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度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度

發布時間: 2023-01-03 11:13:34

A.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什麼起施行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七章,分別為總則、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和附則。
《條例》認真總結近年來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和做法,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人民群眾滿意、市場主體支持的改革舉措用法規制度固化下來,重點針對我國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從完善體制機制的層面作出相應規定。
《條例》指出,設立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經國務院批准。對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以及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目錄清單之外的前述收費和保證金一律不得執行。推廣以金融機構保函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
《條例》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完善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其增加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並合理增加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支持,提高貸款審批效率。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授信中不得設置不合理條件,不得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范收費行為,不得違規向服務對象收取不合理費用。商業銀行應當向社會公開開設企業賬戶的服務標准、資費標准和辦理時限。
《條例》提出,國家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拓寬市場主體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依法發行股票、債券以及其他融資工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條例》明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得違約拖欠市場主體的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大型企業不得利用優勢地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拖欠市場主體賬款的清理力度,並通過加強預算管理、嚴格責任追究等措施,建立防範和治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拖欠市場主體賬款的長效機制。
法律依據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2019年10月8日國 務 院第66次常務會議通過, 2019年10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務 院令第722號公布, 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

B.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法律分析: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法律依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二十五條 設立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經國務院批准。對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以及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目錄清單之外的前述收費和保證金一律不得執行。推廣以金融機構保函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

第二十六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完善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其增加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並合理增加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支持,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授信中不得設置不合理條件,不得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設置歧視性要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范收費行為,不得違規向服務對象收取不合理費用。商業銀行應當向社會公開開設企業賬戶的服務標准、資費標准和辦理時限。

C. 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優化營商環境,規范公權力行使,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等過程中涉及的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主要包括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辦事、公開公正、誠實守信、優化服務、廉潔高效和權責一致的原則,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運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化技術手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建立協調機制,堅持問題導向,研究解決營商環境存在的問題。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制定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具體工作措施,共同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營商環境建設監督部門(以下簡稱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和完善營商環境考核制度,確立評價指標體系。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應當納入巡視巡察和年度目標考核。

縣級以上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對同級有關部門、下一級人民政府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年度目標考核,並將考核結果相應抄送被考核單位的本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

設區的市級以上營商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引入第三方評價本行政區域的營商環境,並將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評價結果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和報刊、廣播電視等媒介聽取市場主體意見建議,互動交流,宣傳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經驗成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機制,對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自覺維護市場秩序。第二章政務環境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應當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

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權責清單、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證明事項清單和中介清單等,按照統一規范、減少環節、優化程序、高效便捷的要求,全面推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我幫辦」工作機制,建立政務服務事項標准化工作制度,統一編碼、統一名稱、統一辦理條件、統一申請材料、統一服務流程,編制政務服務機構、有關部門、基層便民服務窗口和網上辦理事項的目錄、流程、指南,細化、量化辦結時限、裁量標准,實行動態管理,並向社會公布。第十一條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統一的政務服務機構,實行政務服務事項集中辦理。政務服務機構應當建立健全預約辦理、預審咨詢、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和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辦理、綜合窗口出件等制度。

政務服務機構應當設置自助辦事設備並指定專門的工作人員提供咨詢、指導服務。

進駐政務服務機構的有關部門應當合理配置工作人員,並充分授權。政務服務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工作人員履職能力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在公布的辦公時間內,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提供辦事服務,不得限定每日辦件數量。

市場主體申請的行政許可事項依法需要現場勘驗的,政務服務機構應當確定受理前的現場勘驗時限。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時限進行現場勘驗,並指導市場主體申報;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服務機構應當組織相關部門聯合進行現場勘驗。

政務服務機構和有關部門應當通過工作流程記錄和視頻監控,保證政務服務全過程可查詢,視頻監控內容至少保存六個月。

D.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第三條國家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發展動力。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堅持政務公開透明,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第四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完善法治保障,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第五條國家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依法促進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第六條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國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促進外商投資,平等對待內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相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明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
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八條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二章市場主體保護第十條國家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第十一條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對依法應當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各類事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第十二條國家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土地使用權及其他自然資源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
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發展的政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政府資金安排、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資質許可、標准制定、項目申報、職稱評定、人力資源政策等方面,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制定或者實施歧視性政策措施。第十三條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應當公開透明、公平公正,依法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和不同地區的市場主體,不得以不合理條件或者產品產地來源等進行限制或者排斥。
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監管,依法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第十四條國家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嚴禁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依法確需實施前述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限定在所必需的范圍內。
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攤派行為。市場主體有權拒絕任何形式的攤派。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審查效率。

E.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有哪些規定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十五條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和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國家持續深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便利化改革,提高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審查效率。

(5)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度擴展閱讀: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八條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

第九條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

F. 根據《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設立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應當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或者經國務院批准。對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保證金以及實行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實行目錄清單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目錄清單之外的前述收費和保證金一律不得執行。推廣以金融機構保函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
第二十六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 第八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 第九條 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
《條例》把近年來有關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經驗做法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把政策提倡、工作要求和實踐做法變成全社會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規范,將更好地穩定各類市場主體的預期,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法律依據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三條:國家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後監管,著力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發展動力。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應當堅持政務公開透明,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條 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條例。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十九條國家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統一企業登記業務規范,統一數據標准和平台服務介面,採用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進行登記管理。國家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持續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依法採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行分類管理,為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後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提供便利。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特定領域外,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不得作為企業登記的前置條件。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簡化企業從申請設立到具備一般性經營條件所需辦理的手續。在國家規定的企業開辦時限內,各地區應當確定並公開具體辦理時間。企業申請辦理住所等相關變更登記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辦理,不得限制。除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外,企業遷移後其持有的有效許可證件不再重復辦理。

G.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制度、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制度、以標准化為基礎的政務服務制度、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制度,以法治為基礎的政策保障制度,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第三條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依法享有自主決定經營業態、模式的權利,人身和財產權益受到保護的權利,知悉法律、政策和監管、服務等情況的權利,自主加入或者退出社會組織的權利,對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市場主體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環境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四條本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議事協調工作機制,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督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第一責任人。

市、區發展改革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事務;有關政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第五條本市鼓勵政府及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在法治框架內積極探索原創性、差異化的優化營商環境具體措施;對探索中出現的失誤或者偏差,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予以免責或者減輕責任。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人大常委會可以採取聽取專項工作報告、執法檢查、質詢、詢問或者代表視察等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監督。第七條本市建立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制度,聘請企業經營者、有關社會人士作為監督員,發現營商環境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接受社會監督員的監督,及時整改查實的問題。第八條本市與天津市、河北省協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逐步實現政務服務標准統一、資質互認、區域通辦。第二章市場環境第九條本市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為市場主體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創造國際領先的發展條件。第十條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受到法律保護。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土地等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保障依法平等適用國家和本市各類支持發展政策;保障在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獲得公平待遇。

禁止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程序對市場主體的財產和企業經營者個人財產實施查封、凍結和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禁止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要求市場主體提供財力、物力或者人力的收費和攤派行為。

因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採取徵收徵用、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承諾等措施的,應當依法對市場主體予以補償。第十一條本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國家要求,制定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發展政策和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本市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由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政府部門擬訂,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各區人民政府、有關政府部門不得制定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

本市新增產業禁止限制目錄和國家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第十二條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採取下列措施簡化市場主體注冊登記手續,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申請設立市場主體或者變更登記事項,申請人承諾所提交的章程、協議、決議和住所使用證明等材料真實、合法、有效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提交的材料實行形式審查;

(二)設立一般經營項目,申請人提交材料齊全的,有關政府部門應當即時辦結,並根據需要一次性向申請人提供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營業執照、公章和票據。不能即時辦結的,應當在一個工作日內辦結;

(三)設立一般經營項目的市場主體,可以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大類登記經營范圍;

(四)多個市場主體可以使用同一地址作為登記住所;

(五)市場主體可以在登記住所以外的場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但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系統自行公示實際生產經營場所的地址;

(六)市場主體設立分支機構,可以申請在其營業執照上註明分支機構住所,不再單獨申請營業執照。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稱一般經營項目,是指市場主體不需要經過有關政府部門行政許可即可以開展的經營項目。

市場主體簡化注冊登記手續的具體辦法,由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H. 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規范行政權力運行,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級機關、有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優化營商環境職責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市場主體在准入、生產經營、退出過程中涉及的有關外部因素和條件,主要包括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依法依規、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平等保護、誠實守信、權責一致的原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動要素自由流動,保障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領導,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營商環境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第五條市場主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承擔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節約、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社會責任,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教育,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和措施,弘揚誠實信用和契約精神,為優化營商環境創造良好輿論氛圍。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受理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的舉報、投訴制度,公布電話、電子郵箱等舉報、投訴方式,並確定有關部門具體受理舉報、投訴事項。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損害營商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投訴。接到舉報、投訴的部門應當明確受理舉報、投訴事項的解決時限,並為舉報、投訴人保密。對實名舉報、投訴的,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將舉報、投訴事項受理情況告知舉報、投訴人;舉報、投訴事項辦結後七個工作日內將辦理結果告知舉報、投訴人。第二章優化政務環境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放寬市場准入,推進政務公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健全社會誠信體系,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以下統稱行政機關)應當將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與政務服務事項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文件、辦理流程等相關信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實體政務大廳、政務微博微信、政務客戶端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並實行動態管理。第十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全省統一的行政審批事項通用目錄。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行政審批事項集中統一辦理。行政審批部門應當將行政審批事項相對集中,並向本級政府服務大廳集中,確保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許可權到位。依法不需要現場勘察、專業技術審查、集體討論、專家論證、聽證、考試的事項,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機關能夠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書面決定。

行政機關應當實行行政審批標准化,不得擅自增設或者減少審批條件和環節,落實首問負責、首辦負責、一次性告知、預約服務、延時服務、領辦代辦、限時辦結等工作制度,做到同一事項同等對待。

行政機關不得以備案、登記、注冊、年檢、監制、認定、認證、審定等方式變相設定涉及市場主體的行政審批事項,不得變相恢復已取消的或者擅自收回已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規定時限內做好行政審批事項的下放工作。承接行政審批事項的行政機關應當制定承接方案,做好承接工作,確保承接的行政審批事項得到有效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承接工作的技術支持、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第十二條行政機關應當落實崗位責任制,優化工作流程,推行網上服務、並聯審批和服務質量公開承諾,提高行政效率。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增強工作人員履行法定職責的能力。

行政機關可以依照有關規定通過購買專業技術服務的方式,提高服務市場主體的專業化水平。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拒絕、推諉、拖延履行法定職責。

I. 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的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的示範作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形成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優化營商環境應當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尊重市場主體地位,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目標,以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打造貿易投資便利、政策公開透明、機制協調聯動、政務服務規范、法治保障完善的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第四條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和企業經營者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市場主體和企業經營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恪守社會公德和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履行安全、質量、納稅、環境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定義務,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循國際通行規則。第五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

市發展改革部門、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本行政區域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第六條本市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營商環境評價制度,發揮營商環境評價對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市發展改革部門應當通過聽取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意見、組建營商環境數據平台開展分析、委託第三方評估等方式開展營商環境評價。

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及時調整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

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第七條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充分運用國家政策,在法治框架內探索具體可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新做法,及時改善本行業、本領域營商環境,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優化營商環境考核和激勵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綜合評價依據;對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在探索中出現偏差失誤或者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未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符合國家和本市確定的發展改革方向,且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的,依法免除責任。第八條新聞媒體應當及時、准確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和成效,推廣典型經驗,為優化營商環境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鼓勵新聞媒體及時曝光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和典型案件,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第九條本市加強與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交流合作,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持續優化區域整體營商環境。

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本市與四川省協同推進以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一)加強毗鄰地區合作,支持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台,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二)推進政務服務標准統一、異地通辦、監管聯合、數據共享、證照互認;

(三)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協作;

(四)完善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處理結果互認;

(五)完善司法協作機制,推進高水平司法服務和保障;

(六)其他協商確定的合作事項。第二章市場環境第十條市場主體依法享有經營自主權,有權拒絕任何形式的攤派。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應當由市場主體依法自主決策的各類事項,不得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對市場主體實施攤派行為,不得干擾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J. 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第四條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促進要素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第五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主動積極協調、解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發展改革部門是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協調、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組織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和監督管理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駐深單位按照各自職責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第六條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激勵機制,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完善考核標准,對工作成效顯著的部門和單位按照規定給予表彰,對不作為、亂作為延誤工作的部門和單位予以問責。

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通過專項督察、日常督導、社會公眾監督等方式加強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監督檢查。第七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服務平台,統籌協調市、區、街道相關部門以及行業協會、公用事業服務單位等為市場主體提供相關服務。第八條健全政企溝通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採取多種方式及時聽取市場主體的意見和訴求,保障市場主體正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第九條每年11月1日為深圳企業家日,共同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激發和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地發揮企業家作用。第十條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交流合作,協同推進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整體水平。第二章市場主體第十一條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以依法平等進入。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不得自行制定市場准入性質的負面清單。第十二條實行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管理。第十三條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深圳設立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第十四條允許具有國際通行資質資格的金融、稅務、建築、規劃等境外專業機構和專業人才按照規定在深圳提供專業服務;放寬境外人員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的限制。第十五條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商事登記行政確認制,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

充分應用網上服務資源,實行市場主體開辦事項一網通辦,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簽名,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商事登記便利化水平。第十六條公安、稅務、社保和海關等部門應當整合設立登記、印章製作、發票申領、社保登記等各類市場主體開辦事項,推動涉證照業務與營業執照多證合一。第十七條推動市場主體年度報告涉及社保、市場監管、稅務、海關等事項的「多報合一」制度。市場主體提交的年度報告涉及政府各相關部門已有的信息,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當共享,市場主體無需重復提交。第十八條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製度,推動由企業和相關社會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第十九條廢除妨礙統一市場與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得對不同所有制市場主體實施歧視性的行業准入、資質標准、產業促進、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公用事業服務等措施。第二十條市、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組織實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改造等項目,應當平等對待各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第二十一條行政機關與市場主體簽訂的合同、協議不得訂立顯失公平條款,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平等,不得規定單方面的違約責任。第二十二條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政府采購和政府投資工程招投標競爭,不得實施下列行為排斥潛在投標人:

(一)事先確定供應商名單;

(二)設立預選供應商名錄;

(三)採用搖號、抽簽等隨機方式確定中標、成交供應商;

(四)設置超出采購目的的資質、規模、注冊地等非必要條件。

熱點內容
經濟法中半數以上是含半數嗎 發布:2024-11-19 16:38:46 瀏覽:741
勞動合同法中以上以下 發布:2024-11-19 16:29:35 瀏覽:735
合同法的第59條 發布:2024-11-19 16:29:34 瀏覽:296
公司培訓合同法的通知怎麼寫 發布:2024-11-19 15:59:01 瀏覽:513
法院職工編制 發布:2024-11-19 15:23:49 瀏覽:202
民法典取姓 發布:2024-11-19 14:51:27 瀏覽:461
湖南法律碩士報考點的選擇 發布:2024-11-19 14:21:19 瀏覽:512
司法考搜狐 發布:2024-11-19 14:19:01 瀏覽:93
勞動合同法教程 發布:2024-11-19 14:12:48 瀏覽:669
大幾能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4-11-19 14:06:33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