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農業管理條例

農業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1-03 03:33:51

① 新農葯管理條例解讀

新農葯管理條例解讀

按政府頒布的法規和有關制度管理農葯生產、儲運、銷售和使用的行政措施。目的是保證農葯的質量和施用安全,並防止或減少產生不良副作用。下面是有關農葯管理條例解讀,希望能幫到大家!

農葯管理條例解讀

一、概念

這里所稱的農葯,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這里所說農葯包括用於不同目的、場所的下列各類:①預防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②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它有害生物的;③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④用於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⑤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它有害生物的;⑥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築物和其它場所的有害生物的。

二、新時期農葯監管的重點

以殺蟲劑、殺菌劑和種子包衣劑為重點,加強市場質量監督抽查,繼續開展禁用限用農葯專項整治,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農葯使用行為的檢查力度,整頓非法經營禁用高毒、劇毒農葯行為,逐步建立農葯標簽重要信息網上查詢系統,定期不定期開展農葯生產企業和流通市場的質量和標簽抽查。

三、農葯監管領域的違法行為及其處罰標准:

1、未取得農葯登記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擅自生產、經營農葯的,或者生產、經營已撤銷登記的農葯。

①認定依據:

《農葯管理條例》第6條:國家實行農葯登記制度,生產(包括原葯生產、制劑加工和分裝,下同)農葯和進口農葯,必須進行登記。

《農葯管理條例》第20條:……禁止收購、銷售無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無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無產品質量標准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和檢驗不合格的農葯。

《農葯管理條例》第30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未取得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的農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或者使用未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的農葯。

②處罰種類: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③處罰標准:《農葯管理條例》第40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給予處罰:(一)未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擅自生產、經營農葯的,或者生產、經營已撤銷登記的農葯的,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有效期限屆滿未辦理續展登記,擅自繼續生產該農葯。

①認定依據:《農葯管理條例》第7條:……農葯登記證和農葯臨時登記證應當規定登記期限;登記有效期限屆滿,需要繼續生產或者繼續向中國出售農葯產品的,應當在登記有效期限屆滿前申請續展登記。……

②處罰種類:責令限期補辦續展手續,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停止生產、經營,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農業部)。

③處罰標准:《農葯管理條例》第40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給予處罰:……(二)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有效期屆滿未辦理續展登記,擅自生產該農葯的,責令限期補辦該手續,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逾期不補辦的,由原發證機關責令停止生產、經營,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

3、生產、經營產品包裝上未附標簽、標簽殘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農葯產品。

①認定依據:

《農葯管理條例》第16條:農葯產品包裝必須貼有標簽或者附具說明書。標簽應當緊貼或者印製在農葯包裝物上。標簽或者說明書上應當標明農葯名稱、企業名稱、產品批號和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號以及農葯的有效成份、含量、重量、產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技術、使用方法、生產日期、有效期和注意事項等;農葯分裝的,還應當註明分裝單位。

《農葯管理條例》第20條:農葯經營單位購進農葯,應當將農葯產品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產品質量合格證核對無誤,並進行質量檢驗。……

《農葯管理條例》第33條:禁止經營產品包裝上未附標簽或者標簽殘缺不清的農葯。

②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③處罰標准:《農葯管理條例》第40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給予處罰:……(三)生產、經營產品包裝上未附標簽、標簽殘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農葯產品的,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4、假冒、偽造或者轉讓農葯(臨時)登記證、登記證號

這里所說的“農葯(臨時)登記證、登記證號”是指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農葯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號。

①認定依據:

《農葯管理條例》第6條:國家實行農葯登記制度,生產(包括原葯生產、制劑加工和分裝)農葯和進口農葯,必須進行登記。

《農葯管理條例》第20條:……禁止收購、銷售無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無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無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無產品質量標准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和檢驗不合格的農葯。

《農葯管理條例》第30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未取得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的農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經營、進口或者使用未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的農葯。

②處罰種類:收繳或者吊銷農葯(臨時)登記證(農業部),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③處罰標准:《農葯管理條例》第42條:假冒、偽造或者轉讓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號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偽造、復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由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5、生產、經營假、劣農葯

①認定依據:

《農葯管理條例》第31條:禁止生產、經營和使用假農葯。下列農葯為假農葯:a、以非農葯冒充農葯或者以此種農葯冒充他種農葯的;b、所含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上註明的農葯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不符的。

《農葯管理條例》第32條:禁止生產、經營和使用劣質農葯。下列農葯為劣質農葯:a、不符合農葯質量標準的;b、失去使用效能的;c、混有導致葯害等有害成份的。

②處罰種類:沒收假、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罰款,收繳或者吊銷農葯(臨時)登記證(農業部)。

③處罰標准:《農葯管理條例》第43條: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責任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沒收假農葯、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由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吊銷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

《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40條:對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按以下規定給予處罰:

a、生產、經營假農葯的,劣質農葯有效成份總含量低於產品質量標准30%(含30%)或者混有導致葯害等有害成份的沒收假農葯、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b、生產、經營劣質農葯有效成份總含量低於產品質量標准70%(含70%)但高於30%的,或者產品標准中乳液穩定性懸浮率等重要輔助指標嚴重不合格的,沒收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

c、生產、經營劣質農葯有效成份總含量高於產品質量標准70%的,或者按產品標准要求有一項重要輔助指標或者二項以上一般輔助指標不合格的,沒收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沒有違法所得,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

d、生產、經營的農葯產品凈重(容)量低於標明值,且超過允許負偏差的,沒收不合格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

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單位,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下,負責處理被沒收的假農葯、劣質農葯,拖延處理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生產、經營假農葯和劣質農葯的單位承擔。

6、經營未註明“過期農葯”字樣的超過產品質量保證期的農葯產品

①認定依據

《農葯管理條例》第23條:超過產品質量保證期限的農葯產品,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檢驗,符合標準的,可以在規定期限內銷售;但是,必須註明“過期農葯”字樣,並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②處罰種類: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

③處罰標准:《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39條:對經營未註明“過期農葯”字樣的超過產品質量保證期的農葯產品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新《農葯管理條例》修訂透露最新信息

業內期盼已久的新《農葯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的出台終於傳出新動向。近日,從多種渠道獲悉,新修訂的《條例》對農葯經營的相關規定做出重大調整,“農葯經營單位將實行經營許可制度”。外界對此解讀為,這打破了對農葯經營主體的限制,但也並未如農葯經營業界所期待地完全放開。

在新修訂草案中,現行《條例》在農葯經營條款中列舉的“下列單位(即供銷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植物保護站;土壤肥料站;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農葯生產企業;國務院規定的其他經營單位)可以經營農葯”的規定已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新《條例》中規定“農葯經營單位將實行經營許可制度”。即農葯經營者必須達到相應的資質、素養和知識結構;此外,還需通過由當地農業部門組織的對相關專業知識的考核,對注冊資金和經營場所等也有了新的要求,達到這些要求後才能獲得農業部門核發的農葯經營許可證,再憑許可證向工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

業內最為關心的莫過於這部《條例》何時出台?實際上,早在去年下半年,就曾有多家媒體披露《條例》修訂的進展情況,並有消息人士曾樂觀預計新版《條例》有望在去年年底出台。然而,進入2011年,新《條例》卻遲遲不見動靜。

對此,農業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就《條例》修訂情況而言,農業部方面的相關工作已經結束,去年年底就已將草案上交國務院,目前由國務院法制辦牽頭做後續工作,預計最快上半年出台。但也有消息人士透露,由於牽涉到部門較多,各方利益博弈仍難以達成一致,尤其對農葯經營方面的`意見尚存分歧,新《條例》的出台仍存在變數。

為何遲遲無法出台

有參與新《條例》起草的消息人士透漏,如果相關利益部門的意見不能盡快達成一致,新《條例》出台恐怕還要推遲。據介紹,新《條例》雖然由農業部負責起草,但農葯行業還牽涉工商、質監、安監、供銷社等政府部門。因此,作為行業主管法規的修訂還需要充分徵求各方意見,尤其針對農葯經營領域,與供銷社和工商部門關系最為密切。該消息人士透露,相關利益部門對新《條例》在經營方面的規定分歧較大,“目前阻力最可能在供銷社系統,因為取消專營權的做法對他們的利益有直接影響。”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一旦按照新修訂草案中的規定實施,供銷社將立即失去其在農葯經營領域所擁有的特殊地位。失去了政策的庇護,會讓近年來旨在重建昔日渠道的供銷社面臨基層個體戶的激烈競爭,這顯然是當前“網斷、線破、人散”的基層供銷社所不願意看到的。

阻力還可能是來自於一些決策者的觀念問題。“畢竟農葯能夠對人的健康造成威脅,況且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一位企業人士說,政府可能會認為,壟斷經營渠道能夠保證農葯產品的質量以及方便監管農產品葯殘超標等問題。

事實上,由於去年年初的毒豇豆事件,海南政府已被迫採取農葯專營制度。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海南的做法一定得到了高層的認可,並會對新《條例》的出台產生影響,農葯流通體制改革也因此再生變數。

專家有憂慮經銷商很期待

華星化工營銷總監尹友本:提高了門檻,達不到要求的經營者會被淘汰,此舉無論對上市公司還是對其他正規生產企業都是積極的。現在市場比較混亂,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缺乏對經營企業的有效管理。

廣東某經銷商:工商部門不熟悉農葯業務,以往工商部門發證難以考察經營者資質,導致市場魚龍混雜。如果讓農業部門對准入門檻把關,經營者的素質肯定會明顯提高。希望新政策早點出來,個體戶也能憑實力正大光明地從事經營。

山東省農科院土肥所研究員高弼模:當前農葯的濫用問題,關鍵不在銷售環節,而在於使用環節,農民過量違規用葯靠許可經營制度無法解決。

中國農葯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叔寶:在目前體制下,區分運動員、裁判員比較難,發證的管理形式可能會加劇不合理競爭,並為政府部門提供尋租空間。要讓這一制度真正利於行業發展,必須保證相應的監督機制到位。

中國化工農化總工程師鄭先海:農業部門不能又管理又經營,他們的任務應該是在指導農民科學用葯上下功夫,並提高自身的技術服務水平。

經營農葯需具備什麼條件

經營農葯需要符合什麼條件?知情人士透露,新《條例》做出規定:(一)有與所經營農葯經營相適應的植物保護或農葯技術人員,並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二)有與所經營農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三)有與所經營農葯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四)有與所經營農葯經營相適應的安全防護設施和措施。

上述只是原則性規定,具體資質要求則須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細則。例如,《浙江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對人員要求就有明確規定,有不少於一名的植保專業技術人員。

對比新舊《條例》,主要的差別在審批權歸屬。舊《條例》規定審批權歸縣級工商部門,新《條例》則規定由縣級農業部門發放經營許可。

前置審批違背行政許可法嗎

一旦新《條例》實施,這意味著,自2004年《行政許可法》出台取消對農葯經營前置審批後,中止6年之後的農葯經營許可制度將重啟。此舉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有人質疑這種做法是否與《行政許可法》相抵觸?

對此,南方日報律師事務所彭春文律師解釋,由於農葯屬於“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的特定活動,按照《行政許可法》有關規定,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目前,法律層面尚未對農葯設定行政許可制度。因此,作為國務院指定的行政法規《條例》有權設定行政許可。即《條例》設定行政許可制度,也合乎《行政許可法》。

② 農葯管理條例 解讀

農葯管理條例 解讀

農葯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下面是有關《農葯管理條例》解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農葯管理條例》解讀

頒發時間:《農葯管理條例》於1997年5月28日國務院發布,2001年11月29日修改,並同時施行。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國家出台的第一部專門管理農葯的法規,《農葯管理條例》共8章49條。

一、立法目的:

為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制定此條例。

二、農葯范疇:

1、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2、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3、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

4、用於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5、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6、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築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的。

三、農葯管理的主體:

《農葯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規定:國家,省、設區市、縣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四、在這部法規裡面規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制度:

第一,農葯的登記制度。農葯登記制度是一種市場的准入制度,指的是農葯生產企業在生產農葯和進口農葯前,必須首先要向農業部提出農葯的登記申請,農業部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標准,對申報的產品進行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就批准登記,並發給農葯的登記證。這是第一項基本的法律制度。

第二,規定農葯生產許可制度。主要指的是任何一個開辦農葯生產企業必須要具備相應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要經過國務院工業產品管理部門審核批准,要發給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是生產批准證號及相應的證號。

第三,農葯的質量標准制度。指的是國家對農葯產品質量實行嚴格的標准化管理制度,企業的產品主要執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是企業標准。企業生產的產品標准必須要經過國家工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並發給標准號。

第四,農葯的廣告審查制度。指國家對農葯廣告的內容實行農業部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兩級審批制度。具體的分工是:凡是在全國性發布的農葯廣告,或境外生產的農葯廣告,比方說在全國性的報紙、書籍、雜志、廣播、電視等宣傳材料上刊登農葯廣告,必須要經過農業部、農葯檢定所負責審查,在省以內發布的廣告,在省以內的電視廣播雜志上發布的廣告,必須要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主管部門進行審查。

五、可以經營農葯的單位:

第十八條規定下列單位可以經營農葯:

1、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

2、植物保護站;

3、土壤肥料站;

4、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

5、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

6、農葯生產企業;

7、國務院規定的其它經營單位。

第十九條規定農葯經營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並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經營農葯:

(一)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技術人員;

(二)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和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措施;

(三)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規章制度;

(四)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六、假農葯和劣質農葯

第三十一條規定以下為假農葯:

1、以非農葯冒充農葯或者以此種農葯冒充它種農葯的;

2、所含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上的註明的農葯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不符的。

第三十二條規定以下為劣質農葯:

1、不符合農葯產品質量標準的;

2、失去使用效能的;

3、混有導致葯害的等有害成份的。

七、法律責任:(本章共8條,常用3條)

第四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給予處罰:

(一)未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擅自生產、經營農葯的,或者生產、經營已撤銷登記的.農葯的,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有效期限屆滿未辦理續展登記,擅自繼續生產該農葯的,責令限期補辦續展手續,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補辦的,由原發證機關責令停止生產、經營,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

(三)生產、經營產品包裝上未附標簽、標簽殘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農葯產品的,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不按照國家有關農葯安全使用的規定使用農葯的,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假冒、偽造或者轉讓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號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由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沒收假農葯、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由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吊銷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

(第四十四條:“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生產、經營農葯的,或者違反農葯廣告管理規定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虛假廣告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

③ 農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葯,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前款農葯包括用於不同目的、場所的下列各類:
(一)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二)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三)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
(四)用於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五)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六)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築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的。第三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和使用農葯的,應當遵守本條例。第四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研製、生產和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葯。第五條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農葯登記和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登記,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國務院化學工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農葯生產的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化學工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葯生產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第二章農葯登記第六條國家實行農葯登記制度。
生產(包括原葯生產、制劑加工和分裝,下同)農葯和進口農葯,必須進行登記。第七條國內首次生產的農葯和首次進口的農葯的登記,按照下列三個階段進行:
(一)田間試驗階段:申請登記的農葯,由其研製者提出田間試驗申請,經批准,方可進行田間試驗;田間試驗階段的農葯不得銷售。
(二)臨時登記階段:田間試驗後,需要進行田間試驗示範、試銷的農葯以及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的農葯,由其生產者申請臨時登記,經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農葯臨時登記證後,方可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田間試驗示範、試銷。
(三)正式登記階段:經田間試驗示範、試銷可以作為正式商品流通的農葯,由其生產者申請正式登記,經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農葯登記證後,方可生產、銷售。
農葯登記證和農葯臨時登記證應當規定登記有效期限;登記有效期限屆滿,需要繼續生產或者繼續向中國出售農葯產品的,應當在登記有效期限屆滿前申請續展登記。
經正式登記和臨時登記的農葯,在登記有效期限內改變劑型、含量或者使用范圍、使用方法的,應當申請變更登記。第八條依照本條例第七條的規定申請農葯登記時,其研製者、生產者或者向中國出售農葯的外國企業應當向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經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向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供農葯樣品,並按照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農葯登記要求,提供農葯的產品化學、毒理學、葯效、殘留、環境影響、標簽等方面的資料。
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負責全國的農葯具體登記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具體登記工作。第九條國務院農業、林業、化學工業、衛生、環境保護、糧食部門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推薦的農葯管理專家和農葯技術專家,組成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
農葯正式登記的申請資料分別經國務院農業、化學工業、衛生、環境保護部門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審查並簽署意見後,由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對農葯的產品化學、毒理學、葯效、殘留、環境影響等作出評價。根據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的評價,符合條件的,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農葯登記證。第十條生產其他廠家已經登記的相同農葯產品的,其生產者應當申請辦理農葯登記,提供農葯樣品和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資料,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農葯登記證。

④ 新農葯管理條例解讀

法律分析:農葯是重要的農業投入品,農葯的使用直接關繫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因此,加強農葯管理十分必要。現行《農葯管理條例》是1997年公布施行的,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下農葯管理工作的需要,亟須修改完善:一是臨時登記門檻低,導致低水平、同質化農葯供給多,安全、經濟、高效農葯供給少,需要依法促進農葯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葯質量水平。二是農葯生產管理存在重復審批、管理分散等問題,需要調整管理職責,優化監管方式。三是農葯經營主體規模小、布局散、秩序亂,有的制假售假甚至銷售禁用農葯,需要依法推動轉變經營管理方式,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四是農葯使用中存在擅自加大劑量、超范圍使用以及不按照安全間隔期採收農產品的現象,需要依法加強農葯使用監管,促進科學使用農葯。五是現行《條例》的法律責任處罰力度不夠,需要綜合運用民事、行政等多種措施,對違法生產經營者實行嚴厲處罰,提高違法成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農葯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制定本條例。

⑤ 農業部農葯管理條例

農業部農葯管理條例

為了保證《農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貫徹實施,加強對農葯登記、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促進農葯工業技術進步,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農業部制定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以下是關於農業部農葯管理條例全文!

農業部農葯管理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證《農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貫徹實施,加強對農葯登記、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促進農葯工業技術進步,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農葯登記、使用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制定或參與制定農葯安全使用、農葯產品質量及農葯殘留的國家或行業標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助農業部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登記,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葯研製者和生產者申請農葯田間試驗和臨時登記資料的初審,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 農業部農葯檢定所負責全國的農葯具體登記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具體登記工作。

第四條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必要時可以依法委託符合法定條件的機構實施農葯監督管理工作。受委託單位不得從事農葯經營活動。

第二章 農葯登記

第五條 對農葯登記試驗單位實行認證制度。

農業部負責組織對農葯登記葯效試驗單位、農葯登記殘留試驗單位、農葯登記毒理學試驗單位和農葯登記環境影響試驗單位的認證,並發放認證證書。

經認證的農葯登記試驗單位應當接受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第六條 農業部制定並發布《農葯登記資料要求》。

農葯研製者和生產者申請農葯田間試驗和農葯登記,應當按照《農葯登記資料要求》提供有關資料。

第七條 新農葯應申請田間試驗、臨時登記和正式登記。

(一)田間試驗

農葯研製者在我國進行田間試驗,應當經其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初審後,向農業部提出申請,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查。經審查批准後,農葯研製者持農葯田間試驗批准證書與取得認證資格的農葯登記葯效試驗單位簽訂試驗合同,試驗應當按照《農葯田間葯效試驗准則》實施。

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對田間試驗的初審,應當在農葯研製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個月內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農葯研製者的田間試驗申請,申請資料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審查。

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應當自農葯研製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三個月內組織完成田間試驗資料審查。

(二) 臨時登記

田間試驗後,需要進行示範試驗(面積超過10公頃)、試銷以及在特殊情況下需要使用的農葯,其生產者須申請原葯和制劑臨時登記。其申請登記資料應當經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初審後,向農業部提出臨時登記申請,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對申請資料進行綜合評價,經農葯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評審,符合條件的,由農業部發給原葯和制劑農葯臨時登記證。

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對臨時登記資料的初審,應當在農葯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個月內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農葯生產者向農業部提出臨時登記申請的,申請資料由農葯檢定所審查。

農業部組織成立農葯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農葯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一至二個月召開一次全體會議。農葯臨時登記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承擔。

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應當自農葯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三個月內組織完成臨時登記評審。

農葯臨時登記證有效期為一年,可以續展,累積有效期不得超過三年。

(三) 正式登記

經過示範試驗、試銷可以作為正式商品流通的農葯,其生產者須向農業部提出原葯和制劑正式登記申請,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查,經國務院農業、化工、衛生、環境保護部門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審查並簽署意見後,由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進行綜合評價,符合條件的,由農業部發給原葯和制劑農葯登記證。

農葯生產者申請農葯正式登記,應當提供兩個以上不同自然條件地區的示範試驗結果。示範試驗由省級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技術推廣部門承擔。

農業部組織成立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下設農業、毒理、環保、工業等專業組。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和一至二次主任委員會議。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承擔。

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應當自農葯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一年內組織完成正式登記評審。

農葯登記證有效期為五年,可以續展。

第八條 經正式登記和臨時登記的農葯,在登記有效期限內,同一廠家或者不同廠家改變劑型、含量(配比)或者使用范圍、使用方法的,農葯生產者應當申請田間試驗、變更登記。

田間試驗、變更登記的申請和審批程序同本《實施辦法》第七條第(一)、第(二)項。

變更登記包括臨時登記變更和正式登記變更,分別發放農葯臨時登記證和農葯登記證。

第九條 生產其他廠家已經登記的相同農葯的,農葯生產者應當申請田間試驗、變更登記,其申請和審批程序同本《實施辦法》第七條第(一)、第(二)項。

對獲得首次登記的,含新化合物的農葯登記申請人提交的數據,按照《農葯管理條例》第十條的規定予以保護。

申請登記的農葯產品質量和首家登記產品無明顯差異的,在首家取得正式登記之日起6年內,經首家登記廠家同意,農葯生產者可使用其原葯資料和部分制劑資料;在首家取得正式登記之日起6年後,農葯生產者可免交原葯資料和部分制劑資料。

第十條 生產者分裝農葯應當申請辦理農葯分裝登記,分裝農葯的原包裝農葯必須是在我國已經登記過的。農葯分裝登記的申請,應當經農葯生產者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初審後,向農業部提出,由農葯檢定所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查。經審查批准後,由農業部發給農葯臨時登記證,登記證有效期為一年,可隨原包裝廠家產品登記有效期續展。

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應當自農葯生產者交齊資料之日起三個月內組織完成分裝登記評審。

第十一條 經審查合格的農葯登記申請,農業部應當在評審結束後10日內決定是否頒發農葯臨時登記證或農葯正式登記證。

第十二條 農葯登記證、農葯臨時登記證和農葯田間試驗批准證書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農葯審批專用章」。

第十三條 農葯名稱是指農葯的通用名稱或簡化通用名稱,直接使用的衛生農葯以功能描述詞語和劑型作為產品名稱。農葯名稱登記核准和使用管理的具體規定另行制定。

農葯的通用名稱和簡化通用名稱不得申請作為注冊商標。

第十四條 農葯臨時登記證需續展的,應當在登記證有效期滿一個月前提出續展登記申請;農葯登記證需續展的,應當在登記證有效期滿三個月前提出續展登記申請。逾期提出申請的,應當重新辦理登記手續。對所受理的臨時登記和正式登記續展申請,農業部在二十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予以登記續展,但專家評審時間不計算在內。

第十五條 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農葯臨時登記證的農葯生產廠家因故關閉的,應當在企業關閉後一個月內向農業部農葯檢定所交回農葯登記證或農葯臨時登記證。逾期不交的,由農業部宣布撤銷登記。

第十六條 如遇緊急需要,對某些未經登記的農葯、某些已禁用或限用的農葯,農業部可以與有關部門協商批准在一定范圍、一定期限內使用和臨時進口。

第十七條 農葯登記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責任為申請者提供的資料和樣品保守技術秘密。

第十八條 農業部定期發布農葯登記公告。

第十九條 農葯生產者應當指定專業部門或人員負責農葯登記工作。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應當對申請登記人員進行相應的業務指導。

第二十條 進行農葯登記試驗(葯效、殘留、毒性、環境)應當提供有代表性的樣品,並支付試驗費。試驗樣品須經法定質量檢測機構檢測確認樣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與標明值相符,方可進行試驗。

第三章 農葯經營

第二十一條 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植物保護站,土壤肥料站,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農葯生產企業,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單位可以經營農葯。

農墾系統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農業技術推廣單位,按照直供的原則,可以經營農葯;糧食系統的儲運貿易公司、倉儲公司等專門供應糧庫、糧站所需農葯的經營單位,可以經營儲糧用農葯。

日用百貨、日用雜品、超級市場或者專門商店可以經營家庭用防治衛生害蟲和衣料害蟲的殺蟲劑。

第二十二條 農葯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條件,經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合格後,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方可經營農葯。

本《實施辦法》第二十條所列經營家庭用防治衛生害蟲和衣料害蟲殺蟲劑的單位,可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營業執照。

第二十三條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農葯經營單位提出的經營條件審查申請,應當在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予答復。

第二十四條 農葯經營單位不得經營下列農葯:

(一)無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無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生產批准文件、無產品質量標準的國產農葯;

(二)無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的進口農葯;

(三)無產品質量合格證和檢驗不合格的農葯;

(四)過期而無使用效能的`農葯;

(五)沒有標簽或者標簽殘缺不清的農葯;

(六)撤銷登記的農葯。

第二十五條 農葯經營單位對所經營農葯應當進行或委託進行質量檢驗。

第二十六條 農葯經營單位向農民銷售農葯時,應當提供農葯使用技術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項等服務。

第四章 農葯使用

第二十七條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當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病、蟲、草、鼠害發生情況,提出農葯年度需求計劃,為國家有關部門進行農葯產銷宏觀調控提供依據。

第二十八條 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當指導農民按照《農葯安全使用規定》和《農葯合理使用准則》等有關規定使用農葯,防止農葯中毒和葯害事故發生。

第二十九條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所屬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當做好農葯科學使用技術和安全防護知識培訓工作。

第三十條 農葯使用者應當確認農葯標簽清晰,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生產批准文件號齊全後,方可使用農葯。

農葯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產品標簽規定的劑量、防治對象、使用方法、施葯適期、注意事項施用農葯,不得隨意改變。

第三十一條 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當大力推廣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葯。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於瓜類、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葯材等。

第三十二條 為了有計劃地輪換使用農葯,減緩病、蟲、草、鼠的抗葯性,提高防治效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農業部審查同意後,可以在一定區域內限制使用某些農葯。

第五章 農葯監督

第三十三條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配備一定數量的農葯執法人員。農葯執法人員應當是具有相應的專業學歷、並從事農葯工作三年以上的技術人員或者管理人員,經有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執法證,持證上崗。

第三十四條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有權按照規定對轄區內的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的農葯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檢查,必要時按照規定抽取樣品和索取有關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和隱瞞。

農葯執法人員對農葯生產、經營單位提供的保密技術資料,應當承擔保密責任。

第三十五條 對假農葯、劣質農葯需進行銷毀處理的,必須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按照農葯廢棄物的安全處理規程進行,防止污染環境;對有使用價值的,應當經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檢驗,必要時要經過田間試驗,制訂使用方法和用量。

第三十六條 禁止銷售農葯殘留量超過標準的農副產品。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農副產品農葯殘留量的檢測工作。

第三十七條 農葯廣告內容必須與農葯登記的內容一致,農葯廣告經過審查批准後方可發布。農葯廣告的審查按照《廣告法》和《農葯廣告審查辦法》執行。

通過重點媒介發布的農葯廣告和境外及港、澳、台地區農葯產品的廣告,由農業部負責審查。其他廣告,由廣告主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查。廣告審查具體工作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承擔。

第三十八條 地方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向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農葯案件的有關情況。

第六章 罰 則

第三十九條 對未取得農葯臨時登記證而擅自分裝農葯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分裝生產,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對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按以下規定給予處罰:

(一)生產、經營假農葯的,劣質農葯有效成分總含量低於產品質量標准30%(含30%)或者混有導致葯害等有害成分的,沒收假農葯、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生產、經營劣質農葯有效成分總含量低於產品質量標准70%(含70%)但高於30%的,或者產品標准中乳液穩定性、懸浮率等重要輔助指標嚴重不合格的,沒收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生產、經營劣質農葯有效成分總含量高於產品質量標准70%的,或者按產品標准要求有一項重要輔助指標或者二項以上一般輔助指標不合格的,沒收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

(四)生產、經營的農葯產品凈重(容)量低於標明值,且超過允許負偏差的,沒收不合格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

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單位,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下,負責處理被沒收的假農葯、劣質農葯,拖延處理造成的經濟損失由生產、經營假農葯和劣質農葯的單位承擔。

第四十一條 對經營未註明「過期農葯」字樣的超過產品質量保證期的農葯產品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農葯臨時登記證的決定由農業部作出。

第四十三條 本《實施辦法》所稱「違法所得」,是指違法生產、經營農葯的銷售收入。

第四十四條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按照《行政處罰法》、《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法律和部門規章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農葯管理工作人員濫用權力、玩忽職守、舞弊、索賄賄賂,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六條 對《條例》第二條所稱農葯解釋如下:

(一)《條例》第二條(一)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是指農、林、牧、漁業中的種植業用於防治植物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二)《條例》第二條(三)調節植物生長的是指對植物生長發育(包括萌發、生長、開花、受精、座果、成熟及脫落等過程)具有抑制、刺激和促進等作用的生物或者化學制劑;通過提供植物養分促進植物生長的適用其他規定。

(三)《條例》第二條(五)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是指用於防治人生活環境和農林業中養殖業用於防治動物生活環境衛生害蟲的。

(四)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引入抗病、蟲、草害的外源基因改變基因組構成的農業生物,適用《條例》和本《實施辦法》。

(五)用於防治《條例》第二條所述有害生物的商業化天敵生物,適用《條例》和本《實施辦法》。

(六)農葯與肥料等物質的混合物,適用《條例》和本《實施辦法》。

第四十七條 本《實施辦法》下列用語定義為:

(一)新農葯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我國批准登記的國內外農葯原葯和制劑。

(二)新制劑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與已經登記過的相同,而劑型、含量(配比)尚未在我國登記過的制劑。

(三)新登記使用范圍和方法是指有效成分和制劑與已經登記過的相同,而使用范圍和方法是尚未在我國登記過的。

第四十八條 種子加工企業不得應用未經登記或者假、劣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對違反規定的,按違法經營農葯行為處理。

第四十九條 我國作為農葯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國際公約(PIC)成員國,承擔承諾的國際義務,有關具體事宜由農業部農葯檢定所承辦。

第五十條 本《實施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一條 本《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凡與《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相抵觸的規定,一律以《條例》和本《實施辦法》為准。


;

⑥ 《農葯管理條例》講解

《農葯管理條例》講解

對於《農葯管理條例》,你了解嗎。下面我為大家搜集的一篇“《農葯管理條例》講解”,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葯管理條例》於1997年5月28日國務院發布,2001年11月29日修改,並同時施行。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國家出台的第一部專門管理農葯的法規,《農葯管理條例》共8章49條。

一、立法目的: 為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制定此條例。

二、農葯范疇:

1、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2、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3、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

4、用於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5、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6、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築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的。

三、農葯管理的主體:

《農葯管理條例》第一章第五條規定:國家,省、設區市、縣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四、在這部法規裡面規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制度:

第一,農葯的登記制度。農葯登記制度是一種市場的准入制度,指的是農葯生產企業在生產農葯和進口農葯前,必須首先要向農業部提出農葯的登記申請,農業部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標准,對申報的產品進行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就批准登記,並發給農葯的登記證。這是第一項基本的法律制度。

第二,規定農葯生產許可制度。主要指的是任何一個開辦農葯生產企業必須要具備相應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要經過國務院工業產品管理部門審核批准,要發給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是生產批准證號及相應的證號。

第三,農葯的質量標准制度。指的是國家對農葯產品質量實行嚴格的標准化管理制度,企業的產品主要執行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是企業標准。企業生產的產品標准必須要經過國家工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並發給標准號。

第四,農葯的廣告審查制度。指國家對農葯廣告的內容實行農業部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兩級審批制度。具體的分工是:凡是在全國性發布的農葯廣告,或境外生產的農葯廣告,比方說在全國性的報紙、書籍、雜志、廣播、電視等宣傳材料上刊登農葯廣告,必須要經過農業部、農葯檢定所負責審查,在省以內發布的廣告,在省以內的電視廣播雜志上發布的廣告,必須要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主管部門進行審查。

五、可以經營農葯的單位:

第十八條規定下列單位可以經營農葯:

1、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

2、植物保護站;

3、土壤肥料站;

4、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

5、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

6、農葯生產企業;

7、國務院規定的其它經營單位。

第十九條規定農葯經營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並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經營農葯:

(一)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技術人員;

(二)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和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措施;

(三)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規章制度;

(四) 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六、假農葯和劣質農葯

第三十一條規定以下為假農葯:

1、以非農葯冒充農葯或者以此種農葯冒充它種農葯的;

2、所含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上的註明的農葯有效成份的種類、名稱不符的。

第三十二條規定以下為劣質農葯:

1、不符合農葯產品質量標準的;

2、失去使用效能的;

3、混有導致葯害的等有害成份的。

七、法律責任:(本章共8條,常用3條)

第四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以下規定給予處罰:

(一)未取得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擅自生產、經營農葯的,或者生產、經營已撤銷登記的農葯的,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有效期限屆滿未辦理續展登記,擅自繼續生產該農葯的`,責令限期補辦續展手續,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補辦的,由原發證機關責令停止生產、經營,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

(三)生產、經營產品包裝上未附標簽、標簽殘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標簽內容的農葯產品的,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不按照國家有關農葯安全使用的規定使用農葯的,根據所造成的危害後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假冒、偽造或者轉讓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農葯登記證號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號、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號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由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收繳或者吊銷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生產、經營假農葯、劣質農葯的,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有關部門沒收假農葯、劣質農葯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並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吊銷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由工業產品許可管理部門吊銷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文件。”

(第四十四條:“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生產、經營農葯的,或者違反農葯廣告管理規定的,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虛假廣告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

⑦ 四川省農葯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結合四川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生產(包括原葯生產、制劑加工和分裝,下同)、經營和使用農葯,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三條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農葯登記、農葯質量監測鑒定和執法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法定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生產農葯以及含有農葯有效成份的肥料、進口農葯和分裝農葯,必須申請農葯登記。
農葯登記申請,應向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具體工作由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辦理。第五條申請農葯登記的單位應向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提交農葯產品化學、毒理學、葯效、殘留、環境影響、標簽等資料及農葯樣品。
用於農葯登記的葯效試驗和毒理學試驗,必須由具有國家規定的有試驗資格的單位進行。有試驗資格的單位不得為本單位農葯產品進行登記試驗。第六條省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收到農葯登記資料和農葯樣品後,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並在30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第七條申請登記的農葯產品,必須具有經省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農葯檢定機構審查批準的農葯標簽,其內容包括:
(一)農葯名稱、商品名和通用名;
(二)有效成份、含量、劑型和凈重量或凈容量;
(三)農葯登記證號;
(四)農葯生產許可證號(或生產批准文件號)、產品標准號,但進口的原裝農葯除外;
(五)農葯類別顏色標志條、毒性標志;
(六)產品性能、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
(七)生產日期(批號);分裝農葯必須同時標明分裝日期(批號);
(八)質量保證期;
(九)企業名稱、地址、電話、郵政編碼;分裝農葯必須同時註明生產、分裝企業的名稱。
農葯標簽確實無法記載上款內容的,應當附具與標簽具有同等效力的說明書,補充完善上款內容。
經批準的農葯標簽需要變更的,應重新報批。
禁止假冒、偽造、或擅自更改農葯標簽。第八條經登記的農葯,在登記有效期限內改變劑型、含量或者使用范圍、使用方法的,應當申請變更登記。
農葯登記有效期限屆滿,需要繼續生產經營的,必須在有效期限屆滿前30日內申請續展登記;逾期未申請續展登記的,視為自動撤銷登記。第九條農葯生產管理,必須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第十條下列單位可以申請經營農葯:
(一)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
(二)植物保護站;
(三)土壤肥料站;
(四)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
(五)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
(六)農葯生產企業;
(七)國務院規定的其他經營單位。
上述單位設立網點經營農葯的,應當加強對經營網點的管理,並對經營網點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經營網點不得再下設網點經營農葯。
農葯經營權不得轉讓、出租。
經營衛生殺蟲劑不適用本條規定。第十一條禁止農葯監督執法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與農葯經營活動。第十二條經營農葯的單位、網點,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農葯經營人員必須參加有關農葯法律、法規及知識培訓並經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二)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和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措施;
(三)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規章制度;
(四)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第十三條申請經營農葯的單位,符合本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二條規定條件的,憑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農葯經營許可證,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領營業執照。第十四條農葯經營單位或經營網點購進農葯時,應當向生產企業(或供貨單位)索取農葯登記證、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批准文件)復印件,與農葯產品標簽標明的內容核對無誤,並經查驗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後,方可進貨。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是哪年發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26號,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的決定,自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施行。為了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制定本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農葯有關的國際條約與本條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本條例自1997年5月8日起施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農葯登記和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登記,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農葯正式登記的申請資料分別經國務院農業、工業產品許可管理、衛生、環境保護部門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審查並簽署意見後,由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對農葯的產品化學、毒理學、葯效、殘留、環境影響等作出評價。根據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的評價,符合條件的,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給農葯登記證。
拓展資料:農葯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經營的農葯和用於違法經營的工具、設備等,違法經營的農葯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農葯管理條例》第二條申請農葯登記的,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登記試驗。開展農葯登記試驗的,申請人應當報試驗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農業部門)備案;新農葯的登記試驗,還應當經農業部審查批准。

⑨ 農葯管理條例(2017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葯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葯,是指用於預防、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前款規定的農葯包括用於不同目的、場所的下列各類:
(一)預防、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鼠、軟體動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二)預防、控制倉儲以及加工場所的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三)調節植物、昆蟲生長;
(四)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
(五)預防、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六)預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碼頭、機場、建築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第三條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農葯監督管理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保障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第五條農葯生產企業、農葯經營者應當對其生產、經營的農葯的安全性、有效性負責,自覺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
農葯生產企業、農葯經營者應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第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研製、生產、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葯,推進農葯專業化使用,促進農葯產業升級。
對在農葯研製、推廣和監督管理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或者獎勵。第二章農葯登記第七條國家實行農葯登記制度。農葯生產企業、向中國出口農葯的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農葯登記,新農葯研製者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農葯登記。
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所屬的負責農葯檢定工作的機構負責農葯登記具體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所屬的負責農葯檢定工作的機構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的農葯登記具體工作。第八條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組織成立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負責農葯登記評審。
農葯登記評審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一)國務院農業、林業、衛生、環境保護、糧食、工業行業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和供銷合作總社等單位推薦的農葯產品化學、葯效、毒理、殘留、環境、質量標准和檢測等方面的專家;
(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的有關專家;
(三)國務院農業、林業、衛生、環境保護、糧食、工業行業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和供銷合作總社等單位的代表。
農葯登記評審規則由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制定。第九條申請農葯登記的,應當進行登記試驗。
農葯的登記試驗應當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備案。
新農葯的登記試驗應當向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0個工作日內對試驗的安全風險及其防範措施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准予登記試驗;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第十條登記試驗應當由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認定的登記試驗單位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
與已取得中國農葯登記的農葯組成成分、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相同的農葯,免予殘留、環境試驗,但已取得中國農葯登記的農葯依照本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登記資料保護期內的,應當經農葯登記證持有人授權同意。
登記試驗單位應當對登記試驗報告的真實性負責。第十一條登記試驗結束後,申請人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提出農葯登記申請,並提交登記試驗報告、標簽樣張和農葯產品質量標准及其檢驗方法等申請資料;申請新農葯登記的,還應當提供農葯標准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提出初審意見,並報送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
向中國出口農葯的企業申請農葯登記的,應當持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農葯標准品以及在有關國家(地區)登記、使用的證明材料,向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⑩ 四川省農葯管理條例(2021修訂)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農葯管理,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登記、生產、經營、使用及監督管理。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健全農葯監督管理體系,將農葯監督管理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保障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協助開展農葯使用指導、服務工作,村(居)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農葯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

嚴格控制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葯的生產、經營和使用,鼓勵和支持研製、生產、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葯,推進農葯專業化使用,促進農葯產業升級。第六條農葯生產企業、農葯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相關標准及規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其生產、經營的農葯的安全性、有效性負責,自覺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農葯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第八條農葯生產企業、農葯經營者、專業化病蟲害防治服務組織等行業的協會應當宣傳普及農葯管理知識,提供行業相關信息、技術、安全用葯培訓等服務。第二章農葯登記第九條農葯生產企業、新農葯研製者應當依照規定申請農葯登記,提交相應的登記申請資料。

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受理農葯登記申請,審查申請資料並提出初審意見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

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所屬的負責農葯檢定工作的機構協助做好農葯登記的具體工作。第十條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資料,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不需要農葯登記的,即時告知申請者不予受理;

(二)申請資料存在錯誤的,允許申請者當場更正;

(三)申請資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者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資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四)申請資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者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資料的,予以受理。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農葯登記申請:

(一)申請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或者規范性不符合要求;

(二)申請人不符合規定的資格;

(三)申請人被列入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嚴重失信單位名單並限制其取得行政許可;

(四)申請登記農葯屬於國家有關部門明令禁止生產、經營、使用或者依法不再新增登記的農葯;

(五)登記試驗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六)應當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第十二條申請農葯登記的,應當進行登記試驗。

開展農葯登記試驗之前,申請人應當報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備案,備案信息包括備案人、產品概述、試驗項目、試驗地點、試驗單位、試驗時間、安全防範措施等,並對備案信息的真實性負責。第三章農葯生產第十三條農葯生產應當符合國家、省有關產業政策。

不得生產國家淘汰的產品,不得採用國家淘汰的工藝、裝置、原材料從事農葯生產,不得新增國家限制生產的產品或者限制的工藝、裝置、原材料從事農葯生產。

鼓勵和支持農葯生產企業採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先進管理規范和使用國家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目錄的原料進行生產,提高農葯的安全性、有效性。第十四條從事農葯生產,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條件,並向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申請取得農葯生產許可證。第十五條農葯生產企業應當按照產品質量標准和生產許可證的規定組織生產,確保農葯產品與登記農葯一致;出廠銷售農葯應當經質量檢驗合格並附具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農葯生產企業應當執行原材料進貨、農葯出廠銷售記錄制度。

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等法律、行政法規對農葯生產、儲存、運輸等有其他規定的,從其規定。

熱點內容
19經濟法基礎第四章 發布:2025-01-15 18:14:41 瀏覽:188
勞動法工資結算方式 發布:2025-01-15 18:06:43 瀏覽:147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