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疆宗教事務條例解讀

新疆宗教事務條例解讀

發布時間: 2022-11-06 00:18:56

『壹』 新疆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新疆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原則: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原則。

法律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管理條例》第四條 宗教事務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團體、宗教教職人員、信教公民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民族和睦、宗教和諧,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貳』 如何看待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

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專、抵禦滲透、打擊犯罪」作屬為原則寫入總則第三條,體現了我國宗教事務管理法治化的根本精神,意義深遠。
《條例》明確了合法的宗教主體,即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其中,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可獲得法人資格。
法人制度的確立使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的財產保護有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的財產主要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動產,通過捐贈、收益等獲得的財產,只要是合法使用和擁有的財產,均受法律保護。《條例》規定了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的非營利性地位,也決定了他們的財產和收入不得用於分配,只能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其他組織和個人捐資修建宗教活動場所,不享有所有權和使用權,更不得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投資、承包經營宗教活動場所。這些規定切斷了利用宗教從事商業活動,獲取商業利益的行為。

『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規范宗教事務管理,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宗教事務,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引誘、脅迫、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簡稱信教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簡稱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之間,應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處。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製造不同宗教、宗教內部以及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的矛盾和紛爭。第四條宗教事務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原則,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團體、宗教教職人員、信教公民愛國愛教、團結進步、民族和睦、宗教和諧,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第五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及正常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應當遵守憲法、法律和法規,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宗教活動應當在憲法、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進行。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應當自覺抵制宗教極端和非法宗教活動,禁止利用宗教進行分裂國家、傳播宗教極端思想、煽動民族仇恨、破壞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動;禁止利用宗教妨礙國家行政、司法、教育、文化、婚姻、計劃生育、繼承等制度;禁止利用宗教進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第六條各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以及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境外勢力的干涉、支配。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與境外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開展友好往來或者進行宗教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應當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經外事等有關部門同意,在平等友好、相互尊重、互不幹涉的基礎上進行。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宗教工作的領導,依法保障信教公民正常宗教需求;依法制止非法宗教活動,打擊宗教極端犯罪,有效治理宗教極端行為干預公民正常生活。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本行政區域內宗教事務進行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法定職責范圍內,負責與宗教事務有關的行政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指導下,做好本轄區的宗教事務管理工作。
村民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應當做好宗教事務日常管理服務工作。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建設和諧社會、遏制宗教極端、制止非法宗教活動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的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宗教團體第十條宗教團體的設立、變更、注銷,應當按照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查同意後,由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依法辦理相關登記手續。第十一條宗教團體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團結、教育信教公民愛國守法,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遏制宗教極端、制止非法宗教活動;
(二)接受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監督、檢查;
(三)按照本團體的章程開展活動;
(四)組織、指導宗教活動場所依法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五)國家和自治區規定應當遵守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宗教團體開辦經文學校、經文班(點)、修道班(點)、神學班(點)和帶有宗教性質的培訓班(點),應當經州、市(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後,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批准。
除前款規定外,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辦經文學校、經文班(點)、修道班(點)、神學班(點)和帶有宗教性質的培訓班(點),不得為未經批准開辦的經文學校、經文班(點)、修道班(點)、神學班(點)和帶有宗教性質的培訓班(點)提供師資、資料、場所、設施、經費等幫助和服務。

『肆』 2019年宗教事務條例全文解讀

修訂後的《條例》共有9805個字,比修訂前的《條例》多了3700多字,增加內容超過原條例的三分之一以上。《條例》章節從原來的七章改為九章,增加了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兩個章節,但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規定的內容,但相應內容,是從原《條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相關條款演發並且增加過來的。另外新《條例》還增加了互聯網宗教活動、宗教財產、宗教活動場所財務制度、以及法律責任的相關條款,可以說新《條例》對舊《條例》進行全方面的修改。

筆者長期從事非營利組織法律實務工作,現結合《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從實務的角度,十個角度解讀修訂後《宗教事務條例》,以饗讀者。

宗教活動場所的法人資格確定,

但法人資格取得程序還待細化

宗教活動場所由於一直沒有法人資格,在主張權利,維護自身權益,參與社會活動的時候,面臨諸多的制度障礙。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民法總則》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具備法人條件的,可以申請法人登記。從法律位階上首次確定了宗教活動場所的法人資格。

修訂後的《條例》首先提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水平,其第十四條規定,經批准設立的宗教院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申請法人登記。第二十三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符合法人條件的,經所在地宗教團體同意,並報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查同意後,可以到民政部門辦理法人登記。也就是說修訂後的《條例》從法律法規層面已經賦予了宗教活動場所取得法人資格的可能,並且也指出了法人資格授予的部門是民政部門。

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團體一樣,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的是非營利法人資格。《民法總則》第八十七條規定,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從三個角度來理解非營利法人:第一,法人的所有財產所有權屬於全社會,法人的管理機構享有使用權人,第二,法人的出資人、捐贈人、負責人、工作人員等人員不得在法人收入中進行分紅、分配,第三,法人注銷時候,有剩餘財產的,要將剩餘財產轉給宗旨相同或相近的組織。

《條例》第五十二條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財產和收入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不得用於分配。第六十條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注銷或者終止的,應當進行財產清算,清算後的剩餘財產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事業。

;

『伍』 2019年宗教事務條例全文解讀

修訂後的《條例》共有9805個字,比修訂前的《條例》多了3700多字,增加內容超過原條例的三分之一以上。《條例》章節從原來的七章改為九章,增加了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兩個章節,但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規定的內容,但相應內容,是從原《條例》的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相關條款演發並且增加過來的。另外新《條例》還增加了互聯網宗教活動、宗教財產、宗教活動場所財務制度、以及法律責任的相關條款,可以說新《條例》對舊《條例》進行全方面的修改。

筆者長期從事非營利組織法律實務工作,現結合《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從實務的角度,十個角度解讀修訂後《宗教事務條例》,以饗讀者。

宗教活動場所的法人資格確定,

但法人資格取得程序還待細化

宗教活動場所由於一直沒有法人資格,在主張權利,維護自身權益,參與社會活動的時候,面臨諸多的制度障礙。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民法總則》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具備法人條件的,可以申請法人登記。從法律位階上首次確定了宗教活動場所的法人資格。

修訂後的《條例》首先提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水平,其第十四條規定,經批准設立的宗教院校,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申請法人登記。第二十三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符合法人條件的,經所在地宗教團體同意,並報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查同意後,可以到民政部門辦理法人登記。也就是說修訂後的《條例》從法律法規層面已經賦予了宗教活動場所取得法人資格的可能,並且也指出了法人資格授予的部門是民政部門。

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團體一樣,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的是非營利法人資格。《民法總則》第八十七條規定,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從三個角度來理解非營利法人:第一,法人的所有財產所有權屬於全社會,法人的管理機構享有使用權人,第二,法人的出資人、捐贈人、負責人、工作人員等人員不得在法人收入中進行分紅、分配,第三,法人注銷時候,有剩餘財產的,要將剩餘財產轉給宗旨相同或相近的組織。

《條例》第五十二條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財產和收入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不得用於分配。第六十條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注銷或者終止的,應當進行財產清算,清算後的剩餘財產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事業。

;

『陸』 新疆依法管理事務的原則是

法律分析:新疆依法管理事務的原則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

法律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管理條例》

第二條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 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第三條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教職人員正常的教務活動和信 教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和干預。

第四條 宗教活動應當在憲法、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禁止宗教封建 特權和壓迫剝 削;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安定、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和妨礙國家 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制度的活動。

第五條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 原則,實行自治、自傳、自養。外國組織和個人在自治區境內進行宗教活動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辦理。

第六條 各個宗教、各個教派應當在愛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互相 尊重、 互不幹涉、求同存異、和睦相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製造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間的紛爭。

第七條 宗教教職人員,是指擔任一定宗教職務並履行職責的信教公民。

『柒』 《條例》中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哪些手段傳播宗教極端思想

哪個《條例復》都一樣,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傳播宗教極端思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第五章 第三十八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宣揚宗教極端思想,參與宗教極端活動,不得利用宗教活動或者借宗教名義干涉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干涉婚禮、葬禮等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慣,干涉文化、文藝、體育等活動;不得對未經依法登記的婚姻舉行宗教儀式;不得利用儀容、服飾、標志、標識等,渲染宗教狂熱,傳遞宗教極端思想;不得脅迫、強制他人穿著宗教極端服飾、佩戴宗教極端標志、標識。
《宗教事務條例》第一章 第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

『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團體應當對宗教教義教規什麼

法律分析:需要根據法律及相關的條例遵守,如團結、教育信教公民愛國守法,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遏制宗教極端、制止非法宗教活動等規范。

法律依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條例》

第三條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引誘、脅迫、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簡稱信教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簡稱不信教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之間,應當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睦相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製造不同宗教、宗教內部以及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的矛盾和紛爭。

第十一條 宗教團體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團結、教育信教公民愛國守法,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遏制宗教極端、制止非法宗教活動;

(二)接受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監督、檢查;

(三)按照本團體的章程開展活動;

(四)組織、指導宗教活動場所依法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五)國家和自治區規定應當遵守的其他事項。

『玖』 2019年宗教事務條例全文解讀

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閃耀著現代法治精神、法治理念的諸多亮點,主要者有三。

一、依憲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法治的第一要義是依憲治國,依法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新《條例》的第一亮點即在於此,除在第一條中繼續堅持「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立法目的和宗旨外,還在以下四個方面具體落實憲法第36條關於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

其一,新《條例》在總則第6條中明確各級人民政府「為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場所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要求政府以積極的服務行為促進立法目的的實現,而不是僅要求政府以消極的不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來保障公民這一憲法權利的行使。

其二,新《條例》在原《條例》的基礎上增設「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兩章,加強了對宗教團體設立宗教院校開展宗教教學和對宗教組織舉辦宗教活動及信教公民參加宗教活動的法律保障和法律規范。原《條例》雖然也有關於「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動」的規定,但未設專章,規范不具體,缺少相關權利性和程序性的規定。新《條例》相應增加了這方面的規定,如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申請法人登記的規定等。

其三,新《條例》第49條進一步明確了「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對依法佔有的屬於國家、集體所有的財產,依照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管理和使用;對其他合法財產,依法享有所有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

其四,新《條例》第39條還增加了對宗教教職人員的權利保護,「宗教教職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障並享有相關權利。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按照規定為宗教教職人員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二、宗教活動堅持宗教特性,遏制宗教商業化運作

針對近年來個別宗教活動場所商業化運作和逐利行為,新《條例》明確規定了三項重要規則,以克服和遏制此種傾向:

其一,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的性質均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財產和收入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不得用於分配;

其二,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捐資修建宗教活動場所,不享有該宗教活動場所的所有權、使用權,不得從該宗教活動場所獲得經濟收益;

其三,禁止投資、承包經營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這些規定顯然都有利於維護宗教的純正性,防止宗教的「變味」和異化。

三、打擊宗教極端主義,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

原《條例》雖然也規定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具有守法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義務和責任,但是在打擊宗教極端主義方面力度有所不夠。新《條例》根據當前宗教極端主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蔓延以及對我國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的情勢,從下述三個層面完善了治理規范,加強了打擊和遏制力度:

一是確立了宗教事務管理的旗幟鮮明的「20字原則」: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

二是以三項禁止性條款明確劃出任何組織、個人均不得逾越的「紅線」,即任何組織、個人不得在不同宗教之間、同一宗教內部以及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製造矛盾與沖突;不得宣揚、支持、資助宗教極端主義;不得利用宗教破壞民族團結、分裂國家和進行恐怖活動。

三是增加了針對相應禁止性行為的法律責任,對「利用宗教進行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破壞民族團結、分裂國家和恐怖活動」等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有關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另外,上述行為如果是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實施的,且情節嚴重,政府有關部門還應採取必要的措施對之進行整頓,如其拒不接受整頓,可依法吊銷其登記證書或者設立許可。

熱點內容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
新婚姻法的原文 發布:2025-01-16 15:58:34 瀏覽:412
銀行告知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6 15:38:42 瀏覽:101
旅遊行政法規是由什麼制定的 發布:2025-01-16 14:44:49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