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與行政法規效力
『壹』 法律和行政法規誰的效力等級最高
法律和行政法規,當然是法律的效力等級最高。
如果行政法規的規定和法律條文沖突,就必須依照法律規定。
司法解釋是法官和審判組織根據憲法賦予的司法權,在審判工作中為具體運用法律所必要時,結合社會發展現狀和法律價值取向對審判依據包括法律事實所作的具有司法強制力的理解和闡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權力機關、立法機關對司法實踐中的法律適用問題也進行解釋。但是無論是最
法律依據
《憲法》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叄』 法律與司法解釋哪個效力大
廣義的司法解釋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工作人員在司法工作和訴訟程序中對法律的闡釋,狹義的司法解釋是指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就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製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另外還有立法解釋,學理解釋,任意解釋。
立法解釋同被解釋的法律一樣,具有普遍約束力.因為作出立法解釋的是立法機關,也是法律的制定機關,因此他們的效力是等同的.
司法解釋是司法機關是適用法律的時候,結合客觀實際作出的解釋,其運用於審判/檢察等司法活動的實踐中.在我們實際操作中,他的效力也是很高的,但是從法理上來說,司法解釋效力低於法律.
學理解釋是專家學者從法律理論/各家學說的角度對法律所作出的解釋,沒有法律強制力,不是法官審判案件的依據,不具法律約束力,但是從法律的淵源及將來的發展來看,學理解釋是一個很重要的法學發展的推動力量.
任意解釋是任意人員作出的解釋,不具備法律強制力,不是法官審判案件的依據,不具法律效力,沒有約束力.
『肆』 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司法解釋在司法實踐中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比某些具體法條還靠得住,所以司法解釋必然是有法律效力的,因為司法解釋本身就是最高院對於各級法院判案的一個規定,所以各級法院在審判案件是當然會依照其解釋進行。另外,國務院的意見,只能算作一般規范性文件,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或者你的意思是國務院的規定,這個算行政法規,這是國務院行政立法權的一項,是具備法律效力的。從法律效力上講,行政法規高於部門行政規章,部門行政規章高於一般行政規范性文件。由於法律效力的差異,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也採取了不同的處理原則: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至於規章以下的一般規范性文件在行政訴訟中僅具有參考意義。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
第二條 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
第三條 司法解釋應當根據法律和有關立法精神,結合審判工作實際需要制定。
第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應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第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伍』 司法解釋與行政解釋相比,哪個地位更高
司法優先;
從法律制度方面來說,法律比行政法規的位階要高,行政法規不能違背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生效的法律。
從制定部門來說,司法解釋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檢察院制定的對相關法律條文的具體解釋,而行政解釋,是行政機關對行政法規的具體解釋。司法解釋頒布生效有著和國家法律相同的效力,只要不違背國家憲法就可以,而司法解釋不但不能違背憲法,而且不能和國家法律相抵觸,否則就不能發生效力。
綜上所述,司法解釋效力高過行政解釋。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高於國家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
『陸』 司法解釋的效力問題
司法解釋也具有法律效力,當司法解釋與立法解釋相抵觸時,立法解釋優先。
『柒』 司法解釋和法律的效力是否相同
法律分析:司法解釋的效力和法律一樣,最高人民法院對於在審判經過中怎樣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是一種根據法律的授權立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二條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捌』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同於法律嗎
司法解釋不屬於法律,但它具有法律的效力。
法律解釋有三種,分別是立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
其中的司法解釋又分三種: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解釋和最高法、最高檢聯合作出的解釋。
法律是國家定出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廣泛約束力的社會行為規范。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一致適用的執法辦案依據是司法解釋。
當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發生原則性的不一致時,需要採用書面報告請示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決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第五條
司法解釋的立項,由最高人民法院各審判業務庭、室,根據審判工作中應用法律的問題,提出意見,經研究室協調後,分別報分管副院長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認為需要作出司法解釋的,由有關審判業務庭、室直接立項。
司法解釋立項後,送研究室備案。從我國有關司法解釋的法律規定來看,在我國擁有法定司法解釋權的機關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檢察院,它們的解釋許可權是關於「屬於法院審判工作或檢察院檢查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但是在實踐中這種制度的表達沒有如願以償,這種反差似乎向我們昭示關於司法解釋的法律定位也許存在某些不合理之處。這些反差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從法律解釋的主體來看,將司法解釋嚴格限制為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專有活動,並不符合實際情況。一方面,解釋活動是一種普遍的行為。另一方面,司法解釋是一種魚案件事實密切相關的活動,而我們的司法解釋體制往往將案件裁判者排除開來,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來處理。這種自上而下的解釋行為的合理性值得探討。另一方面,從解釋的許可權范圍來看,司法解釋許可權對案件的具體應用問題的解釋。但是,實際並非如此。從我國大量的司法解釋來看,其中許多並不是針對具體案件所做的解釋,而大部分是抽象解釋,並且其中還有部分是就執行某個法律所作的一攬子規定,這些規定不是解釋法律而是創製法律,從形式上看,有些司法解釋蠶蛹單行法規的形式。所以,有學者指出司法解釋行為具有準立法性質。
『玖』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法律分析:最高法的司法解釋效力,從法理上來說,司法解釋效力低於法律,但高於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的含義是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對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司法解釋包括包括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兩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對屬於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布指導性案例。
第五十二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要求法官從事超出法定職責范圍的事務。對於領導幹部等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或者人民法院內部人員過問案件情況的,辦案人員應當全面如實記錄並報告;有違法違紀情形的,由有關機關根據情節輕重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拾』 最高院解釋與行政法規發生沖突該如何解決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這是一個前提。至於司法解釋效力,個人分析如內下:
從法律解釋容主體上看,根據憲法,法律解釋權應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他國家機關並無解釋法律的權力。從法律解釋的效力上看,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然而司法解釋的主體與效力問題,法律卻並沒有明確規定。
目前兩高進行司法解釋的權力來源主要是依據一九八一年六月十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該決議明確了法律解釋工作的分工,應當視為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兩高進行法律解釋的權力,即司法解釋權。既然兩高的司法解釋權是來源於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委託,那麼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委託而制定司法解釋應當具有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解釋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司法解釋也應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綜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與行政法規發生沖突時,應採用高位法優於低位法原則,優先適用司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