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洱海保護條例
A.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海西保護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洱海海西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洱海海西(以下簡稱海西)是指大理市轄區內洱海以西、蒼山以東的壩子。其保護范圍東起洱海西岸界樁,西至蒼山東坡海拔2200米以下,南起陽南溪南岸30米,北至羅時江入海口迤西一線。
保護對象是以基本農田、村鎮建築風貌、蒼山十八溪和交通幹道視廊等為重點的海西田園風光。第三條在海西保護范圍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海西保護堅持保護第一、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合理利用的原則。第五條自治州、大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海西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並將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六條大理市人民政府負責海西保護工作,制定保護規劃,理順管理體制,建立協調機制。
大理市人民政府的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國土資源、水務、環境保護、農業、發展和改革、財政、公安、城管、交通運輸、林業、文化、民族宗教、旅遊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海西保護的相關工作。第七條海西保護范圍內的鎮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海西的保護工作。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實施海西保護規劃;
(三)制定海西保護的具體措施;
(四)做好海西保護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行使本條例賦予的行政執法權。
海西保護范圍內的村民委員會(社區)和村民小組應當協同鎮人民政府做好本轄區內海西保護的相關工作。第八條海西保護應當按照規劃要求,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和禁止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嚴格規范村莊建設管理,加強蒼山十八溪和交通幹道視廊保護治理。
在限制建設區,嚴格控制項目准入,除社會公益性建設項目外,可以適度布局特色客棧、五星級以上酒店等旅遊接待設施,以及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等旅遊服務項目。第九條大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海西保護范圍內劃定不少於10萬畝的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制定保護規劃,明確保護范圍,設立標識,並向社會公告。
海西保護范圍內的荒山、荒坡、荒地和未利用土地應當納入保護規劃,合理利用。第十條在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建房、建窯、建墳;
(二)挖塘、取土、采砂、採石、采礦;
(三)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含磷洗滌品及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等有害物質;
(四)堆放廢棄物、傾倒垃圾;
(五)閑置、荒蕪農田(地)。第十一條大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海西土地利用變化、農田保護、村莊建設動態監測管理系統,對海西農田變化、房屋建設情況進行監測,及時處理違法違規行為。第十二條大理市、海西保護范圍內的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本條例規定,編制村莊建設規劃,加強住宅用地管理,嚴格執行用地標准。
住宅用地實行一戶一宗、退舊批新。科學實施舊村改造,加大統籌整合力度,鼓勵村民優先利用村內閑置住宅用地,按照規劃引導村莊建設有序發展。第十三條海西保護范圍內不得建設超過三層或者總高度超過12米,以及不具有當地民族傳統風格的建築;確需建設的,應當召開聽證會,並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四條海西保護范圍內的村莊建設應當突出以白族民居為主的建築風格,村內道路、供排水系統、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按照規劃執行。
海西保護范圍內村莊規劃區外的農戶應當逐步遷入規劃區內。第十五條大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對蒼山十八溪的保護治理進行專項規劃,將十八溪堤岸兩側各30米作為道路和生態景觀用地,按照防洪減災、截污治污、水質凈化、堤岸道路、生態景觀、旅遊休閑等需要,綜合治理,建設特色生態廊道。第十六條蒼山十八溪及其堤岸兩側各30米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新建公共基礎設施以外的建築物、構築物;
(二)挖砂、取土、採石;
(三)堆放廢棄物、傾倒垃圾;
(四)擅自砍伐樹木、毀壞花草;
(五)擅自截流引水。
B.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國家級大理歷史文化名城(以下簡稱名城)的保護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名城保護范圍:
(一)大理古城(以下簡稱古城);
(二)喜洲、雙廊古鎮(以下簡稱古鎮)和龍尾關歷史文化街區;
(三)崇聖寺三塔、太和城遺址(含南詔德化碑)、元世祖平雲南碑等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條名城保護范圍內從事規劃、建設、管理和其他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名城保護工作堅持科學規劃、搶救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第五條大理市(以下簡稱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名城的保護管理,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第六條名城保護規劃由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規劃應當統籌兼顧,嚴格保護,突出地方民族特色。
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古城、古鎮、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詳細規劃,經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州人民政府審批。
經批準的名城保護規劃和詳細規劃,應當在30日內向社會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和調整。確需變更和調整的,應當實行聽證,並按原批准程序報批後向社會公布。第七條市人民政府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名城的保護,投資開發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藝術。
名城保護范圍內白族及其他民族應當保持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倡從事經營活動的人員和居民著民族服裝。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嚴格控制名城保護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需要出讓的,審批機關應當徵求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第九條名城保護范圍內的建設用地和建設項目應當依法辦理審批手續。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築物、構築物的,應當保持地方民族建築風格,與名城風貌相協調。第十條名城保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做好消防工作。名城保護范圍內嚴格限制燃放煙花爆竹,限定燃放的時間和地段由市人民政府確定。第十一條名城保護經費由政府投入、名城維護費和社會捐贈等組成,專項用於名城的保護。
名城保護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旅遊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繳納名城維護費。徵收辦法和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按規定報批。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對名城保護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古城保護第十三條古城保護范圍劃分為重點保護區、建設控制區和環境協調區。
重點保護區:以古城為中心,北至雙擁路,南至一塔路,西至大鳳路,東至城東路。
建設控制區:重點保護區以外,北至桃溪,南至白鶴溪,西至蒼山海拔2200米以下,東至大麗公路東側200米。
環境協調區:建設控制區以外,北至上關,南至陽南河,西至蒼山海拔2200米以下,東至洱海保護范圍西岸界樁。第十四條市人民政府設立古城保護管理機構,負責古城重點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及本條例;
(二)組織實施古城保護規劃及措施;
(三)維護古城的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及市容市貌;
(四)維護、修建古城公共設施;
(五)徵收、管理重點保護區的名城維護費;
(六)行使本條例賦予的行政處罰權。第十五條市人民政府文化、建設、規劃、環保、園林、公安、旅遊、工商、民族宗教等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協同做好古城的保護管理工作。
古城建設控制區、環境協調區的保護管理工作,由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鄉鎮人民政府,按照有關法律和本條例的規定各司其職。第十六條古城重點保護區的保護對象是:南詔國、大理國歷史遺跡,歷史文物及古建築,傳統街巷格局及名稱,溪溝水系,古樹名木和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等。第十七條古城的城市功能以旅遊、文化、教育、商貿和居住為主,與其功能不符的,應當逐步外遷。第十八條重點保護區內的傳統建築物、構築物,應當嚴格保護,修舊如舊。
不符合保護規劃的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設施,由市人民政府組織改造、拆遷,並依法給予補償。違法建設的,由古城保護管理機構會同規劃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拆除。
古城牆應當逐步修復。古城牆內側13.5米、外側20米以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或者構築物。原有建築物按規劃逐步拆除,恢復沿牆馬道或者劃為綠化用地。
C.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2014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洱海及其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洱海是人工調控水位的多功能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是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和蒼山洱海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洱海保護管理范圍為洱海主要流域,包括洱海湖區和徑流區。第四條洱海保護管理堅持保護第一、科學規劃、綜合治理、永續利用和全民參與的原則。第五條洱海最低運行水位為海拔1964.30米(1985國家高程基準,下同),最高運行水位為海拔1966.00米。
特殊年份洱海水位確需調整的,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提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決定。第六條洱海湖區和徑流區的湖泊、主要河流、水庫的水質按照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進行保護。第七條自治州人民政府領導洱海保護管理工作。
大理市人民政府負責洱海湖區及本行政區域內洱海徑流區的保護管理工作。
洱源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洱海徑流區的保護管理工作。
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洱海保護管理工作,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行政執法工作。
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村民委員會(社區)和村民小組應當協同鄉(鎮)人民政府做好洱海保護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八條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設立洱海保護管理機構,履行本行政區域內洱海湖區和徑流區的保護管理職責,行使本條例賦予的行政執法權。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縣的發展和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環境保護、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國土資源、交通運輸、旅遊、農業、畜牧、林業、水務、監察、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洱海保護管理工作。第九條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應當把洱海保護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自治州應當建立洱海生態補償機制,具體辦法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水資源、水產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利用洱海湖區以及徑流區的水資源、水產資源、風景名勝資源、水面從事經營活動的,應當依法繳納下列有關規費:
(一)從洱海取水或者使用洱海水資源從事發電等經營性活動的,繳納水資源費、水費。
(二)從事漁業捕撈的,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三)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旅遊經營的,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的其他規費。第十一條洱海規費應當用於洱海及其徑流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其使用范圍是:
(一)水污染防治;
(二)生態補償;
(三)水源涵養林的營造和保護;
(四)人工放流增殖漁業資源和繁育恢復土著魚類;
(五)航道、碼頭和導航設施管護;
(六)科學研究和技術培訓;
(七)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用於洱海保護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及洱海保護管理范圍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洱海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洱海保護的相關知識,增強公民保護洱海的意識。
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自願服務等形式參與或者開展洱海保護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舉報、控告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第二章洱海湖區保護管理第十三條洱海湖區具體管理范圍是洱海最高運行水位范圍內的湖區、西洱河節制閘至天生橋一級電站取水口的河道、引洱入賓老青山輸水隧道至出口界碑處。湖區界線由大理市人民政府劃定,設置界樁,並向社會公布。
洱海湖區應當實行統一管理。第十四條大理市人民政府洱海保護管理機構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擬定洱海保護管理的中長期規劃和洱海水資源利用計劃,經大理市人民政府審查,並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三)統一管理洱海出水口節制閘及引洱入賓節制閘;
(四)聯合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落實洱海生態保護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對洱海的科學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六)負責對洱海湖區的開發利用項目進行前置性審查;
(七)收取洱海湖區相關規費;
(八)相對集中行使洱海湖區和環湖林帶的水政、漁政、林政、環境保護、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保護等行政執法權。
D.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洱海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保障社會主義工農業生產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及有關法律和本地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洱海最高水位1974米(海防高程、下同)界樁范圍內的海區,以及西洱河節制閘到一級電站進水口的河道,屬洱海管理的范圍。
羅坪山、標山、馬鞍山、點蒼山、旗鼓山、後山等洱海流域的山脈為洱海水源保護區。第三條洱海是受人工控制的多功能的高原淡水湖泊。它的管理和建設,必須堅持「統一規劃,保護治理,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的方針。開發利用洱海資源必須統籌考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加強科學研究,防止對資源因過度利用而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要樹立全局觀念,兼顧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正確處理目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在自治州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制定保護治理和綜合開發利用洱海資源的計劃,使其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第四條自治州人民政府設立機構對洱海進行統一管理。洱海周圍的國家機關、部隊、學校、廠礦、企事業單位和鄉、鎮、村、社,各族人民都有責任保護洱海資源和生態環境,並有權對破壞洱海資源及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檢舉和控告。第二章保護治理第五條自治州的自治機關要採取措施加強對洱海生態環境、水資源、生物資源和自然景觀的保護、治理。造成洱海自然資源破壞和水污染的單位及個人負有整治和改善的責任。第六條為確保洱海地區工農業生產用水和城鄉生活用水及水產、航運、旅遊等事業的全面發展,維護洱海廣大海區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必須嚴格控制洱海水位。最低運行水位為1971米,最高蓄水位為1974米。一切開發活動必須嚴格控制在此正常水位范圍內進行。
控制洱海水位各出水口的節制閘,由洱海管理局統一管理。第七條嚴禁在洱海界樁以內建房、圍海造田、築壩和興建其它建築物與構築物。第八條洱海水源主要山脈的森林,有關縣、市、鄉、鎮、村、社都要認真保護,嚴禁亂砍濫伐、毀林開荒、毀林搞副業;嚴防山林火災;荒山禿嶺,要按山林權屬負責造林綠化,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增強水源涵養能力,改善海域環境。第九條恢復、改善洱海自然景觀。距離界樁以內五米、界樁以外十五米的岸灘,為洱海環海林帶,由洱海管理局會同林業、風景園林部門統一進行規劃,加快營造。各有關縣、市、鄉、鎮政府將綠化任務分地段劃到村、社,採取義務植樹,村社管護或直接劃到農戶進行綠化和管護。界樁以內的,可委託村社或個人代管;界樁以外的岸灘,誰造誰有,長期不變,允許繼承,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由林業部門指導對個人所造林木進行修枝打杈、合理間伐、更新。由縣、市人民政府發給使用證。在規定期限內不積極綠化造林的,要徵收荒蕪費。
注入洱海的主要河道的水源林、防護林,由當地林業、水利部門和鄉、鎮政府負責組織營造和管理。第十條為防止和減少流沙充填洱海,對注入洱海的河道,由大理市、洱源縣分別進行治理。洱海沿岸入海河口,由洱海管理局會同有關縣、市水利部門負責組織治理。第十一條嚴格禁止在洱海周圍和水源附近新建、擴建、改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和自然景觀的廠礦、企業。原建成的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有關水質標准限期治理,到期達不到水污染治理要求的應當強制實行關、停、並、轉、遷。
一切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項目以及其它水上設施,必須遵守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經環保部門審批、檢驗,符合規定後方可建設和使用。第十二條保護洱海水域水質的良好狀態,防止水體受到污染,禁止直接或間接地向洱海水域排放工業廢水、生活污水。
嚴禁將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有毒有害物的廢液、廢渣向水域排放、傾倒或直接埋入海濱地下。
禁止向注入洱海的河流溝道和海域傾倒工業廢渣、垃圾、畜禽屍體和其它廢棄物。
船舶的殘油、廢油必須回收,不準排入海內。凡有跑、冒、滴、漏油污的船舶,不準在洱海水面航行作業。第十三條保護洱海周圍的農業生態環境,防止農業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洱海周圍使用農葯,應符合國家有關農葯安全使用的規定和標准。
提高農葯、化肥施用技術,推廣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減輕農葯對農田作物和水體的污染。減少農業氮、磷流失入海對洱海營養化的影響。
E. 保護洱海環境的小常識
1.聽了保護洱海知識講座,寫一篇作文
保護母親湖----洱海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親湖,它位於雲南省西部的蒼山東麓,西面有蒼山十八溪入湖,湖水面積約有246平方千米。因為它湖形如耳,浪大如海,因此稱之為「洱海」。
以前的洱海如一位美麗絕倫的仙女:白天,遠處一片綠茵茵的樹木隨著湖邊那沁人的微風輕輕的搖曳;近處墨綠色的湖水像一塊翡翠倒映著藍天白雲;一葉葉輕舟穿過,劃破了靜靜的湖面,盪漾起一串串細小的波紋,就像一朵朵盛開在湖面的花兒……晚上,洱海令人陷入神秘的遐想。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瀉在洱海上,洱海宛如籠著一縷晶亮的輕紗……可現在的洱海有了很大變化。
現在的洱海不再像一塊翡翠那樣晶瑩,還因為它的子孫們----人類似乎忘記這位母親的存在,向它的體內不斷排放工業廢水,投放生活垃圾,使得它日漸憔悴;現在洱海上的漣漪不再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兒,因為人們劃船不是去欣賞風景,而是去傾聽母親的哭訴,那些漣漪好像一滴滴母親那痛心的眼淚;現在的洱海不再令人產生神秘的遐想,因為它已經渾濁,不再倒映得出那一輪皓月……
洱海母親終於忍受不住,發怒了。它打破了往日的溫柔,在湖面上捲起了令人發指的巨浪。那些正在捕捉它的寵物----魚類的人們統統捲入了洱海的漩渦,大家也意識到了嚴重性。
洱海的子孫們啊!難道我們保護自己的洱海母親就這么難嗎?我們保護洱海母親時,洱海母親同樣也會對我們報以甜甜的微笑,大家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大家如果細細的聆聽,會聽見洱海母親在輕聲哭泣,它渴望子孫們關心它,照顧它,不再破壞它美麗的容顏與華麗的衣裳。人們常說:「洱海清,大理興。」大家應該知道,我們保護洱海其實就是在我們保護自己。
2.怎樣寫好保護洱海手抄報
保護洱海母親湖 構建和諧美家園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洱海保護宣傳標語 1、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把一個美好家園留給子孫後代。
2、在行動中宣傳洱海保護理念,倡導綠色生活,履行洱海保護職責,共建美好家園。 3、如果人類不從現在節約水源,保護環境,人類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4、洱海清,大理興,保護洱海,愛護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5、洱海是我們的「母親湖」,是大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
6、禁止在洱海灘地及管理區域內傾倒、堆放垃圾、廢棄物以及興建廁所、垃圾池等。7、洱海禁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8、讓我們共同努力,呵護好高原明珠——母親湖。9、保護洱海,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
10、認真執行《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條例》,禁止向洱海傾倒污水、生活垃圾、亂丟果皮紙屑、煙頭等。 11、保護洱海,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碧波盪漾的洱海 人歡魚躍再現與洱海相連的洱源縣西湖 入湖濕地成為洱海過濾器扼制藍藻肆虐 打響「洱海保衛戰」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靜靜的洱海依偎在蒼山的懷抱。初冬的陽光撒在一碧萬頃清風徐徐的湖面,干凈透明的水體一眼可看到三四米深處。
湖面野鴨暢游,白鷺翩躚,遠處片片漁舟依稀可見……泛舟洱海上,一種「船在碧波漂,人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看著眼前的美景,初到洱海的人絕不會想到「風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嵐影洗還清」的洱海,曾一度遭受藍藻侵襲。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流域農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磷、氮等化肥大量使用以及周邊地區工業化、城化進程快速推進,各種生活及工業污水垃圾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年,洱海暴發藍藻,湖水透明度從4米驟跌至0.5米。
年,洱海再次大規模暴發藍藻,水質下降到Ⅳ類。 洱海兩次藍藻暴發,喚起了大理各族兒女深深的憂慮和思考。
一場「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母親湖」的「洱海保衛戰」從此拉開帷幕。通過「循法自然、科學規劃、全面控源、行政問責、全民參與」的綜合治理,洱海的水質有了明顯改善。
「年以來,洱海水質連續5年持續得到改善並總體保持Ⅲ類,年3、4月還達到了Ⅱ類,流域自然生態環境得到逐步改善。」大理白族自治州環保局局長李瓊傑說。
年12月初,環保部在大理召開了洱海保護經驗交流會,洱海被譽為城近郊保護最好的湖泊之一。在今年召開的第十三屆世界湖泊大會上,洱海保護治理模式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認為洱海保護治理的成功,為中國湖泊保護治理提供了經驗。
降低污染負荷 建設「一河兩江」生態濕地 12月9日,記者來到位於大理上關鎮沙坪灣的羅時江河口濕地,一道靚麗的生態濕地風景展現眼前:鵝卵石鋪就的小徑,木頭構築的觀景平台,岸上高大樹林與綠草高低錯落,濕地中各種水生植物交相輝映…… 「幾年前,這里還是羅時江下段雜草叢生的河口,又臟又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對這里進行了恢復重建。
如今,水清了、景色美了,來的遊人也多了,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上關鎮東沙坪西閘尾村村民杜子鈞說。
「羅時江是洱海重要補給水源之一,占洱海來水量的13%。由於流域村落集中、人口較多、面源污染突出,羅時江水質最差時達到劣Ⅴ類,嚴重影響洱海水質。」
上關鎮副鎮長楊紅元說,為保護洱海生態環境,大理投資萬元恢復重建羅時江入湖河口濕地,目前累計完成投資萬元。濕地的恢復重建對於攔截羅時江徑流所攜帶的氮、磷,降低洱海的污染負荷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針對洱海北部「一河兩江」(羅時江、彌苴河、永安江)入湖水量占洱海入湖水量的70%、污染負荷佔65%的現狀,大理啟動實施了「一河兩江」生態濕地建設,計劃投資2.7億元,在「一河兩江」流域規劃建設生態濕地畝。同時,還將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萬元,在喜洲、雙廊、上關、周城等集鎮建污水收集處理廠,並開展小型焚燒設施、農戶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建設。
此外,還將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濕地旅遊發展,走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減少面源污染 發展生態種植業養殖業 湖水如玉,綠樹成蔭,白牆灰磚的白族民居依山傍水,公路兩旁田地里,綠色的蠶豆苗鬱郁蔥蔥……從千里冰封的來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滿眼都是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
洱源,因洱海發源於此而得名,有彌苴河等7條河流入洱海,還有海西海、茈碧湖等5個大小湖泊,流域徑流量達7億立方米。「洱源的水治理情況,直接關系洱海保護的成敗。」
洱源縣副縣長馬利生說。 洱源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耕地43萬多畝。
馬利生說:「大蒜是洱源的特色蔬菜,經濟效益好,但用的化肥也多,大量化肥流失進入洱海,形成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為了保護洱海,洱源縣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少種大蒜,多種蠶豆。
為減少化肥使用量,洱源縣以鄧川鎮、右所鎮為主,開展測土配方、平衡施肥,降低氮、磷化肥畝用量超過15%,並在水稻、大蒜等作物種植上推廣緩釋肥。洱源縣還在農業生產中推廣使用有機肥,開展生態。
3.環境保護100個小常識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 我國是世界上12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 1/4。
全國600多個城市半數以上缺水,其中108個城市嚴重缺水。地表水 資源的稀缺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的開采。
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 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 枯竭。 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 據環境監測,全國每天約有1億噸污水直接排入水體。
全國七大水系 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污染。35個重點湖泊中,有17個被嚴重污染, 全國1/3的水體不適於灌溉。
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50%以上城鎮 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 60%-70%是由於水源污染造成的。 3.一水多用——讓水重復使用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蓋著的,約有14億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 96.5%是海水。
剩下的雖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江河湖泊等可直 接利用的水資源,僅占整個水量的0.003%左右。 4.阻止滴漏——檢查維修水龍頭 5.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大多數洗滌劑都是化學產品,洗滌劑含量大的廢水大量排放到江河 里,會使水質惡化。
長期不當的使用清潔劑,會損傷人的中樞系統,使 人的智力發育受阻,思維能力、分析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出現精神障 礙。清潔劑殘留在衣服上,會 *** 皮膚發生過敏性皮炎,長期使用濃度 較高的清潔劑,清潔劑中的致癌物就會從皮膚、口腔處進入人體內,損 害健康。
6.關心大氣質量——別忘了你時刻都在呼吸 全球大氣監測網的監測結果表明,北京、沈陽、西安、上海、廣州 這五座城市的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日均濃度分別在每立方米 200-500微 克,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標准3-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7.隨手關燈—省——度電,少一份污染 我國以火力發電為主、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
煤在一次性能源結構 中佔70%以上。如按常規方式發展,要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 億噸煤當兩的能源消耗,這將相當於全球能源消耗的總和,煤炭燃燒時 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嚴重污染大氣,並形成酸雨和造成溫室效應。
8.節用電器——為減緩地球溫暖化出一把力 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業、商業、住房和交通上。 這些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過量二氧化碳就象玻璃罩一樣,阻斷地面熱量向 外層空間散發,將熱氣滯留在大氣中,形成「溫室效應」,「溫室效應」 使全球氣象變異,產生災難性乾旱和洪澇,並使南北極冰山融化,導致 海平面上升。
科學家們估計,如果氣候變暖的趨勢繼續下去,海拔較低 的孟加拉、荷蘭、埃及、中國低窪三角洲等地及若干島嶼國家將面臨被 海水吞沒的危險。 9. 減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等燃料在燃燒時以氣體形式排出碳和氮的氧化物,這些氧化物 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後形成高腐蝕性的硫酸和硝酸,又與雨、雪、霧 一起回落到地面,這就是被稱做「空中死神」的酸雨。
全球已有三大酸 雨區: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北歐地區、中國南方地區。酸雨不僅能強烈 的腐蝕建築物,還使土壤酸化,導致樹木枯死,農作物減產,湖泊水質 變酸,魚蝦死亡。
我國因大量使用煤炭燃料,每年由於酸雨污染造成的 經濟損失達200億元左右。我國酸雨區的降水酸度仍在升高,面積仍在擴 大。
10.支持綠色照明——人人都用節能燈 「中國綠色照明工程」是我國節能重點之一。按照該工程實施計劃 ,「九五」期間全國將推廣節能高效照明燈具。
到2000年爭取節約照明 用電220億千瓦時,並節省相應的電廠燃煤,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灰渣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11.利用可再生資源—別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人類目前使用的能源 90%是石油、天然氣和煤。
這些燃料的形成過 程需要億萬年,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則 是可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人們把那些不污染環境的能源稱為「 清潔能源」。 12. 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車為榮 我國首都北京有近120萬輛機動車,僅為東京和紐約等城市機動車擁 有量的1/6。
但是每輛車排放的污染物濃度卻比國外同類機動車高 3-10 倍。北京大氣中有73%的碳氫化合物、63%的一氧化碳、37%的氮氧化物 來自於機動車的排放污染。
13.當「自行車英雄」——保護大氣,始於足下 在歐洲,很多人為了減少因駕車帶來的空氣污染而願意騎自行車上 班,這樣的人被視為環保衛士而受到尊敬。美國的報紙經常動員人們去 超級市場購物時,盡量多買一些必需品,減少去超市的次數,以便節省 汽油,同時減少空氣污染。
頗有影響的美國自行車協會一直呼籲 *** 在 建公路時修自行車道。在德國,很多家庭喜歡和近鄰用同一輛轎車外出 ,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為潔凈城市空氣,伊朗首都德黑蘭規定了「 無私車日」,在這一天,伊朗總統也和市民一道乘公共汽車上班。 在我國上海,一些公司職員經常合乘一輛計程車,名曰:「拼打」。
14.減少尾汽排放——開車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 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准,對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機動。
4.洱海治理的經驗主要娜些
「洱海保護治理模式」被環境保#部總結為「循法自然、科學 規劃、全面控源、行政問責、全民參^」向全國推廣。
其經驗主要是: 第一,各級領導是否把洱海水污4綜合防治擺在重要議事日程, 是洱海保護治理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 第二,目標責任制是洱海保護的創新之舉。
大理州在洱海保護中 堅持經濟效益好但排污不達標的項目不建,並實行環保「一票否決」; 對財政貢獻大,但環境效益不好的項目不引,環保部門的話語權優先。 第三,尊重自然規律,依靠先進_學技術,是洱海治理保護能 否成功的重要支撐。
大理州尊重自然規律,加強對湖泊富營養化消除 機理、湖體氮、磷污染控制、藍藻生長和暴發規律、水體自然生態修 復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引進。 第四,試驗示範推廣應用一條龍,三化運作。
加大科技項目的 試驗、示範、推廣應用,先後建成了 「數字洱海」信息管理系統、組 建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以籌資社會化、運行市場化、管理專業 化的模式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程建設。
第五,有章可循,依法治海。 先後頒布了與《條例》相配套的 多項管理制度,制訂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水政、漁政、航務、流域村 鎮及入湖河道垃圾徑流區農葯、化肥使用管理等辦法,形成了較為完 善的洱海保護治理的法律法規體系。
5.要一篇保護洱海的作文400字,該怎麼寫
在我們雲南大理有一顆璀璨的明珠——洱海。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親湖,是雲南第二大淡水湖泊。它位於蒼山東麓,西面有蒼山十八溪。
湖水面積約有25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8.8米。因為形狀像人的耳朵,所以稱為洱海。
以前的洱海風景優美,景色宜人,如同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早晨,明媚的陽光撒在清澈的洱海上,使蔚藍的海水變得波光粼粼,像撒滿金子一樣,閃爍著星星點點的光斑。
中午,漁民們劃著小船盪漾在洱海上捕魚,船槳劃破了靜靜的湖面,盪漾起一串串細小的波紋,就像一位仙女正在舞動著婀娜的舞姿。銀白的漁帆,在浪花上跳躍,時隱時現。
晚上,皎潔的月光映在洱海上,洱海彷彿蒙上了一層層晶瑩的紗……可現在的洱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洱海不再是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了,因為人類對洱海水資源過度的開發利用,無視這位洱海母親的存在,向它的體內不斷排放生活污水,傾倒生活垃圾,投放白色塑料袋……使這位洱海母親變得多麼瘦弱。
現在的洱海上的浪花不再像一位仙女跳舞,就像獅子般狂吼,因為人類旅遊的船,每天產生的污水,垃圾以及各種船隻產生的油污,對水體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現在的洱海不再倒映得出那一輪明月,因為它的水體、水質、內源等受到了污染,因而變得渾濁。
洱海母親終於忍受不住它的子孫對它的折磨,它讓有些漁民的船隻沉到了海底。其他漁民看到後,心裡會想:一條船起碼需要幾千元買,如果船沉了,那麼幾千元錢不就白花了嗎?便不去洱海里釣魚了。
所以在洱海里釣魚的漁民也逐漸減少了。身為大理的一員,洱海的子孫。
我們應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己的母親——洱海,為保護洱海,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義不容辭地盡一份力。讓清澈的洱海碧波永遠盪漾在藍天白雲之下。
人們常說:「洱海清,大理興。」所以身為洱海的子孫,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用含磷洗衣粉……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保護洱海的使者,讓我們的洱海母親變得更加美麗。
F.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2019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洱海的保護和管理,防治水污染,改善流域生態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洱海是人工調控水位的多功能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是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大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條洱海最高運行水位為1966.00米(1985國家高程基準,下同),最低運行水位為1964.30米。
特殊年份洱海最低運行水位確需調整的,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提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決定。第五條洱海湖區、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洱海流域其他湖(庫)的水質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Ⅱ類水標准進行保護。
實施生態補水工程補入洱海的水,水質應當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Ⅱ類水以上標准。第六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是以洱海水體為主的整個洱海流域,包括大理市所轄的下關、大理、銀橋、灣橋、喜洲、上關、雙廊、挖色、海東、鳳儀10個鎮和洱源縣所轄的鄧川、右所、牛街、三營、茈碧湖、鳳羽6個鄉(鎮)約2565平方公里的區域。
洱海最高運行水位以內的區域為洱海湖區。洱海湖區界線水平向外延伸15米以內的區域為洱海湖濱帶。第七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劃分為一、二、三級保護區:
(一)一級保護區為洱海湖區以及海西、海北片區洱海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海東片區洱海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30米以內的區域,但延伸至環海東路及其以外的,以環海東路臨湖一側路緣線為界;海南片區洱海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15米以內的區域,但延伸至城市道路及其以外的,以城市道路臨湖一側路緣線為界。
(二)二級保護區為一級保護區以外,海西片區南起陽南溪沿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北至羅時江臨湖一側路緣線以內的區域;海北片區西起羅時江沿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和老環海路,東至馬廠村老環海路與環海東路交接處臨湖一側路緣線以內的區域;海東片區北起馬廠村老環海路與環海東路交接處,沿環海東路南至環海東路與機場路交接處沿地表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海南片區東起環海東路與機場路交接處,西至陽南溪沿地表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但涉及城市規劃區的按照城市規劃區規劃管控;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及堤岸內側水平向外延伸30米、洱海流域其他湖(庫)水域及其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50米以內的區域。
(三)三級保護區為一、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洱海流域。
一、二、三級保護區的具體范圍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劃定,並向社會公布。洱海湖區和一級保護區應當設置界樁、標識。
一、二、三級保護區內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的,還應當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第八條洱海保護管理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綜合治理、合理利用、綠色發展和社會參與的原則。第九條自治州、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洱海保護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建立經費投入和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第十條洱海保護管理實行河(湖)長制。河(湖)長制的設置、職責和工作機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水資源、漁業資源、風景名勝資源等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在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利用水資源、漁業資源、風景名勝資源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下列規費:
(一)取水或者使用水資源從事發電等經營性活動的,繳納水資源費、水費;
(二)從事漁業捕撈的,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
(三)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經營活動的,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的其他規費。第十二條洱海規費應當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由自治州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用於洱海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其使用范圍是:
(一)水污染防治;
(二)水源涵養林的營造和保護;
(三)濕地保護修復;
(四)生態補償;
(五)科學研究和技術培訓;
(六)洱海保護管理的其他事項。
G.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濕地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維護濕地生態功能,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自治州行政區域內從事濕地保護管理和利用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濕地是指湖泊、沼澤、濕草甸、主要入湖河流源頭和入湖河口等自然的或者人工形成的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區域。第四條濕地的保護管理和利用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濕地保護管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在財政預算內安排資金,專項用於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第六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鼓勵單位和個人參與濕地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並對做出顯著成績的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濕地管理第七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建立統一管理、分級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協調機制。第八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濕地保護管理工作。
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的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住房城鄉建設、規劃、水務、農業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濕地保護管理工作。
濕地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做好轄區內的濕地保護管理工作。
村民委員會(社區)和村民小組應當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第九條縣(市)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濕地保護規劃,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濕地保護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經批準的濕地保護規劃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按照原審批程序報批。第十條自治州、縣(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濕地保護管理的需要,在林業主管部門設立濕地保護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組織開展濕地資源調查、監測、評價,編制濕地生物多樣性名錄,建立濕地資源資料庫和濕地檔案;
(三)組織實施濕地保護規劃;
(四)對濕地保護范圍內的建設和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五)設置濕地管理范圍的界樁、界標;
(六)指導濕地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社區)的濕地保護管理工作;
(七)行使本條例賦予的行政執法權。第十一條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建設人工濕地,並採取退耕還濕、退塘還濕、疏浚清淤等措施,對功能退化的自然濕地進行修復。第三章濕地保護第十二條濕地按生態功能及區域分為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
下列濕地為重要濕地:洱海濕地,鶴慶縣草海濕地(中海、南海、北海),劍川縣劍湖濕地,洱源縣西湖、茈碧湖、海西海濕地,雲龍縣天池濕地,賓川縣上滄海濕地,以及其他經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批準的濕地。
其他濕地為一般濕地。第十三條濕地保護分為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管理范圍是指濕地的核心區域,保護范圍是指管理范圍以外需要保護的區域。第十四條重要濕地的管理范圍:
(一)洱海濕地按照《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條例》執行;
(二)鶴慶縣草海濕地為海拔2194米范圍內的區域;
(三)劍川縣劍湖濕地為海拔21881米范圍內的區域;
(四)洱源縣西湖濕地為海拔19678米范圍內的區域;
(五)洱源縣茈碧湖濕地為海拔20563米范圍內的區域;
(六)洱源縣海西海濕地為海拔2135米范圍內的區域;
(七)雲龍縣天池濕地為海拔2561米范圍內的區域;
(八)賓川縣上滄海濕地為海拔18302米范圍內的區域。
重要濕地的保護范圍,由縣(市)人民政府依據濕地保護規劃劃定,並向社會公布。重要濕地的保護范圍由濕地保護管理機構設立標識。第十五條一般濕地的具體名錄由縣(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報縣(市)人民政府審批,並於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公布。
一般濕地的保護管理辦法由縣(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六條一般濕地申報為重要濕地,應當經自治州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論證後,由縣(市)人民政府按規定報相關部門審批,並於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內公布。
H. 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包括什麼和什麼
法律分析:洱海保護管理范圍是以洱海水體為主的整個洱海流域。此次劃定的洱海流域面積為2565.19平方公里。其中,一級保護區面積為259.20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面積為106.85平方公里;三級保護區面積為2199.14平方公里。
法律依據:《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六條 洱海保護管理范圍是以洱海水體為主的整個洱海流域,包括大理市所轄的下關、大理、銀橋、灣橋、喜洲、上關、雙廊、挖色、海東、鳳儀10個鎮和洱源縣所轄的鄧川、右所、牛街、三營、茈碧湖、鳳羽6個鄉(鎮)約2565平方公里的區域。
洱海最高運行水位以內的區域為洱海湖區。洱海湖區界線水平向外延伸15米以內的區域為洱海湖濱帶。
第七條 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劃分為一、二、三級保護區:
(一)一級保護區為洱海湖區以及海西、海北片區洱海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海東片區洱海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30米以內的區域,但延伸至環海東路及其以外的,以環海東路臨湖一側路緣線為界;海南片區洱海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15米以內的區域,但延伸至城市道路及其以外的,以城市道路臨湖一側路緣線為界。
(二)二級保護區為一級保護區以外,海西片區南起陽南溪沿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北至羅時江臨湖一側路緣線以內的區域;海北片區西起羅時江沿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和老環海路,東至馬廠村老環海路與環海東路交接處臨湖一側路緣線以內的區域;海東片區北起馬廠村老環海路與環海東路交接處,沿環海東路南至環海東路與機場路交接處沿地表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海南片區東起環海東路與機場路交接處,西至陽南溪沿地表向外延伸100米以內的區域,但涉及城市規劃區的按照城市規劃區規劃管控;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及堤岸內側水平向外延伸30米、洱海流域其他湖(庫)水域及其最高運行水位水平向外延伸50米以內的區域。
(三)三級保護區為一、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洱海流域。
一、二、三級保護區的具體范圍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劃定,並向社會公布。洱海湖區和一級保護區應當設置界樁、標識。
一、二、三級保護區內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的,還應當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I.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大理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加速開發和科學利用風景名勝資源,促進民族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大理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集優美的山水景觀、眾多的文物古跡、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良好的氣候條件為一體。是游覽觀光、度假休療和開展經濟、科研、文化活動的多功能、大容量的高原山嶽湖泊風景名勝區。第三條經國務院批準的《大理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是大理風景名勝區保護、建設、管理的依據。
大理風景名勝區包括:蒼山洱海、石寶山、雞足山、巍寶山、茈碧湖溫泉五個景區。五個景區分別由若干景點組成。第四條大理風景名勝區實行統一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加速建設、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方針。堅持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和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第五條大理風景名勝區的建設,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國內外組織和個人在風景名勝區內採取多層次、多形式投資,按規劃進行建設。第六條大理風景名勝區實行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管理體制。第七條在大理風景名勝區開發建設、經營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尊重和維護自治機關的自治權,照顧當地各族群眾的利益。第八條在大理風景名勝區內活動的一切單位、駐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二章保護第九條《大理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確定的面積為1016.03平方公里是本條例的保護范圍。
蒼山洱海景區范圍東起海東玉案山山脊,南至西洱河(含下關溫泉),西達點蒼山十九峰山脊,北止洱源德源山。
石寶山景區范圍含佛頂山、石鍾山、獅子關、沙登菁、石傘山五片。
雞足山景區范圍東起塔盤山、南至盒子孔、西到天柱峰、北止九重岩、羅漢壁北坡(含鶴慶縣黃坪天華洞)。
巍寶山景區范圍含巍山古城、巍寶山、大小寺和大小圖山四片。
茈碧湖溫泉休療區范圍含茈碧湖、九氣台地熱區。第十條大理風景名勝區分三級保護。一級為重點保護區,二級為景觀保護區,三級為環境協調區。
一級保護區為:蒼山重點植被、冰川遺跡、洱海水體、崇聖寺三塔、南詔德化碑及太和城遺址;石寶山石窟、寶相寺及丹霞地貌;雞足山寺觀廟宇、古廟遺址、天柱峰、點頭峰、原始森林及地貌;巍寶山古建築群、南詔遺址;茈碧湖水體、溫泉地熱資源,以及景區內的古樹名木和縣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等。第十一條各級保護區范圍,由景區所在市縣人民政府依據總體規劃結合當地實際界定,立碑刻文、標明界區。各種標記、界碑不得移動和毀壞。第十二條一級保護區內必須嚴格保護原有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除按規劃統一設置必要的保護和游覽設施外,不得建設其它設施。嚴禁挖沙取土、開山採石、新造墳墓和放牧。
二級保護區的開發建設,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景觀影響評價。不得新建改變地貌、破壞景觀、污染環境的項目和設施。
三級保護區的開發建設,要與景區環境相協調。第十三條大理風景名勝區內的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省級巍山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由所在市縣人民政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雲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制定保護規劃和措施,進行保護、建設和管理。第十四條大理風景名勝區內的古建築、古石刻、古園林、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革命遺址、紀念物等文物古跡及其環境,應依法嚴格保護,落實防火、防震、防洪、防蛀、防盜、防爆、避雷等措施。定期維修,加強管理。
景區內具有文化歷史價值的民族村落、集鎮、古橋、驛道、關卡、城堡,應保持其風貌特色。寺觀廟宇和殿堂,要依法進行保護,依照國家的宗教政策,有選擇地修復。不修復的立碑標明。第十五條大理風景名勝區內的湖泊、河流、瀑布、潭澗、礦泉、溫泉、地熱資源等,不得圍、填、污染、改變泉口。水體必須保持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第十六條大理風景名勝區要加強植樹綠化、封山育林工作。嚴格保護花草樹木和自然植被。古樹名木要掛牌立標,建立檔案,加強撫育管理,嚴禁砍伐。
維護景區內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加強珍稀禽、獸、昆蟲的保護,嚴禁傷害和捕殺。
J.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管理條例(2004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對洱海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利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自治州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洱海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洱海是受人工控制的多功能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國家級大理風景名勝區和蒼洱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洱海管理必須堅持保護第一,統一管理,科學規劃,永續利用的原則,實現資源、生態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第三條洱海1966.00米(85高程,下同)界樁范圍內的湖區、西洱河節制閘至天生橋一級電站取水口的河道及引洱入賓老青山輸水隧道為洱海管理區域;洱海1966.00米界樁以外徑流區為洱海保護范圍。第四條洱海最低運行水位為1964.30米,最高運行水位為1966.00米。
洱海特殊年份的水位確需調整的,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提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洱海及入湖河流的水質保護按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II類標准執行。第五條自治州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洱海保護治理工作的領導。
大理市人民政府負責洱海管理區域及轄區洱海保護范圍內的保護治理工作。
洱源縣人民政府負責轄區洱海保護范圍內的保護治理工作。
自治州及大理市、洱源縣的環保、水利、林業、計劃、國土、工商、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履行其保護治理洱海的職責,並加強對洱海管理局的業務指導,相互協作,共同做好洱海的保護治理工作。
大理市公安局洱海公安分局負責洱海管理區域內的社會治安工作。第六條洱海管理局是大理市人民政府管理洱海的專門機構,其主要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
(二)擬定洱海保護管理的中長期規劃,經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三)統一管理洱海出水口節制閘及引洱入賓節制閘,擬定水量調度運行和水量分配計劃方案,經市人民政府審查後,報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按批准計劃調控水位;
(四)參與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落實洱海生態環境保護和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對洱海的科學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廣使用;
(六)相對行使洱海管理區域內和環湖林帶的水政、漁政、自然環境保護、林政等行政處罰權。第七條在洱海管理區域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侵佔灘地建房、圍湖造田、圍建魚塘;
(二)從事網箱、圍網養殖活動;
(三)使用燃油機動船捕撈,在湖岸使用動力設施捕撈作業;
(四)捕撈大理裂腹魚(弓魚)、洱海鯉等珍稀魚類,獵捕野生水禽、候鳥、蛙類等棲息動物;
(五)炸魚、毒魚、電力捕魚和使用岸灘小拉網、「迷魂陣」、蝦籠等有害漁具和捕撈方法捕魚;
(六)未經洱海管理局批准采撈水草;
(七)其他破壞洱海資源的活動。第八條禁止向洱海及入湖河道排放超過規定標準的廢液、廢水,傾倒、掩埋土、石、尾礦、垃圾、廢渣和動物死屍。禁止在界樁外1000米及入湖河道兩側100米內掩埋有毒物質。
對洱海水源的羅時江、永安江、彌苴河、波羅江等洱海的主要入湖河道,有關縣(市)、鄉(鎮)人民政府應加強保護治理。
在洱海入湖河口由洱海管理局會同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設置污水、污物處理設施。第九條禁止侵佔和破壞洱海保護范圍內和西洱河的河道、河堤、河灘及其設施。第十條禁止在洱海島嶼和景點開山炸石、砍伐樹木、違章建築。在保護范圍內的沿湖地區採石,須經所在地礦管部門審核,並報縣(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條禁止在洱海管理區域和保護范圍內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第十二條禁止在洱海保護范圍內新建化工、冶金、制漿、製革、電鍍等有嚴重污染的建設項目。現已建成的必須限期治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達不到的,由縣(市)以上人民政府責令其關、停、並、轉、遷。第十三條在洱海保護范圍內禁止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禁止砍伐和破壞河道護堤林和環湖林帶,嚴防山林火災。
在洱海保護范圍內實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對水土流失地段和宜林荒山荒地,有關縣(市)、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治理、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