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制度保密制度

規章制度保密制度

發布時間: 2022-12-30 16:14:13

『壹』 2010年修訂的保密法確定了哪些主要保密制度

問10年的干嗎?最新的是14年新修訂的
10年版的第三章是保密制度(從第21至第51條)

第二十一條 國家秘密載體的製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保存、維修和銷毀,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絕密級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設備中保存,並指定專人管理;未經原定密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批准,不得復制和摘抄;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條 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研製、生產、運輸、使用、保存、維修和銷毀,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第二十三條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
(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第二十五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五)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第二十六條 禁止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
禁止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第二十七條 報刊、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編輯、出版、印製、發行,廣播節目、電視節目、電影的製作和播放,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公共信息網路及其他傳媒的信息編輯、發布,應當遵守有關保密規定。
第二十八條 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運營商、服務商應當配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對泄密案件進行調查;發現利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發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應當根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信息。
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第三十條 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秘密事項,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並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
第三十一條 舉辦會議或者其他活動涉及國家秘密的,主辦單位應當採取保密措施,並對參加人員進行保密教育,提出具體保密要求。
第三十二條 機關、單位應當將涉及絕密級或者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秘密的機構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將集中製作、存放、保管國家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確定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准配備、使用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設備。
第三十三條 軍事禁區和屬於國家秘密不對外開放的其他場所、部位,應當採取保密措施,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擅自決定對外開放或者擴大開放范圍。
第三十四條 從事國家秘密載體製作、復制、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審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機關、單位委託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前款規定的業務,應當與其簽訂保密協議,提出保密要求,採取保密措施。
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六條 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七條 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第三十八條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九條 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涉密人員管理制度,明確涉密人員的權利、崗位責任和要求,對涉密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
第四十條 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公民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機關、單位。機關、單位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作出處理,並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一條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保密規章和國家保密標准。
第四十二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組織開展保密宣傳教育、保密檢查、保密技術防護和泄密案件查處工作,對機關、單位的保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四十三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國家秘密確定、變更或者解除不當的,應當及時通知有關機關、單位予以糾正。
第四十四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機關、單位遵守保密制度的情況進行檢查,有關機關、單位應當配合。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機關、單位存在泄密隱患的,應當要求其採取措施,限期整改;對存在泄密隱患的設施、設備、場所,應當責令停止使用;對嚴重違反保密規定的涉密人員,應當建議有關機關、單位給予處分並調離涉密崗位;發現涉嫌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督促、指導有關機關、單位進行調查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四十五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保密檢查中發現的非法獲取、持有的國家秘密載體,應當予以收繳。
第四十六條 辦理涉嫌泄露國家秘密案件的機關,需要對有關事項是否屬於國家秘密以及屬於何種密級進行鑒定的,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鑒定。
第四十七條 機關、單位對違反保密規定的人員不依法給予處分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議糾正,對拒不糾正的,提請其上一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該機關、單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處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的;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的;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的;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或者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的;
(五)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的;
(七)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的;
(八)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的;
(九)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的;
(十)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且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所在機關、單位予以處理。
第四十九條 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發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督促其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機關、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後果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第五十條 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運營商、服務商違反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予以處罰。
第五十一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貳』 如何自覺遵守保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公司保密制度
1 總則
1.1 為保守公司秘密,維護公司權益,特製定本制度。
1.2 公司秘密是關系公司權力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包括但不限於技術秘密和其他商業機密。技術秘密是指不為公眾知悉、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且企業採取保密措施的非專利技術和技術信息。技術秘密包括但不限於:技術方案、工程設計、電路設計、製造方法、配方、工藝流程、技術指標、計算機軟體、資料庫、研究開發記錄、技術報告、檢測報告、實驗數據、試驗結果、圖紙、樣品、樣機、模型、模具、操作手冊、技術文檔、相關的函電,等等。其他商業秘密,包括但不限於:客戶名單、行銷計劃、采購資料、定價政策、財務資料、進貨渠道等。
1.3 公司全體職員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義務。接觸到企業商業秘密的高級員工,例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財務人員、銷售人員、秘書等對保守公司秘密負有特別的責任。
1.4 公司保密工作,實行既確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針。

2 保密范圍和密級確定
2.1 公司秘密包括本制度第1.2項規定的范圍以及下列秘密事項:
1) 公司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2) 公司尚未付諸實施的經營戰略、經營方向、經營規劃、經營項目及經營決策。
3) 公司內部掌握的合同、協議、意見書及可行性報告、主要會議記錄。
4) 公司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各類財務報表、統計報表。
5) 公司所掌握的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
6) 公司職員人事檔案,工資性、勞務性收人及資料。
7) 其他經公司確定應當保密的事項。
一般性決定、決議、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資料等內部文件不屬於保密范圍。
2.2 公司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
絕密是最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會使公司的權益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
機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會使公司權益和利益遭受到嚴重的損害;
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會使公司的權益和利益遭受損害。
2.3 公司秘級的確定:
1) 公司經營發展中,直接影響公司權益和利益的重要決策文件、技術資料為絕密級;
2) 公司的規劃、財務報表、統計資料、重要會議記錄、公司經營情況為機密;
3) 公司人事檔案、合同、協議、職員工資性收人、尚未進人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為秘密級。
2.4 屬於公司秘密的文件、資料,應當依據本制度規定標明密級,並確定保密期限。保密期
限分永久、長期、短期,一般與密級相對應,特殊情況外標明。保密期限屆滿,自行解
密。
3 公司保密措施
3.1 屬於公司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的製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摘抄、保存和銷毀,由辦公室或主管副總經理委託專人執行;採用電腦技術存取、處理、傳遞的公司秘密由電腦部門負責保密。
3.2 對於密級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必須採取以下保密措施:
1) 非經總經理或主管副總公司批准,不得復制和摘抄;
2) 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由指定人員擔任,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 在設備完善的保險裝置中保存。
3.3 屬於公司秘密的設備或者產品的研製、生產、運輸、使用、保存、維修和銷毀,由公司指定專門部門負責執行,並採用相應的保密措施。
3.4 在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項的,應當事先經總經理批准。
3.5 具有屬於公司秘密內容的會議和其他活動,主辦部門應採取下列保密措施:
1) 選擇具備保密條件的會議場所;
2) 根據工作需要,限定參加會議人員的范圍,對參加涉及密級事項會議的人員予以指定;
3) 依照保密規定使用會議設備和管理會議文件;
4) 確定會議內容是否傳達及傳達范圍。
3.6 不準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公司秘密,不準在公共場所談論公司秘密,不準通過其他方式傳遞公司秘密。
3.7 公司工作人員發現公司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綜合管理部;綜合管理部接到報告,應立即作出處理。
3.8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予以辭退並酌情賠償經濟損失:
1) 故意或過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嚴重後果或重大經濟損失的;
2) 違反本保密制度規定,為他人竊取、刺探、收買或違章提供公司秘密的;
3) 利用職權強制他人違反保密規定的。
3.9 公司與全體員工簽訂《員工保守商業秘密協議書》,《員工保守商業秘密協議書》以書面形式簽訂,協議附後。
3.10 在保密合同有效期限內,員工應履行下列義務:
1) 嚴格遵守本企業保密制度,防止泄漏企業技術秘密;
2) 不得向他人泄漏企業技術秘密;
3) 非經公司書面同意,不得利用該技術秘密進行生產與經營活動,不得利用技術秘密進行新的研究和開發:
3.11 對高級員工實行「競業限制」制度,限制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財務人員、銷售人員、秘書等高級員工的以下行為:
1) 自行設立與本公司競爭的公司;
2) 就職於本公司的競爭對手;
3) 在競爭企業中兼職;
4) 引誘企業中的其他員工辭職;
5) 引誘企業的客戶脫離企業;
6) 在離職後,與企業進行競爭的其他行為。
3.12 涉及公司商業秘密的合作、代理、交易合同或協議,均需設置「保密條款」,對合同對方增設保密義務。「保密條款」應當包含以下內容:
1) 明示合同所涉及的需要保密的商業秘密范圍;
2) 合同對方以及合同對方的任何員工、代理人均受保密條款的約束;
3) 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可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任何第三方或用於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4) 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不可將含有保密信息的資料、文件、實物等攜帶出保密區域;
5) 保密義務人不可在對外接受訪間或者與任何第三方交流時涉及合同規定的商業秘密內容;
6) 不相關的員工不可接觸或了解商業秘密;
7) 保密信息應當在合同終止後交還;
8) 保密期限在合同終止後仍然保持有效;
9) 違反保密義務的,應當承擔明確的違約責任。

4 附則
本制度的解釋權屬於綜合管理部。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員工保守商業秘密協議書

甲方:武漢長江半導體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根據公司《商業秘密管理規定》保守商業秘密等有關規定,甲乙雙方就保守商業秘密的有關內容達成如下協議:
1)乙方有義務保守在甲方任職(試用、實習)期間所得到的有關商業秘密,並遵守公司《商業秘密管理規定》的內容;
2)乙方在離開甲方後的三(3)年內不得將獲得或者接觸到的甲方有關的商業秘密以任何方式(包括有或無意)使用或泄漏給第三方;
3)如乙方違反以上1)、2)條款甲方有權根據以下規定追究乙方的經濟及法律責任:
①乙方披露或使用以上商業秘密所獲得的一切收入;
②對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承擔的連帶責任;
③對調查侵權人侵害甲方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支付的合理費用承擔連帶責任;
④甲方因乙方的侵權行為支付的其他費用。
4)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簽字生效,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叄』 我國保密法律制度體系

法律分析:保密法律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保密法制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取得顯著成績。為推進保密依法行政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現行保密法律制度體系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憲法。我國憲法第五十三條中關於公民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和國家機構具體職能的規定,是全部保密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據。

法律。保密法律主要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有關法律中涉及保密的法律條款,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專門的保密法律。保密法是我國保密法律體系的主幹,此外,在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國家安全法,公務員法等法律中涉及國家秘密的條款,都屬於保密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

保密法規。保密法規包括保密行政法觀和地方性保密法規。保密行政法規主要包括經國務院批准頒布的保密法實施條例。其他相關法律實施條例、辦法和細則中有關保密條款的規定。地方性保密法規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保密法實施細則,或在其他地方性法規中規定的保密管理制度等。

保密規章。保密行政規章主要由國家保密行政主管部門、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保密規章、規范性文件,也包括其他規章中的保密條款和法律授權部門對保密法律規定的解釋。

國家保密標准。國家保密標準是經授權由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制定、發布實施,在國家秘密信息的產生、處理、傳輸、存儲和載體銷毀的全過程中都應嚴格抗行的標准。國家保密標准適用於全國各行各業、各單位對國家秘密的保護工作,是特殊的強制性國家標准,是國家信息安全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司法解釋。最高司法機關在司法實踐中,對相關罪名的具體適用標准作出了詳細的司法解釋,對司法實踐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國際公約或政府間協定的相關規定。在國際交往中,根據國際公約的規定,在我國承擔公約義務的范圍內,我國政府也會承擔相關保守秘密的義務,這成為我國保密法律法規的另一重要法律淵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第二條 國家秘密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第三條 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任何危害國家秘密安全的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追究。

『肆』 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是指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所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保密規則或行為規范。 一 、閱讀、傳達國家秘密文件都有哪些保密要求?
(1)閱讀、傳達國家秘密文件、資料,要嚴格限制在規定的范圍內,不得擅自擴大范圍; (2)閱讀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必須在辦公室或閱文室等有保密保障的場所進行; (3)閱讀國家秘密文件、資料,應當進行登記,不得由閱件人直接傳給他人; (4)不得擅自存留傳閱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 (5)傳達國家秘密文件時,不得使用無線話筒等無保密保障的設備; (6)聽傳達的人員應當遵守保密紀律,需要錄音、錄像的,應當經過批准。
二 、特殊場所、部位保密制度是什麼?
特殊場所部位主要是指軍事禁區和不對外開放的其他涉密場所和部位。軍事禁區的保密措施,在1990年2月23日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的《軍事設施保護法》及其配套法規中,作了詳細、具體的規定。其他場所部位的保密措施,則由其主管機關制定或與有關的保密工作部門共同商定。由於軍事禁區和其他涉密場所、部位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劃定的,因而其對外開放及擴大開放范圍,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三、哪些部門、部位應該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部位?
日常業務工作中產生、傳遞、使用和管理絕密級或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秘密的內設機構,應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 機關、單位內部集中製作、存儲、保管國家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以及涉及國家秘密較多的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的辦公場所,應確定為要害部位。
四、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具體保密要求有哪些?
符合保密要害部門、部位條件的機關、單位應按照一定的原則和程序確定要害部門、部位;對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具體的保密要求有以下幾方面: (1)由機關、單位主管保密工作的領導人負責,定期研究和布置保密工作; (2)建立機關、單位保密工作崗位責任制,與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主要負責人及所屬工作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將保密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人員; (3)對在要害部門、部位工作的人員,必須堅持經常性的保密教育、培訓,並進行涉密資格審查,嚴格履行保密義務; (4)結合部門、部位的實際,制定嚴格的保密管理制度和防範措施,並認真組織落實; (5)定期檢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的保密管理和保密技術防範情況,解決存在的問題,組織查處泄密事件。

『伍』 涉密人員應當簽訂什麼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

一、涉密人員應當簽訂什麼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
1、涉密人員應當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七條
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第三十八條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九條
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涉密人員管理制度,明確涉密人員的權利、崗位責任和要求,對涉密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
第四十條
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公民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機關、單位。機關、單位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作出處理,並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二、簽訂保密協議應當注意什麼
1、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兼顧雙方的利益。用人單位有權採取措施保護商業秘密,但在訂立保密協議時應注意不能侵犯勞動者的合法權利,勞動者有擇業的自由,但在行使權利時同樣不得損害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因此,保密協議跟其它協議一樣,首先必須遵循公平、平等的原則,才具有法律效力
2、應當明確保密范圍。不同的企業和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所持的商業秘密是不一樣的,因而保密范圍、內容也有所變化。在約定保密內容時,務必把需要保密的對象、范圍、內容和期限等明確下來,清晰當事人的義務和責任。此外,當商業秘密具有企業無形資產和職工個人勞動成果雙重性質時,例如廣告公司策劃人員完成的創意工作、IT公司技術人員完成編程、資料庫等,應當特別注意明確其性質是屬於個人的著作權還是屬於公司的商業秘密;
3、應當明確保密主體和保密義務。商業秘密的保密主體一般僅限於職工。對於保密崗位和技術崗位,要求其不得披露、公開、出借、贈與、出租、轉讓、處分或者協助第三人侵犯公司的商業秘密;
4、保密義務還應該明確期限。由於商業秘密存在過期、被公開或被淘汰的情況,因此最好還是約定保密義務的起止時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陸』 什麼是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是指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所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保密規則或行為規范。
商業秘密保密制度主要包括:
1、 商業秘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
2、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管理制度;
3、 涉密人員管理制度;
4、 辦公自動化管理制度;
5、 涉密會議、涉密活動管理規定;
6、 對外接待管理規定;
7、 對外合資、合作保密罐里規定;
8、 對外宣傳及廣告策劃保密規定;
9、 重點事項保密管理制度;
10、 同意對外發布信息的口徑和手續;
11、 確定審批權;
12、 獎懲制度等。

『柒』 機關單位應該建立哪些保密管理制度

規定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七條關於一切國家機關「實行工作責任制」的要求。保密工作責任制主要包括領導幹部保密工作責任制、定密責任制、保密要害部門部位負責人及工作人員責任制、涉密信息系統管理和維護人員責任制等。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有利於加強保密工作組織領導,明確相關人員保密工作職責,確保保密工作落到實處。

「健全保密管理制度」,是指機關、單位依據有關保密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本機關、本單位涉及國家秘密的具體情況,制定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制度。主要包括: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制度,涉密信息及涉密載體保密管理制度,信息系統和信息設備保密管理制度,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保密管理制度,領導幹部保密管理制度,涉密人員保密教育和管理制度,保密工作責任制考核制度等。
「完善保密防護措施」,是指機關、單位為確保國家秘密安全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等。如對涉密信息系統實行分級保護,採取技術防護措施等。
「開展保密宣傳教育」,是指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和涉密人員進行保密形勢、保密法律法規、保密技術防範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培訓,以增強保密意識和保密技能。
「加強保密檢查」,是指機關、單位應當切實加強對本機關、本單位遵守保密法律法規、落實保密責任、採取保密防護措施及其效果等進行檢查,以查促管,以查促防,以查促改,以查促教。

『捌』 2010修訂的保密法確定了哪些主要保密制度

是這樣的:
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一條
國家秘密載體的製作、收發、傳遞、使用、復制、保存、維修和銷毀,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絕密級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設備中保存,並指定專人管理;未經原定密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批准,不得復制和摘抄;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應當指定人員負責,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二條
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研製、生產、運輸、使用、保存、維修和銷毀,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

第二十三條
存儲、處理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涉密信息系統)按照涉密程度實行分級保護。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准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

涉密信息系統應當按照規定,經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四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

(二)在未採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與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三)使用非涉密計算機、非涉密存儲設備存儲、處理國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五)將未經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第二十五條
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國家秘密載體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

(二)買賣、轉送或者私自銷毀國家秘密載體;

(三)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

(四)郵寄、托運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五)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攜帶、傳遞國家秘密載體出境。

第二十六條 禁止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

禁止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或者未採取保密措施的有線和無線通信中傳遞國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第二十七條
報刊、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的編輯、出版、印製、發行,廣播節目、電視節目、電影的製作和播放,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公共信息網路及其他傳媒的信息編輯、發布,應當遵守有關保密規定。

第二十八條
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運營商、服務商應當配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對泄密案件進行調查;發現利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發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向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應當根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信息。

第二十九條
機關、單位公開發布信息以及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定。

第三十條
機關、單位對外交往與合作中需要提供國家秘密事項,或者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並與對方簽訂保密協議。

第三十一條
舉辦會議或者其他活動涉及國家秘密的,主辦單位應當採取保密措施,並對參加人員進行保密教育,提出具體保密要求。

第三十二條
機關、單位應當將涉及絕密級或者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秘密的機構確定為保密要害部門,將集中製作、存放、保管國家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確定為保密要害部位,按照國家保密規定和標准配備、使用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設備。

第三十三條
軍事禁區和屬於國家秘密不對外開放的其他場所、部位,應當採取保密措施,未經有關部門批准,不得擅自決定對外開放或者擴大開放范圍。

第三十四條
從事國家秘密載體製作、復制、維修、銷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或者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等涉及國家秘密業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經過保密審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機關、單位委託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前款規定的業務,應當與其簽訂保密協議,提出保密要求,採取保密措施。

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

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三十六條
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七條
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第三十八條
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九條
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涉密人員管理制度,明確涉密人員的權利、崗位責任和要求,對涉密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

第四十條
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公民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機關、單位。機關、單位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作出處理,並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玖』 保密管理制度

1.目的

為確保客戶及本公司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維護本公司的公正形象,防止泄密,本公司所有人員均有義務保守客戶及本公司的技術和商業秘密。

2.范圍

適用於本公司所有人員及質量活動。

3.職責

3.1實驗室主任

3.1.1 落實保護機密信息和所有權的各項措施實施所需的資源和責任人,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理或授權相關人員處理。

3.2質量負責人

3.2.1 組織相關人員開展違反本規定行為的調查,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違規處理意見;

3.2.2 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及時向實驗室主任報告;

3.2.3 批准借閱保密資料。

3.3資料員

3.3.1 按照本程序做好文件和記錄的保密管理。

3.4樣品管理員

3.4.1 做好客戶樣品的交接工作,記錄客戶對樣品及資料的保密要求。

3.5測試工程師

3.5.1 對檢測的過程、記錄、報告內容做好保密工作。

3.6監督員

3.6.1 負責保密工作的監督,如發現有泄密現象,應及時報告質量負責人。

3.6.2 負責對相應責任部門進行隨時考核檢查並作記錄。

4.保護措施

4.1樣品與資料的保密控制

4.1.1 業務員在接受客戶委託時,要詢問客戶對樣品以及技術資料的保密是否有特殊的要求,將特殊要求信息填寫在委託單上,以便樣品及資料在流轉過程中接觸到的所有相關人員知曉並按照其要求執行。

4.1.2 對於樣品與資料的流轉,只允許指定流轉人員接觸,其它人員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接觸樣品及瀏覽相關資料,因個人行為而導致的泄密情況將按照本程序內容進行處置。

4.1.3 樣品管理員針對有特殊保密要求的樣品在倉庫存放時應給予充分的保密措施;資料員對客戶所提供資料的存放不可較長時間的脫離其監控范圍,以免為無關人員獲得導致泄密,客戶的任何資料未經客戶同意,不得外借或無關人員查閱、復印。

4.2檢測過程和檢測結果保密的控制

4.2.1 在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應對檢測的內容及結果保密,拒絕回答無關人員及外部來訪人員有關樣品信息及可能涉及到客戶資料的問題。

4.2.2 樣品和資料在檢測過程中應該由負責的檢測人員實時控制,不得較長時間脫離負責人員的監控范圍,以免為無關人員獲得導致泄密。

4.2.3 當客戶需要參觀及進行與其工作有關的檢測活動或驗證所需檢測物品的准備、包裝和發送時,需要由質量負責人同意,由檢測組主任或其指定人員陪同,在確保其它客戶樣品及資料信息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需謹慎對待客戶提出的問題及要求,以免涉及到其它客戶的樣品及資料信息安全問題。

4.2.4 與檢測有關的文件資料由資料員歸檔保存,未經允許不得泄露。

4.3記錄的保密

4.3.1 檢測過程中的原始數據應記在原始記錄單上,在檢測項目的流轉過程中,相關人員不得將原始記錄信息泄露給無關人員。

4.3.2 所有檢測資料由管理組統一匯總並由資料員統一保管存檔,無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查閱,如需查閱需經技術負責人批准。

4.4電子資料信息的保密控制

4.4.1 檢測過程中所涉及到的電子資料信息在流轉過程中,根據《計算機文件及數據控製程序》的要求,需由相關人員嚴格控制,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發、列印及提供給無關人員瀏覽,在電腦中瀏覽的資料信息應實時受到相關人員的控制,相關人員在離開電腦前需對其電腦顯示的信息進行關閉或者屏蔽處理,以免無關人員擅自瀏覽導致泄密。

4.4.2 以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電子手段傳遞的資料信息(包括檢測記錄、報告等)應明確收取人的信息,在確認收取對象確實為實際需要提供資料信息的收取人時,方可傳輸。

5.泄密的處置

5.1 監督員負責對程序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本公司任何人員發現他人有泄密行為,均有義務且有權報告給質量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組織調查,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處理意見,由實驗室主任或其授權人員處理。

5.2 對泄密情況的調查及處理,質量負責人需根據《記錄控製程序》做好相關的記錄,交由資料員整理歸檔,必要時應報上級有關部門。答案來自

熱點內容
司法棺材 發布:2025-01-15 21:56:51 瀏覽:811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
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5 21:06:39 瀏覽:128
法律碩士專業考試211 發布:2025-01-15 21:06:21 瀏覽:229
解除司法拘留 發布:2025-01-15 20:57:30 瀏覽:383
經濟法的理念論文 發布:2025-01-15 20:52:43 瀏覽:755
追究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20:46:49 瀏覽: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發布:2025-01-15 20:24:31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