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法律法規
❶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一、首次引入「合格一、首次引入「合格評定」概念。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海關依據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進口食品實施合格評定。
進口食品合格評定活動包括:向中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境外國家(地區)(以下簡稱「境外國家(地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評估和審查、境外生產企業注冊、進出口商備案和合格保證、進境動植物檢疫審批、隨附合格證明檢查、單證審核、現場查驗、監督抽檢、進口和銷售記錄檢查以及各項的組合。
二、明確對境外國家(地區)啟動評估的六種情形。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總署可以對境外國家(地區)啟動評估和審查:
(一)境外國家(地區)申請向中國首次輸出某類(種)食品的;
(二)境外國家(地區)食品安全、動植物檢疫法律法規、組織機構等發生重大調整的;
(三)境外國家(地區)主管部門申請對其輸往中國某類(種)食品的檢驗檢疫要求發生重大調整的;
(四)境外國家(地區)發生重大動植物疫情或者食品安全事件的;
(五)海關在輸華食品中發現嚴重問題,認為存在動植物疫情或者食品安全隱患的;
(六)其他需要開展評估和審查的情形。
三、首次提出了「視頻檢查」的方式。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海關總署可以組織專家通過資料審查、視頻檢查、現場檢查等形式及其組合,實施評估和審查。這種靈活的檢查方式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對進口食品監管帶來的極大便利,也是應對國外疫情的重要抓手,能極大地提高檢查效率,從而進一步降低檢查成本和風險。
四、首次明確進口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標簽必須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進口食品的包裝和標簽、標識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准;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
對於進口鮮凍肉類產品,內外包裝上應當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國家(地區)文字標識,標明以下內容:產地國家(地區)、品名、生產企業注冊編號、生產批號;外包裝上應當以中文標明規格、產地(具體到州/省/市)、目的地、生產日期、保質期限、儲存溫度等內容,必須標注目的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加施出口國家(地區)官方檢驗檢疫標識。
對於進口水產品,內外包裝上應當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國家(地區)文字標識,標明以下內容:商品名和學名、規格、生產日期、批號、保質期限和保存條件、生產方式(海水捕撈、淡水捕撈、養殖)、生產地區(海洋捕撈海域、淡水捕撈國家或者地區、養殖產品所在國家或者地區)、涉及的所有生產加工企業(含捕撈船、加工船、運輸船、獨立冷庫)名稱、注冊編號及地址(具體到州/省/市)、必須標注目的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進口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標簽必須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加貼。
進口食品內外包裝有特殊標識規定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五、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應當取得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新食品原料衛生行政許可。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進口食品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准,中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國際條約、協定的要求。
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公布的暫予適用的相關標准要求。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取得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新食品原料衛生行政許可。
六、出口食品企業是其出口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進出口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的進出口食品安全負責。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完善可追溯的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保證食品安全衛生控制體系有效運行,確保出口食品生產、加工、貯存過程持續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安全衛生要求;進口國家(地區)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國際條約、協定有特殊要求的,還應當符合相關要求。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供應商評估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生產記錄檔案制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出口食品追溯制度和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相關記錄應當真實有效,保存期限不得少於食品保質期期滿後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七、海關依法對出口食品實施監督管理。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海關依法對出口食品實施監督管理。出口食品監督管理措施包括: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備案、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企業核查、單證審核、現場查驗、監督抽檢、口岸抽查、境外通報核查以及各項的組合。
八、六部規章自《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生效之日起廢止。
《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第七十九條規定,本辦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出口蜂蜜檢驗檢疫管理辦法》《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進出口肉類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管理規定》等六部規章同時廢止。
評定」概念。
❷ 國際技術貿易適用哪些法律
1、關於國際貨物買賣的公約
(1)《國際貨物買賣統一法公約》
(2)《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
(3)《聯合國國際貨物實賣時效期限公約》
2、關於國際貨物運輸的公約
(1)《統一提單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
(2)《有關修改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的議定書》
(3)《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
(4)《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
(5)《修改華沙公約的議定書》
(6)《國際鐵路貨物聯運協定》
(7)《關於鐵路貨物運輸的國際公約》
(8)《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
國際貿易適用哪些法律法規
3、關於國際支付的公約
(1)《匯票、本票統一法公約》
(2)《解決匯票、本票法律沖突公約》
(3)《統一支票法公約》
(4)《解決支票法律沖突公約》
(5)《聯合國國際匯票與國際本票公約》
4、關於對外貿易管理的公約
《世界貿易組織協議》
5、關於貿易爭端解決的公約
(1)《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
(2)《關於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的諒解》
6、關於國際投資的公約
(1)《解決一國與他國國民投資爭議的公約》
(2)《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
7、關於知識產權的公約
(1)《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2)《商標注冊馬德里公約》
(3)《伯爾尼公約》
(4)《世界版權公約》
(一)關於適用於國際貨物買賣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二)關於適用於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三)關於適用於國際貨款收付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四)關於適用於對外貿易管理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等。
(五)關於適用於國際商事仲裁的國內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目前,在國際貿易領域常見的國際貿易慣例有:
1、國際貿易術語方面
(1)國際商會制定的《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2)國際法協會制定的《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
(3)美國全國對外貿易協會制定的《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正本》。
2、國際貨款的收付方面
(1)國際商會制定的《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
(2)國際商會制定的《托收統一規則》1995年修訂本
3、運輸與保險方面
(1)英國倫敦保險協會制定的《倫敦保險協會貨物保險條款》
(2)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制定的《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3)國際海事委員會制定的《約克一安特衛普規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二條本法適用於對外貿易以及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本法所稱對外貿易,是指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易。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貨物進出口管理,維護貨物進出口秩序,促進對外貿易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以下簡稱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從事將貨物進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或者將貨物出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外的貿易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國家對貨物進出口實行統一的管理制度。第四條國家准許貨物的自由進出口,依法維護公平、有序的貨物進出口貿易。
除法律、行政法規明確禁止或者限制進出口的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對貨物進出口設置、維持禁止或者限制措施。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貨物進出口貿易方面根據所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協定,給予其他締約方、參加方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或者根據互惠、對等原則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第六條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在貨物進出口貿易方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類似措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該國家或者地區採取相應的措施。第七條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依照對外貿易法和本條例的規定,主管全國貨物進出口貿易工作。
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負責貨物進出口貿易管理的有關工作。第二章貨物進口管理第一節禁止進口的貨物第八條有對外貿易法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貨物,禁止進口。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進口的,依照其規定。
禁止進口的貨物目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第九條屬於禁止進口的貨物,不得進口。第二節限制進口的貨物第十條有對外貿易法第十六條第(一)、(四)、(五)、(六)、(七)項規定情形之一的貨物,限制進口。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限制進口的,依照其規定。
限制進口的貨物目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
限制進口的貨物目錄,應當至少在實施前21天公布;在緊急情況下,應當不遲於實施之日公布。第十一條國家規定有數量限制的限制進口貨物,實行配額管理;其他限制進口貨物,實行許可證管理。
實行關稅配額管理的進口貨物,依照本章第四節的規定執行。第十二條實行配額管理的限制進口貨物,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經濟管理部門(以下統稱進口配額管理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劃分進行管理。第十三條對實行配額管理的限制進口貨物,進口配額管理部門應當在每年7月31日前公布下一年度進口配額總量。
配額申請人應當在每年8月1日至8月31日向進口配額管理部門提出下一年度進口配額的申請。
進口配額管理部門應當在每年10月31日前將下一年度的配額分配給配額申請人。
進口配額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對年度配額總量進行調整,並在實施前21天予以公布。第十四條配額可以按照對所有申請統一辦理的方式分配。第十五條按照對所有申請統一辦理的方式分配配額的,進口配額管理部門應當自規定的申請期限截止之日起60天內作出是否發放配額的決定。第十六條進口配額管理部門分配配額時,應當考慮下列因素:
(一)申請人的進口實績;
(二)以往分配的配額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三)申請人的生產能力、經營規模、銷售狀況;
(四)新的進口經營者的申請情況;
(五)申請配額的數量情況;
(六)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第十七條進口經營者憑進口配額管理部門發放的配額證明,向海關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國務院有關經濟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將年度配額總量、分配方案和配額證明實際發放的情況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八條配額持有者未使用完其持有的年度配額的,應當在當年9月1日前將未使用的配額交還進口配額管理部門;未按期交還並且在當年年底前未使用完的,進口配額管理部門可以在下一年度對其扣減相應的配額。第十九條實行許可證管理的限制進口貨物,進口經營者應當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以下統稱進口許可證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進口許可證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天內決定是否許可。
進口經營者憑進口許可證管理部門發放的進口許可證,向海關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前款所稱進口許可證,包括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各種具有許可進口性質的證明、文件。
❹ 河北省進出口商品檢驗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保證進出口商品的質量,維護國家信譽,維護對外貿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本省對外開放、對外經濟貿易事業的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監督管理工作和進出口貿易以及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進出口商品的檢驗、鑒定和監督管理工作,應當遵循公正、准確、高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及其分支機構(以下簡稱商檢機構)依法管理所轄區域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商檢機構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實施有關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和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
(二)依法管理和組織實施進出口商品的檢驗、鑒定和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協調有關部門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
(三)依法管理並實施對進出口商品和與進出口商品有關的外商投資財產的鑒定評估;
(四)依法對各類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機構及其業務實施監督管理;
(五)負責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進出口商品認證和質量體系的評審;
(六)為從事進出口貿易以及有關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是出口商品質量的業務指導和咨詢服務;
(七)查處違反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律、法規的行為;
(八)法律、法規賦予的其他職責。第五條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須經國家商檢局或者河北商檢局考核合格,取得證件後,方可執行職務。依法執行職務時,應當出示證件,穿著制服,佩戴標志。第六條商檢機構對法定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必須依法實施檢驗;對法定檢驗以外的進出口商品,可以進行抽查檢驗,並實施監督管理。
商檢機構對法定檢驗以外的進出口商品實施抽查檢驗,應當制定抽查辦法,並定期公布年度抽查目錄。第七條商檢機構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檢驗內容、項目和標准,對進出口商品實施檢驗。第八條法律、法規規定由商檢機構以外的其他檢驗機構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和檢驗項目,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二章進口商品的檢驗第九條簽訂進口商品貿易合同,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商品的檢驗內容、標准和索賠等項條款,並將合同副本報到貨地商檢機構備案。第十條法定檢驗的進口商品到貨後,收貨人必須持到貨通知單和報關單等有關證單,向卸貨口岸或者到貨地的商檢機構辦理登記,海關憑商檢機構在報關單上加蓋的印章驗放。第十一條法定檢驗的進口商品辦理登記後,收貨人必須在規定的檢驗地點和期限內,持合同、發票、裝箱單和提單等有關證單,向到貨地商檢機構報驗,由商檢機構實施或者組織實施檢驗。商檢機構應當在索賠期限內檢驗完畢,並依法出具有關證單。未經檢驗的,不得銷售、使用。第十二條法定檢驗以外的進口商品,收貨人應當自收到貨物之日起七日內,向到貨地商檢機構報告到貨情況。收貨人自行檢驗的,應當依照合同規定或者有關標准進行檢驗,並及時向商檢機構報告檢驗結果。第十三條進口關系國計民生以及價值較高、技術復雜的重要商品和大型成套設備,收貨人應當在對外貿易合同中約定在出口國進行裝運前預檢驗、監造或者監裝,以及保留到貨後進行最終檢驗和索賠權的條款;商檢機構應當參與制定裝運前預檢驗、監造或者監裝方案,並可以根據需要派出檢驗人員參加或者組織實施裝運前預檢驗、監造或者監裝。
對已進口的大型成套設備,商檢機構應當派出檢驗人員駐廠檢驗或者監督檢查。第十四條進口的成套設備及其材料經檢驗不合格的,由商檢機構簽發不準安裝使用的通知。經技術處理並報商檢機構重新檢驗合格的,應當允許安裝使用。第十五條進口的機動車輛到貨後,收貨人須向商檢機構申請登記檢驗。車輛管理機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進口機動車輛檢驗通知單辦理號牌。車輛存在質量問題的,其所有人應當在距質量保證期滿30日前,將質量情況報告商檢機構。第十六條進口商品經商檢機構檢驗或者抽查檢驗不合格需對外提出索賠的,收貨人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妥善保存或者保留樣品;對外貿易經營單位應當按規定及時對外辦理索賠,並按期向商檢機構報告索賠結果。第三章出口商品的檢驗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技術進出口管理,維護技術進出口秩序,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以下簡稱對外貿易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技術進出口,是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或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通過貿易、投資或者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轉移技術的行為。
前款規定的行為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技術秘密轉讓、技術服務和其他方式的技術轉移。第三條國家對技術進出口實行統一的管理制度,依法維護公平、自由的技術進出口秩序。第四條技術進出口應當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有利於促進我國科技進步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發展,有利於維護我國經濟技術權益。第五條國家准許技術的自由進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六條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依照對外貿易法和本條例的規定,負責全國的技術進出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經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的授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技術進出口管理工作。
國務院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履行技術進出口項目的有關管理職責。第二章技術進口管理第七條國家鼓勵先進、適用的技術進口。第八條有對外貿易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技術,禁止或者限制進口。
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並公布禁止或者限制進口的技術目錄。第九條屬於禁止進口的技術,不得進口。第十條屬於限制進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未經許可,不得進口。第十一條進口屬於限制進口的技術,應當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提出技術進口申請並附有關文件。
技術進口項目需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還應當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第十二條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收到技術進口申請後,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申請進行審查,並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第十三條技術進口申請經批準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發給技術進口許可意向書。
進口經營者取得技術進口許可意向書後,可以對外簽訂技術進口合同。第十四條進口經營者簽訂技術進口合同後,應當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提交技術進口合同副本及有關文件,申請技術進口許可證。
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對技術進口合同的真實性進行審查,並自收到前款規定的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技術進口作出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第十五條申請人依照本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提出技術進口申請時,可以一並提交已經簽訂的技術進口合同副本。
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二條和第十四條的規定對申請及其技術進口合同的真實性一並進行審查,並自收到前款規定的文件之日起40個工作日內,對技術進口作出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第十六條技術進口經許可的,由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頒發技術進口許可證。技術進口合同自技術進口許可證頒發之日起生效。第十七條對屬於自由進口的技術,實行合同登記管理。
進口屬於自由進口的技術,合同自依法成立時生效,不以登記為合同生效的條件。第十八條進口屬於自由進口的技術,應當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辦理登記,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技術進口合同登記申請書;
(二)技術進口合同副本;
(三)簽約雙方法律地位的證明文件。第十九條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文件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對技術進口合同進行登記,頒發技術進口合同登記證。第二十條申請人憑技術進口許可證或者技術進口合同登記證,辦理外匯、銀行、稅務、海關等相關手續。第二十一條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經許可或者登記的技術進口合同,合同的主要內容發生變更的,應當重新辦理許可或者登記手續。
經許可或者登記的技術進口合同終止的,應當及時向國務院外經貿主管部門備案。第二十二條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外方以技術作為投資的,該技術的進口,應當按照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審批的程序進行審查或者辦理登記。
❻ 關於進出口的法規都有哪些
國內的有對外貿易法,還有一些外貿相關管理機構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規,稅務、外管、銀行、商檢都有。期待有高人把之前有的搞個歸納。
❼ 中國涉及進出口的法律法規中有哪些保護關稅自主權的規定
法律分析:我國在逐漸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的進程中在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在努力開放的同時不斷加強對自身關稅自主權的保護與完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均有體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第十三條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進口貨物採取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的,其稅率的適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任何國家或者地區違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或者共同參加的貿易協定及相關協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貿易方面採取禁止、限制、加征關稅或者其他影響正常貿易的措施的,對原產於該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可以徵收報復性關稅,適用報復性關稅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第二十八條 初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採取下列臨時反傾銷措施:
(一)徵收臨時反傾銷稅;
(二)要求提供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的擔保。
臨時反傾銷稅稅額或者提供的保證金、保函或者其他形式擔保的金額,應當不超過初裁決定確定的傾銷幅度。
第三十一條 傾銷進口產品的出口經營者在反傾銷調查期間,可以向商務部作出改變價格或者停止以傾銷價格出口的價格承諾。
商務部可以向出口經營者提出價格承諾的建議。
商務部不得強迫出口經營者作出價格承諾。
第三十七條 終裁決定確定傾銷成立,並由此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可以徵收反傾銷稅。徵收反傾銷稅應當符合公共利益。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商品歸類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保證商品歸類結果的准確性和統一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以下簡稱《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以下簡稱《關稅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商品歸類是指在《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公約》商品分類目錄體系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為基礎,按照《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以及海關總署發布的關於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商品歸類決定的要求,確定進出口貨物商品編碼的活動。第三條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簡稱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商品歸類,以及海關依法審核確定商品歸類,適用本規定。第四條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應當遵循客觀、准確、統一的原則。第五條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應當按照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關申報時貨物的實際狀態確定。以提前申報方式進出口的貨物,商品歸類應當按照貨物運抵海關監管場所時的實際狀態確定。法律、行政法規和海關總署規章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第六條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海關要求如實、准確申報其進出口貨物的商品名稱、規格型號等,並且對其申報的進出口貨物進行商品歸類,確定相應的商品編碼。第七條由同一運輸工具同時運抵同一口岸並且屬於同一收貨人、使用同一提單的多種進口貨物,按照商品歸類規則應當歸入同一商品編碼的,該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將有關商品一並歸入該商品編碼向海關申報。法律、行政法規和海關總署規章另有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第八條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關提供的資料涉及商業秘密,要求海關予以保密的,應當事前向海關提出書面申請,並且具體列明需要保密的內容,海關應當依法為其保密。
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不得以商業秘密為理由拒絕向海關提供有關資料。第九條海關應當依法對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商品名稱、規格型號、商品編碼等進行審核。第十條海關在審核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申報的商品歸類事項時,可以依照《海關法》和《關稅條例》的規定行使下列權力,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予以配合:
(一)查閱、復制有關單證、資料;
(二)要求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必要的樣品及相關商品資料;
(三)組織對進出口貨物實施化驗、檢驗,並且根據海關認定的化驗、檢驗結果進行商品歸類。第十一條海關可以要求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確定商品歸類所需的資料,必要時可以要求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補充申報。
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拖延、拒絕提供有關單證、資料的,海關可以根據其申報的內容依法審核確定進出口貨物的商品歸類。第十二條海關經審核認為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申報的商品編碼不正確的,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征稅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按照商品歸類的有關規則和規定予以重新確定,並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修改和撤銷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通知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對報關單進行修改、刪除。第十三條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申報的商品編碼需要修改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修改和撤銷管理辦法》等規定向海關提出申請。第十四條海關對貨物的商品歸類審核完畢前,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要求放行貨物的,應當按照海關事務擔保的有關規定提供擔保。
國家對進出境貨物有限制性規定,應當提供許可證件而不能提供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擔保的其他情形,海關不得辦理擔保放行。第十五條在海關注冊登記的進出口貨物經營單位(以下簡稱申請人),可以在貨物實際進出口的45日前,向直屬海關申請就其擬進出口的貨物預先進行商品歸類(以下簡稱預歸類)。第十六條申請人申請預歸類的,應當填寫並且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商品預歸類申請表》(格式文本見附件1)。
預歸類申請應當向擬實際進出口貨物所在地的直屬海關提出。第十七條直屬海關經審核認為申請預歸類的商品歸類事項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注釋》以及海關總署發布的關於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商品歸類決定有明確規定的,應當在接受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制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商品預歸類決定書》(以下簡稱《預歸類決定書》,格式文本見附件2),並且告知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