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業法規政策

農業法規政策

發布時間: 2020-12-27 13:36:37

① 農民學習農業政策和法律的必要性

太有用了,
1、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國家今年出台許多政策支持三農發展,版而了解一定的法律基權本知識,尤其公民基本權利和行政訴訟方面的,可以言之有據的找到維護自己權益的辦法。
2、尋找政策補助。通過了解政策和相關法律,可以知道最近有哪些利民政策可以落實到個人頭上,比如稅收優惠,種植補貼、家電下鄉等等。
3、找到致富方向和途徑。知道國家鼓勵發展什麼,就可以向那個方向尋找致富門路。比如鼓勵種植轉基因食品,生豬肉等等,那就應該著力忘該方向發展,而非相反。

② 簡答:農業政策和法律的關系是什麼

(一)觀點一
盡管政策和法律在階級本質、經濟基礎、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社會目標等根本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但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表現在:
(l)黨的政策是全黨意志的體現,表現為黨的文件,這些文件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內部」的;而法律則是國家意志的體現,表現為由立法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的規則,它們必須是公開的,面向社會公布的。
(2)政策可以主要由或完全由原則性的規定組成,可以只規定行動的方向而不規定行為的具體規則;法律則是以規則為主,不能僅限於原則性規定,否則,權利和義務界限不明,難以對各種利益關系和社會關系加以有效調整。
(3)政策主要靠宣傳教育和黨紀保證實施,但黨紀只能適用於黨內;而法律則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可以對任何違反者實施制裁,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4)政策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雖然黨的根本政策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但大量的具體政策往往隨著形勢的變化而隨時調整,否則便不能發揮及時的指導作用;而法律則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法律一般是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不變,如果變動周期過短,則受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便處於捉摸不定的狀態,這樣就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法律秩序。
(二)觀點二
也有學者把二者的區別表述為:
1.兩者制定的組織和程序不同。
狹義的法律僅能由有權制定的國家機關(即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也只能由國務院和地方權力機關制定。黨的全國性政策只能由黨中央決定。法具有國家意志,黨的政策代表黨的意志。
2.兩者實施方式不同。
法具有國家強制力,黨的政策靠宣傳教育,對黨員還可以紀律制裁作保證。
3.兩者的諷整范圍
兩者的諷整范圍有的是共同的,交錯的,但有的卻是區別,例如具體犯罪問題僅由法律規定。
4.法律比較規范化、定型化;政策一般比較原則,有較大伸縮性。
在當代,黨的政策與法治的關系不僅體現在政策對法治有指導作用,也體現在法治對黨的政策也有制約作用。

③ 農業政策與法規的內容提要:

本教材抄努力反映我國農業和農襲村發展目前階段的新特點、新問題和新要求,在認真參考吸收同類教材的基礎上,反映出農業政策與法規在近年來的調整和今後發展的取向,以求對實際的發展提供較好的參照作用。本教材適合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公共管理類專業、法學專業、政策學專業學生使用,也方便從事政策研究特別是從事農業政策研究人員和實際工作者查閱使用。

④ 國家關於土地使用的政策和法律

1、農用地只能用於農業發展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2、關於土地使用的常用法律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3)《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

(4)《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5)《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4)農業法規政策擴展閱讀:

農用地性質轉換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

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⑤ 2014年國家關於農業方面的政策法規有哪些

國家主要通抄過兩個襲措施來支持農業發展。

一、農產品增值稅優惠:生產銷售的農產品農產品狀態免徵增值稅。對於通過低稅率的增值稅13%的增長非農產品。

二、農業生產的增值稅優惠:農膜,飼料,免徵增值稅;化肥,自產生產企業范圍內的上市農葯免徵增值稅;商業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批發和零售行業免徵增值稅。

⑥ 農業政策法規名詞解釋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專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屬值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業產品,可按 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葯、農機,免徵增值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本社成員簽訂的農業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合同,免徵印花稅。

(6)農業法規政策擴展閱讀

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農村法治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領域不斷拓寬,質量不斷提升,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規范、引領和推動「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制度保障,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保護農民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要求,要求強化鄉村振興法治保障,發揮法治在鄉村振興中的保障和推動作用。

⑦ 學習農業政策與法規如何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知識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要拚命地充電,也要拚命地放電。
培根就曾說過:一個人不能為讀書而讀書,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用。
生活中有不少人也經常在讀書,甚至有的人讀的書還很多。但是,有的人能做到活學活用,有的人則讀了同沒有讀差不多,甚至還帶來了害處。
從古到今,讀書人之大忌就是:讀死書,死讀書,書讀死。
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見一些人,雖然愛讀書卻不能很好地利用,尤其是在走入實際生活中,平時不注意接近現實,對書本之外的事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幾乎要暈頭轉向,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讀書人,肚子里的學問或者理論水平很不錯,卻拙於實際操作,不能把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
要想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就必須找到造成讀書人不能學以致用的原因,並在實踐中努力克服。造成讀書人不能學以致用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點:
一是一味埋頭讀書而疏於與實際結合,只顧沉浸在書中所描繪的神奇世界而不願知道屋外都發生了什麼,久而久之便脫離了豐富火熱的實際生活,而像一隻蠶一樣把自己緊緊地包裹了起來。
二是清高自傲,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總以精神貴族自居,而不願與更多的普通人接近,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閉目塞聽,孤陋寡聞,自以為是。
三是熱衷清談,卻不善動手,所謂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就是說的這樣一種情況。
作為讀書人,要避免與實際脫離、不能致用的讀書傾向,就要把學以致用作為必須遵守的一條原則。
其實,做到學以致用並不難,如果能夠從下列幾方面去做,就會大致避免讀書與實際脫節的傾向。
在廣泛涉獵的同時,要經常注意讀報,收看電視和收聽廣播新聞,養成關心時事的良好習慣。
要在讀書的同時注意思考,尤其要重視聯系實際問題,要注意讀那些現實性、指導性強的書籍,把書本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要經常跳出書外,同社會接觸,了解大眾的喜怒哀樂,掌握時代的脈搏動向,融知識於生活中。
要在掌握理論的同時,注意養成理論聯系實際、應用知識於現實生活的習慣,通過親自實踐來印證或修正、補充和完善理論,使理論知識化為實際工作效果。
要經常檢查、反省自己的讀書學習,是否緊扣實際需要,是否真正增加了知識,增長了見識,防止為讀書而讀書,以至死讀書、讀死書、書讀死。
現在在校就讀的學生通常表現在,能簡單操作,而不能細心操作;能模仿照做,而很少設計思路。一些學校甚至從來沒有開設過實驗課,還有相當一些學校,實驗項目極少,學生只能按部就班地照著實驗說明「照方抓葯」,根本沒有機會自己設計方案。這充分說明,我國相當一部分青年人缺乏實踐知識的能力,不能從知到做,學以致用。不難推斷,如果不及時得以糾正,這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其動手能力仍然是弱項。
事實上,現代社會正是一個呼喚實踐能力的社會。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如果不能學以致用,將是一事無成。新的學習觀在談到人才智商的時候,提出了智力新概念。這種觀點認為,無論是實踐知識還是實踐能力,在獲得高智商、高能力的過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離開了實踐能力,書本知識也只能使人獲得暫時的小聰明,很難幫助人成就大事業。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知識轉化為實踐。這一結果正好印證了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倡議,學會做事就是:「如何教會學生實踐他所學的知識?還有在不能完全預計到未來工作變化的情況下,如何使教育與未來的工作相適應?」「已經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簡單地理解學會做事的含義就是為了培養某人去從事某一特定的具體工作,使他參加生產某種東西。」
21世紀是一個崇尚能力的社會,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多種才能。而培養多種才能的好方法,又往往以應用能力的培養為基礎。這種能力的具體表現又恰恰是習慣和意識。只有具備了學以致用的好習慣,才能在現實生活中大展身手。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而只有那些善於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優秀的人,他的生活才會過得快樂、安全、自由。當具備了學以致用的好習慣以後,就會在生活中積極地把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以學習促進實踐,以實踐帶動學習。面臨著新世紀的挑戰,誰不希望成為時代的強者?既然有這樣的美好願望,不如及早行動起來,盡快把自己鍛煉成為既有知識又能夠做事的多面手。

⑧ 目前我國農業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規定

一、《農業法》
頒發時間: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會議通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修訂。2003年3月1日起實施。新《農業法》共13章99條。

第一章 總則,共9條。是關於《農業法》一些最基本范疇的規定,包括立法的目的、法的調整范圍、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含義、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農業的多功能性、農業與農村的基本制度、國家促進農業發展的基本措施、保護農民權益的原則、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對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管理服務職能。這一章的規定,基本上是在原《農業法》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的,從中可以看出,這次對《農業法》修訂的一些基本的要點,如重視增加農民收入和保護農民權益,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和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建立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重視可持續發展等。

第二章 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共有5條。從農業生產經營基本制度、生產經營主體和基本生產方式等勾畫了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的框架,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企業、農產品行業協會和產業化經營。

第三章 農業生產,共11條。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對原《農業法》第三章「農業生產」做了較大調整,增加和補充了以下內容:一是農業發展規劃和農業生產區域布局;二是動植良種;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主要內容包括:農業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合理農業生產區域布局的形成;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動植物品種選育、生產、更新和良種的推廣使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節水農業;農業機械化;農業氣象;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優質農產品認證和標志制度;動植物防疫制度;農業生產資料生產、經營和使用制度等。

第四章 農產品流通與加工,共5條。進一步明確了農品購銷體制改革方向和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徵,規定農產品購銷實行市場調節,國家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流通活動,要求各級政府採取措施保障農產品運輸暢通,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還規定國家支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工業,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國家採取必要措施促進農產品出口,減少進口農產品對國內相關農產品生產造成重大的不利影響。

第五章 糧食安全。主要做了以下規定:一是保護糧食生產能力,建立耕地保護制度。二是國家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對糧食主產區給予重點扶持,建立穩定的商品糧和生產基地。三是對部分糧食品種可以實行保護價制度。四是國家建立糧食安全預警制度和分級儲備調節制度。五是國家建立糧食風險基金。

第六章 農業投入與支持保護,共11條。一是確立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按照「綠箱」、「黃箱」政策,規定了財政投入農業資金的使用方向;二是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投入農業的資金增長幅度的要求,加強對用於農業的財政資金的審計和監督管理;三是鼓勵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增加農業投入,鼓勵社會資金投向農業;四是在與世貿組織規則相銜接的前提下,明確對農民實施收入支持政策;五是鼓勵和支持開展農業信息服務;六是規定建立健全農村金融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向農業提供金融支持;七是鼓勵開展商業性農業保險,扶持互助農業保險,建立和完善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

第七章 農業科技與農業教育,共9條。主要修改內容:一是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制定農業科技和農業教育規劃的內容。二是規定國家鼓勵加強農業科技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及保護動植物新品種等到知識產權,鼓勵、吸引社會力量增加農業科技投入。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最終要依靠科技進步和農業教育發展。三是增加規定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有償和無償相結合,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社會力量相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四是增加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穩定和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保障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工作經費。五是增加規定國家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包括普通中小學校職工工資和校舍等教學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費用。六是國家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支持開發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民綠色證書培訓和其他就業培訓,提高農民文化技術素質。

第八章 農業資源與農業環境保護,共10條。內容涉及對農業有關的土地、水、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和水能、沼氣、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和利用與保護,以及對廢水、廢氣和固定廢棄物對農業生產環境污染的防治,協調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之間的關系,以便使農業生產要素達到最佳配置,利用最少的資源生產出最多的產品,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第九章 農民權益保護,共12條。針對目前我國農村比較普遍的侵害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權益的現象,分別作了規定,以保護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略犯。

第十章 農村經濟發展,共8條。規定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有關措施。明確了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基本方針、措施和目標;重點是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做了進一步的規定,包括:發展鄉鎮企業;推進小城鎮建設;鞏固和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和其他醫療保障制度;扶持貧困地區發展;增加對扶貧開發投入。

第十一章 執法監督,共3條。主要包括採取措施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加強規劃、指導、管理、協調、監督、服務職責,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實行綜合執法,提高執法效率和水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採取的措施,監督檢查人員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被檢查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以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與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關系。

第十二章 法律責任,共8條。違反《農業法》的法律責任是指當事人因實施違反《農業法》規定的行為而承擔的法律後果,即由於侵害特定法律——《農業法》規定的法定權利或未履行法定義務而引起的、由專門國家機關認定並歸結於違法當事人的、帶有直接強制性的義務。所謂法律規定主要是指法律作出的禁止性、限制性或者義務性的規定;實施違法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法律責任一般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行政責任一般分為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兩類。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民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刑事責任,本法只規定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具體追究哪種刑事責任,由司法機關根據具體的犯罪事實和情節等依照相關法律確實。

第十三章 附則,共2條。是關於國有農場等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職工的法律地位和本法生效日期的規定。

二、《種子法》

頒布時間: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2002年12月1日起實施。《種子法》共11章78條。

立法目的: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種質資源,規范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產、經營、使用行為,維護品種選育者和種子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種子質量水平,推動種子產業化,促進種植業和林業的發展。

什麼是種子?

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和根、莖、苗、芽、葉等。

種子管理的主體:《種子法》第三條規定,國務院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農作物種子和林木種子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主管本行政區域內農作物種子和林木種子工作。

主要農作物的范圍:《種子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為主要農作物,農業部又確定油菜、馬鈴薯,湖北省農業廳又確定花生、西瓜為主要農作物。

種子生產:《種子法》第二十條規定,主要農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種子生產,實行許可制度。

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常規種原種種子的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核發。也就是說,生產上述種子必須要有生產許可證。種子生產許可證的核發程序:個人申請,報縣農業主管部門審核,由省農業主管部門核發。但是,生產種子(農業部)規定必須要具有以下條件:

1、生產常規種子(含原種)和雜交親本種子的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生產雜交種子的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

2、要有種子曬場和烘乾設備。

3、有必要的倉儲設施。

4、經省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的種子檢驗人員2名,專業種子生產技術人員3名以上。

只有具備以上條件,才可領取種子生產許可證。

種子經營:《種子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種子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種子經營者必須先取得許可證後,方可憑種子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或者變更營業執照。

種子經營許可證實行分級審批發放制度。一般常規種子,種子經營許可證由種子經營者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常規種、原種種子,由種子經營者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

農業部規定申請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要達到以下條件:1、申請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上;2、要有種子檢驗室和檢驗儀器,有2名以上經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的種子檢驗人員;3、有成套的種子加工設備和1名技術加工人員。

假劣種子概念:第四十六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假、劣種子。

下列種子為假種子:

1、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種品種種子;

2、種子種類、品種、產地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的;

下列種子為劣種子:

1、質量低於國家規定的種用標準的;

2、質量低於標簽標注指標的;

3、因變質不能作種子使用的;

4、雜草種子的比率超過規定的;

5、帶有國家規定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的。

法律責任:第五十九條規定: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吊銷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並處以罰款;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兩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規定:未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偽造、變造、買賣、租借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或者未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規定生產、經營種子的,由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可吊銷違法行為人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種子法》第六十二條規定:

1、經營的種子應當包裝而沒有包裝的;

2、經營的種子沒有標簽或者標簽內容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3、偽造、塗改標簽或者試驗、檢驗數據的;

4、未按規定製作、保存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的;

5、種子經營者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未按規定備案的。

由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責令改正,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

《種子法》第六十九條規定:強迫種子使用者違背自己的意願購買、使用種子給使用者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農葯管理條例》

頒發時間:1997年5月28日國務院發布,2001年11月29日修改,並同時施行。

立法目的:為了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制定此條例。

農葯范疇:

1、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2、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它有害生物的;

3、用於農業、林業生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4、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它有害生物的。

農葯管理的主體:

《農葯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規定: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農葯經營單位:

第十八條規定:

1、供銷全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

2、植物保護站;

3、土壤肥料站;

4、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

5、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

6、農葯生產企業;

7、國務院規定的其它經營單位。

農葯經營應具備的條件:

1、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技術人員;

2、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和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措施;

3、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規章制度;

4、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農葯質量:

什麼是假農葯?

第三十一條規定:

1、以非農葯冒充農葯或者以此種農葯冒充它種農葯的;

2、所含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上的註明的農葯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不符的。

什麼是劣質農葯?

第三十二條規定:

1、不符合農葯產品質量標準的;

2、失去使用效能的;

3、混有導致葯害的等有害成份的。

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擅自經營未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者臨時登記的農葯,或者生產經營已撤銷登記的農葯,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0萬元以上的罰款。

在一次市縣農葯聯合檢查時,發現幾個經營單位銷售的「中外農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3%克百威、河南原陽農葯廠生產的克百威(標名蓋地神鷹)和39%克百威顆粒劑,在標示袋上標有農葯登記證號,但在國家農葯登記公告中,查明無此登記證號,顯然這幾種農葯均屬偽造登記證號的農葯。根據此款規定,可以進行行政處罰。此款中沒收違法所得,什麼是違法所得?指生產、經營農葯的銷售收入,也就是農葯零售價的收入。在此款中的處罰有三個要點:第一責令停止生產經營;第二沒收違法所得;第三在沒收違法所得的基礎上,按照銷售收入的零售價總額,視其態度好壞,再處以銷售總額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這三個罰則是同時進行的。

第四十條規定:

生產、經營產品包裝上未附標簽、標簽殘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農葯產品,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一次農葯市場檢查中,某農葯經營戶銷售的湖北楚虹集團生產的黃姜地無草,登記證號(LS2000637),使用范圍為黃姜、油菜、小麥、果樹等,經查農葯登記公告後,此登記證號是湖北省農用化工實驗廠登記的5%精奎禾靈乳油,它的作用范圍只有油菜一種,並且登記公告中根本沒有湖北楚虹集團這個生產廠家,他盜用了湖北省農用化工實驗廠的登記證號,並且擴大了使用范圍。按照此款規定,可以進行行政處罰,此種超使用范圍的處罰與銷售無登記證號的處罰,除在處罰量上有區別外,在自由裁量上也有不同,後者處罰「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這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是同時的意思,在既沒收違法所得的同時,還要加處罰款。這兩種處罰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要同時進行。「並處」有別於「可以並處」,「可以並處」是法律、法規賦予行政執法部門的一種自由裁量權。執法部門根據違法情節的不同,依法可以並處,也可以不處,這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法律上的一種體現。

《湖北省農葯管理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個人經營農葯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予以取締,並處以其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最高額不超過3萬元。

未取得《農葯經營上崗證》而銷售農葯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下崗,並處以當事人1000元以下的罰款。

⑨ 2017年農業有什麼新政策法規出台嗎

農業政策: 2017年國家農業扶持政策大全

2017年的國度農業攙扶政策年夜全,有須要的朋儕可以珍藏下!
休閑農業項目:
1)古代農業園區試點申報立項目補助額度:省級1000-2000萬元、國度級1-2億元申報時光:6月;
2)一縣一特工業生長試點項目補助額度:300-500萬元申報時光:10月;
3)龍頭企業動員工業生長試點項目補助額度:500-800萬元申報時光:10月;
4)一二三工業融會試點項目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的30%申報時光:5月;
5)中小企業手藝立異基金古代農業范疇項目補助額度:80萬元申報時光:6-7月;
6)扶貧項目申報時光:1月
栽種農業項目:
1)資本勤儉與情況掩護中心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10%閣下申報時光:6月;
2)古代農業樹模項目補助額度:200萬-2億申報時光:6月;
3)生物資能綜合使用樹模項目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10%閣下申報時光:6月;
4)國度農業工業化樹模基地項目補助額度:300萬申報時光:9月;
5)攙扶「菜籃子」產物臨盆項目補助額度:300萬之內申報時光:7-8月;
6)農業綜合開辟農業部專項(劣種繁育、優勢特點栽種項目)補助額度:100-500萬申報時光:12月之前;
7)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買補助(栽種機)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30%閣下申報時光:12月;
8)農產物促銷項目資金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10%閣下申報時光:6月;
9)古代種業晉升工程農作物種子項目補助額度:800-1500萬元申報時光:2月;
10)農業綜合開辟林業專項補助額度:120萬元;
11)農業綜合開辟存量資金地盤管理項目補助額度:每畝津貼1100元申報時光:3月;
12)農業綜合開闢地盤管理項目補助額度:500萬元申報時光:6月;
13)中型灌區節水配套革新項目補助額度:不凌駕2000萬元申報時光:8月;
14)農業科技結果轉化資金補助額度:60-300萬元申報時光:4月;
15)國度中葯材臨盆攙扶項目補助額度:100-300萬元申報時光:7月;
16)一縣一特工業生長試點項目補助額度:300-500萬元申報時光:10月;
17)龍頭企業動員工業生長試點項目補助額度:500-800萬元申報時光:10月;
18)中小企業手藝立異基金古代農業范疇項目補助額度:80萬元申報時光:6-7月;
19)耕地掩護與質量晉升補助額度:80-120萬元申報時光:3月
養殖農業項目:
1)古代種業晉升工程畜禽劣種項目補助額度:300-500萬元申報時光:2月;
2)古代農業樹模項目補助額度:200萬-2億申報時光:6月;
3)生物資能綜合使用樹模項目(養殖項目)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10%閣下申報時光:6月;
4)國度農業工業化樹模基地項目補助額度:300萬申報時光:9月;
5)攙扶「菜籃子」產物臨盆項目補助額度:300萬之內申報時光:7-8月;
6)農業綜合開辟農業部專項(劣種繁育、優勢特點養殖項目)補助額度:100-500萬申報時光:12月之前;
7)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買補助(養殖及飼料加工機械)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30%閣下申報時光:12月;
8)農產物促銷項目資金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10%閣下申報時光:6月;
9)農業科技結果轉化資金補助額度:60-300萬元申報時光:4月;
10)一縣一特工業生長試點項目補助額度:300-500萬元申報時光:10月;
11)龍頭企業動員工業生長試點項目補助額度:500-800萬元申報時光:10月;
12)中小企業手藝立異基金古代農業范疇項目補助額度:80萬元申報時光:6-7月;
13)耕地掩護與質量晉升補助額度:80-120萬元申報時光:3月
農業流暢加工類項目:
1)冷鏈物流和古代物流項目補助額度:200-1000萬元申報時光:7月;
2)國度農業工業化樹模基地項目補助額度:300萬元申報時光:9月;
3)開辟性金融支撐農產物加工業重點項目申報時光:12月;
4)農產物產地初加工津貼項目補助額度:項目總投資的30%申報時光:5月;
5)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買補助補助額度:農機價錢的30%申報時光:12月;
6)農業綜合開辟農業工業化謀劃項目補助額度:50萬元-300萬元申報時光:6月;
7)農業科技結果轉化資金補助額度:60萬元-300萬元申報時光:4月;
8)中小企業手藝立異基金古代農業范疇項目補助額度:80萬元申報時光:6-7月;

⑩ 農村政策與農村法規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統籌復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制設。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提高扶貧開發水平。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創新,改革集體林權制度。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
南京老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4-30 21:52:25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