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解讀
Ⅰ 如何解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您好!近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外公布,引發各界關注。下面梳理了幾條頗受關注的規定,解讀分析。敬請瀏覽:
黨員不能炒股了嗎——是誤讀!
《條例》發布後,第八十八條第三款提到了「買賣股票或進行其他證券投資的」,很多人疑問:「難道以後黨員都不允許炒股了?」
實際上,這一條的處分情形是有前提的:「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營利活動」。那麼,「有關規定」指的是什麼規定呢?經了解,這主要是指2001年中央印發的《關於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證券投資行為若干規定》。根據這份規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個人可以買賣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但在買賣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時,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禁7類行為,例如不得利用職權、職務上的影響或者採取其他不正當手段,索取或者強行買賣股票等。
可見,「黨員不能炒股」是誤讀,黨員依法投資買賣股票行為沒有問題。
計劃生育政策被廢止——想多了!
另一條受到輿論廣泛關注的是現行《條例》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違反計劃生育的黨員要受到紀律處分,而修訂後的《條例》刪除了這一款。於是有人發文稱,這意味著計劃生育政策即將被廢止。
事實上,現行《條例》中之所以沒有出現「計劃生育」的字眼,是因為我國在2001年已經出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這次修訂明確強調要改變原先「紀法不分」的情形,在修訂中將原《條例》中近半數與刑法等國家法律規定重復的條款刪除。「計劃生育」這一條顯然也是因為已經有法律明文規定,所以才不再在新《條例》中出現。
老鄉會、校友會還能參加嗎——看情況!
新《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黨員領導幹部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等,情節嚴重的,給予警告、嚴重警告或者撤銷黨內職務處分。」那麼,是否以後同學聚會、戰友聚餐都不能參加了?
這里要注意《條例》中的兩個限定:一是「黨員領導幹部」,即對象一般來說是指副處級以上的領導幹部;二是「違反有關規定」,這里的規定指的是2002年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和總政治部聯合下發的《關於領導幹部不得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組織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領導幹部不得參加自發成立(未經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老鄉、校友、戰友之間的各種聯誼會之類的組織,不得擔當這類聯誼會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不得在這類聯誼會中擔任相應職務;不得借機編織「關系網」,搞親親疏疏,團團伙伙,更不得有「結盟」「金蘭結義」等行為。
Ⅱ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的條例解讀
1.為什麼要設置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是指為防止外來因素對鐵路列車運行的干擾,減少鐵路運輸安全隱患,保護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在鐵路沿線兩側一定范圍內對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進行限制而設置的特定區域。這里所說的鐵路線路,包括鐵路鋼軌道床、路基、邊坡、側溝及其他排水設備、防護設備等,以及鐵路橋梁、隧道、場站等。
長期以來,一些單位和個人在鐵路線路兩側修路、挖溝、蓋房,或進行排污、燒荒、傾倒垃圾、放養牲畜等,嚴重影響了列車運營安全。為此,2004年發布的《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本著維護鐵路運輸安全和節約用地,方便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的原則,參照我國相關行業的做法和經驗,設定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對保障鐵路安全暢通、保護鐵路沿線社會公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十年來,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和既有鐵路的提速,對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條例設定的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范圍及相關管理制度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修訂後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相關制度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完善。
2.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有多大?
鐵路沿線情況錯綜復雜,火車經過城市市區、城市郊區、村鎮居民居住區與其他地區,面對的安全狀況是不同的;特別是高速鐵路速度快、對安全環境要求更高。因此,本條例從實際出發,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作了四種不同情況的規定,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從鐵路線路路堤坡腳、路塹坡頂或者鐵路橋梁(含鐵路、道路兩用橋,下同)外側起向外的距離分別為:(一)城市市區高速鐵路為10米,其他鐵路為8米;(二)城市郊區居民居住區高速鐵路為12米,其他鐵路為10米;(三)村鎮居民居住區高速鐵路為15米,其他鐵路為12米;(四)其他地區高速鐵路為20米,其他鐵路為15米。」其中,路堤坡腳是指路基邊坡與地面相接的部分,路塹坡頂是指路塹坡坡面與地面相接的部分。
同時,條例還考慮到在特殊路段、特殊情況下,上述距離不能滿足鐵路運輸安全保護的需要,需要適當擴大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范圍的情況,明確規定:「前款規定距離不能滿足鐵路運輸安全保護需要的,由鐵路建設單位或者鐵路運輸企業提出方案,鐵路監督管理機構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條第三款規定程序劃定。」
3.如何把握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與鐵路用地的關系?
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是為了保障鐵路運輸安全而設的一個特定區域。在此區域內,禁止從事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但並不改變用地的權屬關系。鐵路用地的取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鐵路建設用地,另一種是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的鐵路用地。通過這兩種方式取得的鐵路用地,均具有產權屬性。
在實際劃界時,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邊界與鐵路用地邊界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鐵路用地邊界可能大於安全保護區邊界,也可能等於或小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邊界。無論是在鐵路用地地界內還是地界外,本條例所列的禁止性規定都同樣適用。
4.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如何劃定?
鑒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在實際劃定時可能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條例對不同情況下的劃定程序和許可權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是在鐵路用地能滿足鐵路線路安全保護要求的情況下,由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組織鐵路建設單位或者鐵路運輸企業劃定並公告。這樣規定是因為在鐵路征地時,地方政府已對鐵路用地進行了審批,對鐵路建設用地及安全保護的需要已經審核同意。在地方政府已經批準的鐵路用地范圍內設立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可以不再由地方人民政府進行審批,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在鐵路用地范圍外劃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鐵路監督管理機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並公告。劃定主體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包括省、市(設區的市)、縣三級地方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劃定後,還應當依法履行公告義務,以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本條例規定了相關管理制度,明令禁止一系列可能危害鐵路線路和運輸安全的行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只有及時履行公告義務,使人民群眾知悉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才能保障安全保護區內相關制度和禁止性規定的切實執行。
三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可能與公路建築控制區、河道管理范圍、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航道保護范圍或者石油、電力以及其他重要設施保護區重疊的情況下,條例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劃定並公告,同時要求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協商。這里的有關部門,包括但不限於鐵路監督管理機構、交通運輸部門、河道管理部門、水利管理部門、航道管理部門、石油電力以及其他相關企業等。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最終劃定並公告的主體仍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哪些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設計開行時速120公里以上列車的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
在鐵路既有線提速之前,行人穿越鐵路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較少,主要是因為列車速度較低(一般均低於時速100公里),多數情況下行人發現來車緊急撤離鐵道,具有一定的可能性。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高,行人穿越鐵路,發現來車往往來不及撤離鐵道,發生傷亡事故的概率相應增加。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人身安全,條例總結實踐經驗,新增加了「設計開行時速120公里以上列車的鐵路應當實行全封閉管理」的規定。
6.為什麼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放養牲畜、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燒荒,首先是因為線路兩側燒荒容易引發火災,直接威脅鐵路行車安全;其次,燒荒產生的高溫容易破壞埋設在線路兩側或者在線路上空的鐵路通信、信號線路的保護設備,直接導致線路短路,影響鐵路調度指揮系統;再次,燒荒引起的煙霧還會直接影響機車駕駛人員瞭望。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放養牲畜,主要是由於列車運行速度較快,制動距離和制動時間都比較長,一旦發現緊急情況,列車在短時間、短距離內難以停車。鐵路沿線居民放養的牲畜竄上線路與火車相撞,輕則財產受損,重則可能導致列車顛覆。因此,規定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放養牲畜,是為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所必須採取的措施。
禁止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種植影響鐵路線路安全和行車瞭望的樹木等植物,主要是考慮到鐵路線路兩側的防護林木和護坡草坪是為了保證線路的穩定,防止雨水沖刷和風沙等災害而特意栽培的。如果樹木過於高大會影響司機瞭望,司機難以及時看清前方一定距離內的信號顯示,或有異常情況時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就可能造成行車事故。條例對此類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加大了對鐵路行車安全的保護力度。
7.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它有害物質,會產生哪些危害?條例對此作了怎樣的規定?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禁止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
向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排污、傾倒垃圾以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不僅破壞鐵路沿線的環境衛生,而且容易腐蝕鐵路鋼軌道床、信號通信設施,造成路基病害和橋梁淤堵,成為干擾鐵路行車的因素之一,必須對這些行為予以禁止。這里所稱「排污」,既包括固體廢棄物,也包括液體廢棄物;所稱「傾倒垃圾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既包括鐵路沿線生產、生活產生的垃圾及其他危害鐵路安全的物質,也包括從列車上向外傾倒垃圾。
8.為什麼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要對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以及堆放、懸掛物品等活動進行限制?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或者堆放、懸掛物品,應當徵得鐵路運輸企業同意並簽訂安全協議,遵守保證鐵路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施工安全規范,採取措施防止影響鐵路運輸安全。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督。」
條例之所以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這些生產活動進行限制,主要是出於以下考慮:
一是建築物、構築物的建造過程本身即會對行車產生一定的干擾,影響運輸安全與通暢;打樁或深挖基礎等難免對線路產生影響;建築物、構築物的突出部分可能會造成行車障礙;高大的建築物、構築物還容易遮擋機車駕駛人員視線,不利於行車瞭望。
二是隨意在鐵路線路兩側取土、挖砂、挖溝或采空作業,直接影響鐵路線路的穩固,帶來安全隱患。安全行車必須有穩固的線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發展,對線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線路遭到破壞,輕者導致中斷行車,重者導致車毀人亡。
三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堆放、懸掛物品,如堆放糧食、稻草、砂石等物品,將直接形成列車運行的障礙;在鐵路線路兩側晾曬衣物或懸掛其他物品,特別是彩色的物品,容易導致機車駕駛人員信號判斷的錯誤或者影響瞭望。
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確需從事上述生產活動,根據條例的規定,必須經鐵路運輸企業同意,施工前應當與鐵路運輸企業簽訂安全協議。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落實鐵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便於其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因此,條例還規定了鐵路運輸企業應當派員對施工現場實行安全監督。同時,條例還對相關施工作業方保障施工安全和鐵路運輸安全的義務作出了規定。
9.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既有建築物、構築物應當如何處理?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既有的建築物、構築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保證安全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拆除。
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清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或者對他人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依法取得的采礦權等合法權利予以限制,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或者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但是,拆除非法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的除外。」
由於歷史的原因,鐵路線路兩側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合法或者非法的建築物、構築物,有些處於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的范圍內,或多或少會影響鐵路運輸安全。條例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有的建築物、構築物處置,視不同情況作了不同的規定,即:既有建築物、構築物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應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可以是所有權人或者實際控制人自覺的行為,也可以是鐵路監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敦促的結果。對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後仍不能滿足安全要求的建築物、構築物,應依照《行政強製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拆除。
同時,條例對於拆除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建築物、構築物,清理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或者對他人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已依法取得的采礦權等合法權利進行限制的行為,規定「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或者「依法給予補償」。這里所說的補救,主要是採取措施對相關利益主體所受損失的彌補或挽救,如對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的植物清理後移植培育;對簡易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後異地復原。這里所說的補償,主要是對相關利益主體所受損失的貨幣化或其他形式的彌補。為保障鐵路運輸安全而拆除沿線既有的合法建築物、構築物等行為,會對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因此本條明確規定了補償原則。需要指出的是,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內拆除非法建築物、構築物,其所有者違法在先,本身不受法律保護,不應給予補償。對此,本條也作了排除性規定。
10.什麼是鐵路建築限界?
鐵路建築限界,是指一個和鐵路線路中心線垂直的極限橫斷面輪廓。在此輪廓內,除機車車輛和與機車車輛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設備(車輛減速器、路簽授受器、接觸電線及其他)外,其它設備或建築物、構築物均不得侵入。鐵路建築限界是根據機車車輛運動的最大輪廓尺寸並考慮一定的安全餘量而制定的。限界尺寸一經規定不得隨意縮小。縮小限界或者其他物體進入限界都可能危及列車運行安全,導致行車事故的發生。
11.條例對鐵路線路附近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物體與鐵路建築限界的關系,作了怎樣的規定?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在鐵路線路安全保護區及其鄰近區域建造或者設置的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等,不得進入國家規定的鐵路建築限界。」
對鐵路建築限界的管理,是鐵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曾因進入建築限界發生過行車事故。對這種直接危害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應當予以制止,否則有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行車事故。因此,條例對進入國家規定的鐵路建築限界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並且以列舉的形式指出了鐵路線路及其鄰近的建築物、構築物、設備禁止進入。需要指出的是,對於與機車車輛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設備,如車輛減速器、路簽授受器、接觸電線以及其他保障鐵路正常運行的設施設備,應當排除在本條規定之外。
Ⅲ 博物館條例的條例解讀1
《博物館條例》專家系列解讀文章系列之一——藏品管理和保護是博物館工作的基礎
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 安來順
藏品是博物館賴以生存的基礎,保護好、管理好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是博物館的核心使命之一。博物館要以專業化的精神,高尚的職業情操,科學的管理方法,科學的業務規范和可持續性的資源利用,充分發揮博物館事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布局中的積極作用。新近頒布的《博物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明確要求加強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的管理和保護,其內容覆蓋了從收藏保存、登記著錄、科學保護等諸多專門工作領域,從以下幾方面提出了規范性要求。
一、禁止取得來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條例》規定禁止博物館取得來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對於任何一座博物館而言,這都是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既屬於法律明令禁止的范疇也是博物館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底線,也是世界各國在博物館收藏方面的公認立場。這一點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可移動文化財產的建議》和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職業道德准則》中已有充分體現。
二、做好藏品賬目及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條例》規定博物館應當建立藏品賬目及檔案,這是重視和強化博物館基礎性工作的體現。賬目和檔案是藏品徵集、鑒定、登記、管理、保護、研究、使用等一系列活動的真實記錄,是博物館各項業務活動的基礎和依據。此外,博物館還應當把針對藏品開展的各項活動,納入藏品檔案,不斷追補記載,加以完善,切實加強各項基礎性工作,促進博物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對於文物藏品,還要按照《文物藏品檔案規范》和系列文物修復檔案記錄規范等技術標准,開展藏品建賬建檔和管理工作。
三、加強藏品保護尤其是文物藏品保護工作
我國博物館收藏的藏品數量巨大,品類繁多,價值豐富,是各時期、各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實物見證,更是博物館可持續地開展各項業務活動的重要資源和物質基礎,可以說,沒有藏品保護就談不上博物館功能的發揮和文化的傳承,博物館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建立在藏品保護的基礎之上。而在品類繁多的藏品中,文物藏品由於其脆弱性、偶發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點,區別於其他藏品,需要特殊保護。許多文物藏品由於年代久遠和出土前受埋藏環境的影響,在進入館藏之前其自然屬性可能已經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部分歷史、藝術和科學信息隨之衰減,進而影響到博物館的保存、研究和傳播教育功能的實現。如何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是有關博物館的重要職責所在。為此,《條例》專門規定,對珍貴藏品和易損藏品要設立專庫或者專用設備保存;博物館要對屬於文物的藏品單獨設置檔案並報文物主管部門備案;屬於國有文物、非國有文物中的珍貴文物和國家規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的藏品,不得出境,不得轉讓、出租、質押給外國人。此外,《條例》還與有關文物保護法律、行政法規作了銜接。
Ⅳ 電影管理條例的內容解讀
一、《電影劇本(梗概)立項、電影片審查暫行規定》
凡屬「重大內題材」影片、重大理論容文獻紀錄片、特殊題材影片、合拍影片,須報劇本立項,其他類型影片報不少於1000字的劇情梗概立項。
二、《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
合拍片中,故事不受地域限制,主創人員除主要演員外不受比例限制,經批準的民營公司可獨立開展中外合拍片業務。
三、《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
民營公司連續以單片許可證拍攝兩部影片後,可獨立成立電影製片公司,允許外資控股經營電影技術公司。
發行過兩部國產片或者兩部電視劇的公司,可申請國產影片的發行業務。
四、《外商投資改造影院暫行規定》
中外合資影院,中方注冊資本比例不低於51%的同時,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漢,允許外資比例達到75%。
香港、澳門投資者合資、合作建設或改造電影院,可控股經營,投資比例可達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