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審查
A.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廣告有哪些
對於葯品、醫療器械、農葯、獸葯等商品的廣告應當進行審查。
《廣告回法》第三答十四條規定:"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以及其他媒介發布葯品;醫療器械;農葯、獸葯等商品的廣告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其他廣告,必須在發布前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廣告內容 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B. 簡述法律法規審查與用印法規審查的區別
簡述法律法規審查與用印法規審查的區別是本質的不同
C. 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中要求,加強涉及安全生產相關法規什麼性審查
您好,復是加強一致性的審查。這是制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的一部分。
原文如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立改廢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涉及安全生產相關法規一致性審查,增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的系統性、可操作性。制定安全生產中長期立法規劃,加快制定修訂安全生產法配套法規。加強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法律法規銜接融合。研究修改刑法有關條款,將生產經營過程中極易導致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列入刑法調整范圍。制定完善高危行業領域安全規程。設區的市根據立法法的立法精神,加強安全生產地方性法規建設,解決區域性安全生產突出問題。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全國人大常委會應國務院的書面審查要求對某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屬於
事後審查
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是我國憲法監督的重要方式,是事後審專查。根據憲法和立屬法法、監督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及司法解釋的備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接受本級政府制定的規章的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和本級人大常委會備案。
E. 法規要求irb審查多久一次
法規要求審查多久一次?其實法規都是有規定的,他們多長時間審查?一一次都是有規定的
F. 通過什麼樣的法律程序可以審查法律,法規的違憲問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準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前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在審查中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也可以由法律委員會與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召開聯合審查會議,要求制定機關到會說明情況,再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制定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見,並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查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相抵觸而制定機關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員長會議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和予以撤銷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
G. 行政附帶審查對象包括法規嗎
行政復議的抄附帶性審查的對象有三個:1、國務院部門的規定;2、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3、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行政復議法》
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H. 提法規司法解釋的審查要求是什麼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同法律規定相抵觸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之間認為對方作出的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同法律規定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送有關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具體應用法律的解釋同法律規定相抵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I. 《行政復議法》規定對地方政府規章合法性審查不屬行政復議審查范圍,依照什麼行政法規審查
《行政復議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這里所說「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是指依據制定規章的上位法和《立法法》進行審查,如果該規章違反上位法的規定,則根據《立法法》第97條規定的許可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該規章。
《行政復議法》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下列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務院部門的規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
(三)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立法法》第九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機關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的許可權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一)超越許可權的;
(二)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規定的;
(三)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經裁決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規定的;
(四)規章的規定被認為不適當,應當予以改變或者撤銷的;
(五)違背法定程序的。
第九十七條 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準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六)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七)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J. 審查地方性法規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屬於,什麼審查
◆憲法的定義
憲法的特徵(為什麼說憲法是大家的根本大法?憲法與其它普通法相比它的形式上的特點?)
◆憲法是普通法律的基本依據中「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的行為准則」。
選擇題:憲法最高行為的意思是:憲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各國公民的間接的行為准則,對不對?
答: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是直接有效,而對公民是間接的行為准則。
◆憲法的本制屬性:
(一)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二)憲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三)憲法是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集中體現。
第二節憲法的產生和歷史發展
◆近代憲法產生的條件
憲法產生發展的大體脈絡:
1640英國資產階級爆發—1919年之前,這一階段稱為「近代憲法」;1919年之後——現代,這一階段稱為「現代憲法」。
近代憲法和現代憲法的典型區別。
當代憲法的發展的趨勢。
◆英美法三國憲法的產生及其特徵
◆憲法的發展及趨勢(簡答題)(見教材)
◆新中國憲法的產生和發展
一、新中國憲法的歷史沿革:新中國成立以後制定了四部憲法。
二、為什麼說《共同綱領》是臨時憲法不是正式憲法?
答:憲法的制定權理論上應該是歸屬人民的,操作是特定機關來加以制定的,《共同綱領》不具有這個特點。
三、我國現行憲法的內容和特點。
◆憲法修正案(出題重點,主要是簡答題)
一、現行憲法通過以後,我們分別在什麼時候進行了哪幾次修改?
二、現行憲法通過以後,關於土地承包方面的規定和發展沿革是什麼?
答:分為四個環節:1、1982年現行憲法當中,是不允許土地出租、土地使用權轉讓的;2、在1988年憲法修正案裡面,刪掉了現行憲法中不允許土地出租的規定,允許土地依照法律規定轉讓,這為土地的承包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3、在1993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作為基礎的形式制定下來;4、1999年取消了聯產承包責任制。
三、非公有制經濟成份在現行憲法及此後的發展原則
第三節憲法原則和憲法分類
◆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的基本原則:(一)人民主權原則;(二)基本人權原則;(三)法治原則;(四)權力制衡原則。
一、在現代世界各國為什麼都要普遍設立議會?
答:至代近社會以來,主權已經結構性的由君主手中轉移到人民手中,但是人民直接行使主權是不現實的,為此就產生了選舉制度。人民在普遍基礎上選舉代表或議員,組成了議會,然後由議會來行使主掌權力,這就是它的原因。
二、在現今世界各國憲法當中都有關於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為什麼?
答:為了防止國家權力在行使的過程中,肆無忌憚,致少數人的利益於不顧,因為我們有一個基本的權利。
三、解釋人民主權原則:
答:(1)主權是國家最高權力,人民主權對國家中絕大多數人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2)人民主權學說的出現,是國家學說發展史上的一大飛躍,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銳利思想武器,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核心;(3)西方國家在人民主權形式上的規定並不意味著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廣大人民群眾已經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了。在生產資料資本家個人佔有的社會中,只能是有產者的主權,人民主權則根本無從談起;(4)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規范中,沒有類同於資本主義國家憲法那樣的關於人民主權直接規定,但是他們所規定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實質上也就是人民主權原則。
四、在社會主義國家當中,我們關於國家主權的理解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差別,我們是否承認國家機關之間的權力分工?
解析:權力制衡原則最早是在西方國家提出來的,他們也都是按照這個理念來建構國家制度的。首先我們國家不承認分權制衡原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承認國家機關之間必須的權利分工。我們承認的權力分工的前提是:人民主權不可分割。西方國家認為是可分割的,我們是不可分割的。(疏理清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