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工傷保險條例
A. 2019年吉林市工傷保險待遇調整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吉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調整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和生活護理費支付標準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3年12月10日閱讀次數:4301【字體:大中小】
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市各中省直單位,各縣(市)區人社局:
為保障我市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傷職工及工亡人員供養親屬的基本生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和吉林省人社廳《關於調整工傷保險待遇的通知》(吉人社函字[2013]235號)精神,結合吉林市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指數變化情況,經市政府同意,現就調整工傷保險待遇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12年底前發生工傷並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的傷殘職工、工亡職工的供養親屬及按月享受生活護理費的工傷人員,按月領取傷殘補助金的工傷人員。
二、傷殘津貼調整後的待遇標准
在2010年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基礎上,一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增加488元;二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增加452元;三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增加425元;四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增加399元;五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增加372元;六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增加319元。
調整後,一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不低於1960元;二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不低於1867元;三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不低於1778元;四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不低於1693元;五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不低於1612元;六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每月不低於1465元。
三、供養親屬撫恤金調整後的待遇標准
在2010年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基礎上,因工死亡職工配偶撫恤金每月增加213元;其他親屬撫恤金每人每月增加16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6元。
調整後,配偶每人每月不低於799元;其他親屬每人每月不低於599元。按此次調整標准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高於1997元。
四、生活護理費調整後待遇標准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護理費標准為每月1664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生活護理費標准為每月1331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生活護理費標准為每月998元。
五、支付資金渠道
調整上述三項待遇所需費用,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1-4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5-6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由用人單位支付;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已由養老基金支付的,繼續由養老基金支付。
六、按月領取傷殘補助金調整後待遇
已按月領取傷殘補助金的,繼續由原渠道支付傷殘補助金,標准調整為:一級傷殘140元;二級傷殘130元;三級傷殘120元;四級傷殘110元;五級傷殘90元;六級傷殘80元;七級傷殘60元;八級傷殘50元;九級傷殘40元;十級傷殘30元。
本通知從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
B. 吉林省工傷七級最新賠償標準是怎麼計算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七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回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答條例>辦法》規定,吉林省工傷職工鑒定為九級傷殘的,除工傷醫療和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之外,享有以下待遇:
1、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9個月本人工資;
2、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13個月本人工資,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為11個月本人工資。
所在單位沒有參保的,均由所在單位支付。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C. 吉林省《2018年關於調整工傷待遇的通知》
一、醫療費
1、要求: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
3、備註: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不是必須到簽有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
二、伙食補助
1、標准: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
2、要求:住院期間。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
4、備註:單位沒有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參考當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金標准。
三、交通食宿費
1、標准: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准。
2、要求: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4款。
四、康復治療費
1、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9條第6款。
2、備註:依地方規定,康復治療需經辦機構組織專家評定。
五、輔助器具費
1、標准: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
六、停工留薪
1、標准: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
4、備註:停工留薪期根據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但確定的部門和程序,依地方規定。
七、護理費
1、標准:(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2)評定傷殘後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 ;
2、要求:生活護理費需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工傷職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1條第3款、第32條。
八、一至四級待遇
1、標准: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2、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
4、備註: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九、五六級待遇
1、標准: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2、要求: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
十、七至十級待遇
1、標准: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2、要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分別按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
工傷待遇中,醫療費、護理費、輔助器具費等費用都是共有的,其他的傷殘待遇是根據職工的傷殘程度進行確定享受的。也就是說不同傷殘等級的職工獲得的工傷待遇還是有所區別的。
D. 吉林省工傷保險待遇漲了,怎麼漲
吉林省工傷保險待遇有兩個文件:
第一個文件、吉林省關於調整確定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通知(吉人社辦字 〔2017〕62號)
各市 (州)、長白山管委會,各縣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 《工傷保險條例》、《吉林省實施 <工傷保險條例>辦法》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工傷保險待遇調整和確定機制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 〔2017〕58號)等規定,決定調整確定全省工傷保險待遇標准。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確定范圍
(一)2016年12月31日以前發生工傷,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生活 護理費和享受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
(二)享受住院伙食補助費的工傷人員。
已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人員不屬於調整確定范圍。
二、調整確定標准
(一)傷殘津貼。一級傷殘每月增加159元,二級傷殘每月增加152元,三級傷殘每月增加145元,四級傷殘每月增加138元,五級傷殘每月增加131元,六級傷殘每月增加124元。
(二)生活護理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19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152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114元。
(三)供養親屬撫恤金。因工死亡職工配偶撫恤金每月增加66元,其他供養親屬撫恤金每人每月增加6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兒在上述標准基礎上每月再增加6元。
(四)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標准為每人每日20元。
三、資金支付渠道
傷保險待遇標准所需資金,由原渠道繼續支付。
四、其他有關事項
應當參加工傷保險但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執行本通知的調整確定標准。
本通知從2017年1月1日開始執行。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7年9月26日
第二個文件、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通知(吉人社辦字〔2018〕50號)
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工傷保險待遇調整和確定機制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7〕58號)等規定,決定調整全省工傷保險待遇標准。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17年12月31日以前發生工傷的,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
已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人員不屬於調整范圍。
二、調整標准
(一)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的每月增加236元,二級傷殘的每月增加225元,三級傷殘的每月增加214元,四級傷殘的每月增加203元,五級傷殘的每月增加192元,六級傷殘的每月增加170元。
(二)生活護理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224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179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每月增加134元。
(三)供養親屬撫恤金。配偶每月增加110元,其他供養親屬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兒在上述標准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
三、資金渠道
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標准所需資金,由原渠道繼續支付。
四、其他事項
應當參加工傷保險但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執行本通知的調整標准。
本通知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執行。
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18年7月4日
E. 關於2012年《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
《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是2003年11月3日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沒有2012年的。
F. 《吉林省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與吉林省工傷保險保險條例沖突嗎
不發生沖突,《吉林省工傷保險條例》調整范圍為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的職工,農內民容工不是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不具備勞動關系,是不適用於《吉林省工傷保險條例》的,因此個別省市出台了《農民工的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用來解決農民工的工傷問題,是工傷保險條例的補充。
G. 吉林省十級工傷保險條例
【工傷十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十級傷殘的享受專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屬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H. 吉林省工傷退休工資發放標準是怎樣規定的呢
享受退休待遇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I. 吉林省因工傷致殘賠償標准
全國統一標准。
一、 醫療費1、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2、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3、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二、 住院伙食補助費
1、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2、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三、 誤工費(停工留薪期待遇)
1、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原單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3、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四、 護理費
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五、 職工因工緻殘享受的待遇
第一情況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二種情況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河南省規定:支付本人16個月、14個月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56個月、46個月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三種況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分別按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河南省規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准為6—16 個月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其中七級12個月,八級10個月,九級8個月,十級6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准為6—36個月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其中七級36個月,八級26個月,九級16個月,十級6個月。
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的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全額支付;距法定退休年齡4年以上、不足5年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全額的80%支付;依此類推每減少1年遞減20%。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年的按10%支付。
對於已辦理退休手續的工傷人員,用人單位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其工傷醫療費仍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五、 因工死亡賠償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河南省職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54個月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對屬於搶險救災、見義勇為工亡者,按60個月發給。
4、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5、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七、非法用工傷亡賠償
1、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後確定。
2、勞動能力鑒定按屬地原則由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理。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傷亡職工或者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3、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准和范圍,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4、傷殘的一次性賠償金按以下標准支付: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
5、死亡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賠償基數的1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
6、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地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
八、其他情形
1、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陝西省工傷保險待遇標准
第一部分:我們先了解★★★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項目及標准
A工傷保險待遇:
一,醫療康復待遇:
(一)醫療費:
1,診療費2,葯費,3,住院費
(二)治療期間的工資及福利待遇:
1, 停工留薪期工資2,福利待遇
二,傷殘待遇
(一),1-10級工傷職工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分別為6-24個月的工資。
一級→24個月
二級→22個月
三級→20個月
四級→18個月
五級→16個月
六級→14個月
七級→12個月
八級→10個月
九級→8個月
十級→6個月
(二)1-4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標准分別為本人的工資的:
一級→90%
二級→85%
三級→80%
四級→75%
(三),需要護理的,還可以享受生活護理費,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a,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0%
b,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40%
c,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0%
例舉:
(1)2007年發生的工傷事故,以2006年度西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0316元/年為基數,依次為10158元,8126.4元,6094.8元
(2)2006年發生的工傷事故,以2005年度西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7728元/年為基數,依次為8864元,7091.2元,5318.4元.
4,輔助器具費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三,死亡待遇
(一)喪葬補助金,標准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例舉:
1,2007年發生的工傷事故,以2006年度西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0316元/年為基數,6個月為10158元。
2,2006年發生的工傷事故,以2005年度西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7728元/年為基數,6個月8864元。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B勞動能力鑒定費
C法律、法規規定的用於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
(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會有所增加和變化)
★ 單位支出的項目及標准
1,住院伙食補助費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2,交通、食宿費用
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3,五、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的:
五級→70%,六級→60%
4,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以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分別支付的標准為:
五級→24個月
六級→21個月
七級→15個月
八級→12個月
九級→9個月
十級→6個月
5,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
☆ ☆☆綜合以上賠償項目
(一),職工傷殘的共有以下幾項:
1醫療費+2停工留薪期工資+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4傷殘津貼+5生活護理費+6輔助器具費+7住院伙食補助費+8交通、食宿費用+9勞動能力鑒定費 +10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11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二),職工死亡的共有以下幾項:
1喪葬補助金+2供養親屬撫恤金+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三),工傷事故賠償沒有精神損害撫慰金這個項目。
山西省勞動保障廳、財政廳
關於調整省屬國有重點煤礦企業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通知
晉勞社廳發[2008]10號
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礦企業,平朔煤炭工業公司、太原煤氣化公司、省監獄管理局所屬煤礦企業,山西煤炭工業社會保險事業局:2008年初,我省根據中央有關通知精神,再次提高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和《山西省實施< 工傷保險條例>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從2008年1月1日起,調整省屬國有重點煤礦企業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
2007年12月31日前按月領取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的工傷職工及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
二、調整標准
(一)傷殘津貼 。一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15元,二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105元,三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95元,四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85元,五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75元,六級傷殘每人每月增加65元。(其中:1996年10月1日前因工緻殘,被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其傷殘津貼的調整標准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有高級職稱的1-6級工傷職工(含高級政工師、高級技師)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參照山西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山西省財政廳《關於 2008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晉勞社廳發[2008]5號)第二條的規定,每人每月再增加傷殘津貼40元。
(二)生活護理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護理費低於660元的調整為每人每月66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其護理費低於530元的調整為每人每月530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其護理費低於400元的調整為每人每月400元。
(三)供養親屬撫恤金。配偶每人每月增加50元,其他親屬每人每月增加40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再增加10元。
三、資金渠道
調整一至四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所需資金,凡參加工傷保險統籌並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未參加工傷保險統籌或仍由企業支付待遇的,由企業按原渠道解決。調整五級和六級工傷職工傷殘津貼所需資金由企業按原渠道解決。
四、待遇審批
按本通知調整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及供養親屬撫恤金的,由企業填寫省統一印製的審批表,經山西煤炭工業社會保險事業局審核後,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審批。
五、其他
(一)按照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關於調整企業職工喪葬費和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等待遇標準的通知》(晉勞社養[2002]310號)規定領取工傷護理費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的人員,其工傷護理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撫恤金的調整按本通知執行。工傷職工已辦理退休手續並按養老保險政策規定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不再參加傷殘津貼的調整。
(二)本通知下發前企業已破產或改制,其破產或改制時核定的工傷人員經常性費用已移交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管理的,調整待遇所需資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其經常性費用未移交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管理的,調整待遇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
(三)本通知下發前已按照有關規定一次性結算工傷保險待遇並終止工傷保險關系的人員,不在這次待遇調整的范圍。調整企業工傷人員工傷保險待遇,是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是貫徹十七大精神、落實「五大惠民」工程的重要舉措。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嚴格落實責任,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抓緊組織實施,盡快將增加的待遇發放到工傷人員手中。
深圳市2007年工傷賠償法定最低標准(一——十級)
十級:傷殘補助金:1756元/月×6個月=10536元
就業補助金:1756元/月×4個月=7024元
醫療補助金:1756元/月×1個月=1756元
合計:19316元
九級:傷殘補助金:1756元/月×8個月=14048元
就業補助金:1756元/月×8個月=14048元
醫療補助金:1756元/月×2個月=3512元
合計:31608元
八級:傷殘補助金:1756元/月×10個月=17560元
就業補助金:1756元/月×15個月=26340元
醫療補助金:1756元/月×4個月=7024元
合計:50924元
七級:傷殘補助金:1756元/月×12個月=21072元
就業補助金:1756元/月×25個月=43900元
醫療補助金:1756元/月×6個月=10536元
合計:75508元
六級:傷殘補助金:1756元/月×14個月=24584元
就業補助金:1756元/月×40個月=70240元
醫療補助金:1756元/月×8個月=14048元
合計:108872元
五級:傷殘補助金:1756元/月×16個月=28096元
就業補助金:1756元/月×50個月=87800元
醫療補助金:1756元/月×10個月=17560元
合計:133456元
J. 2019年吉林省長春市新工傷保險條例上下班途中自己摔傷算工傷嗎
保險小來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自可在線答疑。
下班途中自己摔傷不算工傷。
職工上下班途中遭受傷害,可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只有兩種情形:
1、上下班途中,在合理的時間與路線,遭受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六)項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
2、參加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二)項規定,視同工傷。
職工下班路上自己摔傷,顯然不屬於這兩種情形,不能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