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㈠ 簡述什麼是歷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鎮
(一)保存文抄物特別豐富;(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三)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四)歷史上曾經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者軍事要地,或者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或者其傳統產業、歷史上建設的重大工程對本地區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或者能夠集中反映本地區建築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歷史文化名城,在所申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范圍內還應當有2個以上的歷史文化街區。
㈡ 歷史文化名城規劃紫線是什麼
「城市紫線」來是指國家歷史文化名源城內的歷史文化街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范圍界線以及歷史文化街區外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護的歷史建築的保護范圍界線。《辦法》規定,在城市紫線范圍內進行新建或者改建,除需要辦理相關手續進行規劃審查,還需要組織專家論證並進行公示。同時在紫線范圍內,將禁止違反保護規劃的大面積拆除、開發;禁止對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格局和風貌構成影響的大面積改建;禁止損壞或者拆毀保護規劃確定保護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禁止修建破壞歷史文化街區傳統風貌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等
㈢ l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的歷史建築如何界定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歷史建築,是指經城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布的具版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築物、構築物。
還有第七條規定中的第二,三四點可做參考:(權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 (三)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四)歷史上曾經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者軍事要地,或者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或者其傳統產業、歷史上建設的重大工程對本地區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或者能夠集中反映本地區建築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資料摘自《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