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日本未成年保護條例

日本未成年保護條例

發布時間: 2022-11-02 12:30:32

Ⅰ 日本之前的成年年齡為什麼定在20歲

日本之前成年年齡為什麼定位在20歲?按照日本舊《民法》第4條規定:日本國民必須年滿20歲,才被認為成人只要未滿二十歲,則被認為「未成年」。日本法律視未成年:限制行為能力者,未成年法律行為都要父母的認可,否則,視為無效。

日本成人節最初源於中國,古代引入了日本,對於現代的日本人言而,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節日。古代中國人講究:男子有冠禮,女子有笄禮;過去日本同樣也存在盤發戴冠之禮。而現在日本的成人節是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每個地方 存在著不同的時間差異,大多數都會在一月上旬至中旬舉行成人儀式。日本舉行成人禮是為了延續風俗,但也有人認為;戰後日本物資不足,最缺乏的就是「人材」,為了能夠更好地建設國家,日本政府認為需要讓國民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因此,制定了成人節相關法律。

二零一八年六月十三日,日本通過了民法修正案,將成人年齡由二十歲下調到十八歲,二零二二年四月一日開始實施。這種修改自明治九年以來的第一次,引起了各大媒體的熱議。這次修改成人年齡,意味著年輕人的責任變得更加沉重。

日本之前的成年年齡定在20歲,就是因為日本《民法》規定:年滿二十歲,才被認為成人。就是因為法律這樣規定的成年年齡定在20歲。

Ⅱ 在日本,未成年人11:00以後單獨上街.可以嗎

在日本有這樣的規定:禁止未成年人深夜外出。

例如:2005年7月,日本東京開始實施一項新條例《東京都青少年健康成長條例》。新條例規定,除學習等特殊原因外,在晚23時至次日凌晨4時的深夜時間內,禁止16歲以下的青少年離家外出,對違反此規定的學生家長進行處罰;確定深夜禁止青少年入內的娛樂行業設施,包括卡拉OK廳、網吧、漫畫茶室、影院、劇場、保齡球場等。發現違規者,將對經營者處罰3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Ⅲ 在日本,和13歲以上18歲以下青少年發生性關系是否犯罪

根據日本刑法規定,日本的最低合法性交年齡為13歲。日本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條強奸罪規定,以暴力來脅迫進行性行為者犯強奸罪,未滿13歲者不論有無暴力脅迫皆算。

但日本刑法強奸罪沒規定以金錢、條件脅迫的條件者違法。因此《兒童福祉法》第34條規定,以權力強制、條件脅迫讓未成年人讓其性交者有罪。但實際判決解釋是以權力強制、條件脅迫者讓未成年者與第三者進行性交才成立。

另外規定禁止成年人與未滿18歲的人性交,罰則由各縣市自訂;若雙方都未滿18歲,則由父母決定是否提告。此外日本各地方政府制定青少年保護育成條例,當中的「淫行條例」中亦制定禁止與未滿18歲的青少年性交。罰則則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規定罰款或有期徒刑。若雙方都未滿18歲,則由雙方的監護人決定是否提出告訴。

日本現行刑法典有以下變化:

1、廢止了重罪、輕罪、違警罪的分類;

2、罪刑法定主義以「不言自明之理」為由而未予規定;

3、增設刑法適用范圍的規定,彌補了舊刑法的缺陷;

4、將原有的14種主刑和6種附加刑簡化為6種主刑(死刑、懲役、禁錮、罰金、拘留和科料)和1種從刑(沒收);

5、對犯罪未遂的從輕處罰由應減主義改為得減主義。

Ⅳ 日本未成年規定對中國人生效嗎

沒有!日本未成年規定只對本國人有效。因為日本人是20歲成人。而中國人18歲就是大人了。

Ⅳ 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的規定

依法保護未成年人隱私權
——淺議公民隱私權的構成及其法律保護
丹陽市雲林中學 洪雲俊

一家報紙最近 刊發一則新聞:某縣一所農村中學公布了學生的期中考試分數表,成績很差的一名男生因感到羞辱而 自殺。該生家長怒上法庭狀告學校侵犯了孩子的分數隱私權,請求法庭追究學校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這則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關注。人們透過這個案件,捕捉到一個在我國法律沒有明確條文界定,但隨著現代文明、現代教育的發展又無法迴避的敏感話題。
近年來,因隱私權被侵害走上法庭討說法的例子舉不勝舉。應該說,成年人的隱私權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尊重和保障。而法律對未成年人隱私權是什麼態度呢?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而「隱私權」作為法律概念,其內容並沒有在任何 一部法律中界定。
事實上,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與學校、家庭的教育權也出現了一定的對立和沖突。在被調查的150多名中小學生中,68%的學生不知道什麼是「隱私」;30%的學生知道隱私是屬於個人的事; 有75%的學生討厭家長和老師強迫他們說出不想說的事。
在被調查的50名中小學教師中,有70%的小學教師否定小學生有隱私權;10%的小學教師 和55%的中學教師認為,學生可以有一定的隱私權,這有利於保護他們的自尊,培養他們獨立自主 的人格;有21%的中學教師反對中學生有隱私權。
在被調查的家長中,80%的學生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心遠遠高於對孩子情緒情感的關心;78%的 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具體問題既感困惑,又缺乏相應合理的了解方式;只有11.5%的家長關注孩子 的情緒、情感的變化和個性心理的培養。
未成年人的隱私包括哪些內容�法律界人士認為,隱私權隨著生命的誕生而誕生,隨著生命 的結束而結束,隱私是與生命有關的個人私事,范圍很廣。學生的通信、日記、身體隱疾及家庭情況 等都屬於隱私。另外,學生的情緒、情感變化,小發明、小實驗、肖像等也都屬於隱私之列。有時有 必要將學生的獎懲、生理特點、心理變化、生活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等作為隱私加以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要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與義務,使孩子們的身心都能夠健康成長,未成年人的隱 私權問題也應受到關注。既承認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又履行學校、家庭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權和監護權 ,如何才能使三者並行不悖,是社會需要討論的一大問題。
一、 隱私權的形成沿革
隱私,英文為Privacy,有隱居、秘密、私下之意思。在人類由動物中脫離而出之時,用樹皮、樹葉遮住下體可以說是人類羞恥之心最初萌發。在原始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公開化的,過著群居、群食、性行為也是公開化的生活,那時的人類社會相對說是沒有隱私可言的。但當人類萌發了羞恥意識後,兩性的性行為開始秘密進行,但那時人類的隱私只限於人體特殊部位和兩性間的秘密,內容十分狹窄,但已經具備了隱私的基本特徵,這一部分內容也是當代隱私的主要內容。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隱私觀念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內容也更加豐富,但大都是人體秘密和兩性秘密的延伸,涵蓋了住所、個人生活等方面。但這一時期的隱私觀的最大特點是統治者享有無限隱私受到嚴密保護,而被統治治者幾乎無隱私可言。古代中國對統治者的隱私有嚴明法律保護規定,秦開始設有窺宮者斬的規定,《宋刑統》規定:諸闌入宮門徒二年,闌入御膳所者,流三千里,登高臨宮中者,徒一年。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統治者隱私觀的成熟,只是沒有針對百姓大眾進行保護。
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形成了資產階級的隱私觀,具體體現了人們對私生活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反對他人干擾、干涉、干預個人的私生活權利,其內容極其廣泛,幾乎概括了有關隱私的所有內容。這一時期的隱私權的特點是強調平等,全體人民一律平等地享有隱私權,但也認為不存在絕對隱私,隱私權也應受到法律的調整和必要限制。可以說這一時期的隱私權已具備了相當的內容,是當代隱私權的雛形。
隱私權的概念和理論,最初源於美國。近現代的法制化進程中,沒有隱私權的概念,《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作為大陸法系民法典的代表,也沒有隱私權的概念,所以也就沒有隱私權的理論。1890年,美國法學家路易斯.布蘭蒂斯和薩莫爾.華倫在哈佛大學的《法學評論》上,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隱私權》,提到「保護個人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感情的產物之原則,是為隱私權。」當時的英文裡面提到隱私權的概念就是一句話:「就是讓我獨處的一種權利,讓我獨善其身的一種權利,不受別人打擾的一種權利。」文章特別強調上述權利是憲法規定的人所享有的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文明教養達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會認識到它的價值,進而珍視它。此後,這項關於隱私權的理論,開始受到廣泛的重視和承認。
二十世紀初,美國法官開始在實務中運用這一理論處理案件,創設了隱私權的判例法。1902年紐約州法院審理羅伯森訴羅切斯特折疊箱公司案,是第一個隱私權的判例法。1903年,紐約州通過一項法律,使隱私權受到法律保護,但該法律側重於姓名、肖像方面的隱私保護。1905年,喬治亞州高等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正式宣布當事人享有隱私權。至1974年,聯邦議會制定了《隱私權法》、《家庭教育及隱私權法》、《財務隱私權法》,使美國成為隱私權立法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關於隱私權的立法,至今沒有相應直接的規定。現行《民法通則》頒行以前,公民的很多民事權利都未能受到法律的明文保護,更不用說隱私權。對隱私權的保護,散見於一些法律、法規、規章中,《憲法》38條規定了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39條規定住宅不受侵犯,40條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憲法》的這些規定,從基本法的角度,著重對公民隱私權的組成部分作了原則性的保護。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中,沒有直接規定隱私權為公民的人格權。1979年的《刑事訴訟法》111條規定了對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第64條規定,被告人對於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權拒絕回答,現行《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對於涉及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第103條規定,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以及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離婚案件,不公開審理或者可以不公開審理。《行政訴訟法》30條對查閱涉及個人隱私的材料要保密。《律師法》第33條:「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並規定了律師泄露當事人隱私要承擔法律責任。《行政復議法》第23條第二款:「申請人、第三人可以查閱被申請人提出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行政復議機關不得拒絕。」《執業醫師法》第二十二條:「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行政處罰法》第42條:「(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值得重視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關於未成年人隱私保護的規定,該法第30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婦女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婦女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宣揚隱私等方式損害婦女的名譽和人格。」這一規定有將隱私權規定為獨立人格權的趨勢。在我國的基本法中,第一次出現「隱私權」這個概念是1993年3月31日頒布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該法第30條第二款:「澳門居民享有個人的名譽權、私人生活和家庭的隱私權。」國家旅遊局2002年4月5日頒布的《旅遊飯店行業規范》中,也明確提出了「隱私權」的概念,該規范第16條:「飯店應當保護客人的隱私權。」衛生部2002年4月頒布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同樣也明確規定了就醫者的隱私權,該辦法第21條:「美容機構應尊重就醫者的隱私權。」理論界和實踐中都一直主張對公民隱私權進行法律保護。在司法實踐中,最高法院在制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時,採取了變通的方式,對侵害他人隱私權,造成名譽損害的,認定為侵害名譽權追究民事責任。1993年8月7日公布的《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第7條第3款明確規定: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這一規定可以說是目前隱私權保護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據。
二、 隱私權的特徵
一般認為,構成隱私有兩個要點,一是「私」、二是「隱」。前者顧名思義,「私」既是純粹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的事情,是隱私的本質要件,後者主要描述一種某種不為人知的事實狀態,包括個人私事不被他人知悉,按一般的社會道德標准,如果個人私事被他人知悉,則會對當事人產生某種不利的後果。因此,隱私本質上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社會群體利益無關的,當事人不願讓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息,不願他人干涉不願被他人侵入的個人領域。因此,隱私有這樣一些形態:一是個人信息,為無形的隱私;二是個人私事,為動態的隱私;三是個人領域,為有形隱私。第三種定義,很准確地描述了隱私的含義,有比較明確的界限,但從隱私權保護的角度看,三種形態都應是保護的客體。
從上述隱私的定義分析中,可以得出隱私權的特徵主要有:
(一)隱私權的主體是公民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是隱私權的主體,有人主張法人等組織也享有隱私權,那是誤解了隱私的本質概念,把商業秘密與隱私混淆了,因為商業秘密不具有隱私權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本質屬性。反之,如果將法人或其他組織也賦予隱私權,不利於社會群眾、有關部門對他們的監督、質詢,所以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公民。
(二)隱私權的客體包括私人活動、個人信息和個人領域等不與公共利益、社會群體利益相關的活動等。私人活動是一切個人的活動,如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夫妻的兩性生活、婚外戀和婚外性生活等,但婚外戀和婚外性生活涉及社會倫理道德,雖不得向社會公布,但不排除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當然如果因此構成犯罪,則應追究刑事責任;個人信息俗稱個人情報、個人資訊,包括個人所有的情況,如身高、三圍、體重、病歷、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生活經歷、財產、收入狀況、社會關系、家庭情況、婚戀情況、學習成績、缺點、愛好、心理活動、未來計劃、姓名、肖像、住居、家庭電話號碼、住址、政治傾向、宗教信仰、儲蓄、檔案材料、計算機儲存的個人資料、被罪犯侵犯記錄、域名、網名、電子郵件地址、QQ號碼等;個人領域也稱作私人空間,是指個人的隱秘范圍,如身體的陰私部位(生殖器官和性感器官),如女性的乳房一般認為是性感器官。此外,個人居所、行李、公文包、學生書包、日記本、衣服口袋、個人通訊器材等也屬於私人空間。
(三)隱私權保護范圍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隱私權的保護,當涉及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時,就在一定范圍內不得為隱私,如涉嫌貪污、受賄等財產犯罪的,個人的財產、收入狀況就必須接受調查;婚外性關系涉嫌破壞婚姻家庭罪,破壞軍婚罪等犯罪時,也必須接受調查;當進行徵兵、招聘模特、特殊招工等活動時,個人身體狀況、陰私器官等則必須接受檢查,等等這些情況下個人隱私就與公共利益有關。但在司法實踐中,司法機關或有關部門隨意擴大公共利益的范圍,使得公民隱私權在很多情況下都難以得到保護或處於尷尬的境地,這些現狀已經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三、 隱私權的主要內容和侵害隱私權的具體行為
一般認為,隱私權是一種具體的人格權,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項:
(一) 隱私隱瞞權。從上述隱私權的特徵可知,隱私權是一種與公共利益無關的人格權,故權利主體有隱瞞的權利,是維護自身人格利益的需要。最典型的例子,婚戀中的男女雙方對以前的婚戀史、性生活行為史有隱瞞對方的權利。而現實生活中,作為坦誠的一方往往得不到對方的諒解從而造成婚戀關系的破裂。這種隱瞞權專指自己對自己的隱私有不向任何他人告知的權利。
(二) 隱私利用權。公民對自己的隱私,不但享有消極隱瞞不用的權利,還同時享有利用的權利,這種利用權是指公民對自己個人資訊進行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這種利用可以是自己利用,也可以是允許他人利用。如為創作文學作品,公布自己的日記或利用自己豐富的生活經歷創作文藝作品;還如利用自己的身體,客觀的進行繪畫、攝影;女性利用自己三圍、身高、體重優勢應聘模特等等。但隱私利用權必須是合法利用,如果是非法利用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如利用自己的身體進行色情表演,在網路上散布自己的色情、淫穢日記等,有悖於社會公共利益和善良的社會風俗,應認為非法利用隱私。
(三) 隱私維護權。是指權利主體對於自己的隱私所享有維護其不可侵犯,並在受到非法侵犯時可以尋求司法保護的權利。
(四) 隱私支配權。是指公民對於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支配。主要是:
一是公開部分隱私。權利主體以自己決定公開自己的隱私的方式、傳播的范圍等。
二是准允對個人活動和個人領域進行察知。如允許他人在自己卧室居住,准許他人看自己的日記,准許他人知悉自己的身體秘密,了解自己的經歷、活動等。
三是准許他人利用自己的隱私。准許他人利用自己的經歷創作文學作品,用自己的社會關系進行其他活動等。
在實際生活中,不法侵害隱私權的現象相當普遍,有的是有意的,有的是無意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張新寶將不法侵害個人隱私權的行為分為十類:
一是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二是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三是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四是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五是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
六是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並非法公之於眾;
七是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八是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九是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之於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十是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過去的或現在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張教授的上述分類基本囊括了侵害隱私權的所有表現形式,但具體的侵權行為是不可能一一列舉的,總之只要侵犯了隱私權保護的客體的行為,都是侵害隱私權行為,綜合起來可以概括為三大類:
1.非法收集、傳播、利用個人信息、資訊。
2.干涉、追查、跟蹤、拍照、攝影等非法攪擾私人活動。
3.偷看、宣揚個人日記、身體缺陷、通信,非法搜查他人住宅、行李、書包、身體,擅自闖入公民住宅、卧室,安裝竊聽、監視裝置等侵害私人領域。
學校也存在的侵犯學生隱私權的現象也越來越受到媒體的關注。如北京原119中初二一女學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隱私權告贏班主任的消息,在中小學生中引起過強烈反響。在教育界,隨意公布學生違犯行為內容,對學生早戀公開批評通報、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如湖南一所大學6男6女在宿舍同宿,學校將其行為向全校公布,造成很大的影響,後來12名學生以隱私權受侵害起訴學校。這些行為都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學生的隱私隱瞞權,如得不到遏制,將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創傷,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隱私權的保護
一般認為,侵害隱私權的責任構成必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4個要件,只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和公平責任原則。筆者認為,由於隱私權的特殊性,構成隱私權的要件只須具備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和因果關系三要件足夠,應適用無過錯責任,兼用公平責任原則。個人隱私為絕對權,是公民人格權的基礎,他人有不可侵犯之義務,故無論是作為或是不作為的行為,只要侵權人的行為違法造成了權利主體的侵害事實,行為和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直接和間接),侵權人都應承擔侵權責任,這樣更有利於對隱私權的保護。而且,要認定主觀過錯在司法實踐中也很困難,往往權利主體難以舉證侵權人的主觀動因。
對於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只要該侵權行為沒有合法依據或授權,即可確認行為違法(司法機關依法搜查、查詢帳戶、進入住宅等行為之外)。
對於損害事實,由於隱私權的特點,其損害表現為信息被刺探、被監視、被公布、被攪擾、被干預,主要是一種事實狀態,一般不具有有形損害的客觀外在表現形態,故只要有被損害的事實存在,即可確認具備損害事實。
對於因果關系,指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無論是直接引起還是間接引起都涵蓋在內,這種因果關系認定一般比較容易認定。
對於侵害隱私權構成的最主要的抗辯事由,是正當行使知情權。近年來,隨著隱私權理論的發展,實踐中也出現了知情權與隱私權的沖突。如彩民買彩票中大獎,他認為這屬於個人隱私(姓名、住址等),但其他彩民認為屬於公共利益需要,要求公布中獎者身份等。還如一名女青年因婚前性行為懷孕流產後心存恐懼造成心理障礙,到心理醫生處就診時在醫生保證不泄露其隱私的情況下將事情告訴了醫生,但在治療過程中女青年病情加重至病危送醫院急診,心理醫生為搶救病人向醫生及家屬說了女青年的流產情況,醫生對症下葯才挽回女青年的生命。後來該女青年未婚流產的事傳開後准備起訴心理醫生。這是一個典型的隱私權與生命權或說知情權沖突的案例。在司法實踐中由於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使司法人員無所適從。故從立法的角度明確公民知情權的原則、范圍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各國關於隱私的保護的立法和實踐,普遍採取下列一些方式:
從立法角度考察主要有:
一是直接保護方式:這種方式是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直接確認為侵害隱私權責任。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立法直接確認隱私權為獨立人格權,故在尋求司法救濟時能直接找到法律依據,最利於對隱私權的保護。採取直接保護的國家主要有美國、瑞士、土耳其、日本等國家。
二是間接保護方式:這種方式是指立法不承認隱私權為獨立的人格權,但涉及隱私權的案件,可以納入其他侵權行為的范疇尋求法律保護。目前採取這種保護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我國台灣,中國也採取這種間接保護方法。間接保護方式不僅在訴訟上不方便,不利於受害人尋求司法保護,在實體上,如果隱私的損害沒有可比照的法律規定,則無法進行救濟。如泄露他人隱私,既未造成名譽權損害,又未造成其他權利損害的,法律無法對其進行救濟。採取間接方式的國家,根本原因在於立法上沒有確認隱私權為獨立的人格權,因而無法進行直接保護。我國民法也沒有承認隱私權為獨立人格權,司法實踐中都是以間接保護的方式對隱私權進行保護的。在立法尚未對隱私權作出明文規定之前,可以借鑒德國、台灣等的做法,從間接保護方式逐漸向直接保護方式轉變,更好地保護公民隱私權。
從保護的法律部門考察,可以分為民法保護方法和刑法保護方法。
隱私權的民法保護方法:是指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主要承擔民事責任。現今各國普遍採用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對隱私權進行保護,責任方式包括除去侵害和損害賠償。具體講,除去侵害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行為方式,對一般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均可適用。損害賠償主要包括精神損害賠償和財產利益的賠償。我國現行法律對精神損害賠償還沒有立法明文規定,主要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適用有關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於財產利益的損失賠償,要根據實際損失和實際情況全部賠償。
隱私權的刑法保護方法:是指對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以承擔刑事責任作為救濟手段。目前世界上隱私權保護比較發達的美國、瑞士等國家對隱私權的法律保護都僅僅停留在民法保護上,而沒有上升到刑事責任的高度,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談了。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隱私權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發展,承擔刑事責任的方法對隱私權進行保護應該是隱私權保護的最高境界。但目前也不能說侵犯隱私權就絕對不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原理,只要一種侵權行為具備了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要件構成犯罪,那麼這種行為就從普遍的民事侵權行為轉化為刑事責任。同理,一旦公民隱私權受到他人故意侵害,造成嚴重後果,各國刑法對此種行為都規定了相應的刑事責任。不同的只是沒有以侵犯隱私權罪定罪處罰,而以其他罪定罪處罰。如故意偷窺他人隱私的行為我國刑法已有明確規定,《刑法》252條、253條:隱匿、毀棄、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郵電工作人員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著兩條罪名可以說是我國以刑法保護方法間接保護公民隱私權的體現。筆者認為,既然立法已有從刑法角度保護公民隱私權的意圖,那麼是否可以在有關《刑法》修正案中對類似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均以252條的方式給予明確,因為還有很多嚴重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都沒有受到刑的保護,而單把屬於隱私權中的信件隱私作為特殊保護,這種「不平等待遇」是不利於隱私權的保護的。
總之,隱私、隱私權的理論研究在我國可以說是剛剛起步,沒有什麼現成的可以照搬照用的東西,都還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從理論到實際還有一個很長的過程,還需要社會各界和法律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公民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加入WTO後,世界經濟一體化必然帶來公民權利保護的趨同,公民隱私權的法律保護也不得不列入我國法律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希望到不久的將來,我們每一位公民都能依法享有、維護自己的合法隱私權。

Ⅵ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處理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滿14周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為,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歲以前和14至16歲期間都實施了上述行為,那麼只對14至16歲期間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14歲以前的行為不是犯罪,不能一並作為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都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Ⅶ 關於日本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日本基本上是廢除了死刑 每年被執行死刑的人不超過5個
對於未成年的判罰是比較嚴格的 只要是殺了人就是刑事案件 會按照刑法來判罪的

Ⅷ 日本有沒有未成年人保護法

在日本,關於未成年人地法律法規有很非常多種,除了有《教育基本法》、《兒童福利法》還有《日本少年法》等內容寬泛地法律,更有規定學生們就像如何吃飯地《學校營養午餐法》,這些法律法規細致而全面,幾乎涵蓋了未成年人生活地各個方面肯定。正是有了明確地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問題才得到整個社會地高度重視肯定。

Ⅸ 日本法律規定也是14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嗎

日本法律規定也是14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

在刑事責任能力上,日本採取絕對兩分法,日本《刑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不滿十四歲的人的行為,不處罰。」也就是說以十四歲為界,不滿十四歲的絕對不負刑事責任,滿十四歲的負完全刑事責任。因此日本也是不滿十四周歲不負刑事責任。

(9)日本未成年保護條例擴展閱讀:

我國法律對刑事責任年齡有以下規定是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日本原來的《少年法》對未成年人處死刑規定了例外,但是現行的《少年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對於不滿18歲的少年不能判處死刑,相當於死刑的,判處無期徒刑。而日本改正刑法草案第五十條更將此規定為,當死刑減輕時,減為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懲役或者禁錮。

日本刑法規定的刑事責任年齡是14周歲,法律上的未成年人是指不滿20周歲的少年。日本的法律將未成年人分為三檔:

1、犯罪少年。是指14周歲以上不滿20周歲的已構成犯罪的年輕人。根據日本少年法的規定,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給予刑事處分。同時對於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即使是犯有應當判處死刑的罪行,也只能被判處無期徒刑。

2、違法少年。是指不滿14周歲,但已經犯有觸犯了法律規定的行為的未成年。

3、不良少年。是指行為不構成犯罪,但從其性格和環境來看將來有可能犯罪的未成年人。

Ⅹ 日本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什麼

日本人對未成年人保護是各方各面的 很完善的在日本,關於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有很多種,除了有《教育基本法》、《兒童福利法》以及《日本少年法》等內容寬泛的法律,更有規定學生們如何吃飯的《學校營養午餐法》,這些法律法規細致而全面,幾乎涵蓋了未成年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正是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問題才得到整個社會的高度重視。

熱點內容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
天津勞動法賠償金額 發布:2025-01-16 18:01:14 瀏覽:262
法院ems騙 發布:2025-01-16 17:45:38 瀏覽:291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