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規則意識
『壹』 道法課是什麼課
道法課是指《道德與法治》課。《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道德與法治》課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促進校園安全,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
『貳』 青少年如何養成良好習慣
培養良好的習慣。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這么一句話:「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什麼是習慣?所謂習慣,《辭海》上解釋為:在長時期逐漸形成的行為方式。我把人生比喻為飛馳的列車,慣性使人無法停步而沖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習慣是潛意識的活動,就像人體各種軟體的編程,一旦啟動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繹。
習慣的力量是一種巨大而頑固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後,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其一生也無法改變。
正常的習慣,大都由自製和自我練習養成;而壞習慣呢,則如野草一般,每當我們疏忽時,就蓬勃地蔓延起來。一個人的後半輩子均由習慣組成,而他的習慣卻是在前半輩子養成的。
人們常講「性格決定命運」。誰不想擁有能攀上輝煌巔峰的性格呢?怎樣才能擁有?印度諺語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行為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性格,性格決定了命運。原來命運的基石就是養成習慣的行為。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無為的人生哲學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同時也被許多人嚴重歪曲。很多人以歪曲的「順其自然,隨心所欲」為生活哲學,任自己的惡習成為自然,放任自流。實際上,老子是最重反省悟道、修身體悟的,一生苦苦探索道的真諦。老子之人生之道,應該做「習慣」解,自然之道是自然界的習慣,人生之道是人的習慣。習慣成自然,道法之。
良好的習慣常常助人成功。
40多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在20多名宇航員中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如此懂得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
周士淵是中國研究習慣問題的專家,著名的激勵專家、行為學家、中國習慣培養權威教練。作為「習慣改變命運」的倡導者,周士淵先生的忠告便是:想到習慣,人們要麼把它與小節聯系在一起而不加重視,要麼就是害怕付出、漫長和痛苦,這些都是因為人們沒有看到習慣的價值,其實你一旦養成好習慣,意味著你將終身享用它帶來的好處。
他不僅這樣說,而且也這樣去做。他每天都堅持早上5點鍾左右起床,然後散步5千米左右;堅持每天吃10個棗、10個枸杞子、10顆花生、3個核桃以鍛煉自己的毅力;堅持每天記第二天要做的6件事;堅持每天散步時背一些精彩的詩歌、散文以及幽默小段。由於他每天堅持有意識地培養良好的習慣,這樣經過多年的磨煉,最終成就了他輝煌的人生。
美國作家傑克•霍吉寫的《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有這樣的一則小故事:作者幼年在叔叔的農場發現了一道沒有電的電籬笆,叔叔告訴他,電籬笆的設置僅僅是為了給牲畜以警告,它發揮了一兩次作用後就可以不再供電,而動物們也不會再次以身犯險,繼續過它們平安無事的圈養生活。
細細想來,這個道理又何嘗不適用於我們人類自身呢?只不過那道無形的電籬笆並非確有實物,而是深深地套在標刻在我們頭腦之中的無形枷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約束人的不是外界惡劣的環境,而是人類自己用奴性建築的牢獄,用慣性打造的枷鎖。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幾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小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不再掙扎了,直到長成了大象。這時的它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但它放棄了掙扎。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而我們也常常被習慣的鎖鏈束縛著,卻從來不知道鑰匙就在自己手中。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負面的經驗就像一條大鐵鏈,把我們捆縛著。因此,我們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忘記過去,努力向前,沖破自我設限。
我們每天絕大多數行為是出於習慣。這就是說,倘若我們能看清並且改掉壞習慣,看清並且堅持好習慣,我們至少能在人生道路上得90分。關鍵在於看清自己,關鍵在於經常地自我評估。
習慣要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壞的主人。習慣是所有偉人的奴僕,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凶。你可以利用習慣獲取財富,也可能由於習慣而遭到毀滅。人應當支配習慣,而決不是讓習慣支配人。
怎樣培養良好的習慣?
1.好習慣要從小培養,壞習慣要趁早根除。
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就加以訓練和培養。外國有句話說:「開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中國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訓。一種習慣的養成,莫不由「漸」而來。做人是頂難的,一定要從小就加以訓練,養成種種優良的習慣和態度。在幼兒時期已經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時候,自然可以減少許多問題。「慎始則善終」,這是必然的結果。
幼兒時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人類的動作十有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在幼兒時期,應當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習慣培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培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累。
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6歲以前培養成功。換句話說,6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如果培養得好,以後只要順其自然,他就可以成為社會的優良分子;倘使這個時期沒有教育好,那麼,以後不管你怎麼矯正也弄不好,因為: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度決了不易變。
習慣最初是細小的蜘蛛網,但最終將變成牢不可破的大網。為什麼這樣說呢?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一天,一位睿智的教師與他的年輕的學生一起在樹林里散步。教師突然停了下來,並仔細看著身邊的四株植物。第一株植物是一棵剛剛冒出土的幼苗;第二株植物已經算得上挺拔的小樹苗了,它的根牢牢地盤踞到了肥沃的土壤中;第三株植物已經枝葉茂盛,差不多與年輕學生一樣高大了;第四株植物是一棵巨大的橡樹,年輕學生幾乎看不到它的樹冠。
老師指著第一株植物對年輕學生說:「把它拔起來。」年輕學生用手輕松地拔出了幼苗。「現在,拔出第二株植物。」年輕學生聽從老師的吩咐,略加用力,便將樹苗連根拔起。「好了,現在,拔出第三株植物。」年輕學生先用一隻手嘗試,然後改用雙手全力以赴。最後,樹木終於倒在了筋疲力盡的年輕學生的腳下。「好的,」老師接著說,「去試一試那棵橡樹吧。」年輕學生抬頭看了看眼前巨大的橡樹,想了想自己剛才拔第三棵樹時已經筋疲力盡,於是他拒絕了老師的提議,甚至沒有去做任何嘗試。「我的孩子,」老師嘆了口氣說道,「你的舉動恰恰告訴你,習慣對生活的影響是多麼巨大啊!」
故事中的植物就好像我們的習慣一樣,根基越雄厚,就越難以根除。的確,故事中的橡樹是如此巨大,就像根深蒂固的習慣那樣令人生畏,讓人甚至憚於去改變它。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的:「習慣彷彿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在習慣由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中,習慣被重復的次數越來越多,存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它們也越來越像一個自動裝置,越來越難以改變。因此,我們要在壞習慣還沒有長成參天大樹之前,就把它連根拔除。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孩子小的時候,就像一攤鐵水,它可以澆鑄成各式各樣的形狀。但等孩子長大了,這攤鐵水冷卻了,變成了一塊鐵砣子,再改變可就困難了。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比較聽話、好訓練,因而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容易見效,因此,養成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抓住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對孩子各種良好習慣進行培養,以便為孩子日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家長、老師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等。
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認為,習慣支配著人的絕大多數行為。他說:「人們的思想大半取決於他們的傾向,他們的言談話語取決於他們的學識和所吸收的見解,但是他們的行動卻遵循平日的習慣。」
因此,在培根看來,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他寫道:「既然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但願人們能盡可能培養起良好的習慣。」這樣,培養良好習慣就應該是教育的內在要求。培根說:「毫無疑問,幼年時期開始的習慣是最完善的,我們稱之為教育。教育其實是一種早期的習慣。」培根的這些經典論述,為後來的人們所廣泛引用。
2.約法三章。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出嚴格的家規以約束孩子的行為。中央電視台曾報道,一名五歲的兒童生活很有條理,自己的玩具櫃、小書架、抽屜都是自己主動整理,小小的年紀已初步養成了愛整潔、愛勞動和有條理的良好習慣,令人稱贊。原來,孩子從兩歲開始,他的母親就給他立下規矩,要求他必須將玩過的玩具收回原處,若不收拾好就將玩具沒收。正是由於這位母親注意立規矩並嚴格要求,孩子才逐漸養成了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整潔、有條理的好習慣。
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說孩子就是大人也需要紀律制約,沒有家規,孩子想怎樣就怎樣,就很難成才。有了家規,孩子才知道該怎樣做,家長也知道該照著什麼標准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才能順利進行。
幾年前,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報道,講的是瑞士人的文明禮貌習慣。瑞士人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以下兩個好習慣。
一是不亂丟東西。
瑞士人的規則意識非常強。有個中國人在聯合國任職,他的孩子從小在瑞士長大。有一次他們在日內瓦湖上劃船,同行的一個遊客喝完可樂以後,順手就把瓶扔到湖裡了。這個在瑞士長大的中國小孩當時臉色都白了,告訴他的母親,好像扔可樂瓶的人犯了很大的錯似的。他的這種規則意識因為從小受環境的影響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二是從小有責任感。
規則意識來自責任感,這實際上也是一個人道德水平的表現。有一次有個在瑞士工作的中國人在一個公園散步,上廁所的時候,發現裡面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丁零當啷不知在干什麼。這個中國人出來後,發現他媽媽在外面等著。她說:「我的小孩進去後很久沒有出來,能麻煩你去看看嗎?」中國人進去一看,原來廁所的抽水馬桶壞了,沖不出水來,小孩非常著急,一定要把水沖出來。他認為,上了廁所,必須用水沖洗,否則對後面的人無法交代。這種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的人往往是很自覺履行規則的,他們很容易與別人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感。
借鑒瑞士人的做法,我們對小孩子要「約法三章」,用規則去約束孩子的言行,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
3.言傳身教。
中國有句俗話:「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行為楷模。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需要強調的是,母親的素質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更為重要。孩子在沒出生前10個月,早已受到母親的體質和性情脾氣的影響。出世以後的一兩年中,無時不在母親的懷抱中。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優先影印入孩子的腦海,成為極深刻的印象。美國教育家貝諾德說:「孩子學母親的聲音、說話的語調、做的手勢、立的姿態,甚至母親的度量和寬宏與否、態度誠實與否以及說謊騙人的方法,孩子都在領會。其他如起居飲食的方式習慣,無一不受母親的影響。」母親如果受過良好的教育,她的習慣、行動自然也就良好,在日常生活中,她的孩子就會隨時隨地受到一種無形的良好教育。
4.替換而不是抹去,用好習慣去克服壞習慣。
人們通常說,習慣很難根除。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習慣不可能根除,只能夠被替換。換句話說,你只能夠替換,而不是抹去一個壞習慣。
一位哲學家帶著他的一群學生周遊世界。十年間,他們游歷了所有的國家,拜訪了所有有學問的人,現在他們回來了,個個都滿腹經綸。在進城之前,哲學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來,弟子們也圍著哲學家坐下來。
哲學家問:「現在我們坐在什麼地方?」弟子們回答:「現在我們坐在曠野上。」哲學家又問:「曠野上長著什麼?」弟子們說:「曠野上長著雜草!」
哲學家說:「現在我想知道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們非常驚愕,他們都沒有想到,一直在探討人生奧妙的哲學家,竟然問這么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首先開口說:「只要用鏟子就夠了。」哲學家點了點頭。
另一個弟子接著說:「用火燒也可以。」哲學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個弟子說:「撒上石灰就會除掉所有的雜草。」
接著講的是第四個弟子,他說:「斬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來就行了。」
等弟子們都講完了,哲學家站了起來,說:「課就上到這里,你們回去後,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雜草。沒除掉的,一年後,再來一聚!」
一年後,他們都來了,不過原來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雜草叢生,它變成了一片長滿穀子的莊稼地。弟子們圍著谷地坐下,等待哲學家的到來,可是哲學家始終也沒有來。十幾年後,哲學家去世,弟子們在整理他的言論時,發現哲學家在最後一章上寫著:要想除掉雜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莊稼。
這個哲理故事啟示我們:我們不能抹去一個壞習慣,只能用一種好習慣去替換它。因此,在著手改掉壞習慣之前,我們必須仔細地思考究竟應該選取哪些好習慣來替換它們。
無論多麼好的思想、多麼好的品質、多麼好的原則、多麼好的理念,我們「知道」是一回事,但我們是否真正能「做到」則是另一碼事。從「知道」到「做到」,這中間隔著一條很寬很深又很湍急的河,必須架起一座橋梁,這橋梁便是習慣。沒有習慣之橋,知道了你不一定能做到;有了習慣之橋,你知道了就一定能做到。
行為變成習慣,習慣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往往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突破等等,都是習慣性動作不斷重復的結果。
習慣就是一點一滴、循環往復、無數次重復的行為養成的。好的習慣、壞的習慣莫不是如此,只是結果不同。因此,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勇敢地採取行動,向不良習慣告別!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青年時期,曾有過一段放盪的生活和一些不良習慣,如貪玩、酗酒、賭博。但不久,他立即醒悟,對自己非常不滿。他認為自己的放盪行為等於禽獸。他仔細地檢點自己的放盪行為,寫在日記本上,共有8點:1.缺乏剛毅;2.自己欺騙自己;3.有少年輕浮之風;4.不謙遜;5.脾氣太躁;6.生活太放盪;7.模仿性太強;8.缺乏反省。這一次反省,好像一個霹靂打在他身上。他決心結束放盪生活,改正不良習慣。於是他跟哥哥來到高加索,在炮兵部隊里當一個下級軍官,並由此邁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6.用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行為只要不斷地重復,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同樣道理,任何一種思想只要不斷地重復,也會成為一種習慣,進而影響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行為。至於我們的行動,只是在潛意識支配下的被編輯好的程序。那麼,怎樣運用潛意識的力量來改變不良的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
我們先來分析一種現象。在吃飯的時候,大多數人是用右手拿筷子。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從小到大人們都是用右手拿筷子,已經養成了習慣。這說明了人是按照習慣來辦事的。假如在今天吃午飯的時候,你不用右手拿筷子,而改用左手拿筷子,你會有什麼感受?不舒服,挺別扭的,對吧。這說明改變習慣是一個不舒服的過程。從今天開始,假如你每天都用左手拿筷子吃飯,堅持一個月,一個月後你會不再那麼別扭,稍微習慣了一點。這說明習慣是可以被改變的,只要不斷地重復。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復21天,或者重復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經變成了你的信念。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變,而你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不要放棄第一階段的努力,繼續重復,跨入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自然」。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還會回復到從前,因此,你還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變。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徵是「不經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的穩定期」。一旦跨入此階段,你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這項習慣就已經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會自然而然地不停地為你「效勞」。
怎樣在21天時間里改掉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下面請看美國《讀者文摘》上一位美國婦女的自述:
牙醫告誡我剔牙和刷牙一樣重要。如果不剔牙的話,我的牙齦病會更厲害,我一直打算剔牙,但老是拖延著不行動。
「好,就利用這三周改變自己的方法試試看。」我心裡自忖。第一天算是最困難的了。第二天、第三天,剔牙這件事還是顯得討厭又麻煩。但第一個星期才過去,剔牙就成為上床前的例行公事了。
到了第三個星期結束,我驚異的是,剔牙變得和刷牙一樣容易了。我得意洋洋,因為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有了這樣一個開頭,我就能再接再厲,朝更困難的目標邁進了。
我一直打算多吃些有營養的東西,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些甜食。於是我把該吃的食物列出表貼在冰箱門上,時刻提醒自己。
說實在話,第一天的日子可不好過。我努力讓自己忙碌些,但腦海里卻翻騰著冰箱里的巧克力蛋糕和甜食盒裡的奶油甜餅。第四天,全家吃蛋糕和甜餅,我卻獨自吃水果和蔬菜,我心裡湧起一陣自尊的波浪。三個星期一過,習慣就固定下來了。我不再拚命吃甜食,我的體重減輕了5磅。不過,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我和丈夫凡爾近來相處得不好,我們不吵嘴,但我們之間幾乎沒有什麼感情溝通。我知道,主要問題是我總對他挑刺兒。實在遺憾,我覺得他身上的毛病太多。我並不想成為一個嘮嘮叨叨的人,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於是,凡爾對我閉起心扉。這是怪不得他的,但我自己能不能改變呢?
我又畫了一張「三周規劃圖」,決定試試看:每天我要在丈夫身上找出一個優點,並告訴凡爾。
第一天就遇到了難題,我看凡爾許多地方不順眼,例如,為什麼他吃過東西不收拾?為什麼他又把那件糟糕的衣服穿上了身?有一段時間我很難找到他身上有什麼優點,難道真的連一個優點也找不出來嗎?
不,當然不是。屋裡有什麼要修理,凡爾會敲敲打打,把東西修好。
「啊,你把電燈開關修好了,真不錯。」我對凡爾說,語氣中難免幾分做作。
第二天,我又對凡爾說,他對我的缺點十分耐心,而沒有像我對他那樣嘮嘮叨叨,這真使我高興。他笑了笑,那故意的一笑,真叫人別扭。
「看來,這方法行不通了。」我自言自語。
接下去的幾天,我仍然覺得很難找到凡爾的優點。我開始覺得有些虛情假意,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口是心非地說著好話。但隨著三個星期一點一點過去,我從丈夫身上找優點變得容易起來。他為人誠懇,對孩子又耐心,為什麼我只看到他的短處呢?
到了21天結束時,我簡直不相信要表揚凡爾是多麼輕而易舉,一點兒也沒有別扭的感覺,而凡爾看起來也確實與以前不同了。他對我也更加親近,開始坦率地談他的工作,談他所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到三個星期結束,他說是我顯得和以前大大不同了。
「是的,」我說,「我最近一直努力克服嘮嘮叨叨的壞習慣。」
凡爾很動情地說:「難怪我覺得自己好多了,也覺得我們倆之間好多了。謝謝你的幫助,謝謝。我實在應該努力,做個更好的丈夫,做個更好的人。」
我十分激動,幾乎說不出話來。後來,我向他解釋了三周改變自己的規劃和我的進步,凡爾說他也要試一試。
讀了以上這個有趣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想試試呢?
做一個有心人,為自己去有計劃地塑造好習慣。當然,你的壞習慣已經十分頑固,因此要形成某些好習慣,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力氣去克服壞習慣。
中國有句古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的含義有兩層:一、人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二、人的本性雖然很難改變,但並非改變不了,只是難了一點而已。假如我們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礙成功的因素,我們如果不改變,豈不是註定要失敗?如果你對改變自己的劣根性沒有信心,裹足不前,請捫心自問:我是要成功,還是要失敗?不改變,就意味著失敗;要成功,就別無選擇,立即改變。改變習慣其實是簡單的,成功其實也是簡單的。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反復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去做那些簡單而重復的事情。
7.運用「七大對策」去培養一個好習慣。
這「七大對策」是中國習慣培養權威教練、著名激勵專家周士淵先生在多年研究及實踐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如果你能夠遵循這「七6大對策」,你就一定能夠培養出很多的好習慣。
對策一:研究培養一個好習慣的重要性。
要培養一個習慣,你首先必須研究它的重要性。因為你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你才會有培養這個習慣的願望,你才能有堅強的決心,你才能有堅決的行動;只有有了一次次堅決的行動,習慣才能逐步養成。
對策之二:研究培養一個好習慣的可行性。
要培養一個習慣,開始前的可行性分析很重要,這樣使你建立在理智和科學的基礎上。否則,腦袋一熱,盲目去做,常常會半途而廢。回憶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不是經常對某件事情有很大決心?比如信誓旦旦地說,從明天起一定要長跑,每天一定要用1小時學外語,每天一定要拉半小時小提琴等?為什麼熱度只維持了幾天、幾個星期,就像泄氣的皮球一樣癟了下去?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可行性分析。
對策之三:統籌安排,逐一擊破。
習慣是個龐大的體系,像大樹一樣,有根、干、枝、葉。它可以是學習上的習慣,也可以是健康上的習慣,消費上的習慣,與人相處的習慣等。這么多習慣在培養的時候要學會統籌安排,分清主次,明確先後,有步驟地去培養。開始時要由淺入深,由易及難,由漸進到突變;要寧少勿多,寧易勿難。習慣的培養,要注意剛柔相濟。在堅持的同時,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千萬不要一靈活,把原則也丟掉了。
對舊習慣的克服,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後再進行,要先培養好習慣,在培養好習慣的過程中,人的毅力會慢慢增強,當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對付那些壞習慣。如果一開始就去碰那些壞習慣,你就容易受到阻力,挫傷你對習慣培養的信心。
對策之四:關鍵前三天,重在一個月。
我們常說萬事開頭難,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一個新習慣的誕生,必然會沖擊相應的舊習慣,而舊習慣不會輕易退出,它要頑抗,要垂死掙扎。另外,我們的肌體、心靈也需要時間從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頭三天要准備吃點苦,要下工夫,要特別認真。過了這一關,坦途就在眼前。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要21天時間,我想這是一個平均數。養成的習慣不一樣,每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刻苦程度不一樣,所用時間當然就不一樣,因此我把它確定為1個月。
對策之五:習慣彷彿像一根纜繩。
習慣就像一根繩索,每次行為的重復,就相當於又為它纏上了一股繩索。很顯然,每天纏,不斷纏,纜繩會越來越粗,最後會粗到牢不可破。從這個意義上講,壞習慣如果開了頭,重復一次,纜繩就粗了一些,以後要去掉就困難了。
對策之六:借東風。
「借東風」的意思是通過閱讀一些好書來凈化自己的心靈,提高自己的境界。我在演講中多次提到一本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它的作者是一個從事業巔峰跌到了命運的低谷的人,他失去了事業、房子、車子、家庭,變得一貧如洗。但後來他總結教訓,頑強拼搏,終於反敗為勝,重新登上了事業的峰頂。這本書從表面上看是一本商業書籍,實際上卻是一本教人如何改變命運的教科書,它在西方被稱為「商業聖經」,因此我把讀這本書稱為「借東風」。
對策之七:堅持不懈,直到成功。
「貴在堅持」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也不深奧,但是就不容易做到,這大概也是成功的一條重要標志。如果能夠做到目標明確,持之以恆,每天進步一點點,最後當然是能夠取得成功的。做任何事情,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叄』 論文的課題基本內容怎麼寫
首先,課題研究內容如何確定
(1)根據研究目標來確定;為了要達到研究目標,需要研究什麼內容。
(2)從現狀研究、歸因研究、方法或對策研究幾方面來確定。
(3)課題研究內容,主要取決於課題研究的難度。研究難度越大的,研究內容往往也越多。
其次,要學會對課題研究內容分解
課題研究內容要進行分解分析,分解不對,分析不到位,是不可能立項的。怎麼分解?卻沒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從核心概念出發分解研究內容的策略入手,有的從現實問題出發分解研究內容的策略入手,還有的從「現狀+方法對策+評價」分解研究內容策略入手。不管採用哪一種分解模式,要與研究選題匹配,且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解決問題。
比如:課題「小學道法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研究」的研究內容:
1.道法課教學小學生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培養現狀調查研究
2.道法課教學小學生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培養策略研究
3.道法課教學小學生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評價研究
『肆』 道法老師布置「走進社會,感受生活″ 這項任務的意義是什麼
接觸知道實際,了解實際情況,這對成長對學習都有重要意義,學習生活相結合,不會脫離實際,有利於人的成長,學習的知識得到應用,更好的學習知識。
1.走進社會生活,感受社會生活對中學生的成長有什麼重要意義?
①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投身於社會的過程也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過程。
②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展,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
③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並獻計獻策。
④會更加關心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准備為之分憂。
2.怎樣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①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④從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我們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
⑤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體現走進農村,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來到工廠,我們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場,琳琅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觀看升旗儀式,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在社會中成長
為什麼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①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②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怎樣理解「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父母的撫育、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等,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伍』 班會課和道法課的區別
班會課一般是主題班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開展,主題多種多樣,由班主任或班長進行講解
道法課是指《道德與法治》課。
拓展
道法課,《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道德與法治》課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促進校園安全,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
『陸』 怎樣厲行法治9上政治
『柒』 小學道法是什麼課程
小學道法課就是《道德與法治》課。《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道德與法治》課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利於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促進校園安全,有利於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思品教學的實效性,從而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
本套教科書將小學六年級上冊和初中八年級下冊專門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小學涉及30部法律法規,中學涉及50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
名稱由來
2016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16年中小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從2016年9月1日起,將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品德與社會」等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主要內容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採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捌』 請寫一篇思考論述文:【汽車對人類社會生活有哪些影響】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汽車的需要愈來愈大,汽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車也對社會生活、現代人類社會和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一、隨著汽車進入家庭,不僅給我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精彩。尤其是對孩子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擴大孩子生活空間:家裡有了車,家長能帶著孩子到更多、更遠的地方去玩,比傳統的生活圈子更廣。俗話說,見多識廣。孩子們見得多了,視野自然得到極大的擴展,能夠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教育。
2、滿足對車的好奇心:孩子喜歡汽車,尤其是男孩子對汽車的喜愛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汽車進入家庭後,孩子可以深入接觸汽車,了解汽車的結構、原理以及外形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啟發孩子的思維。可以說,汽車進入家庭,對孩子掌握機械技術、學習美學方面的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學到很多社會知識:孩子在接觸車的過程中,能學到很多社會知識。在汽車行駛中,孩子不自覺地就會接觸到交通法規。在「道法」的影響下,孩子們會逐漸懂得什麼叫安全、法律,並懂得開車的責任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東西將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做人的規矩、社會的行為規范,並有助於增加孩子的規則意識和法律意識,以及現代安全意識。 4、給孩子生活帶來便捷: 車提高了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效率,對其成長有積極的作用;經常外出自駕游,還能鍛煉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5、培養孩子積極向上:提前把孩子帶入現代化的生活領域,使孩子們用一種全新的觀念、更富於時代感的眼光看待世界,可以變得更積極向上。
二、「當汽車社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並未做好准備,甚至連這方面的意識都很欠缺,以至這一現實逐步到來之時,我們還茫然不知所措。」 陳清泰的話並非危言聳聽。誰都不會否認汽車給現代社會和文明帶來的巨大推進作用,但是急劇減少的土地資源、不容忽視的糧食安全、難以扭轉的環境污染、日趨嚴峻的能源問題,卻使剛剛開始享受汽車巨大好處的中國人,不得不直面汽車社會帶來的巨大挑戰:
1、汽車不僅「喝汽油」還要「吃土地」 :2003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超過日本而穩居世界第二。成雙成對的是,中國石油總消費量也超過日本而穩居世界第二。誰要說「中國石油進口額應當趕超世界第一的美國」,肯定會被當成傻瓜。然而要喊「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要趕超世界第一的美國」,說不定還會有人喝彩。
. 事實上:平坦、排水性能良好的耕地,修路特別理想。但是鋪上瀝青的土地幾乎不可能逆轉為良田。 按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的計算模式,中國高速公路建設要保持「美國速度」,每年將為150萬公頃耕地鋪上瀝青。如果中國公路和停車場面積達到「美國水平」,相當於把江西省或山東省全部鋪上水泥和瀝青。
美國每輛汽車佔地0.07公頃。這意味著商店裡每賣出5輛汽車,就要用瀝青水泥鋪滿一個足球場供汽車使用。美國為2.14億輛汽車鋪設了630萬公里公路,可以繞赤道157周,汽車佔地面積2010年將同小麥種植面積持平。而美國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最多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最少國家之一。
2、堵在路途上的「城市節奏」 :「當年我從朝陽區到海淀區上學時,高峰時打車也不過20分鍾,可現在至少要50分鍾。6年間北京變化真大,但堵車的變化令人害怕。」 事實上堵車已不再是北京、上海、廣州的「特有景緻」。目前,全國每年因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前瞻性的社會政策,每年50%至80%的汽車增長率,肯定會使越來越多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重蹈覆轍。 三、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英國學者John Seymour與Herbert Girardet對汽車時代給地球環境帶來的代價作了以下分析:1985年,全世界的汽車數量已經達到5億2千萬輛。它們賓士在地球上所有的公路上,給自然環境中的土地、空氣、水、海洋和人文環境與人的健康帶來了多種不利影響。這些影響的效應往往相互疊加,並引發出了人類事先未曾預料到的問題:
1.高度消耗自然資源:本身便是自然的一部分,汽車不論哪個部件都是消耗能源創造出來的,而作為以石油為主要動力的機動車輛,對能源的消耗的必然的。機動車消耗的自然資源中,絕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這於我們提出的和諧社會,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相違背,汽車工業的發展,對世界性的能源危機無疑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在汽車製造水平比較低下的地區,汽車的性能、汽車的能耗不成比例,能源的利用率低下,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更是不可估計。
2.危害野生動物:有人類經過的地方就會留下人類的痕跡。汽車作為近代工業的產物,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又一重要成果。不說汽車排污影響環境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單是由於車禍所引發的野生動物的死亡也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在人類涉足未深的地區,以車代步的結果便是讓野生動物迷失了世界。
3.導致城市煙霧:自然是無私的,可是人們從她那拿來什麼,她也總會取走什麼。汽車對能源的消耗,換來的是能源消耗後的影響——汽車尾氣。汽車尾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至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汽車尾氣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更為汽車對環境的影響立下了「汗馬功勛」。汽車尾氣的過度排放,必然引起廢棄的聚集,在城市中尤為突出,典型的表現就是城市煙霧,彌漫的有害氣體時刻籠罩在城市的上空,在吸取人類的生命。 4.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 汽車本身是鋼鐵為主,如果汽車的使用周期太短,更新換代就必然更快,汽車的淘汰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便是大量資源的浪費和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汽車廢輪胎無法處理,橡膠很難分解,而且燃燒會產生有害氣體。就這一項,要造成多大的污染,要處理,又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
5.造成酸雨危害:汽車尾氣的影響: 不僅僅是導致城市煙霧。汽車尾氣排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經過「雲內成雨過程」,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經過「雲下沖刷過程」形成較大雨滴,最後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它會使樹木焦枯,死亡被酸雨酸化的湖泊,魚蝦絕跡;土壤被酸化,影響作物的成長發育。酸雨還會使建築物受到腐蝕而損壞,,會加速金屬的腐蝕損壞鐵路,橋梁,車輛,飛機,電視發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