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問責條例實施辦法

問責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時間: 2020-12-27 11:09:18

⑴ 如何貫徹落實好《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

國家信訪局召開新聞通氣會解讀《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
10月25日,國家信訪局召開《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新聞通氣會。國家信訪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恩璽出席會議,就社會關注、媒體關心的有關問題作了詳細解讀。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15家在京新聞單位出席會議。
問:《辦法》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一是中央對加強問責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緊緊抓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利器,強化問責成為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今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正式施行,黨內問責工作更加精細化、系統化和法治化。信訪工作作為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也需要樹立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鮮明導向,著力構建有權必有責、權責相一致,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的信訪工作責任體系。二是預防和解決信訪問題需要進一步壓實信訪工作責任。從實際情況看,很多信訪問題之所以產生或久拖不決,根本原因是信訪工作責任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而一些地方和部門責任追究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失之於松。這就需要嚴明責任、嚴肅問責,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更好地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三是實踐中探索形成的經驗做法需要固化提升。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緊密結合實際,探索形成了很多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失職追責的成功經驗,為《辦法》出台奠定了實踐基礎。同時,原有信訪工作責任追究相關規定,需要根據新的形勢任務進行調整完善。
中央對制定《辦法》高度重視,列入2016年黨內法規制定計劃。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全面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辦法》草案稿,廣泛徵求各地各部門意見後,經中央同意,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正式下發。
問:《辦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辦法》共5章19條。第一章為總則,共3條,分別明確了目的依據、適用范圍和指導思想。第二章為責任內容,共5條,將信訪工作責任按照主體劃分為領導責任、部門責任、屬地責任、信訪部門責任和工作人員責任,並對各責任主體責任的內容作出具體規定。第三章為督查考核,共2條,分別對信訪工作督查和考核評價作出規定。第四章為責任追究,共6條,明確了信訪工作責任追究的情形和方式。第五章為附則,共3條,明確了授權規定、解釋單位和施行日期。
問:《辦法》有哪些亮點?
答:一是首次對信訪工作各責任主體的責任內容進行明確規定,解決了工作實踐中理解不一、難以界定和把握不準的問題。二是對信訪工作督查的主體、內容、頻率和程序作出具體規定,要求各級黨政機關每年至少就信訪工作開展和信訪工作責任落實情況組織一次專項督查,並對督查情況進行通報。三是完善了信訪工作考核評價制度,規定各級黨政機關應當定期對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信訪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評的重要參考;同時規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在幹部考察工作中,應當聽取信訪部門意見,了解掌握領導幹部履行信訪工作職責情況。四是強化了信訪工作問責力度,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關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對受到誡勉方式追責的相關責任人,取消所在地區、部門和單位本年度評選綜合性榮譽稱號資格。
問:《辦法》對責任主體明確了哪些責任?
答:領導責任中,分別對各級黨政機關的集體責任、領導班子成員和各級領導幹部的個人責任作出規定。部門責任中,既對黨政機關工作部門作出規定,也明確了垂直管理部門的相關責任。屬地責任中,分別從源頭預防、責任歸屬、協調督促、教育疏導等4個方面,對信訪問題發生地黨委和政府的責任作出規定。信訪部門責任中,明確了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責,強化了履行改進工作、完善政策和給予處分建議的責任。同時,對各級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處理信訪事項責任作出規定。
問:《辦法》規定哪些情形要受到追究?
答:從實際情況看,當前信訪工作失職失責行為,主要集中在違反科學民主決策、群眾紀律、信訪工作程序,以及對集體訪或者負面輿情處置不當、落實信訪部門相關建議不力等方面。據此,在梳理整合《信訪條例》、《關於違反信訪工作紀律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違反信訪工作紀律處分暫行規定》等相關規定基礎上,《辦法》提出了應當追責的6種情形。對在其他法律法規中已經明確處理辦法和程序的其他問題,以及涉及行政問責、涉嫌違法犯罪的不再重復規定。
為體現「問責既要對事,也要對人」的要求,《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劃分原則。對集體責任,分清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直接主管負責人和班子其他成員的責任;對個人責任,分清直接責任人和相關領導責任,體現了「權責對等」精神。
問:《辦法》對責任追究是如何規定的?
答: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辦法》對問責主體、方式和程序均作出明確規定。問責主體上,明確了由有管理許可權的黨政機關進行處理。問責方式上,採取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的方式進行。問責程序上,明確規定按照問題的性質、程度確定追責方式,同時對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將採取逐級遞進的方式,進一步加大問責力度。

⑵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問責對象有哪些

對象為:各級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黨的工作部門「三類組織」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四條 :

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許可權,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是主要負責人。

(2)問責條例實施辦法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幾個重點方面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之後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麼,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幹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紀律規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准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於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後,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幹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

⑶ 如何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細化問責情形,確保全面問責。《實施辦法》聚焦《問責條例》規定的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方面問題,結合農業部實際,逐項細化為20項具體標准。同時,根據把紀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的要求,強調因苗頭性問題被提醒談話或者誡勉談話後仍然整改不力的也應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實行終身問責。
細化責任區分,確保精準問責。《實施辦法》以職責職權為依據區分具體責任,確保權責對應一致、責任清晰明白、問責科學精準。規定由黨組織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的事項應當問責的,對黨組織進行問責,同時對參與決策的班子成員進行問責,重點對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進行問責。對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可視情況免予問責或適當減輕失責情節。由領導班子成員個人決定或者批準的事項應當問責的,對該班子成員個人進行問責。
細化問責程序,確保規范問責。《實施辦法》分別依據中央國家機關黨組織管理許可權、幹部管理許可權和紀律處分許可權,細化問責程序,確保問責工作規范開展。從農業部黨組以及人事勞動司、直屬機關黨委、直屬機關紀委和各司局、派出機構、直屬單位黨組織三個層次明確規定了問責主體和問責許可權。明確問責決定原則上由有管理許可權的黨組織作出,對於事實清楚、依據充分的問責情形可不經調查直接作出問責決定。
細化問責監督,確保落實問責。《實施辦法》規定實行問責情況通報曝光制度、問責審理制度、問責情況定期報告制度、問責情況監督檢查制度,要求人事勞動司、直屬機關黨委、直屬機關紀委加強對問責工作的監督檢查,對有責不問或者問責方式不當、問責決定不落實的,及時督促糾正,情節嚴重的嚴肅追究相關黨組織(黨組)和黨的領導幹部的責任。同時規定,中央紀委駐農業部紀檢組對農業部問責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部黨組要求部系統各級黨組織、紀檢組織認真學習貫徹文件,黨的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堅持鐵面問責,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確保《實施辦法》落實到位、發力生威。

⑷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規定,什麼 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中央軍事委員會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相關規定。

⑸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規定哪些部門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十一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熱點內容
獨立法人法人 發布:2025-04-30 20:39:42 瀏覽:955
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原則 發布:2025-04-30 20:24:13 瀏覽:378
道路交通安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30 20:13:53 瀏覽:30
物理法學小說 發布:2025-04-30 19:55:33 瀏覽:242
經濟法學名詞解釋 發布:2025-04-30 19:55:32 瀏覽:873
道德違禁感 發布:2025-04-30 19:54:57 瀏覽:766
最新勞動法2017辭退 發布:2025-04-30 19:45:58 瀏覽:810
合同法承包合同期限 發布:2025-04-30 19:42:43 瀏覽:970
廣州新勞動法底薪是多少錢 發布:2025-04-30 19:29:42 瀏覽:210
叫老公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30 19:25:21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