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企業條例
❶ 上海市股份合作制企業暫行辦法(201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目的)
為了規范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組織和行為,促進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發展,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於在本市設立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第三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含義)
本辦法所稱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是指以企業職工出資為主或者全部由企業職工出資構成企業法人財產,合作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和按股分紅相結合的企業法人。第四條(企業的權利義務)
股份合作制企業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
股份合作制企業以其全部法人財產,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第五條(企業章程)
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必須依照本辦法制定企業章程。企業章程對企業、股東和非股東在職職工具有約束力。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經營范圍由企業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企業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法規限制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第六條(企業名稱的使用)
股份合作制企業使用公司名稱的,應當在其名稱中標明「合作公司」字樣。第七條(經營管理和行政管理原則)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企業經營管理和社會行政管理實行分離原則。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由出資人依照本辦法和企業章程,按出資人所佔股份總額的比例行使。
對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經濟社會等政府行政管理,由企業注冊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有關部門負責,但依法由市有關部門行使的除外。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稅收,由企業注冊所在地的區、縣稅務部門征管。第二章設立第八條(設立條件)
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一定人數的股東;
(二)有最低限額的注冊資本;
(三)有股東共同制定的企業章程;
(四)有企業的名稱和規范的組織機構;
(五)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第九條(股東人數)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職工股東不得少於8人。
非股東在職職工不得超過企業在職職工總數的10%。第十條(設立方式)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設立分為發起設立和改制設立兩種。
發起設立,是指由2名以上作為發起人按本辦法而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
改制設立,是指對現有企業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明晰產權和資產評估確認後,按本辦法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第十一條(企業章程的內容)
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企業名稱和住所;
(二)企業類型;
(三)經營范圍;
(四)注冊資本;
(五)股東的出資方式和出資限額;
(六)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
(七)股東和非股東在職職工的權利和義務;
(八)股份取得、轉讓的條件和程序;
(九)企業的組織機構及其產生的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十)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產生程序、任職期限及職權;
(十一)財務管理制度和利潤分配辦法;
(十二)企業的解散事由和清算辦法;
(十三)企業章程修訂程序;
(十四)股東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注冊資本)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注冊資本數額應當與經營范圍相適應,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依照企業法人登記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三條(出資方式)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必須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土地使用權的評估作價,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用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企業注冊資本的20%,國家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除外。第十四條(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特別規定)
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國有資產、集體資產可以作為借入資產,也可以由本企業職工出資購買。國有資產、集體資產作為借入資產的,由改制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按規定向其主管部門或者投資主體繳納資產佔用費。
資產佔用費費率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集體資產管理部門會同發展改革部門、財稅部門確定。
❷ 重慶市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條例(1998)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明晰鄉鎮企業產權關系,完善經營機制,促進鄉鎮企業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鄉鎮企業股份合作制是勞動者勞動聯合和勞動者資本聯合的一種集體所有制經濟形式。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實行股份合作制的鄉鎮企業(以下簡稱股份合作制企業)。第四條鄉鎮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應當堅持積極推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針。第五條股份合作制企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
(二)入股自願、股權平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三)按股分紅、按勞分配;
(四)依法提供公積金和公益金。第六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第七條股份合作制企業是鄉鎮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享受國家對鄉鎮企業的扶持政策。第八條市、區、縣(市)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支持鄉鎮企業積極推行股份合作制。鄉鎮企業管理部門負責對股份合作制企業進行規劃、指導、管理、監督、協調和服務。第二章企業設立第九條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可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個人投資組建,也可由上述組織、個人與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法人和個人聯合投資組建。
原有鄉鎮企業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由資產所有者討論決定。第十條申請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須由發起設立人提出書面申請,附送發起人簽訂的協議、組建方案、資產評估報告或清產核資報告及資信證明、企業章程等文件材料,經鄉、鎮企業辦公室簽注意見,報區、縣(市)鄉鎮企業管理部門批准,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第十一條發起人簽訂的協議應明確發起人共同出資總額和各自出資比例及相應權利、義務。
需要向社會法人或個人募集股份的,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低於股份總額的百分之三十。
股份合作制企業不能成立時,發起人應對設立企業的行為所產生的債務和費用負連帶責任,並對認股人已繳納的股款,負返還股款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率的連帶責任。第十二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不得違背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並應載明以下主要事項:
(一)企業名稱、住所;
(二)經營范圍及方式;
(三)企業注冊資本、股份總數、各類股份總數及轉讓辦法;
(四)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五)股東大會的職權及議事規則;
(六)企業法定代表人及其職權;
(七)董事會、監事會或監事的職權及議事規則;
(八)企業利潤分配辦法;
(九)章程修改程序;
(十)企業終止與清算辦法。第三章股份與股東第十三條股東可以貨幣、廠房、設備、土地使用權、技術等有形和無形資產入股。用貨幣以外的資產作價入股的,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或確認。第十四條股權按公平、合理、簡單易行的原則設置。根據資產投入情況,一般可設鄉村集體股、職工股和社會股。
(一)鄉村集體股為鄉村范圍內農民集體共同擁有所有權的股份。其來源包括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投資;土地使用權拆資;國家或地方財政無償扶持的資金形成的資產;國家對企業的減免稅;社會無償扶持的資產;企業歷年積累增值的一部分。鄉村集體股由鄉、鎮、村、社集體經濟組織代表。
(二)職工股為企業職工依法擁有所有權的股份。
(三)社會股為本企業外的法人和個人依法擁有所有權的股份,包括外商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台灣投資者依法擁有所有權的股份。第十五條原有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企業歷年積累增值增產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劃給職工,其餘部分劃歸原有投資者。
職工個人股的劃分,可按工齡長短、崗位責任、貢獻大小等情況,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落實到職工個人。廠長(經理)及技術、管理等骨幹人員應適當增加持股份額。第十六條股份合作制企業股份採取股權證書形式,作為股權憑證和分紅的依據。
股權證書應載明股東姓名、單位、股權種類、股金數額等情況,經董事長簽名,企業蓋章生效。
股權證書由市鄉鎮企業管理部門統一印製。
❸ 西安市股份合作制企業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確立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法律地位,保障企業、股東、職工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促進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健康發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股份合作制企業是指股東按照協議,各自以貨幣、實物、技術等作為股份投入,兼有合作制與股份制特點、實行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相結合的集體經濟組織。第三條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職工全員入股、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二)有一定比例的集體成員共同共有的財產;
(三)實行民主管理,職工享有平等權利;
(四)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五)實行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第四條股份合作制企業依法取得法人資格,股東以所持股份對企業承擔有限責任,企業以其全部資產對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第五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鎮、鄉村新建、改建的股份合作制企業,適用本條例。第六條股份合作制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其合法權益和正當生產經營活動受法律保護。
市、區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依法對股份合作制企業進行監督管理。第二章設立第七條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職工股東不少於五人;
(二)企業注冊資本達到法定最低限額;
(三)符合股份合作制要求的企業章程;
(四)符合股份合作制要求的企業組織機構;
(五)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國有小企業和集體企業通過改建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制定改建的總體方案,經資產所有者同意,由職工(代表)大會或村民會議通過相應的決議。第八條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登記。
法律、法規規定須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應當在申請登記前辦理審批手續。第九條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申請登記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應當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頒發營業執照,並在企業性質欄內註明股份合作制。第十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企業名稱和住所;
(二)企業的宗旨和經營范圍;
(三)企業注冊資本;
(四)股份設置和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在冊職工認購股份的數量的最高和最低限額;
(五)企業勞動管理、財務管理的原則;
(六)收益分配及虧損分擔辦法,優先股股利率;
(七)股東的權利和義務,集體股股權代表產生辦法;
(八)股權轉讓的條件和程序;
(九)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產生、職權和議事規則;
(十)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產生的程序和職責范圍;
(十一)企業終止的條件、程序和清算辦法;
(十二)企業章程的修訂程序;
(十三)股東大會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第三章產權界定第十一條新建和改建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的原則界定產權。第十二條國有小企業和集體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改建,必須進行清產核資和資產評估,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界定產權。
集體企業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形成的資產,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界定產權。集體企業中,聯社、社區或其他經濟組織投資形成的資產,產權歸投資者所有。集體企業歷年積累形成的自有資產、接受無償資助和捐贈形成的資產,以及其他難以明確投資主體的資產,產權歸企業集體共有。第十三條國有小企業和集體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改建,其經評估後的存量凈資產可採取下列辦法處置:
(一)國有資產應當由股份合作制企業職工按評估價一次性購買或者分期購買;購買有困難的,可由股份合作制企業採取租賃或者其他方式有償使用。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規定。
(二)集體企業資產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界定為扶持性國有資產的,由股份合作制企業用於發展生產,單獨列賬反映,不參股分紅。
(三)集體企業資產中屬於聯社、社區或其他經濟組織投資形成的資產應當參股;經股份合作制企業與資產所有者協商同意,亦可由股份合作制企業有償使用或者購買。
(四)集體企業資產中的企業集體共有資產和集體成員聯合投資形成的資產應當參股。
(五)原有企業使用的國有土地,可採取租賃方式由股份合作制企業繼續使用,有條件的亦可購買土地使用權。
(六)原有企業的獎金結余、工資儲備基金,應當轉入改建後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繼續用作支付原企業職工的獎金和工資。
(七)原有企業改建時,經資產所有者同意,可以劃出一定比例屬於國有的或者集體的凈資產,轉為企業對改建前已經離退休職工養老保險金的負債,用於彌補改建前離退休職工養老保險金的不足。
❹ 江西省個體工商戶與私營企業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發展,規范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維護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
本條例所稱個體工商戶,是指生產經營資本屬私人所有,以公民個人、合夥或者家庭勞動為主,經依法核准登記,從事工商業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行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公民。
本條例所稱私營企業,是指由公民個人或者合夥投資,企業資產屬私人所有,僱用勞動力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經依法核准登記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含地區行政公署,下同)應當把發展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有效措施,鼓勵、引導和扶持其發展,並依法加強管理與監督。第五條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從事生產經營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
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主及其職工(含受聘用的管理人員和僱工、學徒工等,下同)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六條私營企業應當支持職工依法建立工會,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為工會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第七條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及其職工為個體私營經濟協會成員。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可自願申請加入工商業聯合會。
工商業聯合會和個體私營經濟協會應當對其會員進行愛國、敬業和守法教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服務,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個體私營經濟協會應當接受同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指導。第二章登記注冊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登記主管機關。
個體工商戶由縣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私營企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行分級登記注冊,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九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下列公民,可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或者申請開辦私營企業:
(一)農村的村民;
(二)城鎮的無業人員;
(三)辭職、退職或者批准留職停薪的人員,以及企業中經本單位允許離崗的人員;
(四)離休、退休人員;
(五)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人員。第十條附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禁止的行業和項目外,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可自主選擇從事生產經營的行業和項目。第十一條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和開辦私營企業,必須持書面申請和身份證等證件,到所在地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登記,經核准注冊發給營業執照後,始得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規定實行專項審批或者實行許可證的行業、項目,申請時應當提交有關批准文件或者許可證。第十二條登記主管機關,負責專項審批或者核發許可證的部門,接到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和開辦私營企業的申請後,必須在15日內辦理完畢;不符合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並書面通知申請人。但法律、法規對辦理時限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成立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的登記注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第十三條私人資本比例超過50%的企業,按私營企業登記管理,但集體企業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企業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取得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不得擅自減少注冊資本,不得逃避債務。
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不得以國有企業或者集體企業名義登記注冊。第十四條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後30日內,憑營業執照到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第十五條個體工商戶需要改變核準的生產經營登記事項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開業後1個月以上不能生產經營的,應當辦理停業登記,但停業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個體工商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注銷登記:
(一)停業登記後,停業時間超過6個月的;
(二)因合並而終止生產經營的;
(三)對從事生產經營的資產進行轉讓、出售的。第十六條私營企業發生分立、合並、轉讓、遷移以及改變登記事項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或者重新登記;歇業的,應當辦理注銷登記。
❺ 陝西省股份合作企業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股份合作企業的組織和行為,保護企業、股東的合法權益,支持和引導企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立的股份合作企業。第三條股份合作制經濟,是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集體經濟。
股份合作企業是指主要由本企業職工個人出資、以合作制為基礎,兼有股份制特點,實行勞動合作與資本合作相結合,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第四條股份合作企業享有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其合法權益和合法經營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害或者非法干涉。
股份合作企業的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企業承擔責任,企業以其全部資產對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第五條實行股份合作的企業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職工全員入股,資本與勞動相結合;
(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三)職工股東共同勞動,民主管理;
(四)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第二章設立第六條設立股份合作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職工股東不少於五人;
(二)企業注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三萬元;
(三)有股東共同制定的企業章程;
(四)有企業名稱和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組織機構;
(五)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第七條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經法定資產評估機構評估作價、核實,並摺合為股份。
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企業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法律、法規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八條股份合作企業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企業名稱和住所;
(二)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
(三)注冊資本;
(四)企業的設立方式、股金來源及股權設置;
(五)財務、人事、勞動管理制度;
(六)組織機構的設置、程序、職權、議事規則;
(七)法定代表人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產生程序以及相應的職權;
(八)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九)收益分配辦法;
(十)企業的合並、分立、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十一)股份轉讓的條件和程序;
(十二)企業章程修訂程序;
(十三)股東會認為需要規定的其它事項。第九條申請股份合作企業設立登記,應當向企業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報告;
(二)企業章程;
(三)驗資證明;
(四)企業登記機關規定的其他文件。第十條企業登記機關應當在接到股份合作企業設立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根據本條例規定的條件作出核准登記或者不予核准登記的決定。企業登記機關對核准登記的,發給企業營業執照。第十一條依照本條例改制為股份合作企業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必須經資產所有者或者其代表同意,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並按照有關規定對企業現有資產進行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第十二條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企業的,國有資產可以由本企業職工出資購買;也可以由股份合作企業作為借入資產或者採用其他方式有償使用。第三章股權設置及轉讓第十三條股份合作企業根據需要可以設置職工個人股、集體股、法人股和社會個人股。
職工個人股是指企業職工個人合法財產投資形成的股份,或者以其他形式記入職工個人名下的股份。
集體股是指集體企業改制時劃歸集體共有的資產折股形成的股份。
法人股是指本企業以外的法人用其可支配的自有資產投資入股形成的股份。
社會個人股是指本企業職工以外的其他個人投資入股形成的股份。第十四條職工個人股、集體股為普通股。
普通股不得低於企業總股份的百分之五十一,其中職工個人股不得低於企業總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法定代表人持有職工個人股可以占普通股總股份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也可以由企業章程規定。職工個人持股額允許有差別,持股最低限額由企業章程規定。第十五條法人股、社會個人股為優先股。優先股按約定股利率先於普通股取得股利,優先股股東不參與企業管理,無表決權。
❻ 成都市股份合作制企業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組織和行為,保護企業、股東、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是指其一半以上的股份由組成該企業的職工入股構成,職工股東合作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和按股分紅相結合的企業法人。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第四條股份合作制企業股東按照本條例的規定享有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以其所持股份對企業承擔責任。第五條股份合作制企業享有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以其全部資產對企業債務承擔責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第六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由股東依照本條例和企業章程規定行使。第七條市和區(市)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登記和管理。
股份合作制企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必須遵守職業道德,接受企業注冊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第二章設立第八條股份合作制企業設立分為發起設立和改制設立。
發起設立,是指兩名以上作為發起人按本條例而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
改制設立,是指對現有企業按照國家、省及本市有關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明晰產權和資產評估確認後,按本條例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第九條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應經原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同意,並經有關部門批准。第十條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職工股東不少於二人;
(二)有符合規定的企業名稱和企業章程;
(三)有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的注冊資本,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三萬元;
(四)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五)有相應的組織機構;
(六)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一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等作價出資。
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股份合作制企業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五,採用高新技術成果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二條設立股份合作制企業,必須依照本條例制定企業章程。企業章程對企業、全體職工均具有約束力。
股份合作制企業的經營范圍由企業章程規定,並依法登記。企業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法規限制的項目,應當依法經過批准。第十三條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企業的名稱和住所;
(二)企業的經營范圍;
(三)股東姓名或者名稱;
(四)股東出資方式、出資額及注冊資本;
(五)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六)股權設置及管理辦法;
(七)股權轉讓的條件和程序;
(八)企業的工資標准;
(九)收益分配及虧損分擔辦法;
(十)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產生、職責和議事規則;
(十一)法定代表人的產生程序及其職責;
(十二)企業終止事由及債權、債務的處理辦法;
(十三)章程修改程序;
(十四)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股份合作制企業章程內容,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有關規定。第十四條股份合作制企業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時,應在企業性質欄內註明「股份合作」。第十五條股份合作制企業設立登記,應申請名稱預先核准。
股份合作制企業名稱應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法規、規章的規定。
改制設立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可保留原企業的名稱。第十六條股東在核准企業名稱後,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登記注冊,並提交下列文件:
(一)董事長(執行董事)簽署的設立登記申請書;
(二)企業章程;
(三)股東會決議;
(四)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和證明;
(五)法定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六)股東身份證明;
(七)住所的使用證明;
(八)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九)法律、法規、規章要求提交的其它文件。第十七條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收到申請人提交的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全部登記文件後,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核准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經核准登記的,應發給《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營業執照》;不予登記的,應書面說明理由。
經股份合作制企業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並簽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即告成立。
股份合作制企業登記後,法律、法規規定應向有關部門備案的,從其規定。
❼ 輕工集體企業股份合作制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鼓勵和引導輕工集體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促進其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以下簡稱《集體條例》)和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特製定本試行辦法。第二條股份合作制是按照合作制原則,吸引股份制形式,兼有勞動聯合和資金聯合的一種企業經營組織形式。第三條股份合作制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是勞動群眾自願組合,自籌資金,並以股份形式投入,財產屬於舉辦該企業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與按股所有相結合,實行集體佔有,共同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按股分紅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第四條本辦法適用於改組為股份合作制的輕工集體企業和新組合的股份合作制企業。第五條企業應當遵循下述原則:
(一)職工入股、資金共籌、股權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集體積累、自主支配;
(三)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以按勞分配為主。第六條企業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企業的財產和合法權益及經營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不得侵犯或非法干涉。第七條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本試行辦法,接受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進行的管理和監督,維護國家、集體利益和公共利益。第二章企業設立第八條企業可以採取改組或組合的方式設立。
(一)改組:輕工集體企業經過資產評估,確認產權,劃分股份,設置股權,職工入股成為股份合作制企業。
(二)組合:勞動群眾自願組合,以資金、或以實物、技術等作為股金入股,成為股份合作制企業。
企業可以根據發展需要,確定職工出資額和吸引外來投資。第九條輕工集體企業改組為股份合作制企業必須經過下列程序:
(一)由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提出改組申請,企業有外來投資的,應當由資產所有者派出代表參加討論決定,經企業主管部門審定批准後,報當地政府的有關部門備案。
(二)在主管部門指導下,進行清產核資、清理債權、債務。在資產評估的基礎上,對企業全部資產,本著「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的原則,依法界定財產所有權的歸屬。原有企業的債權、債務清理後均應轉給改組的企業。
(三)聯社投資興辦的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應經聯社同意,並與參股單位協商取得協議。第十條新組合的企業,必須由三人以上的勞動者作為發起人,按照協議(章程)以股份形式自籌資金,實行集體佔有、共同勞動、民主管理、集體積累、按勞分配、按股分紅。
新組合的企業應經當地政府規定的審批部門批准,並依法進行登記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第十一條實行股份合作制的企業,應向審批部門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請報告;
(二)實施方案;
(三)企業章程;
(四)職工(代表)大會的有關決議;
(五)審批部門要求的其他證明材料(如驗資證明、資產評估報告)。第十二條企業章程必須載明下列事項:
(一)企業名稱和場所;
(二)企業的宗旨、經營范圍;
(三)股金來源和股權設置;
(四)收益分配及虧損分擔辦法;
(五)組織領導體制及議事規則;
(六)股份管理及程序;
(七)股東的權利和義務;
(八)股東會(職代會)的職權和議事規則;
(九)企業法定代表人的產生程序及其職權;
(十)企業組織機構及其職權;
(十一)企業終止的條件和程序;
(十二)章程修訂程序;
(十三)需要明確的其他事項。第十三條經批准實行股份合作制的企業,應持審批部門的批准文件及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材料,按規定向工商部門辦理有關登記手續。第三章企業股權設置第十四條企業可以根據資產來源和歸屬設置股權,企業沒有外部投資的,設職工集體股和職工個人股;有聯社、其它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投資的,增設聯社股、法人股;有國家直接投資的,增設國家股。
(一)職工個人股是由本企業職工個人投資入股的股金所構成的股份,其股權為職工個人所有。
(二)職工集體股是由企業職工歷年勞動積累所形成的資產構成的股份,其股權為本企業職工集體所有。
企業依據實際情況,可以對職工勞動積累的一部分資產劃股到每個職工作為分紅的依據,其所有權仍屬企業職工集體所有。
(三)聯社股是由聯社投資及其增值所形成的資產構成的股份,其股權為聯社所有。
(四)法人股由企事業單位或社會團體投資及其增值所形成的資產構成的股份,其股權為法人投資者所有。
(五)國家股是由國家以貨幣、實物等國有資產直接向企業投資所形成的股份,其股權為國家所有。
企業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規定享受的各種優惠待遇,包括稅前還貸和各種減免稅所形成的資產作為企業公共積累,屬企業集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