓦窯生產粘土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並處以耕地開墾費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新建、擴建粘土磚生產企業的,由新型牆體材料主管部門報請本級人民政府責令其停業或者關閉;對違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法查處;批准新建、擴建粘土磚生產企業的,批准文件無效,所造成的損失由批准機關承擔,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辦法

(一)將第十一條修改為:「在江河、湖泊上建設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電站等,應當符合防洪規劃的要求;水庫應當按照防洪規劃的要求留足防洪庫容。

「前款規定的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電站未取得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簽署的符合防洪規劃要求的規劃同意書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二)將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在洪泛區、蓄滯洪區內建設非防洪建設項目,應當就洪水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建設項目對防洪可能產生的影響作出評價,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提出防禦措施。洪水影響評價報告未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三)將第三十二條第一款修改為:「本省汛期為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特殊情況下,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宣布提前進入或者延長防汛期。」

(四)將第三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保護耕地五萬畝以上(含五萬畝)的重點圩堤的度汛方案由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組織編制,報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批准;防洪影響范圍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的大型和中型水庫及對五河幹流防洪調節作用較大的大型水庫的度汛方案,由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或者有關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批准。」

(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三十五條:「平垸行洪、退田還湖圩堤的運用應當服從流域綜合規劃和全省防洪總體安排,運用原則由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確定,日常運用與管理由圩堤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負責。

「雙退圩堤平毀或者自然潰口後,禁止修復。單退圩堤可以修復加固,但不得加高,在汛期遇到超進洪水位時,禁止增加子堤擋水。」

(六)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將已經平毀或者自然潰口的雙退圩堤重新修復,加高單退圩堤或者汛期在單退圩堤上增加子堤擋水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不恢復原狀的,代為恢復原狀,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承擔。

「對履行監管責任不力的所在地縣級、鄉(鎮)人民政府有關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五十五條:「本辦法所稱雙退圩堤,是指圩內相應湖口水位22.00米(吳淞高程,下同)以下或者同河段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土地退還為水域或者灘塗,圩內居住在相應高程以下的居民遷至圩外移民建鎮。

「本辦法所稱單退圩堤,是指圩內土地低水種養、高水還湖蓄洪,圩內居住在相應湖口水位22.00米以下或者同河段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居民遷出原居住地移民建鎮。」

熱點內容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
提供虛假信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22:16:40 瀏覽:597
鞏義律師吧 發布:2025-01-16 21:59:18 瀏覽: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