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經濟組織議事規章制度

經濟組織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12-18 20:17:15

㈠ 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202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維護村經濟合作社及其社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的村經濟合作社,是指在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下,集體所有、合作經營、民主管理、服務社員的社區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第三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村經濟合作社設立、分立、合並、運行、終止活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村經濟合作社依法代表全體社員行使集體財產所有權,享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尚未設立村經濟合作社的,村集體財產所有權由村民委員會行使。

村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村集體所有財產。第五條村經濟合作社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章程,尊重和維護社員、村內其他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第六條村經濟合作社應當接受鄉鎮人民政府(包括轄有村的街道辦事處,下同)的監督,協助和配合村民委員會工作,為村級組織履職提供必要的經費,合理安排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所需的資金。

村民委員會應當尊重和支持村經濟合作社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保障村經濟合作社及其社員的合法權益。第七條村經濟合作社承擔資源開發與利用、資產經營與管理、生產發展與服務、財務管理與分配的職能。

村經濟合作社依法履行下列具體職責:

(一)保護管理村集體所有或者使用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荒地、灘塗等資源;

(二)經營管理村集體所有的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組織各業集體資產的發包、租賃,拓展物業經營;

(三)提供社員生產經營和生活所需的服務;

(四)建立健全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財務會計、民主理財、收益分配和產權制度。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村經濟合作社發展,在資金、用地、交通、供水、供電等方面制定具體措施予以扶持,並為其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依法、自願、民主、公正的原則,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村經濟合作社進行股份制改革。第九條省、市、縣(區)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村經濟合作社的業務指導、服務和監督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負責做好村經濟合作社設立、選舉、運行、終止的具體指導和服務工作。

財政、金融、市場監督管理、自然資源、水利、交通運輸、林業、科技、電力、供水等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相關扶持和服務工作。第二章設立和終止第十條村經濟合作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社員;

(二)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組織機構;

(四)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名稱和章程確定的住所;

(五)有集體資產。第十一條設立村經濟合作社應當召開設立大會。設立大會應當有十八周歲以上具有選舉權的社員過半數參加或者有三分之二以上戶代表參加。所作決定須經應到社員或者戶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設立大會通過本社章程,選舉產生村經濟合作社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社管會)成員、村經濟合作社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社監會)成員,審議其他重大事項。第十二條村經濟合作社章程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和住所;

(二)職責范圍;

(三)社員資格取得、保留及喪失條件;

(四)社員的權利和義務;

(五)組織機構及其選舉和罷免、辭職的辦法、職權、任期、議事規則;

(六)財務管理、資產和收益分配;

(七)章程修改程序;

(八)公告事項及發布方式;

(九)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三條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免費向村經濟合作社頒發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證明書。證明書頒發、審驗、變更管理的具體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

證明書主要記載村經濟合作社名稱、住所、社長、集體資產、組織機構、社員等基本情況。

村經濟合作社憑證明書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按照有關規定刻制印章、開立賬戶、領購票據等。

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證明書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㈡ 中國國務院最新議事規則是什麼

二○○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國務院公布了最新的《國務院工作規則》。

國 務 院 工 作 規 則
(二○○八年三月二十一日
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一、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產生的新一屆中央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制定本規則。
二、國務院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
三、國務院工作的准則是,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健全監督制度,加強廉政建設。

第二章 組成人員職責

四、國務院組成人員要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執政為民,忠於職守,求真務實,勤勉廉潔。
五、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
六、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必須經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七、副總理、國務委員按分工負責處理分管工作。受總理委託,負責其他方面的工作或專項任務,並可代表國務院進行外事活動。
八、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
九、總理出國訪問期間,由負責常務工作的副總理代行總理職務。
十、各部、各委員會、人民銀行、審計署實行部長、主任、行長、審計長負責制,由其領導本部門的工作。
各部、各委員會、人民銀行、審計署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職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發布命令。審計署在總理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職能,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國務院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顧全大局,精誠團結,維護政令統一,切實貫徹落實國務院各項工作部署。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十一、國務院要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十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導和調控經濟運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十三、嚴格市場監管,推進公平準入,完善監管體系,規范市場執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十四、加強社會管理,強化政府促進就業和調節收入分配職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
十五、強化公共服務,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四章 實行科學民主決策

十六、國務院及各部門要健全重大事項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
十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宏觀調控和改革開放的重大政策措施,國家和社會管理重要事務、法律議案和行政法規等,由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和決定。
十八、國務院各部門提請國務院研究決定的重大事項,都必須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並經專家或研究、咨詢機構等進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論證;涉及相關部門的,應當充分協商;涉及地方的,應當事先聽取意見;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必要時應舉行聽證會。
十九、國務院在做出重大決策前,根據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直接聽取民主黨派、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基層群眾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十、國務院各部門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定,及時跟蹤和反饋執行情況。國務院辦公廳要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政令暢通。

第五章 堅持依法行政

二十一、國務院及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行政權力。
二十二、國務院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時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制定行政法規,修改或廢止不相適應的行政法規、行政措施或決定。擬訂和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草案和行政法規,原則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會徵求意見。
行政法規實施後要進行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完善。
二十三、各部門制定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必須符合憲法、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並徵求相關部門的意見;涉及兩個及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應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或由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其中,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高的事項及重要涉外、涉港澳台事項,應當事先請示國務院;部門聯合制定的重要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發布前須經國務院批准。部門規章應當依法及時報國務院備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審查並定期向國務院報告。
二十四、提請國務院討論的法律草案和審議的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審查或組織起草,行政法規的解釋工作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承辦。
二十五、嚴格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第六章 推進政務公開

二十六、國務院及各部門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制度,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二十七、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國務院及各部門制定的政策,除需要保密的外,應及時公布。
二十八、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群眾廣泛知曉的事項以及法律和國務院規定需要公開的其他事項,均應通過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依法、及時、准確地向社會公開。

第七章 健全監督制度

二十九、國務院要自覺接受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認真負責地報告工作,接受詢問和質詢,依法備案行政法規;自覺接受全國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
三十、國務院各部門要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接受司法機關實施的監督,同時要自覺接受監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督。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要認真查處和整改並向國務院報告。
三十一、加強行政系統內部監督,健全政府層級監督制度。國務院各部門要嚴格執行行政復議法和規章備案制度,及時撤銷或修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並主動征詢和認真聽取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三十二、國務院及各部門要接受新聞輿論和群眾的監督。對新聞媒體報道和各方面反映的重大問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地查處和整改並向國務院報告。
三十三、國務院及各部門要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確保信訪渠道的暢通;國務院領導同志及各部門負責人要親自閱批重要的群眾來信。
三十四、國務院及各部門要推行行政問責制度和績效管理制度,明確問責范圍,規范問責程序,嚴格責任追究,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第八章 加強廉政建設

三十五、國務院及各部門要從嚴治政。對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要按程序和時限積極負責地辦理,對不符合規定的事項要堅持原則不得辦理;對因推諉、拖延等官僚作風及失職、瀆職造成影響和損失的,要追究責任;對越權辦事、以權謀私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要嚴肅查處。
三十六、國務院及各部門要嚴格執行財經紀律,規范公務接待,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禮和宴請,不得接受地方的送禮和宴請。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切實降低行政成本,建設節約型機關。
三十七、國務院組成人員要廉潔從政,嚴格執行中央有關廉潔自律的規定,不得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要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關系、謀私利。

第九章 會議制度

三十八、國務院實行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制度。
三十九、國務院全體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一)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二)部署國務院的重要工作。
國務院全體會議一般每半年召開一次,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四十、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由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一)討論決定國務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項;
(二)討論法律草案、審議行政法規草案;
(三)通報和討論其他重要事項。
國務院常務會議一般每周召開一次。根據需要可安排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四十一、提請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的議題,由國務院分管領導同志協調或審核後提出,報總理確定;會議文件由總理批印。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組織工作由國務院辦公廳負責,文件和議題於會前送達與會人員。
四十二、國務院領導同志不能出席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國務院常務會議,向總理請假。國務院全體會議其他組成人員或國務院常務會議列席人員請假,由國務院辦公廳匯總後向總理報告。
四十三、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紀要,由總理簽發。
四十四、國務院及各部門召開的工作會議,要減少數量,控制規模,嚴格審批。應由各部門召開的全國性會議,不以國務院或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召開,不邀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人出席,確需邀請的須報國務院批准。全國性會議應盡可能採用電視電話會議等快捷、節儉的形式召開。

第十章 公文審批

四十五、各地區、各部門報送國務院的公文,應當符合《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除國務院領導同志交辦事項和必須直接報送的絕密事項外,一般不得直接向國務院領導同志個人報送公文。各部門報送國務院的請示性公文,部門間如有分歧意見,主辦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要主動協商,達成一致;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列出各方理據,提出辦理建議。
四十六、各地區、各部門報送國務院審批的公文,由國務院辦公廳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分工呈批,並根據需要由國務院領導同志轉請其他國務院領導同志核批,重大事項報總理審批。
四十七、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發布的命令,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的議案,由總理簽署。
四十八、以國務院名義發文,經國務院分管領導同志審核後,由總理簽發。
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發文,由國務院秘書長簽發;如有必要,可由國務院分管領導同志簽發或報總理簽發。
屬部門職權范圍內事務、應由部門自行發文或聯合發文的,不得要求國務院批轉或國務院辦公廳轉發。

第十一章 紀律和作風

四十九、國務院組成人員要堅決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工作部署,嚴格遵守紀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五十、國務院組成人員必須堅決執行國務院的決定,如有不同意見可在國務院內部提出,在沒有重新做出決定前,不得有任何與國務院決定相違背的言論和行為;代表國務院發表講話或文章,個人發表涉及未經國務院研究決定的重大問題及事項的講話或文章,事先須經國務院同意。
五十一、國務院各部門發布涉及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問題、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事項的信息,要經過嚴格審定,重大情況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五十二、國務院組成人員要嚴格遵守保密紀律和外事紀律,嚴禁泄漏國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因履行職責掌握的商業秘密等,堅決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五十三、國務院組成人員要做學習的表率,國務院及各部門要建設學習型機關。
五十四、國務院領導同志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指導工作,解決實際問題。下基層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要地方負責人到機場、車站、碼頭及轄區分界處迎送。
五十五、國務院領導同志不為部門和地方的會議活動等發賀信、賀電,不題詞,因特殊需要發賀信、賀電和題詞,一般不公開發表。國務院領導同志出席會議活動、下基層考察調研的新聞報道和外事活動安排,按有關規定辦理。
五十六、國務院組成人員要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離京出訪、出差和休養,應事先報告總理,由國務院辦公廳通報國務院其他領導同志。
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離京外出,應事先向國務院辦公廳報告,由國務院辦公廳向國務院領導同志報告。
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直屬事業單位適用本規則。

㈢ 貴陽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規定(2013修正)

第一條為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維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依法建立工會,開展工會活動,適用本規定。第三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工會,是中國工會的基層組織,是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自願結合建立的群眾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
上級工會組織領導下級工會組織,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第四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有工會會員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1名組織員,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女會員10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工會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10人以下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設女職工委員。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職工較多的鄉、鎮,可以建立基層工會的聯合會。第五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基層工會委員會,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的,經區、縣(市)總工會審查,報市總工會批准,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其主席或者主持工作的副主席為法定代表人。第六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及組織員依照《中國工會章程》民主選舉產生,選舉結果必須報上一級工會批准。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委員會一般每屆任期3年。第七條職工2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
工會專職主席或者副主席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委員或者組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的除外。
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確需變動非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勞動崗位的;應當徵得本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的同意。第八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應當按照不低於本單位中層管理人員的標准,支付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的工資;非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或者組織員應當給予適當補貼。第九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的經費來源:
(一)會員交納的會費;
(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按照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的經費,撥繳經費在稅前列支;
(三)其他收入。第十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應當建立經費審查委員會或者設立經費審查委員,監督工會經費的使用,確保經費用於工會活動和為職工服務。第十一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應當支持工會依法開展工作:
(一)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二)討論、決定有關工資、福利、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必須聽取工會意見;
(三)提前解除職工勞動合同、處分職工,應當事先徵求工會意見;
(四)非專職工會主席、副主席、委員或者組織員佔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從事工會工作,每月不超過3日,其工資和各項待遇不受影響,特殊情況須經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同意。第十二條工會應當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依法行使經營管理權,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一)教育職工保守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二)教育職工遵守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愛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財產;
(三)要求職工履行勞動合同,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四)鼓勵職工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加強管理建言獻策;
(五)協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術創新、勞動競賽等活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六)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搞好勞動安全衛生工作,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制度,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七)協調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與職工的勞動關系;
(八)開展工會活動需要佔用勞動時間的,應當事先徵得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負責人的同意。第十三條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應當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代表職工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有關問題,建立平等協商和調解制度;
(二)代表職工與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勞動報酬、勞動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內容簽訂集體合同,指導和幫助職工個人簽訂勞動合同,監督合同的履行;
(三)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督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
(四)討論、決定涉及女職工特殊利益的問題時,必須聽取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或者女職工委員的意見;
(五)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提前解除職工勞動合同,處分職工不適當的,應當提出意見;
(六)參與對職工因工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
(七)督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障費;
(八)會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創造條件,組織職工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等活動;
(九)制止強迫職工繳納抵押金、扣留職工的證件、剋扣職工工資或者對職工搜身、侮辱、拘禁、毆打等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

㈣ 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等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經營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指以集體所有的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的經濟組織。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取得特別法人資格。法律、行政法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獨資或者合資設立的企業法人,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第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代表全體成員對農村集體資產行使所有權。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自主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享有與其他市場主體平等的法律地位。第五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完善組織章程,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治理機制,依法履行管理集體資產、開發集體資源、發展集體經濟、服務集體成員等職責。

村民委員會應當尊重並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工作的領導。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指導和監督工作,明確崗位和人員承擔具體工作。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指導和監督工作,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水利、市場監管、鄉村振興、林草、稅務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第八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組織成員第九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應當依據法律、法規,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統籌考慮農村土地承包關系、戶籍關系,可以兼顧對集體積累的貢獻等因素,通過民主程序進行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前其成員身份由村民會議確認,成立後其成員身份的取得或者喪失由成員大會決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得同時作為同一層級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具體程序、標準的指導意見。第十條依照民主程序通過的成員身份確認結果,經公示無異議後載入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名冊,並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備案。第十一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員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按照法律、法規和組織章程規定行使表決權;

(三)本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

(四)監督本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

(五)查閱、復制本集體經濟組織相關資料;

(六)參與本集體經濟組織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優先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就業以及參加社會保障的權利;

(七)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集體福利;

(八)法律、法規和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第十二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本集體經濟組織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成員大會和理事會的決議;

(二)維護本集體經濟組織合法權益;

(三)參與本集體經濟組織公益服務活動;

(四)法律、法規和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三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維護本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權益,保障成員依法行使各項權利。

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信息化手段等多種方式,為組織成員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提供便利。第三章組織機構第十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組織機構由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成,表決實行一人一票制。

㈤ 村集體經濟管理辦法

1、財務收入管理 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發包、租賃、投資、資產處置等集體收入,上級轉移支付資金以及補助、補償資金,社會捐贈資金,「一事一議」資金,集體建設用地收益等,應當及時入賬核算,做到應收盡收。嚴禁公款私存、私設小金庫。要加強票據管理,杜絕「白條」抵庫。要定期與開戶銀行核對賬目,定期盤點庫存現金,做到日清月結,賬款相符,賬實相符。 2、財務開支管理 日常開支按規定程序審批,重大事項開支應當履行民主程序。財務開支事項發生時,經手人必須取得合法的原始憑證,註明用途並簽字(蓋章),報經主管財務的負責人審批同意並簽字(蓋章),定期交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審核。審核同意後,由村務監督委員會負責人簽字(蓋章),由會計人員審核記賬。財務流程完成後,要按照財務公開程序進行公開,接受全體成員監督。 3、編制財務預決算 年初應當編制全年資金預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決議並張榜公布;預算調整時,要嚴格履行相關程序。年終應當及時進行決算,並將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結果向全體成員公布。 4、明確資金管理崗 明確各財務管理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實行賬、款分管,支票、財務印鑒分別保管。要按照會計核算主體分設賬戶(簿),應當尊重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所有權和財產管理自主權,不得改變集體資金的性質。 5、設立財務公開制度 應當將財務活動情況及有關賬目,定期逐筆逐項向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年初公布財務收支計劃,每月或每季度公布各項收入、支出情況,年末公布各項財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情況。
法律依據
《彝良縣村級集體經濟管理辦法》 第一條 本辦法所稱村級集體經濟是指在鄉鎮黨委、政府領導下,在縣直有關部門指導下,以村(社區)為單位組建村級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村級集體經濟公司),以運營村級集體資產為核心,以帶動農戶、貧困戶共同發展為目的,同步實現集體經濟收益穩步增長的集體經濟組織形式。 第二條 村級集體經濟公司由村委會出資設立並控股,以村級集體資產折資和上級財政安排的專項扶持資金作為注冊資本,原則上村級黨組織書記為公司董事長,村委會主任為公司總經理,村監委會主任為公司監事。

㈥ 為什麼需要建立議事規則,會議制度,督辦機制

建立和完善領導班子決策重大事項議事規則,是新形勢下強化對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確保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民主集中制原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在借鑒地廳級領導班子制定和完善黨委(黨組)決策重大事項議事規則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在縣處級班子中制定和實施了決策重大事項議事規則,主要做法是:
1、拓寬視野,納入日程,增強對領導班子議事規則重要性的認識。首先,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對照我市縣處級班子現狀,深入學習省里有關文件精神,破除了「怕」字思想,走出了認為制定條條框框會束縛幹部的手腳、導致權力分散、影響班子團結等等思想誤區,統一了認識,為制定議事規則奠定了思想基礎。其次,深入調研,充分醞釀。通過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縣區和部分市直部門進行調研走訪,把握了議事規則的關鍵環節和基本要件。第三,高位操作,周密部署。以市委文件名義下發到各縣處級班子,並召開專門的工作會議,全面部署議事規則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2、分類指導,嚴格把關,提高議事規則制定的質量。一是堅持統籌安排與分類制定相結合,提高議事規則的針對性。我們嚴把議事規則的制定關,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縣區黨委班子,指導其處理好「三個關系」,即制定議事規則與提高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和決策水平的關系、與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的關系、與保持社會穩定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關系;對涉及人財物的市直部門黨委(黨組),強調把握好「三個原則」,即議事范圍要科學,議事事項要細化,議事程序要嚴密;對一般市直部門黨委(黨組),指導其將重點放在拓寬服務功能上。二是堅持跟蹤服務與及時指導相結合,提高議事規則的規范性。我們責成專人對重點部門逐個走訪,對議事規則在制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幫助研究和制定。並召開調度會,集中精力解決重要問題。三是逐級負責與嚴格審定相結合,提高議事規則的可操作性。注重把工作重點放在可操作性上,實行各黨委(黨組)把好報送關,我們組織部門把好審核關的辦法,確保議事規則的質量。要求各黨委(黨組)制定完成議事規則後,提交黨委(黨組)集體討論,並在一定范圍內徵求意見,通過以後,上報我們組織部門,由我們會同紀檢委、市委辦、政府辦等部門最終審定,凡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一律責成主要領導重新組織制定。經嚴格審定,全市共有13個部門黨委(黨組)的議事規則都是三易其稿才通過審核,准予實施的。
3、落實責任,主動監督,確保議事規則的有效實施。一是責任落實到位,強調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實行「一把手」負總責,把「一把手」執行議事規則情況作為年終班子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跟蹤監督到位。通過專項督查、隨機抽查、同步檢查等方法對議事規則的執行情況進行全程監督。三是制度保證到位。制定了情況通報制度、考核評議制度、信息反饋制度,充分發揮制度監督的作用。四是完善修訂到位。把每年3月份作為議事規則集中修訂月,組織相關部門對每個縣處級班子的議事規則進行認真比照和詳細論證,合理的予以保留,與法律法規相抵觸、影響決策效果的予以改進,甚至取消,對議事規則不斷完善。
存在的問題:
一些黨委(黨組)對議事規則的規范性把握不好,有的議事范圍過於宏觀籠統;有的決策事項不具體、不明確,避重就輕,難於監督;有的配套制度不完善,關聯度差,約束力不強;有的執行決策程序不嚴格,對必要環節隨意刪減,仍存在個人決定、傳閱會簽、個別徵求意見等形式進行決策的情況。
對策措施:
一、在完善議事規則上應突出把握好三個特點:
1、要體現出量化的特點。議事規則要防止抽象籠統,能夠量化的項目一定要量化,議事范圍、議事事項要明確具體,要有實質性內容,要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對議事范圍進行合理細化量化,特別是在全局性和戰略性重大問題、重大投資項目、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問題上,要結合地方實際和行業特點,分解出具體的項目,使重大事項更加具體化。
2、要體現出針對性的特點。制定議事規則應該緊緊圍繞黨委(黨組)的職能和工作許可權來確定,其范圍、事項、程序要符合黨委的職能特點和工作實際,防止「整齊劃一」,千人一面。對決策事項內容涉及面廣、決策影響面大的黨委(黨組),制定規則要處理好與提高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和決策水平、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人才觀、保持社會穩定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關系,力求使議事規則符合縣域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意願。對涉及人財物、決策事項敏感、關系大局和群眾利益的黨委(黨組),其議事范圍要科學,要防止片面化;議事事項要細化,要防止模糊化;議事程序要嚴密,防止簡單化。對決策事項少、群眾關注程度不高的黨委(黨組),要把重點放在拓寬服務功能上,在議事規則的范圍和事項確定上,不能只考慮本部門利益,要體現為全市大局服務這一核心。
3、要體現出有配套制度作為保證的特點。一個制度制定和執行得如何,還要看是否有配套制度作為保障。要建立群眾監督制度,要將議事規則公布於眾,向群眾通報有關決策情況,定期組織群眾對執行議事規則情況進行評議。推行群眾聽證制度,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的決策,可以組織群眾代表或監督員參加調研、論證和列席決策會議。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議事規則的行為,要視情節作出處理。重大事項未通過集體議事和會議表決形成決定的,應立即糾正;不按上級要求重新議事的,對主要負責人要通報批評;對造成重大決策失誤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完善和執行議事程序要注意兩點:
1、要體現出差別化的特點。議事程序要根據議事范圍和事項來確定,要區別對待。對涉及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重大事項,決策程序要謹慎周密,特別是要突出科學論證這一環節,把這一環節作為重中之重來把握;在一些重大的事務性工作上,決策程序可不必制定得過於復雜繁瑣,把握住基本環節簡便適用即可。
2、要符合黨委(黨組)自身職能特點。其決策程序可根據黨委(黨組)自身的職能特點對基本環節進行補充和完善。尤其是權力大、影響面廣、群眾比較關注的地方,如縣區黨委、涉及人財物的市直部門黨委(黨組),決策程序要科學嚴密,不能有漏洞,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一些步驟。可實行決策項目預告、重大事項社會公示等等,進一步公開重大事項決策過程,提高決策透明度。

㈦ 城鎮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組建和管理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確立城鎮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明確其權利和義務,保障其合法權益,發揮其在發展城鎮集體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以下簡稱聯合經濟組織),是指由若干個具有法人資格的集體企業和企業集團,以資產和經濟活動為紐帶,為著共同的利益和發展,自願聯合起來的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經濟組織。
聯合經濟組織的范圍,可以是多行業、多形式、多層次的組建。第三條本辦法用於手工業合作聯社、工業合作聯社、二輕(輕工)集體工業聯社、城鎮集體工業聯社、生產服務合作聯社,以及行業合作聯社等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
其他形式的城鎮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可以參照執行。第四條聯合經濟組織的宗旨是: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成員單位的合法權益;組織成員單位開展互助合作,發展生產,推進共同富裕;興辦實業,增強實力,提供服務,促進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發展。第五條聯合經濟組織實行參加自願,退出自由,民主管理,平等互利,綜合服務的組建原則。第六條聯合經濟組織對成員單位具有組織指導、權益維護、關系協調、綜合服務的職能。第七條聯合經濟組織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職工代表大會是權力機構,由其選舉產生聯合經濟組織領導機關和領導成員,討論決定其各項重大問題。第八條聯合經濟組織依法取得法人資格,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聯合經濟組織的財產屬於本組織范圍內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政府部門、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調、侵吞、佔用。第二章聯合經濟組織的組建和終止第九條各地已有各種組織形式的聯社都是城鎮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要繼續鞏固、完善、發展。其他行業可以參加當地已有的聯合經濟組織或自願聯合組建。第十條組建聯合經濟組織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自願聯合的申請書;
(二)有當地政府或政府部門的批准文件;
(三)有聯合成員一致同意的章程;
(四)有固定組織機構和場所;
(五)有與從事經濟活動相適應的資金數額和人員;
(六)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十一條聯合經濟組織的章程必須載明以下內容:
(一)名稱和住所;
(二)經營服務宗旨;
(三)集體所有制性質;
(四)經營和服務的范圍及方式;
(五)組織機構的組織形式、產生程度、職權范圍、議事規則;
(六)聯合經濟組織與成員單位的經濟關系;
(七)成員單位的權利和義務;
(八)成員單位參加和退出聯合經濟組織的條件和程序。第十二條聯合經濟組織的組建,應經當地人民政府或政府部門批准,依法成立,取得法人資格。第十三條聯合經濟組織申請加入或退出上一級聯合經濟組織的,應按上一級聯合經濟組織章程規定辦理手續。第十四條聯合經濟組織終止由聯合經濟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提出,終止的正式文字報告,經聯合經濟組織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同意,由聯合經濟組織向原審批部門提出申請,獲准後,辦理終止手續,並報上一級聯合經濟組織備案。第十五條聯合經濟組織終止都必須由聯合經濟組織法人代表和成員單位代表、審計人員共同組成財產清算組織,對其財產進行清理、估價、處理和分配。
聯合經濟組織終止的財產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十八、第十九條規定的原則和程序處理。第三章聯合經濟組織的職能第十六條聯合經濟組織具有組織指導和經營服務職能,主要是:
(一)宣傳、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集體經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二)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定本組織的發展規劃以及重要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
(三)組織交流成員單位開展生產、經營、服務等方面經驗,幫助其提高素質和整體效益;
(四)在國家法律、政策許可的范圍內,根據聯合經濟組織發展的需要,獨立自主地開展各種經營活動,投資興辦各種經濟實體和科研、文教等企、事業單位,壯大自身經濟實力,增強綜合服務能力;
(五)管好用好聯合經濟組織的所有資產,保護集體資產的完整性,並使資產不斷增值;
(六)組織成員單位開展互助合作活動,為成員單位提供供銷、技術、信息、教育、資金融通、法律咨詢等各項服務,舉辦集體福利事業;
(七)組織指導發展新型合作企業;
(八)代表成員單位向政府反映情況和意見;
(九)接受政府委託的任務。

㈧ 廣東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穩定和完善農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適用本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改制為公司的,不適用本規定。第三條本規定所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指原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建制經過改革、改造、改組形成的合作經濟組織,包括經濟聯合總社、經濟聯合社、經濟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總社、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股份合作經濟社等。第四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鄉(鎮)、村中國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下,依法享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接受各級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的監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民主管理,依法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進行指導、監督和服務,並依法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第六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經營管理本組織集體所有的資產,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侵犯。第七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原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為基礎,按照集體土地所有權歸屬和集體資產產權歸屬設置。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名稱統一為:廣東省××縣(市、區)××鎮(街、鄉)經濟聯合總社;廣東省××縣(市、區)××鎮(街、鄉)××經濟聯合社;廣東省××縣(市、區)××鎮(街、鄉)××村××經濟合作社。

實行股份合作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名稱統一為:廣東省××縣(市、區)××鎮(街、鄉)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總社、廣東省××縣(市、區)××鎮(街、鄉)××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廣東省××縣(市、區)××鎮(街、鄉)××股份合作經濟社。第八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由本組織成員大會表決通過。組織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和住所;
(二)宗旨;
(三)組織的資產;
(四)成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五)管理人員的產生與罷免;
(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及其議事、辦事、表決規則(包括應當通過召開成員大會表決的重大事項、可以通過召開成員代表會議表決的具體事項、成員代表會議代表的人數及其產生辦法等);
(七)收益分配製度;
(八)監督管理與財務公開制度;
(九)組織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有關事項。第九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成員大會。凡涉及成員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提交成員大會討論決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具體事項的表決,可以通過召開成員代表會議的形式進行。成員代表會議表決通過的事項應當公示5天。1/10以上有選舉權的成員提出異議的,應當提交成員大會重新表決。

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會議實行「一人一票制」或者「一戶一票制」等表決方式,具體由組織章程確定。第十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應當有本組織具有選舉權的成員的半數以上參加,或者有本組織2/3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半數以上通過。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召開成員代表會議,應當有本組織2/3以上的成員代表參加,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代表2/3以上通過。第十一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3-7人的社委會或者理事會和3-5人的民主理財監督小組或者監事會。每屆任期3年,可連選連任,但不得交叉任職。

社委會或者理事會、民主理財監督小組或者監事會的組成人員,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並選出社長和副社長、理事長和副理事長、組長和副組長、監事長和副監事長。

集體經濟組織有選舉權的成員的1/5以上或者1/3以上的戶的代表聯名,可以要求罷免不稱職的社委會或者理事會、民主理財監督小組或者監事會成員;社委會或者理事會應當在收到罷免議案60天內組織召開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會議進行表決。第十二條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經營管理屬於本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資產;
(二)經營管理依法確定由本組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源性資產及其他資產;
(三)管理鄉(鎮)以上人民政府撥給的補助資金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的資產和資金;
(四)辦理集體土地承包、流轉及其他集體資產經營管理事項;
(五)為本組織成員提供服務;
(六)法律、法規、規章和本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㈨ 國際經濟組織表決制的原因

國際經濟組織的表決制度

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國際組織,由於它所調整的對象、所涉利益的性質和組織職能的特殊性以及國際經濟關系的現實,其表決制具有明顯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種表決制:
(一)一國一票制
有組織宗旨與成員國有重大利害關系、討論的事項多屬政策問題,或所作決議屬於建議性的國際經濟組織中,傳統的國家平等原則仍占統治地位,即實行一國一票制。根據所作決議與成員國利害關系的程度,分別採用多數通過或一致通過的表決方式。
採用多數通過表決方式的國際經濟組織往往關注成員國廣泛參與表決的活動,並為成員國提供交換意見的講壇,其決議僅僅是建議性的。如聯合國貿發會議。
在旨在協調成員國的重大經濟政策,且能作出有拘束力決議的國際經濟組織中,各成員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始終保持其獨立性,因此,一致通過的表決方式仍占重要地位。如歐共體。
(二)集團表決制
其基本特徵是,將表決權平均分配給各個按一定利益關系結成的集團,決議的通過要求分別獲得各集團成員的多數贊成票,即所謂的「並行多數」。
集團的劃分或形成的標准不同。早期的集團主要是根據職能性質形成的。近來採用集團表決制的實踐則較突出政治上的考慮。
(三)加權表決制

即根據特定國際組織成員國責任、貢獻、利害關系等標准賦予成員國不同表決權的表決制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立之前,加權表決制尚屬例外情況。目前已成為業務型國際經濟組織較普遍採用的一種表決制度。其具體形式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將投票權分為基本投票權和加權投票權兩部分,然後確定一個加權的標准計算加權投票權。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2.將成員國按利害關系的不同分成兩組,總表決權平均分配給雙方,在此基礎上,各組內部根據一定的標准分配表決權。這是一種利益關系雙方平權而各方內部加權的表決制,為目前國際商品組織所普遍採用。
3.1997年成立的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加權表決制自成一類。先將全體成員國分成發達國家、石油輸出國和發展中國家三個利益集團,1800個總投票權平均分配給各集團,由各集團自行決定其內部採用的表決制。結果,發達國家集團和石油輸出國集團採用加權表決制,發展中國家集團選擇了平權表決制。
4.歐共體採用的加權表決制度屬另一種類型。未規定加權的標准,而只是規定了各成員國所得的加權投票權的數目。除考慮各成員國的人口因素外,還考慮了經濟、歷史和政治現實等各種因素。這是一種以綜合性因素為標準的加權表決制。另一重要因素即加權的程度。相同的標准,不同的比重,可以導致不同的結果。加權的程度越深,對表決活動產生的影響越大。可見,加權的程度與成員國平等的程度成反比,與占優勢國家決策權的大小成正比。

㈩ 廣東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規定的規定全文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章程由本組織成員大會表決通過。組織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和住所;
(二)宗旨;
(三)組織的資產;
(四)成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五)管理人員的產生與罷免;
(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及其議事、辦事、表決規則(包括應當通過召開成員大會表決的重大事項、可以通過召開成員代表會議表決的具體事項、成員代表會議代表的人數及其產生辦法等);
(七)收益分配製度;
(八)監督管理與財務公開制度;
(九)組織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有關事項。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履行以下職責:
(一)經營管理屬於本組織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資產;
(二)經營管理依法確定由本組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源性資產及其他資產;
(三)管理鄉(鎮)以上人民政府撥給的補助資金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贈的資產和資金;
(四)辦理集體土地承包、流轉及其他集體資產經營管理事項;
(五)為本組織成員提供服務;
(六)法律、法規、規章和本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職責。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享有以下權利:
(一)集體土地和其他集體資產的所有權;
(二)由本組織經營管理的國家所有的資產的使用權、經營權和收益權;
(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管理內部事務;
(四)拒絕不合法的收費、攤派或者集資;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
(二)保護集體所有的和依法確定由集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產;
(三)接受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四)實行資產與財務公開制度,接受農村集體經濟審計部門的審計,接受組織成員的監督;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以下權利:
(一)依法行使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享有集體資產產權、獲得集體資產和依法確定由集體使用的國家所有的資產的經營收益;
(三)承包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及其他資產;
(四)對集體經濟組織公開招標的項目,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權;
(五)監督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查閱成員大會或者成員代表會議的會議記錄、財務會計報告等;
(六)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權利。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
(二)維護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三)依法開展家庭承包經營;
(四)法律、法規、規章和組織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本規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實施,1990年5月16日省人民政府發布的《廣東省農村社區合作經濟組織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熱點內容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
勞動法對合同工的工齡計算 發布:2025-01-16 02:53:53 瀏覽:117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
法院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 發布:2025-01-16 01:04:02 瀏覽:158
雞情法院 發布:2025-01-16 00:07:58 瀏覽:104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