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船舶管理條例

船舶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27 10:07:44

⑴ 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的修改決定

關於修改《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的決定
交通運輸部決定對《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作如下修改:一、第六條修改為:從事國內船舶管理業務的企業應當根據其提供海務管理、機務管理服務的船舶數量,配備滿足下列數量要求的海務、機務專職管理人員:(一)管理沿海普通貨船1至1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1人;11至2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2人;21至3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3人;30艘以上的,至少分別配備4人;(二)管理內河普通貨船1至1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1人;11至5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2人;51至10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3人;100艘以上的,至少分別配備4人;(三)管理沿海散裝液體危險品船或者客船1至5艘的,至少分別配備1人;6至1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2人;11至2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3人;20艘以上的,至少分別配備4人;(四)管理內河散裝液體危險品船或者客船1至1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1人;11至2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2人;21至30艘的,至少分別配備3人;30艘以上的,至少分別配備4人。前款要求的海務、機務專職管理人員應當具有與所管理船舶種類和航區相對應的船長、輪機長任職的從業資歷;並與該船舶管理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全日制用工的勞動合同,在合同期限內不得在船上或者其他企業兼職。二、第八條修改為:申請經營國內船舶管理業務,應當向其所在地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請書;(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籌建的提供《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及其復印件;(三)企業股東的基本情況和說明股東投資情況的證明文件,法人股東提供《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其復印件,自然人股東提供身份證及其復印件;(四)公司章程及其復印件,固定辦公場所使用證明及其復印件;(五)本規定要求的專職管理人員配備情況的證明文件,包括專職管理人員名單、任職文件、身份證、任職資歷材料、勞動合同(籌建的提供意向協議)及其復印件;(六)覆蓋其所管理船舶范圍的有效船舶安全與防污染管理體系「符合證明」或者「臨時符合證明」證書及其復印件。三、第九條修改為:受理申請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在核實申報材料中的原件和復印件後,蓋章確認復印件的內容與原件一致,將材料原件退還申請人;並在十五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將初步審查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轉報至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四、第十一條修改為:經當事人申請,具有相應審批許可權的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參照本規定要求的經營資質條件,對於籌建期的國內船舶管理企業出具籌建通知書。當事人憑籌建通知書辦理工商注冊登記、安全與防污染管理體系申請審核等手續。五、第十二條修改為: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轉報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內完成審核,符合條件的,作出許可決定,向申請人頒發《水路運輸服務許可證》並報交通運輸部備案;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許可決定,並且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許可的理由。六、第二十六條後增加一條為:違反本規定第六條規定,責令改正,並處以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七、刪除第二條第二款第(四)項、第七條、第十條、第二十八條。此外,對條文的順序和部分文字作了相應的調整和修改。本決定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發布。

⑵ 內河船舶管理條例對三無船的處理辦法

要按地方的海事部門嚴格來說會暫扣當事船舶,並會以罰款5萬以上10萬以下處理,請採納

⑶ 海事局船舶進出港管理規定

貨運船舶進出港驗證管理內規定容

http://www..com/s?tn=sitehao123&ie=gb2312&bs=%C5%A3%B9%E0%CB%AE+%C5%A9%D2%B5%B9%E0%B8%C8&sr=&z=&cl=3&f=8&wd=%B4%AC%B2%B0%BD%F8%B3%F6%B8%DB%B9%DC%C0%ED%B9%E6%B6%A8&ct=0

⑷ 誰有最近頒布的《船員管理條例》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船員管理,提高船員素質,維護船員的合法權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護水域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船員注冊、任職、培訓、職業保障以及提供船員服務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國船員管理工作。
國家海事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負責統一實施船員管理工作。
負責管理中央管轄水域的海事管理機構和負責管理其他水域的地方海事管理機構(以下統稱海事管理機構),依照各自職責具體負責船員管理工作。

第二章 船員注冊和任職資格

第四條 本條例所稱船員,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經船員注冊取得船員服務簿的人員,包括船長、高級船員、普通船員。
本條例所稱船長,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船長任職資格,負責管理和指揮船舶的人員。
本條例所稱高級船員,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相應任職資格的大副、二副、三副、輪機長、大管輪、二管輪、三管輪、通信人員以及其他在船舶上任職的高級技術或者管理人員。
本條例所稱普通船員,是指除船長、高級船員外的其他船員。
第五條 申請船員注冊,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在船實習、見習人員年滿16周歲)但不超過60周歲;
(二)符合船員健康要求;
(三)經過船員基本安全培訓,並經海事管理機構考試合格。
申請注冊國際航行船舶船員的,還應當通過船員專業外語考試。
第六條 申請船員注冊,可以由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向任何海事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附送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船員注冊申請之日起10日內做出注冊或者不予注冊的決定。對符合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條件的,應當給予注冊,發給船員服務簿,但是申請人被依法吊銷船員服務簿未滿5年的,不予注冊。
第七條 船員服務簿是船員的職業身份證件,應當載明船員的姓名、住所、聯系人、聯系方式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船員服務簿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船員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第八條 船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注銷船員注冊,並予以公告: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蹤的;
(二)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
(三)被依法吊銷船員服務簿的;
(四)本人申請注銷注冊的。
第九條 參加航行和輪機值班的船員,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
申請船員適任證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已經取得船員服務簿;
(二)符合船員任職崗位健康要求;
(三)經過相應的船員適任培訓、特殊培訓;
(四)具備相應的船員任職資歷,並且任職表現和安全記錄良好。
第十條 申請船員適任證書,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附送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九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對符合規定條件並通過國家海事管理機構組織的船員任職考試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發給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
第十一條 船員適任證書應當註明船員適任的航區(線)、船舶類別和等級、職務以及有效期限等事項。
船員適任證書的有效期不超過5年。
第十二條 中國籍船舶的船長和高級船員應當由中國籍船員擔任;確需外國籍船員擔任高級船員的,應當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批准。
第十三條 中國籍船舶在境外遇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無法滿足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要求,需要由本船下一級船員臨時擔任上一級職務時,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海事管理機構根據擬擔任上一級船員職務船員的任職資歷、任職表現和安全記錄,簽發相應的批准文書。
第十四條 曾經在軍用船舶、漁業船舶上工作的人員,或者持有其他國家、地區船員適任證書的船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船員適任證書的,海事管理機構可以免除船員培訓和考試的相應內容。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第十五條 以海員身份出入國境和在國外船舶上從事工作的中國籍船員,應當向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指定的海事管理機構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
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持有國際航行船舶船員適任證書或者有確定的船員出境任務;
(三)無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出境的情形。
第十六條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是中國籍船員在境外執行任務時表明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的證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遺失、被盜或者損毀的,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補發。船員在境外的,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館、領館申請補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有效期不超過5年。
第十八條 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船員,在其他國家、地區享有按照當地法律、有關國際條約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有關國家簽訂的海運或者航運協定規定的權利和通行便利。
第十九條 在中國籍船舶上工作的外國籍船員,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取得就業許可,並持有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相應證書和其所屬國政府簽發的相關身份證件。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水域航行、停泊、作業的外國籍船舶上任職的外國籍船員,應當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加入的國際條約規定的相應證書和其所屬國政府簽發的相關身份證件。

第三章 船員職責

第二十條 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攜帶本條例規定的有效證件;
(二)掌握船舶的適航狀況和航線的通航保障情況,以及有關航區氣象、海況等必要的信息;
(三)遵守船舶的管理制度和值班規定,按照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操作規則操縱、控制和管理船舶,如實填寫有關船舶法定文書,不得隱匿、篡改或者銷毀有關船舶法定證書、文書;
(四)參加船舶應急訓練、演習,按照船舶應急部署的要求,落實各項應急預防措施;
(五)遵守船舶報告制度,發現或者發生險情、事故、保安事件或者影響航行安全的情況,應當及時報告;
(六)在不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力救助遇險人員;
(七)不得利用船舶私載旅客、貨物,不得攜帶違禁物品。
第二十一條 船長在其職權范圍內發布的命令,船舶上所有人員必須執行。
高級船員應當組織下屬船員執行船長命令,督促下屬船員履行職責。
第二十二條 船長管理和指揮船舶時,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證船舶和船員攜帶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書、文書以及有關航行資料;
(二)制訂船舶應急計劃並保證其有效實施;
(三)保證船舶和船員在開航時處於適航、適任狀態,按照規定保障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員,保證船舶的正常值班;
(四)執行海事管理機構有關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指令,船舶發生水上交通事故或者污染事故的,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交事故報告;
(五)對本船船員進行日常訓練和考核,在本船船員的船員服務簿內如實記載船員的服務資歷和任職表現;
(六)船舶進港、出港、靠泊、離泊,通過交通密集區、危險航區等區域,或者遇有惡劣天氣和海況,或者發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保安事件以及其他緊急情況時,應當在駕駛台值班,必要時應當直接指揮船舶;
(七)保障船舶上人員和臨時上船人員的安全;
(八)船舶發生事故,危及船舶上人員和財產安全時,應當組織船員和船舶上其他人員盡力施救;
(九)棄船時,應當採取一切措施,首先組織旅客安全離船,然後安排船員離船,船長應當最後離船,在離船前,船長應當指揮船員盡力搶救航海日誌、機艙日誌、油類記錄簿、無線電台日誌、本航次使用過的航行圖和文件,以及貴重物品、郵件和現金。
第二十三條 船長、高級船員在航次中,不得擅自辭職、離職或者中止職務。
第二十四條 船長在保障水上人身與財產安全、船舶保安、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具有獨立決定權,並負有最終責任。
船長為履行職責,可以行使下列權力:
(一)決定船舶的航次計劃,對不具備船舶安全航行條件的,可以拒絕開航或者續航;
(二)對船員用人單位或者船舶所有人下達的違法指令,或者可能危及有關人員、財產和船舶安全或者可能造成水域環境污染的指令,可以拒絕執行;
(三)發現引航員的操縱指令可能對船舶航行安全構成威脅或者可能造成水域環境污染時,應當及時糾正、制止,必要時可以要求更換引航員;
(四)當船舶遇險並嚴重危及船舶上人員的生命安全時,船長可以決定撤離船舶;
(五)在船舶的沉沒、毀滅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船長可以決定棄船,但是,除緊急情況外,應當報經船舶所有人同意;
(六)對不稱職的船員,可以責令其離崗。
船舶在海上航行時,船長為保障船舶上人員和船舶的安全,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對在船舶上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採取禁閉或者其他必要措施。

第四章 船員職業保障

第二十五條 船員用人單位和船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工傷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其他社會保險,並依法按時足額繳納各項保險費用。
船員用人單位應當為在駛往或者駛經戰區、疫區或者運輸有毒、有害物質的船舶上工作的船員,辦理專門的人身、健康保險,並提供相應的防護措施。
第二十六條 船舶上船員生活和工作的場所,應當符合國家船舶檢驗規范中有關船員生活環境、作業安全和防護的要求。
船員用人單位應當為船員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防護用品、醫療用品,建立船員健康檔案,並為船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防治職業疾病。
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患病或者受傷的,船員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給予救治;船員失蹤或者死亡的,船員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做好相應的善後工作。
第二十七條 船員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有關勞動合同的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加入的有關船員勞動與社會保障國際條約的規定,與船員訂立勞動合同。
船員用人單位不得招用未取得本條例規定證件的人員上船工作。
第二十八條 船員工會組織應當加強對船員合法權益的保護,指導、幫助船員與船員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第二十九條 船員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船員職業的風險性、艱苦性、流動性等因素,向船員支付合理的工資,並按時足額發放給船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剋扣船員的工資。
船員用人單位應當向在勞動合同有效期內的待派船員,支付不低於船員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
第三十條 船員在船工作時間應當符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不得疲勞值班。
船員除享有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假期外,還享有在船舶上每工作2個月不少於5日的年休假。
船員用人單位應當在船員年休假期間,向其支付不低於該船員在船工作期間平均工資的報酬。
第三十一條 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遣返:
(一)船員的勞動合同終止或者依法解除的;
(二)船員不具備履行船上崗位職責能力的;
(三)船舶滅失的;
(四)未經船員同意,船舶駛往戰區、疫區的;
(五)由於破產、變賣船舶、改變船舶登記或者其他原因,船員用人單位、船舶所有人不能繼續履行對船員的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的。
第三十二條 船員可以從下列地點中選擇遣返地點:
(一)船員接受招用的地點或者上船任職的地點;

(二)船員的居住地、戶籍所在地或者船籍登記國;
(三)船員與船員用人單位或者船舶所有人約定的地點。
第三十三條 船員的遣返費用由船員用人單位支付。遣返費用包括船員乘坐交通工具的費用、旅途中合理的食宿及醫療費用和30公斤行李的運輸費用。
第三十四條 船員的遣返權利受到侵害的,船員當時所在地民政部門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境外領事機構,應當向船員提供援助;必要時,可以直接安排船員遣返。民政部門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境外領事機構為船員遣返所墊付的費用,船員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返還。

第五章 船員培訓和船員服務

第三十五條 申請在船舶上工作的船員,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完成相應的船員基本安全培訓、船員適任培訓。
在危險品船、客船等特殊船舶上工作的船員,還應當完成相應的特殊培訓。
第三十六條 依法設立的培訓機構從事船員培訓,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船員培訓要求的場地、設施和設備;
(二)有與船員培訓相適應的教學人員、管理人員;
(三)有健全的船員培訓管理制度、安全防護制度;
(四)有符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船員培訓質量控制體系。
第三十七條 依法設立的培訓機構從事船員培訓業務,應當向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提出申請,並附送符合本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國家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發給船員培訓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三十八條 從事船員培訓業務的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船員培訓大綱和水上交通安全、防治船舶污染、船舶保安等要求,在核定的范圍內開展船員培訓,確保船員培訓質量。
第三十九條 從事代理船員辦理申請培訓、考試、申領證書(包括外國船員證書)等有關手續,代理船員用人單位管理船員事務,提供船舶配員等船員服務業務的機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法人;
(二)有2名以上具有高級船員任職資歷的管理人員;
(三)有符合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船員服務管理制度;
(四)具有與所從事業務相適應的服務能力。
第四十條 從事船員服務業務的機構(以下簡稱船員服務機構),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交書面申請,並附送符合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發給相應的批准文件;不予批準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四十一條 船員服務機構應當建立船員檔案,加強船舶配員管理,掌握船員的培訓、任職資歷、安全記錄、健康狀況等情況,並將上述情況定期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
船員用人單位直接招用船員的,應當遵守前款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 船員服務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服務項目和收費標准。
第四十三條 船員服務機構為船員提供服務,應當誠實守信,不得提供虛假信息,不得損害船員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四條 船員服務機構為船員用人單位提供船舶配員服務,應當督促船員用人單位與船員依法訂立勞動合同。船員用人單位未與船員依法訂立勞動合同的,船員服務機構應當終止向船員用人單位提供船員服務。
船員服務機構為船員用人單位提供的船員失蹤或者死亡的,船員服務機構應當配合船員用人單位做好善後工作。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五條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船員管理的監督檢查制度,重點加強對船員注冊、任職資格、履行職責、安全記錄,船員培訓機構培訓質量,船員服務機構誠實守信以及船員用人單位保護船員合法權益等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船員用人單位、船舶所有人以及相關的機構建立健全船員在船舶上的人身安全、衛生、健康和勞動安全保障制度,落實相應的保障措施。
第四十六條 海事管理機構對船員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查驗船員必須攜帶的證件的有效性,檢查船員履行職責的情況,必要時可以進行現場考核。
第四十七條 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船員以及取得從事船員培訓業務許可、船員服務業務許可的機構,不再具備規定條件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無法改正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撤銷相應的行政許可決定,並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
第四十八條 海事管理機構對有違反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法律、行政法規行為的船員,除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外,實行累計記分制度。海事管理機構對累計記分達到規定分值的船員,應當扣留船員適任證書,責令其參加水上交通安全、防治船舶污染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培訓並進行相應的考試;考試合格的,發還其船員適任證書。
第四十九條 船舶違反本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責令限期改正;在規定期限內未能改正的,海事管理機構可以禁止船舶離港或者限制船舶航行、停泊、作業。
第五十條 海事管理機構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有2名以上執法人員參加,並出示有效的執法證件。
海事管理機構實施監督檢查,可以詢問當事人,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了解情況,查閱、復制有關資料,並保守被調查單位或者個人的商業秘密。
接受海事管理機構監督檢查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資料或者情況。
第五十一條 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公開管理事項、辦事程序、舉報電話號碼、通信地址、電子郵件信箱等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
第五十二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船員用人單位遵守勞動和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船員培訓合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由海事管理機構吊銷有關證件,並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偽造、變造或者買賣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船員培訓合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的,由海事管理機構收繳有關證件,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還應當沒收違法所得。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服務簿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船員未辦理變更手續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未攜帶本條例規定的有效證件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給予暫扣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的處罰:
(一)未遵守值班規定擅自離開工作崗位的;
(二)未按照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操作規則操縱、控制和管理船舶的;
(三)發現或者發生險情、事故、保安事件或者影響航行安全的情況未及時報告的;
(四)未如實填寫或者記載有關船舶法定文書的;
(五)隱匿、篡改或者銷毀有關船舶法定證書、文書的;
(六)不依法履行救助義務或者肇事逃逸的;
(七)利用船舶私載旅客、貨物或者攜帶違禁物品的。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給予暫扣船員適任證書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適任證書的處罰:
(一)未保證船舶和船員攜帶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書、文書以及有關航行資料的;

(二)未保證船舶和船員在開航時處於適航、適任狀態,或者未按照規定保障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員,或者未保證船舶的正常值班的;
(三)未在船員服務簿內如實記載船員的服務資歷和任職表現的;
(四)船舶進港、出港、靠泊、離泊,通過交通密集區、危險航區等區域,或者遇有惡劣天氣和海況,或者發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保安事件以及其他緊急情況時,未在駕駛台值班的;
(五)在棄船或者撤離船舶時未最後離船的。
第五十九條 船員適任證書被吊銷的,自被吊銷之日起2年內,不得申請船員適任證書。
第六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用人單位、船舶所有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
(一)招用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取得相應有效證件的人員上船工作的;
(二)中國籍船舶擅自招用外國籍船員擔任船長或者高級船員的;
(三)船員在船舶上生活和工作的場所不符合國家船舶檢驗規范中有關船員生活環境、作業安全和防護要求的;
(四)不履行遣返義務的;
(五)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患病或者受傷,未及時給予救治的。
第六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取得船員培訓許可證擅自從事船員培訓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還應當沒收違法所得。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培訓機構不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培訓大綱和水上交通安全、防治船舶污染等要求,進行培訓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暫扣船員培訓許可證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培訓許可證的處罰。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從事船員服務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還應當沒收違法所得。
第六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服務機構和船員用人單位未將其招用或者管理的船員的有關情況定期報海事管理機構備案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服務機構在提供船員服務時,提供虛假信息,欺詐船員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並給予暫停船員服務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服務許可的處罰。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船員服務機構在船員用人單位未與船員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向船員用人單位提供船員的,由海事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給予暫停船員服務6個月以上2年以下直至吊銷船員服務許可的處罰。
第六十七條 海事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規定簽發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員證,或者違反規定批准船員培訓機構、船員服務機構從事相關活動的;
(二)不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的;
(三)不依法實施行政強制或者行政處罰的;
(四)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其他行為。
第六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六十九條 申請參加取得船員服務簿、船員適任證書考試,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考試費用。
第七十條 引航員的注冊、培訓和任職資格依照本條例有關船員注冊、培訓和任職資格的規定執行。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制訂。
第七十一條 軍用船舶船員的管理,按照國家和軍隊有關規定執行。
漁業船員的管理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參照本條例另行規定。
第七十二條 除本條例對船員用人單位及船員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有特別規定外,船員用人單位及船員應當執行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的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有關規定。
船員專業技術職稱的取得和專業技術職務的聘任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
第七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的第三章船舶國籍

船舶所有人申請船舶國籍,除應當交驗依照本條例取得的船舶所有權登記證
書外,還應當按照船舶航區相應交驗下列文件:
(一)航行國際航線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根據船舶的種類交驗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
發的下列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⒈國際噸位丈量證書;
⒉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
⒊貨船構造安全證書;
⒋貨船設備安全證書;
⒌乘客定額證書;
⒍客船安全證書;
⒎貨船無線電報安全證書;
⒏國際防止油污證書;
⒐船舶航行安全證書;
⒑其他有關技術證書。
(二)國內航行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根據船舶的種類交驗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
船舶檢驗證書簿和其他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從境外購買具有外國國籍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在申請船舶國籍時,還應當提供原船籍港
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注銷原國籍的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注銷原國籍的證明書。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舶,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予以核准並發給船舶國籍證書。 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申請登記的船舶,經核准後,船舶登記機關發給船
舶國籍證書。船舶國籍證書的有效期為5年。 向境外出售新造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和有
效船舶技術證書,到建造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從境外購買新造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和有效船舶技術
證書,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境內異地建造船舶,需要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建造合同和
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術證書,到建造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在境外建造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以光船條件從境外租進船舶,光船承租人應當持光船租賃合同和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
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銷原國籍的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中止或者注銷原國籍的證明
書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舶,船舶登記機關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
館予以核准並發給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有效期一般不超過1年。
以光船租賃條件從境外租進的船舶,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期限可以根據租期確定,但是
最長不得超過2年。光船租賃合同期限超過2年的,承租人應當在證書有效期內,到船籍港船
舶登記機關申請換發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對20總噸以上的船舶設定抵押權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下列文件到船
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船舶抵押權登記:
(一)雙方簽字的書面申請書;
(二)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或者船舶建造合同;
(三)船舶抵押合同。
該船舶設定有其他抵押權的,還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文件。
船舶共有人就共有船舶設定抵押權時,還應當提供三分之二以上份額或者約定份額的共
有人的同意證明文件。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
7日內將有關抵押人、抵押權人和船舶抵押情況以及抵押登記日期載入船舶登記簿和船舶所有
權登記證書,並向抵押權人核發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 船舶抵押權登記,包括下列主要事項:
(一)抵押權人和抵押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被抵押船舶的名稱、國籍,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的頒發機關和號碼;
(三)所擔保的債權數額、利息率、受償期限。
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允許公眾查詢船舶抵押權的登記狀況。 船舶抵押權轉移時,抵押權人和承轉人應當持船舶抵押權轉移合同到船籍
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抵押權轉移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將承轉人作為抵押權人載入船舶
登記簿和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並向承轉人核發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封存原船舶抵押權登
記證書。
辦理船舶抵押權轉移前,抵押權人應當通知抵押人。 同一船舶設定二個以上抵押權的,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按照抵押權登記申請
日期的先後順序進行登記,並在船舶登記簿上載明登記日期。
登記申請日期為登記日期;同日申請的,登記日期應當相同。
第五章光船租賃登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人、承租人應當辦理光船租賃登記:
(一)中國籍船舶以光船條件出租給本國企業的;
(二)中國企業以光船條件租進外國籍船舶的;
(三)中國籍船舶以光船條件出租境外的。 船舶在境內出租時,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在船舶起租前,持船舶所有權登
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和光船租賃合同正本、副本,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光船租
賃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將船舶租賃情況分別載入船舶所
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登記簿,並向出租人、承租人核發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各一份。 船舶以光船條件出租境外時,出租人應當持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文件
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光船租賃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中止
或者注銷其船舶國籍,並發給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一式二份。 以光船條件從境外租進船舶,承租人應當比照本條例第九條規定確定船籍
港,並在船舶起租前持下列文件,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光船租賃登記:
(一)光船租賃合同正本、副本;
(二)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三)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
立即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的證明書。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舶登記機關應當發給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並應當依照
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發給臨時船舶國籍證書,在船舶登記簿上載明原登記國。
第二十九條需要延長光船租賃期限的,出租人、承租人應當在光船租賃合同期滿前15
日,持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和續租合同正本、副本,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續租登記。
第三十條在光船租賃期間,未經出租人書面同意,承租人不得申請光船轉租登記。
第六章船舶標志和公司旗
第三十一條船舶應當具有下列標志:
(一)船首兩舷和船尾標明船名;
(二)船尾船名下方標明船籍港;
(三)船名、船籍港下方標明漢語拼音;
(四)船首和船尾兩舷標明吃水標尺;
(五)船舶中部兩舷標明載重線。
受船型或者尺寸限制不能在前款規定的位置標明標志的船舶,應當在船上顯著位置標明
船名和船籍港。
第三十二條船舶所有人設置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可以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
登記,並按照規定提供標准設計圖紙。
第三十三條同一公司的船舶只准使用一個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
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審核。
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不得與登記在先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相同或者相似。
第三十四條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對經核准予以登記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應當予以
公告。
業經登記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屬登記申請人專用,其他船舶或者公司不得使用。
第七章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
第三十五條船舶登記項目發生變更時,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登記的有關證明文件和
變更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三十六條船舶變更船籍港時,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國籍證書和變更證明文件,到
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船籍港變更登記。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原船籍港船
舶登記機關應當在船舶國籍證書簽證欄內註明,並將船舶有關登記檔案轉交新船籍港船舶登
記機關,船舶所有人再到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登記。
第三十七條船舶共有情況發生變更時,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有關
船舶共有情況變更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有關變更登記。
第三十八條船舶抵押合同變更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
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和船舶抵押合同變更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在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抵
押權登記證書以及船舶登記簿上註明船舶抵押合同的變更事項。
第三十九條船舶所有權發生轉移時,原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
國籍證書和其他有關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該船舶在船舶登記簿上的所
有權登記以及與之相關的登記,收回有關登記證書,並向船舶所有人出具相應的船舶登記注
銷證明書。向境外出售的船舶,船舶登記機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出具注銷國籍的證明書或者
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注銷國籍的證明書。
第四十條船舶滅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沒)和船舶失蹤,船舶所有人應當自船舶滅失
(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沒)或者船舶失蹤之日起3個月內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
和有關船舶滅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沒)、船舶失蹤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
理注銷登記。經審查核實,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該船舶在船舶登記簿上的登記,收
回有關登記證書,並向船舶所有人出具船舶登記注銷證明書。
第四十一條船舶抵押合同解除,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
抵押權登記證書和經抵押權人簽字的解除抵押合同的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注銷
登記。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其在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
和船舶登記簿上的抵押登記的記錄。
第四十二條以光船條件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出租人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辦理
光船租賃登記外,還應當辦理船舶國籍的中止或者注銷登記。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封存
原船舶國籍證書,發給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證明書。特殊情況下,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可
以發給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的證明書。
第四十三條光船租賃合同期滿或者光船租賃關系終止,出租人應當自光船租賃合同期
滿或者光船租賃關系終止之日起15日內,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光船租賃合同或者終止光
船租賃關系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光船租賃注銷登記。
以光船條件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出租人還應當提供承租人所在地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注
銷船舶國籍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注銷船舶國籍的證明書。
經核准後,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其在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登記簿上的光
船租賃登記的記錄,並發還原船舶國籍證書。
第四十四條以光船條件租進的船舶,承租人應當自光船租賃合同期滿或者光船租賃關
系終止之日起15日內,持光船租賃合同、終止光船租賃關系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
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以光船條件從境外租進的船舶,還應當提供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經核准後,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其在船舶登記簿上的光船租賃登記,收回臨時
船舶國籍證書,並出具光船租賃登記注銷證明書和臨時船舶國籍注銷證明書。
第八章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的換發和補發
第四十五條船舶國籍證書有效期屆滿前1年內,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國籍證書和有效
船舶技術證書,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證書換發手續。
第四十六條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污損不能使用的,持證人應當向船籍
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換發。
第四十七條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遺失的,持證人應當書面敘明理由,
附具有關證明文件,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補發。
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在當地報紙上公告聲明原證書作廢。
第四十八條船舶所有人在境外發現船舶國籍證書遺失或者污損時,應當向中華人民共
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但是必須在抵達本國第一個港口後及
時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換發船舶國籍證書。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假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航行的,由船舶登記
機關依法沒收該船舶。
中國籍船舶假冒外國國籍,懸掛外國國旗航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十條隱瞞在境內或者境外的登記事實,造成雙重國籍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
吊銷其船舶國籍證書,並視情節處以下列罰款:
(一)500總噸以下的船舶,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501總噸以上、10000總噸以下的船舶,處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10001總噸以上的船舶,處以5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可以視情節給
予警告、根據船舶噸位處以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的50%直至沒收船舶登記證書:
(一)在辦理登記手續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二)隱瞞登記事實,造成重復登記的;
(三)偽造、塗改船舶登記證書的。
第五十二條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或者使用過期的船舶國籍證書或者
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責令其補辦有關登記手續;情節嚴重的,可以
根據船舶噸位處以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的10%。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 使用他人業經登記的船舶煙囪
標志、公司旗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根據船舶噸位處以
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的10%;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其船舶國籍證書或者臨時船
舶國籍證書。
第五十四條船舶登記機關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嚴重失職的,
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當事人對船舶登記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
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章附則
第五十六條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船舶」系指各類機動、非機動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動裝置,但是船舶上裝備的救
生艇筏和長度小於5米的艇筏除外。
(二)「漁業船舶」系指從事漁業生產的船舶以及屬於水產系統為漁業生產服務的船舶。
(三)「公務船舶」系指用於政府行政管理目的的船舶。
第五十七條除公務船舶外,船舶登記機關按照規定收取船舶登記費。船舶登記費的收
費標准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制
定。
第五十八條船舶登記簿、船舶國籍證書、臨時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
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申請書以及其他證明書的格式,由中華人民共
和國港務監督機構統一制定。
第五十九條本條例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對船員的職責有哪些規定

(一)攜帶本條例規定的有效證件;

(二)掌握船舶的適航狀況和航線的通航保障情況,以及有關航區氣象、海況等必要的信息;

(三)遵守船舶的管理制度和值班規定,按照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操作規則操縱、控制和管理船舶,如實填寫有關船舶法定文書,不得隱匿、篡改或者銷毀有關船舶法定證書、文書;

(四)參加船舶應急訓練、演習,按照船舶應急部署的要求,落實各項應急預防措施;

(五)遵守船舶報告制度,發現或者發生險情、事故、保安事件或者影響航行安全的情況,應當及時報告;

(六)在不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力救助遇險人員;

(七)不得利用船舶私載旅客、貨物,不得攜帶違禁物品。

第二十一條船長在其職權范圍內發布的命令,船舶上所有人員必須執行。

高級船員應當組織下屬船員執行船長命令,督促下屬船員履行職責。

第二十二條船長管理和指揮船舶時,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證船舶和船員攜帶符合法定要求的證書、文書以及有關航行資料;

(二)制訂船舶應急計劃並保證其有效實施;

(三)保證船舶和船員在開航時處於適航、適任狀態,按照規定保障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員,保證船舶的正常值班;

(四)執行海事管理機構有關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的指令,船舶發生水上交通事故或者污染事故的,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交事故報告;

(五)對本船船員進行日常訓練和考核,在本船船員的船員服務簿內如實記載船員的服務資歷和任職表現;

(六)船舶進港、出港、靠泊、離泊,通過交通密集區、危險航區等區域,或者遇有惡劣天氣和海況,或者發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保安事件以及其他緊急情況時,應當在駕駛台值班,必要時應當直接指揮船舶;

(七)保障船舶上人員和臨時上船人員的安全;

(八)船舶發生事故,危及船舶上人員和財產安全時,應當組織船員和船舶上其他人員盡力施救;

(九)棄船時,應當採取一切措施,首先組織旅客安全離船,然後安排船員離船,船長應當最後離船,在離船前,船長應當指揮船員盡力搶救航海日誌、機艙日誌、油類記錄簿、無線電台日誌、本航次使用過的航行圖和文件,以及貴重物品、郵件和現金。

第二十三條船長、高級船員在航次中,不得擅自辭職、離職或者中止職務。

第二十四條船長在保障水上人身與財產安全、船舶保安、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具有獨立決定權,並負有最終責任。

⑺ 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的介紹

《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於2001年7月4日由交通部發布,根據2009年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版通運輸部令權2009年第1號《關於修改〈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的決定》修正。該《規定》分總則、經營資質、經營行為、監督檢查、罰則、附則6章27條,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2014年1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4年第3號公布《國內水路運輸輔助業管理規定》。該《規定》第四十一條決定,廢止2009年4月20日交通運輸部以交通運輸部令2009年第5號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服務業管理規定》和2009年1月5日交通運輸部以交通運輸部令2009年第1號發布的《國內船舶管理業規定》。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中船舶管理費是何時取消的

研究船舶登記制度抄主要是公共和私人的水平。從公法的水平,該船上有掛注冊的船旗國,進行登記的國家,並獲得國籍管轄的權利;從船舶,抵押貸款債務的私人和公共所有權和光船租賃權益的水平。因此,這兩個國家都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船舶登記制度層面的發展。我們對船舶登記的法律和法規的問題主要是「中國海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船舶登記條例人民共和國」,「中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實施船舶登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條例「問題的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船舶安全檢查規則的人民共和國「,」船舶管理辦法「,」老船運輸管理條例「等的名字。

⑼ 船舶的各項制度

關於加強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決定全文各分局:為了做好船舶管理工作,局現行的各項船舶管理規章制度,基本上是完備的,是適用並能保證我局船隊管理工作和科學考察任務完成的。近幾年,局、分局、大隊各級船舶管理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主要問題是管理存在著「軟、散」,對船舶條例和各種規章制度執行要求不嚴,落實不夠,時緊時松,執行紀律不嚴,思想麻痹,進入五月以後,船舶連續發生了數起事故,特別是向陽紅16船被碰撞沉沒的重大惡性事故,為吸取教訓,進一步做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如下決定:一、加強船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力提倡為國家、為海洋事業做貢獻的精神,反對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提高船員和各級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事業心,黨員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船黨支部要結合安全,強化安全意識,做好各項工作,各級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船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二、嚴格執行船舶條例和船舶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各級船舶管理機構和領導,要按級負責,認真執行,嚴格要求。分局每季度開始的第一個月內,要把上季度船舶管理情況報局。船舶條例中,個別不適應當前情況的有關條文,由局指揮中心負責修改、補充,並在93年底以前下發執行。修改前仍按原規定執行。三、加強航務監督部門(以下簡稱「航監部門」)的建設,強化航務監督管理職能。今後,凡有出海船舶,出航前要按規定到航監部門辦理簽批手續,(如各地港監要求進出港簽證可按當地港監部門要求辦理簽證),禁止證書不全,無證出海、低證高用,無證上崗,大隊的航務監督工作,由分局正式下文授權。四、嚴格執行船舶安全檢查制度及事故報告制度。今後凡發生船舶事故,分局(大隊)必須組織有關專業人員深入現場,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開好事故分析會,必須在弄清原因,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提出處理意見。對隱瞞不報,弄虛作假,大事化孝小事化了,干擾事故處理者,要追究當事人和領導者的責任;對及時發現隱患和事故苗頭,避免造成事故者,給予獎勵;對忽視安全工作造成責任事故者,除給予紀律處分外,要實施相應的經濟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五、加強船員崗位培訓,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加強船員業務輪訓和崗位訓練工作,每年不得少於20天。在局業務部門指導下,由分局根據船隊實際,組織年度訓練考核計劃,船員集中輪訓,報局備案,為保證這項工作進行,適當增加培訓經費。船上政工人員由分局組織培訓,並進行年度考核。對高級船員建立技術檔案,定期進行考核,不合格者,均不能上崗,任職。局要求1600噸以上的船舶駕駛員、報務員都應懂英語,每年年底進行一次考試,具體規定另定。六、優質船評比活動與安全獎勵工作結合進行,堅持每年評定一次,經費由局長基金解決。對管理不善的船舶,要限期改正,限期內達不到要求的,要採取組織措施。七、船員勞務外派要嚴格控制,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對以提高船員技術素質,鍛練隊伍為目的,要嚴格進行管理,要在富餘船員數量范圍內,在保證大隊在航船齊編滿員和質量條件下,有組織地進行,以大隊為單位統一調配,各船不得自行組織船員外派。由單位與用人單位簽約,各派出單位要切實保護外派船員的合法利益,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八、局和分局機關,要督促檢查船隊落實船舶管理條例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管理,要盡力給船隊工作創造條件,提供方便,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領導幹部上船出海,主要是進行調查研究,協調船與考察隊工作,支持船長、政委管好船,不要代替或干擾船長,政委履行職責。

熱點內容
勞動法司考真題選擇題合集 發布:2025-04-30 15:24:15 瀏覽:510
城市綠化違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14:47:12 瀏覽:641
企業為何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14:38:21 瀏覽:283
簡論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問題研究 發布:2025-04-30 14:36:51 瀏覽:872
公司會議內容具備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30 14:31:32 瀏覽:11
武漢市法院院長 發布:2025-04-30 14:31:18 瀏覽:236
徐滔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981
司法所統招 發布:2025-04-30 13:39:36 瀏覽:109
2016中級經濟法考試真題 發布:2025-04-30 13:34:14 瀏覽:793
學生會小組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13:24:06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