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
㈠ 集體合同條例
集體合同條例範文
集體合同條例是為了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規范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行為,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規范平等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行為,維護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集體合同是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就勞動標准等事項平等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
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集體合同以及簽訂行業性、區域性集體合同,依照本條例執行。
第四條企業依法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
第五條簽訂集體合同應當遵循平等合作、協商一致、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原則。
第六條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
企業制訂的勞動規章制度不得與集體合同的規定相抵觸。企業與職工個人簽訂的勞動合同所規定的勞動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職工一方應當自覺履行集體合同,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七條政府勞動保障部門、企業經營者組織、工會組織建立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堅持三方參與原則,維護國家、企業和職工利益。
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保障部門主管集體合同的審查,協調監督集體合同的簽訂和履行。
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指導、幫助職工一方與企業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並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
企業經營者組織指導、督促企業與職工一方平等協商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
第二章集體合同的內容
第九條集體合同包括以下內容:
(一)企業勞動標准;
(二)勞動紀律;
(三)集體合同期限;
(四)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五)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
(六)集體合同爭議處理;
(七)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八)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前條(一)項所稱企業勞動標準是指:
(一)勞動報酬,包括工資標准、最低工資、工資支付辦法和增減幅度、延長工作時間付酬標准及特殊情況下工資標准等;
(二)工作時間,包括日工作時間、周工作時間、延長工作時間、夜班工作時間、勞動定額的確定及輪班形式等;
(三)休息休假,包括日休息時間、周休息時間、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標准、不能實行標准工時的職工休息休假等;
(四)保險福利,包括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和企業補充保險等;
(五)勞動安全與衛生,包括勞動安全衛生、勞動條件的標准和改善措施,從事有毒有害工種人員的健康檢查以及勞動安全衛生監督檢查等;
(六)職工教育與培訓,包括職工上崗前、工作中及轉崗的教育與培訓,教育與培訓的周期、時間和教育培訓期間的工資及待遇等;
(七)企業經濟性裁員;
(八)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十一條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按照本條例第十條規定的一項或者多項勞動標准簽訂集體合同。
第三章集體合同的簽訂
第十二條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一方與企業簽訂。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第十三條集體合同的要約可以由企業工會主席或者職工推舉的職工代表向企業提出,也可以由企業法定代表人向職工一方提出,要約應當是書面形式。
第十四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可以聘請有關專業人員作為平等協商的顧問。職工一方可以要求上級工會代表其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
第十五條職工一方或者企業書面提出簽訂集體合同要約的,雙方應當在收到要約15日內就簽訂集體合同的有關事項進行平等協商,至遲不得超過1個月。
第十六條平等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對等,每方3至10名。
企業協商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指派。職工協商代表由工會決定,或者由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議定。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職工協商代表,在企業所在地的地方工會或產業工會指導下由職工民主推舉並徵得半數以上職工同意後產生。
第十七條企業法定代表人和企業工會主席為本方首席代表,行使本條例規定的職權;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職工一方首席代表由職工協商代表推舉產生。
首席代表因故不能參加協商的,應當書面委託一名協商代表代理。
第十八條協商代表的任期與集體合同期限相同。協商代表一經產生即應當履行職責,如因故缺額,應當及時補足,並向對方通報。
第十九條企業應當保證協商代表履行職責所必要的工作時間。協商代表履行職責佔用的時間,視為正常出勤。
企業對協商代表不得有打擊報復的行為。
企業對協商代表除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外,不得變更或者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協商代表有優先保留工作的權利。
第二十條平等協商雙方應當在平等協商會議召開的7日前,將擬協商的事項和參加協商代表名單通知對方。會議召集人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擔任。
平等協商內容應當記錄,並經雙方協商代表審核和簽字確認。記錄人員由雙方協商確定。
第二十一條經平等協商形成的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大會討論、表決。
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大會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或者職工出席。經過應到會人數半數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表決同意即獲通過。
集體合同草案未獲通過的,由雙方重新協商後,再次提交討論、表決。重新協商的期限適用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
第二十二條集體合同草案通過後,雙方首席代表應當在五日內簽字。
第二十三條集體合同簽字後,企業應當自簽字之日起七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及附件一式3份報送有管轄權的勞動保障部門審查,同時報送上級工會。
勞動保障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審查完畢,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二十四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應當自集體合同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公布集體合同文本。
第二十五條集體合同期限為1至3年。
第四章集體合同的審查和監督
第二十六條本省轄區內的中央和省屬企業的集體合同由省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或者委託其下一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
縣(市、區)轄區的市(地、州)屬企業的集體合同由市(地、州)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或者委託其下一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
其他集體合同由其注冊登記的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或者委託其下一級勞動保障部門審查。
第二十七條勞動保障部門認為集體合同簽訂程序、內容、協商代表的產生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應當提出異議,並製作《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送達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
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收到《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序對提出異議的條款進行修改或者作出進一步說明,並於15日內重新報送。
對《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提出的異議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程序申請復議。
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在勞動年檢時,應當督促未簽訂集體合同的企業與職工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將簽訂集體合同作為授予企業和企業法定代表人榮譽稱號的必要條件。
第二十九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協商組成監督檢查委員會,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他形式,負責對集體合同的履行進行監督。
第三十條簽訂集體合同的雙方首席代表每年至少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報告一次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
第五章集體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三十一條在集體合同有效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
(一)簽訂集體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被修改或者廢止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集體合同部分不能履行或者全部不能履行的;
(三)企業資產發生重大變動或者企業組織形式發生重大變化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條簽訂集體合同的一方可以就集體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以書面形式提出協商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據材料說明理由。
第三十三條變更集體合同,按照本條例規定的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辦理;解除集體合同,企業應當在合同解除7日前報告審查該集體合同的勞動保障部門,並提交書面說明。
第三十四條集體合同期限屆滿或者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集體合同即行終止。
續簽、重簽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在合同期限屆滿前的60日內進行協商。續簽、重簽集體合同應當按照本條例簽訂集體合同程序辦理。
第六章集體合同爭議的處理
第三十五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包括:
(一)一方要求簽訂集體合同,另一方無故拖延的;
(二)對協商代表資格有異議的;
(三)對集體合同中勞動標准以及其他內容的確定產生分歧的;
(四)對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發生爭議的;
(五)在集體合同簽訂過程中雙方發生其他爭議的。
第三十六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不成的,由主管的勞動保障部門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勞動保障部門協調處理爭議,應當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結案。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的,經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5日,並向爭議雙方書面說明延期理由。
第三十七條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照法定程序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給予通報批評或者處以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一)拒絕或者拖延簽訂集體合同的;
(二)不提供或者不如實提供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所需資料的;
(三)勞動合同中的勞動標准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
(四)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相抵觸的;
(五)集體合同文本不按時報送勞動保障部門審查的;
(六)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對有前款行為的企業,並可以處以其法定代表人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責任人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企業違反集體合同規定,延長勞動時間、剋扣或者無故拖欠職工工資、違反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及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由勞動保障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職工造成損害的,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一條因一方過錯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集體合同的,過錯方應當繼續履行集體合同並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第四十二條勞動保障部門或者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協調處理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或者審查集體合同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勞動保障部門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三條違反集體合同的行為同時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八章附則
;㈡ 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的第五章 集體合同履行
第四十條集體合同一經生效,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履行。
履行集體合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對方通報,協商處理。
第四十一條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建立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制度。集體合同一方或者雙方每年至少向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報告一次集體合同履行情況。
第四十二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或者解除集體合同:
(一)雙方協商一致的;
(二)集體合同約定的變更或者解除條件出現的;
(三)訂立集體合同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四)因不可抗力致使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規定的集體協商程序。
第四十三條集體合同期滿前三個月內,任何一方均可向對方提出續訂的要求,雙方同意續訂集體合同的,協商續訂集體合同。
續訂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規定的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訂立程序。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集體合同終止:
(一)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
(二)集體合同期滿或者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的;
(三)集體合同期滿後,一方不同意續訂集體合同的。
第四十五條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㈢ 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集體合同,是指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選派代表進行集體協商,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
第四條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並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誠實守信、公平合作、兼顧雙方合法權益的原則。
第五條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本單位的全體職工具有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六條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
㈣ 集體合同的條例
關於集體合同的條例
從勞動關系產生的歷史我們看到了勞動法誕生的歷史使命,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關於集體合同的條例,希望你喜歡。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集體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行為,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集體合同,是指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選派代表進行集體協商,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
第四條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並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誠實守信、公平合作、兼顧雙方合法權益的原則。
第五條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本單位的全體職工具有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六條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二章集體協商代表
第七條本條例所稱集體協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產生並有權代表本方利益進行集體協商的人員。
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對等,一般為三至十人,並各自確定一名首席代表。
第八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單位工會徵求職工意見後選派。未建立工會的,由本單位職工民主推薦,並經半數以上職工同意。
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單位工會主席擔任或者由其書面委託的其他協商代表擔任;工會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會主要負責人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協商代表民主推舉產生。
第九條用人單位一方的協商代表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委派。
用人單位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擔任或者由其書面委託的其他協商代表擔任。
第十條用人單位和職工一方可以委託本單位以外的有關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參加協商,委託人數不得超過本方協商代表的三分之一。
第十一條協商代表產生後,應當在集體協商前在本單位公布。
第十二條協商代表履行職責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確定。
第十三條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加集體協商,真實反映本方意願,維護合法利益;
(二)接受本方人員質詢,及時向本方人員公布協商情況並徵求意見;
(三)提供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四)參加集體協商爭議的處理;
(五)及時向本方全體人員公布生效的集體合同;
(六)監督集體合同的履行;
第十四條集體協商雙方應當避免採取過激行為。協商代表有義務維護本單位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
第十五條集體協商雙方均可以更換本方的協商代表。協商代表的更換應當按照代表產生的程序進行。
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協商代表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時間。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佔用工作時間的,視為提供正常勞動。
第十七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變更職工協商代表的工作崗位。因工作需要確需變更協商代表的工作崗位,應當事先徵求本單位工會的意見,並徵得職工本人同意。
第十八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協商代表本人要求順延勞動合同期限的,用人單位應當將其勞動合同期限順延至完成履行協商代表職責之時。
第十九條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
(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章集體協商內容
第二十條集體協商雙方可以就下列一項或者多項內容,通過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定額;
(五)勞動安全與衛生;
(六)補充保險和福利;
(七)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八)職業技能培訓;
(九)勞動合同管理;
(十)規章制度;
(十一)職工就業保障;
(十二)集體合同期限;
(十三)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
(十四)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的協商處理辦法;
(十五)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六)履行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制度;
(十七)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一條勞動報酬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工資水平及調整辦法;
(二)工資支付制度;
(三)加班工資基數、病假工資、休假工資等特殊情況的工資支付;
(四)其他分配辦法。
第二十二條工作時間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工時制度;
(二)加班、加點辦法;
(三)特殊崗位的工作時間。
第二十三條休息休假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周休息日安排;
(二)實行非標准工時制職工的休息日安排;
(三)帶薪年休假及其他假期。
第二十四條勞動定額標准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生產定額的確定及調整;
(二)計件工資標準的確定。
第二十五條勞動安全與衛生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
(二)勞動條件和安全技術措施;
(三)安全操作規程;
(四)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准;
(五)職業健康體檢。
第二十六條補充保險和福利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補充保險的種類、范圍、標准;
(二)福利制度和設施;
(三)職工健康體檢;
(四)醫療期、停工留薪期的延長及其待遇;
(五)職工親屬福利制度;
(六)法定公益金、福利費的使用方案。
第二十七條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女職工的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三)女職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檢查。
第二十八條職業技能培訓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規劃;
(二)職業技能培訓費用的提取和使用;
(三)保障和改善職業技能培訓的措施。
第二十九條勞動合同管理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試用期的條件和期限;
(二)確定勞動合同期限的條件;
(三)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四)變更、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五)續訂勞動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第三十條規章制度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勞動紀律;
(二)考核制度;
(三)獎懲制度。
第三十一條職工就業保障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招收錄用人員的程序;
(二)裁減人員的條件和程序。
第四章集體合同訂立
第三十二條集體協商雙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就簽訂集體合同相關事宜,以書面形式向對方提出集體協商要求。
一方提出集體協商要求,另一方應當在收到集體協商要求之日起二十日內給以書面答復,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或者拖延集體協商;一方就勞動報酬、勞動條件、裁減人員等事項要求集體協商的,另一方不得拒絕或者拖延。
第三十三條集體協商雙方的協商代表在協商前應當進行下列准備工作:
(一)擬定集體協商議題。集體協商的議題可由提出協商的一方起草,也可由雙方指派的代表共同起草;
(二)協商確定集體協商的時間、地點;
(三)了解與集體協商內容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收集用人單位和職工對協商議題的意見;
(四)收集與集體協商內容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五)協商確定一名非協商代表擔任集體協商記錄員。
第三十四條集體協商會議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主持。
第三十五條集體協商會議按照下列議程進行:
(一)宣布會議議題和會議紀律;
(二)提出議題一方的`代表,就議題的具體內容和要求作出說明;
(三)協商雙方就協商事項開展討論;
(四)雙方首席代表歸納討論意見;
(五)雙方首席代表在集體協商會議記錄上簽字。
集體協商過程中的臨時提議,取得對方同意後,可以列入協商程序。
第三十六條集體合同期限一般為三年。
第三十七條集體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或者出現事先未預料的情形時,可以中止協商,雙方應當協商確定下次協商的時間、地點、內容。中止協商期限不得超過六十日。
第三十八條經集體協商雙方協商一致的,形成集體合同草案。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討論。
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並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
第三十九條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審議通過後,由集體協商雙方的首席代表簽字,並自雙方簽字之日起十日內,由用人單位向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自備案之日起十五日內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五章集體合同履行
第四十條集體合同一經生效,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履行。
履行集體合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對方通報,協商處理。
第四十一條集體合同雙方應當建立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制度。集體合同一方或者雙方每年至少向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報告一次集體合同履行情況。
第四十二條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
(一)雙方協商一致的;
(二)集體合同約定的變更或者解除條件出現的;
(三)訂立集體合同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四)因不可抗力致使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變更或者解除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規定的集體協商程序。
第四十三條集體合同期滿前三個月內,任何一方均可向對方提出續訂的要求,雙方同意續訂集體合同的,協商續訂集體合同。
續訂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規定的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訂立程序。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集體合同終止:
(一)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
(二)集體合同期滿或者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的;
(三)集體合同期滿後,一方不同意續訂集體合同的。
第四十五條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六章管理和監督
第四十六條用人單位報送集體合同備案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首席代表和協商代表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職務、居民身份證號碼;
(二)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通過集體合同的決議;
(三)集體合同正式文本;
(四)注冊登記證明。
第四十七條集體合同雙方經協商變更集體合同相關內容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第四十八條集體合同雙方依法解除、終止集體合同,應當自解除、終止集體合同之日起十日內報送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四十九條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的,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的書面申請;涉及調整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協調處理。
第五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受理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應當結束協調處理工作。遇有特殊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協調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
第五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應當製作協調處理協議書,雙方當事人就某些協商事項不能達成一致的,應將繼續協商的有關事項予以載明。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變更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工作崗位的,應當恢復其原工作;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解除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勞動合同的,原勞動合同應當繼續履行;給職工一方協商代表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引發的勞動爭議,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五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拒絕或者拖延進行集體協商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五十五條因集體合同當事人一方的過錯導致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及時改正,集體合同繼續履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集體合同的約定承擔相應責任。
第五十六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管理和監督集體合同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由上級主管部門追究責任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五十七條區域、行業工會組織代表職工與相應的用人單位推選的代表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區域、行業集體合同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八條本條例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㈤ 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的第三章 集體協商內容
第二十條集體協商雙方可以就下列一項或者多項內容,通過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定額;
(五)勞動安全與衛生;
(六)補充保險和福利;
(七)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八)職業技能培訓;
(九)勞動合同管理;
(十)規章制度;
(十一)職工就業保障;
(十二)集體合同期限;
(十三)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
(十四)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的協商處理法;
(十五)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六)履行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制度;
(十七)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一條勞動報酬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工資水平及調整辦法;
(二)工資支付制度;
(三)加班工資基數、病假工資、休假工資等特殊情況的工資支付;
(四)其他分配辦法。
第二十二條工作時間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工時制度;
(二)加班、加點辦法;
(三)特殊崗位的工作時間。
第二十三條休息休假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周休息日安排;
(二)實行非標准工時制職工的休息日安排;
(三)帶薪年休假及其他假期。
第二十四條勞動定額標准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生產定額的確定及調整;
(二)計件工資標準的確定。
第二十五條勞動安全與衛生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
(二)勞動條件和安全技術措施;
(三)安全操作規程;
(四)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准;
(五)職業健康體檢。
第二十六條補充保險和福利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補充保險的種類、范圍、標准;
(二)福利制度和設施;
(三)職工健康體檢;
(四)醫療期、停工留薪期的延長及其待遇;
(五)職工親屬福利制度;
(六)法定公益金、福利費的使用方案。
第二十七條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女職工未成年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女職工的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三)女職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檢查。
第二十八條職業技能培訓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規劃;
(二)職業技能培訓費用的提取和使用;
(三)保障和改善職業技能培訓的措施。
第二十九條勞動合同管理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試用期的條件和期限;
(二)確定勞動合同期限的條件;
(三)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四)變更、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五)續訂勞動合同的條件和程序。
第三十條規章制度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勞動紀律;
(二)考核制度;
(三)獎懲制度。
第三十一條職工就業保障協商內容主要包括:
(一)招收錄用人員的程序;
(二)裁減人員的條件和程序。
㈥ 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的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七條區域、行業工會組織代表職工與相應的用人單位推選的代表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區域、行業集體合同的,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八條本條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㈦ 北京市勞動合同條例
北京市勞動合同條例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已經2001年12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勞動合同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勞動合同制度,保護勞動者及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依據本規定訂立勞動合同。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合同關系,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第四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和續訂,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五條 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有關工作時間、勞動報酬、休息休假、職業培訓、安全衛生、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等方面的勞動規章制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工會依法幫助、指導勞動者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並對用人單位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和勞動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八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成立,能夠依法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費、提供勞動保護條件,並能夠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勞動者應當達到法定就業年齡,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的能力。
用人單位招用未成年人或者外地來京務工人員,應當符合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如實向勞動者說明崗位用人要求、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勞動條件、社會保險等情況;勞動者有權了解用人單位的有關情況,並應當如實向用人單位提供本人的身份證和學歷、就業狀況、工作經歷、職業技能等證明。
第十一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勞動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當事人各執一份。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應當載明用人單位的名稱、地址和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社會保險;
(六)勞動紀律;
(七)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八)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第十三條 除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條款外,經當事人協商一致,還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下列內容:
(一)試用期;
(二)培訓;
(三)保守商業秘密;
(四)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
(五)其他事項。
第十四條 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要求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或者“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二)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初次分配工作的;
(三)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初次分配工作的;
(四)尚未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時,勞動者連續工齡滿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10年以內的;
(五)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日;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上1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0日;勞動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內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0日;勞動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的試用期超過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期限的,勞動者可以要求變更相應的勞動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單位對超過的期限,按照非試用期工資標准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變更勞動合同期限,或者按照非試用期的工資標准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只約定試用期,未約定勞動合同期限,勞動者要求約定期限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協商確定勞動合同期限。雙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按本規定第十六條的規定確定勞動合同期限。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在與按照崗位要求需要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可以協商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提前通知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在此期間,用人單位可以採取相應的脫密措施。
第十九條 訂立勞動合同可以約定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除外。
第二十條 訂立勞動合同可以約定生效時間。沒有約定的,以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生效時間。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間不一致的,以最後一方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准。
第二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其書面委託的代理人代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由雙方分別簽字或者蓋章,並加蓋用人單位印章。
第二十二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
(二)採取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
(三)內容顯失公平的;
(四)有關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低於集體合同規定的。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部分無效的勞動合同,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勞動者已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相應的勞動報酬,提供相應的待遇。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未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關系,並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勞動合同期限從簽字之日起不得少於1年。
第二十四條 訂立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抵押金、抵押物、保證金、定金及其他費用,也不得扣押勞動者身份證及其他證明。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變更
第二十五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第二十六條 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發生變化的,應當依法變更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繼承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用人單位變更名稱的,應當變更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名稱。
第二十八條 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當事人一方要求變更其相關內容的,應當將變更要求以書面形式送交另一方,另一方應當在15日內答復,逾期不答復的,視為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
第四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
第二十九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按照用人單位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的除外;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不符合國家和本市從事有關行業、工種崗位規定,用人單位無法另行安排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三十二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一)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的;
(二)因防治工業污染源搬遷的;
(三)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用人單位依據前款規定裁減人員,在6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人員。
第三十三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達到傷殘等級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應征入伍,在義務服兵役期間的;
(五)復員、轉業退伍軍人退伍後初次參加工作未滿3年的;
(六)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初次參加工作未滿3年的;
(七)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的;
(八)實行集體合同制度的企業,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勞動合同期限內自擔任代表之日起5年以內的;
(九)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四條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或者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提前通知期,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尚未處理完畢或者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的,不得依據前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相應的勞動報酬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四)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依據本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違反提前30日或者約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予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規定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還應當依照國家及本市有關規定支付醫療補助費。
勞動者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勞動者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不滿1年的按照1年計算。經濟補償金按照本市上一年企業平均工資計算。
第五章 勞動合同的終止與續訂
第三十九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的;
(二)勞動合同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的;
(三)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條件的;
(四)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蹤、死亡的;
(五)用人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
第四十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前,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將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意向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經協商辦理終止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手續。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規定第三十九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並辦理有關手續。
第四十二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續訂勞動合同。
續訂勞動合同不得約定試用期。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四十三條 勞動者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達到傷殘等級,要求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續訂勞動合同。
第四十四條 勞動者在規定的醫療期內或者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應當將勞動合同的期限順延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期滿為止。
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因用人單位的原因未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仍存在勞動關系的,視為續延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續訂勞動合同。當事人就勞動合同期限協商不一致的,其續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從簽字之日起不得少於1年;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勞動者要求續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其續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經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並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的,勞動關系即行解除,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支付賠償金:
(一)招用勞動者未訂立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後存在勞動關系而未續訂勞動合同的;
(二)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
(三)違反本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未按照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
(五)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侵害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合法權益的;
(六)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賠償金標准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條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的,以勞動者上月日平均工資為標准,每延遲1日支付勞動者1日工資的賠償金。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勞動者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四十九條 勞動者違反本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下列損失:
(一)用人單位為錄用勞動者直接支付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支付的培訓費用;
(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第五十條 因勞動者存在本規定第三十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情形,被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且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一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八條規定,未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按照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人數,對用人單位處以每人500元罰款。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並可以對用人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995年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1號令發布的《北京市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若干規定》同時廢止。
;㈧ 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集體協商和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行為,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集體合同,是指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選派代表進行集體協商,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的書面協議。第四條進行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並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誠實守信、公平合作、兼顧雙方合法權益的原則。第五條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本單位的全體職工具有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第六條市和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第二章集體協商代表第七條本條例所稱集體協商代表(以下簡稱協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產生並有權代表本方利益進行集體協商的人員。
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對等,一般為三至十人,並各自確定一名首席代表。第八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單位工會徵求職工意見後選派。未建立工會的,由本單位職工民主推薦,並經半數以上職工同意。
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單位工會主席擔任或者由其書面委託的其他協商代表擔任;工會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會主要負責人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協商代表民主推舉產生。第九條用人單位一方的協商代表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委派。
用人單位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擔任或者由其書面委託的其他協商代表擔任。第十條用人單位和職工一方可以委託本單位以外的有關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參加協商,委託人數不得超過本方協商代表的三分之一。
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單位人員擔任。第十一條協商代表產生後,應當在集體協商前在本單位公布。第十二條協商代表履行職責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確定。第十三條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加集體協商,真實反映本方意願,維護合法利益;
(二)接受本方人員質詢,及時向本方人員公布協商情況並徵求意見;
(三)提供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四)參加集體協商爭議的處理;
(五)及時向本方全體人員公布生效的集體合同;
(六)監督集體合同的履行;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十四條集體協商雙方應當避免採取過激行為。協商代表有義務維護本單位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
協商代表應當保守在集體協商過程中知悉的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第十五條集體協商雙方均可以更換本方的協商代表。協商代表的更換應當按照代表產生的程序進行。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協商代表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時間。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佔用工作時間的,視為提供正常勞動。第十七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不得隨意變更職工協商代表的工作崗位。因工作需要確需變更協商代表的工作崗位,應當事先徵求本單位工會的意見,並徵得職工本人同意。第十八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協商代表本人要求順延勞動合同期限的,用人單位應當將其勞動合同期限順延至完成履行協商代表職責之時。第十九條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
(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三章集體協商內容第二十條集體協商雙方可以就下列一項或者多項內容,通過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定額;
(五)勞動安全與衛生;
(六)補充保險和福利;
(七)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八)職業技能培訓;
(九)勞動合同管理;
(十)規章制度;
(十一)職工就業保障;
(十二)集體合同期限;
(十三)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
(十四)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的協商處理辦法;
(十五)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六)履行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制度;
(十七)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的其他內容。
㈨ 北京市的勞動合同條例
北京市的勞動合同條例
勞動合同問題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准備的:北京市的勞動合同條例,歡迎參考以及閱讀!
第一條 用人單位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時,應制定實施方案,包括起草勞動合同書、實施辦法及有關規章制度等,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後實施。
第二條 企業廠長(經理)應與聘用部門簽訂勞動合同。實行公司制的企業廠長(經理)和有關經營管理人員與董事會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與其他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第三條 精神病患者,經專科醫院確診無行為能力期間,以及出國人員在約定的期限內和正在服兵役的人員,暫緩簽訂勞動合同,維持原勞動關系。
第四條 勞動者連續工齡十年以上(含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十年以內的,用人單位初次簽訂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提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
第五條 用人單位被兼並、合並、分立後,勞動者在原單位工作的時間,視作在同一單位工作時間,與現單位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
第六條 復員、轉業退伍軍人及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初次分配工作,本人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上述人員初次參加工作並已簽訂了有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變更勞動合同期限。
第七條 用人單位出資培訓、進修(包括出國培訓、進修)和(接)收的人員,按有關規定簽訂的服務合同或其它協議,只要未到期仍然有效。其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不得短於服務合同或其它協議尚未履行的期限。
第八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還可以簽訂《崗位協議書》或《聘任協議書》,約定其崗位(工種)、工作數量、質量標准和勞動報酬等。勞動者因患病等原因長期脫離生產(工作)崗位的,應簽訂《專項協議書》,約定其在特定條件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權利和義務暫時中止執行。各項《協議書》是勞動合同的附件。
第九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
第十條 為避免出現無效勞動合同,提倡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初次簽訂勞動合同時,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合同鑒證部門予以鑒證。
第十一條 簽訂勞動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發生變化,應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
第十二條 下列情形之一,勞動合同終止:
1、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當事人有一方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
2、完成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的;
3、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件出現的;
4、勞動者離休、退休、退職及死亡的。
第十三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簽訂了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自《規定》發布之日,勞動合同尚未解除的,勞動者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符合本《細則》第四條規定條件的,勞動者要求改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同人單位應當變更勞動合同期限。
第十四條 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尚未處理完畢或因其它問題正在被審查期間,不得依據《勞動法》第 三十一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關聯法規:
第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不得依據《勞動法》第 二十六條、條二十七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義務服兵役期間的;
2、復員、轉業退伍軍人,退伍後初次參加工作未滿三年的;
3、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初次參加工作未滿三年的。
關聯法規: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中有關工資、保險、福利等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得收取或約定各種形式的抵押金;經濟合同、承包合同不得代替勞動合同。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或勞動者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賠償以及醫療期問題,按勞動部和北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企業工會組織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管理基礎較好,職工和企業有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要求的,可按有關規定簽訂集體合同。
第二十條 自《規定》發布之日起,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人事局《關於企業全員勞動合同制試行辦法》(京勞企發字[1990]327號)、《<關於企業全員勞動合同制試行辦法>的補充意見》(京勞企發字[1992]504號)同時廢止。
第二十一條 本《細則》由市勞動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 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㈩ 集體合同條例
集體合同條例精選
《集體合同規定》已於2003年12月30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集體合同條例精選,一起來學習吧!
集體合同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集體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行為,依法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之間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所稱專項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集體協商的某項內容簽訂的專項書面協議。
第四條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確定相關事宜,應當採取集體協商的方式。集體協商主要採取協商會議的形式。
第五條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
(二)相互尊重,平等協商;
(三)誠實守信,公平合作;
(四)兼顧雙方合法權益;
(五)不得採取過激行為。
第六條符合本規定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本單位的全體職工具有法律約束力。
用人單位與職工個人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七條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履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並負責審查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第二章 集體協商內容
第八條集體協商雙方可以就下列多項或某項內容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勞動安全與衛生;
(五)補充保險和福利;
(六)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七)職業技能培訓;
(八)勞動合同管理;
(九)獎懲;
(十)裁員;
(十一)集體合同期限;
(十二)變更、解除集體合同的程序;
(十三)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時的協商處理辦法;
(十四)違反集體合同的責任;
(十五)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的其他內容。
第九條勞動報酬主要包括:
(一)用人單位工資水平、工資分配製度、工資標准和工資分配形式;
(二)工資支付辦法;
(三)加班、加點工資及津貼、補貼標准和獎金分配辦法;
(四)工資調整辦法;
(五)試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間的工資待遇;
(六)特殊情況下職工工資(生活費)支付辦法;
(七)其他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第十條工作時間主要包括:
(一)工時制度;
(二)加班加點辦法;
(三)特殊工種的工作時間;
(四)勞動定額標准。
第十一條休息休假主要包括:
(一)日休息時間、周休息日安排、年休假辦法;
(二)不能實行標准工時職工的休息休假;
(三)其他假期。
第十二條勞動安全衛生主要包括:
(一)勞動安全衛生責任制;
(二)勞動條件和安全技術措施;
(三)安全操作規程;
(四)勞保用品發放標准;
(五)定期健康檢查和職業健康體檢。
第十三條補充保險和福利主要包括:
(一)補充保險的種類、范圍;
(二)基本福利制度和福利設施;
(三)醫療期延長及其待遇;
(四)職工親屬福利制度。
第十四條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主要包括:
(一)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女職工的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
(三)女職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檢查;
(四)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登記制度。
第十五條職業技能培訓主要包括:
(一)職業技能培訓項目規劃及年度計劃;
(二)職業技能培訓費用的提取和使用;
(三)保障和改善職業技能培訓的措施。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管理主要包括:
(一)勞動合同簽訂時間;
(二)確定勞動合同期限的條件;
(三)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續訂的一般原則及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
(四)試用期的.條件和期限。
第十七條獎懲主要包括:
(一)勞動紀律;
(二)考核獎懲制度;
(三)獎懲程序。
第十八條裁員主要包括:
(一)裁員的方案;
(二)裁員的程序;
(三)裁員的實施辦法和補償標准。
第三章 集體協商代表
第十九條本規定所稱集體協商代表(以下統稱協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產生並有權代表本方利益進行集體協商的人員。
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方至少3人,並各確定1名首席代表。
第二十條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單位工會選派。未建立工會的,由本單位職工民主推薦,並經本單位半數以上職工同意。
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單位工會主席擔任。工會主席可以書面委託其他協商代表代理首席代表。工會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會主要負責人擔任。未建立工會的,職工一方的首席代表從協商代表中民主推舉產生。
第二十一條用人單位一方的協商代表,由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單位法定代表人擔任或由其書面委託的其他管理人員擔任。
第二十二條協商代表履行職責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確定。
第二十三條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可以書面委託本單位以外的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委託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
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單位人員代理。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協商代表與職工協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第二十五條協商代表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加集體協商;
(二)接受本方人員質詢,及時向本方人員公布協商情況並徵求意見;
(三)提供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四)代表本方參加集體協商爭議的處理;
(五)監督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履行;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二十六條協商代表應當維護本單位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不得採取威脅、收買、欺騙等行為。
協商代表應當保守在集體協商過程中知悉的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
第二十七條企業內部的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第二十八條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在其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完成履行協商代表職責之時,除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一)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的;
(二)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履行協商代表職責期間,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不得調整其工作崗位。
第二十九條職工一方協商代表就本規定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三十條工會可以更換職工一方協商代表;未建立工會的,經本單位半數以上職工同意可以更換職工一方協商代表。
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可以更換用人單位一方協商代表。
第三十一條協商代表因更換、辭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應在空缺之日起15日內按照本規定產生新的代表。
第四章 集體協商程序
第三十二條集體協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相關事宜,以書面形式向對方提出進行集體協商的要求。
一方提出進行集體協商要求的,另一方應當在收到集體協商要求之日起20日內以書面形式給以回應,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進行集體協商。
第三十三條協商代表在協商前應進行下列准備工作:
(一)熟悉與集體協商內容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
(二)了解與集體協商內容有關的情況和資料,收集用人單位和職工對協商意向所持的意見;
(三)擬定集體協商議題,集體協商議題可由提出協商一方起草,也可由雙方指派代表共同起草;
(四)確定集體協商的時間、地點等事項;
(五)共同確定一名非協商代表擔任集體協商記錄員。記錄員應保持中立、公正,並為集體協商雙方保密。
第三十四條集體協商會議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主持,並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宣布議程和會議紀律;
(二)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協商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對方的要求作出回應;
(三)協商雙方就商談事項發表各自意見,開展充分討論;
(四)雙方首席代表歸納意見。達成一致的,應當形成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第三十五條集體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或出現事先未預料的問題時,經雙方協商,可以中止協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協商時間、地點、內容由雙方商定。
第五章 集體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和終止
第三十六條經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
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且須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
第三十七條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通過後,由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第三十八條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期限一般為1至3年,期滿或雙方約定的終止條件出現,即行終止。
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期滿前3個月內,任何一方均可向對方提出重新簽訂或續訂的要求。
第三十九條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
(一)用人單位因被兼並、解散、破產等原因,致使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無法履行的;
(二)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無法履行或部分無法履行的;
(三)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約定的變更或解除條件出現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適用本規定的集體協商程序。
第六章 集體合同審查
第四十二條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簽訂或變更後,應當自雙方首席代表簽字之日起10日內,由用人單位一方將文本一式三份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報送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
第四十三條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審查實行屬地管轄,具體管轄范圍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中央管轄的企業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應當報送勞動保障部或勞動保障部指定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
第四十四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對報送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下列事項進行合法性審查:
(一)集體協商雙方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
(二)集體協商程序是否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
(三)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內容是否與國家規定相抵觸。
第四十五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內將《審查意見書》送達雙方協商代表。《審查意見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當事人雙方的名稱、地址;
(二)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時間;
(三)審查意見;
(四)作出審查意見的時間。
《審查意見書》應當加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印章。
第四十六條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異議的事項經集體協商重新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的,用人單位一方應當根據本規定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將文本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
第四十七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到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四十八條生效的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應當自其生效之日起由協商代表及時以適當的形式向本方全體人員公布。
第七章 集體協商爭議的協調處理
第四十九條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書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協調處理。
第五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等三方面的人員,共同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
第五十一條集體協商爭議處理實行屬地管轄,具體管轄范圍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中央管轄的企業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用人單位因集體協商發生的爭議,由勞動保障部指定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等三方面的人員協調處理,必要時,勞動保障部也可以組織有關方面協調處理。
第五十二條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應當自受理協調處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結束協調處理工作。期滿未結束的,可以適當延長協調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第五十三條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受理協調處理申請;
(二)調查了解爭議的情況;
(三)研究制定協調處理爭議的方案;
(四)對爭議進行協調處理;
(五)製作《協調處理協議書》。
第五十四條《協調處理協議書》應當載明協調處理申請、爭議的事實和協調結果,雙方當事人就某些協商事項不能達成一致的,應將繼續協商的有關事項予以載明。《協調處理協議書》由集體協商爭議協調處理人員和爭議雙方首席代表簽字蓋章後生效。爭議雙方均應遵守生效後的《協調處理協議書》。
第八章 附則
第五十五條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五十六條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拒絕工會或職工代表提出的集體協商要求的,按照《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五十七條本規定於2004年5月1日起實施。原勞動部1994年12月5日頒布的《集體合同規定》同時廢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