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香港關於便溺的法規

香港關於便溺的法規

發布時間: 2022-11-16 17:35:14

1. 香港反大陸事件集會(幼童便溺事件)

這個怎麼說呢 就是站在什麼角度看問題 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存在的 也許不止是大陸和香港人 還有可能蘇北蘇南人諸如此類的問題 互相看不起 只是媒體現在銳化了這些矛盾 過幾天 新的矛盾出現 這個事件就會過去了 說到底是樓主年輕了 經歷的多了 就習慣了 不會這么義憤填膺了 因為我以前也是這么過來的。

2. 環衛方面的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第五條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七條國家支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鼓勵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

(2)香港關於便溺的法規擴展閱讀

保護環境的原因:

1、有利於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2、有利於增強節約 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3、有利於增強投資吸引力和經濟競爭力實現轉型跨越。

4、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利於民而又利於國的關繫到千秋萬代的政策。

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3. 「廁所文明」的落差有多大

讓孩子在香港當街小便的大陸夫婦或許沒想過,150年前,英帝國主義政府曾針對香港華人下令,禁止隨地便溺。不過,當時港人並無今天的衛生習慣,「屙屎巷」遍布華人區。
1881年,英國工程師奧斯瓦爾德·查德威克在對太平山等華人居住地的考察報告中寫道:「在香港,通行的糞便處理方法採用中國傳統的運糞桶,掏糞工用手處理糞便,沒有消毒,沒有除臭」。而此時,香港的歐洲人住宅區已配備了沖水廁所和下水系統。
糟糕的衛生條件和擁擠的住宅,為流行病提供了土壤。1894年,太平山區域爆發黑死病,3000人因此死亡。港政府廢棄了太平山的全部住宅,將華人遷入卜花公園修建新的街區,並在此處修建了香港第一個現代公共廁所和浴室。
不過,當歐洲人掩鼻走過香港街頭時,也許忘記了他們習以為常的衛生條件,也不過才實施幾十年。19世紀前,巴黎從窗戶直接潑出糞便的現象久治不絕,架在泰晤士河堤的廁所讓低處行人和船隻飽受「天女散花」之苦。

(一幅中世紀的繪畫,諷刺歐洲人窗口傾倒便壺的行為)
【曇花一現的文明】
人類最早的廁所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那是個相當簡單的設施:地面上的一個孔洞,通向地下放置的可移動的罐子。相對野外隨地解決,這種簡易設施完成了一個飛躍:將排泄物置於可操作的范圍,改善了定居點的環境。
更復雜的設備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克里特島出現。克諾索斯宮殿里,米諾斯文明留下了古代的沖水坐式廁所——將木製座位修在排水渠之上,由僕人擔水倒入溝渠,沖走穢物。這種設備產生了廁所思路的第二次飛躍:通過水,而不是人工,來運走排泄物。不過,這種設施在當時相當昂貴,僅僅是王室能夠享用。

(克諾索斯時期帶排水渠的坐式廁所的還原圖)
羅馬人比米諾斯的宮殿更進了一步。廁所建在劇院或者會場附近,通常座位在十個以上。與我們現在重視隱私等觀念不同,羅馬廁所是社交的場所,它沒有隔間,不分男女,市民們在座位上相互交談,策劃活動,完事兒後用一端裹著海綿的木棍沾著一條小水渠的水清洗私處。當然,對於友好而愛好交往的羅馬人民,這根木棍肯定是分享公用的。

(普通民眾更多使用壺和罐)
不過,這種水渠耗費巨大,只有公共場所和達官顯要才能接通。普通民眾更多使用壺和罐,然後再倒出。這與同一時期的中國城市是類似的。
羅馬人創新的公廁傳統被北方日耳曼蠻族入侵打斷。蠻族沒有領會溝渠的作用,廁所再次變得粗糙。但是他們提供了關於廁所的一些新點子,英格蘭約克郡的一幅畫顯示,海盜如廁後用一片苔蘚擦拭臀部。而其後發展起來的修道院中,僧侶們選用粗布毛料。
中世紀時,人們在城牆突出處搭建廁所,供公共使用,糞便從高處墜落下去,再有耙糞工在夜間運走。城內的排水溝為明溝,設計上有問題,垃圾穢物常將其堵塞,污水四溢。人們雖然沒學會羅馬人的供水技術,卻沿襲了他們的惡習:從窗口傾倒夜壺。17世紀時,凡爾賽市長頒布了一項嚴肅的法令:
「禁止所有人將人體排泄物及其他垃圾直接扔出窗外」。
【東亞式的綠色文明】
人口密集的東亞地區則是另外一種情形。
由於糞便被視為恢復土地肥力的重要來源,東亞地區的廁所文明是綠色環保的,從未出現過西式水沖廁所這種浪費的發明。
人的糞便除了用於土地,還曾做為豬的食物。中國古代曾將廁所建在豬圈之上。這種綠色環保觀念,甚至在早期的帝王那裡亦有體現。漢初,皇室廁所下的糞坑依然是與豬圈連在一起的,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陪愛妃賈姬如廁時,野豬居然沖進廁所驚動御駕。而悲劇的是公元前581年,病重的晉景公姬獳如廁,不慎失足掉進糞坑,淹死後才被手下發現。
到了漢末,帝王失足糞坑裡的不幸就不再會出現。帝王們多用封閉的馬桶,其形制和禮儀不斷登峰造極,帝王權貴如廁,要更衣、焚香,旁邊要有多人陪侍。馬桶底下多鋪設香木製成的炭灰,為除臭、無聲窮盡了想像力。史料中偶爾出現的蹲坑式廁所,往往是用來描述其極盡奢華的,譬如下鋪羽毛,甚至是蝴蝶翅膀。
中國歷史上馬桶最講究的是後蜀亡國之君孟昶(919年―965)。他的便盆是鑲有七彩寶石的黃金製成,宋太祖趙匡胤繳獲孟昶的戰利品後,曾感概這種皇帝如何不亡國。
清末,西方的沖水馬桶傳入中國,但最早接受它的不是皇室,而是華洋雜處的上海富商。袁世凱稱帝後,對西式馬桶相當不感冒,認為有氣味,還是覺得中國式木桶更享受。
古代中國人口較密集的城市,有專門收集糞溺的人力車或牛車,定時沿著街巷挨家挨戶轉一圈,接過婦人們手中桶形或盆形的木質便器後,將之轉運郊外,再轉賣給需要糞肥的農民。
早在北宋時期,汴梁等大都市就出現了公共廁所,這種由專人管理的公共廁所,幾百年後才在歐洲出現。這類公共廁所很多是收費的,為招徠顧客,有些甚至會在牆壁上張貼字畫。糞肥的收入加上廁所門票,使得投資建廁所是門有利可圖的生意。
日本的情形與中國相似。18世紀中期,大阪已產生了糞便的產權,出租,轉賣等權利。住在居民大便的所有權屬於房東,小便屬於租戶。
在工業革命前,東亞地區大城市的人口規模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因為糞便被收集用於施肥的緣故,雖沒有下水系統,但大城市依然能管好旱廁,在歐洲易通過糞便大規模傳播的疾病,很少在東亞的大城市出現。
不過,到了清代,在缺水且人口規模巨大的北京等城市,糞便問題開始變成災難。由於廁所皆收費,從達官貴人到販夫走卒,都習慣了隨地便溺。官方雖有整風運動,但北京事實上成了一個巨大的露天廁所。

(故宮收藏的清代馬桶)
在農村,這從來不是一個問題,家家戶戶都有簡易的茅房。對田產較多的家庭來說,自家的糞便甚至不夠用,所以專以拾糞為業的人,只能收集狗糞、牛糞。東亞精耕細作社會,糞便很難帶來大面積的環境災難。毛澤東的「千村霹靂人遺矢」,從來不是東亞的常態。
【把全城的廁所連起來】
歐洲城市規模長期不大的局面被工業革命打破,大批人口涌進城市,人畜糞便開始成為環境災難。擁擠與骯臟為疾病傳播提供了土壤。
這個時期,抽水馬桶出現了。和米諾斯宮殿的沖水設施一樣,抽水馬桶最初也是貴族玩物。
16世紀末期,英格蘭的約翰·哈靈頓爵士製造了兩個抽水馬桶,一個給自己,一個送給了伊麗莎白女王。他的設計由水箱放水清空便池,但沒有水閥,沒有阻隔下水氣味的設計,沒有配套的管線。當時的貴族更喜歡封閉式馬桶——將夜壺置於木盒內,蓋上蓋子。法王路易十四就喜歡坐在豪華的封閉馬桶上,接見大臣。

(坐在封閉式馬桶上的路易十四)
1775年,第一項現代意義的抽水馬桶專利才由亞歷山大·卡明斯發明。經過其後傑寧斯,克拉普爾,杜愛福等人的不斷改進,抽水馬桶變得方便而便宜。這時,經歷了黑死病,霍亂等疾病的倫敦意識到衛生的重要性。有識之士不斷呼籲改善城市衛生條件,地下管道不斷拓展,抽水馬桶替代了臟臭的便壺,糞坑,走入平常市民家中。

(亞歷山大·卡明斯1775年發明的抽水馬桶)
但歷史和人們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人們用更新的技術將臟物清出室內,卻不加處理全部排到了泰晤士河中,同時,而泰晤士河依然是市民飲用水源,這給霍亂病菌跨區域「擴大再生產」提供了機會,反而促進了疫病流行。
直到19世紀後期,歐洲的流行病學發展起來,人們才意識到病菌與飲用水之間的聯系。英國人開始將排污管線加以處理,布置在飲用水管線下游,抽水馬桶被這些看不見的管線連接起來。
正是有了城市一體化的排污系統工程,才使得抽水馬桶有了革命性的意義,成為西方現代文明的象徵。
1870年後,抽水馬桶迅速在美國流行起來。之後的一個世紀,隨著歐洲國家和美國在全球的強勢地位,抽水馬桶與下水系統作為現代公共衛生的標准設施,擴展到全球的城市中,而東亞農耕式的「自然肥」處理法也因為化肥的出現、農業的變革而萎縮,最終統一於歐洲的衛生習慣中。
解決糞便問題的現代公共系統肇始於歐洲,牲畜數量也是一個特殊原因。人口密集的東亞地區很少有牛馬等大型牲畜,而在歐洲,牛馬的糞便才是土地施肥的主角。
由於擁有數量極為龐大的馬匹,它對歐洲城市造成的糞便壓力遠遠大於人口規模相當的東亞城市。十九世紀末的紐約,大約有20萬匹馬,它們每年排泄的糞便數量高達40萬噸。
【到哪裡找廁所】
中國城市四處便溺的現象在1949年後得到極大改觀。它或許得自中共領導人注重衛生的習慣。延安時代,毛澤東外出散步時,衛士李銀橋會扛著鐵鍬走在身後。但中國解決之道與眾不同,採取的是公共廁所和全民拾糞相結合。從官方宣傳看,後者似乎曾起過更大作用。
1949年後,拾糞長期被拔到難以想像的高度。1959年10月,劉少奇不但稱掏糞工時傳祥和他同為「人民勤務員」,還把13歲的女兒送到時傳祥的隊伍體驗生活,北京副市長萬里更親自背糞。
在上海,1952年前,市區的環衛工人推著木輪糞車,幺喝著到里弄收倒馬桶。1958年開始,幹部、群眾積極參加積肥活動,支援農業生產。環衛專業隊伍為收集流失肥料(即倒入陰溝內的人糞尿),避免新的污染,動員居民的痰盂糞尿上車,或在小便池旁建造蓄尿池和小倒糞口,讓居民倒痰盂糞尿。1960年,上海市靜安區環衛部門在梅家橋建造一座綜合廁所,既可大小便,也可讓居民倒馬桶。
就在這一時期,雷鋒曾創造了不可思議的拾糞奇跡,在撫順、營口每天拾糞300斤。19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學生,每年寒假都有拾糞的任務。

(工人手推木輪糞車上碼頭卸糞)

(曾經的糞票)
由於當時中國流動人口被抑制,加之全民狂熱的拾糞熱情。城市的公共廁所並不多,它主要集中在有圍牆的單位。中國城市大部分家庭都沒有廁所,單位的公廁成為企事業單位社會化的標准配置。
除了辦公區和居住區很容易找到廁所外,單位內部招待所附近也必有廁所。在1970年代,有些小城鎮的單位招待所門前,甚至會有一口大缸,供晚上不願打著電筒找廁所的住客小便之用。
當時的中國城市,雖然沿著街道很難看到廁所,但在城市陌生地段找廁所卻有訣竅:先找到附近最近的單位大門,再找辦公樓或招待所,廁所必在附近。
只有在體育場館、廣場等經常出現大型集會的場所附近才容易找到公共廁所。但在特殊時期並不敷用。北京在舉行各種慶祝集會時,長安街和天安門附近可以魔術般長出很多臨時廁所——有些人行道下面是為此考慮而特製的溝槽,在上面很容易搭建不起眼的臨時廁所。必要時,臨時廁所可多達123座以上。

(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溝槽設計,必要時可做臨時廁所)

(日本災後應急方案:下水道井蓋可迅速變為公共廁所)
1980年代前,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廁所依然是旱廁,雖然它們早已不再承擔集中農田肥料的功能。1980年代末,中國城市居民住房條件突然改善,廁所開始進入家庭,它導致單位在擴建居民樓時,大量拆除了公共廁所。
殘存的公共廁所這時開始才普遍改為水沖式。其典型設計,是一條可人力控制沖水或自動定時放水的水槽替代了糞坑。到了1990年代,它才開始被蹲式馬桶替代。
在城市公共廁所大幅減少的同時,流動人口卻劇烈增長,公共廁所短缺成為頻繁出現的公共議題。於是第一批收費公共廁所應運而生。不過,在大都市人群密集的地段,依然難以看到它們的蹤影。
1995年1月,《中國青年報》曾在《北京最後的糞桶》中介紹過北京掏糞工。幾年後,北京公布興建公廁計劃,天文數字的造價曾引起外地廣泛憤懣。初次從小地方來北京的人,親眼見到的「廁所文明」,與如何找廁所一樣,都大大超出了他們的經驗。

(2013年北京馬拉松比賽中,因流動廁所不足,不少選手「尿紅牆」)
「廁所文明」的落差在發達國家同樣存在。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吉蓮·泰德曾對比過她工作過的東京與紐約的「廁所文明」:日本寫字樓中的公共廁所干凈整潔且對所有人開放,而在紐約,很多寫字樓的公共廁所位置是被人租下來上鎖的。
她的解釋是,日本是個高度均質化的單一民族社會,人們有高度相似的行為習慣,無須擔心有人不懂規矩破壞衛生,而紐約則是個習慣差異極大的多元社會,講究衛生的人,永遠要面對不懂規矩的陌生人。
紐約的「廁所文明」落差,自然遠遠不及今天的中國。大都市有些公共廁所已進化到有免費手紙、擦手紙、烘乾機,而多數中國人依然需要提醒「便後沖水」。中國社會的「廁所文明」落差之大,也許只有多數國民尚未養成進廁所習慣的印度略勝一籌。
硬體上,香港也許是今天世界「廁所文明」的最高級。
列寧曾在《論黃金在目前和在社會主義完全勝利後的作用》這樣暢想過:「我們將來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勝利以後,我想我們會在世界幾個最大城市的街道上用黃金修建一些公共廁所。」黃金廁所沒有在莫斯科、平壤或北京出現,而是2001年在香港誕生,出資建造者林世榮特意在黃金廁所擺放了一套《列寧全集》。

(香港金廁所內景)
在開放「港澳自由行」之後,每天從內地洶涌而來的人流進入擁有黃金廁所的香港,將香港境內「廁所文明」的落差,迅速放大到超過北京、上海、廣州的程度——就像東京的「廁所文明」瞬間降到了紐約。
大陸客讓小孩當街便溺事件後不久,有人用google地圖證明,在便溺現場,500米內其實有很多個廁所,並不需要排隊。但是,對大多數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在旺角西洋菜南街找到500米內的其他廁所,並不比找到直線距離只有2200米的那家黃金廁所更容易。

4. 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不得限制幼兒便溺的次數,時間等.這句話對么

摘要 但是,小朋友自主掌控這份「條件反射」實踐過程中,難免有一些突發情況,或者讓人特別無奈,或者無比尷尬,這些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區別對待。但是核心,依然是要保護孩子自主探索的信心。

5. 呼和浩特市城市環境衛生和車輛停放秩序違法行為處罰規定(試行)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規范車輛停放秩序,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市轄區的城市化地區、經濟開發區以及工業園區。第三條本市市容環境衛生和車輛停放秩序管理工作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部門協作、多方參與、公眾監督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第四條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負責城市環境衛生違法行為處罰的組織實施工作。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車輛停放秩序事項的處罰的組織實施工作。

市四區、開發區城市管理部門和公安交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城市環境衛生和車輛停放秩序違法行為處罰的組織實施工作。第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維護市容環境衛生和車輛停放秩序的義務,並有權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

城市管理實施部門應當建立社會投訴、舉報、獎勵機制,並可對投訴、舉報人給予獎勵。第六條禁止在城市重點管理區域內隨意便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立即清理,並可視情節給予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在各類建築物、構築物和城市傢具周圍隨意便溺的;

(二)在城市道路及照明等公用設施范圍內隨意便溺的;

(三)在供熱、供水、排水、供電、燃氣等設施安全保護范圍內隨意便溺的;

(四)在城市園林、綠地范圍內及樹木周邊隨意便溺的;

(五)向各類垃圾桶、轉運箱、環衛推車等環境衛生服務設施內及周圍隨意便溺的。

在城市其他管理區域內隨意便溺的,責令其立即清理,並視情節可處500元以下罰款。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維護公共環境衛生,禁止下列影響環境衛生的行為:

(一)隨地吐痰、嘔吐的;

(二)亂扔果皮、紙屑、煙蒂、口香糖的;

(三)亂扔一次性餐具、塑料袋和其他包裝物的;

(四)亂扔廢舊電池、廢舊電器等有害廢棄物的;

(五)亂扔動物屍體的;

(六)在露天場所和垃圾收集容器內焚燒樹葉、垃圾的。

違反本條規定,有以上行為之一的,責令其立即清理,可以對個人處1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第八條機動車駕駛人應當規范停放車輛,不得亂停亂放,隨意停靠,車輛停放應當嚴格按照停車泊位施劃的范圍、方向等標志標線要求停放。違反本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立即改正,可處50元以上150元以下罰款:

(一)隨意在各類市政道路、公園游園、市政設施等未設定機動車停車地點停放的;

(二)在各類停車場超出泊位停車,不按車位內指示的朝向、范圍停車的;

(三)其他不按規定停車的情形。

對於自行車、電動車、三輪車等非機動輛隨意停放或擠占機動車停車位的,責令其立即改正,可處1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第九條禁止在市城區及開發區范圍內飼養豬、羊、牛、兔、雞、鴨、鵝、食用鴿等畜禽。

居民飼養寵物不得影響環境衛生,對寵物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場所產生的糞便應當即時自行清除。

本市養犬居民應嚴格遵守環境衛生管理規定,攜犬出戶時對犬只束犬鏈,由成年人牽引,並准備清理糞便的工具,對犬只在戶外排泄糞便的,應立即清除,不立即清除的,處以50元罰款。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污水、垃圾、糞便等倒入雨水箅,不得擅自挪移各類井蓋,將廢棄物倒入其中。有上述情形的,責令其立即改正,可以並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道路路面、沿石、電桿、樹木和其他公共設施上塗寫、刻畫、張貼、懸掛各類廣告、宣傳品。不得在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隨意散發廣告和宣傳品。不得在樓道、電梯等物業管理區域內違規設置廣告,不得張貼、刻畫、塗寫。

違反本條規定的,對實施者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可以並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組織實施的單位和個人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第十二條機動車、非機動車駕駛人和乘坐人在駕駛或乘坐機動車、非機動車時不得隨意拋撒煙蒂、果皮等各類物品。

違反本條規定的,對實施者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並處50元的罰款。第十三條在運輸建築垃圾和物料時,不得丟棄、遺灑。

違反本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6. 為什麼內地人喜歡在地鐵上蹲,而香港人不喜歡蹲有什麼歷史原因還是其他的

沒有其他原因,在地鐵上蹲的人純粹是一種習慣,而且是通過遺傳得來的一種習慣。
這個地區在久遠的歷史時期處於較貧困地區,人們習慣在露天場合群聚吃飯,不帶凳子等坐具,很方便地取站姿,站累了就蹲。一代傳一代,就成了自然習慣,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已經是現代城市生活,乘坐地鐵,但這遺傳因子卻並沒有消失。
舉個例子,小貓在水泥地上便溺之後,明知用爪子抓不起泥土蓋住便溺,也要用爪子在水泥地上扒幾下才離開,就是一種通過遺傳得來的習慣。
一些地區,在久遠的年代以前沒有上述生活習慣導致喜歡蹲,所以後人就沒有喜歡蹲的習慣。香港就是這樣。

7. 4·15幼童香港小便事件的起因


警方於2014年4月15日下午約5時半接獲市民報案,指於旺角西洋菜南街13至15號對開有人打架。人員接報到場,初步調查顯示,1名33歲姓薛內地男子及1名29歲姓付內地女子讓兩歲兒子於街上便溺時,一名29歲姓王記者以相機拍下情況,姓薛男子就此與該名姓王記者發生爭執。

8. 家門口有人隨地小便 ,有啥好的解決辦法

掛一面鏡子讓那些隨地小便的人看看自己小便是什麼狗樣,要不就在問口裝上監視器,看看是誰,然後把圖列印出來貼在門口。看看還有誰這么不要臉。

法例第8條規定:

(1) 任何人不得在以下地方大小便:

(a) 任何街道、公眾地方或公眾看得見的地方。

(b) 建築物的任何公用部分,而該公用部分並非洗手間或水廁。任何正在照顧或看管一名12歲以下兒童的人,不得在沒有合理因由下,准許該兒童在以下地方大小便。

4月22日起,指責港人的言論,廣泛引用了名為《從法律角度看小童香港便溺案》的網文觀點。該篇來自作者「黎蝸藤」博客的評論文中,認為兒童便溺的圖片和影像是兒童色情物品的一種。港人拍攝兒童便溺的行為有「生產「兒童色情物品的嫌疑。

拍攝者在相機記憶卡上留有這個圖像則是確定無疑的「管有」兒童色情物品。因此,孩子父親爭奪相機記憶卡,是中止拍攝者正在進行的「生產」 和「管有」兒童色情物品的犯罪行為的正當手段,又是防止他「發布」 兒童色情物品的犯罪行為的必要手段,完全合法合理。

熱點內容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