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
㈠ 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區別是制定主體不同
一、黨內法規與黨內制度的區別
從兩個概念產生時間看,先有黨內制度後有黨內法規;從制定主體看,黨內法規只能由省級以上黨組織制定,而黨內制度的制定主體可以是黨的各級組織;從概念外延看,黨內制度的外延明顯大於黨內法規,黨內制度不僅包含黨內法規,還包括黨內規范性文件、黨內慣例等。
二、黨內法規與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區別
從制定主體看,黨內法規的制定主體只能是省級以上黨組織,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主體更為廣泛,既包括黨內法規的制定主體,還包括黨的其他組織;從文件名稱看,黨內法規的名稱是特定的,分別是黨章、准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而規范性文件的名稱一般為決議、決定、意見、通知等;從表述形式看,黨內法規的內容應當用條款形式表述,而規范性文件一般不用條款形式表述;從內容看,黨內法規通常要對違規責任及其追究作出明確規定,規范性文件則不一定要作出這方面的規定;從審核批准程序看,黨內法規更為嚴格,一般要求採用會議審議批准方式,而規范性文件多採用領導傳批方式;從效力看,同一主體制定的黨內法規與規范性文件,前者效力一般高於後者。
三、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法規的區別
一是調整對象不同,黨內法規主要調整的是黨內關系和黨內生活,國家法律法規主要調整的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二是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不同,黨內法規是由省級以上黨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規定的程序制定的,而國家法律法規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等根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制定的;
三是適用范圍不同,黨內法規適用於黨組織和黨員,國家法律法規適用於一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四是實施方式不同,黨內法規主要以黨的紀律作為實施保障,國家法律法規主要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有所區別,但兩者之間是協調統一、良性互動的關系。一方面,黨內法規必須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原則和精神;另一方面,把黨內法規中成熟的制度規定適時經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法律,是立法的一個重要源頭。黨內法規的實施有利於保障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推進黨內法規建設,對國家法律來說不是削弱而是加強。我們黨依法執政,既要依據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又要運用黨內法規管黨治黨,二者統一於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宏偉事業中。
㈡ 黨規黨紀與國家法律的關系是怎樣的
黨的先鋒隊性質和先進性要求決定了,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國法是所有公民的行為底線,黨紀是對黨組織和黨員立的規矩
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黨紀與國法是統一於憲法之下的制度規范。我國憲法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黨紀就是保障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忠實履行法定職責,有效抵禦腐敗風險,鞏固黨的執 政地位的黨內法規。國法主要通過對犯罪的懲治,對人權的保障,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黨紀與國法都是貫徹實施憲法的基本規范,是依法治國的基本依據。兩者的基本內涵與相互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黨紀嚴於國法,黨紀保障國法實施。《中國共產黨章程》開宗明義指出,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既然是先鋒隊,理所當然應該接受比普通人更嚴格的約束。對於黨員而言,這一身份決定了其不能等同於普通群眾,不僅要遵守國法,更要遵守黨紀。國家法律所規定的一些可由公民自由選擇的任意性規范,在黨的紀律中,卻被定為命令性、禁止性的義務規范。如中央紀委監察部通報各地黨員幹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等案例,從法律角度來說,大操大辦並不違法,但對黨員幹部來說,僅做到不違法還不夠,還要嚴格遵從黨的規定,受到黨紀的約束。這正是黨紀與國法的區別所在。黨紀與國法的深層次關系,不僅止於前者嚴於後者,而是二者之間的互動。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黨紀不僅用來規范黨自身的內部行為,更是為了保障國法得到切實有效的執行。
國法高於黨紀,國法強化黨紀效能。黨紀嚴於國法,並不是說黨紀可以凌駕於國法之上。相反,黨紀是限制在黨內的,適用范圍要小。如對腐敗分子的懲治,就充分體現了黨紀國法的辯證關系。一般而言,處理程序有兩個階段:黨內處理和司法程序。雖然大多是「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但也有的僅做免職處理,還有的僅是受到黨紀處理,其原因就在於他們還未達到違法的標准。所以,有些人受黨紀處分不受國法處理。而那些既受黨紀處分又受國法處理的人,其行為觸犯了社會中每個人都要遵守的法律。這種情況下,在適用黨紀之後,必須還要適用國家法律,才能實現罰當其罪。從這個意義上說,國法是對黨紀懲治功能的有力強化。
黨紀與國法共同構成法治防線。在我們國家,黨內法規制度也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我們較之西方國家更有特色的部分。黨紀作為對全體黨員的要求,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嚴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努力形成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黨紀主要對違反道德和紀律的不廉潔或腐敗行為進行查處,通過適用黨內警告直至開除黨籍處分,剝奪違紀者一定時期內黨內任職甚至黨員資格,促進全體黨員道德品質的培育和自律機制的完善。充分發揮黨紀的約束作用,對引領全社會守法護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國法是對全體公民的要求,主要對構成犯罪的腐敗行為進行查處,通過對犯罪人人身自由乃至生命的剝奪,實現罰當其罪。在反腐敗斗爭中,只有充分發揮黨紀的先導、核心和主體作用,才能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確保正確有效地適用法律,不斷提高反腐敗斗爭的法治化水平。
㈢ 如何協調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關系
協調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關系,當前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黨內法規工作部門與國家立法部門之間溝通協調的工作機制和制度。
通過建立黨內法規工作部門與人大法規部門、政府法制部門之間定期溝通協調的工作機制和制度,共同研究需要雙方互相協作配合解決的重要問題,共同開展對需要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雙重調整的重大問題的立法調研和論證,交流和借鑒各自在立法工作中的技術和經驗,保證黨內法規制定工作與國家立法工作之間的銜接與照應。
1、進一步健全完善黨的大政方針的制定、立法建議的提出、重要幹部的推薦等方面的程序制度,依法規范黨的執政行為,進一步提高黨的依法執政能力;
2、進一步鞏固和確認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規范黨委與同級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之間的關系;
3、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將中央確定的反腐敗工作方針、領導體制、工作格局以及政策措施法定化、程序化。
二、健全完善黨內法規的制定程序。
適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不斷發展的需要,及時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完善黨內法規制定許可權制度,明確有關黨組織制定黨內法規的許可權范圍,明確規定涉及黨的性質和任務、組織和職權、團結和統一、建設和發展等黨內重大問題的,必須由中央作出規定;明確黨內懲戒性規定的制定主體,規定省級以上黨組織和中央才有權制定關於黨員和黨組織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的懲戒性規定,嚴格規范黨內懲戒行為,切實保障黨員民主權利。
建立黨內法規法核制度,對出台的每一項黨內法規的合憲性、合法性、規范性進行嚴格審查和把關;完善黨內法規起草過程中的徵求意見工作,對於涉及黨的重大政策、黨內重大決策、黨員重大權益等事項的,要在一定范圍徵求意見,必要時向全黨徵求意見,以保證黨內法規充分反映和體現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意志。
三、進一步加強黨內法規的實施評價、備案審查和法規清理工作。
黨中央在印發重要黨內法規的通知中,大都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對於貫徹實施黨內法規過程中的問題和建議,要及時向黨中央報告。這實際上屬於黨內法規的實施評價問題。一部黨內法規內容是否完備、措施是否可行、程序是否嚴密、能否實現制定的目的、能否與國家立法互相補充和促進,最終要通過付諸實施來檢驗。
必須加強黨內法規實施評價工作,組織專門力量定期對黨內法規實施成效和存在問題進行檢查和調研,考察和評價黨內法規核心條款的遵守情況和執行效果,及時發現黨內法規在制度設計、規范內容、制定技術以及與國家立法配合銜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積累工作經驗,提高黨內法規出台的質量。同時,要按照黨內法規不與國家法律相抵觸、下位階黨內法規不與上位階黨內法規相抵觸的要求,加強對有關黨內法規的備案審查和清理、修訂工作,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增強備案審查和法規清理工作的剛性約束,切實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完整、協調和統一。
㈣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什麼為根本
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應該以黨建為根本。這句內話的原句是要完善黨內容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黨建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
黨建是指黨的建設。黨的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純潔性建設等,具有鮮明的黨性和實踐性,指導黨在不同時代、不同情況下的工作與活動。
拓展資料:
黨建,即黨的建設的簡稱。黨的建設即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同黨的建設實踐的統一,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應用。黨的建設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研究黨的建設的理論科學;二是在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指導下所進行的黨的建設的實踐活動;三是作為理論原則與實際行動兩者中介的約法規章。
㈤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麼關系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明顯區別,又有緊密聯系;既有各自「分管回領域」答,又相互協調銜接。四個方面看不同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都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意志,都是通過特定程序制定的行為規范,都屬於制度范疇。兩者在4個方面存在明顯不同。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不同,黨內法規是由省級以上黨組織按規定程序制定的,國家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制定的;調整對象不同,黨內法規主要調整的是黨內關系和黨內政治生活,國家法律主要調整的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適用范圍不同,黨內法規僅適用於黨組織和黨員,國家法律適用於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實施方式不同,黨內法規以黨的紀律作為強制手段,國家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三個方面看統一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服務於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法律是黨內法規的制定約束。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內法規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保障。黨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法規,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先決條件。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時深刻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
㈥ 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區別是 制定主體
1、黨內法規只對黨的成員或組織具有規范、調整作用與產生約束力,具有適用版的限定性;而國家法權律是對所有的社會成員,組織或機關具有規范、調整作用與產生約束力,國家法律的適用具有普遍性。
2、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民族的先進組織和先鋒隊伍,對其成員的要求要高於一般社會成員與組織,所以從立法立規的層面上要高於普通的法律,黨內法規的規范力與約束力要嚴於國家的普通法律。
㈦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什麼關系
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既有明顯區別,又有緊密聯系;既有各自「分管領回域」,又相互協調答銜接。四個方面看不同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都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意志,都是通過特定程序制定的行為規范,都屬於制度范疇。兩者在4個方面存在明顯不同。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不同,黨內法規是由省級以上黨組織按規定程序制定的,國家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制定的;調整對象不同,黨內法規主要調整的是黨內關系和黨內政治生活,國家法律主要調整的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適用范圍不同,黨內法規僅適用於黨組織和黨員,國家法律適用於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實施方式不同,黨內法規以黨的紀律作為強制手段,國家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三個方面看統一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服務於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法律是黨內法規的制定約束。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內法規不得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黨內法規是國家法律的重要保障。黨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法規,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先決條件。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時深刻指出「:國要有國法,黨要有黨規黨
㈧ 黨內法規和憲法法律是,什麼樣的
價值取向的一致性
《決定》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可以看到,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在國家法治體系中呈現出一種價值同向性關系。兩者共存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在根本價值指向上一致。黨內法規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制度依據和保障,目的是讓黨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國家法律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制度依據和保障,目的是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一切為了人民,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礎。」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統一於人民利益福祉這一最高目標之下。正是在此意義上,「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
規范對象的相融性
《決定》強調,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可以看到,黨內法規著眼於全體黨員,體現黨的主張,規范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保證著黨的理想信念宗旨,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行為底線;國家法律著眼於全體公民,體現國家意志,規范公民行為,是全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行為底線。二者並不相互排斥,反而相互支撐、相互融洽。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要求。作為執政黨的黨員應當是公民中的優秀分子,對黨員的更加嚴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對於其他公民的向善向上具有示範意義。
㈨ 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的區別 法宣在線
1、黨內法規只對黨的成員或組織具有規范、調整作用與產生約束力,具有適用回的限定性;而國家法律是答對所有的社會成員,組織或機關具有規范、調整作用與產生約束力,國家法律的適用具有普遍性。2、中國共產黨作為中華民族的先進組織和先鋒隊伍,對其成員的要求要高於一般社會成員與組織,所以從立法立規的層面上要高於普通的法律,黨內法規的規范力與約束力要嚴於國家的普通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