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壹』 廣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本市大氣污染防治,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行政區域內,在生產、運輸和生活中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大氣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本規定。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大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大氣環境的義務,並有對污染大氣環境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的權利。第四條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第二章部門職責第五條市、區、縣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宣傳、監督執行大氣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本規定;
(二)編制保護大氣環境的規則、計劃;
(三)協調各有關管理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行監督管理;
(四)督促各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五)檢查、監督向大氣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單位和個人做好防治工作;
(六)組織大氣環境監測網路;
(七)查處污染大氣的違法行為;
(八)調解處理污染大氣環境造成直接損害的賠償糾紛。第六條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宣傳大氣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做好大氣污染防治的檢查監督工作;受區、縣環境保護部門委託,代徵收個體工商戶的大氣污染物超標准排污費。第七條下列各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污染大氣環境的行為,實施監督管理:
(一)各種機動車輛,由公安、鐵道、交通管理部門負責;
(二)各種機動船舶,由海上安全監督和航政、漁業管理部門負責;
(三)飲食攤檔、個體生產者等個體工商戶,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助;
(四)鍋爐、工業窯爐煙塵污染,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勞動部門協助。第八條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當督促、幫助所屬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做好防治工作,制定、分解下達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標,定期考核、檢查。第九條計劃、經濟、城建、規劃、國土、科研等部門必須將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鄉建設規劃,明確功能分區,加強防治大氣污染的科學研究,促進大氣環境保護科研成果的轉化。第三章監督管理第十條大氣污染物已經超過環境質量標準的地區,應嚴格限制建設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項目;人口集中地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療養區,不得新建、擴建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工業生產設施。
經過批準的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應當安排在對生活區污染影響最小的方位;生產區和生活區之間,應當保持必要的衛生防護距離。具體的防護距離,由市人民政府規定。第十一條新建、擴建、改建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必須遵守國家和省、市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並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該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雖已建成但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的建設項目,不得投產或者使用。第十二條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和內容向環境保護部門報告排放污染物的情況,超過《廣東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的,除須按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外,應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
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應定期檢查監測,並如實向環境保護部門、企業的主管部門提供數據。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報告。第十三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保護大氣環境質量的需要,對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核發大氣污染物限量排放許可證。第十四條排放污染物造成大氣污染,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由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限期整改。第十五條對排放污染物造成大氣嚴重污染或者嚴重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的單位,需要限期治理或者停產、搬遷的,按下列許可權辦理:
(一)中央、省管轄的駐穗單位,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提請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省人民政府決定。中央管轄的駐穗單位需要停產、搬遷的,提請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
(二)市屬單位和外地駐穗單位,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市人民政府決定;
(三)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除中央和省屬的單位外,由開發區環境保護部門提出意見,報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決定;
(四)區、縣所屬的單位,由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區、縣人民政府決定;
(五)屬他區、他縣的單位,由該單位所在地的區、縣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本區、縣人民政府決定。其中需要停產、搬遷的,報市人民政府決定。
『貳』 廣州越秀區對外地小汽車有沒有限行
截至2019年8月,廣州越秀區對外地小汽車沒有限行,但廣州市區內對外地小汽車有限行,具體如下:
自2018年7月1日零時起,非廣州市籍中小客車(含臨時號牌車輛,下同)駛入本市以下范圍(不含高速公路、華南快速干線、東南西環城市快速路),連續行駛時間最長不得超過4天(按自然日計算,下同),再次駛入須間隔4天以上(下稱「開四停四」管理措施):
廣州市大觀路(廣汕路至中山大道段,不含)、東環城市快速路(中山大道至東圃大橋段,不含)、珠江水道(東圃大橋至長洲島至丫髻沙大橋至廣和大橋段,海珠區南面、長洲島和番禺區北面、海珠區和白雲區西面、大坦沙和金沙洲東面),鴉崗大道(不含);
華南快速干線三期(鴉崗大道至春崗立交段,不含)、華南快速干線三期輔路(不含)、尖彭路(不含)、同泰路(不含)、廣州大道北(同泰路以北段,不含)、華南快速干線二期(春崗立交段至廣汕路段,不含)、廣汕路(大觀路至華南快速干線段,不含)合圍的區域,以及進入上述區域的洛溪大橋、鶴洞大橋、洲頭咀隧道、珠江隧道、珠江大橋東橋、金沙洲大橋。
(2)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中規定:
第三十三條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大氣污染防治需要,採取限制通行、經濟補償等措施逐步淘汰高排放車輛。限制通行、經濟補償等具體辦法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採取前款規定措施的,應當公開徵求公眾意見,在正式實施三十日以前向社會公告,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三十四條 省人民政府可以在條件具備的地區,提前執行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相應階段排放限值,並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在本省銷售的新車,應當符合注冊登記地現行執行的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相應階段排放限值,並在耐久性期限內穩定達標。
第四十一條 禁止排放檢驗不合格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
在不影響正常通行的情況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採取現場檢查監測、電子監控、攝像拍照、自動監測、遙感監測、遠紅外攝像等方式,對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檢查。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在機動車集中停放地、維修地對在用機動車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抽測。
『叄』 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及其監督管理。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投入,建立健全大氣污染防治協調機制,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街道辦事處應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本轄區內大氣污染防治相關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職責分工,按照下列規定,履行大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
(一)工業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工業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負責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布局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能源結構調整相關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能源供應協調,推進發電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推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落後產能淘汰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市場監督管理主管部門、海關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生產、銷售、進口的煤炭、油品、生物質成型燃料等能源和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燃料、發動機油、氮氧化物還原劑以及其他添加劑的質量實施監督管理。
(二)移動源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監督管理工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機動車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水行政、市場監督管理等主管部門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海事管理機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運輸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漁業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三)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工業企業物料堆場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房屋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動、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生產活動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城市管理、市政環衛、園林綠化等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市政公用設施、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違法用地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工程、礦山開采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等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道路、港口碼頭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維修、拆除等施工活動和使用裸地停車場揚塵污染防治,以及公路的清掃保潔和綠化工程、綠化作業、港口碼頭工程貯存物料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水利工程施工活動以及河道管理范圍內砂場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農業生產活動排放大氣污染物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監督管理。
(四)其他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組織實施。第五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大氣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大氣環境保護的權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他負有大氣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大氣環境質量狀況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眾參與和監督大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第六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執行國家和省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和技術規范,從源頭、生產過程及末端選用污染防治技術,防止、減少大氣污染,並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督促會員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減少大氣污染。
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採取綠色、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學校、新聞媒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應當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倡導文明、節約、低碳、綠色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
『肆』 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由內燃機驅動或者牽引的機動車向大氣環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防治。
前款所稱機動車不包括鐵路機車和拖拉機。第三條縣級以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並對同級有關主管部門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
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督管理、能源等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機動車排氣污染超標行為可以投訴和舉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電話、通訊地址,並按照規定對投訴和舉報予以處理和答復。第二章排氣污染防治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的需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對新車提前執行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排放標准,並可以根據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對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其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制定更嚴格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規定。
對新車提前執行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排放標準的,省人民政府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並採取措施保障相配套的車用燃料的供應,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公布的目錄提前公布符合相應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型。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納入道路與交通規劃,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鼓勵、支持使用清潔能源的機動車和節能型低污染排放機動車的開發、生產、銷售、使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營運單位改用節能型低污染排放機動車工作進行規劃和組織實施,加強對營運載客汽車、載貨汽車等排氣污染嚴重的營運機動車的監督管理,並可以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限制特定區域內摩托車、低速貨車等車輛的保有量。第七條機動車排氣污染嚴重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預防光化學煙霧等污染事件,並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第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協助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進行監督管理,將有關機動車排氣檢測結果納入機動車交通管理的內容,並將機動車環保有關內容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實施資源共享。第九條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適時制定車用燃料地方標准,並對機動車和車用燃料的生產、加工實施質量監督。第十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未達到本行政區域現行執行的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機動車,不予辦理注冊登記。
在用機動車所有人申請定期檢驗合格標志的,所交驗的機動車應當符合機動車注冊登記時國家規定的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准。
跨地級以上市遷入的在用車,經遷入地排放檢驗,符合遷入地在用車排放標准要求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辦理登記;遷入珠江三角洲區域各地級以上市的,應當符合遷入地現行執行的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相應階段排放限值。第十一條禁止排放檢驗不合格的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第十二條禁止生產、銷售、進口超過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國家已明令淘汰的機動車及車用發動機。第十三條禁止生產、銷售、進口不符合國家或者地方標準的車用燃料。第十四條新建加油站及新登記油罐車應當按照國家標准配套安裝油氣回收系統;已建加油站及在用油罐車應當在國家標准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油氣回收綜合治理設施安裝。第十五條機動車的所有人、駕駛人應當加強對機動車的維護保養,保持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裝置的正常運行,避免裝置失效造成機動車排氣污染超過規定標准,不得擅自拆除、閑置或者更改在用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裝置。第三章排氣污染檢測第十六條省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選擇適合本省實際的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方法,確定相應的排放限值,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實施。第十七條省和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將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名錄向社會公告。
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必須具有計量檢定合格的檢測設備、能夠與當地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實時傳輸排氣檢測數據的設備和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檢測技術人員。
機動車排氣污染定期檢測應當與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同步進行。
『伍』 請問國三車可以遷入廣州周邊哪幾個城市
截至2019年9月,國三車不可以遷入廣州周邊任何城市。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輕型汽車國六排放標準的通告》:
第一條 2019年7月1日起在我省銷售輕型汽車或辦理輕型汽車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的應按如下規定執行:
第二點 遷入珠江三角洲區域各地級以上市的在用輕型汽車,應當符合國六排放標准要求。
第三點遷入非珠江三角洲區域各地級市的在用輕型汽車,經遷入地排放檢驗,符合遷入地在用車排放標准要求的,可以辦理變更登記或轉移登記。國家要求淘汰或鼓勵淘汰的相關車輛不得跨省或跨地級以上市遷入。
第四點2023年6月30日前,珠江三角洲區域內在用國五排放標准輕型汽車可以互遷。
第二條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2019年9月30日前可以辦理注冊登記、變更登記或轉移登記
第二點2019年6月30日前在外地已辦結轉出登記手續擬遷入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國五排放標准輕型汽車。
(5)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擴展閱讀
《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中規定:
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的需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對新車提前執行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排放標准,並可以根據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對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其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制定更嚴格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規定。
《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中規定:
第三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機動車注冊登記時應當通過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認可的機動車環保信息公開系統,確定車輛的排放檢驗信息,並現場抽查車輛有無排放控制裝置。對未達到本行政區域現行執行的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相應階段排放限值的機動車,不予辦理注冊登記。
機動車所有人自帶入境的機動車在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認可的機動車環保信息公開系統無法查詢車輛排放檢驗等技術信息的,申請注冊登記時,應當提交有資質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出具的達到本行政區域現行執行的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相應階段排放限值的檢驗合格報告。
第三十七條 跨地級以上市遷入的在用車,遷入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經遷入地排放檢驗,符合遷入地在用車排放標准要求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辦理登記;遷入珠江三角洲區域各地級以上市的,應當符合遷入地現行執行的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相應階段排放限值。
『陸』 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大氣污染防治辦法
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環境,防治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本辦法涉及的單位和個人,是指珠江三角洲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
珠江三角洲區域(以下簡稱區域)的范圍按照《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現代化建設規劃綱要》的規定確定。第三條省人民政府制定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規劃,有計劃地控制或削減各地方主要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改善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制定規劃,採取措施,使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達到規定的標准。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統一發布大氣環境質量信息。
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制定有利於大氣污染防治的產業政策;公安、交通、漁業、海事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機動車、機動船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其他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各級人民政府監察機關依法對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職責進行監督檢查,及時查處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第五條省人民政府建立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監督協作機制,採取以下措施對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
(一)檢查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實施情況,組織考核區域內各級人民政府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二)定期通報區域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實施進展、大氣環境質量、重大建設項目等情況;
(三)協調解決跨地市行政區域大氣污染糾紛;
(四)協調各地、各部門建立區域統一的環境保護政策。第六條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符合區域大氣污染特徵的大氣環境質量監測評價體系,建設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路體系,監測點位應當覆蓋城市區域、城市道路兩側和清潔背景地區。
地級以上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建立和完善大氣環境監測網路,設立大氣環境質量和大氣污染源自動在線監測系統。
省人民政府氣象主管部門應當開展對影響大氣污染物輸送、擴散和變化的天氣氣候條件現狀的評估,建立區域灰霾天氣監測、預測、預警體系。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大氣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大氣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立大氣污染、機動車污染有獎舉報制度或者聘任「社會監督員」,協助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對提前或超指標完成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任務的企業以及其他在大氣污染防治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第八條省人民政府對區域內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可吸入顆粒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實施總量控制制度。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規定,削減和控制本行政區域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和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對超過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且環境無容量的地區,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新增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禁止發展和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產業和產品;推進企業節能降耗,促進清潔生產。第九條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對公交車、計程車、公務車新車登記提前執行國家下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配套淘汰國家第二階段排放標准以下在用公交車、計程車的經濟補償政策;鼓勵其他車輛新車登記提前執行國家下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
對機動車實行環保標志管理。禁止大氣污染物排放超標的機動車上路行駛。
機動船行駛時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第十條油品供應企業應當在2009年12月31日前向區域內所有加油站供應符合國家現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用成品油,並加快推廣供應符合國家下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用成品油。
新建油庫、加油站及新登記油罐車應當完成油氣回收系統安裝後才能投入使用;已建油庫、加油站及在用油罐車應當在2010年底前完成油氣回收綜合治理設施。
『柒』 佛山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有效防治揚塵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防治與監督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建設工程施工、建(構)築物拆除、物料運輸與堆放、預拌混凝土生產、市容保潔、綠化作業等活動以及因裸露地面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產生顆粒物對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第三條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堅持政府主導、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屬地管理、公眾參與的原則。第四條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全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揚塵污染防治統籌協調、長效管理和信息共享機制,制定揚塵污染防治總體方案,協調跨區揚塵污染防治,並將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考核。
區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根據市揚塵污染防治總體方案制定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職責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開展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第五條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負責協調和督促有關主管部門履行管理職責,並負責對企業事業單位物料堆場(倉庫)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市政給排水設施建設和拆除工程等施工活動,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工程建設用地、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對道路、港口碼頭建設和拆除工程等施工活動,公共停車場、公路保潔和綠化作業、港口碼頭物料堆場、交通運輸工程建設用地、違反公路管理建(構)築物拆除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軌道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對軌道交通建設和拆除工程等施工活動、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用地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水利主管部門負責對水利設施建設和拆除工程等施工活動,河道管理范圍內砂場以及水利工程建設用地、違反水資源管理的建(構)築物拆除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煤炭經營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煤炭經營企業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對未確定建設單位的建設用地、礦山、違反土地管理的建(構)築物拆除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主管部門負責對建築垃圾消納場、建築渣土資源綜合利用處理場、城市綠化作業、城市道路保潔、違反城鄉規劃的建(構)築物拆除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其他負有揚塵污染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六條市人民政府鼓勵防治揚塵污染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推廣建設項目裝配化施工等新工藝。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揚塵污染防治與管理投訴、舉報和獎勵工作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其他負有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投訴舉報揚塵污染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各級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以及其他負有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揚塵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揚塵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和科學防治知識的宣傳,對揚塵污染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第二章防治措施第九條建設單位應當採取下列措施:
(一)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應當包括施工揚塵對環境污染的評價內容和防治措施;
(二)在編制工程概算時,根據工程總量等因素,確定揚塵污染防治所需費用;
(三)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應當明確施工單位的揚塵污染防治責任;
(四)明確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和揚塵污染防治費用支付計劃;
(五)監督施工單位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監督監理單位落實揚塵污染防治監理責任;
(六)負責暫時不能開工的建設用地的揚塵污染防治。
『捌』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等十三項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一、對《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的修改
(一)將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防治污染設施及其他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應當實施工程環境監理。具體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二)將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定期向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和方式,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運行和其他防治污染的情況,不得謊報、漏報、遲報或者拒報。"
(三)將第三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禁止生產、銷售或者進口超過規定機動車排放標准或者國家已經明令淘汰的機動車。"
第三款修改為:"在用機動車應當依法進行排氣污染定期檢驗;經檢驗合格的,方可上道路行駛。"
(四)將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擅自撤銷或者變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定的環境質量監測點(斷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三款規定,環境監測機構未按照環境監測規范從事環境監測活動,造成監測數據失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環境監測機構弄虛作假,隱瞞、偽造、篡改環境監測數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相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環境監測機構弄虛作假對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
(五)將第六十五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虛報、瞞報、拒報、遲報或者偽造、變造、篡改環境統計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六)將第六十六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不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將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七)將第六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未依法建立載明防治污染設施運行、維護、更新和污染物排放等情況的管理台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三款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未經批准擅自拆除、閑置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未經批准擅自拆除、閑置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八)將第六十八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未依法按照規定辦理排污申報手續或者變更申報手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定,重點排污單位不公開或者不如實公開環境信息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並予以公告。"
(九)將第六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未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設置、管理排污口的,依法予以處罰。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未按照規定設置標志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通過非核定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或者從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中間工序引出並排放污染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十)將第七十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自動監控設施的管理運營單位弄虛作假,隱瞞、偽造、篡改自動監控數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對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其他責任者承擔連帶責任。"
(十一)將第七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污染物集中處理單位不正常運行或者未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同意停止運行污染物集中處理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環境衛生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十二)將第七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准,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後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十三)將第七十三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第四款規定,油碼頭、加油加氣站、儲油儲氣庫(區)和油罐車、氣罐車等未按照規定安裝油氣回收裝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十四)將第七十八條修改為:"對違法排污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十五)將第八十一條修改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以及有關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由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的規定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玖』 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條為防治機動車排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機動車,是指由內燃機驅動或牽引的車輛,但鐵路機車和拖拉機除外。
本條例所稱機動車排氣污染,是指機動車向大氣環境排放各種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製造、銷售、使用的機動車的排氣污染防治。第四條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並對同級有關管理部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協調和指導。
公安、交通、質量技術監督、工業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領導。制定有關政策和措施,鼓勵、支持清潔能源機動車的製造和使用,並對轄區內的公交車、計程車改用清潔能源工作進行規劃和組織實施。
城市大氣質量超過警報限值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作出市區某些街道路段限制機動車行駛的決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限制市區內摩托車等機動車的保有量。第六條禁止製造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
機動車製造者應當依照抽檢規定按生產批量送符合資質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檢測機構進行排氣污染物檢測,抽檢合格的,方可出廠。抽檢結果及有關資料應當報送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符合規定排放標準的,方可列入汽車、民用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第七條禁止銷售排氣污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及車用發動機。
銷售本省以外製造的機動車的銷售者必須將有關機動車的污染物排放技術指標、污染物排放檢測證明報送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對進口機動車及車用發動機進行排氣污染物檢測,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禁止進口。第八條在用機動車不符合製造當時的在用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不得上路行駛。第九條使用機動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做好機動車的保養和維修,使機動車排氣污染物符合規定排放標准。
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經營者應當每半年將所營運機動車送符合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污染物排放符合規定排放標準的,方可上路行駛。第十條機動車大修或發動機總成維修的單位,應將控制排氣污染物納入維修項目。
汽車一、二類維修單位及摩托車一類維修單位必須配置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檢測設備。維修後的機動車必須進行檢測,並接受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抽檢,符合規定排放標準的,方可出廠。
維修出廠的機動車或車用發動機,整車大修或發動機總成維修應當保證正常使用九十天內或者行駛一萬公里內不超過規定排放標准。如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由維修單位負責治理。第十一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根據全省機動車檢測資料確定污染物高排放車型目錄。列入高排放車型目錄的機動車每三個月應進行一次檢測。檢測合格,由公安機關發給限期通行證。第十二條省人民政府可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的需要,對在用機動車實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標准,並組織對其進行改造,但需按《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報國務院批准。第十三條生產、銷售機動車排氣凈化裝置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建立產品質量檢驗制度,並在產品的標識上標明質量保證期及其他法定事項。在產品質量保證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的,由生產者、銷售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第十四條禁止生產、進口、銷售和使用含鉛汽油。第十五條公安機關應當將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控制指標納入新車登記、機動車過戶、機動車年度檢測內容。
新車登記初檢時排氣污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不得發給車牌號、行駛證;過戶機動車排氣污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不得辦理過戶手續;機動車年檢排氣污染物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應責令限期維修,維修後經復檢合格方可辦理年審;無法修復的機動車按國家規定強制報廢。第十六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已取得公安機關資質認定的承擔機動車年檢的單位,按照規范對機動車排氣污染進行年度檢測。受委託的單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取得公安機關年檢單位的資質認定;
(二)計量認證合格;
(三)排氣污染物檢測人員有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的證書;
(四)建立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檢測管理制度和檢測檔案。
『拾』 揭陽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有效防治揚塵污染,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的防治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本條例所稱揚塵污染,是指在建設工程施工(包括房屋建築、建築物拆除、道路與管線鋪設、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港口建設等)、預拌混凝土生產、物料運輸與堆放、公共場所與道路保潔、綠化作業、礦產資源開發等活動中以及因泥地裸露產生顆粒物對空氣造成的污染。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揚塵污染防治工作負責。
各管理委員會、各街道辦事處按照職責開展揚塵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有關主管部門以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開展揚塵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報告區域內的揚塵污染行為,並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第四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轄區內的揚塵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協調和督促其他相關主管部門履行管理職責,並負責物料堆場以及預拌混凝土生產單位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負責違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的建築堆料、垃圾的堆放,違反城市規劃建築物拆除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房屋建築、市政公用設施和建築物拆除等建設工程施工、市政園林綠化建設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市容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公共場所及道路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及處理等過程中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公路、港口、碼頭等交通建設工程及道路管養施工、物料運輸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礦產資源開發等的揚塵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查處建築垃圾等易產生揚塵物料運輸車輛的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審核確定上述車輛行駛路線和通行時間。
農業、水行政等其他相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揚塵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治和減少揚塵污染。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空氣保護意識,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揚塵污染防治資金投入保障機制,並將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綜合考評。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揚塵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自覺遵守揚塵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的意識。
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揚塵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和科學防治知識的公益宣傳。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投訴舉報揚塵污染行為,有權向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投訴舉報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等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電子郵箱等,明確受理范圍和職責。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接到投訴舉報後,應當及時予以處理;對不屬於本部門管轄的,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部門,並將移交情況告知投訴舉報人。處理結果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告知投訴舉報人。
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對投訴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經查證屬實的舉報,應當對舉報人給予獎勵。第二章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第九條建設單位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在提交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應當包括揚塵污染的評估和防治措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該建設項目的審批部門不得批准其建設,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建設單位應當將揚塵污染防治的費用列入工程造價,並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揚塵污染防治責任。第十條施工單位應當確保揚塵污染防治經費專款專用,並制定具體的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實施方案,具體防治措施應當符合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第十一條建設工程施工應當在施工工地周圍按照規范要求設置硬質密閉圍擋,並採取覆蓋、灑水、噴霧、分段作業、擇時施工等防塵措施。公路工程施工的圍護措施可按相關行業規范的具體要求執行。
拆除建築物應當對被拆除物進行灑水或者噴淋,但採取灑水或者噴淋可能導致危及施工安全的除外。
建築土方、建築垃圾、工程渣土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清運干凈,不能及時清運的,應當採取覆蓋防塵布或者防塵網等防塵措施,廢棄泥漿應當採用密封式罐車清運。
在工地內堆放砂石、土方等物料的,應當採用防塵布或者防塵網覆蓋。
施工工地地面、車行道路應當進行硬化等降塵處理,工地出口內側應當安裝車輛沖洗設備,車輛沖洗干凈後方可駛出。
暫時不能開工的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超過三個月不能開工的,應當進行綠化、鋪裝或者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