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法規
㈠ 農村申請精準扶貧條件
一、農村申請精準扶貧需要什麼條件
1、農村申請精準扶貧需要以下條件:
(1)年齡在18歲到60歲之間,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能力;
(2)持有效身份證件,具有還款能力,並且無不良信記錄;
(3)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等。
2、法律依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二條
社會救助制度堅持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的原則。
第三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統籌全國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國務院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相應的社會救助管理工作。
前兩款所列行政部門統稱社會救助管理部門。
二、申請扶貧需要什麼材料
申請扶貧需要以下材料:
1、貧困補助申請書;
2、學生證、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
3、經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核實確認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
㈡ 村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方案
農村還有存在貧困家庭,生活比較困難,要實施農村精準扶貧工作,解決貧困家庭的生活問題,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下面是我整理村精準扶貧工作 措施 方案的 範文 ,歡迎閱讀!
村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方案篇一
根據《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__】25號),《山東省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方案》(魯扶貧管理字【20__】7號)和《平邑縣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 實施方案 》(平辦發【20__】24號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精神,不斷完善貧困群體精準識別工作,努力做到扶真貧、真扶貧,探索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為今後精準扶貧奠定堅實的基礎,全面提升我鎮農村扶貧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則
全面調查,分級負責,民主公開,客觀公正。
三、調查范圍
全鎮所有行政村提出申請的貧困農戶家庭,重點調查雙河村、南龐庄、碌碌泉村、周庄村、石棚村、曹家莊村、黃金庄村、五塊石村、前馬槽村、桃溝村“十二五”期間確定的省級和市級貧困村10個。
四、工作 方法 和步驟
(一)工作方法
1、標准:按照山東省農村扶貧標准3000元(2010年不變價,相當於20__年現價3322元)的標准進行識別。
2、規模:對10個重點貧困村內的貧困人口按貧困發生率平均50%的比例進行識別,非重點貧困村內的貧困人口按貧困發生率平均5%的比例進行識別。
3、做法: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 教育 、健康等情況,採取“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進行貧困戶識別。
(二)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組織培訓(5月13日—5月22日)。制定《臨澗鎮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業務指導組、督導檢查組、抽調人員成立入戶調查組(每個村2-5人,1000人以上的村不少於3人)。召開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和業務培訓。
第二階段:農戶申請(5月23日—5月26日)。各社區、村通過廣播、入戶走訪、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強化政策宣傳,發動群眾自願填寫《貧困戶 申請書 》。
第三階段:入戶調查(5月27日—6月2日)。對提出申請的農戶由鎮工作人員會同村委會開展入戶調查,核實相關信息,剔除不符合條件的申請戶,篩選出貧困戶初選名單。
第四階段:民主評議(6月3日—6月4日)。各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對貧困戶初選名單進行民主評議(1000人以下的村不少於20人,1000人以上的村不少於30人),確定貧困戶入選名單。
第五階段:公式公告(6月5日—6月25日).將貧困戶入選名單在村內顯要位置張榜公示(公示時間7天),公示無異議後報鎮。鎮匯總審核確定全鎮貧困戶名單並在各行政村進行公示(公示時間7天)。公示無異議後報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進行公告(公告時間5天)。
第六階段:建檔立卡(6月26日—6月30日)。各村對農戶調查登記表進行分類統計、裝訂後報鎮政府,鎮匯總後報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備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社區、村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抽調人員認真開展工作,確保按時准確完成任務。
(二)強化宣傳發動。各社區、村通過廣播、入戶走訪、發放明白紙等方式強化,把精準識別的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個農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嚴肅工作紀律。嚴格按照程序和步驟開展工作。要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表不漏項、項不出錯”,堅決杜絕弄虛作假、走過場等行為,確保調查數據真實、可靠、合理。要嚴格做好保密,任何人不得擅自將農戶信息對外公布、提供或泄露。
(四)確保時間和質量。各社區、村要嚴格工作程序,嚴格標准,做到符合標準的一戶不漏,不符合標準的一戶不能入,確保精準識別工作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要集中人力、物力確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
(五)強化督導檢查。對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力、工作被動落後的要給予通報批評,凡是驗收不合格的,將責令進行重新識別。並在年底千分考核中給予倒扣10—20分的處罰。
村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方案篇二
按照丹寨縣委、縣政府精準扶貧幫扶計劃總體要求,結合本村實際特製定本幫扶計劃。
一、基本情況
擺泥村位於興仁鎮政府駐地北部,根據上級要求,現擺泥村由原來的擺泥村、杉堡村、窯貨村三個村組成。全村轄擺泥大寨、羊黨寨、擺勞、金竹坪、杉木沖、花地、水落洞、窯貨大寨、窯貨下寨、三邊、火燒寨、瀨岩、仰天窩13個自然寨,17個村民小組,824戶,3372人。其中,享受低保134戶456人,五保戶2戶2人,農村養老 保險 和新農合參合率達98%以上;精準扶貧戶218戶945人,貧困發生率為26.93%;勞動力人數1652人,其中外出務工458人;擺泥黨總支部委員會,下設擺泥、杉堡、窯貨三個支部,10個黨小組,2個寨管委,有正式黨員92人,其中婦女黨員11人,預備黨員11人。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溫濕氣候,年均日照1281.4小時,年均溫度14.6—17.2攝氏度,無霜期252-283天,常年降雨量1250mm左右。四季分明、氣候溫暖、光照充足。海拔700-800米,地勢相對平緩,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適宜農、牧、漁業發展。主要居住有苗、漢、水、侗等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佔80%。村內地勢相對平緩,海拔800-850米,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適宜農、牧、漁業發展。森林覆蓋率40%以上。2013年人均純收入2712元。近年來,在上級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按照縣委“一村一品”發展戰略,結合擺泥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以精品水果有中葯材 種植 和黑毛豬、蛋雞、林下養雞養殖。現有藍莓2000畝、金銀花250畝、太子參220畝烤煙、220畝、棗子180畝;蛋雞20000餘只,林下養雞12000餘只。建立種植養殖農村合作社2個。
二、致貧原因分析
一是在高坡和半高坡地帶,受交通、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等因素制約;二是資金緊缺,種植技術缺乏,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三是群眾思想觀念落後,老百姓等、靠、要現象嚴重。
三、幫扶計劃
擺泥村“兩委”通過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戶走訪村民了解的情況,為盡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戶致富需求,大力發展農戶經濟和村級集體經濟,結合該村村情制定《發展規劃》,圍繞“十大小康工程”和“五戶聯保”、“精準扶貧”、“一村一品”等工作重點,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1、立足根本,深入開展黨的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三實三同”為總載體,以村兩委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為重點,以轉變作風、聯系群眾為突破口,提高基層幹部為民服務水平,提高村幹部親民辦事能力。切實加強黨員幹部群眾路線教育,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州委十二項規定和縣委十四項規定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對照“理念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生、先輩先進”四面鏡子,補精神之鈣,除四風之害,祛行為之垢,立為民之制,按照““五戶聯保”模式,真正實現“黨群連心、干群貼心、小康齊心、幸福同心、對黨忠心、事業誠心”的“六心”目標,加快擺泥村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在擺泥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爭先鋒、打頭陣、走前列、作表率。
2、夯實基礎,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完善辦公設施和條件。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想法解決擺泥村各個自然寨的庭院硬化、通組公路、聯戶步道、小水利建設、垃圾池建設等項目,完善村級辦公場所,創造一個優美的工作環境,建好計劃生育、便民服務等活動陣地。開展黨員群眾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群眾增收致富能力。扎實開展好黨的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努力實現增比進位、趕超跨越。組織開展慰問困難黨員群眾活動,開展“精準扶貧、手挽手一幫一”活動,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群眾。
3、圍繞發展,抓住重點,確保群眾增收,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圍繞“精準扶貧”和“一村一品”工程,結合擺泥村實際,制定《擺泥村發展規劃》、依託農業園區引進企業,大力發展精品水果、中葯材種植、養殖等產業,確保群眾增收致富。抓好常規農作物生產,搞好科技培訓,引導農民種植優質新品種,提高單產。大力推廣科技農業,重點鼓勵發展生態畜牧業和特色種植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搞好山地綜合開發與利用,發展高效優質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抓好勞動力再培訓工作,增加勞務輸出,通過多種 渠道 增加群眾家庭非營業性收入。整合資源,極力打造“甲娘沖休閑農庄”項目,落實好各項涉農、惠農、富農、強農政策,舉全村之力,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早日建成小康。
三、工作要求
一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二是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戶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要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積極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並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街道 報告 工作實施進度,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責任編輯:宋鑫
——信息來源:擺泥村
——信息所屬: 黔東南 丹寨縣 興仁鎮 擺泥村
村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方案篇三
___年,我___駐____工作隊在市委駐村辦、__鎮黨委、局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堅持實事求是,圍繞駐村工作各項目標任務,與村兩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強班子建設,改善基礎條件,發展農村經濟,現將我們的工作匯報如下:一、深入調查研究,結合三年幫扶規劃制定09年 工作計劃 。
工作隊進駐___村後,按照市駐村辦的部署,堅持吃住在村,在08年工作隊協助下,通過召開村幹部、黨員座談會,走進田間地頭、實地察看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___村的基本情況,確定了工作重點,制定了__年工作計劃。
二、圍繞三年規劃和__年工作計劃,腳踏實地辦實事,扎扎實實做工作。
1、積極協助村兩委搞好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幫助___新一屆領導班子深入開展學習十七屆_中全會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增強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幫助健全完善村級組織建設的各項 規章制度 ,實行政務公開。強化基層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和農村黨員培訓、發展和管理,組織___幹部學習了_次,舉辦黨員培訓班3_,參加黨員_人次,發展入黨積極分子_人,黨員_人,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在群眾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受到了群眾的稱贊。
2、加強十七大_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等國家大政方針的宣傳。充分利用宣傳欄、板報、黨員民主會、群眾座談會等形式,積極有效地開展黨的方針、法律法規、十七大_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等宣傳教育,使廣大幹群理解和執行黨的政策。
3、開展扶貧救災活動。我局領導班子帶領駐村工作隊員,籌資___元,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為村裡的貧困戶送上了米面油,和他們促膝談心,要求駐村工作隊扎實工作,切實解決他們的困難。
4、協助村兩委開展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強農民公寓樓建設,通過與村兩委共同努力,___年新啟動在建農民公寓樓一棟,籌措資金修建垃圾池三座,安裝路燈20盞,投資_萬余元,新建標准化農村衛生所一座。
5、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建立 文化 大院,提高全體村民的文化素質。協助村委籌資_元建設村委大門、健身器材活動場地、硬化地面_平米,修葺房頂_余平方。同時,召開局辦公會研究,出資_元為文化大院購置了閱覽桌、辦公桌、棋牌桌、椅子等文化娛樂設備,豐富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文化大院的建設,對豐富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推進新農村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6、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協助村兩委宣傳秸桿禁燒、農村計劃生育政策;配合鎮黨委、政府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開展“打擊兩搶一盜”活動,使村民的法律意識得到提高。_年村裡沒有發生一起集訪、個訪現象。
三、加強自身建設,轉變工作作風。
駐村工作隊按照市駐村辦的要求,在___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協調村支兩委開展工作,自覺接受上級指導,按時參加召開的例會、座談會等,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做到了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作風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經常與群眾開展談心活動,深入農戶家中調查,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強化服務意識,幫助所駐村解決實際問題。嚴格遵守駐村紀律,自帶行李,自起爐灶,集體食宿,吃住在村、不擾民、不增加群眾負擔。雖然我們在駐村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今後,我們將結合村情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努力為___群眾辦更多的實事、好事。
看過“村精準扶貧工作措施方案”的人還看了:
1. 村級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2. 村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3. 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4. 鄉鎮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5. 鄉精準扶貧實施方案
㈢ 貴州省大扶貧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落實國家脫貧攻堅規劃,推動大扶貧戰略行動,促進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扶貧開發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大扶貧是指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和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爭取國家和其他省(區、市)支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通過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全力、全面幫助本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增強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活動。第四條大扶貧應當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開發式扶貧的方針,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群眾主體的原則。第五條大扶貧應當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產、易地扶貧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和醫療、社會保障兜底等措施實現貧困人口脫貧。
脫貧攻堅應當與區域發展相結合,通過脫貧攻堅促進區域發展,區域發展帶動脫貧攻堅。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大扶貧工作,實行省負總責、市(州)縣落實、鄉(鎮)村實施的管理體制,建立和完善大扶貧目標責任和考核評價制度。
省人民政府負責扶貧工作目標確定、項目下達、資金投放,組織動員、檢查指導;市(州)、縣級人民政府抓落實,負責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做好貧困戶識別、退出,扶貧措施的落實等相關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扶貧開發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扶貧開發工作的規劃、協調、管理、督促、檢查和考核。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結合自身特點,加強對本部門本行業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促進部門間的溝通和合作,其主要負責人是本部門本行業扶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證扶貧開發工作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適應本行政區域扶貧開發工作需要;貧困鄉鎮應當建立扶貧開發工作機構,根據扶貧開發任務配備相應工作人員;其他有扶貧開發任務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和貧困村應當安排專人負責扶貧開發工作。第九條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開發活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活動搭建平台、暢通渠道、提供服務,全方位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扶貧對象在扶貧開發活動中的發展權、選擇權、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
扶貧對象應當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主動參與到扶貧開發活動中,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第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扶貧政策、法律法規的宣講和解讀,宣傳報道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關注扶貧、支持扶貧、參與扶貧的良好氛圍。
新聞媒體應當開設專欄,宣傳報道扶貧開發活動,刊播具有公益性、幫扶性的扶貧廣告。第二章扶貧對象和范圍第十二條扶貧對象是指符合國家扶貧標準的貧困人口。
扶貧范圍包括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等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第十三條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和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認定,應當堅持客觀公正、程序規范、民主評議、嚴格評估、群眾認可、社會認同的原則。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扶貧對象納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建立健全扶貧對象精準識別機制,逐戶逐人核查基本情況、致貧原因,依託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台,對貧困縣、貧困鄉鎮、貧困村和貧困戶實行建檔立卡、動態管理。第十五條扶貧對象以戶為單位,由農村居民戶向所在村民委員會申請,經村級初審、村民代表會議評議並公示,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審核並公示後報縣級人民政府審定。審定結果在農村居民戶所在鄉鎮、村公告。每次公示、公告時間不得少於7日。
農村居民戶對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公示期內提出復核申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應當進行調查、核實;農村居民戶對審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公告期內提出復核申請,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進行調查、核實。
㈣ 吉林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推進農村扶貧開發,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農村扶貧開發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村扶貧開發,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物資幫助、智力支持等方式,幫助扶貧開發對象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活動。第三條農村扶貧開發應當遵循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的原則,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和扶貧開發對象自力更生相結合的機制,堅持與農業現代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
農村扶貧開發應當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和救助、民政救濟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有效銜接。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採取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保護、教育脫貧、醫療保險和救助、社會保障、一事一議等脫貧路徑,落實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統籌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按期實現國家和省確定的脫貧目標。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農村扶貧開發協調機制,制定和落實農村扶貧開發目標責任制和工作考核評價制度,並納入政府績效管理。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結合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農村扶貧開發規劃,並具體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和信息公開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農村扶貧開發宣傳工作,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農村扶貧開發,引導扶貧開發對象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的精神。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在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第二章扶貧開發對象和范圍第十條扶貧開發對象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識別確定的農村貧困人口。第十一條農村扶貧開發范圍包括:
(一)符合國家和省農村扶貧標準的貧困戶;
(二)國家和省確定的貧困村;
(三)國家確定的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市);
(四)國家和省確定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
確定或者調整農村扶貧開發范圍時,應當對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生態脆弱地區給予優先考慮。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不低於國家農村脫貧標準的原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省農村脫貧標准。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確定不低於省農村脫貧標準的本地農村脫貧標准。第十三條扶貧開發對象由農戶自願申請,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評議,村民委員會審查,鄉(鎮)人民政府審核並在扶貧開發對象所在村公示,由縣級人民政府審定。審定結果由縣級人民政府在扶貧開發對象所在村公告,報省人民政府農村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公示、公告時間不得少於十五個工作日。
對扶貧開發對象識別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公示、公告期內向縣級人民政府提出復核申請。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進行調查核實,並在十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完善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管理系統,對扶貧開發對象實行動態管理;對經幫扶後符合脫貧標準的扶貧開發對象,退出扶貧管理。第十五條在扶貧開發對象識別確定過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弄虛作假或者脅迫等不正當手段,獲取農村扶貧開發政策待遇。第三章扶貧開發規劃和措施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實施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其他專項規劃涉及農村扶貧開發的,應當與農村扶貧開發規劃相銜接,優先滿足貧困地區發展需要。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扶貧開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農村扶貧開發規劃,擬定年度扶貧實施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㈤ 目前我國體育精準扶貧的實施路徑是什麼呢
「體育+」或「+體育」扶貧模式並非是簡單的套用成功扶貧案例模板,如若「體育+」扶貧模式不考慮貧困地區地域、資源及民族差異,其扶貧效果反而適得其反。體育+扶貧模式發展過程中政府及有關部門應改革創新體育資源配置,在可做增量的地區,於量與質一同下文章。
於不可做增量的地區,充分利用其他資源,因人因戶施策,找准症結把准脈,發展本土特色,挖掘體育開發優勢資源、注重體育文化傳承培育,實現「體育+」或「+體育」扶貧「一鄉一品」合理布局。同時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注重當地的生態環境。如德清莫干山「裸心」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盤錦市大窪區發展本地特色盤活閑置資源「吃、住、游、購、娛」為一體的田園養老,拉動當地經濟的增長。
地方政府是體育扶貧的發起者、啟動者、管理者,也是政策制定者和服務提供者,它對貧困地區和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政府應以目標細分為中心,明確不同模式發展的重點任務,體育賽事小鎮、體育健身休閑小鎮、體育裝備及用品製造小鎮等。全面清理「僵屍化體育扶貧地區項目」,完善考評機制,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科學評價,加強對政府審核通過體育+扶貧項目的管理、評價與考核。
政策法規頒布是體育扶貧工作開展的前提,但政策的實施是其發展的重點和難點,監督評估機制主要對體育精準扶貧的參與部門進行適當的約束,以整合式的監督模式取代單部門的監管,監督各級各部門與組織的政策執行力度,將監管標准同全過程監管機制融合,使得監管的重心從監管機構轉向監管服務,從而破除相關部門「重要而不迫切」的認知,使得政策落實到實處。
㈥ 貫徹精準扶貧要求的「四個明確」是什麼
貫徹精準扶貧要求的「四個明確」是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第八十五條 國家扶持貧困地區改善經濟發展條件,幫助進行經濟開發。省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關於扶持貧困地區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制定扶貧開發規劃,並組織實施。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組織貧困地區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合理使用扶貧資金,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貧窮落後面貌,引導貧困地區的農民調整經濟結構、開發當地資源。扶貧開發應當堅持與資源保護、生態建設相結合,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
㈦ 縣委精準扶貧政策學習工作總結(三篇)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篇一
20XX—20XX年,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我局駐xx鄉xx村工作組集中精力、強化措施,加快推進新一輪精準扶貧,按照工作計劃,已圓滿完成年度精準扶貧工作任務。
一、基本情況
xx鄉xx村位於xx縣東南部,距縣城31公里,距xx鄉政府約4公里,長渝高速公路、209和319國道從村內通過,對外交通甚為便利。全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2個自然寨,168戶,715人,勞動力330人,常年外出務工勞動力89人。土地總面積xx畝,其中耕地550畝(水田483畝,旱地73畝,人均耕地1.46畝),林地xx畝,草地xx畝,農村建設用地xx畝,交通用地64.2畝,未利用地xx畝。20XX年,全村總收入42萬元,人均純收入620元。通過識別,20XX年全村共有貧困戶27戶、181人,其中享受農村低保8戶39人。在貧困農戶中,殘疾人4人,孤寡老人5人,危房戶3戶,缺乏勞動能力農戶62戶,因長期患病致貧農戶2戶,長期缺糧農戶4戶16人。
二、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局成立新一輪農村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局長石國興任組長,副局長xx為副組長,相關股室隊所負責人為成員,並確定副局長xx負責局駐xx鄉xx村精準扶貧的日常工作,派出土地開發整理中心主任xx和工作隊長xx常駐村開展工作,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局長親自牽頭,率領幹部100餘人次深入扶貧聯系村同老百姓一道進入田間地頭同吃同勞動。
(二)狠抓群眾思想轉變。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十八大精神」、「中國夢」。緊緊圍繞省委「四化兩型」戰略和州委「堅守三個一、用活三個優、瞄準四個目標、實現四個成為」以及縣委的「一合三化」的發展思路,致力提高群眾思想素質,與群眾座談,拉家常,了解群眾的需求,並著力轉化幹部群眾滯後的思想觀念。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召開了高標准村級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大會,將全村黨員幹部進行了一次思想大洗禮,同時也讓群眾從中感悟到思想的轉變。
(三)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三制一卡」黨建工作方法為抓手,進一步加強扶貧村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載體、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設,為扶貧村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一是指導村黨支部定期組織村、支兩委班子和全體黨員、幹部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努力提高村、支兩委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識;二是認真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指導駐點村黨員結合村裡發展,搞好駐點村村支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充分發揮貧困村黨員幹部在率先發展、帶頭致富、帶領致富、促進和諧方面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駐點村發展的整體合力;三是切實加強村支兩委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配合村支兩委班子及和民兵營、共青團、婦代會、治保會等其它組織,做到各項工作有人抓、抓到位、抓落實;四是指導村支部每年培養建黨積極分子2名以上,發展新黨員1名,同時培養3名以上村級後備幹部;五是建立管理規范、功能綜合和黨員活動室和村活動場所,做到有標牌、黨旗、遠程教育設備、宣傳欄和黨員實試陣地;六是建立健全三會一得制度、「四議兩公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
(四)認真識別貧困對象。今年,根據縣扶貧開發辦的要求,對xx村進行了一次貧困對象調查摸底,並按照貧困戶識別的標准,在全村進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海選,成功識別出貧困對象27戶,貧困人181人(其中新識別貧困農戶2戶6人,原兩項制度戶1戶1人,原低保戶2戶6人)。現已上報鄉扶貧辦審核,並報縣扶貧開發辦審核。通過貧困對象的識別,為精準實施扶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統籌協調扶貧資金。全力協調扶貧開發、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民族發展、通達工程,環境綜合整治、國土整治資金等相關涉農資金,確保資金及時調度到位。同時管好用好扶貧資金,我局嚴格財政紀律,嚴格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的要求,及時將扶貧資金撥付到位,嚴禁對扶貧資金截留、擠占、挪用、貪污和揮霍。統籌協調到位資金67.4萬元,其中解決65套太陽能財政補貼資金10萬余元,扶貧開發辦為xx村大小自然寨1公里機耕道硬化資金38萬元,財政古井改造5.5萬元,財政水溝維修8.2萬元,爭取養殖大戶國家財政補貼1.5萬元,同建同治我局出資給雙龍村、xx村4.3萬元,特困戶、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缺糧戶慰問金2萬元,自然災害我局出資1萬元。項目資金100萬元,修建一個活動場所,修建一條兩個自然寨1600米的通村道,同時已硬化,水溝維修、地質災害(垮塌50米,已堡坎)。
(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聯系交通局新修硬化從xx村至319國道2.5公里村道,硬化寬4米;新修xx村小寨至大寨通村道長1.6公里寬4米的機耕道,並已完成硬化;維修水溝1條共800米;改造古井1口。二是扶持65戶農戶建設了65套農村太陽能熱水器。三是聯系組織部投入資金10萬元建設雙龍村村部並聯系縣交通局投資10萬元修好雙龍下寨半坡3公里進寨公路保護欄工程。
(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鞏固糧食生產。積極爭取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對全村土地實施土地開發整理,提高耕地面積的質量和數量,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推廣優質雜交水稻良種,實行科學種田,努力提高單產,確保全村糧食生產自給有餘。二是發動群眾擴大煙葉種植面積,20XX年種植大煙葉138畝,20XX年種植190畝,通過廣大群眾的努力,創下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三是努力發展家禽養殖,通過大戶帶動辦法,發展家禽養殖業,扶持駐點村「種」、「養」、「加」大戶4戶共1.5萬元,全村養羊190隻,牛21頭,養羊大戶吳金建養羊125隻,龍巴四38隻,龍天玉27隻。四是加大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大力發展勞務經濟,開展2次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發展村級協會組織,送2名骨幹去安江農校學習,提高農村實務技能。五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大荒山開發力度,大力發展林木業產業,形成新的支柱產業1800畝,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八)開展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開展「文明創建進農家「活動,努力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農村的文明程度,建好農家書屋,投資10000元購書3千冊。
(九)關心好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加強思想道德引導,從心理等多層面幫助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十)因xx村龍德友在20XX年六月期間失火,燒掉了全部房屋和農產,扶貧工作隊和千名幹部下鄉排憂解難,工作組和鄉黨委、政府及村支兩委幫他到縣保險公司辦好保險費xxx元。國土資源局幫扶解決龍德友5000元,聯系民政局給龍德友補助xx元,住建局扶持無房資金xx元,合計3.08萬元,解決了龍德友無房的困難。給失火戶麻文慶,聯系合險公司解決房屋保險費1.48萬元,住建局解決xx元,聯系民政局解決1000元,合計2.58萬元,也解決了麻文慶無房的困難。
(十一)同步發展社會事業。一是大力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新建村級衛生室1個,修建垃圾站6個。二是加快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實施廣播電視通工程,搞好村級文藝隊伍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和社會協調發展。三是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實行計劃生育與建整扶貧相結合,投資xx元計劃生育經費,對5戶結扎戶落實結扎,每戶補助300元,3戶上環戶每戶補助200元,對5戶五保戶每戶補助300元。對1戶獨生子女戶補助300元,全村無一列超生,並多次順利通過檢查驗收。四是努力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教育和普法宣傳,增加群眾法制觀念和道德規范,抓好社會綜合治理,積極開展群防群治,妥善處理多種社會矛盾,努力創造農村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五是開展文明創建。開展「文明創建進農家」活動,努力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農村的文明程度,建好農家書屋,投資10000元購書3千冊。六是關心好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加強思想引導,從心理等多層面幫助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局領導對xx村兩個孤兒全年幫扶xx元。七是關愛扶貧村貧困戶,全局27名主要領導幹部一對一定點到戶扶貧問苦,每人自己拿500元給貧困戶,合計xx元。
三、抗旱救災
在20年一遇的大旱之中,我局給雙龍村抗旱救災解決抗旱資金xx元及xx村解決抗旱資金xx元;聯系405對及xx村大寨排灌抽水維修聯系資金1.5萬元;解決了在抗旱期間xx大寨600對人的飲水和200多牲口的飲水問題。
20XX—20XX年投入xx鄉xx村和雙龍村的資金共計278萬元整。
四、下步打算
認真貫徹落實xx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總結經驗,集中精力,強化措施,扎實推進下一輪精準扶貧,為實施精準扶貧帶動村民奔小康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作出積極的貢獻。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篇二
20XX年,我局積極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精神,認真開展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幹部走基層,真情五為民」活動,以《中共四川省委關於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川委發[20XX]10號)、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和高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發的《20XX年-20XX年定點扶貧工作意見》(高扶組[20XX]1號)文件精神為指導,按照縣委十三屆十四次全會的總體要求,對對口聯系的幫扶村——大窩鎮陳坳村開展了一系列的幫扶活動,現將我局幫扶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扶貧開發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小康建設全局,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定點扶貧工作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貼近基層、了解民情、培養幹部、轉變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落實「民生工程」政策措施的重要途徑和有效形式。當前,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已從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提高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縮小發展差距為主要任務的階段。加快貧困地區發展,幫助貧困人口解決溫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脫貧致富,不僅是經濟任務,更是政治任務。我局把幫助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脫貧與發展作為己任,牢固樹立扶貧開發長期作戰的思想,把定點扶貧作為一項常態性的工作來抓,做到幫扶對象不脫貧,單位幹部不脫鉤。
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一是根據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扶貧工作目標任務,我局專門召開了黨組會議,研究布置了具體的定點扶貧工作,成立了局長、黨組書記黃應友為組長,副局長徐剛、李春蘭為副組長,各股室工作人員為成員的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幫扶活動的組織、檢查、督促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定點扶貧工作責任機制,在年初就制定了定點扶貧工作計劃,根據計劃的要求,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展工作,按時報送計劃、總結和幫扶信息。三是開展實地調研,根據調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
三、瞄準對象,抓住重點
我局根據部門實際,充分動員有能力的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到定點扶貧工作中來,切實做到扶貧到村,幫扶到戶,讓貧困戶得到更多實惠和發展機會,使扶貧解困明顯推進,新農村建設明顯加快,幹部作風明顯轉變,基層組織明顯加強。一是落實包村幫戶責任。單位主要領導和扶貧領導小組的工作人員曾多次親臨幫扶村,走訪820餘人次,慰問貧困群眾和貧困黨員家庭10戶,送去價值3000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我局還籌措了8000元,為貧困戶購買了化肥,並發放到貧困戶手中,解決了貧困戶的實際困難,並為張雲珍、伍秀珍兩戶分別送去了慰問金1000元用於購買衣物,並鼓勵他們要堅定生活信心,自力更生,找准致富門路,早日脫貧致富。檔案局幫扶小組還向困難戶發放了「幫扶信息卡」,確定了「班子成員一對二,普通職工一對一」的幫扶模式;二是幫助制定幫扶計劃。扶貧領導小組根據對口聯系的大窩鎮陳坳村的具體情況,與結對幫扶村陳坳村村委共謀發展路,共商致富良策,檔案局一行根據在農村工作多年的經驗,建議陳坳村理清自身發展優勢,謀劃發展思路,放大自身資源集聚效應,合理利用地理條件,培育花卉、樹木,發展茶葉,規模型擴展大窩特色水果李子、桑樹等果桑產業,組織陳坳村貧困群眾和黨員到羊田鄉參觀學習先進的種茶技術和養殖技術等;同時,檔案局提出將在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引導,項目扶持等方面幫助陳坳村發展經濟,早日走上致富路;三是加大對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扶貧領導小組積極動員單位有能力有愛心的退休職工加入到幫扶行列中來,開展「老同志牽手留守兒童活動」,為陳坳村貧困學生捐資助學,使其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同時也有一個更好地學習環境。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農民增收難,生產無發展後勁,幹部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青年勞動力流失嚴重,農民貸款難。
強化思想引導,轉變群眾觀念:宣傳是工作開展的首要工具,組織召開社員會、戶長會,向群眾宣傳黨對「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黨的富民措施和扶持政策,教育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突破現在生產生活模式,引導群眾怎麼發家致富,怎樣才能增加收入,解決「等、靠、要」的思想觀念,窮則思變;調查研究,合理規劃:鄉鎮、村幹部深入村組農戶,召集群眾座談商議,調查摸清情況,分析鎮情、村情、組情,規劃到田塊、地塊、山頭,合理規劃布局,找准發展產業的項目;務實工作,樹立典型:黨員幹部,特別是涉農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深入農民,到田間地塊,督促檢查項目、產業落實情況,幫扶指導,用科技指導農戶發展經濟,同時搞好典型示範戶的帶動作用,把典型樹立起來了,其他農戶就會跟上去;部門配合,項目支撐:制定考核激勵機制,抓住國家對「三農」工作的大量投入,爭取上面的項目支持,搞好土地流轉,集中成片打造產業集群,引進企業進駐,保障群眾利益;增加造血功能,增強發展後勁:鼓勵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外出務工人員帶技術返鄉創業,在政策扶持、協調貸款等方面提供幫助,提供公平、公正的創業平台。
2、縣級對口聯系幫扶部門在幫扶的力度上和人、財、物的投入上杯水車薪。
縣級對口聯系幫扶部門由於自身部門條件所限,在對困難村、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上和人、財、物的投入上杯水車薪。我們要轉變幫扶思想,不是困難群眾缺什麼我們就拿什麼,而是應該積極地與相關涉農部門取得聯系和溝通,將我們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及時地向他們反映,與他們一道積極地爭取相關項目,制定切合實際的幫扶方案;同時積極地做好睏難群眾的思想工作,使相關的幫扶項目,幫扶方案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和實施,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1、加大對貧困村困難群眾和困難家庭的走訪力度,及時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及時地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幫扶措施。
2、對幫扶措施的實施進行監督和指導,以「授人以漁」改變「授人以魚」的幫扶方式。
定點扶貧工作是各級黨政機關肩負的幫助貧困群眾解決溫飽、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政治任務。不得不說,在定點扶貧工作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黨員是人民的公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我們會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和《高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13-2016年定點扶貧工作意見》繼續貫徹執行定點扶貧工作,使幫扶的貧困群眾和貧困村更好地解決溫飽問題,更早地走上小康之路。
3、考慮到陳坳村信息化技術較為落後,我局計劃籌資一萬元為村委會購置3台計算機,一台列印機,以方便陳坳村村委會及村民及時了解信息,開展活動。
精準扶貧工作總結範文篇三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根據縣委、縣政府召開的精準扶貧「四法」暨建檔立卡會議精神,我辦事處立即召開黨政聯席會擴大會議,對該項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對我辦事處駐村幹部和村幹部進行業務培訓,會議要求嚴格按照「5個時節點」和「9個步驟」的程序和方法扎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貫徹落實畢節市委、市政府推進「六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把「六個到村到戶」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主要抓手,切實做到「五個結合」、「四個具體」,形成「1+7」工作格局。
即: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和深化試驗區「三大主題」有機結合,和工業化、城鎮化主戰略、「三化」興「三農」有機結合,和提升農村人口素質與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機結合,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兩個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設有機結合;做到目標具體、措施具體、進度具體、責任具體;形成一個總體方案加六個子方案和一個具體任務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創新扶貧方式,改進工作方法。
通過全面實施和推進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六個到村到戶」,確保我辦事處20XX年1350人貧困人口,已經脫貧585人。
1、結對幫扶到村到戶
我辦事處及時組織召開會議,安排辦事處、村幹部進村入戶,認真對貧困戶進行摸底排查,通過民主評議並預以公示,審核確定出我辦事處貧困人口1350人,454戶。結合縣扶貧辦分解到我辦事處20XX年減貧人口任務。我辦事處結對幫扶的人員有:副縣級幹部1名,正科級幹部8人,副科級幹部9人,一般幹部119人,這些人分別是縣人大、城管局、房管局、農發行、紅旗辦事處的幹部。這批人分別按「54321」分配到石關村、路塘村、慶雲村、蔬菜村對貧困農戶進行結對幫扶。
到扶貧對象家中了解情況,並填寫好「六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信息採集表,在幫貧困農戶規劃,在生產上作技術指導。實現我辦事處「一戶一幫扶責任人」,做到「幹部到戶、責任到人」。幫扶對子結成後,工作隊和責任人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貧困原因,逐村逐戶理清思路、制定規劃、細化措施,重點為幫扶對象找准產業發展路子,改善基礎設施。建立精準扶貧幫扶部門和幹部考核辦法,落實幫扶責任,明確工作時限,實現結對幫扶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2、產業扶持到戶
針對我辦事處貧困戶實際,著眼市場可持續發展,注重以「特」制勝,路塘村建設250萬的天麻種繁基地、石關村馬鈴薯種植500畝;石關村辣椒育苗種植500畝,都已經落到實處,種植完成,農戶得實惠,曾收入。
3、教育培訓到村到戶
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加大對貧困戶子女九年義務教育入學,辦事處、村幹部加大對貧困農戶適學兒童排查加力度,確保每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人,推進「雨露計劃.雨露直通車行動」(到深圳學習的3人,各種職業學校補助已上報的7人,上二本線領取補助的1人);目前正在進行「圓夢行動」摸底,資助貧困家庭「兩後生」接受職業教育杜絕貧困家庭因學致貧、因學返貧現象。以適用技術、產業化技能、勞務輸出和就業創業等主要內容,現場操作實訓,大力開展技能培訓,讓有勞動能力的每戶貧困戶至少掌握一門以上實用技能。
4、農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戶
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美化環境。根據縣生態辦安排,我辦事處按計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7戶,改造資金17.58萬元,已經改造結束。
5、扶貧生態移民到村到戶
主要針對搬遷進來176戶移民進行後期扶持,扶持資金3.4515萬元和生產技術上的指導。
6、基礎設施到村到戶
根據精準扶貧項目實施情況,我辦事處已實施和正在實施的基礎設施:兩個硬化5.504公里4萬元,一事一議通村水泥路3公里58萬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總投資188.9萬元。
由於該項工作的特殊性,我辦事處成立精準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辦事處直各單位、各部門的責任,督促落實到村到戶情況,做到責任到人,確保幫扶工作落實到位。我辦事處參照市、縣級層面,統一按照「四個具體」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別制定和細化方案,根據減貧任務分配計劃組織開展入戶,以現有貧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為基礎,,圍繞因災、因病、因學、缺產業、缺技術、無勞動力、失地等致貧因素,公平合理識別出我辦事處貧困戶454戶1350人的扶貧對象並進行辦事處、村兩級公示。
強化管理,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將貧困對象基本資料、增收情況建立台帳進行管理,實現戶有卡、村有冊、辦事處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扶貧宣傳工作,總結推廣「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工作中的好經驗、好方法。組建「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督查檢查組,定期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督查。
;㈧ 山西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實現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促進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農村扶貧開發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農村扶貧開發應當遵循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原則。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強對本行政區域農村扶貧開發的組織領導,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省人民政府負責農村扶貧開發的目標確定、資金投放、組織動員、檢查指導、監督考核等工作。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負責協調本行政區域跨縣(市、區)農村扶貧開發項目,對項目實施、資金使用和管理、扶貧開發目標任務完成等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
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農村扶貧開發的進度安排、項目實施、資金投入使用、人力調配等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農村扶貧開發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扶貧開發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扶貧開發的統籌協調、監督管理等具體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農村扶貧開發相關工作。第六條村民委員會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做好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幫扶和精準退出等工作。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第二章扶貧對象第八條本條例所稱扶貧對象,是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識別確定的貧困戶、貧困村,國家、省確定的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和退出認定機制,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識別、退出標准和程序,對扶貧對象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
在扶貧對象識別確定過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弄虛作假等不正當手段,獲得扶貧對象資格。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信息管理系統。
扶貧對象應當如實提供建檔立卡所需信息及相關資料。第十一條扶貧對象應當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主動參加扶貧開發活動,實現增收脫貧。第三章扶貧措施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制定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在政策制定、項目布局、資金安排等方面對貧困地區優先扶持。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脫貧人口穩定增加收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持續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因地制宜實施特色產業扶貧工程,支持貧困戶、貧困村發展特色農業、光伏、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產業,建立健全帶動貧困戶、貧困村脫貧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開展資產收益扶貧,增加貧困戶、貧困村資產收益。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協調推動落實金融扶貧政策,設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資金,通過貼息、風險補償等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向貧困戶發放免抵押、免擔保的扶貧小額信貸。第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生存發展條件惡劣地區的貧困戶有計劃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應當徵求搬遷戶意見,合理確定安置方式和安置地點,同步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做好產業發展,促進人員就業,完善社會保障等相關工作。
完成整村搬遷後的搬遷戶應當騰退舊村宅基地,實施土地復墾,並按照有關規定獲得獎補。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地方產業發展特色和市場需求,對農村貧困勞動力開展免費培訓,支持轉移就業。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貧困地區林業專業合作社發展,支持貧困戶參與退耕還林、荒山綠化、森林管護、經濟林提質增效、特色林產業等生態扶貧工程,實現增收脫貧。第二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貧困地區農村道路、農田水利、飲水安全、電力、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第二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完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教育扶貧資助制度;完善義務教育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鼓勵城鎮教師到貧困地區支教、任教;逐步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工資福利待遇。
㈨ 精準扶貧中的十不算十不脫指的是什麼.
一、精準扶貧中的十不算:
1、按統計口徑當年未實現現金收入的農副產品(哪一年出售實現現金收入就記入哪一年)。
2、養老金。
3、殘疾人補助金。
4、臨時性救濟金和一次性生活補貼。
5、合作醫療報銷和大病救助資金。
6、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分紅。
7、三、四類低保金。
8、到戶項目建設補助資金。
9、學前、高中和中職學生補貼。
10、一次性贈予和人情往來收入。
二、精準扶貧中的十不脫:
1、住危房或新建、改建房屋沒有達到入住條件的。
2、飲水不安全的。
3、義務教育階段有輟學學生的(智障和殘疾導致輟學的除外)。
4、家庭成員患大病未治癒的。
5、易地扶貧搬遷未入住或剛剛入住的。
6、整戶無勞動能力、無其它收入來源,主要依靠一、二類低保金等政策性收入維持生活的暫不脫(待國家政策明確後統一調整)。
7、當年新納入的。
8、雖然享受了扶貧政策但當年收入情況和家庭生產生活條件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的。
9、雖然收入及「三保障」達標但因災、因學、因房、因病等借貸5萬元以上的。
10、擬脫貧戶民主評議大多數群眾不認可脫貧但被強行脫貧的。
(9)精準扶貧法規擴展閱讀:
一、如何推進精準扶貧:
(一)精確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
(二)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貧困居民識別出來以後,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
(三)精確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要建立起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將扶貧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系統,實施動態管理。
二、如何強化精準扶貧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村黨組織建設。
完善工作制度、議事制度,健全農民自主投工投勞等機制,逐步形成村民自主決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長效機制。
(二)強化產業扶貧措施。
一對一落實扶貧工作責任人,制定任務書,簽訂責任狀,分戶建檔立卡,分戶制定脫貧計劃和時間表,提出項目安排和具體措施。
(三)強化扶貧資金監管。
扶貧部門要嚴格執行扶貧資金管理制度,加強監督檢查,規范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四是加強政務公開。對每一筆扶貧資金的使用,都要做到政策、資金、項目三公開。
(四)建立後期幫扶跟進機制。
貧困人口脫貧後,要落實責任人進行3~5年的跟蹤,繼續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直至其持續發展,實現穩定脫貧。
㈩ 2018年推進精準扶貧教育實施方案
2018年推進精準扶貧教育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從2015年起,按照定點、定向的原則,對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努力構建到村、到戶、到人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落實多元扶持與資助政策,加強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技能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實施教育強民、技能富民的精準扶貧舉措,促進貧困家庭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一)學前教育:
在全州各縣市實施好臨夏州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幼兒園建設步伐,推動學前教育發展。2015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65所,招錄聘用幼兒教師494人,全州幼兒園總數達到469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0%;2016年—2020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49所,到2020年全州幼兒園總數達到718所,在園幼兒達到6、5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國家要求的70%以上,幼兒教師達到6600人,實現人口相對集中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初步建成以縣市學前教育中心為示範,以鄉鎮中心幼兒園為骨幹,以村級幼兒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格局,有效緩解全州幼兒「入園難」問題,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基本滿足廣大群眾對子女的學前教育需求。
(二)義務教育:
保證適齡兒童都能入學,適齡少年入學率保持在98%以上,輟學率控制在2%以內,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逐年得到提高。力爭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每年提高2—3個百分點,2015年達到74、5%、2016年達到77%、2017年達到80%、2018年達到83%、2019年達到87%,到2020年達到90%的目標。
(三)職業教育:
重視臨夏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在全力加快學院二期項目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專業建設,儲備和研究開發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的新專業,努力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高職學院。到2020年全面完成臨夏現代職業學院建設規劃,專業達到10個以上,辦學規模達到4000-5000人。重視和加強中等職業教育,州上重點辦好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州衛校),將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成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辦學規模達到5000人;全州每年向州外中職學校輸送2000人以上「兩後生」,截止2020年全州職普比達到5:5;改善中職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促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各縣(市)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職業學校,在開展少而精的學歷教育的同時,重點放在「兩後生」和農民工的技術技能培訓上,堅持「兩條腿」走路,加快自身職業教育發展,加強與重慶、廈門、佛山等地的聯系,採取各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力爭把臨夏的學生送出去,把發達地區的職教師資和實訓項目引進來,積極開展「借船出海」工作,。不折不扣的落實國家和省上的職教優惠政策,把黨和政府的溫暖直接送到學生手中,鼓勵更多的農村孩子通過職業教育實現脫貧致富。
(四)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
以全州八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為主,兼顧城市和縣鎮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重點解決全州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教學用房緊缺、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用房不足、教學設備短缺、實驗室未配齊、圖書數量不達標等問題,全面消除中小學大班額現象,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課桌凳,寄宿生有住宿床位,配齊配全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和圖書,購置食堂和伙房炊具餐具,基本滿足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設施和寄宿生生活設施需求,改善貧困地區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為進一步提高各縣市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做好硬體保障。
(五)師資培訓: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以提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為目標,積極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骨幹教師、班主任培訓。以骨幹教師和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以集中培訓、遠程培訓、校本培訓和分散研修相結合為基本形式,以國家、省、州、縣(市)、學校五級培訓為抓手,以提高培訓質量為主線,堅持「以師為本、全員培訓、強化素質、按需施訓、注重「實效」的原則,加大中小學教師培訓力度,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計劃到2020年底完成25500名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和教師培訓任務,其中2015年培訓9000人;2016年培訓4000人;2017年培訓4000人;2018年培訓3000人;2019年培訓3000人;2020年培訓2500人。
(六)教育信息化建設: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中小學「三通兩平台」建設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XX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奮斗目標。2015年,「寬頻網路校校通」完成300個,「優質資源班班通」完成1677個,「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建立人人通空間的專人教師達到6000人。到2016年,「寬頻網路校校通」完成442個,全州所有1492所中小學將完成「寬頻網路校校通」的建設任務,「優質資源班班通」完成452個,「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建立人人通空間的專人教師達到3000人;到2017年,「優質資源班班通」完成314個,全州所有8926個教室完成「優質資源班班通」建設任務,「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建立人人通空間的專人教師達到3000人,建成州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到2018年,「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建立人人通空間的專人教師達到3000人,各縣(市)建成縣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到2019年,「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建立人人通空間的專人教師達到2000人,中心校建成「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到2020年,「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注冊建立人人通空間的專人教師達到859人,全州所有中小學專人教師注冊建成人人通空間,建成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
(七)學生資助:
以「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目標,做到精準扶貧家庭各學段學生資助項目全覆蓋。根據2015年5月各縣(市)教育局的統計,全州共有精準扶貧家庭學前幼兒1953人,小學生5843人,初中生1521人,高中生1022人,省內中職院校就讀學生135人,省內高職院校就讀學生268人。2015年計劃對以上所有精準扶貧家庭在校(在園)子女實施以下助學項目:學前一年幼兒享受生活費資助,每生600元;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享受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資助,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高中學生享受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每生每年2000元;省內中職院校就讀的學生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的中職免學費資助和每生每年2000元的中職國家助學金資助;省內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享受免學費資助;大學生享受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助,本(專)科院校學生每生每年發放貸款不高於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發放貸款不高於12000元。2016-2020年,根據當年精準扶貧家庭在校(在園)學生人數摸底結果,對各學段學生繼續全覆蓋實施以上資助項目。
二、主要措施
改善貧困縣市義務教育、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建立「控輟保學」長效機制,擴大農村地區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機會,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使貧困家庭子女享受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
(一)全面加快學前教育發展步伐
1、充分發揮已建成的幼兒園的作用。盡快配全各鄉鎮幼兒園教學設施,配齊師資,完善管理,組織招生,發揮作用。
2、加快村級幼兒園建設步伐。依託國家和省上的資金項目,多渠道籌措資金,充分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後富餘的教育資源,全面建設村級幼兒園,確保為更多的農村幼兒提供上幼兒園的機會和條件。
3、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創辦幼兒園。創新多種辦園形式,盤活現有資源,調動廣大民辦幼兒園的主辦者積極性,實行公建民辦、民辦公助、公民聯辦等多種靈活機制,加快幼兒園建設步伐。民辦幼兒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評先評優、職稱評定、免保教費和課本費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一視同仁,享有同等的權利。
4、注重加強幼教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對小學富餘教師通過培養培訓轉型為幼教師資;二是積極拓寬渠道,制定優惠政策,面向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招錄畢業生,自主招考聘用幼教老師;三是鼓勵州內中職學校積極與省內外高等院校聯合開辦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幼教老師。
(二)繼續加大控輟保學工作力度
各縣(市)政府進一步強化工作職責,制定有力措施,建立區域內整體的控輟保學長效機制。
1、加強對控輟保學工作的領導。各縣(市)、鄉(鎮)「一把手」要把控輟保學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常抓不懈,督促鄉(鎮)重點保入學率、學校重點保鞏固率(小學保六年鞏固率,初中保三年鞏固率),把動員女少年兒童入學、提高鞏固率列入鄉(鎮)、學校的目標管理和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定期對本縣(市)義務教育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及時掌握輟學動態,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應的措施,並督促及時整改。
2、加大對控輟保學工作的督查力度。州、縣(市)人大、政協每年對控輟保學工作進行一次專題視察和調查,督促政府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確保每一項控輟保學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3、實行「雙線三級」目標責任制,層層落實「控輟保學」責任。縣(市)、鄉鎮、村為一線,教育局、學校、班級為一線,縣(市)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社區);教育局長包學區、校長包班級、班主任包學生。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建立起責任到人的控輟保學工作長效機制。
4、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本轄區「控輟保學」工作負主要責任,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搞好依法控輟、行政控輟,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工作總體水平。安排專人深入村(社區)、社、戶,具體負責「控輟保學」工作。建立起鄉鎮、村委(社區)、社三級聯動防護網路,嚴防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從各渠道外出打工。鄉(鎮)人民政府要與適齡兒童、少年監護人簽定禁止子女外出打工和送子女入學協議書,對不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家長,嚴格執行「四不辦理」原則:不辦理貧困補助;不辦理社會救助;不辦理住宅審批手續;不辦理農村信用貸款。
5、縣(市)教育局負責本縣(市)「控輟保學」工作的組織實施,搞好安全控輟、質量控輟、情感控輟工作。要積極探索、研究解決因「學困、厭學」而導致輟學的有效辦法,穩住「學困生」,使其學有所得;留住「易輟生」,使其安心學習;要加強學生學籍管理,銜接好學生轉入、轉出學校的各個環節;要多渠道籌措資金,繼續改善辦學條件,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實施好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著力改善學校衛生設施和學生食宿環境,確保學生不因學校辦學條件差和安全無保障而輟學;要端正辦學思想,加強學校常規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制定提高教育質量的辦法和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要強化師德教育,尊重、關心、愛護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教師的關懷,用情感感化學生、留住學生。
6、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制度」、「小學送、中學接制度」、「中小學生學籍管理制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排查報告制度」、「輟學學生勸返復學制度」、「學生輟學報告制度」,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要掌握學生每天到校情況和思想狀況,對未到校學生要及時與家長聯系、溝通並做好登記工作;組織教師及班主任定期(重點在寒暑假期間、春節期間)深入可能輟學的學生(尤其是貧困生和學困生)家庭進行家訪,做好家長及學生思想工作,防止學生輟學;嚴格做好「十個到位」工作(即:學生到位、教師到位、校舍到位、課程到位、教材到位、膳食到位、環境到位、收費到位、安全到位、宣傳溝通到位),確保有序、平安、和諧辦學。
7、建立控輟保學工作問責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州、縣(市)教育部門將控輟保學督查情況及時向州、縣(市)政府報告。建議州人民政府對縣(市)、鄉(鎮)政府開展控輟保學工作的要求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力、輟學現象嚴重、入學率、鞏固率等主要指標下滑的要進行通報。在控輟保學工作和上報數據材料中隱瞞事實、弄虛作假,檔案數據與事實不符的縣(市)、鄉(鎮)、學校要實行問責,後果嚴重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各縣(市)政府、教育部門將控輟保學工作成效作為鄉(鎮)、學校年度考核,評優選先,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8、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前,在州、縣(市)電視台、《民族日報》、廣播電台等新聞媒體開辟專欄專刊,採取多種形式,集中對《義務教育法》、《臨夏州教育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全面宣傳,使廣大農村群眾深刻認識到治貧先治愚、治愚抓教育的重要性,明白接受教育是挖窮根的根本途徑,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學習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的良好氛圍。
(三)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
1、研究制定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文件。州委州政府根據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結合臨夏實際,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州縣市教育部門緊緊圍繞《意見》精神,深入研究職業教育發展途徑,立足扶貧工作需求,科學規劃縣市職業學校建設和發展,發揮職業教育服務和促進就業的作用。
2、努力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按照職普比例大體相當的要求規劃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的發展規模,確保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大體相當。採取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期培訓相結合等形式探索和創新靈活多樣的辦學體制。整合職業教育培訓資源,各縣(市)由政府牽頭,整合轄區內的各類公辦培訓機構,成立1所綜合性的職業技術學校(或勞務培訓基地),承擔各類培訓任務,經過2—3年的努力,在各縣市建成一所有校舍、有實驗實訓設備、有雙師型教師、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職業技術學校。
3、重視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完善職業教育 人才 多樣化成長渠道,加強與省內外「五年一貫制」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院校的對接,進一步拓寬人才多元化成長渠道,加大投入,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三年內把臨夏現代職業學院辦成特色鮮明、就業良好、生源充足的優等高職學院。
4、努力實現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教育,創新民辦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積極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民辦職業教育。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院校與公辦職業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關教育、財稅、土地、金融等優先優惠政策。對有發展前景、專業設置合理、辦學規模500人以上的民辦職業學校,在項目建設、 招聘 教師分配、資金投入等方面給與大力支持。大力支持校企合作辦學,鼓勵支持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辦學,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科研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支持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實行校企「雙元」聯合招生訂單培養。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廠校合一、工學結合、資源共享的辦學策略,倡導「產學研一體化」辦學模式。積極開展職業教育聯合辦學,州內職業學校要採取「借船出海」的辦法,加強與省內外重點職業學校的聯合辦學工作,充分利用外地學校的職業教育資源,培養培訓XX州學生。
5、努力完善職業教育投入長效機制。將中等職業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力度,新增財政性教育投入向職業教育傾斜。認真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從2015年開始,州、縣(市)兩級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於職業教育部分分別不低於兩項附加徵收總額的30%。土地出讓金收益中按比例計提的教育資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於職業教育發展。
6、不斷完善資助政策體系。嚴格執行國家資助政策,落實州、縣市政府配套資金。完善面向「兩後生」、新型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在職職工、失業人員、殘疾人、退役軍人等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資助補貼政策。加強資金管理,嚴查「雙重學籍」、「虛假學籍」等問題,嚴禁任何部門截留、挪用資助資金,確保資助資金的有效使用。
7、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和公共實訓中心建設。臨夏州職業技術學校和各縣市職業技術學校,根據所開設專業,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為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提供實訓條件。到2017年,依託臨夏現代職業學院,建成一個省級綜合性、開放式、共享型實訓基地。
8、重視加強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的發展思路,立足臨夏特色產業,結合區域經濟特點和民族風情,繼續做大做強「商務阿拉伯語」、「護理」、「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優勢專業的同時,拓展「學前教育」、「清真烹飪」、「古典建築設計」、「河州磚雕木雕」、「民族手工地毯」、「葫蘆雕刻」等新的專業,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到2020年,建成10個左右的州級品牌專業,重點打造1—2個省級中等職業品牌專業。
9、積極探索辦學體制,認真開展技能培訓。形成以州職校為龍頭,縣(市)職校涉農專業教學點為補充的新型職業農業技能培訓網路,組織開展城鄉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勞動品牌培訓,實現「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縣市職業技術學校要探索和創新靈活多樣的辦學體制,採取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分期培訓相結合等形式,創造各種條件,努力為勞動者服務,使青壯年勞動力和農村婦女在鄉、在村、在家都能學到一技之長。
(四)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到2018年全面完成改薄建設任務,計劃在5年內對全州968所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進行改造,把寄宿制學校建設作為全面改薄項目中的重點優先考慮建設,在邊遠山區建設小學高年級寄宿制學校,在五年內規劃建設校舍總面積576407平方米,其中教學輔助用房441553平方米、生活服務用房116668平方米、行政辦公用房18186平方米;規劃購置圖書564837冊、計算機15926台、課桌椅59863套,學生用床16800套,購置價值12829萬元的設備儀器。規劃改造總資金17、46億元,其中中央資金8、7億元,省級資金4、7億元,縣級配套資金3、98億元,其他資金486萬元。
(五)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通過國家、省、州、縣(市)、學校五級培訓,到2020年完成中小學幼兒園25500名教師全員培訓,全面提高全州中小學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一是認真開展美麗園丁教育基金會培訓項目,通過影子工程、金色種子聯盟、名師工作室、農村骨幹教師/校長研修、教育科研成果推廣、送教下州、高校集中等培訓項目,完成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培訓任務;二是嚴格按條件、按要求、按標准選派教師參加國培計劃、省培項目,完成各項培訓任務,保證培訓質量,培訓結束後積極開展二級培訓和校本培訓,擴大培訓的覆蓋面和受益面;三是積極開展州級培訓項目和縣級自主培訓,通過學科教師培訓班、骨幹教師培訓班、教育行政人員管理培訓班、參與式教訓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者隊伍培訓班等活動,完成國家和省上培訓項目未覆蓋到的教師培訓工作,完成全州教師全員培訓的目標。
(六)加快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一是中小學公用經費中的8%用於教育信息化建設,所有中小學都要接入互聯網。二是通過國家正在實施的「全面改薄項目」繼續加大中小學「班班通」建設力度;通過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網路運營商合作共同籌建中小學「班班通」教室。
(七)全力做好學生資助工作。一是認真落實國家各項資助政策,建立健全各項學生資助制度,保證貧困家庭子女不因貧困而失學。二是完善資助對象認定製度,將資助款項准確落實到最需要資助的學生手中,切實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特別是精準扶貧對象家庭子女的就學難題。三是加大監管力度,保證學生資助工作各個環節公開、公正、公平,資助款及時、足額發放到位。四是積極探索,鼓勵社會捐助,不斷拓寬學生資助渠道,幫助經濟困難家庭子女改善學習條件,使其享受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五是重視學生全面發展,不僅提供獎助學金,更深入為經濟困難家庭子女提供全面發展與成長的教育服務,推動教育公平,改善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效果。
三、責任分工
州教育局根據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情況和貧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情況,負責制定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的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科學制定扶持和資助政策,統籌各方面資源,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升辦學質量。
州發改委將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師資培訓發展納入全州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政策和資金支持。
州財政局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協調落實中央和省上支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師資培訓的專項資金,統籌相關財政資金,努力加大教育投入。
州編辦和州人社局負責貧困地區農村幼兒園、中小學師資配備工作,力爭將優秀師資補充到貧困農村幼兒園和中小學,落實好教師職稱晉升和待遇保障政策。
四、完成時限
(一)學前教育:到2015年新建、改擴建標准化幼兒園165所,全州2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學前教育全覆蓋;到2020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478所,全州幼兒園總數達到718所,在園幼兒達到6、5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幼兒教師達到6600人。
(二)義務教育:到2020年,全州8個貧困縣市鄉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義務教育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生活設施設備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任務全面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0%,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
(三)職業教育:到2017年,各縣市建成一所職業學校,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免費職業教育。
五、檢查驗收
(一)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定期檢查各類教育扶貧項目實施情況。州教育局、州財政局每半年對各貧困縣市教育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抽查,重點是資金使用、項目進展、工程質量等情況。
(二)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縣級政府對教育獎補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專項資金實行「誰使用、誰負責」的責任追究機制,防止挪用擠占專項資金。
(三)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各級政府按照財政預算公開的總體要求做好信息公開工作。縣級教育部門通過當地媒體、部門網站等方式,向社會公示教育發展年度資金安排、工作進展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