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理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理

發布時間: 2022-11-15 00:25:26

『壹』 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協同聯動、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法治保障,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相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由其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行政區域的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第五條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和企業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第六條加強與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交流合作,加強省內毗鄰地區交流合作,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持續優化區域整體營商環境。

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與重慶市協同推進以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一)加強毗鄰地區合作,支持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台,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二)推進政務服務標准統一、跨省通辦、監管聯合、數據共享、證照互認;

(三)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協作;

(四)完善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處理結果互認;

(五)完善司法協作機制,推進高水平司法服務和保障;

(六)其他協商確定的合作事項。第七條省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應當按照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要求,建立營商環境評價制度,運用第三方評估等方式開展評價工作並公布評價結果,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制度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加強政策解讀與宣傳。第八條新聞媒體應當及時、准確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和成效,推廣典型經驗,營造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誠實守信、重商護商的社會氛圍。

鼓勵新聞媒體及時曝光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和典型案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探索具體可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新經驗、新做法,並復制推廣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在探索創新中出現偏差失誤或者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未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符合國家和本省確定的發展改革方向,且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的,可以予以免除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第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考核和激勵機制,對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考核結果不達標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實行約談,並責令單位限期整改。第二章市場環境第十一條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對依法應當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各類事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攤派行為。第十二條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實施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發展定位、功能布局以及環保安全等相關規定,按照有關產業規劃制定產業引導政策,並向社會公開。第十三條對標國際高標准投資貿易規則,推進貿易便利化,鼓勵和促進外商投資。平等對待外商投資企業,完善外商投資投訴協調工作機制,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支持各類企業在四川設立總部機構、研發中心、結算中心、永久會址等。

『貳』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制度、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制度、以標准化為基礎的政務服務制度、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制度,以法治為基礎的政策保障制度,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第三條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依法享有自主決定經營業態、模式的權利,人身和財產權益受到保護的權利,知悉法律、政策和監管、服務等情況的權利,自主加入或者退出社會組織的權利,對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環境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四條本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議事協調工作機制,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第一責任人。

市、區發展改革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事務;有關政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第五條本市鼓勵政府及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的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人大常委會可以採取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質詢、詢問或者代表視察等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第七條本市建立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制度,聘請企業經營者、有關社會人士作為監督員,發現營商環境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接受社會監督員的監督,及時整改查實的問題。第八條本市與天津市、河北省協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逐步實現政務服務標准統一、資質互認、區域通辦。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九條本市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為市場主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國際領先的發展條件。第十條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土地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保障依法平等適用國家和本市各類支持發展政策;保障在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獲得公平待遇。

禁止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收費和攤派行為。

因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採取徵收徵用、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承諾等措施的,應當依法對市場主體予以補償。第十一條本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要求,制定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發展政策和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本市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由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政府部門擬訂,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各區人民政府、有關政府部門不得制定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

本市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和國家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第十二條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下列措施簡化市場主體注冊登記手續,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申請設立市場主體或者變更登記事項,申請人承諾所提交的章程、協議、決議和住所使用證明等材料真實、合法、有效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提交的材料實行形式審查;

(二)設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提交材料齊全的,有關政府部門應當即時辦結,並根據需要一次性向申請人提供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營業執照、公章和票據。不能即時辦結的,應當在一個工作日內辦結;

(三)設立一般經營項目的市場主體,可以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大類登記經營范圍;

(四)多個市場主體可以使用同一地址作為登記住所;

(五)市場主體可以在登記住所以外的場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但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系統自行公示實際生產經營場所的地址;

(六)市場主體設立分支機構,可以申請在其營業執照上註明分支機構住所,不再單獨申請營業執照。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稱一般經營項目,是指市場主體不需要經過有關政府部門行政許可即可以開展的經營項目。

市場主體簡化注冊登記手續的具體辦法,由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叄』 滁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亭滿意」營商服務品牌,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根據實際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第一責任人。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職責范圍內,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以及具有管理和協調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開發園區管理機構在管理區域范圍內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城市優化營商環境的交流合作,推進在工作機制和改革舉措等方面等高對接,推動市場規則有效銜接和政務服務相互協作,加快實現政務服務標准統一、資質互認、區域通辦。第六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與激勵機制,鼓勵公民和其他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對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鼓勵各地、各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且勤勉盡責、未牟取私利的,對有關單位和個人依法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二章商事服務環境第七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專業化的企業服務機構,常態化開展為市場主體送新發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創新項目、送生產要素等活動,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完善重點項目 「首席服務員」工作模式,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第八條每年10月15日為「滁州優化營商環境日」。倡導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共同營造全社會關注營商環境,鼓勵支持市場主體創新創業、奉獻社會的良好氛圍,激發和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尊重企業家價值。第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建立常態高效的市場主體意見徵集機制,採用多種方式及時傾聽和回應市場主體的反映和訴求,依法幫助市場主體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完善政策互動交流、服務評價和信息反饋機制。

制定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政策措施,應當廣泛聽取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可以根據實際邀請企業家代表共同參與政策起草。第十條圍繞高質量發展,完善產業鏈和創新鏈供需平台建設,為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創新創造提供便利。健全產業鏈鏈長牽頭調度和全鏈條服務保障機制,將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一體推進,常態化招引產業鏈頭部企業和重大項目、人才團隊。第十一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選拔評價、激勵保障機制,通過各類平台、政策和資金扶持吸引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支持市場主體與高等院校、研究開發機構聯合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

實施開放、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持續拓寬招才引智渠道,為各層次人才提供引進落戶、住房及醫療保障、配偶就業、子女入園入學等一站式服務。第十二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搭建企業用工供需對接平台,為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提供服務;鼓勵和支持有需求的企業建立「用工周轉池」開展共享用工。

支持和規范新業態新領域多樣化勞動用工,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加強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支持大中專院校創設「企業定製班」,開展建立「互聯網+」職業培訓。

加強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公平公正、規范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環境。

『肆』 濟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與優化營商環境相關的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以市場主體獲得感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評價標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議事協調和政企溝通工作機制,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市場主體的合理合法訴求。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構,由其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

承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有關部門、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司法機關、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第五條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依法享有自主決定經營業態、模式的權利,人身和財產權益受到保護的權利,知悉法律、政策和監督、服務等情況的權利,對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的權利。

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履行法定義務,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營商環境。第六條積極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融入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加強與相關城市的協同驅動,推動市場規則銜接和政務服務體系協作,提升整體營商環境水平。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爭取國家、省綜合授權和改革試點,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等區域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先行先試,鼓勵創新體制機制,發揮引領示範作用。第八條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要求,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及時調整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九條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干預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的自主經營權。第十條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行業和業務,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市、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另行制定市場准入性質的負面清單,不得在市場主體資質、資金、股比、人員、場所、業績等方面設置不合理的准入條件,不得違法違規以任何形式設定或者變相設定準入障礙。

市、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發展規劃以及環保安全等相關規定,制定產業引導政策並向社會公開。第十一條優化市場主體登記辦理流程,精簡申請材料,壓減辦理時限,實行社保登記、醫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登記、印章製作、涉稅辦理與營業執照申領等合並辦理。

市、區縣人民政府不得對市場主體跨區域經營、遷移設置不合理條件。對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高頻辦理的許可證件、資質資格等實行跨區域互認通用。第十二條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應當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建立招標計劃提前發布制度,依法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和不同地區的市場主體。不得限定投標人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或者設定投標人資格條件,不得違法設置預選供應商名錄,不得對市場主體、商品和服務實施差別對待。

實行公共資源交易目錄清單管理,交易目錄、規則、結果、監管和信用等信息應當依法公開,市場主體有權獲取信息平等參與交易活動。

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強化一標一評、標後評估和交易績效評估等事中事後監管。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推廣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使用電子保函,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第十三條禁止違反收費目錄清單規定,向市場主體收費或者變相收費。禁止違法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市場主體參加評比、達標、表彰、培訓、考核、考試等活動,禁止向市場主體攤派和強制捐贈。

『伍』 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優化營商環境,規范公權力行使,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主要包括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辦事、公開公正、誠實守信、優化服務、廉潔高效和權責一致的原則,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運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化技術手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建立協調機制,堅持問題導向,研究解決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具體工作措施,共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營商環境建設監督部門(以下簡稱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營商環境考核制度,確立評價指標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納入巡視巡察和年度目標考核。

縣級以上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對同級有關部門、下一級人民政府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年度目標考核,並將考核結果相應抄送被考核單位的本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

設區的市級以上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引入第三方評價本行政區域的營商環境,並將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評價結果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和報刊、廣播電視等媒介聽取市場主體意見建議,互動交流,宣傳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經驗成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機制,對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自覺維護市場秩序。第二章政務環境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應當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

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證明事項清單和中介清單等,按照統一規范、減少環節、優化程序、高效便捷的要求,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工作機制,建立政務服務事項標准化工作制度,統一編碼、統一名稱、統一辦理條件、統一申請材料、統一服務流程,編制政務服務機構、有關部門、基層便民服務窗口和網上辦理事項的目錄、流程、指南,細化、量化辦結時限、裁量標准,實行動態管理,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統一的政務服務機構,實行政務服務事項集中辦理。政務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預約辦理、預審咨詢、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和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辦理、綜合窗口出件等制度。

政務服務機構應當設置自助辦事設備並指定專門的工作人員提供咨詢、指導服務。

進駐政務服務機構的有關部門應當合理配置工作人員,並充分授權。政務服務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工作人員履職能力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在公布的辦公時間內,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提供辦事服務,不得限定每日辦件數量。

市場主體申請的行政許可事項依法需要現場勘驗的,政務服務機構應當確定受理前的現場勘驗時限。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時限進行現場勘驗,並指導市場主體申報;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服務機構應當組織相關部門聯合進行現場勘驗。

政務服務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工作流程記錄和視頻監控,保證政務服務全過程可查詢,視頻監控內容至少保存六個月。

『陸』 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發市場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與優化營商環境相關的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堅持改革創新、公平公正、誠實守信、權責一致,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司法機關應當按照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原則,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

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平等對待內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第六條設區的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探索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適宜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並動態調整完善;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可以在全省復制推廣。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應當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先行先試有利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改革措施。第七條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承擔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耕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社會責任。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以及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先進典型的宣傳,營造良好的優化營商環境社會氛圍。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九條國家規定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得頒布施行歧視非公有制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

禁止在市場准入、融資借貸、招標投標等領域設置不合理條件限制或者排斥非公有制市場主體。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持續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依法採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行分類管理,推行證照聯辦,為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後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提供便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企業從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所需辦理的手續,推行企業登記全程網上辦理,實行一次認證、全網通辦。

本省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將一個行業涉及多個許可證整合為統一的行業綜合許可證,精簡申請材料,縮短辦理時限,加快行業准營進程。具體適用范圍和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一條依法保護各類所有制市場主體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嚴禁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依法確需實施前述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圍內,最大限度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法定職責,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有效預防和制止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對違法行為依法開展調查和處理,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第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尊重企業家價值,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鼓勵企業家創業創新、服務社會。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完善有利於創業創新的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優化創業投資政策環境,統籌安排各類支持創業創新的資金,健全創業輔導制度,完善孵化載體建設,強化服務支撐。

『柒』 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要素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主動積極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發展改革部門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協調、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駐深單位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機制,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完善考核標准,對工作成效顯著的部門和單位按照規定給予表彰,對不作為、亂作為延誤工作的部門和單位予以問責。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專項督察、日常督導、社會公眾監督等方式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監督檢查。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服務平台,統籌協調市、區、街道相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公用事業服務單位等為市場主體提供相關服務。第八條健全政企溝通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採取多種方式及時聽取市場主體的意見和訴求,保障市場主體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第九條每年11月1日為深圳企業家日,共同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激發和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地發揮企業家作用。第十條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交流合作,協同推進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整體水平。第二章市場主體第十一條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不得自行制定市場准入性質的負面清單。第十二條實行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管理。第十三條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深圳設立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第十四條允許具有國際通行資質資格的金融、稅務、建築、規劃等境外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按照規定在深圳提供專業服務;放寬境外人員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的限制。第十五條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商事登記行政確認制,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

充分應用網上服務資源,實行市場主體開辦事項一網通辦,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簽名,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商事登記便利化水平。第十六條公安、稅務、社保和海關等部門應當整合設立登記、印章製作、發票申領、社保登記等各類市場主體開辦事項,推動涉證照業務與營業執照多證合一。第十七條推動市場主體年度報告涉及社保、市場監管、稅務、海關等事項的「多報合一」制度。市場主體提交的年度報告涉及政府各相關部門已有的信息,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當共享,市場主體無需重復提交。第十八條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製度,推動由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第十九條廢除妨礙統一市場與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對不同所有制市場主體實施歧視性的行業准入、資質標准、產業促進、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公用事業服務等措施。第二十條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改造等項目,應當平等對待各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第二十一條行政機關與市場主體簽訂的合同、協議不得訂立顯失公平條款,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平等,不得規定單方面的違約責任。第二十二條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和政府投資工程招投標競爭,不得實施下列行為排斥潛在投標人:

(一)事先確定供應商名單;

(二)設立預選供應商名錄;

(三)採用搖號、抽簽等隨機方式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四)設置超出采購目的的資質、規模、注冊地等非必要條件。

『捌』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第三條國家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發展動力。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堅持政務公開透明,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第四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第五條國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依法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第六條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平等對待內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相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
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八條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二章市場主體保護第十條國家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第十一條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對依法應當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各類事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第十二條國家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土地使用權及其他自然資源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
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發展的政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政府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標准制定、項目申報、職稱評定、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制定或者實施歧視性政策措施。第十三條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應當公開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和不同地區的市場主體,不得以不合理條件或者產品產地來源等進行限制或者排斥。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監管,依法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第十四條國家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嚴禁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依法確需實施前述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圍內。
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攤派行為。市場主體有權拒絕任何形式的攤派。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審查效率。

『玖』 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遵循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廈門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
優化營商環境應當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以數字賦能為牽引,以法治建設為保障,對標國際高標准、高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三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協調工作機制。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
發展改革部門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優化營商環境的協調推進、督促落實、考核評價等工作。
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第四條設立優化營商環境專家咨詢委員會。
專家咨詢委員會的組織形式和工作規程由市發展改革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公布實施。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和績效考核機制,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完善考核標准,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給予表彰,對延誤工作的單位和個人按照規定予以問責。
對全部政務服務實施「好差評」制度,評價結果列入考核問責內容。
有關單位和個人在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工作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以專項工作報告、政情通報或者其他方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代表報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採取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質詢、詢問或者代表視察等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七條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推進土地使用權、人力資源、資金、技術、數據資源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第八條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依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獲得平等待遇,保障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不得制定或者實施歧視性政策。
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適用各項政策和措施,享有平等使用人力資源、資金、技術、數據資源、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資源和水電氣等公共服務資源的權利。第九條市、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國家規定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
探索實行商事登記確認制和市場准營承諾即入制。第十條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有關部門應當採取下列措施簡化市場主體登記手續:
(一)採用統一的數據標准、平台服務介面、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登記管理;
(二)實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以及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和告知承諾制;
(三)允許多個市場主體按照規定將同一地址登記為住所;
(四)實施市場主體登記全程網上辦理。
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商事登記住所、經營場所負面清單,列明法律、法規禁止或者限製作為住所、經營場所的具體情形、地址或者區域。有關部門應當配合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編制工作。商事登記住所、經營場所負面清單實行動態管理,並由市人民政府向社會公布。第十一條公共資源交易實行目錄管理,公開交易目錄、規則、程序、結果、監管和信用等信息,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及時獲取有關信息、平等參與交易活動。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領域、全流程電子化。第十二條鼓勵金融機構採取下列措施,降低市場主體信貸成本:
(一)優化對民營企業等的貸款期限管理,依法依規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
(二)對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合理增加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支持;
(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廣小微企業信用貸款;
(四)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適度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
企業設立銀行賬戶的,銀行可以採取視頻方式向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核實開戶意願,但是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存在經有關部門認定並依法公開的失信行為的除外。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
道德不良行為 發布:2024-11-20 07:10:00 瀏覽:735
交通事故撞死牲畜法規 發布:2024-11-20 07:02:52 瀏覽:683
刑法懲罰說 發布:2024-11-20 05:48:45 瀏覽:984
對民法典的實施 發布:2024-11-20 05:47:20 瀏覽:934
民法典對婚姻財產的規定 發布:2024-11-20 05:23:51 瀏覽:970
段波民法講的怎麼樣 發布:2024-11-20 04:42:20 瀏覽:637
基層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演講 發布:2024-11-20 04:39:41 瀏覽:221
侵權責任賠償法律規定 發布:2024-11-20 04:39:03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