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條例
⑴ 雲南省無線電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無線電波秩序,合理規劃、有效利用和保護無線電頻譜資源,促進無線電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網(以下簡稱無線電台),生產、進口、銷售、使用無線電發射設備,以及使用輻射無線電波的非無線電設備,應當遵守本條例。
軍隊系統的無線電管理依照國家和軍隊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無線電台,是指開展固定、移動、廣播電視、航空、氣象、空間、射電天文等無線電業務所需的發射設備、發射與接收的組合設備及其網路。
本條例所稱的輻射無線電波的非無線電設備,是指輻射無線電波的工業設備、科研設備、醫療設備、電氣化運輸系統、高壓電力線及其他電器裝置。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領導,執行無線電頻率規劃,鼓勵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利用,推廣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無線電先進技術,提高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經濟社會效益。第二章 管理機構及其職責第五條省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全省無線電管理工作;自治州、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以下簡稱地、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無線電管理工作;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政府辦公室或者其他機構中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管理人員,協助上級無線電管理機構做好無線電管理工作。
公安、安全、海關、質量技術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建設、環保、工商、廣播電視、體育、教育和民航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無線電管理工作。第六條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實施無線電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定全省無線電事業發展規劃、頻率規劃和具體管理規定,負責無線電管理工作的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
(二)負責全省無線電頻譜資源和無線電台址地面資源的管理,審批無線電台的設置、使用,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台執照》(以下簡稱無線電台執照);依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程序收取無線電頻率佔用費等費用;
(三)負責無線電監測工作;
(四)協調處理無線電管理事宜,指導設台單位的無線電管理工作;
(五)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
(六)提供無線電技術咨詢和人員培訓服務。第七條地、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實施無線電管理的法律、法規,負責無線電管理工作的行政執法和監督檢查;
(二)審查無線電台的建設布局和台址;
(三)按照許可權審批無線電台的設置、使用,核發無線電台執照;
(四)受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委託,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無線電頻率佔用費;
(五)實施無線電監測;
(六)提供無線電技術咨詢和人員培訓服務。第三章 無線電台管理第八條設置、使用無線電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二)無線電設備的技術指標符合國家標准並獲得型號核准證;
(三)符合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制定的無線電台址規劃;
(四)操作人員熟悉無線電管理的有關規定,並具有相應的業務技能和無線電管理機構認可的操作資格;
(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管理人員並經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法律和業務培訓合格;
(六)有相應的管理制度;
(七)符合城市建設規劃和風景名勝區、古建築保護等規劃。第九條設置、使用無線電台,應當向無線電管理機構提交申請書、選址方案和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證。
設置、使用下列無線電台,還應當提交相應材料:
(一)雙向衛星地球站衛星通信網批件、運營許可證、擬選站址的電磁環境測試和干擾分析報告;
(二)微波站路由圖、各站電磁環境測試和干擾分析報告;
(三)無線通信網網路建設(擴容)方案和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
(四)雷達站電磁環境測試和干擾分析報告;
(五)廣播電台、電視台頻率批准文件。第十條設置、使用無線電台按照下列規定許可權審批:
(一)跨地、州、市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的,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二)駐華代表機構、來華團體、客商等外籍用戶設置、使用無線電台或者攜帶、運載無線電設備的,由業務主管部門或者接待單位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按照許可權審批或者審核;
(三)邊境地區建設工程、貿易合作項目需要建立臨時跨國界無線電通信的,由業務主管部門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按照許可權審批或者審核;
(四)其他按照國家規定須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的無線電台,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批。
除前款規定外,在地、州、市行政區域內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的,報當地無線電管理機構按照許可權審批或者審核。
⑵ 貴州省無線電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無線電管理,維護空中電波秩序和保護電磁環境,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障無線電業務的正常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無線電頻率,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研製、生產、進口、銷售和維修無線電發射設備,使用輻射無線電波的非無線電設備,保護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以下簡稱射電望遠鏡)電磁環境,建設和保護無線電管理技術設施,實施無線電安全保障以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無線電管理工作的領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協調解決無線電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第四條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負責全省除軍事系統外的無線電管理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在市、州設立派出機構。
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在市、州設立的派出機構(以下簡稱派出機構)按照職責和許可權負責本轄區內的無線電管理工作,負責實施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和無線電台(站)設置、使用許可,負責無線電監測及干擾查處、無線電監督執法、無線電檢測、無線電安全保障等無線電管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確定管理部門,協助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無線電管理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無線電管理相關工作。第五條無線電管理工作應當服務保障大數據戰略行動,鼓勵支持對無線電頻譜資源的科學技術研究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利用效率。第六條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加強無線電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無線電管理知識,保護依法設置的無線電台(站)和設施設備。第七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使用無線電頻率,不得對依法開展的無線電業務造成有害干擾,不得利用無線電台(站)、設備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第二章無線電頻率、台(站)與發射設備管理第八條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國家規定的頻率分配許可權,編制本省無線電頻率使用規劃。
無線電頻率使用規劃應當優先保障國防安全、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頻率使用需求。第九條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在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確定范圍內實施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在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有效期內,每年對無線電頻率使用情況和使用率等進行監督檢查。第十條在市州設置、使用有固定台址的無線電台(站),由無線電台(站)所在地派出機構實施許可。設置、使用沒有固定台址的無線電台(站),由申請人住所地派出機構實施許可。跨市州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由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實施許可。需要使用無線電台識別碼(含呼號)的,同時核發無線電台識別碼。
無線電台(站)需要變更、增加無線電台識別碼的,由實施無線電台(站)許可的部門(機構)核發。第十一條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建立自檢制度,及時、准確記錄設備技術指標和工作狀態,並按照無線電台(站)許可要求於每年3月31日前向原許可部門(機構)報告上一年度無線電頻率使用及無線電台(站)自檢情況,並對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許可部門(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每年對無線電台(站)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十二條研製、生產、銷售和維修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採取措施有效抑制電波發射,不得對依法設置、使用的無線電台(站)產生有害干擾。進行實效發射試驗的,應當向所在地派出機構申請辦理臨時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手續。
除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發射設備外,生產或者進口在本省銷售、使用的其他無線電發射設備,應當取得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型號核准,並在設備上標注型號核准代碼。第十三條銷售依法應當取得型號核準的無線電發射設備的,銷售商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通過書面或者網路等方式,將經營主體的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方式、經營地址以及銷售設備的類型型號、生產廠商名稱、型號核准代碼等信息向注冊地派出機構備案,並對備案信息的真實性負責。
⑶ 雲南省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辦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確保氣象探測信息的代表性、准確性、連續性和可比較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雲南省氣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適用本辦法。第三條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危害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行為。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將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五條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
設有氣象台站的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做好本部門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工作,並接受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無線電管理、環境保護、林業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有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做好本區域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氣象主管機構等有關部門編制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依法納入城鄉規劃並組織實施。
城鄉規劃部門在組織編制、調整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涉及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劃的,應當徵求同級氣象主管機構的意見。第八條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保護標准和具體要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氣象主管機構,並向同級發展改革、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無線電管理、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備案。第九條在氣象台站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應當徵求建設工程所在地氣象主管機構意見;涉及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的,應當經省氣象主管機構書面同意。
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等有關部門應當將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要求納入建設項目審查的內容,涉及危害氣象探測環境,建設單位未徵得省氣象主管機構書面同意的,有關部門不得批准其開工建設。第十條下列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一)大氣本底站、國家氣候觀象台、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國家無人值守自動氣象站、區域氣象觀測站;
(二)高空氣象觀測站、天氣雷達站、氣象衛星接收站;
(三)太陽輻射觀測站、酸雨監測站、農業氣象站、大氣成分觀測站、雷電監測站、風(溫)廓線雷達站、地基全球定位系統氣象觀測站、風能資源觀測站、生態氣象觀測站;
(四)氣象專用頻道、頻率、線路、網路及其設施;
(五)其他應當保護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第十一條禁止實施下列危害國家氣候觀象台探測環境的行為:
(一)在觀測場周邊2000米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修建高度超過距觀測場距離1/10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改變觀測場周邊500米范圍內下墊面的性質;
(三)在觀測場周邊50米范圍內,種植高度超過1米的樹木和作物等。第十二條禁止實施下列危害國家無人值守自動氣象站探測環境的行為:
(一)在觀測場周邊10米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修建高度超過1米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在觀測場周邊10米范圍內,種植高度超過1米的樹木和作物等;
(三)阻擋觀測儀器感應面通風。第十三條禁止實施下列危害天氣雷達站探測環境的行為:
(一)設置造成天氣雷達回波強度損失大於1分貝的障礙物;
(二)設置造成雷達接收機靈敏度損失大於1分貝的有源干擾;
(三)設置影響天氣雷達探測的電磁干擾源;
(四)設置干擾或者影響天氣雷達的設施。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對天氣雷達站探測環境保護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四條氣象台站站址應當保持長期穩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遷移氣象台站。確需遷移氣象台站的,擬遷新址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並經省氣象主管機構組織評估:
(一)能夠代表當地天氣氣候特徵,並符合國家氣象觀測站網布局;
(二)符合國家規定的氣象探測環境技術標准;
(三)具備氣象台站建設、業務運行必要的用地、供電、供水、交通、通信等基礎條件;
(四)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⑷ 雲南省城鄉規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鄉規劃管理,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及其監督管理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分為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州(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縣(市、區)域村鎮體系規劃和跨行政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包括城市群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第三條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保護生態,保護壩區農田,因地制宜建設山地城鎮,並符合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的需要。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城鄉規劃工作的領導和監督,根據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依法組織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並將城鄉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城鄉規劃委員會,作為城鄉規劃決策的議事機構,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確定的工作職責開展工作,為城鄉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提供決策依據。城鄉規劃委員會由有關部門、專家和公眾代表組成。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市轄區、開發區(園區)設立的派出機構,按照規定職責承擔有關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所屬的規劃建設管理機構,依法做好規劃管理工作。街道辦事處配合縣(市、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做好城鄉規劃管理的有關工作。村(居)民委員會可以配備規劃協管員,協助做好相關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林業、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鄉規劃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縣人民政府駐地鎮的總體規劃綱要、建設用地和人口規模進行審查,審查意見作為城市總體規劃審批的依據。第七條鼓勵開展城鄉規劃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制定城鄉規劃地方標准、規范,建設城鄉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城鄉規劃信息共享,提高城鄉規劃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能。第八條城鄉規劃的制定、修改、實施和監督檢查,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等制度,聽取公眾意見,接受公眾監督。第二章城鄉規劃的制定和修改第九條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編制,經省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國務院審批。
昆明市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編制、審批按照城鄉規劃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其他州(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由州(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編制,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縣(市、區)域村鎮體系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州(市)人民政府審批。
前三款規定的城鎮體系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辦理。第十條跨州(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包括城市群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省人民政府的決定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具體負責編制,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跨縣(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包括城市群規劃)由州(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州(市)人民政府的決定和州(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具體負責編制,報州(市)人民政府審批。第十一條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應當與相應的城鎮體系規劃相銜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布局、選址應當符合和滿足相應的城鎮體系規劃確定的城鎮功能及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和區域空間管制的規定及要求。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防災減災、住房保障、綜合交通體系、人民防空工程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城鎮特色、綠地系統、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公共服務設施以及通信、供水、排水、供電、燃氣、消防、環衛等各類專項規劃,應當納入相應的城鄉規劃統籌安排。
依法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城市建設等專項規劃,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⑸ 雲南省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無線電電磁環境,有效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保障電磁頻譜空間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無線電電磁環境的保護,適用本條例。
軍隊的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本條例所稱無線電電磁環境,是指存在於給定場所的所有無線電電磁現象的總和。第三條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堅持統一規劃、分級保護、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依法取得的無線電頻率和依法設置、使用的無線電台(站),其電磁環境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擾、破壞。
無線電頻率、台(站)的使用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無線電電磁環境的義務。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統籌規劃,制定政策和措施,促進無線電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第六條省、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和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無線電管理工作的機構主管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職責第八條省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全省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制度,審查保護規劃和保護區劃定方案,協調跨行政區域及邊境地區的有關保護工作。
省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與軍隊無線電管理機構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協調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的有關事宜。第九條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負責制定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組織編制和實施保護規劃,劃定保護區,依法查處違法行為。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無線電管理工作的機構,負責實施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第十條省和州(市)無線電監測機構負責無線電電磁環境的監測、評估和電磁兼容分析工作。第三章預防第十一條省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將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納入全省無線電事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組織編制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州(市)人民政府應當將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納入本級城鄉建設總體規劃。
編制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應當聽取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意見。第十二條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根據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劃定保護區,並徵求發展改革、規劃(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予以公告。第十三條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編制的保護規劃和劃定保護區的具體方案,在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前應當經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查同意。第十四條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區劃分為三級:
(一)一級保護區:是指關系公共安全的重要設施的電磁環境保護區域,包括民用航空地面無線電台(站)、安全業務台(站)等區域;
(二)二級保護區:是指對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區域,包括鐵路、航運調度台(站)和大型衛星地球站、對空情報雷達站、射電天文台、無線電監測和測向台(站)等區域;
(三)三級保護區:是指無線電業務運用集中的區域,包括公用通信網、專用通信網等台(站)集中的區域。
無線電台(站)不符合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規劃和無線電頻率規劃的、未依法取得無線電頻率許可和無線電台(站)許可的,不得列為保護區。第十五條一、二級保護區內,確需設置保護台(站)以外的其他無線電台(站)的,應當進行無線電電磁環境測試和電磁兼容分析。無線電管理機構作出是否許可決定前,應當組織專家論證;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應當召開聽證會。
三級保護區內禁止新設雷達、大功率微波及發射功率大於 100瓦(W)的無線電台(站),申請新設其他無線電台(站)應當提交電磁兼容分析報告。第十六條在保護區以外的其他區域,申請設置發射功率在100瓦(W)以上的無線電台(站),應當進行無線電電磁環境測試、電磁兼容分析。第十七條在一、二級保護區范圍內不得新建、使用對無線電台(站)造成影響的下列設施設備:
(一)高壓輸電線及變電站;
(二)工業、科學和醫療等輻射無線電波的非無線電設備;
(三)建築物、金屬柵欄、架空金屬纜線等設施。
⑹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條例(2019修正)
第一條為了加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以下簡稱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確保射電望遠鏡運行環境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貴州省無線電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以下簡稱電磁波寧靜區)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及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電磁波寧靜區是指為保障射電望遠鏡正常運行必備的電磁環境所劃定的保護區域,以射電望遠鏡台址為圓心、半徑5公里的區域為核心區,5公里至10公里的環帶為中間區,10公里至30公里的環帶為邊遠區。
核心區為禁止開發區,中間區為限制開發區,邊遠區為適度開發區。第四條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實行科學管理、保障安全、保護資源、促進發展的原則。第五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綜合協調管理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編制國土空間、環境保護和發展規劃,並將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六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做好電磁波寧靜區開展科研、科普、考察、參觀、文化、旅遊等活動的組織管理工作。
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在電磁波寧靜區內的重要交通節點設置警示、指引、訪客須知等標識牌。第七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與射電望遠鏡有關的網路信息安全工作。第八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科學技術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管理工作。
射電望遠鏡電磁環境安全保障相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電磁波寧靜區的環境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九條省無線電主管部門派駐本州無線電管理機構承擔電磁波寧靜區電磁環境保護的具體工作。第十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宣傳工作。
每年9月25日為自治州天文科普活動日。第十一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保護電磁波寧靜區環境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監督、勸阻和舉報。
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對環境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第十二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磁波寧靜區植被、水體和地貌的保護,組織制定實施電磁波寧靜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建立森林防火聯防機制,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核心區為森林防火常年禁火區,中間區、邊遠區為重點防火區。第十三條核心區內的地方公益林和林木所有權人申請納入補償的商品林參照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補助資金不足部分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承擔。第十四條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核心區內十五度以上坡耕地納入退耕還林規劃,並組織實施。第十五條核心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建設對射電望遠鏡產生電磁環境影響的項目或者輻射無線電波的設施;
(二)採伐、狩獵、開墾、燒荒等破壞環境的活動;
(三)傾倒、遺撒或者堆放固體廢物;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第十六條中間區內建設對電磁環境產生影響的項目以及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或者建設輻射無線電波的設施的,應當符合射電望遠鏡電磁環境保護要求;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徵求射電望遠鏡管理單位意見,並徵得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同意,未經同意,項目審批單位不得批准。第十七條邊遠區內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或者建設輻射無線電波的設施時,應當進行電磁兼容分析和論證,經論證對射電望遠鏡正常運行產生影響的,不得設置、使用或者建設;建設重大項目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徵求省人民政府無線電主管部門意見。第十八條中間區、邊遠區內新增項目的審查審批由州人民政府依據電磁波寧靜區的相關保護要求做好統籌工作,涉及重大項目的審批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九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做好電磁波寧靜區內電磁波的巡查排查工作。
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以下簡稱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確保射電望遠鏡運行環境安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以下簡稱電磁波寧靜區)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及相關管理工作,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電磁波寧靜區是指為保障射電望遠鏡安全運行必備的電磁波環境所劃定的保護區域,以射電望遠鏡台址為圓心、半徑5公里的區域為核心區,5公里至10公里的環帶為中間區,10公里至30公里的環帶為邊遠區。第四條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實行科學管理、保障安全、保護資源、促進發展的原則。第五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內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綜合協調管理機制,編制環境保護規劃,並將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第六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寧靜區內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磁波寧靜區植被、水體和地貌的保護,組織制定實施電磁波寧靜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氣象災害防禦規劃,建立森林防火聯防機制。
核心區為森林防火常年禁火區,中間區、邊遠區為重點防火區。第七條核心區內的地方公益林執行國家公益林補償標准,商品林經林木所有權人申請,可納入國家公益林管理,所需經費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承擔。第八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核心區內十五度以上坡耕地納入退耕還林規劃,並組織實施。第九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內的縣級人民政府天文主管部門根據職責負責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協調工作。第十條自治州無線電管理機構根據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的委託具體承擔電磁波寧靜區電磁輻射管理工作,應當在進入核心區的交通路口設置警示標識。第十一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內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水務、農業、旅遊、公安、交通運輸、工業和信息化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加強電磁波寧靜區的環境保護和管理。第十二條核心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核心區環境保護和射電望遠鏡無關的建設項目。
已建成的與核心區環境保護和射電望遠鏡保護無關的建設項目、建築物、構築物按照規定限期拆除或者關閉。第十三條核心區內禁止開展破壞環境的砍伐、狩獵、開墾、燒荒等活動。第十四條核心區內禁止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核心區內禁止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第十五條中間區內嚴禁設置、使用工作頻率在68兆赫茲以上3000兆赫茲以下且發射有效功率100瓦以上的無線電台(站)。設置、使用其他無線電台(站)及建設產生輻射電磁波的設施時,應當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組織電磁兼容論證。第十六條邊遠區內設置、使用工作頻率在68兆赫茲以上3000兆赫茲以下和發射有效功率100瓦以上的無線電台(站),應當報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組織電磁兼容論證。第十七條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內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電磁波寧靜區環境保護的宣傳。
每年9月25日為自治州天文科普活動日。第十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保護射電望遠鏡電磁波寧靜區環境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監督、勸阻和舉報。
自治州人民政府及電磁波寧靜區內的縣級人民政府對環境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第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第二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除可以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給予處罰的以外,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對造成破壞的,可以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二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規定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依法處以罰款。第二十二條對寧靜區負有管理職責的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二十三條本條例未規定處罰的其他違法行為,法律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⑻ 《無線電管理條例》宣傳標語
1、《條例》頒布二十載,無線電管理無處不在。
2、嚴格監管無線電頻率,竭誠為首都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3、學習貫徹《物權法》,保護國家無線電頻譜資源。
4、學習落實“十八大”精神,用好無線電頻譜資源。
5、嚴格遵守無線電法規,確保無線電信息安全。
6、嚴格遵守無線電管理規定,共同維護空中電波秩序。
7、嚴禁非法設台,保護電磁環境,促進和諧發展。
8、嚴禁非法設台,保障通信安全,保護電磁環境,促進和諧發展。
9、嚴禁非法設台,破壞電磁秩序。
10、嚴禁非法設台,違者必究。
11、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佔用頻率資源和設置無線電台站。
12、嚴禁擅自設置電台,私自佔用頻率違法。
13、嚴肅查處利用無線電作弊行為。
14、嚴肅查處無線電干擾,有擾必查,有查必究。
15、依法保護合法設台,堅決取締非法電台。
16、依法查處私設電台,保護合法電台權益。
17、依法管理頻率資源,遵規設置使用無線電設備。
18、依法管理無線電頻率資源,遵規設置使用無線電設備。
19、依法加強無線電管理,促進無線電事業健康發展。
20、依法加強無線電管理,積極為經濟建設服務。
21、依法繳納無線電頻率佔用費是每一個頻率使用單位或個人應盡的義務。
22、依法繳納無線電頻率佔用費是頻率使用者的義務。
23、依法用頻,維護電波秩序。
24、《無線電台執照》是使用無線電台站的唯一合法憑證。
25、《物權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無線電頻譜資源屬國家所有。
26、故意干擾無線電業務,觸犯國家《刑法》。
27、貫徹《無線電管理條例》,保護頻譜資源,保障無線電信息安全暢通。
28、貫徹《無線電管理條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29、貫徹《無線電管理條例》,促進無線電事業發展。
30、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保護無線電頻譜資源。
31、貫徹無線電管理法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32、貫徹無線電管理法規,維護空中電波秩序。
33、貫徹執行《北京市無線電管理辦法》維護首都空中電波秩序。
34、貫徹執行無線電管理條例,服務中國夢。
35、遵守《無線電管理條例》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36、遵守無線電法律法規,服務經濟國防建設。
37、遵守無線電管理法規,是首都公民的義務。
38、為了你我他的聯絡暢通,請自覺遵守《無線電管理條例》。
39、為了您手機的正常通信,請共同遵守無線電管理法規。
40、國家對無線電頻譜實行統一規劃,合理開發,科學管理,有償使用。
41、合法設台依法保護,非法電台堅決取締。
42、合法設置無線電台,有償使用頻譜資源。
43、合法使用無線電頻率,依法設置無線電台站。
44、合法使用無線電頻譜,維護良好的通信秩序。
45、合理有效利用頻譜資源,依法自覺維護電磁環境。
46、遵守無線電管理規定,享受無線美好生活。
47、自覺遵守無線電管理法規,切實保障無線電通信暢通。
48、普及無線電管理法規,增強全民法律意識。
49、設置電台先申請,領取執照再使用;私設電台危害大,堅決取締不留情。
50、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辦理無線電台執照。
51、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必須申請行政許可,辦理無線電台執照。
52、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或者擅自佔用頻率,以責令停止使用後拒不停止使用,觸犯國家《刑法》。
53、自覺遵守《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合理利用頻率資源。
54、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合理利用無線電頻率資源。
55、私設電台,干擾無線電波秩序,觸犯國家《治安管理處罰法》。
56、良好的空中電波秩序,需要你我共同維護,請自覺遵守《無線電管理條例》。
57、良好電波秩序,需要你我共同維護,請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58、故意干擾無線電業務正常進行,或者對正常運行的無線電台(站)產生有害干擾,經有關主管部門指出後拒不採取有效措施消除,觸犯國家《治安管理處罰法》。
⑼ 雲南省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電信設施建設,保障電信設施安全和通信暢通,促進電信業健康發展,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優質安全的電信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電信設施的建設和保護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電信設施,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電信服務並實現電信功能的通信交換、傳輸設備及其配套設施,包括通信機房、基站、光(電)纜、管道、桿(塔)、分線箱(盒)、交接箱(間)、節點設備等。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電信事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支持電信設施建設的資金、土地等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建設和保護的相關重大問題。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做好電信設施建設與保護的相關工作。第四條省電信管理機構負責全省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工作。其委託的信息化主管部門等行政機關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下簡稱受委託組織)依照委託的范圍和許可權履行相關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林業、商務、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電信設施建設和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五條電信設施屬於公共基礎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電信業務經營者依法從事電信設施建設、危害電信設施安全。第六條鼓勵民間資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與電信設施建設和維護。第二章規劃建設第七條省電信管理機構應當編制本省電信行業發展規劃,報省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批准。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編制城鄉規劃時,應當編寫電信設施建設章節,並徵求省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受委託組織的意見。
縣級以上有關部門在編制、修訂涉及電信設施建設的相關專項規劃時,應當徵求省電信管理機構或者受委託組織的意見。
電信業務經營者編制企業發展規劃,應當符合城鄉規劃、電信行業發展規劃和有關專項規劃。第八條電信設施建設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優化配置、資源共享、破除壟斷的原則,執行國家通信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並符合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要求。第九條省電信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電信行業發展規劃,統一組織電信設施的建設,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新建、改建或者擴建電信管道、移動通信基站、桿路、鐵塔等設施,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統一建設或者聯合建設。第十條公共機構辦公場所、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其管理者應當為電信設施建設提供必要的場地。
電信業務經營者可以在商用、民用建築物上設置小型天線、移動通信基站等公用電信設施,但事先應當與建築物產權人或者使用人進行協商,並滿足建築物的荷載要求,保證建築物安全、正常使用,按照協商支付使用費。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一規劃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溝),為電信線路入地提供條件。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在城市規劃控制區內建設架空電信線路,城市建成區內已有的架空電信線路應當逐步入地。
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以及城市廣場等區域建設電信設施,應當依法保護歷史文物和自然資源,採取美化或者隱蔽措施。第十二條下列建設項目應當配套建設電信設施:
(一)開發區、產業園區;
(二)城鎮道路、高等級公路、軌道交通、鐵路;
(三)機場、車站、港口、碼頭;
(四)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館;
(五)公共機構辦公場所、住宅小區;
(六)旅遊景區、村鎮、集鎮。
前款所列項目的建築物內的電信管線和配線設施以及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的電信管道,應當納入建設項目的設計文件,並隨主體工程同時施工與驗收。所需經費應當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第一款所列項目的開發者、所有者和管理者應當為電信經營者使用區域內電信設施提供平等的接入和使用條件。
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通過與項目開發者、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電信用戶簽訂排他性協議等方式,阻礙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進入區域提供服務,限制用戶選擇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依法開辦的電信服務。
⑽ 雲南省無線通信網路建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無線通信網路建設管理,保障通信安全暢通,維護相關權益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無線通信網路的規劃建設、基站設置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的無線通信網路,是指公眾移動通信、無線集群通信和無線接入等移動通信的無線網路。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無線通信網路基礎設施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林地利用保護規劃,並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無線通信網路建設管理的綜合協調、指導工作。無線電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相關頻率使用、規劃審查、基站設置等管理工作。
省通信管理機構負責公眾移動通信網路建設的監督管理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無線通信網路建設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四條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的城鄉規劃,應當設立無線通信網路建設章節。
有關單位編制開發區、產業園區、城市更新片區、旅遊景區和交通樞紐、高速公路、鐵路等建設規劃,應當同時編制無線通信網路建設子規劃。
無線通信網路建設項目應當納入城市、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基站站址和機房、天線、管道等設置要求。第五條省級電信業務經營者編制公眾移動通信網路建設規劃,上報前應當聽取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意見。
州(市)級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根據無線電台站址規劃編制基站年度建設計劃,報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審查。審查結果由州(市)無線電管理機構向社會公布,並抄送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建設單位編制無線集群通信系統建設規劃或者計劃草案,應當徵求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意見。第六條項目建設單位在機場、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建設活動中,應當將基站機房、電源系統、傳輸管線等設施與建設工程同步設計、施工、驗收。
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審查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時,應當同時審查有關無線通信網路建設的初步設計。第七條建築物、構築物內的信號盲區或者弱區、大型公共場所等區域應當設置室內無線電信號覆蓋系統,並符合國家和本省的相關標准、規范。
設計室內無線電信號覆蓋系統,應當滿足多套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共享要求。第八條電信業務經營者佔用場地、設施,應當與權利人簽訂相關協議並支付場地、設施租賃費。不得簽訂排斥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共享相關基礎設施資源的協議。第九條供電企業應當為基站設施的電力接入提供便利條件,及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按照規定收取費用。電力用戶向電信業務經營者轉供電的,應當經供電企業委託並簽訂協議。電費由電信業務經營者向供電企業交納。第十條基站選址應當優先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非居住建築物、構築物或者政府投資建設的其他非居住建築物、構築物選址。
物業管理單位應當按照基站建設要求為基站設置提供條件。第十一條在下列場所設立基站的,其管理單位應當提供機房、天線位置、管道以及電力接入等條件:
(一)政府投資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公園、廣場、生態控制區域、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設施、居住小區;
(三)政府投資建設的其他設施。第十二條室外基站的選址、設置使用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居民區選址的,需徵得相關業主和物業服務單位的同意;
(二)在辦公區選址的,需符合信息安全控制區管理規定;
(三)在風景名勝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區、文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選址的,需符合景觀風貌要求,並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單位同意;
(四)在建築物、構築物上設置基站的,需徵得產權人同意,並採用小型化、隱蔽化的方案建設,天饋線走向、布局與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相協調;
(五)在民用或者商用建築物、構築物上設置基站的,需在施工前15日以上,通知產權人或者使用人。第十三條電信業務經營者之間基站選址距離相近或者重疊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應當協調共用同一站址資源。
編制室內無線電信號覆蓋系統建設方案,應當遵循多網合一、資源共享原則。電信業務經營者之間未達成共建共享協議的,由無線電管理機構協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