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仁壽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仁壽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1-03 13:59:21

A. 市中心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市中心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中心城市規劃管理,保證城市的順利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和《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城市規劃區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都必須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城市規劃區是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城市市區、近郊區面積(185平方公里),以及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面積21.2平方公里)。具體界定的行政區域范圍附後。

第四條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市人大批準的《**市城市總體規劃局部調整》和有權機關批準的區域規劃、各項專業規劃、詳細規劃,是**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

第五條**市城鄉規劃局是**市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的城市規劃工作。

第六條城市規劃管理必須嚴格執行《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簡稱「一書兩證」)制度。

第七條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一書兩證」及配套的文件、圖紙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第二章建設用地的規劃管理

第八條城市規劃與城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互為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項目(含技改項目)的選址和布局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大、中型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報計劃部門批准之前,必須持有關文件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建設用地的選址定點,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或選址意見。屬上級有權機關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項目,須經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審查意見後上報。選址意見書或選址意見是報批項目建設書或可研報告的必備文件。

第九條在城市規劃區內申請建設用地或在已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上擴建改建的,必須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程序如下:

(一)建設單位持有關批准文件,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定點,填報《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申請審批表》;

(二)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項目的性質、規模和城市規劃的要求進行現場勘探,初步擬定建設項目的用地位置和范圍;

(三)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規劃設計條件,作為建設項目規劃設計的依據。

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征詢和綜合協調有關部門意見後提供的規劃設計條件應包括初步確定的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紅線圖應標明:范圍界線、代征城市道路邊線、建築退讓線、高層建築線及規定設計通知書的文字註明。

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內容包括:使用性質、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地坪標高、建築限高、進出口位置、體量和管線的走向和配套設施要求。

(四)建設單位持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規劃用地紅線圖和規劃設計條件通知書,委託資質等級與建設規模相適應的規劃設計單位編制建設項目詳細規劃或總平面圖規劃設計;

(五)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詳細規劃或總平面圖會審。城市重要地段應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共它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六)建設單位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地形圖,並按規定交納城市規劃管理有關費用後,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復制規劃用地紅線圖和經批準的詳細規劃圖或總平面圖。加蓋城市規劃專用章的紅線圖和規劃圖,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必備附件。

第十條建設單位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規劃用地紅線圖向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經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土地管理部門辦理用地手續。土地管理部門如對規劃用地紅線有異議,須書面反饋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復核或調整。

第十一條在城市規劃區內變更(招標、拍賣、協議出讓或轉讓)建設用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城市規劃。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總門參與編制建設用地使用權變更計劃,組織編制變更地塊的詳細規劃,提出變更地塊的規劃設計條件,包括:變更地位位置范圍、地坪標高、用地面積、使用屬於性質、容積率、建築密度、建築限高、停車場泊位、主要出入口、綠地率、須經過的城市管線、須配套的公共設施、建築界線以及其它要求,作為土地變更合同的必備條款。擬定變更地塊,按第九、第十條規定,以土地管理部門的名義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轉移建設用地規劃設計條件,註明地塊編號,交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其它有關費用,作為土地使用權出讓變更的依據。已經確定規劃設計條件的變更地塊,需分塊招標、拍賣、出讓的,應重新辦理分塊的規劃設計條件。

第十二條用地單位徵用城市規劃道路兩側的土地,須同時徵用道路寬度一半范圍的土地和拆遷安置地,作為開拓城市道路及敷設市政基礎設施的用地,不得它用。其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技術經濟指標按規劃道路紅線外征地面積計算。在已有道路兩旁征地的,應負擔相關費用。

第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規劃作出的調整用地的決定。

第十四條在城市規劃區內不準辦理村(居)民零星批地建房,新村建設和拆遷安置用地要納入城市規劃,統一安排,並按上述規定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第十五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不得侵佔道路廣場、公共綠地、測量標志、水文觀測點、電力、電訊走廊或壓佔地下管線涵溝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

第十六條在城市規劃區內確需臨時建設用地的,必須取得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向市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臨時用地。

第三章建設工程的規劃管理

第十七條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築物、構築物以及其它工程設施,建設單位必須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程序如下:

(一)建設單位書面申請報告,並提供建設用地許可證和建設項目的可研批復;

(二)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建設單位填寫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審批表和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在規劃用地紅線內,提出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求。包括建築使用功能、室內標高、建築密度、高度、容積率、配套設施、停車場地比例、綠地率、管線敷設和銜接要求、房屋間距、四周退讓距離、防災、防空、防洪和空間環境要求。

(三)建設單位持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規劃設計要求通知書,委託資質等級與建設規模相適應的設計單位進行方案設計,在城市主次幹道兩側的臨街建築、重點地段的各類建築,均應提供兩個以上設計方案,並附有建築方案電腦透視效果圖;

(四)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規劃設計方案會審會議,形成方案會審會議紀要或修改設計方案通知書,設計方案經修改並經審定後,發給審定方案通知書,方可進行初步設計或施工圖設計;

(五)初步設計按建設項目管理許可權審批,建設單位在報請有權機關審批前,應徵求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六)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報送的施工圖進行復核無誤後,通知建設單位繳交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復印件。

(七)由市測繪管理部門組織人員進行建設工程規劃放樣(其中包括各個轉折點坐標、標高、配套設施位置等),填發建築放樣核樣單。建築工程竣工時,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規劃驗收,換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原件和規劃驗收報告。

第十八條在城市規劃區內修建道路、橋梁、公交車站、駁岸、碼頭、河閘、單位門口通道、圍牆和給水、排水、電力、電訊、廣播有限電視、燃氣等工程管線,必須參照本規定第十七條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道路管線部分)。城市道路的標高、坐標及控制紅線寬度,必須依據城市規劃規定,不得隨意變更。在城市道路上架(敷)設工程管線,應服從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管理。各種管線原則上應埋設地地下,城區現有電力、電訊、路燈等架空線應逐步改為地下埋設。

第十九條建設單位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之日起六個月內,必須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日起六個月內,必須辦理建設項目開工申請。建設單位確實不能按上述規定辦理的,應當向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延期申請並經批准,逾期未提出延期申請或未經批準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予以吊銷。

第二十條城市道路兩側建築物從規劃道路紅線退讓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低層和多層建築物:支路不少於3米、次幹道不少於5米,主幹道不少於8米;

(二)高層建築物:建築高度小於50米的,退支路不少於8米,退主次幹道不少於10米;建築高度50米以上,退支路不少於10米,退主次幹道不少於15米;

(三)公共建築、位於道路交叉口的建築、與規劃道路標高有高差的建築,應增大退讓距離,具體要求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第二十一條河流兩岸防洪藍線以外的綠化帶用地寬度,舊區不少於15米,新區不少於30米。集中綠化地段應按詳細規劃要求嚴格控制,不得侵佔。

第二十二條建設用地的總平面布局與建築設計,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總平面平局對停車場(庫)、綠化、公廁、垃圾收集中轉、污水處理、泵房、變配電、郵政信報、空調和消防等設施要統籌兼顧,配套布置;

(二)停車場(庫)面積不少於地面以上總建築面積10%,賓館、飯店、寫字樓、影劇院、商場、展覽館等公共建築應按規劃要求增加停車場(庫)面積;

(三)舊城改造必須降低建築密度,綠地率不少於25%。新建區綠地率不少於30%,學校、醫院等用地,應相應增大綠地率;

(四)總平面布局經批准後應進行豎向設計和各種工程管線設計。各種建築特別是住宅建築設計,對戶外給水排水、消防、電力、電訊、郵政信報箱、綠地、公用電視管線等設施應同步設計;

(五)城市道路兩旁的建築物,其鍋爐、煙囪、泵房、配電房、廚房、污水處理設施等不得臨街布置。臨街面安裝空調機的要進行立面設計處理。建築物屋頂需要放置水箱、水塔時,應做隱蔽美觀處理並與建築立面相協調,不得直接外露;

(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築物、構築物,其安全防護要求的間距,應按有關規定在本單位用地內解決;

(七)臨街建築和高層建築應進行夜景工程設計和廣告造型布置。

第二十三條建築間距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一)低層或多層民用建築(含住宅)的建築南北向間距按建築高度計算,在舊城區應不低於1:0.8,新區不應低於1:1.0。其東西向端牆間距,不少於4.0米;

(二)高層(建築高度50米以內)民用建築物(含住宅),其南北向間距應不少於25米;建築高度超過50米,其南北間距應不少於30米;側向間距綜合各有關部門的意見確定;

(三)非民用建築之間的間距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綜合消防、環保、衛生等規定要求確定,民用建築與非民用建築相鄰或混合布置,建築間距在兩種要求中按間距大的確定;

(四)相鄰建築物、構築物的間距(含東西向、南北向)在6米以下(含6米)的,此間距內不得外挑陽台、樓梯。建築物外挑的走廊、陽台、樓梯等,當連續長度超過4米時,應以外挑部門的邊緣計算建築間距。

第二十四條建築從本單位用地邊界退讓距離,南側和北側應不少於規定間距的0.5倍以上,舊城區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東西側不少於2.0米。有特殊要求的,應加大退讓距離。

第二十五條城市重要地段的建築,原則上採取方案設計招標(設計標書由建設單位和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擬定)。建設單位應報送二個以上符合規劃要求的設計方案(方案應包括總平面圖、各層平面圖、各個方向的立面圖、電腦透視圖或鳥瞰圖,有條件的應製作建築模型,設計說明書捌份以上)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評選,擇優錄用。

第二十六條城市規劃區內,應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原則,按片區、街坊、組團成片開發形式進行審批。除小區配套建設外,不予審批零星規劃建設用地。

城市規劃區內,近期舊城改造范圍以及經市政府批準的舊城改造區域和已經有權機關批準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確定的用地不予審批單位和個人房屋的改建、拆建、翻建。

城市核心區內,不予審批農民新村建設,經鑒定屬危房,且不符合審批條件需要安置和城市建設需要拆遷的,可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優先在農民新村內安置。

第二十七條在城市規劃區原則上不得進行臨時建設。確需臨時的,必須取得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臨時建設規劃許可證》。臨時建設(含臨時搭蓋、破牆開店等)不得影響城市規劃實施,不搞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建設,使用期限不得超過兩年。《臨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臨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審批程序分別參照本規定第九條、第十七條執行。

第二十八條城市道路兩側、廣場、公共綠地、建築物和其它公共場所的.雕塑,戶外廣告構架載體和其它構築物、宣傳牌等應統一布點,統一設計,符合城市規劃。

第二十九條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嚴格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和批準的設計圖紙施工。為便於規劃跟蹤管理和社會監督,每項建設工程應在施工現場的顯目位置懸掛標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前,施工單位應拆除施工臨時搭蓋,清理場地。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後,有關部門應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竣工驗收文件方可給予辦理《土地使用證》和《房屋所有證》。

第四章罰則

第三十條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文件,佔用土地的,批准文件無效。佔用的土地,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三十九條、《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提請市人民政府責令違法建設單位退回佔用的土地,對該土地上已建的建築物、構築物等,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

第三十一條未經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擅自在城市規劃區內挖取砂石、土方,堆放棄土、垃圾和廢物,圍填水面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責令其整理現場,賠償損失,並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以200~1000元罰款。

第三十二條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嚴重影響城市規劃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四十條規定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者沒收違法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

影響城市規劃,尚未採取改正措施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第四十條、《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限期改正,並處罰款數額為該違法建設項目整體工程造價的5%至15%。擅自改變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的使用性質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強制改正,並處以該項目整體工程造價的10%至20%罰款。

未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驗線核樣,擅自施工的建設項目,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五十九條第三博士學位的規定處以該項目整體工程造價的3%至5%罰款。

限期拆除的違法建設不得繼續施工。限期採取改正措施的,必須均作出處罰決定機關檢查認可並重新發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繼續進行建設。

第三十三條違法建設的單位或者個人接到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停止建設通知書或者處罰決定後,繼續進行違法建設的,由城建監察隊伍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予以查封,直至拆除繼續違法建設部門。

臨時建設使用期滿或因城市建設需要,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第六十條規定,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市城建監察隊伍強制拆除。

拆除違法建設的費用由違法建設者直接支付或在建設單位或者個人預交的抵押金中扣除。

第三十四條未辦理征地手續的違法建設,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為主負責處理,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配合;在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用地上進行違法建設,以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為主負責處理,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配合。主要負責處理的部門應視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決定或處罰決定。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六條規劃行政執法人員應依法持證進行規劃監督、檢查。阻礙規劃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理,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規劃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每年對城市規劃的實施和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告,並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市人民政府每兩年對城市規劃的實施和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提出報告,並報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批機關備案。

第三十九條市屬各縣(市)的城市規劃管理可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本規定的解釋權屬**市城鄉規劃局。

第四十一條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B. 成都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條例(1990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建設規劃管理,保證國務院批準的《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成都市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各項建設,都必須符合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服從城市規劃管理,執行本條例。第三條成都市城市建設規劃管理必須遵循「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合理發展經濟、調整工業布局」、「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妥善保護名勝古跡和有價值的古建築」、「合理用地、節約用地」、勤儉建國和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先行的原則,不準「見縫插針」;嚴格控制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切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建設的綜合效益。第四條成都市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並按照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完善分區規劃及詳細規劃,報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
成都市城市規劃區外各區(市)、縣的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該行政區的規劃管理工作,受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按照批準的總體規劃,參照本條例,實施規劃管理。第二章建築規劃管理第五條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嚴格控制新建大、中型生產項目。必須建設的項目,在作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設計時,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和統籌安排,並會同有關部門選址,發給「選址意見書」,一並報市政府批准,不得建設具有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企業和項目。第六條凡在城市規劃區內從事新建、擴建和改建的一切建築物、構築物和公用設施的建設單位或個人,必須持有按國家規定程序批準的建設計劃、設計任務書和其他批准文件,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項目定點申請,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查確定建設地點及范圍,發給「定點通知書」。建設項目需要徵用、劃撥土地的,報市土地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用地手續。
各項建設工程的前期准備工作完成後,應向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申請,在領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並交納保證金後,方可施工。第七條建設單位使用的地形圖和規劃設計圖,必須採用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的坐標和標高。第八條各項建設工程必須由持有設計證書的勘察設計單位按指定承擔設計范圍進行設計,嚴禁無證和越級勘察設計。
建設項目的總平面規劃或設計方案必須經市規劃主管部門審查批准後,才能作初步設計或施工圖。
大型公共建築、道路寬度在30米以上的臨街建築和其他重要建築,還必須同時報送單體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和建築透視圖或設計模型。
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經市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批准後必須遵照執行,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機關同意不得擅自更改。
地下、地上工程建成後,建設單位必須按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測定的坐標和標高編制竣工圖,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備查,並在竣工後6個月內,向市城建檔案館報送竣工圖和資料。第九條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所有高層建築設計方案,必須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各項建設規劃設計的技術指標,由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定。第十條臨街建築不得影響市容景觀,其廁所、化糞池不得設在臨街幹道一面,地下地上設施最外突出部分均不得超越規劃的道路紅線修建。
在舊城沿規劃道路新建臨街建築物,在道路尚未按規劃寬度形成時,必須將新建的建築物與現狀道路之間的舊房全部拆除。
在舊城不臨規劃道路新建多層房屋,必須先拆遷後建設,其四周拆除舊房的范圍、新建房屋與相鄰的舊有建築之間的間距,按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一條新建大型公共建築應設置地下人防工程、公共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並同時定點、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十二條建設住宅小區,必須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市政基礎設施、文化衛生設施、教育設施、生活服務設施,應當和住宅同步建設。第十三條建築物一律不得緊貼規劃道路紅線修建,中、小型公共建築應退離紅線2米至10米,大型公共建築應退離紅線10米以外,高層公共建築應退離規劃道路對面紅線相當於該建築1.2倍至1.5倍高度以外的距離。

C. 2021年仁壽拆遷范圍

全縣范圍。
第一條為完善我縣土地儲備制度,進一步規范土地儲備行為,加強土地調控,規范土地市場運行,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提高建設用地保障能力。切實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充分發揮土地收儲效益,改善城區居民生活環境,打造宜居仁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土地儲備管理辦法》《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四川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縣政府是土地收儲的主體,縣土地儲備中心負責土地收儲工作的具體實施。縣土地儲備中心應根據調控土地市場的需要,合理確定儲備土地規模,儲備土地必須符合規劃、計劃,優先儲備閑置、空閑和低效利用的國有存量建設用地。
全縣范圍內的下列土地可以納入土地儲備:
依法收回的國有土地;
收購的土地;
行使優先購買權取得的土地;
已辦理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批准手續的土地;
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3)仁壽城市規劃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第三章收儲程序
第四條土地收儲的程序
啟動收儲程序。
縣政府根據城市規劃和發展需要確定收儲對象。
收儲對象需提供書面申請和相關土地、房屋權屬(含圖件)等資料。若收儲范圍內有債務糾紛、權屬糾紛、資產抵押租賃等行為的,收儲對象需徹底處理完結上述行為,且無任何遺留問題後,縣土地儲備中心根據縣政府的批示啟動收儲程序。
調查審核。
縣土地儲備中心會同縣財政局、縣規劃局、縣國土資源局、縣房管局根據被收儲人提供的土地權屬、土地面積、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屬物、四至范圍、土地用途等情況進行實地勘測,並向房屋等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調查核實,明確土地權屬和構築物、建築物類別以及建築面積。
價格評估及擬定方案。

D. 仁壽縣拆遷補償標準是什麼

根據《仁壽縣城市規劃區徵收集體土地安置辦法》的規定,安置補償方式如下:

第六條貨幣化安置方式一(自選房源)。

(一)貨幣化安置費用。貨幣化安置總費用由安置費用和獎勵補助組成,即安置總費用=安置費用+獎勵補助。

1、安置費用。綜合考慮征地拆遷所在區域的普通商品住房價格和經濟社會發展等相關因素,按人均21萬元包干價格計算貨幣化安置費用(含文林鎮區域和珠嘉鎮位於縣城規劃區內的區域)。

2、獎勵補助。按每人最高5萬元標准計算獎勵及補助(含拆遷獎勵、過渡費及購房、裝修、搬遷等補助),凡符合條件的,方可享受獎勵補助。

(1)拆遷獎勵。按規定時間簽訂征地拆遷協議並按期搬遷完畢的,按每人最高2萬元給予獎勵。

(2)政策補助。在縣城規劃區內購房的(含二手房),按每人最高3萬元給予補助(含購房、裝修、搬遷及過渡費等補助)。

3、在縣政府批准實施征地拆遷之日起12個月內依法婚嫁、生育人員選擇貨幣化安置的,按以下方式計算安置總費用:

(1)選擇在縣城規劃區購房的,貨幣化安置總費用由安置費用及獎勵補助中的購房補助組成。

(2)不選擇購房的,貨幣化安置總費用即為安置費用,按人均21萬元包干價格支付。

(二)購房要求。以戶為單位,原則上,安置對象每戶應在縣城規劃區購置人均不低於30平方米的商品住房(含二手商品住房,3人及以上人戶,每戶可購置面積人均不低於25平方米),且購房總金額(含商品住房、商業門市和停車位)不低於安置總費用的50%。

(三)資金結算。

1、新購房屋。安置對象授權並出具書面委託書,委託所在區域的拆遷主體(縣拆遷辦或珠嘉鎮人民政府)在安置總費用之內,支付開發企業購房款(包括購置商品住房、商業門市、停車位或二手房的費用)。

若購房價款小於核定的安置總費用的餘款部分(不超過安置總費用的50%),在完成購房程序後,憑縣房管局出具的網簽備案合同(購二手房的憑購房協議和過戶後的房屋產權證)到所在區域的拆遷主體(縣拆遷辦或珠嘉鎮人民政府)辦理餘款撥付手續。

若購房價款大於安置總費用的,超出部分由安置對象自行與開發企業結算。購買商品房所產生的產權辦理費用由安置對象自行承擔。

2、已購房屋。在簽訂拆遷協議之日前3年內,已在縣城規劃區購置人均不低於30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安置對象,安置總費用按6:2:2比例分3次支付。

3、年滿70周歲以上的安置對象,已在縣城規劃區購置人均不低於30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安置對象,安置總費用按6:2:2比例分3次支付。

第七條 貨幣化安置方式二(指定房源)。安置對象在政府指定開發樓盤的房源中,隨機抽選商品住房。

(一)安置房源。按照「鎖定房價」的要求,新出讓商住用地地塊時,在出讓條件中設定一定比例由中標開發企業提供商品住房,用作安置拆遷群眾的房源。

(二)安置標准。以戶為單位,為安置對象提供人均55平方米的商品住房(以產權面積為准)。原則上,安置對象選擇的安置住房不得低於人均55平方米。

每套住房超出安置面積5平方米以內的,由安置戶與開發企業按照土地出讓條件中約定的成本價格購買;每套住房超出安置面積5平方米以上的,由安置戶按市場價格購買。

(三)資金結算。安置對象選擇住房並完成相關手續後,由安置對象所在區域的拆遷主體(縣拆遷辦或珠嘉鎮人民政府)與開發企業按約定價格進行結算。

(四)過渡費。從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且搬遷完畢之日起至政府公布的選房之日止,12個月內的,按每人每月200元標准核發過渡費,超過12個月的,一律按每人每月400元標准核發過渡費。

(五)其他事項。選擇安置住房所產生的產權辦理涉及的手續費、後期物業管理費由安置對象自行負責。安置住房原則上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

安置房源的分配由拆遷所在區域的拆遷主體(縣拆遷辦或珠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安置對象集中抽簽決定,縣國土資源局及有關部門配合。

(4)仁壽城市規劃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仁壽縣拆遷安置對象:以宗地(項目)為單位,以戶籍為依據,凡符合下列規定的人員,納入安置范圍。

1、在縣政府批准實施拆遷之日起12個月內,依法婚嫁、生育人員。

2、戶籍在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參加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履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義務的常住農業人口(含服現役的義務兵、全日制在校大中專學生、連續就讀的研究生以及服刑勞教人員等)。

3、因征地原因就地農轉非後,參加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履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義務的未安置人員。

4、戶籍在集體經濟組織享受分配的人員,雖無房屋拆遷,但該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全部徵收,且從未享受過安置政策的人員。

拆遷對象因歷史原因形成有2處及以上宅基地修建的房屋,原則上2處及以上的房屋拆遷完畢後,方可安置;否則,只對該處拆遷房屋進行補償,不予安置。

E. 四川省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推進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的效率和水平,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是指經省人民政府依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決定由市、縣的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依法集中行使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城市管理領域全部或者部分行政處罰權,對有關違法行為統一實施行政執法的行為。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實施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適用本條例。第四條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以下簡稱執法部門)是市縣人民政府設立的行使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五條行使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應當遵循合法、合理、公正、公開原則,堅持執法與服務、處罰與教育、管理與疏導相結合,做到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第六條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人民政府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和領導。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負責全省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有關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負責本級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有關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監督。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劃、建設、環境保護、公安、衛生、交通、工商、財政、機構編制等相關部門應當支持和配合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執法部門應當加強對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的宣傳,增強全社會的城市管理法制意識。第八條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由本級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提出申請,逐級上報省人民政府決定。
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人民政府設置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按機構編制管理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第九條開展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人民政府,應當自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10個月內完成機構組建並開展工作。逾期未組建的,應當向省人民政府書面說明理由,並重新履行申報手續。第二章執法職責第十條執法部門的執法人員應當持證上崗,著裝規范、整潔,標識統一。執法部門執法時,現場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向當事人出示行政執法證件。第十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有關規定,按照本條例應當由執法部門給予行政處罰的,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執法部門管轄。
執法區域相鄰的執法部門對流動狀態下發生的違法行為可以約定在適當的區域范圍內共同管轄。
共同管轄區域范圍內的違法行為由首先發現的執法部門查處,其他相關執法部門予以配合。約定共同管轄應當向上一級執法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管轄權發生異議的,逐級報請有權機關指定管轄。
執法部門查處違法行為發現案件不屬於本部門管轄的,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部門。第十二條執法部門根據省人民政府的決定,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對下列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實施處罰:
(一)違反城市規劃管理規定的行為;
(二)違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
(三)違反市政管理規定的行為;
(四)違反城市綠化管理規定的行為;
(五)違反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的行為;
(六)未經允許在城市道路、廣場等公共場所流動經營且拒不接受執法部門教育勸阻的行為;
(七)侵佔城市道路的行為;
(八)省人民政府確定的由執法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的其他有關違法行為。第十三條執法部門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具體職責范圍,由市縣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省人民政府法制機構審核後報省人民政府確定和調整,由市縣人民政府向社會公布。
因法律、法規、規章的制定或者修改、廢止,執法部門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具體職責范圍確需調整的,按照規定程序經確定後予以公布。第十四條由執法部門集中行使的行政處罰權,原行政管理部門不再行使。執法部門在行使行政處罰權過程中,需原行政管理部門協助配合的,原行政管理部門有義務予以協助配合。

F. 四川省城鄉規劃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加強城鄉規劃管理,統籌城鄉建設,協調城鄉空間布局,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制定、修改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城鄉規劃,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分為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市(州)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鄉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場鎮建設規劃。
本條例所稱規劃區,是指城市、鎮、鄉和村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基本建設發展需要,必須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城市、鎮、鄉和村規劃區重疊的,重疊區域內的城鄉建設活動按照下一層次規劃服從上一層次規劃的原則進行管理。第三條城市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應當制定城市規劃,其他鎮應當制定鎮規劃。
鄉應當制定鄉規劃。民族自治地方編制鄉規劃的區域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
縣人民政府在縣域村鎮體系規劃中,根據需要確定村規劃編制的區域。
城市、鎮總體規劃和鄉規劃確定的規劃區范圍內的村,應當納入城市、鎮、鄉規劃區統一規劃和管理。第四條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守國家和地方有關技術標准和規范,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並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第五條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以及鄉規劃和村規劃應當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按照下一層次規劃服從上一層次規劃、專業或專項規劃服從總體規劃,規劃之間協調一致的原則進行編制,體現主體功能區規劃的要求,並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鄉規劃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城鄉規劃管理機構。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明確鄉鎮人民政府辦事機構承擔村鎮規劃建設管理職責,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第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城鄉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鎮、鄉、村規劃編制和管理經費,上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支持和補助。
跨行政區域的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所需經費,由相關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第八條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省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市(州)、縣(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
市轄區、開發區(園區)設立的城鄉規劃管理機構,應當作為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服從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的統一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鎮、鄉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城鄉規劃管理的有關工作。第九條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委員會承擔城鄉規劃重大事項的審議和論證工作。負責審議和協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及其他涉及空間布局的專業、專項規劃同城鄉規劃間的銜接;審議和協調城鄉規劃制定、修改和實施中的重大事項,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審議意見。
城鄉規劃委員會由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專家和公眾代表組成。第二章城鄉規劃的制定第十條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
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組織編制本省跨行政區域的城鄉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市(州)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市(州)域城鎮體系規劃,報省人民政府審批。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應當與城市總體規劃合編。
市(州)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組織編制本市(州)跨行政區域的區域性城鄉規劃,報市(州)人民政府審批。
縣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編制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縣域村鎮體系規劃應當與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城市總體規劃合編。第十一條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成都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
設區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市人民政府報省人民政府審批。不設區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查後,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G. 城市規劃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於國家領導和管理城市建設的規定,為了合理地、科學地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把我國的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的、高度文明社會主義城市,不斷改善城市的生活條件和生產條件,促進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特製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市,是指國家行政區域劃分設立的直轄市、市、鎮,以及末設鎮的縣城。
城市按照其市區和郊區的非農業人中總數,劃分為三級:
大城市,是指人口五十萬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人口二十萬以上不足五十萬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二十萬的城市。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城市,都必須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制定城市規劃,按照規劃實施管理。
任何組織和個人,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與城市規劃管理有關的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並服從城市規劃和管理。第四條城市規劃的任務是:根據國家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方針,經濟技術政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計劃,區域規劃,以及城市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和建設條件,布置城鎮體系,合理的確定城市在規劃、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綜合部署城市經濟、文化、公共事業及戰備等各項建設,保證城市有秩序地、協調地發展。第五條城市規劃必須從實際出,正確處理城市與鄉村、生產與生活、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遠期、平時與戰時、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需要與可能的關系、並且考慮治安的需要以及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因素,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第六條城市規劃必須合理地、 科學地安排城市各項建設用地。 城市建設應當節約土地,盡量利用荒地,劣地,少佔耕地、菜地,園地和林地。第七條城市規劃必須切實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護城市綠地,搞好綠化建設。第八條城市規劃應當切實保護文物古跡,保持與發揚民族風格和地方物色。第九條城市規劃必須因地制宜。確定城市規劃 各項定額指標和建設標准,應當考慮城市的長遠發展,並同國家和地方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第十條城市的規劃建設必須集中領導,統一管理,市長、縣長、鎮長領導城市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第十一條國家城市規劃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市、縣鎮人民政府的城市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第二章城市規劃的制定第十二條城市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第十三條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人民政府領導下, 由城市規劃主管部門會同經
濟、 文化、軍事等有關部門編制。第十四條城市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二十年。
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確定城市的性質、規模;選定有關建設標准和定額指標;確定城市區域的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的總體布局;編制各項工程規劃和專業規劃;進行必要的綜合經濟技術論證;擬定實施規劃的步驟和措施,並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銜接,編制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確定城市近期建設的目標、內容和具體部署。第十五條直轄市和市的總體規劃,應當把市的行政區域作為統一的整體,合理部署城鎮體系。第十六條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應當繼承與發揚期優秀的歷史文化特點和傳統風貌,並根據確定的保護對象的歷史意義、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劃定保護區和一定范圍的建設控制地帶,制定保護規劃和保護措施,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
民族自治區的城市規劃應當保持卉的重要內容。第十七條 城市人民政府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應當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和人
民群眾的意見,並組織多方案的比較論證。第十八條城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在上報審批之前,必須提交該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議。第十九條城市總體規劃實行分級規劃審批: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
省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其他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所在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
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市管轄的縣城、鎮的總體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批。

H. 成都市城鄉規劃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促進城鄉規劃的科學民主制定和嚴格實施、監督,完善規劃治理,優化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保護生態資源,改善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四川省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鄉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監督檢查以及在城鄉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城鄉規劃區是指城市、鎮(鄉)、村的建成區以及因城鄉建設和發展需要,應當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類規劃區應當相互銜接。第三條本市城鄉規劃包括城市規劃、鎮(鄉)規劃和村規劃。城市規劃、鎮(鄉)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第四條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規劃先行、建管並重、城鄉統籌、分類指導,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發展;

(二)貫徹綠色、低碳、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社會公眾利益,確保公共空間優先、公共交通優先和公共配套優先;

(四)堅持傳承與創新並重,注重延續傳統文化和歷史遺存,保護歷史風貌和自然景觀,堅持運用公園城市理念和街區美學設計創新城市價值,彰顯天府文化魅力;

(五)維護城鄉規劃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增強城鄉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兼顧城鄉規劃的可操作性。第五條本市城鄉規劃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級管理。開發區、園區等應當統一納入城鄉規劃管理。

市人民政府負責全市城鄉規劃工作。區(市)縣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工作。鎮(鄉)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許可權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相關城鄉規劃工作。街道辦事處在區(市)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配合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做好城鄉規劃管理有關工作。

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並在市轄區和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承擔相應區域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縣(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並在縣(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承擔相應區域的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市、區(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城鄉規劃管理相關工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將其職權范圍內的鎮、鄉、村規劃管理具體事務委託鎮(鄉)人民政府實施。第六條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城鄉規劃委員會。

城鄉規劃委員會是本級人民政府進行城鄉規劃決策的議事協調機構,負責審議本市城鄉規劃和涉及城鄉規劃的重大方針政策。城鄉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的事項,按照法定審批許可權由審批機關辦理。

城鄉規劃委員會由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公眾代表組成。

城鄉規劃委員會下設主任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和辦公室。主任委員會和專業委員會負責其職責范圍內事項的審議。辦公室設在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規劃委員會的日常事務。

城鄉規劃委員會的產生、任期和議事規則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第七條城市總體規劃、區(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鎮(鄉)總體規劃和村規劃的編制,應當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為依據,按照下一層次規劃服從上一層次規劃、專項規劃服從總體規劃的原則,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等規劃相互銜接,協調一致,有效統籌城鄉空間資源配置,構建覆蓋全域的空間規劃管理體系。

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區(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鎮(鄉)總體規劃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八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專門制定全市生態保護規劃等相關專項規劃,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確定生態保護紅線。

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編制區域內的生態專項規劃,落實全市生態保護規劃要求。第九條全市城鄉規劃應當注重歷史傳承,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築等歷史文化遺存,突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按照保護傳統格局、整體風貌和文化內涵的要求,優化城市形態,彰顯城市特質,提升城市品質,保持新舊建築協調。

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寬窄巷子等文化遺跡的保護工作,嚴格控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項目保護范圍內各類建設活動,保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I. 江西省城市和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城市和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審批,保障城市規劃、鎮規劃的有效實施,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城市和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審批和實施,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和鎮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指以依法批準的城市、鎮總體規劃為依據,對城市、鎮建設用地的使用性質、使用強度和道路、工程管線、公共配套設施以及空間環境等控制要求作出的規劃。第四條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工作。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有關工作。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城鄉規劃編制和管理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第六條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制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支持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依法實施,對違反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第二章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第七條省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國家有關技術規范,制定本省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技術規范和指導意見,規范和指導全省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第八條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第九條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市、鎮總體規劃以及建設發展的需要,制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計劃,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審定。
城市中心區、舊城改造區、近期建設區、城鄉結合部和儲備土地、擬出讓的土地以及其他城市建設重要控制區域,應當優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第十條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公開徵集、邀請徵集等方式確定規劃方案,擇優選定具備相應資質的城市規劃編制單位,委託其承擔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第十一條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根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以城市、鎮總體規劃為依據,與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技術規范,綜合考慮自然環境、人文因素、公眾意願,體現提高城市、鎮環境質量、生活質量和景觀藝術水平的總體要求。第十二條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確定規劃范圍內不同性質用地的界線,以及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
(二)確定各地塊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以及公共設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距離等要求;
(三)確定規劃范圍內河流、湖泊、濕地等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
(四)提出各地塊的建築體量、體型、色彩等設計指導原則;
(五)根據交通需求分析,確定地塊出入口位置、停車泊位、公共交通場站用地范圍和站點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設施,規定各級道路的紅線、斷面、交叉口形式以及渠化措施、控制點坐標和標高;
(六)根據規劃建設容量,確定市政工程管線位置、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進行管線綜合;
(七)依據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對地塊的地下交通、商業、能源、通信、防空等設施作出具體規定;
(八)制定相應的土地使用與建築管理規定。
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各地塊的主要用途、建築密度、建築高度、容積率、綠地率、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距離、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的規定應當作為強制性內容。第三章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審批第十三條城鄉規劃編制單位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後,應當報委託其編制規劃草案的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或者鎮人民政府審查。第十四條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鎮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對規劃草案組織專家論證進行初步審查,並將初審後的規劃草案公開展示,征詢公眾意見。
規劃草案公開展示的時間不少於30日。展示的時間、地點及公眾提交意見的期限、方式應當在當地主要新聞媒體或者政府網站上公布,同時在規劃地塊的主要街道或者其他公共場所設置公示欄公示。

J. 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的法律有哪些

以黑龍江為例: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回劃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答繪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測量標志保護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
5、《黑龍江省測繪管理條例》
6、《哈爾濱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7、《哈爾濱市中小學用地保護條例》
8、《哈爾濱市保護建築和保護地區管理條例》
9、《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管理辦法》
10、《開發區規劃管理辦法》
11、《城市紫線管理辦法》
12、《城市黃線管理辦法》
13、《黑龍江省測量標志保護管理辦法》
14、《黑龍江省測繪成果管理實施辦法》
15、《哈爾濱市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
16、《哈爾濱市城鎮個人建造住宅規劃管理辦法》
17、《哈爾濱市集鎮和村屯規劃建設管理辦法》
18、《哈爾濱市城市基礎設施工程規劃管理辦法》

熱點內容
勞動法解釋停職員工待遇 發布:2025-01-15 17:40:35 瀏覽:399
國稅局政策法規科職責 發布:2025-01-15 17:37:38 瀏覽:457
勞動合同法三到五年 發布:2025-01-15 17:24:42 瀏覽:478
毆打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5 17:22:22 瀏覽:578
縣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意見 發布:2025-01-15 16:40:42 瀏覽:894
重慶合同律師 發布:2025-01-15 16:39:58 瀏覽:636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
合同法違反合同 發布:2025-01-15 14:48:08 瀏覽:825
北京資深拆遷律師 發布:2025-01-15 14:26:40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