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發布時間: 2022-11-03 21:59:12

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科學和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公民的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家,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採用公眾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其傳播科學思想、普及科技知識、提倡科學方法和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第三條開展科普工作應當適應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公眾的工作和生活實際,注重實效。
不得將違背科學原則和科學精神或者尚無科學定論的主張、意見作為科學知識傳播和推廣。
禁止以科學為名從事封建迷信、反科學、偽科學的活動;禁止以科學為名傳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內容。第四條科普工作的對象為全體公民,重點是青少年、農牧民和各級領導幹部。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義務使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科普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條件。第二章組織和管理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科普工作,負責編制科普工作發展規劃和計劃,部署工作,督促檢查,對科普工作實行政策引導,做好協調與服務。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由科學技術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組成的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科普工作聯席會議負責本行政區域科普工作發展規劃和計劃的審議,並統籌協調工作的開展。第八條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應當發揮普及科學技術的主力軍作用,參與制定有關政策、總體規劃和工作計劃;組織開展社會性、群眾性科普活動;加強對所屬團體和專業技術研究會、協會科普工作的組織管理與活動指導。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門、科普工作聯席會議組成單位,應當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本部門的科普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第十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轄區內的科普活動。
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和協調轄區內的社區科普活動。第十一條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離退休人員管理機構,應當根據自身特點,發揮各自優勢,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第三章社會責任第十二條普及科學技術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各界應當積極參與和支持開展科普工作。全體公民應當參與科普活動,接受科普教育。第十三條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加強對現代科技知識和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學習,增強科技意識和科學決策的水平,自覺抵制反科學、偽科學和封建迷信活動。
科普教育應當納入國家工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各類黨政幹部培訓機構應當根據培訓對象的需要,開設現代科技基礎知識課程或專題講座。第十四條學校應當將科普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組織教師、學生參觀科技展覽,參加科技發明、科技製作、科技論文撰寫、科技考察等科普活動。
科技館、青少年宮和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以及其他科普教育場所,應當優先並優惠或免費向學生開放。
有關單位及其他社會力量應當支持貧困地區的學校和學生開展科普活動。第十五條各類農牧業技術推廣機構、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業院校、科研機制,應當通過宣傳咨詢、教育培訓、試驗示範、技術指導、信息服務和科技人員下鄉承包等多種形式,向農牧民普及農牧業科技知識和推廣應用先進實用的農牧業生產技術,提高農牧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為增強農業綜合效益和增加農牧民收入服務。第十六條企業應結合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通過組織職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術競賽等活動,普及科技知識,提高生產技能。第十七條在城市社區開展科普工作,應當結合社區居民生活和工作需要,利用社區的科技、教育、文化人才和設施,設置公益性科普宣傳專欄,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組織社區居民參與科普工作。
社區所轄單位應當為社區開展科普活動提供便利和支持。第十八條報紙、期刊、電台、電視台應當開設科普宣傳版、專欄和專題節目;影視製作、發行和放映單位應當加強科普影視作品的製作、發行和放映;出版單位應當加強科普讀物的出版工作。
鄉(鎮)文化站、廣播站應當向農牧民宣傳科學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㈡ 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工作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是科學技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教興湘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第三條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部門、各單位應當重視和加強科普工作,為科普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
科普教育的重點對象是農民、青少年和各級領導幹部。
公民應當接受科普教育、參加科普活動。各級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接受科普教育,積極參加各項科普活動。第四條開展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態度,反對封建迷信,不得將尚無科學定論、違背科學原則和科學精神的主張或者觀點,作為科普知識傳播和推廣。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科普設施和科普隊伍建設,促進科普事業的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對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普工作予以扶持。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科普工作,編制、實施科普工作規劃和計劃,部署工作,督促檢查,對科普工作實行政策引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建立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和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科普工作。第七條科學技術協會參與編制科普工作規劃和計劃,組織所屬學會和基層組織開展日常性、群眾性的科普活動,發揮其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和學術組織應當根據自身特點開展各項科普活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制定和組織實施農村科普工作規劃和計劃,培育、建設科普示範基地,發展、扶持科技示範戶,推廣和普及先進實用技術。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重視青少年學生的科普教育。中小學校應當利用實驗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勞動技術課和夏令營等形式,開展科普活動,實施素質教育;其他各類學校和幼兒園、托兒所應當根據學習和幼兒的特點,開展科普教育。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應當將科普教育納入國家工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各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根據培訓對象的需要,開設現代科技基礎知識課程或者進行科技知識專題講座。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科普工作的規劃和計劃,利用宣傳媒介,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科普宣傳教育。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劃生育、民政行政部門應當結合愛國衛生、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見病與多發病防治、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和殯葬改革等工作,加強科學技術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經貿、環境保護、工商行政管理、技術監督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結合各自職責,做好科普工作。第十四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利用多種形式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引導農民移風易俗,革除陋習,反對封建迷信活動;結合實際,組織農民學習先進實用的種植、養殖和農產品加工技術,引導農民學習商品生產、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第十五條企業應當圍繞技術革新、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應用和發明創造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對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考核,必須有科技基礎知識的內容。第十六條科研開發機構、高等院校應當通過舉辦講座、開放實驗室、提供咨詢等形式,向社會宣傳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第十七條教育、科技、新聞工作者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當結合本職工作積極參與各項科普活動。
鼓勵離休、退休的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各種科普活動。第十八條科普工作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發揚奉獻、求實、創新和協作精神,努力做好科普工作,不斷提高科普工作水平。第十九條對從事科普工作的人員在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科技成果評獎等方面,應當與從事科技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同等對待。
科普工作人員公開出版發表的科普著作、科普論文,應當作為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依據。

㈢ 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以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第三條科普的任務是宣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科學技術教育、傳播和普及,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第四條科普工作應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重大事項應當及時向同級黨委報告。第五條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科技工作者有依法開展科普工作的義務。

保障公民接受科學技術教育、獲得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共享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和發展成果的權利。第六條科普事業發展堅持政府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科普資源開放共享、科普內容及時更新的原則。第七條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科普事業,支持和引導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公益性科普活動。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支持、培育和推動科普產業發展。第二章組織管理第八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科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制定市科普工作規劃和相關政策措施,為科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第九條市、區科學技術協會依照本條例開展科普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編制並組織實施市科普工作規劃和實施方案;

(二)組織、協調、指導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和科普工作評估;

(三)組織編制科普相關標准;

(四)指導、協調相關單位和個人開展科普活動;

(五)組織科普資源普查,建立科普資源共享信息平台;

(六)推動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協調、指導開展業務培訓;

(七)指導科普志願者開展科普志願服務;

(八)推動科普合作與交流;

(九)組織評選優秀科普作品、科普產品、科普平台;

(十)負責科普基地、科普示範點的培育、認定、管理和評估;

(十一)組織開展科普理論研究;

(十二)依法開展其他科普工作。第十條市、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開展科普工作,並協助市、區科學技術協會從事相關工作。第十一條市人民政府建立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履行下列職責:

(一)審議市科普工作規劃,提請市人民政府批准發布;

(二)審定市科普工作規劃實施方案;

(三)審議科普發展政策措施、科普場館建設、經費安排等重大事項,根據市人民政府授權作出相關決定;

(四)審定科普工作評估報告;

(五)統籌協調科普工作重大事項;

(六)研究處理其他相關工作。第十二條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召集,由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市科學技術協會以及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等單位組成。第十三條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辦事機構設在市科學技術協會,負責日常工作。第十四條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每年至少召開一次。

市科學技術協會可以召集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部分成員單位研究、協調、處理科普相關專項工作。第十五條市科學技術協會可以設立科普專家指導委員會,承擔相關咨詢、論證和評審工作。科普專家指導委員會工作規則由市科學技術協會制定。第十六條市科普工作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科普工作回顧和現狀分析;

(二)科普工作發展目標;

(三)科普設施和科普服務體系建設、科普作品創作和科普產品研發、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等重點任務;

(四)相關部門、單位和個人的科普責任;

(五)保障措施;

(六)其他科普相關事項。第十七條市科普工作規劃由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同相關部門編制。

編制市科普工作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相關單位和公眾的意見,並組織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充分論證。

㈣ 湖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科教興鄂,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用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宣傳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駐鄂部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及其他組織,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開展科普工作。

科普事業是公益事業,提高公眾科學技術素養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社會各界都應當積極支持、廣泛參與各類科普活動。第三條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原則,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對象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

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求實的精神,反對迷信和偽科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科普為名傳播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方式和從事其他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

開展科普活動應當保守國家秘密,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科普工作,將科普事業納入本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促進科普事業發展。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指導本行政區域的科普工作,解決科普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科普事業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根據財力情況和實際需要逐步提高對科普事業的投入水平;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科普工作。科普經費應當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剋扣、截留、挪用。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科普工作規劃,部署科普工作,並開展督促檢查,實行政策引導,推動科普事業的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科普工作。第六條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協助制定科普工作規劃,為政府科普工作決策提供建議。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應當充分發揮和利用自身優勢,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支持有關社會組織和企業事業單位開展科普活動。

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等社會團體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所聯系群體的實際,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第七條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對現代科技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學習,增強科技意識,提高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能力。第八條科普工作應當將提高青少年科學技術素養作為重點,在青少年中倡導科學精神,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增強科學實踐能力。

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應當結合教學活動和學生特點,加強對學生的科普教育,組織學生開展科技發明、科技製作、科技考察和科技夏(冬)令營等多種形式的校內外科普活動。第九條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應當把科普工作納入其工作計劃,組織和支持科技人員、教師開展科普活動,鼓勵其結合本職工作進行科普宣傳;有條件的科研基地和實驗室應當向社會開放。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到科研基地和實驗室參觀,有關單位應當提供方便。第十條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活動,鼓勵職工學習生產技術和崗位技能,在職工中開展科技培訓、技術競賽和技術革新等活動,推動本單位的技術創新。

鼓勵企業事業單位製作公益性科普廣告。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採取有效措施,支持科普隊伍建設,健全科普工作網路;省人民政府應當對民族自治地方和貧困地方的科普工作予以扶持。第十二條縣級以上農業、科技、教育行政等部門及科學技術協會應當組織農業院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及其他涉農單位,開展面向農民的農業科技培訓,為農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務,並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適時開展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定期組織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培訓,扶持並發揮重點科技示範戶、種植養殖大戶等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技、文化、衛生、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應當組織下鄉服務,開展科普活動。

㈤ 鄭州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採用公眾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宣傳、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活動。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公民的科普活動。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並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種措施,為科普工作創造條件。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建立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科普工作。科普工作聯席會議由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召集。第五條市、縣(市)、區科學技術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科普工作,負責制訂科普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並進行政策引導、組織管理和監督檢查。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開展本轄區的科普活動。
教育、文化、經貿、農業、衛生、計劃生育、勞動、環保、旅遊、民政、新聞、出版等部門和單位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做好科普工作。第六條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市、縣(市)、區科學技術協會應當組織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及科技人員,開展日常性、群眾性科普活動,參與制訂科普工作規劃、計劃。
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等群眾團體應當結合職工、青少年、婦女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第七條對在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科普的對象、內容和形式第八條科普工作的對象是全體公民,重點是青少年、農民、工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及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第九條科普工作的內容:
(一)介紹當代科學技術發展動向、前景、問題和對策等方面的知識,以及當代科學技術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成果;
(二)推廣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
(三)普及有關計劃生育、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抵禦自然災害等方面的科學知識;
(四)普及有關衛生、保健、婚姻、殯葬、商品使用等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宣傳科學方法,介紹運用唯物辯證法和現代科技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
(六)普及科學思想,介紹科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引導和促進作用,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
(七)其他有關內容。第十條科普工作應針對普及對象確定重點普及內容:
(一)對青少年開展的科普活動,應當注重培養其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其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對農民和工人開展的科普活動,主要是傳播先進實用技術知識,提高生產技能和技術創新能力,宣傳科學思想,增強識別反科學、偽科學和破除迷信的能力;
(三)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應當幫助其了解科技發展動態,增強科技意識,提高科學管理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第十一條禁止以科學為名從事封建迷信、反科學、偽科學活動。第十二條科普工作可以採取下列形式:
(一)舉辦科普講座、專題報告、研討會和科技成果、科普作品展示會;
(二)舉辦科技咨詢、服務、信息發布和示範活動;
(三)開展科技發明、製作,撰寫科技論文和組織科學考察等科普活動;
(四)組織科技下鄉、下廠活動,開展科技興工、興農活動;
(五)參觀科學技術場館,閱讀科普圖書、報刊,觀看科普電影、錄像,收聽收看廣播、電視中的科普專題節目;
(六)舉辦科技培訓、崗位技術培訓和技能競賽;
(七)編寫、製作、出版科普讀物或音像電子作品,開展科普文藝活動;
(八)設立科普畫廊(櫥窗),展示科普圖片、模型或實物;
(九)利用電子信息網路宣傳科普知識;
(十)其他形式。

㈥ 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根據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採用公眾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其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公民的科普活動。第四條科普活動應當堅持經常性和群眾性的原則,結合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群眾工作、生活的實際,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個層次開展。第五條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科學態度。在科普活動中不得將違背科學原則和科學精神或者尚無科學定論的主張或者意見,作為科學知識傳播和推廣。
禁止以科學為名從事封建迷信、反科學、偽科學的活動。
禁止以科學為名傳播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有損社會公共利益的內容。第六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政策,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科普事業,促進科普工作國內、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第七條各單位應當組織或者支持本單位人員接受科普教育。第八條本市公民有依法接受科普教育,參加科普活動的權利。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責任使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第二章管理與組織第九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建立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科普工作的指導和協調。第十條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轄區內的科普活動。
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和協調轄區內的社區科普活動。第十一條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全市科普工作,其職責是制定科普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並進行政策引導、組織管理和監督檢查。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本市科普工作規劃和計劃的實施工作。第十三條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市科學技術協會應當組織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開展日常性、群眾性科普活動,協助制定科普工作的規劃、計劃,對各部門、各單位的科普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第十四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應當結合職工、青少年、婦女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第三章社會責任第十五條各單位應當建立領導幹部學習現代科學知識、接受科普教育的制度,並把學習情況納入對其考核的范圍。第十六條中小學校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把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技術素質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市和區、縣青少年科技館、少年宮等校外教育機構,應當組織開展青少年專題科普活動和日常校外科普教育,並做好中小學科技輔導教師的培訓工作。第十七條農村地區應當根據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圍繞科學生產、文明生活,面向農民開展科普工作。
各類農業技術推廣(培訓)機構、農業技術學校和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應當結合技術推廣、技術培訓向農民普及科學知識。
鄉、鎮和村文化站、廣播站等應當向農民宣傳科學、文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第十八條綜合類和自然科學類報紙、刊物應當開設專欄、刊登科普文章;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單位應當製作、發行、放映科普電影;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開辦固定科普宣傳欄目,增加科普節目的播出時間。第十九條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社會公益場所應當結合自身業務,增加科普宣傳的內容。
動物園、植物園、自然保護區等場所應當結合各自特點,開展有關環境、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科普活動。第二十條本市大型醫院、公園、旅遊景點、影劇院、體育場館、商場、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各自特點,開展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第二十一條適宜向公眾開展科普宣傳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的實驗室或者生產車間等應當有組織地向社會開放。第二十二條本市於每年五月舉辦「北京科技周」活動,社會各界應當根據「北京科技周」確定的主題開展科普活動。第四章科普場所第二十三條天文館、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科技館、青少年科技館(活動中心)等專業科普場所,應當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功能,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對中小學生給予優先和優惠。

㈦ 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範本市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培育科學文化,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以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第三條科普工作應當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社會協同、開放合作的原則,堅持科學精神,尊重科學原理,因地制宜建立有效的科普供給體系,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第四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促進科普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科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保障。

市、區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科普工作的重大問題,研究決定科普工作的重要事項。聯席會議辦事機構設在同級科技部門。第五條科技部門是科普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區域內科普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和監督,擬訂、組織實施科普工作規劃及相關政策,組織科普活動,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

宣傳、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科普公益宣傳的指導,推動科普內容創作與出版發行,督促各類媒體開展科普工作,將科普工作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求。

教育部門負責推動在校師生的科普工作,將科學素質教育和科普工作實績納入對各類教育機構工作考核的內容。

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區域衛生健康規劃,制定實施促進健康科普工作的政策,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

文化旅遊部門負責文化旅遊行業科普資源的規劃及建設,組織協調和指導文化旅遊相關科普工作。

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農業科普工作,推動農村人口科學素質提高,促進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和普及。

生態環境、綠化市容、應急、民政、經濟信息化、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體育、氣象等其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開展科普工作。第六條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等應當依法開展科普工作。社會各界應當依法參加科普活動。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科普事業。支持和引導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公益性科普活動。支持、培育和推動科普產業發展。第七條本市保障單位和個人在開展科普活動中的合法權益,保護公民參與科普活動的權利。

參與科普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科普活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自覺維護科普場所公共秩序,愛護科普設施和展品。第八條本市根據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要求,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在科普資源開發、信息共享、人才交流、活動和展陳等方面的協作聯動,並加強與國內其他地區在科普領域的合作。

鼓勵和推動開展科普國際合作,促進國內外科技傳播工作的交流,加大具有國際水平的優質科普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科普工作的國際化水平。第二章科普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第九條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應當依法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支持有關社會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開展科普活動,協助政府制定、落實科普發展規劃,為政府科普工作決策提供建議。

上海科技館是本市重要的綜合性科普場館,應當開展常態化科普活動,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發揮科普示範功能。第十條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等機構和團體應當發揮各自優勢做好科普宣傳工作。

綜合類報紙、期刊應當開設科普專欄、專版;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開設科普欄目或者轉播科普節目;新聞出版單位應當加強科普類作品的出版、發行;影視生產、發行和放映機構應當加強科普影視作品的製作、發行和放映。新聞媒體應當定期發布一定數量和時段的科普公益廣告,並及時報道重大科技成果、重要科技創新項目、傑出科技人物、重大科普活動和社會關注的科學熱點等內容。

鼓勵戶外廣告設施的設置人、使用人通過戶外廣告設施發布科普宣傳內容。鼓勵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出租汽車以及商務、住宅樓宇內的廣告設施在適當時段展示科普內容。

鼓勵其他媒體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科普宣傳。

㈧ 廣東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及相關活動。
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採取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第三條科普是公益事業,應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全民參與、普惠共享的原則。
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第四條科普應當堅持科學精神,反對和抵制偽科學,禁止假借科普名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第五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大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科普工作的扶持,優化區域科普資源配置,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布局,促進地區之間科普合作和資源共享,統籌推進科普公共服務均衡協調發展和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科普工作的對外合作和交流;在科普資源開發、信息共享、人才交流、活動協作等方面加強與香港、澳門的聯系,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普交流合作。第七條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工作,支持和引導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開展科普活動。
社會力量興辦科普事業可以按照市場機制運行。第八條科普工作應當適應時代發展,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整合科普資源,創新科普方式方法,滿足公眾科普需求,提高科普的覆蓋面和效能。第二章組織管理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年度政府工作部署。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開展科普工作。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的科普工作協調制度,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日常工作由科學技術協會承擔。
全體成員會議具體負責研究、協調科普工作中的下列事項:
(一)審議科普工作規劃及其實施方案;
(二)審議科普工作年度報告;
(三)審議科普發展政策措施、科普場館建設、經費安排等重大事項;
(四)統籌協調科普工作重大事項;
(五)研究處理其他相關事項。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主管部門負責研究、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組織重大科普活動,指導協調和檢查督促科普工作。第十二條縣級以上科學技術協會承擔下列職責:
(一)協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組織實施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
(二)負責科普資源開發,科普信息化建設,科普基礎條件建設,科普組織人才隊伍建設;
(三)推動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數字科技館等科技場館體系建設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設;
(四)組織、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科技專家開展科普活動;
(五)科普的其他工作。第十三條縣級以上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科普公益宣傳、科普作品創作出版發行工作,完善鼓勵和支持各類科普產品製作的政策措施,指導各類報刊、廣播電視以及基於互聯網的各種媒體開展科普活動。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應當將公務員科學素質教育作為公務員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推動科學技術教育納入公務員培訓課程。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在校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日常教學工作,完善科學教師配備與培養機制、課程設置、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教學保障體系,建立學校科學教育考核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科學技術教育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中小學校利用科技類博物館、青少年宮、科普教育基地等開展科學教育活動和科技創新教育活動,支持和引導在校學生參加各類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將科學素質內容納入職業教育課程和培訓教材,加強對城鎮勞動者科技教育培訓,普及綠色發展、安全生產、信息技術等知識。

㈨ 河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實施科教興豫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以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各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農村基層組織及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國家科普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開展科普工作。
公民有參加科普活動、接受科普教育的權利。第四條 科普是公益事業,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科普工作應當堅持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採取多種形式。第二章 組織管理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科普事業健康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科普工作協調制度。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的科普工作規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推動科普工作發展。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行政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負責有關的科普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開展本轄區的科普活動。第七條 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科學技術協會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支持有關社會組織和企業事業單位開展科普活動,協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規劃,為政府科普工作決策提供建議。第三章 社會責任第八條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社會各界都應當支持和組織參與科普活動。第九條 各級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和環境保護行政部門、事業單位應當結合愛國衛生、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與流行病防治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保健及環境保護等工作,加強科學技術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農業、林業、水利、國土資源、體育、氣象、地震、文物、旅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等行政部門、事業單位應當結合各自的工作和發揮各自的優勢開展相關科普活動。第十條 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等社會團體應當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各自優勢,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第十一條 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把科普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普活動,開展科技發明、科技製作、科技論文撰寫、科技考察等科普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科技創新精神。第十二條 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社會團體,應當組織和支持科技工作者和教師發揮專業優勢,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有條件的,應當向公眾開放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場地、設施。第十三條 農村基層組織應當根據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建立健全農村科普組織,完善科普網路,圍繞促進科學生產、文明生活,開展農村科普活動。
各類農村經濟組織、農業技術推廣(培訓)機構、農業技術學校和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應當結合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向農民普及科學技術知識。
鄉(鎮)、村文化站、廣播電視站等應當宣傳科學、文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第十四條 城鎮基層組織及社區應當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衛生、旅遊等資源,圍繞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宣傳和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第十五條 企業應當組織職工開展崗位技能培訓、技術競賽等活動,普及與生產經營、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有關的科學技術知識,促進技術革新、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
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設立向公眾開放的科普場館和設施。
鼓勵企業製作公益性科普廣告和在產品廣告中增加相關科普內容。第十六條 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應當開設科普宣傳專版、專欄和專題節目,製作、發布公益性科普廣告;影視生產、發行和放映單位應當加強科普影視作品的製作、發行和放映;書刊出版、發行單位應當扶持科普書刊的出版、發行;綜合性互聯網站應當開設科普網頁。第十七條 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群藝館、青少年宮和其他科普基地,應當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功能,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組織或配合中小學校開展青少年課外科普教育活動;在法定節假日和科技活動周期間向青少年減費或免費開放。
科普場所、設施不得被侵佔或擅自改作他用。

㈩ 陝西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實施科教興陝戰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科學技術普及(以下簡稱科普)是指採用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公眾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第三條科普工作是國家基礎建設、基礎教育和科學技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參與和支持科普活動,全體公民都應當接受科普教育。第四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和公民。第五條科普工作應當面向經濟、面向基層、面向公眾,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經常性工作與集中活動相結合、普及科學知識與推廣適用技術相結合的原則。第六條科普工作的對象是全體公民,重點是青少年、農民和各級領導幹部。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作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為科普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科普行政管理工作。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的科普工作。第二章組織管理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科普工作的主要職責是:制定並組織實施科普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和監督管理科普工作。第十條各級科學技術協會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會力量。其科普工作的主要職責是:
(一)參與制定科普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管理所屬團體和單位,指導基層科學技術協會和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研究會的科普工作;
(三)依據科普工作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科技工作者開展經常性、群眾性、社會性的科普活動;
(四)為本級人民政府提供科普工作決策咨詢。第十一條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促進教育與科技結合,重視對青少年學生的科普教育,會同有關部門,團體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組織教師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加快知識更新;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勞動者的職業知識和技能。第十二條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農業科學技術培訓和「綠色證書」教育,普及推廣農業科學知識和先進適用技術。第十三條旅遊、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利用本地旅遊、文物資源、開展科普宣傳、用科學思想指導、規范旅遊景點的宣傳行為。第十四條衛生、計劃生育、體育、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結合愛國衛生、醫療保健、計劃生育、全民健身和環境保護,做好科普工作。第十五條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發揮各自優勢,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方向,組織本系統各單位,靈活多樣地開展科普宣傳工作。第十六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應當發揮各自的組織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科普活動。第三章科普工作者第十七條科普工作者包括專業科普工作者和非專業科普工作者。在科技館(中心)、青少年宮(活動中心)等專業科普活動場所中從事科普工作的人員以及中小學專設的科技輔導員為專業科普工作者。其他從事科普工作的人員為非專業科普工作者。第十八條科普工作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依法創辦科普組織,自主開展活動;
(二)申請科普項目經費,接受有關科普工作、科普項目的捐贈、資助;
(三)創作科普作品,參加學術交流;
(四)按照有關規定,接受專業技術職稱評聘,享受相應待遇;
(五)依法創辦從事科普活動的經濟實體,開展有償服務;
(六)接受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
(七)對科普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九條科普工作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堅持科學精神,遵守職業道德;
(二)開展科普工作,傳播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
(三)抵制和揭露偽科學、反科學行為和迷信活動;
(四)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提高科普工作水平;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熱點內容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