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校園貸與法律法規

校園貸與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 2022-11-25 04:00:18

① 校園貸違反的法律

要說校園貸違反的法律是什麼,一些網路借貸平台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路借貸平台採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准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使學生陷入「 高利貸 」陷阱,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 教育部提示了校園不良網貸存在的諸多風險:一是高利貸、誘導貸款、提高授信額度易導致學生陷入「連環貸」陷阱;二是部分校園借貸平台利用少數學生金融知識匱乏,鑽金融監管空子,誘導學生過度消費;三是校園不良網貸平台存在信息盜用風險,被冒用身份者可能會面對信用記錄被抹黑及追債等問題;四是校園網貸平台「校園 代理 ,層層分包提成」等發展模式破壞正常校園秩序,暴力追債現象威脅學生人身安全。

② 校園貸犯了什麼法律

目前我國還沒有出台校園貸的專門法規。校園貸屬於網路貸款的一種,也是有法可依的。校園貸相關的問題可能涉及個人隱私、人身安全、敲詐勒索等問題和其他犯罪,在遇到上述各類犯罪侵害時可使用對應的法規自我保護。其中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按照依法、誠信、自願、公平的原則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務,維護出借人與借款人合法權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務。《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罪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 多次敲詐勒索 的,處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 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③ 不良校園貸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學生之間的攀比讓一些購買慾望極強的部分學生選擇了貸款條件非常低卻有著極高利息的校園貸,這些高於標準的利率也讓其校園貸成為了違法貸款犯罪行為,國家針對新出現的各種校園貸而專門訂立了法律進行規范。下面一起來看看不良校園貸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一、不良校園貸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6年4月13日《教育部辦公廳、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十五部委關於印發的通知》。明確要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未經批准在校園推廣網路借貸的要依法處置。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明確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推動整改校園貸問題; 《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將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納入營銷范圍,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不得進行虛假欺詐宣傳和銷售,不得通過各種方式變相發放 高利貸 。等進一步完善校園貸款的資質、報批、備案、審核。 其他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9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 (2)、《 合同法 》第22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 借款合同 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規定: 民間借貸 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 貸款利率 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第10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 第11條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第13條規定: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 債務 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表示的,應認定為保 證人 ,承擔保證責任。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 擔保法 》第53條規定:債務履行期屆滿 抵押權 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 抵押 人協議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的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抵押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訴訟 。《合同法》第198條規定:訂立借款合同,貸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擔保。 綜上所述,如果不在校園中加強學生對這方面的認知就會導致更多的受害學生為了虛榮而陷入不良校園貸的陷阱之中,而針對那些社會存在的非法機構需要法律通過嚴厲制裁的方式加以制止。

④ 法律對校園貸款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校園貸款在性質上屬於民間貸款,因此應當使用民間貸款的法律規定。一般來說校園貸款都應當是屬於民間貸款種類中的,所以只要是正規的貸款就會被法律允許進入校園為缺少資金的學生提供便利,但是如果是藉以合法的名義去騙取學生的錢財就構成違法需要被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第六百六十九條 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第六百七十條 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一條 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第六百七十二條 貸款人按照約定可以檢查、監督借款的使用情況。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向貸款人定期提供有關財務會計報表或者其他資料。

第六百七十三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六百七十四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對支付利息的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借款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借款期間一年以上的,應當在每屆滿一年時支付,剩餘期間不滿一年的,應當在返還借款時一並支付。

第六百七十五條 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第六百七十六條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六百七十七條 借款人提前返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

第六百七十八條 借款人可以在還款期限屆滿前向貸款人申請展期;貸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六百七十九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⑤ 與校園貸相關的法律條文有哪些

與校園貸相關的法律條文有哪些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保護出借人、借款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網路借貸行業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根據《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和監管原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 》等法律 法規 ,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國境內從事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本辦法所稱網路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個體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是指依法設立,專門從事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活動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該類機構以互聯網為主要渠道,為借款人與出借人(即貸款人)實現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資信評估、信息交互、借貸撮合等服務。 本辦法所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是指各省級人民政府承擔地方金融監管職責的部門。 第三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按照依法、誠信、自願、公平的原則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務,維護出借人與借款人合法權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直接或間接歸集資金,不得非法集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借款人與出借人遵循借貸自願、誠實守信、責任自負、風險自擔的原則承擔借貸風險。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承擔客觀、真實、全面、及時進行信息披露的責任,不承擔借貸違約風險。 第四條按照《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監管原則,落實各方管理責任。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派出機構負責制定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監督管理制度,並實施行為監管。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機構監管。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對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涉及的電信業務進行監管。公安部牽頭負責對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互聯網服務進行安全監管,依法查處違反網路安全監管的違法違規活動,打擊網路借貸涉及的金融犯罪及相關犯罪。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對金融信息服務、互聯網信息內容等業務進行監管。 第二章備案管理 第五條擬開展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服務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領取 營業執照 後,於10個工作日以內攜帶有關材料向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負責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辦理備案登記。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在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提交的備案登記材料齊備時予以受理,並在各省(區、市)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備案登記手續。備案登記不構成對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經營能力、合規程度、資信狀況的認可和評價。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有權根據本辦法和相關監管規則對備案登記後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分類,並及時將備案登記信息及分類結果在官方網站上公示。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完成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備案登記後,應當按照通信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未按規定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的,不得開展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評估分類等具體細則另行制定。 第六條開展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業務的機構,應當在 經營范圍 中實質明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以內向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並進行備案信息變更。 第八條經備案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擬終止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服務的,應當在終止業務前提前至少10個工作日,書面告知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並辦理備案注銷。 經備案登記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依法解散或者依法宣告破產的,除依法進行 清算 外,由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注銷其備案。 第三章業務規則與風險管理 第九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依據法律法規及合同約定為出借人與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貸信息的採集整理、甄別篩選、網上發布,以及資信評估、借貸撮合、融資咨詢、在線爭議解決等相關服務; 2、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格條件、信息的真實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必要審核; 3、採取措施防範欺詐行為,發現欺詐行為或其他損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時公告並終止相關網路借貸活動; 4、持續開展網路借貸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活動,加強信息披露工作,引導出借人以小額分散的方式參與網路借貸,確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貸風險; 5、按照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要求報送相關信息,其中網路借貸有關 債權債務 信息要及時向有關數據統計部門報送並登記; 6、妥善保管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刪除、篡改,不得非法買賣、泄露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7、依法履行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報告、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等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義務; 8、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防範查處金融違法犯罪相關工作; 9、按照相關要求做好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相關工作; 10、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商登記注冊地省級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從事或者接受委託從事下列活動: 1、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2、直接或間接接受、歸集出借人的資金; 3、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保或者承諾保本保息; 4、自行或委託、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 5、發放貸款,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6、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 7、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代銷銀行理財、券商資管、基金、保險或信託產品等金融產品; 8、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託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 債權轉讓 行為; 9、除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允許外,與其他機構投資、 代理 銷售、經紀等業務進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綁、代理; 10、虛構、誇大融資項目的真實性、收益前景,隱瞞融資項目的瑕疵及風險,以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宣傳或促銷等,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損害他人商業信譽,誤導出借人或借款人; 11、向借款用途為投資股票、場外配資、期貨合約、結構化產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風險的融資提供信息中介服務; 12、從事股權眾籌等業務; 13、法律法規、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禁止的其他活動。 第十一條參與網路借貸的出借人與借款人應當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核實的實名注冊用戶。 第十二條借款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的用戶信息及融資信息; 2、提供在所有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未償還借款信息; 3、保證融資項目真實、合法,並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借貸資金,不得用於出借等其他目的; 4、按照約定向出借人如實報告影響或可能影響出借人權益的重大信息; 5、確保自身具有與借款金額相匹配的還款能力並按照合同約定還款; 6、 借貸合同 及有關協議約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三條借款人不得從事下列行為: 1、通過故意變換身份、虛構融資項目、誇大融資項目收益前景等形式的欺詐借款; 2、同時通過多個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或者通過變換項目名稱、對項目內容進行非實質性變更等方式,就同一融資項目進行重復融資; 3、在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以外的公開場所發布同一融資項目的信息; 4、已發現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提供的服務中含有本辦法第十條所列內容,仍進行交易; 5、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禁止從事的其他活動。 第十四條參與網路借貸的出借人,應當具備投資風險意識、風險識別能力、擁有非保本類金融產品投資的經歷並熟悉互聯網。 第十五條參與網路借貸的出借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向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的身份等信息; 2、出借資金為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 3、了解融資項目信貸風險,確認具有相應的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 4、自行承擔借貸產生的本息損失; 5、借貸合同及有關協議約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六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在互聯網、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只能進行信用信息採集、核實、貸後跟蹤、抵 質押 管理等風險管理及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明確的部分必要經營環節。 第十七條網路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根據本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及不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防範信貸集中風險。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借款總余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不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借款總余額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第十八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網路安全相關規定和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開展信息系統定級備案和等級測試,具有完善的防火牆、入侵檢測、數據加密以及災難恢復等網路安全設施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科技風險管理和科技審計有關制度,配置充足的資源,採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術手段保障信息系統安全穩健運行,保護出借人與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記錄並留存借貸雙方上網日誌信息,信息交互內容等數據,留存期限為自借貸 合同到期 起5年;每兩年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評估,接受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安全檢查和審計。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成立兩年以內,應當建立或使用與其業務規模相匹配的應用級災備系統設施。 第十九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為單一融資項目設置募集期,最長不超過20個工作日。 第二十條借款人支付的本金和利息應當歸出借人所有。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與出借人、借款人另行約定費用標准和支付方式。 第二十一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加強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運行機構、徵信機構等的業務合作,依法提供、查詢和使用有關金融信用信息。 第二十二條各方參與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需要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電子簽名、電子認證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的法律效力。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使用第三方數字認證系統,應當對第三方數字認證機構進行定期評估,保證有關認證安全可靠並具有獨立性。 第二十三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採取適當的方法和技術,記錄並妥善保存網路借貸業務活動數據和資料,做好數據備份。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及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的要求。借貸合同到期後應當至少保存5年。 第二十四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暫停、終止業務時應當至少提前10個工作日通過官方網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與借款人公告,並通過行動電話、固定電話等渠道通知出借人與借款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暫停或者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的借貸 合同當事人 有關權利義務。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因解散或宣告破產而終止的,應當在解散或破產前,妥善處理已撮合存續的借貸業務,清算事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清算時,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分別屬於出借人與借款人,不屬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財產,不列入清算財產。 第四章出借人與借款人保護 第二十五條未經出借人授權,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決策。 第二十六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網路借貸風險和禁止性行為,並經出借人確認。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對出借人的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等進行盡職評估,不得向未進行風險評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務。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出借人實行分級管理,設置可動態調整的出借限額和出借標的限制。 第二十七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加強出借人與借款人信息管理,確保出借人與借款人信息採集、處理及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及其資金存管機構、其他各類外包服務機構等應當為業務開展過程中收集的出借人與借款人信息保密,未經出借人與借款人同意,不得將出借人與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用於所提供服務之外的目的。 在中國境內收集的出借人與借款人信息的儲存、處理和分析應當在中國境內進行。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向境外提供境內出借人和借款人信息。 第二十八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實行自身資金與出借人和借款人資金的隔離管理,並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 第二十九條出借人與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之間、出借人與借款人之間、借款人與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之間等糾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自行和解; 2、請求行業自律組織調解; 3、向仲裁部門申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 訴訟 。 第五章信息披露 第三十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資項目基本信息、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資項目資金運用情況等有關信息。 披露內容應符合法律法規關於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一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及時在其官方網站顯著位置披露本機構所撮合借貸項目等經營管理信息。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建立業務活動經營管理信息披露專欄,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眾披露年度報告、法律法規、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定期對本機構出借人與借款人資金存管、信息披露情況、信息科技基礎設施安全、經營合規性等重點環節實施審計,並且應當聘請有資質的信息安全測評認證機構定期對信息安全實施測評認證,向出借人與借款人等披露審計和測評認證結果。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引入 律師 事務所、信息系統安全評價等第三方機構,對網路信息中介機構合規和信息系統穩健情況進行評估。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將定期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關備查文件報送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並置備於機構住所供社會公眾查閱。 第三十二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保證披露的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公平,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借款人應當配合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及出借人對融資項目有關信息的調查核實,保證提供的信息真實、准確、完整。 網路借貸信息披露具體細則另行制定。 第六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三條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其派出機構負責制定統一的規范發展政策措施和監督管理制度,負責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日常行為監管,指導和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做好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機構監管和風險處置工作,建立跨部門跨地區監管協調機制。 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具體負責本轄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機構監管,包括對本轄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規范引導、備案管理和風險防範、處置工作。 第三十四條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從事網路借貸行業自律管理,並履行下列職責: 1、制定自律規則、經營細則和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教育會員遵守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 2、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協調會員關系,組織相關培訓,向會員提供行業信息、 法律咨詢 等服務,調解糾紛; 3、受理有關投訴和舉報,開展自律檢查; 4、成立網路借貸專業委員會; 5、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三十五條借款人、出借人、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資金存管機構、 擔保人 等應當簽訂資金存管協議,明確各自權利義務和 違約責任 。 資金存管機構對出借人與借款人開立和使用資金賬戶進行管理和監督,並根據合同約定,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資金進行存管、劃付、核算和監督。 資金存管機構承擔實名開戶和履行合同約定及借貸交易指令表面一致性的形式審核責任,但不承擔融資項目及借貸交易信息真實性的實質審核責任。 資金存管機構應當按照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報送數據信息並依法接受相關監督管理。 第三十六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下列重大事件發生後,立即採取應急措施並向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 1、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出現重大經營風險; 2、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或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3、因商業欺詐行為被起訴,包括違規擔保、誇大宣傳、虛構隱瞞事實、發布虛假信息、簽訂虛假合同、錯誤處置資金等行為。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網路借貸行業重大事件的發現、報告和處置制度,制定處置預案,及時、有效地協調處置有關重大事件。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及時將本轄區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重大風險及處置情況信息報送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和中國人民銀行。 第三十七條除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的事項外,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發生下列情形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以內向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 1、因違規經營行為被查處或被起訴; 2、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境內外相關法律法規行為; 3、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等要求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年度審計,並在上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送年度審計報告。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存在未依照本辦法規定報告重大風險和處置情況、未依照本辦法規定向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提供行業統計或行業報告等違反法律法規及本辦法規定情形的,應當對有關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違反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有關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給予處罰;有關法律法規未作處罰規定的,工商登記注冊地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採取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將其違法違規和不履行公開承諾等情況記入誠信檔案並公布等監管措施,以及給予 警告 、人民幣3萬元以下罰款和依法可以採取的其他處罰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違反法律規定從事非法集資活動或欺詐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的出借人及借款人違反法律法規和網路借貸有關監管規定,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和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投資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設立辦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三條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網路借貸專業委員會按照《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協會章程開展自律並接受相關監管部門指導。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實施前設立的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除違法犯罪行為按照本辦法第四十條處理外,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求其整改,整改期不超過12個月。 第四十五條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並報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第四十六條本辦法解釋權歸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第四十七條本辦法所稱不超過、以下、以內,包括本數。 以此為生意的網貸公司應該取得營業執照、進行備案登記。在貸款准備階段應該審查貸款人資格,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放鬆審查,同時企業自身不得進行違法的泄露信息、非法集資、侵害借貸人利益等行為。

⑥ 國家關於校園貸款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有關部門強烈呼籲希望國家出台相關的法律能夠直接的杜絕校園貸,任何借貸的機構都不得針對在校的大學生提供貸款的這種業務,其實有這種想法也是因為校園貸引發的一系列的惡性結果的。很多家長也是在發覺自家的孩子欠了高達幾十萬元的校園貸以後,才開始關注國家關於校園貸款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一、國家關於校園貸款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1、十二禁止清單新增為十三條 禁止行為由原徵求意見稿的十二條增至十三條。其中「不得從事的非投資者之間 債權轉讓 行為,不再提供融資信息中介服務的高風險領域。」為新增禁止行為。 2、確定借款上限額度 早前業內傳聞的「單一自然人和法人借款上限」一說得到確認,明確規定了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網貸機構及不同網貸機構的借款余額上限。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發布會上透露:單一的個體、單一的自然人在一個平台上的借款上限是20萬,單一組織、法人在單一平台上借款上限是100萬,單一自然人在多個平台的借款上限是100萬,單個法人在多個平台的借款上限是500萬,那就是500萬、100萬、100萬、20萬。 3、確定P2P資金的銀行業存 管制 度 確定P2P網貸資金由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第三方存管制度,對此前「P2P資金存管指引(徵求以監管)」的相關原則將予以確認。 4、P2P監管實行「雙負責」原則 此次網貸暫行管理辦法對網貸主管機構銀監會和地方金融監管機構職能進行了分工,實行「雙負責」原則,即有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網貸業務實施行為監管,將制定網貸業務活動監管制度;地方金融監管機構負責網貸機構的監管。 5、實行合格投資人制度 《辦法》明確提出實行出借人分級和對出借人進行風險評估,即實行合格投資人制度,通過風險揭示等措施保障出借人知情權和決策權。 6、備案制,而不是牌照制:寬進嚴管 《辦法》整體實行非牌照管理制度,實行事中事後管理監管,而非事前監管,即實行備案制,也就意味著「寬進嚴管」。是對此前業內傳聞和媒體報道的牌照管理制度的否認。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在發布會上稱,《辦法》按照負面清單的模式設置了負面清單管理,同時按照簡政放權的要求,對網貸機構實行備案管理,而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持牌許可。要通過事中事後的監管來實現我們叫「網貸」機構的寬進嚴管。 二、校園貸款的危害 1、校園貸款具有 高利貸 性質 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 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 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 抵押 ,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 身份證 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 保證金 ,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請大家要謹慎辦理「網貸」、「小額貸」,切勿因他人勸說或被所謂的「好處費」等蒙蔽,以自己的名義辦理貸款給他人使用或為他人提供擔保。如需辦理「網貸」、「小額貸」的務必咨詢家長和銀行,謹防被騙。 其實說到校園貸款,國家雖然說也有相關的文件出台明確不允許向學生提供貸款,不過市場上可以貸款的平台也非常的多,目前要想徹底的杜絕校園的還是在p2p資金管理制度等方面出台了比較明確的規章制度了,最重要的是學校和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除了成績外的其他各方面的教育。

⑦ 校園高利貸違法嗎有哪些規定

一、什麼是高利貸? 校園高利貸也是民間高利貸的一種表現形式。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 民間借貸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學生借高利貸報警有用嗎? (一)學生借高利貸報警有用嗎? 答案是有用的,新司法解釋劃出了兩條線:一條是年利率24%,另一條是年利率36%。這兩條線把民間借貸分成了三個區: 1、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受司法保護; 2、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在24%—36%之間的,不保護也不反對; 3、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從上面可以看出,無論是央行的規定,還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釋,都沒有對高利貸進行定性,沒有直接認定高得貸違法。最大的懲罰,就是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約定無效。 (二)高利貸還不起,還要還嗎? 利率超過36%,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不還錢。本金部分肯定必須要償還。 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如果 借貸合同 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到法律保護, 債務人 要及時償還借款的本金。當然,如果高利貸的 合同無效 ,可以不用還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 三、違法的是暴力催債和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肯定是違法行為,暴力催債也是違法行為,這些違法行為都是因高利貸而起。 1、非法催債 暴利催生暴力,有高利貸的地方,幾乎都能看到暴力催債的影子。譬如,對當事人用「呼死你」軟體日夜騷擾,群發侮辱性信息給親友;如影隨形、死纏爛打,限制當事人行動自由;將女大學生LZ作 抵押 ,不還錢就公開暴光甚至「性償」。 2、非法集資 高利貸一頭連著暴力催債,另一頭則連著非法集資。本來民間借貸的初衷就是私人借貸,主要是用自己的錢貸給別人,既幫他人解燃眉之急,自己從中獲得合理收入。 但現在,大量的校園放貸已經不是個人行為,變成了有組織的機構行為;放貸所用的錢並非己有,而是打著理財投資等各種旗號籌集來的。 四、面對校園高利貸怎麼辦? 1、理性消費,錢財來之不易 作為學生,我相信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你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財有多來之不易,或許你應該多點打電話跟父母溝通,我相信作為一名大學生的你,在了解父母的辛苦以及錢財來之不易之後,你會真正懂得如何消費。 2、不貪圖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一定要相信,任何事情都不會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 3、看清校園貸,認清正規貸款 切勿相信任何校園貸的 代理 給你推薦任何免費貸款信息,因為那都有可能就是一個挖好的陷阱等你跳進去。如果真的需要貸款,找自己所在的學校領導咨詢,或者跟自己的父母咨詢。真的,為了幾百塊或者幾千塊錢去非法校園貸,然後背負幾十萬的債,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4、了解法律 法規 如何辨別什麼是非法校園貸?這要自己去學習校園貸的知識,了解貸款相關的法律法規,據 律師 介紹,法律上所保護的民間借貸,合法的利息標準是每個月不能超過兩分(2%),而這種「利滾利」的校園貸收取極高利息,是非法民間借貸。假如你了解這些,你還會去借款嗎? 超過借款的百分之二即為高利貸。我國對於這種高利息的信用借貸予以嚴厲打擊。學校的學生還沒有償還能力,本身向他們提供貸款就是一類違法行為。對於高利貸的違法催收,我們也可以報警來來進行解決處理。

⑧ 校園貸問題法律有什麼規定

法律分析:校園貸問題法律規定如下:1.辦理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2.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律依據】:《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熱點內容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
深圳勞動法是不能超幾號發工資 發布:2025-01-16 08:10:44 瀏覽:90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