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文化政策與法規論文

文化政策與法規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1-16 03:13:59

1. 澳大利亞的文化特色論文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個年輕的國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她的 文化 是英國文化的移植和再創造。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篇1

試論澳大利亞文化認同轉型

摘 要: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和多元文化階段。其每一階段向另一階段的轉化都有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輕的澳大利亞是在多次的文化認同轉型中走向成熟的,其發展歷程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利用外界發展自身的典範。

關鍵詞:澳大利亞;文化認同;轉型

對於澳大利亞文化性格的建立,黃源深老師在其著作中有精闢的見解。他認為澳大利亞的文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土著文化階段、民族文化階段以及多元文化階段。土著文化即在澳洲延續四萬年的原住民文化,雖然幾近被隨英國殖民的西方文明所入侵與扼殺,但仍對後來澳洲文化的發展存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至於民族文化階段則是從1788年英國進入澳洲的殖民文化開始,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演化,才逐漸發展成可稱為「澳大利亞文化」的相對獨立性格。就在其移民社會豐富內涵以及開放發展的趨勢下,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多元性漸成為其文化社會的重要成份。自70年代起,這種對多元寬容態度的提倡,便成為澳大利亞政府主要的文化政策方向。黃源深認為,澳大利亞的當代文化表現在社會層面上是粗獷豁達、平等實際、物質文明、浪漫無羈。這種民族文化融合了寬容多元的精神,在多元異種文化刺激下而能綻放出豐富的生命力。

18世紀經歷圈地運動及工業革命的英國,大量的農村人口為了謀生而集中到城市。然而過度擁擠的人口以及高消費使得謀生並不容易,城市裡出現了大批窮苦的勞工及貧民。面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與尖銳摩擦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城市裡犯罪率不斷上升,英國政府的對應 方法 則是不斷加重及擴大刑罰嚴懲以期嚇阻。為了解決監獄人滿為患及城市人口過度擁擠的問題,英國政府開始將囚犯流放至美澳等地,且往往將底層民眾所犯的輕罪加重判刑以符合流放標准。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舒緩城市人口壓力及社會問題,二來又可以拓展海外殖民地。

由於在北美爆發脫離英國的獨立戰爭,澳洲成為英國政府繼北美之後替代流放罪犯的地方。1788年,英國派出由菲利浦總督(Arthur Phillip)率領的第一艦隊載來首批移民抵達澳洲,罪犯及軍人構成了澳洲這批最早移民的主要成員,其後在澳洲發現金礦後及移民獎勵政策下,自由移民才逐漸成為多數,直到1868年全澳廢除流犯政策為止,英國已經在澳洲流放多達168,000名罪犯。在今天,一般便以1788年作為現今澳大利亞聯邦創建所能追溯到最早的一年。

這種罪犯流放史的 經驗 ,對澳大利亞民族的集體心理可能構成了深層的影響。1788年1月26日,菲利浦總督在悉尼灣(Sydney Cove)舉辦了簡單隆重的典禮,宣告英國新南威爾士殖民地的正式成立,後來更成為澳大利亞聯邦的 國慶節 。然而對今天的澳大利亞人民而言, 1788年並不是一個純然榮耀的一年。1788年是英國正式將勢力伸入澳洲建立殖民地,同時也是首批發配澳洲之流犯抵達的一年;它象徵的是英國的榮耀,而不是澳大利亞的榮耀。和懷抱夢想前往美國的清教徒相比,這些澳大利亞早期的移民特質也不一樣。這些早年來到澳洲的人們並非為尋找新天地而來,而是一群被英國政府及社會所放逐到遙遠荒陸的有罪之人和社會底層民眾,他們是被迫待在澳洲的一群無奈的英國人。在這個背景下早期移民澳大利亞的群體自然較難積極發展出獨立的自我價值及榮耀,他們的榮耀理當來自於大不列顛帝國殖民的延伸,然而卻是原本在國內的社會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較為低落的一群。澳大利亞在過去對母國的心態可以說是景仰卻隱含有相形自卑的潛在意識,這使得他們早年似乎不斷的在尋求英國的認同,並強調以身為不列顛人的身份為榮。這種自信的失落讓他們可能特別意識到並強化在面對非西方文明時的優越感。

此外,在澳大利亞的早期移民建立其以白種移民為主社群組織後,便一直想像著一個脆弱的自我。這種想像的來源因素很多,除了前所提及的政經歷史發展因素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孤立偏遠的地理位置所致。澳洲的偏遠位置、晚起步的發展、相對稀少的人口,都讓早年的澳洲白種移民感到不安,擔心自己被西方遺棄。這種脆弱性的想像帶來不安,使澳洲希望盡可能的以各種方式確認自己居於西方國家,並以身為大英帝國的一員為其歸宿。而在外在物質的聯繫上,早期的澳洲移民時常必須依賴母國的接濟,在經濟開始發展後,與英國以及日後與美國的貿易,構成了經濟上最大的支柱,而其國防在二戰前更是依賴英國的保護。在這種脆弱不安感和前所提及的自信相對失落的背景下,澳人便傾向於追求心理上的歸屬感及外部實質上的依賴,導出澳人比 其它 國家更在意確保自己身為優越西方的一份子,且與強大英美均維持好友。

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便可能在這種心態下成為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的基本國策,對於中國和日本等亞太勞工移民的進入,澳大利亞以白人為主的社群在早期顯得相當憂慮,澳人因為特別在意自己的西方身分而刻意對亞洲移民加以區隔歧視。如前所述,由於在西方世界內的自信相對不足,澳人在面對非西方文化時因而特別易於產生優越感,藉由歧視他們來獲取自信失落的慰藉。雖然身處亞太,但澳大利亞過去在論述上認為亞洲是「另一個世界」,然而由於他們實際在地理位置上又和「另一個世界」較為接近,加以前述脆弱性的想像,使得他們對於「亞洲黃種人」可能帶來的威脅特別敏感。讓澳大利亞早期在亞洲特別感到威脅的國家有二,一為甫成為新興強國的黃種日本,二為擁有龐大人口且被西方世界認為是最能代表「東方」的中國。一直到二次大戰後,在澳洲開始轉向多元開放的五零年代以前,澳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從純粹西方國家的角度來想像自己,並透過英美來認識世界。

澳大利亞對母國英國從崇拜並安於其傳統關系,到產生不滿與 反思 ,在歷史上有一次重大事件可作為轉折點。澳大利亞早年在外交上僅關注於與母國的聯系,對外並未有太多獨立發展的外交政策,在外交制度上甚至由英國來代表澳大利亞。二次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日本南侵瓦解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防線已經兵臨澳洲本土之際,英國首相丘吉爾否決了澳洲朝野的求援請求,還准備將澳洲在中東戰場的精銳第七師軍團調往緬甸支持。在危急時刻澳洲國會通過召回澳洲第七師的決議,出身工黨的科廷(John Curtin)並在激辯中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宣告澳大利亞認為太平洋戰爭對澳洲而言是一場主要的戰爭,澳大利亞應該要有自立的能力,並且在外交上將轉而關注與美國的合作。太平洋戰爭確實引起了澳洲對自我身份的反思,澳大利亞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位於亞太的國家,而日本兵臨城下與英國輕視帝國邊陲戰場的態度,強烈刺激了澳大利亞要保衛「自己」的這種想法,促成澳大利亞有別於大英帝國的自我獨立意識。

二戰後澳大利亞轉向追隨美國,然而這種追隨已經和過去從屬英國的關系不一樣,澳大利亞和美國在歷史記憶中的政治位階同屬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美國像是澳大利亞的一個優秀的兄長。在這個時期,澳大利亞在政治上的主體性已漸嶄露。二次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和歐美各國有了實質性的政治交流和平等地位。在冷戰格局下,澳大利亞追隨著美國以兩大陣營對峙的觀點來認識世界。1972年,工黨領袖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成為澳洲,取代了戰後長期執政有著親英美傳統的自由黨,採取了反戰等非親美策略,開啟了新澳大利亞外交政策上嶄新的一頁,同時白澳政策也在此時正式被廢除。

不久之後,發生全澳震撼的政治事件,1975年工黨的經濟政策失誤導致政治陷入僵局,惠特拉姆向時任總督一職的克爾(John Kerr)請求參議院改選,而寇爾竟宣布以總督職權解除民選惠特拉姆的職務。這個事件確實激起澳洲民眾再次對自我走出英國關系的省思。且在此之前英國加入歐盟的這件事,其實已經對澳大利亞傳統親英的人士造成相當大的打擊。70年代,先是美國反傳統的浪潮影響到澳大利亞新興社會風氣,且各國移民的大量加入,使得多元民族的現實打破了文化一元的情況,澳大利亞政府在80年代宣布採取「多元文化」作為正式的政策方向。

澳大利亞所呈現的文化多元性似乎與美國不同,其既想要改變過去依附推崇英國文化作為唯一主流的立場,然而在自我價值相對薄弱下並沒有很強的主體文化基礎。由於他們不似美國擁有「美國精神」般的也有某種澳大利亞精神,或說澳大利亞精神是在後來才逐漸形成並以開放、多元和自然為期待,因此他們的文化主體性質可能更易接受各種外來的刺激影響。美國文化的多元性是將各種文化吸納進美國這個主體,然而澳大利亞的文化主體則由於沒有強烈的基本元素,而使得各種外來文化更容易生存且可能直接形塑文化構成,寬松開放的文化主體使澳大利亞能去追求展現出一種「世界性」特質的理想。

這種澳大利亞對自己擁有「世界性」期待的理想,除了表現在尊重國內的多元文化共生外,還展現在澳洲對國際事務的態度。澳洲自二戰後便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對事務的意見上,努力表現超然中立,從一種以世界為考慮的高度上去思考。在這種世界性的展現中,澳人可以找到了心理上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榮耀。且由於站在這種高度去思考,而使澳大利亞能對以往極依賴的「西方」世界有所批判,例如在環保、軍事等議題上皆曾與傳統西方國家對立,而人權議題更在白澳政策廢除後成為外交主題之一。澳大利亞對追求世界性的開展和對澳洲自我定位的省思是相關聯的,澳大利亞在走出英國、反省一昧追隨美國以及放棄極力確保自己為西方歐洲國家的進程中,開始逐步整理自己的身份定位。這時,澳大利亞的地理偏遠位置反而能有利於在國際發聲時顯得超然中立,而國內多元民族文化的提倡以及原民傳統則留下的自然思維等,皆有利於其對世界性追求的開展。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並不是說她的親英美傳統消失了,事實上無論是親英美策略或者以國家戰略利益考慮的態度一直都存在。而在社會上的各種文化元素中,根源英美的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強勢的主流。英語能說得好,可說是在當地生活獲得尊重的必要條件。白澳政策雖然已經廢除,但部分澳洲白人仍有這種排斥亞裔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想法,白人作為主流優越的印象也仍存在一些澳洲民眾的心中。1998年由激進種族主義者漢森(Pauline Hanson)所創立的一族黨(One Nation Party),主張排斥非白人移民,尤其針對影響日益增加的亞裔文化,該黨竟在當年的選舉獲得89席中的11席國會席次。雖然一族黨後來遭到不分族群許多民眾的多次抗議並衰微解散,但可知種族主義思維仍然存在於澳洲,並可獲得一些支持。

年輕的澳大利亞是在多次的文化認同轉型中走向成熟的,原因就在於澳大利亞是一個善於利用、借鑒他國的國家。這種擁有多元性、開放性、世界性的自我期待,使澳大利亞社會逐漸走向開放和多元化,正在面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Dalrymple Rawdon. Continental Draft: Australia’s Search for a Reagional Identity. Burlington, Vt. : Ashgate. 2003.

[2] Lachlan Strahan. Australia's China :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黃源深. 澳大利亞文學史〔M〕. 上海:上海外語 教育 出版社,1997.

[4] 黃源深:從孤獨中走向世界―澳大利亞文化簡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 阮西湖 . 澳大利亞民族志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6] 吳禎福 . 澳大利亞歷史 [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

[7] 張安:.澳大利亞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與優越 [J], 《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05

[8] 張秋生: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史[M] ,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9] 張天: 澳洲史 [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澳大利亞文化論文篇2

試論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

摘要:澳大利亞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移民的國家,而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確保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諧發展,不僅豐富了國家的教育資源,而且使得社會得以全面的發展。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教育獨具特色,這不僅反映在國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而且在具體的實施方法、策略、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關鍵詞: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一、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澳大利亞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移民的國家,移民的情況決定了社會的性質。其主要經歷了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澳大利亞第一次移民潮是土著人,他們大約在6萬年前到達澳洲。他們代表著一種充滿活力的文化遺產,對現代澳洲具有極大的重要性。第二次移民浪潮從1788第一船隊登陸植物灣起到1945年,主要是英國人和愛爾蘭人移民。1847年,90%的澳洲人口是英國人,其它來自歐洲.只有不到l%來自亞洲。第三次移民潮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澳洲接收了來自許多非歐洲國家與地區的新移民。這些新移民以他們不同的方式影響和改變著澳大利亞的社會狀況,尤其是近些來自印度支那的難民潮也更深地影響著澳大利亞社會特性。移民,澳大利亞這一主要的社會元素,給澳大利亞社會打上了多元文化的印記。

與此同時,移民結構的改變也決定了澳大利亞移民政策的發展演變。同時,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也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同化階段(190l一20世紀60年代中期),1901年制定的這個移民限製法將移民的范疇僅僅局限在英國和愛爾蘭,所有在澳洲定居下來的移民都應接受澳洲主流文化的同化,以便盡快融入澳大利亞社會。第二個階段為融合階段,即20世紀60年代至1972年,出於改善國際形象的迫切要求和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同化政策開始改變。1966年政府開始改革移民法,並對非歐洲移民的限制進行了修改,允許「傑出」非歐洲移民澳大利亞,也對「白澳」政策進行了抑制。隨著1972年惠特拉姆政府正式終止這個限制性的政策,並提出了尊重移民地位的主張。他指出解決移民政策就是多元文化主義。第三階段是自1972起多元文化的實行。1973年,「多元文化」被政府正式提出,各個少數民族積極回應,紛紛成立全國性的組織以便在主體文化中能夠提倡或體現他們的傳統與語言。

自1979年起,澳大利亞成立了多元文化事務學院.旨在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多元文化的認識,加強澳洲社會的凝聚力,促進民族之間的理解與寬容。之後到1989年,多元文化事務顧問委員會在廣泛咨詢和接受建議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隊國家議程》,並且確定了多元文化的三個方面,即文化認同、社會公正以及經濟效益。隨著這一議程的提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逐漸趨於完善,最終被確立為澳大利亞處理民族文化多樣性問題的一項基本國策。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對移民政策進行了新的調整,並且明確要堅持多元化的原則。1996年,霍華德向眾議院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重申文化多樣性原則和無歧視的民族政策,議會一致通過。1999年,澳大利亞國民多遠文化咨詢委員會在名為《新世紀的澳大利亞多元文化主義:趨向包容性》的 報告 中闡明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的方針原則和今後的發展方向。2000年,澳大利亞政府建立了多元化澳大利亞文員會,對多元文化進行監督和管理。2003年,澳政府再次頒布《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多元一體》,重申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政策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要舉措。

二、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市隨著多元文化政策的產生而產生,但是它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亞一直奉行「白澳政策」,拒絕非歐洲地區的移民。當時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鑒英國的,實行同化教育,而且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來自歐洲的白人移民。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和非歐洲移民接受到的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對移民學生採取「被動的通話教育」政策,政府認為移民學生自己必須主動去適應學習環境、語言和學習習慣,學校沒有義務和責任做出任何改變,政府只允許學校使用英語進行授課,限制其他語言在課堂中的使用。

然而,變革不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它並沒有得到現實的尊重。到了80年代早期,澳大利亞所有的州幾乎都接受了多元文化政策。可以說,在澳大利亞,沒有哪個學校沒有受到多元文化政策的影響。教學資源的編制也反映了教育部門的政策。雖然各州的政策努力使教師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政策中來,但是,真實的落實,尤其是沒有較多移民學生的學校里,這些政策的落實都只是象徵性的。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整個課程體系的實施都是各行其道,沒有一個系統的標准,這就導致了1984年國家多元文化教育咨詢文員會的建立。1973年.政府組建了多個移民教育調查委員會,並在各州學校成立組織委員會,並細致地調查了移民 兒童 的教育問題。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掀起了一股多元文化教育浪潮。到80年代,澳大利亞各州已完全接受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從80年代初期開始,聯邦政府以及各州開始制定各種形式和層次的多元文化教育實施方法。1987年中期,聯邦政府又制定出了國家語言政策,提出「非英語教學語言」。這就肯定了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的價值,並提供資金在中小學、成人教育機構中進行英語為第二語言和非英語語言的教學研究。1989年出台的《關於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亞議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實施綱領。該議程的實施,使得來自不同家庭、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學生的經歷和傳統得到充分的尊重,致力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並且承認所有學生對學校、社區及社會所作的貢獻。另外,聯邦政府還制定了發展和提高土著居民教育的政策,以增加土著居民的教育、就業的機會。從此,澳大利亞由多民族、多種族人口形成的多元文化社會教育事業開始得到全面發展。

三、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具體體現

(一)政府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資金支持

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重視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並成立組織了相關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課程。國家設立多元文化教育委員會,各個州成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府顧問委員會或相應的管理機構,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不僅如此,澳大利益對土著居民的教育問題也日益重視,各州政府不但撥資金以提高土著學生入學率和教育質量,還在進行教育撥款時向土著學生較多的地區和州傾斜。

(二)構成了一套多元化的課程體系

澳大利亞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取多元文化政策,為多元文化創造有利的條件,聯邦政府和各州都高度重視並支持多元文化課程的開發,並且成立相關的部門負責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課程。澳大利亞多元文化課程反映在課程文化背景、課程目的、課程設置以及課程管理實施中。課程的設立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要求。澳大利亞強調國家執行多元文化主義,而國家統一推動多元文化課程是其多遠文化教育的一個新特點。澳大利亞在全國范圍內把普通教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人都必須重點學習的共同基礎課程,其內容包括社會認為一切成員都應具備的知識觀念、本領和價值觀,具有規定性。另一部分是選修課程,是一套可以根據學生願望、興趣、才能以及社會經濟和文化環境的需要來確定的內容,由各州、各校自行選擇。在課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亞中小學實行分權、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聯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國中小學的課程.只對各州中小學課程發展給予指導和資助。學校也為教師提供課程發展的空間,允許教師自主開發多元文化課程。

(三)保護和發展本國語言的多元化特點

澳大利亞政府為了保護本國語言的多元化特色,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政策。1997年澳大利亞頒布了《語言問題國家政策》,這是澳大利亞第一部明確的官方語言政策。該政策規定了英語為澳大利亞的國語和官方語言,並一直堅持以下四條澳大利亞語言規劃的基本原則:(1)確保英語的支配地位;(2)保護其他語言的穩定發展;(3)提供英語外其他語言的服務工作;(4)提供學習第一語言的機會。同時注重土著語言的保護和研究。

(四)注重多元文化師資的培養

學生背景的多元化給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就使得教師必須學習如何滿足多民族學生的需要,必須設計、安排出可行的課堂管理制度,必須設計有文化交融的課程進行教學。政府還在高等教育院校設置教師培訓專業項目,主要為從事多元文化教學的各級各類學校培養教師,要求教師必須具有使用多元文化教學的知識和技能,使用批判性的教育方法和成熟的語言教學。此外,政府還招聘和培訓土著教職員工,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土著學生的需要,同時要求所有任課教師掌握土著居民的歷史、文化和語言。政府為加強土著教師隊伍建設,還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對土著居民教育的教師給予種種優惠等。

四、 澳大利亞多遠文化教育對我國民族教育的啟示

我國作為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沖突與和諧,面臨著處理教育一體化與多元化之間協調的問題。我國一直在不斷努力探索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途徑與模式,經過建國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已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如何切實提高教育的質量還是我們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澳大利亞寬容、開放、民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為我國民族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借鑒價值。

(一) 必須確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理念

我國的民族教育與澳洲多元文化教育在發生的背景、實施的內容和方法、目標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有各個級別的民族學校,甚至有民族學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到目前並沒有形成完整而科學的民族教育體系。長期以來,民族教育作為普通教育的一個補充部分,民族性沒有得到體現;也沒有形成獨具特色的民族教學論;雙語教育也是停留在摸索階段.並沒有一套體系遵循;課程設置上忽視民族 傳統文化 建設,民族學校與內地同科目,開展「應試」與「升學」教育。因此,我國的民族教育要堅持開放、民主、寬容的態度,認識到少數民族教育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確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體現我國社會的多元文化性,這樣才能使教育的發展既有國家的一體性又彰顯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二)教育政策要向民族教育傾斜

澳大利亞制定為多元化教育的實施和執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條文、法令、法規等,從而為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和順利實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和政策上的依據。此外,這些法規法律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每項法律法規的制定都有相應的人員、財務和組織機構做保障。我國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時,要按照民族地區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在政策制定、實施、資金保障層面要確保我國民族教育多元化發展,建立民族地區教育補償機制,加快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均衡發展。我們要將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具體措施與我國的國情結合起來,促進其本土化轉化。

(三)為培養多元文化師資力量提供必要條件

師資力量的提高和完善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必備條件。我國師資培養課程體系基本上全國趨同,很少有涉及對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的訓練。因此,我們首先必須要改善現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師培養的課程設置.更新多元文化教師的教育觀念,將培養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納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師教育的培養目標。其次,少數民族可以聘請民間的一些藝人、長者、學者擔任民族學校的客座教師,不定期和教師進行座談交流,幫助教師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等的理解,進一步提高民族地區教師的業務水平。與此同時,學校和教育部門要定期定向撥款資助教師培訓,同時注重對教師多元文化知識和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專業訓練,能夠使教師順利應對跨文化的教育教學情境,辨別學生不同文化的行為模式,使用學生熟悉的教學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參考文獻]

[1] 孫燕. 澳大利亞的多元文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時代教育.2011.1.

[2] 孟凡麗.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課程開發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 楊洪貴.戰後移民與澳大利亞人口變遷[J].渝西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2.5.

[4] 姜峰,劉麗莉.澳大利亞《土著民族教育(目標援助)法案》[J].中國民族教育,2009,(5):41—43.

[5] 鄭信哲.澳大利亞的民族教育發展特色[J].世界民族,2000.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澳大利亞文化論文」

2. 社區文化建設論文資料

社區文化建設論文社區建設論文
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思考
[摘要]在剖析社區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完善城市社區文化管理機制,建立文化資源共享、共建機制,加強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健全社區文化管理政策法規等方面提出了對策措施。[關鍵詞]社區文化 對策 社區建設1 社區文化建設的內涵與意義1.1社區文化的定義馬克思主義認為,文化是人類在勞動中創造的,是人類認識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產物。同樣社區文化也是人們在特定的區域內,通過長期的實踐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其目的在於豐富社區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社區和諧發展。因此,社區文化可以分為有形的與無形的兩種形式。有形的社區文化表現為社區文化設施、社區環境、社區文化活動場所等。無形的社區文化,即是指人們在長期的交往與創造中形成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等。1.2社區建設所謂的社區建設,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旨在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充分調動社區群眾的力量,依靠社區的資源,通過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區功能,促進社區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健康等協調發展。社區文化是社區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對於社區整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我國社區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2.1管理機制不健全,主體缺位從1999年民政部進行社區建設試驗開始到現在全面推進社區建設剛剛十個年頭,許多相關工作還處在不斷摸索的階段。現有的社區建設思路,基本上還是以行政強制為主,並沒有真正實現社區自治。有的地方政府並沒有把社區文化建設納入到社區建設的整體考慮之中,沒有明確社區文化建設的主管部門,更談不上進行社區文化發展的長期規劃。有的地方政府在開展社區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採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塊為主,融條於塊」的組織設計,這無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的任務,然而街道辦事處並不能完全勝任。於是街道辦事處利用手中的權力將社區文化建設的任務分派到各個社區居委會,結果這又導致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的社區居委會疲於應付街道辦事處分派的各項任務,社區文化建設行政色彩濃厚,無論是從思路、步驟、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沒有真正從社區居民實際需要出發,社區文化活動流於形式。2.2資金籌集渠道單一,投入不足經費是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的基本物質保證,沒有經費支持,社區文化活動很難維系。當前,受我國社區文化建設與管理中政府主導機制的影響,我國絕大部分城市社區文化的管理資金依賴於政府財政下撥的款項,投入主體呈現一元化的特徵。同時,基層社區由於長期過度依賴政府,使社區文化管理資金一直採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極方式,未能積極整合社區內的各類資源(如駐區單位、企業的資金、場地支持)、開拓多種社區文化資金籌集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努力實現社區文化建設的社會化運作機制。2.3工作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匱乏社區文化建設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之一,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人才隊伍是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近年來,各地在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培育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種種原因,社區文化人才隊伍的建設還不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3 推進社區文化建設的對策措施3.1完善社區文化管理機制完善城市社區文化管理機制是推進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首要條件。只有理順政府與社區自治組織在社區文化管理中的關系,明確兩者在社區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職責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數社區出現的文化活動行政化,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效果的不良狀況。第一,明確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社區居民。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的決策、組織、領導、控制等管理的全過程,社區文化才能真正體現所在社區的特色,符合該社區居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區文化、群眾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於形式的所謂「社區文化」。第二,確保社區居委會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性質,不被行政任務所束縛。社區居民作為社區文化的主體,希望參與到社區文化管理的全過程,但由於其作為一個個單獨的個體,無法實現,必須通過社區居民的代表——社區居委會來行使自己管理社區文化的權力。因此,保證社區居委會的群眾性自治組織性質,明確其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及其與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的關系,即兩者之間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而不是上下級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能夠使社區避免疲於應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務,進而有效保障社區文化的發展方向。第三,明確政府在社區建設中是「掌舵者」,但並不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雖然從對社區文化資源的調配方面看,政府起著主導作用,但隨著我國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應該從過去的「劃槳者」變為「掌舵者」,在社區文化建設中起引導作用,為城市社區文化建設把握方向,而不是事無巨細、全盤直接管理。3.2整合城市社區資源,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我國城市社區文化建設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是資金短缺。無論是社區文化設施的購置、添加,社區文化場館的建設,還是文化設施、場館的管理與維護,社區文化人才的引進、培養都需要資金,而且城市社區居民對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強烈,由此可知,社區文化建設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然而,當前我國城市社區文化投資體系則是政府一元獨大,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另一方面則是許多社會資本想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卻無相關渠道,與此同時,社區所轄范圍內的某些單位和企業相應的文化資源充足,經常出現資源的周期性閑置(如學校的體育場館、圖書館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區資源,建立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拓寬社區文化資金的來源渠道是解決社區文化資金短缺的有效途徑。3.3加強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人才隊伍是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第一,應重視抓好專業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以往社區文化管理人員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兼任,由於時間、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難以將社區文化活動深入開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成為社區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參考文獻:[1]王青山.社區建設與發展讀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國社區文化發展中的問題探析.消費導刊,2008,(8).

3. 關於文化的毛概論文3000字怎麼寫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 文化 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關於文化的毛概3000字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的毛概3000字論文篇一:《文化軟實力》
摘要:當今世界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在提升本國政治、經濟、軍事等硬實力的同時,提升本國文化軟實力也是更為特殊和重要的。軟實力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是世界各國制定文化戰略和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參照系。經歷30年的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們也意識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中國社會要想健康和諧持續穩定的發展,擁有快速發展的經濟是一方面,有時候文化的軟實力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都有一定的相互促進作用,他們之間有互補的關系。以往我們我們只注重經濟的建設,而忽視了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和傳播,但是現在我們的政府和社會看到了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我們正在逐漸正視和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精神和文化財富,並讓世界各國更多更好的了解中國。

關鍵詞:文化軟實力;戰略;偉大復興;

1、文化軟實力的基本內容、發展歷程

(一)基本內容

約瑟夫·奈曾論證說,以經濟和軍事力量為基礎的指揮權是硬實力,而一個國家通過其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使其他國家想要他所想要的東西,這種能力就是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是相對於其他「硬」實力來說的,之所以說它「軟」是因為文化產業所決定的,也就是文化所變「硬」的 方法 。文化涉及的范圍可謂無所不包,從而其產業的特徵與以往的產業,如製造業有很大的不同,使其能夠產生的價值無可估量,但是又很難界定,如知識產權的問題。文化也就作為產生這一價值的源泉,它的地位也就相當重要,卻非常難以界定。因為其難以界定,從而使其在很多方面無法用法律,法規,行業規范來約束,很多地方無法達到強硬的管理,就像你可以很容易估計一個U盤的價值,卻無法估計裡面儲存的資料的價值一樣。也就是無法進行這種約束,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增加文化軟實力,畢竟「想法」是很難受到「保護」的。以上就是我認為為何要加一個「軟」字。而文化實力簡單的來說可以理解為創新創意實力,畢竟文化是這些的源泉。

中國的「軟實力」一說,則源於一位美國記者的報道,意思是說「對中國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種尊重或者著迷,以及它的影響力的自然增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體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語言是信息傳播的基礎,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軟實力大小的重要指標。美國之所以能夠將各種文化產品連同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行銷全世界,除了國力的支撐外,主要依靠的就是語言優勢,這也是美國的軟實力「依然強大」的一個重要表徵。為了維護自己的語言文化利益,擴大在國際傳播中的份額,目前許多國家都在有計劃地實施各自的語言戰略,並努力擴大語言的國際影響。

(二)發展歷程

「軟實力」(SoftPower)的概念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來的。1990年,他分別在《政治學季刊》和《外交政策》雜志上發表《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和《軟實力》等一系列論文,並在此基礎上出版了BoundtoLead:(中譯本《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約瑟夫.奈指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硬實力和軟實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時代,軟實力正變得比以往更為突出。」

唐代興在《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一書中提到,軟實力就是國家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由文化、制度安排、政治價值觀、外交政策等因素相整合而成,它大致可以展開為四個方面,即文化影響力、意識形態影響力、制度影響力和外交影響力,但這些影響力最終都要通過大眾傳媒而得以實現。在這四個方面的影響力中,文化影響力是國家軟實力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如果能夠對其他國家產生吸引力,一個國家的文化所蘊涵的價值觀、精神指向及情感表達方式,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普遍認同,甚至被吸納或融合到其他國家的文化中去,那麼,這個國家的意識形態影響力、制度影響力、外交影響力也就自然會得到增強,並產生良性循環和擴張的結果。

文懷沙在為高占祥所著的《文化力》一書寫的序言《文化力的發掘者》一文中提到,我們國家當前還面臨著許多現代化發展中的問題。這些問題說到底可能都是文化問題。我近年經常去陝西、河南等地,這些省份大打文化牌,努力創建文化大省,現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由此可見,文化力對社會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找准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

胡錦濤在十七大 報告 中提到,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當前,中國政府對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問題有著自己的主張,提出了中國自己的文化安全觀,改革開放以來歷任國家領導人的文化立場,多在於強調合而不同,求同存異,鼓勵和加強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文明對話。然而比起周邊

日、韓政府目標明確且咄咄逼人的文化政策,中國的文化政策層面卻顯得氣象不足且特徵不夠鮮明。

2、文化軟實力的分析

(一)傳統西方大國文化對我國的沖擊

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處呢?為什麼能夠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們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後,又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階級斗爭階段,特別是「」時期,對 傳統文化 的破壞尤為嚴重。由於長期對傳統文化及傳統節日的輕視,使中國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滿足上的空虛。恰好改革開放以後,西方文化那種多樣性及多彩性,彌補了中國人長期壓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所接受,並迅速擴展開來。從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來說,西方文化是一種非常講究的文化,特別是文藝復興以後,給中世紀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優雅的元素,於是誕生了莎士比亞,達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藝作者。並且西方文化宗教氣氛濃厚,所以又給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層神聖神秘的外衣。這些原因都給嚴重缺乏文化寄託的中國人強大的新鮮感。現代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西方國家在飲食,音樂,電影甚至是語言等多個方面都對中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西方節日 和傳統節日的比較,似乎人們現在越來越傾向於追捧西方的節日,而冷落了本土傳統的節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媒體、商家為捕捉商機,大肆宣傳,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活動來吸引顧客、製造影響。這樣做法其實本無可厚非,但卻在無形中助長了西方節日的氣焰,為「洋節」推波助瀾,使它們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

(二).新世紀亞洲格局重組與話語權爭奪

亞洲正在崛起,其動向大致有三:一是韓國宣布將在全球一百個地區開辦「世宗學院」,二是日本在海外增設「日語學習中心」欲與中國的「孔子學院」抗衡,三是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輸出到世界各地,似乎在「龍象之爭」中印度已然高出一籌。中國經濟日漸崛起令世人矚目,與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則亟待拓展。

韓國是新興的文化產業大國。1998年,韓國遭遇亞洲金融風暴之後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方針,明確提出「兩個五」:力爭五年之內把韓國在世界文化產業市場上的佔有率從1%提高到5%;力爭五年內能培養出10000個內容創作者,其中10%有外銷的能力。東亞的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強國,早在1985年,日本經濟持續增長之時,就試圖從「經濟大國」轉向「政治大國」最終走向「文化大國」。日本的文化立國戰略其目的就是要推出日本文化。試圖確立日本文化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使亞洲國家在接受日本援助的同時,也接受日本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的文化也呈現出交流與交鋒、合作與較量的新格局,文化已經成為西方國家顛覆和控制別國、實現自身戰略意圖的重要工具,文化領域已經成為政治斗爭和意識形態較量的重要領域。所以,大力提升本國的軟實力已在國際主流社會達成共識。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國的國際話語權也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又一個世界盛會。舉辦世博會是上海在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將大大推進上海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世博會已經經歷了150多年,而上海世博會將成為在我國、也是在發展中國家第一次舉辦的綜合性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將為全面推進中華文化的復興、展示和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提供一個很好的契機。

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國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高,文化產品服務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讓百姓享受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體現發展文化軟實力這個硬道理。中國通過學習世界文明使文化影響力得到提升。中國目前的軟實力與一些西方國家還存在著差距,相對於硬實力的顯著提高,文化軟實力亟待加強。

3、結論文化軟實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重要基礎。文化競爭是21世紀國際競爭的一個戰略制高點,提高文化軟實力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文化更深刻地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既取決於它的硬實力,也取決於它的軟實力,而文化軟實力則是制約整個軟實力的經緯、維系整個軟實力的靈魂。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應提升思想、觀念和原則等多方面價值理念,這些都是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只有讓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都來分享我們的文明成果與智慧,讓世界真正了解中國,讓世界聽到中國較為全面客觀的聲音,才能使中國真正走向世界,我們的軟實力也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4、參考文獻:

【1】約瑟夫.奈.《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和《軟實力》

【2】唐代興.《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3】____.《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文化的毛概3000字論文篇二:《文化強國——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
【摘要】文化強國,對於每一個中國企業和個人來說,都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它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國民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文化強國」長遠戰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總結 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 經驗 ,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進程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兩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廢。

【關鍵詞】建設文化強國,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競爭力,文化創新

文化是民族血脈中生生不息地流淌著的血液,始終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國家繁榮發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文化強國戰略從大的層面講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文化生產力;從小的層面講得看我們是否有叫得響的文化作品、我們的創意產業是否位於世界前列、我們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能否輸出海外。

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如何著手去推動文化強國的建設呢?

首先要了解文化強國的意義。只有完全地理解了文化強國的意義之所在,我們才能夠更正確的、更積極的去為他出力。文化強國的意義到底有哪些呢?第一,建設文化強國,形成民族的強大凝聚力。一個民族國家若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絕對不是一個強國。一個多元的社會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這種多元性不僅表現在利益上,而且表現在思想上。所以,中國的思想文化出現了多樣性、選擇性、多變性等一系列新特點。在這種情況下,怎樣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強,這是我們現在碰到的一個難題,也是我們需要解決的課題。我認為,要建設文化強國,首先就是要通過文化來整合整個社會,以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第二,建設文化強國,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階段有許多難關需要我們去攻克,有許多社會矛盾需要我們去化解。這個時候尤其需要一種精神的動力和智力的支持。所以,全會提出建設文化強國,就是要用文化來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第三,建設文化強國,是要在全世界面前樹立一種全新的形象,增強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大批走向世界,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國人在國際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中表現不文明,留給世人的就是一種不佳形象。這種情況下,怎麼讓人看到一個大國、強國形象呢?第四,建設文化強國,歸根到底是為了造福我們的民族和人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能夠不斷向前發展,就是因為我們血管里流淌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但是,血液是要更新的,否則就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進程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兩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廢。文化創意是文化發展的起點,是原動力。但文化創意的靈魂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要在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激發人們的智慧,把文化創意事業搞起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充分體現。

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或綜合競爭力,關鍵問題是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一國或一區域文化企業的產品及其服務在開拓市場佔有市場並以此來獲取長期穩定可觀的利潤的能力,同時也是在競爭中贏得並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或關鍵)能力。根據要素載體,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生產要素競爭力、文化需求競爭力、文化企業競爭力、政府行為競爭力等四大要素。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實質是創新能力,而四大要素競爭力則取決於其創新能力,它貫穿於資源利用、產品開發和生產、市場開拓及服務之中。

要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首先要提升文化生態的支持力。樹立以創新價值觀為主導的理念,積極促成創新的價值導向,增強創新意識,奠定共同的創新理念與價值基礎。把培養創新價值觀納入國民 教育 全過程,把創新理念內化為人們的思想觀念,外化為人們的行為。要總結和宣傳體現創新要求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的示範力和感召力。要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引導、鑄造人們創新價值觀的形成。媒體要大力弘揚開拓創新精神,以倡導創新精神、烘托創新氛圍作為節目評估的重要考量。通過多種方式構建和弘揚「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冒險、鼓勵冒尖」的創新文化,並把創新文化融入社會生活,成為人們普遍追求的文化時尚。

其次,要提升政府行為的推動力。

我國尚處於歷史轉型期,與市場經濟成熟國家比較,政府行為推動力在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構成中比重大,作用尤為重要。一是要積極落實領導責任和工作責任,制定具 體操 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實現我省文化產業振興目標。二是要以政策為引導促使創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如,加大創新資金扶持。文化產品的創新,尤其是內容創新在本質上是一種風險投資,過高的創新成本使得中小文化企業規避創新。對於有創新意向並有認可的創新項目、但缺乏抵押資產的小企業,政府要提供貸款擔保,再如,為鼓勵文化企業的創新導向,對於創新型文化企業採取減征或免徵增值稅,對新開發的文化產品可以緩征所得稅。此外,當前特別重要的是,政府要做好重大文化項目的招商引資工作,創造條件,使資金、智力、人才、技術等關鍵創新要素湧入文化產業。三是從立法層面加強文化市場的建設和管理。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通過立法,完善有關法規,加大對原創文化產品的保護力度,保護那些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要通過立法,加大對文化資源特別是具有競爭優勢的核心資源的保護,反對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開發。要結合近、中、遠期的市場需求,處理好開發與保護文化資源的關系,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文化環境保護的關系(如房地產開發、城市改造中,要出台保護文化遺產新法規),處理好當前開發與長遠發展的關系,以實現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可持續性。

接著,要提升文化企業的創新力。

文化企業是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文化企業創新力狀況直接決定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一是文化 企業戰略 要確立創新理念。文化企業始終要具有超越現實面向未來的「設計」,而不是「等待、觀望、模仿」,要避免格式化,避免跟風,文化企業要以塑造創新理念來打造企業精神。二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實現由「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轉變,由「管微觀」向「管宏觀」的轉變,充分發揮市場對文化資源的基礎性配置作用,使文化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企業實體。三是要有高水平的創意,根據實際情況,突出各地文化特色,在市場發展需求與自身文化資源屬性特色相結合的基礎上,大膽創意組合,實現產品創新。在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過程中,要推動文化資源與旅遊、創意等行業的融合,重視原創能力的不斷提升。

最後,要提升創意人才的支撐力。

人才是創新的載體,是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我省高等院校的教育優勢,設立與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學院、專業,培養造就文化產業所急需的高素質創意人才。文化產業技術專業要開設人文科學課程,如,動漫專業,各院校更多地重視繪畫和電腦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人文底蘊、藝術修養等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也成為支撐動漫產業原創能力提升的人才制約瓶頸。要強化技術專業人才的人文素養,鼓勵懷疑精神、批判精神和 想像力 的培養。二是要面向國內外,有計劃、有重點地引進一批高層次的具有創意才能的復合型人才,學習並掌握他們關於文化產業發展的前沿知識和新思維、新理念,影響和帶動現有文化產業人才隊伍,使現有人才水平和素質得到提升。三是要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人才發展環境和人才創業環境。人才流動性強是文化產業的特點,要增強工作環境對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人才對工作崗位的忠誠度,克服人才向發達地區流動的虹吸現象。要把開發、持續吸引創意人才和構建拔尖人才高地作為提升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重點和基礎工程。

文化創意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它在我國經濟增長轉型過程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且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已逐漸成為最具潛力的支出產業。大力發展創意產業,不僅能夠引領我國經濟發展,而且能夠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大動漫時代背景下,隨著政策效應的逐漸擴大,文化強國被作為國家戰略得以重視,文創產業這一朝陽產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藍海。中國企業家當瞄準行業前沿,思維也應與新興業態接軌,深刻解讀、領會國家關於文化產業的政策方針,尋求與包括動漫企業在內的文化創意型企業對接,實現企業產品或模式有別於競品的差異和超越,並為企業實現差異化藍海、創造可持續發展贏利的 商業模式 。
文化的毛概3000字論文篇三:《試論促進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文化的策略》
目前湖南省部分高校在讀本科生參與校園體育文化的現狀:多數高校管理者缺乏對開展校園體育文化的意識,忽略校園體育文化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只對極少數為在體育競賽中取得名次獎項而讓有限的體育尖子參加 體育運動 訓練和比賽,或為舉辦體育賽事而進行的體育文化活動;與中小學師資和場地器材等相比,可以說高校實施體育文化建設條件比較優越,但由於高校總人數較多,用於體育文化場地場館以及活動器材等方面的制約,場館器械設施的缺失和參與體育文化活動氛圍都成為阻礙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文化的主要原因。

一、研究目的

在現如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社會上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尤其對於體育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更為廣泛,那麼高等院校作為培育社會所需要的高等人才的搖籃,學生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發展的主體,所以在促進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同時,如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吸收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先進體育文化活動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學生參與性的提升,才能使體育文化管理制度及教育形式的改革、增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各方面整體素質的提升、增強體育文化活動的創新性。如何對高校體育文化管理制度的改革、轉變校園體育文化教育形式,提升大學生對體育文化滿意度,以及體育物質文化需求等問題的解決是促進大學生參與到校園體育文化中的研究,對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文化研究提出相應的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為了使研究內容更加全面,通過查閱大量關於高校體育文化知識,認真學習體育教育學,體育文化期刊等書籍,在網上收集相關大學生對參與體育文化現狀和文獻資料了解,達到充分了解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現狀,綜合所掌握的文獻資料進行歸納總結,作為寫作的依據。(2)問卷調查法。通過對高校校園走訪,對高校教師及學生進行面對面的采訪,提出關於體育教師與學生對體育文化的參與度,以及了解湖南省高校體育文化管理制度及物質文化條件的情況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3)數據統計法。對收集的數據首先用 Excel 表進行篩選統計,對各項數據進行處理和歸納,用量化的數據分析,找出潛在變數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

三、現狀與分析

(1)在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文化因素中,高校領導在管理校園文化中對體育文化管理工作相對缺失,體育管理制度體系不夠明確,對體育師資開展體育文化知識教育掌握程握,學生對於體育文化的滿意度存在差異,應引起高校領導階層對體育文化制定長遠規劃的關注與重視,體育教學師資體育文化新的認識。(2)體育文化教材及教學內容過於陳舊,部分同學對體育文化課程滿意度不高,學生缺乏參與體育文化課程的熱情,學校應對體育文化課堂創造新的組織活動氛圍,重視體育文化理論學習,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文化理論學習的興趣。(3)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活動受學生習慣影響,加強體育文化活動的宣傳,優美環境的創建等一些必要的 措施 ,還受業余時間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活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所需體育裝備所支出的比重有比較重要影響。

四、結論

(1)湖南省高校體育文化教育整體狀況較好,能掌握基本的體育文化理論知識,但體育文化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教學模式傳統單一,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熱情有待提高。(2)湖南省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較多,但活動內容不夠系統,同時體育理論知識了解需要加強,學校應大力發展學生體育文化理論知識,教師隊伍發展具有創新性的體育文化,進而吸引學生參與。

五、建議

(1)通過創新體育文化管理模式,及新型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文化活動的熱情,培養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文化的意識,弘揚體育文化精髓所在之處。(2)體育文化理論知識不容忽視,開展具有特色的體育理論知識競賽,發揮高校體育社團的組織能力,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為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文化,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體育人才。(3)加強體育文化所需的物質文化建設,提高體育場地建設的經費比重,使學生順利參與體育文化活動得到保障,使學生參與體育文化創建更好的環境條件。

猜你喜歡:

1. 大學生毛概論文範文4000字

2. 大學毛概論文3000字

3. 大學毛概論文3000字

4. 四個全面為主題的毛概論文

5. 論抗日戰爭勝利的毛概論文3000字

6. 關於文化的毛概論文3000字

4. 關於農業政策與法規的論文

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法規政策是確保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開展和有序進行的保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農業政策與法規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農業政策與法規的論文 範文 一:關於農村政策與法規 教學 方法 的思考

摘 要:學習掌握並切實貫徹實施我國農村基本政策和法律,對從事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幹部就顯得尤為重要,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巨大推動作用。

關鍵詞:農村政策與法規;教學方法;教師專業素質;教學效果

為了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業生產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維護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合法權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科學 文化 素質,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2003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公布施行,奠定了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首要地位。自2004年以來,我國連續9年將中央一號文件鎖定“三農”,並不斷出台了有關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政策與法規,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的快速穩定發展。臨夏農校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實際需求,提升為“三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不斷轉變工作思路,將單一的中專 教育 轉變為農業中專教育、成人繼續教育和農民短期培訓三位一體的辦學模式,並將《農村政策與法規》作為主要課程之一。但如何上好這門課程,讓學員在工作實際中發揮更大的主體作用,本人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 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是提高農村政策與法規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

一般來說,《農村政策與法規》的授課教師,沒有進行專門的學歷教育,或者說在大學沒有進行該專業的深造研修,而是從農業專業教師或政治專業教師中派生出的,對農業和政策的掌握與理解難免偏頗。而農村政策與法規的制定、頒布、實施和完善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多領域、多部門、多學科的一門課程。所以,要上好該課程,要求教師具備極高的專業素養。

1.1 教師要潛心學習農村政策與法規的相關知識,不斷提升專業水平。農村政策與法規不僅涉及到農學、社會學、心理學,也涉及到我國農業法、土地法、環境保護法、婚姻法及其我國農村經營體制等諸多學科領域,而且,新的 政策法規 又不斷出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廣泛學習各門學科相關知識及 其它 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到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同時,必須掌握農村政策與法規的最新動態,給學員講授最新政策,切實指導實際工作。

1.2 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與農村政策有關的師資培訓,加強交流和學習,拓寬自己的視野,不斷充實教學內容。

1.3 任課教師要在具體的工作生活中,深入農村一線,了解農業、農民、農村中對國家出台的相關農業政策的執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存在該問題的原因,尋求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方法,為農村貫徹執行政策法規提供參考和建議,以提高自身專業實踐水平。

2 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是提升農村政策與法規教學效果的有效 措施

2.1 採用參與式教學,加強師生溝通,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參與式教學的出發點是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自主創新的課堂教學,要求做到“學生積極參與,師生雙向互動”。筆者在對村幹部學員講授農村土地經營權這一章節時,根據村幹部生產 經驗 豐富,整體素質高的特點,本人大膽採用了參與式教學法。先讓學員分組討論當地農村土地的經營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學員紛紛發言。比如:一家一戶的生產規模小,勞動力生產效率低;土地條塊分割很細,農業機械很難使用;部分農民外出打工,土地撂荒,同時也有農民無地可種;城郊農村土地被強行開發修建商品房而補償很低等等,課堂氣氛非常熱烈。緊接著我趁熱打鐵又提出了問題: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答案五花八門。這時我提出了有一項政策能較好的解決這些矛盾,那就是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給學員講解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的含義、流轉方式,以及安徽省通過農村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涌現出全國種糧大戶的典型案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有所提高。更是培養了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

2.2 應用換位教學,為學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提升學員的綜合素質。換位教學法是指在特定的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臨時充當和扮演教師的角色,走上講台講課,老師坐在學生座位聽課,學生講完後,由講課學生先做 自我評價 ,然後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點評 總結 。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利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思考、自我實踐、自我激勵,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在村幹部大專班的教學中,本人選取了關於如何促進農民增收這一與學生直接相關的主題,採用了師生換位法教學,將七縣一市的學員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學員代表,通過小組討論、代表主講、大家評定、老師總結四個環節,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使本人對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村幹部帶頭致富的急切心理有更多的理解,使我對服務三農更加堅定了決心和信心。同時也發現個別村幹部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等方面存在嚴重障礙,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鍛煉和提高學員全方位的能力。參與式教學不但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挖掘學生潛能的作用,而且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展示了學員才能,加強了同學及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了學員的組織表達能力。

2.3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農業發展成果,提高學員的帶頭創新意識。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國逐步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現代農業已成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著力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強化政策、科技、設施裝備、人才和體制支撐。在講授現代農業時,採用多媒體課件,讓學員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取得的成績,講述了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要素,通過圖片展示了國內外現代農業的模式和類型,使空洞的說教變得有聲有色,激發了學員的學習熱情。作為村幹部,不但要承擔起農村政策的執行落實,也要成為現代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主力軍,更要成為推進現代農業的帶頭人。

2.4 組織開展調查研究,增強學生的使命感,提升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教學中,本人介紹了近年來中共中央關於“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讓學員了解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歷史背景,系統講述了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闡述了五個方面的要求及其內在聯系。在幹部進修班和大專班都布置了作業――根據當地實際,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過兩周的深入調查,村幹部提出了許多好思路、好辦法,而對 調研 報告 的撰寫很吃力,進修班學員倒是完成了任務但是內容大多都比較空洞,甚至只是從網上下載列印的。對此狀況本人經過反復思考,在村幹部大專班講授了調研報告的基本格式和寫作方法,並讓各縣鄉的進修幹部與該鄉村的村幹部組合結對,使宏觀政策與具體措施相結合、縣鄉規劃與農村實際相結合,撰寫出了一篇篇有骨有肉的優秀調研報告。通過這次活動,拉近了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增進了溝通,使學員發揮了專長,彌補了不足,使兩個班學員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2.5 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開闊眼界和思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民自願參加的,以農戶經營為基礎,以某一產業或產品為紐帶,以增加成員收入為目的,實行資金、技術、采購、生產、加工、銷售等互助合作經濟組織。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也是組織農民進入市場的重要措施。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既要立足當地實際,更要放眼世界發展趨勢。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新型產業,本人了解不全面不系統,就邀請省上專家開展專題講座,系統講解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內涵、特徵及其功能和類型,同時介紹了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當地開展農民合作組織建設應注意的問題。通過這次專題講座,不但讓學員清楚了怎樣去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更是為教師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

關於農業政策與法規的論文範文二:國外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摘 要:本文解析了韓國、美國和歐盟的農業政策,以期為我國農業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政策;國外;糧食安全;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F312 文獻標識碼:A

城鎮化在中國社會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國,城鎮化應該著眼以下3個問題,即發展重點為中小城市;將新生代農民工等已經在城市就業的農民視為主體;解決就業、社保、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農民工的主要關注的關鍵問題。城鎮化的推進不能以損害農業這一國民根基為前提,而應該以發展好農業為前提。因此,國家在制定相關政策,特別是農業政策上應該重點考慮到城鎮化與農業如何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何提升農業從業者的收入,如何保障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確保我國糧食供給安全問題等等。國家在制定農業政策的時候,從保障糧食安全的角度著眼,應該將重點放在價格政策、補貼政策和金融 保險 政策上。如果從改革的方面來講,應該從以下方面著眼,即深化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新經營主體的培育以及解決農業從業者日趨減少的問題。在歐美和韓國等國家,農業發展水平較高,其農業政策法規或許對我國的農業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啟示,本文將對其進行概述。

1 韓國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韓國不但依靠工業的騰飛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也實現了農業的較快發展。早在1950年,韓國就開始制定計劃推動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並加快了將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速度。韓國農業現在已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之列,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生產水平都可以同歐美農業發達國家相比較。

韓國國土面積小,且農業人口大規模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在這種情況下,實現農業現代化成為一個需急切解決的問題。韓國農業之所以能夠快速實現現代化,主要是5方面的合力造成的,即流通體系、農業科技、新村運動、農業政策和土地制度。

在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為了避免耕地分散帶來的弊端,在尊重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促使土地聯合使用。並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通過了法律來保護農地的流轉,從而為土地規模化經營奠定了基礎。韓國農業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保護本國農業,從環境政策、價格政策和生產政策入手,綜合運用補貼等手段,確立了稻米作為生產政策的最核心部分;新村運動通過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進一步激發其建設農村的積極性;在農業科技方面,60%以上的農業科技人員屬於國家政府人員,從而保證了科技隊伍的穩定性;通過建立完善的流通體系,將銷售同生產充分結合起來,保證了生產和流通效率。

應該為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性的宏觀管理;完善市場經濟,保證農村經濟的活力;確保農業科技隊伍的穩定性,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推動力。

2 美國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作為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美國的農業政策是緊跟市場的。農場主會根據相應的市場價格變化情況,以利潤最大化為指導原則,這是其農業發展的主基調。美國政府會根據其中存在的不足,出台相應政策來彌補市場的不足,主要是宏觀方面的政策調整。美國政府對於農業的調控從原先的流通領域拓展到了生產領域,這是基於美國農業巨大的生產力導致糧食生產過剩的情況。羅斯福新政開始後,美國政府開始實施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與農產品生產縮減政策。隨後開始了縮減生產金融政策,進而設立了土地銀行,為休耕土地提供補助金。這些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農產品過剩可能導致的農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從現在的效果來看,達成了宏觀調控的目的。

從1985年~1995年這段時間,美國的農業政策開始調整向農業生產的市場化。這是因為歐洲農業快速發展導致全球農產品市場的變動,而且美元開始大幅度升值,引發了其農產品競爭力下降的狀況。隨後,美國政府不斷地削減其預算支出,降低受補貼面積,讓農場主根據自身狀況與市場狀況自主調整 種植 面積與種植品種,從而增強農產品競爭力。不但如此,美國還積極開展農業方面的關稅與貿易談判,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隨後的《1990年食品、農業、資源保護和貿易法》更是繼續放鬆對生產的管控,推進了農業的市場化。從1996年以後,政府幹預農業生產進一步減少。但是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安全,開始重視農場安全,建立了一系列措施,如反周期支付與農作物平均收入選擇計劃等,並為農業災害提供救援等等,構建起來一個完善的農場安全網路。

對於農業支持的手段應該更加多元化;集中財力重點補助糧食生產;農業支持政策應該網路化和體系化,避免盲目出台政策;對於農業的支持不應該只停留在行政層次,更應該法律化,進而實現項目化。

3 歐盟農業政策法規分析

在歐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共同農業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環,雖然備受爭議,但是歐盟農業的發展成果卻是有目共睹的,其在奶製品、禽肉和糖的出口量上已經超過了美國,擺脫了主要農產品處於凈進口的不利狀態。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正在轉化重點方向,走農業與農村並重的道路,將關注焦點投向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上。《建立農產品統一市場折中協議》著眼於提升農業效率並達成農業市場穩定的目的,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在1992年共同農業政策變動中,開始強調對農業結構的調整。在《走向2020共同農業政策―應對未來糧食、自然資源和區域挑戰》中,提出在保障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進行最優化管理,進而維持農村發展的平衡。歐盟開始利用多種措施對農業支持,如價格支持、農業發展支持以及收入補貼等,並進一步提升其農產品市場的自由度。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共同農業政策放棄了原來的封閉狀態,進入到開放狀態。

必須以糧食自給為核心制定農業政策;立足於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發展多功能農業;基於多邊貿易協議框架,加大對國內糧食產業的支持力度;可以適當放棄一些低效且處於壟斷狀態的農業生產領域,來獲得農業談判的主動權;學習歐盟的雙邊合作策略。

4 總結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政策對於農業發展的走向至關重要。雖然我國農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應借鑒世界農業先進國家的經驗,汲取精華,根據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制定最合理的農業政策。

參考文獻

[1] 白文周,吳義周.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內涵及實現途徑[J].經濟問題探索,2008,5: 52-55.

[2] 蔡海龍.美國農業政策支持水平變化特點分析[J].浙江農業學報,2013,

25(5): 1124-1129.

關於農業政策與法規的論文相關 文章 :

1. 探討我國農業產業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法律對策論文

2. 中國農業貿易政策論文

3. 我國農業補貼政策分析論文

4. 農業法律論文

5. 關於新農村建設論文

5. 論文題目:民族文化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 怎麼寫

論文題目:民族文化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

(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財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創造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增強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文化的內涵,提高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為中華文化的發展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二)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和關心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成就。少數民族文化工作體系不斷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學藝術日益繁榮,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產業初具規模,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交流不斷加強。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在提高各族群眾文明素質,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戰略任務。在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困難和特殊問題。文化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比較薄弱,文化機構不夠健全,人才相對缺乏,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不強,文化遺產損毀、流失、失傳等現象比較突出,境外敵對勢力加緊進行文化滲透等。因此,必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民族團結、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高度,深刻認識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特殊重要性和緊迫性,把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採取更加切實、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著力加以推進。
二、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四)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手段,以推動文化創新為動力,以改革體制機制為保障,以滿足各族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建設與全國文化建設、與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建設、與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協調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貢獻。
(五)基本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既要繼承、保護、弘揚少數民族文化,又要推動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加強交流、和諧發展。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把握規律性,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改革創新,不斷解放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生產力。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生產更多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促進少數民族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各族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斷完善扶持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六)目標任務。到2020年,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相對完備,覆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主要指標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少數民族群眾讀書看報難、收聽收看廣播影視難、開展文化活動難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和弘揚。實施一批重大文化項目和工程,推出一批體現民族特色、反映時代精神、具有很高藝術水準的文化藝術精品,創作生產更多更好適應各族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文化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科學有效的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服務運行機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規更臻完備,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務職能顯著增強。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健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格局更加合理。少數民族文化對外交流邁出重大步伐,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三、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政策措施
(七)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民族地區縣級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建設,保障民族地區基層文化設施有效運轉。地廣人稀的民族地區配備流動文化服務車和相關設備,建設和完善流動服務網路。大力推進數字和網路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應用和普及,形成實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國家實施各項重大文化工程時,切實加大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傾斜力度。
(八)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新聞出版事業。加大對民族類新聞媒體的扶持力度,加快設備和技術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傳播能力,擴大覆蓋面和受益面。對涉及少數民族事務的重大宣傳報道活動、少數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項目,給予重點扶持。逐步實現向少數民族群眾和民族地區基層單位免費贈閱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普及科學文化技術知識的圖書、報刊和音像製品等出版物。加強少數民族語文翻譯出版工作,逐步提高優秀漢文、外文出版物和優秀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物雙向翻譯出版的數量和質量。扶持民族類重點新聞網站建設,支持少數民族文字網站和新興傳播載體有序發展,加強管理和引導。少數民族出版事業屬公益性文化事業,中央和地方財政要加大對納入公益性出版單位的少數民族出版社的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對少數民族文字出版的財政補貼。
(九)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廣播影視事業。鞏固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建設成果,擴大民族地區廣播影視覆蓋面,對設施維護進行適當補助,確保長期通、安全通。提高少數民族語言廣播影視節目製作能力,加強優秀廣播影視作品少數民族語言譯制工作。提高民族地區電台、電視台少數民族語言節目自辦率,改善民族地區尤其是邊遠農牧區電影放映條件,增加播放內容和時間。推出內容更加新穎、形式更加多樣、數量更加豐富的少數民族廣播影視作品,更好地滿足各族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
(十)加大對少數民族文藝院團和博物館建設扶持力度。重點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少數民族文藝院團建設,積極鼓勵少數民族文藝院團發展。扶持民族自治地方重點民族博物館或民俗博物館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各類民族博物館。民族自治地方的綜合博物館要突出少數民族特色,適當設立少數民族文物展覽室、陳列室。加強少數民族文物徵集工作,改善館藏少數民族文物保存條件,做好少數民族文物鑒定、定級工作,提升管理、研究和展示服務水平。
(十一)大力開展群眾性少數民族文化活動。鼓勵舉辦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和體育活動,支持基層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少數民族傳統節慶、文化活動,加強指導和管理。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發揮各族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努力探索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進一步辦好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和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十二)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結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開展少數民族文化遺產調查登記工作,對瀕危少數民族重要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加大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力度,加快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數字化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強人口較少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扶持少數民族古籍搶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譯、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實現少數民族古籍的科學管理和有效保護。加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工作,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予以重點傾斜,推進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大對列入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力度。積極開展少數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工作,有計劃地進行整體性動態保護。加強保護具有濃郁傳統文化特色的少數民族建築、村寨。
(十三)尊重、繼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尊重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國家保障各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鼓勵各民族公民互相尊重、互相學習語言文字。尊重語言文字發展規律,推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和信息處理工作。在有利於社會發展和民族進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飲食習慣、衣著服飾、建築風格、生產方式、技術技藝、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節日風俗等,得到切實尊重、保護和傳承。加強對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形勢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特點和規律研究,不斷開辟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推進和諧文化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十四)大力推動少數民族文化創新。促進現代技術和手段在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中的應用,鼓勵具有民族特色和時代氣息的優秀文化作品創作,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產品數量和質量。加大對少數民族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有影響的少數民族文學、戲曲、影視、音樂等文化藝術品牌。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要進一步向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傾斜。國家各級各類文化獎項,少數民族文化作品獲獎應占合理比重,對優秀少數民族文化作品及有突出貢獻的文化工作者給予獎勵和表彰,進一步激發少數民族文化創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十五)積極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把握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特點和規律,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培育文化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產和服務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優勢,鼓勵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多樣化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與教育、科技、信息、體育、旅遊、休閑等領域聯動發展。確定重點發展的文化產業門類,推出一批具有戰略性、引導性和帶動性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一批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在重點領域取得跨越式發展。
(十六)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文化建設。支持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新聞出版業發展,增加公共文化產品特別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文化產品有效供給。進一步提高邊疆民族地區廣播電視覆蓋率和影響力。發揮邊疆少數民族人文優勢,加強與周邊國家文化交流,促進和諧周邊環境建設。加強邊疆民族地區文化產品進出口市場監管,清除各類非法印刷品,加強衛星接收設施監督管理工作,防止非法盜版、接收、傳播境外廣播電視節目,有效防範境外敵對勢力文化滲透活動,維護邊疆地區文化安全。
(十七)努力推進少數民族文化對外交流。切實增加少數民族文化在國家對外文化交流中的比重。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參與中外互辦文化年和在國外舉辦的中國文化節、文化周、藝術周、電影周、電視周、文物展、博覽會以及各類演出、展覽等,促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格局。打造一批少數民族文化對外交流精品,鞏固少數民族文化對外交流已有品牌,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文化國際影響力。大力推動少數民族文化與海外華人華僑、台灣同胞、港澳同胞的交流,增強中華文化的認同感,為促進國家和平統一服務。
四、完善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十八)完善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政策法規。加強少數民族文化立法工作,適時研究制訂有關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和完善從事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政策和資質認證、機構和團體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標准和辦法。研究、制定或修訂有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政策法規時,要充分考慮少數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增加專條專款加以明確。推動國家扶持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少數民族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少數民族文化建設,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十九)深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機制改革。實行公益性事業與經營性業務分類管理,對公益性事業單位實行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制度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引入競爭機制,採取政府招標、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形式,對重要少數民族文化產品、重大公共文化項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動給予扶持。支持少數民族文化單位按照有關規定轉企改制,在一定期限內給予財政、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做好勞動人事、社會保障的政策銜接,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的原則制定相關政策。
(二十)加強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經費保障,加大政府對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投入。中央和省級財政在安排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和宣傳文化發展相關經費時,逐步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支持力度。繼續實行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二十一)加大少數民族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的少數民族文化工作者隊伍,營造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境,著力培養一大批藝術拔尖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積極保護和扶持少數民族優秀民間藝人和瀕危文化項目傳承人,對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突出貢獻的傳承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搶救瀕危文化,推動相關學科建設,培養瀕危文化傳承人。
五、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領導
(二十二)切實把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少數民族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調查研究,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做出部署,狠抓落實。關心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工作部門和單位的建設,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困難和特殊問題,充分調動和有效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二十三)推動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政府統籌協調、業務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格局。各有關部門編制規劃、部署工作,要把少數民族文化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加大支持力度,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加強輿論宣傳,營造有利於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發展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開創少數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6. 文化產業管理都寫什麼課程論文設計啊

文化產業管理課程論文設計:這些方面的畢竟好寫,徽州文化信息資源的保護管理與開發利用研究,隨州市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研究。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文化產業管理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文化理論、產業管理、文化創新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文化產業管理相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影視傳媒類企業:製片管理、影視發行、傳媒運作; 政府、事業單位:文化產業管理、文化遺產保護、文化交流。

考研方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學)。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定義:

文化產業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學、經濟學、文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文化旅遊、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物遺產、工藝美術、體育娛樂、動漫音樂等多個領域,探討文化產業中企業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進行文化經營管理等。例如:電影、電視劇的製片、發行,圖書、報刊的印刷、銷售等。

課程體系:《網路廣告學》、《影視劇製片管理》、《財務與會計》、《藝術品經營管理》、《電影製作與發行》、《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廣播電視經營管理》、《現代傳媒策劃與運作》、《廣電節目產制管理》、《文化產業經濟學》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文化經紀、文化旅遊、影視製片管理。

7. 如何實施文化強國戰略請寫一遍1000字的論文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看成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並把它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使其滲透進思想理論、文化教育、文學藝術、新聞出版等各個領域,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鞏固,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使社會主義榮辱觀日益成為人們言行的自覺規范。

要切實搞好宣傳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以科學理論武裝人、大力繁榮發展人文哲學社會科學,充分發揮其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資政育人、服務社會的功能;以正確輿論引導人,使各種新興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協調、相映成輝,報道真理、揭示真相、穩定社會、凝聚人心、弘揚正氣;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優秀作品鼓舞人,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激發文化創作生產活力,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創作生產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發揮文化引領風尚、陶冶情操、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要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弘揚主旋律、深入調查研究的前提下,按照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分類別、區別對待的原則,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擴大文化消費。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不斷開辟文化產業的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要高度重視文化傳媒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不斷加大對文化傳播平台、載體、產業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佔領科技制高點,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和競爭力,不斷擴大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要提高國際戰略的謀劃水平,搞好中國國家形象的設計,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並制定切實可行的貫徹落實的措施。通過對策研究、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行業教育,使熱愛祖國、勤勞勇敢、深謀遠慮、獨立自強、正直守信、尊重人權、文明友好、熱愛和平、崇尚和諧等優秀品格成為中國形象的指代詞。

要制定文化軟實力發展的總體規劃。不斷深化對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內外環境的認識,不斷加強文化軟實力發展對策研究,要圍繞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和國際外交戰略的需求,部署重大攻關課題,及時組織力量推進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並從戰略層面、組織層面、學術層面、管理層面、技術層面、操作層面等全方位加強文化軟實力人才隊伍建設。

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文化屬於上層建築,只有經濟蓬勃發展,才能為之提供充足的資金,以便更好地建設隊伍、開展研究、更新平台、提升科技水平、增強和擴大影響力;只有各項政策都能代表中國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維護中國社會和諧穩定,才能使中國文化的理論主張、理想信念、核心價值、體制機制、法律法規、精神宣傳為大多數人所認同、所歡迎。

要把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堅持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統籌兼顧的方法,協調文化建設內部的各個環節、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使文化發展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黨的建設、國防建設、生態建設相協調

8. 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及其內涵價值論文

文化 是民族的血脈,是國家的靈魂,文化強國戰略就是通過發展國家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來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及其內涵價值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及其內涵價值篇1
文化戰略是指國家通過發展文化產業,擴大文化市場和文化消費,造就文化人才,使文化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實現國家經濟、社會、 教育 、科技、生態與文化的和諧發展,形成國家的文化品牌,提升國家的文化輻射力、傳承力、創新力、支撐力、競爭力等,增強國家文化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提高人民的綜合素質。文化強國是指一個國家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市場、文化消費和文化人才的綜合實力居於國際的第一方陣。文化強國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強國對公民素質的影響

科學文化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包括良好的教育素質、科學素質、文化素質。科學文化的力量,越來越深刻地成為改造世界、推動國家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通過文化強國建設,使國家公民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現代文明行為方式是文化強國的最首要特徵, 也是文化強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在是否擁有科學文化力量,以及多大程度上擁有科學文化力量。 人民必備的文明行為能力是文化強國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民如果都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傳承家庭美德、崇尚職業道德、升華個人品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那麼就很容易樹立起良好的國家整體形象。

二、公共文化的建設

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縣級重點文化設施建設,促進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數字文化建設工程,促進數字 網路技術 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應用。完善的文化活動信息發布機制,健全的文化新聞發布制度。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和運行機制。政府職能轉變,由辦文化到管理文化轉變為治理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務上來。滿足實際需要的公共文化產品,建立公益性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公示制度,建立經營性文化場館的優惠服務制度探索建立對高雅藝術演出活動的票價補貼機制。健全的公共文化資金保障體系。堅定的公共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和基金保障,明確的政策、法規保障,完善的公益性文化事業資金籌措引導機制。

三、文化強國對國家形象的影響

國家形象傳播是由國家形象傳播者包括國家各級政府、企業、居民等推動,通過國家符號的選擇來傳遞國家理念,以吸引國內外公眾的行為過程。國家形象傳播力是指一個國家通過形象推廣、宣傳公關、媒體傳播、企業誠信、文化交流、公民行為素質等各種傳播 渠道 來影響人們對這些內部諸要素的總和以及各要素之於國內外人們的總體印象和感受,從而累積或改變人們對一個國家印象的能力。文化強國的國家形象傳播力能夠讓人們看出這個國家的風格、特色以及文化特點,增加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和理解,並能夠產生文化和情感上的認同和共鳴。

四、國家歷史文化的傳承

國家文化傳承是文化強國的責任和使命,增強國家文化傳承力是國家各級政府和人民義不容辭的義務。國家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保護工作機制完善有效,國家文物資料庫動態管理系統完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及時到位,文物保護手段和方式現代科技含量較高,物質文化遺產在安全保護的前提下得到充分利用。非物質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形成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完善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措施 。 傳統文化 在揚棄中得到弘揚和創新,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國學被大力重視和提倡,國學熱成為時尚,國家內涌現出一大批國學大師和傳承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開發創新發展的時代理念的得到了極大地弘揚。隨著各種文化事業的發展,各地區的圖書館,文化館,展覽館都在積極做好宣傳工作,把我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展現給每一個人,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了大家對文化意識的認同,營造出最為良好的文化遺產保護氛圍。

五、文化強國的創新力

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建設最大的推動力就是不斷創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同時也讓文化生產力得到解放和發展,這也是建設先進文化理念,繁榮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增強本國文化軟實力的最有效措施。先進的文化發展需要各種相應文化機制的建立和健全,更需要文化思想的不斷創新,也需要文化形式的多元化和文化環境的新鮮化。在文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遵循政企分開的原則,由政府領導部門牽頭帶動社會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健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體制機制,實行新聞發布制度,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完善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建立法人治理機制;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有較強的尊重創新、鼓勵創新、主動創新和保護創新的意識;完整的系統的文化強國戰略;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是文化的吸引力、號召力、凝聚力、輻射力的源泉;濃厚的文化創新環境。文化創新力是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與影響力。先進文化創新力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活力所在,在當今以科技競爭為核心的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經濟能否保持較快發展,能否保持可持續發展,主要取決於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產品的研發能力、文化產業的創意能力。

六、文化強國的品牌競爭力

文化品牌的建立是文化強國的一項重要內容,文化品牌一旦建立起來可以在市場經濟運作中獲得豐厚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利潤,並且在市場發展中率先獲得獨占性。文化品牌效應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對文化強國建設至關重要,能夠增強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影響力,能夠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機遇,吸引投資,推動旅遊。文化強國要形成一批代表國家形象、具有國家特色的文化品牌,要創立適合國內外人民需求的文化品牌,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富有創意的挖掘和提煉,開發深受人民喜愛、市場佔有率高的文化品牌產品,滿足不同群體、不同國家的文化需求。

七、文化人才創造力

人才資源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一個國家、民族、社會的興旺發達,關鍵在人才。無論是發展文化事業還是文化產業,一方面要靠資源,另一方面要靠文化人才,兩者缺一不可,但在這二者中, 起決定作用的是文化人才,尤其是能夠提供文化創意的文化人才。繁榮和發展國家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根本途徑就要培養一大批素質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文化行政管理、文化經營管理和文化藝術專業方面的專門人才。文化人才是具有良好的內在文化素質,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不斷努力取得創造性文化成果,並對人類的文化發展產生影響的人。文化人才的內在文化素質是其特有的認識文化現象、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和進行文化創造的知識和能力,體現了文化創新的特質。創造性文化成果是文化人才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進行的文化傳承、生產、經營、管理、創新等。
文化強國的戰略論文篇2:《淺談文化強國視域下的國文教育》
當代大學生在傳統道德文化強國的視域下應該更為積極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合格的高校學生,學習大學國文課程不僅是審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精神層面的成長。

一、何謂大學國文

國文是建立在國學大的背景下展開的。廣義的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狹義的國學是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國文是指本國的語言文學作品,民國時期的國文就是現在所說的語文科目。“國文”顧名思義,堂堂一國之文,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的文明之根,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喚起的是我們意識深處對自己國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依賴感。需要說明的是,1949年之前,“語文”被稱作“國文”。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國文課的學習更強調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現代語文的學習則更強調功能、更強調應試,進而忽略了原有的本族文化意蘊的深刻內涵。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國學”就是指根植於中華大地的、以儒家思想為主幹的中國文化精粹,它是我們民族精神成長發育的基石,也是一個國民尤其是大學生應該接受的 基本素養 。然而,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網路化帶來的文化多元現象,弱化了我們對“國學”的傳承。而大學的人文素質課應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傳承文化的重大使命,作為教師更應該正確引導學生們汲取國學瑰寶中人文素養的精華,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大學國文教育現狀

(一)主動學習意識不足

當下主流意識是功利的,從而忽略了人文素質課基礎課的學習,當代大學生普遍認為專業課才是自己立足社會的基本,忽視了寫作、演講、 面試 的能力。這些綜合能力才是一名合格大學生 畢業 的立足之本。現在的學生書寫能力不及高中水平,錯字處處可見,表達能力欠佳,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喚醒他們對國文學習的主動意識。

(二)國文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功利社會的背景下,大多數人重物質不重精神,這是社會大背景下的原因。中國文化的精神風貌不再像古代受到重視,儒學之風在物質世界極大豐富的今天已經儼然被削弱。大家之所以喜歡陳曉旭版的《紅樓夢》,封其為經典,不僅僅是因為劇組演員的敬業。在當年拍攝伊始,他們就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培訓,學習其中的文化課,使演員被知識熏陶,慢慢融入其中。然而,在當下急功近利的社會,鮮有劇組會花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在拍攝的前期准備過程當中,大多數人都把預期效益、投資費用看得很重,從而忽視了當中蘊含的文化綱常。當代高校學生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考試課的學習,忽視考查課和人文素質課的學習,歸根結底是因為追求學分的功利心。從而忽視了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忽視了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學科外部的關聯性。當今學生更注重學分,忽略了需要學習相應的文化,夯實自己的學習能力,最後達到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的目的。

(三)相關表現

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本國歷史的地位在一片“振興國學”的呼喊聲中卻仍在下降,這種巨大的反差不能不使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感到憂心。出於這種對弘揚母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感,我們高校老師更應該自己以身作則把母語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各個高校更應該加強基礎學科建設,而不是任意刪改覺得“沒有用”的學科,著力把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聯系,使學生更能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

大學國文課程設置的走向究竟需要強調人文性、強調工具性、強調審美性、強調適用性,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現代大學里開設了很多通識課程,很多都有提高人文素質的作用,但通過提高駕馭母語、品味母語的能力來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課程恐怕非大學語文莫屬了,所以大學語文課程應是集工具性與人文性於一體、通過學習品味語言來提升學生精神境界和終極關懷的一門通識教育課程。倘若脫離了工具性,便失去了這門課程的基礎;倘若脫離了人文性,便失去了這門課程的方向,而大學,則更強調人文性。母語水平和人文素養是大學語文課的兩大支點。所以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強調文化元典和文學經典的結合,以及知識性、審美性、趣味性的結合。

三、大學國文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語言規范性

語言文字應放在大背景下考量,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使得創造的文明得以繼承。語言的產生與發展是對社會主流意識的肯定,比如“點贊”“給力”,新詞彙的產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得以流傳和發揚。外國語的大量深入,提醒我們注重本族語的文化傾向性。對語言文字要有責任意識,使其健康發展。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推廣普通話,寫規范漢字。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要將其落實到每一節課中,支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豐富和發展。在尊重方言的同時,推廣普通話,維護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建設和諧的社會。

(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口語的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在當今社會立足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經濟發展的現在能夠迅速地抓住機會,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試金石。口語表達的基礎又是語文能力學習的外在表現。高校畢業生應具備基本的演講能力及面試能力。不善言談和不善表達的話,就很容易給人留下能力不高和思想匱乏的印象。這樣的人不管處在哪一個社會層面,也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輕松地進行 人際交往 ,也不會得到足夠的器重和賞識。要想擺脫這種不利的境地,就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語言成為架通事業成功的橋梁,讓語言成為連接自己和他人的紐帶。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繫到一個人立世和處事的成敗。因而高校大學生應通過國文類的課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增強語言方面的自信力。

(三)增強教育品德功能

人品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學校和老師有責任和義務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韓愈在《師說》中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把傳道、做人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知識的傳授。巴金勉勵後輩“說話要說真話,做人要做好人”。先賢的眾多論述,都強調了做人的重要性。誠然,不做好人,就不會說真話;不會做人,“努力學習”就失去了方向,甚至會起相反的作用。孔子也講“不學禮,無以立”。待人以禮,待君以禮“君命召,不俟駕行矣”(《鄉黨》)。在大學里學知識固然重要,修習人品更重要。比如清華大學學生硫酸潑熊事件、復旦大學學生投毒事件,這些血淋淋的事實都在提醒我們,學生應該以德為本,德育是首要。尤其是高校教師更應該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培養學生的品德。從每一句話、從每一節課、每一個學期做起。

(四)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綱常

世人一講到儒,馬上就會聯想到孔子、孟子,因此很多人便想當然地認為,“儒”是從孔子那時才有的,“儒”都是孔子、孟子那樣的人,他們胸懷天下、知識廣博、講究仁義。其實這些都是誤解。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儒”,他們的流品非常復雜,有“君子之儒”,也有“小人之儒”。孔子常常教導自己的弟子要做“君子之儒”,而不是“小人之儒”。後來經過孔子的不斷努力,把那些“古儒”改造成“新儒”,這就是思想史上講的“儒家”。歷朝歷代也把這種儒家思想延續至今。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儒”為“柔也,術士之稱”。“儒”為什麼會有“柔”的意思呢?我們分析,這可能與以下兩點有關:一是“儒”源於東夷,而東夷諸族柔遜多禮;二是初期的“儒”多是有學問、有本事的公族,亦即讀書人,而讀書人大多性情柔遜。

從漢字的結構看,“儒”字從“人”從“需”。“需”的本義是密雲在上,雨要下而未下的樣子,因此“需”字有辦事不堅決果斷、性格柔弱的意思。凡是從“需”的字,常常都有柔弱是意思,如“孺”“孺”“糯”。許慎所講的“術”,有時並非泛指所有的雜術,而是專指所謂術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這六藝。那麼他講的“術士”,也可以專指熟悉六藝的讀書人,他們都是幫助諸侯用六藝教育人民的人,都是人民教師,當教師時間長了,自然有股文弱之氣,所以被他們成為“儒”。儒家學說主要內容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和自身修養。

無論是孔子講做人的道理,抑或是孟子講政治,都以“仁”字為出發點,做人到治國,仁愛之心一脈相承,這就是孔孟思想“仁”的核心。他們的重點是人,也就是指人的心性和品德,因此孔子和孟子從始至終都非常重視人格修養。儒家思想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文化綱常和道德的最高標准。實施國學教育就是要充分發揮高中語文教學的自身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積淀國學底蘊,大幅度提高人文素養,將對社會公德、各種公約、 規章制度 、行為規范的被動遵守轉變為一種自覺意識、自覺行為,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

大學需要更多地培養應用型人才,德才兼備才是培養的首要任務,是重中之重。在大學國文意識形態下,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德育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應用型技術大學的崛起勢在必行,由此,更要構建出一套合理的 教學 方法 ,以適應這種人才培養模式。
文化強國的戰略論文篇3:《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中國共產黨一直都重視文化的發展,重視用先進文化來武裝全黨、引領社會,在我國幾千年的文化長河中,中華民族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優秀的華夏文化,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獻,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是中華民族進步的精神力量以及重要保證和支持,不僅開辟了中華文化走向復興的光明前景,而且推動了社會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

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提出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越來越重視文化的作用,對它的認識程度也越來越深。對於“文化強國戰略”這個問題的提出並不是一舉成功的,相反,它是我們黨在經歷了幾十多年的辛苦探索,不斷深化對文化的認識後,才最終形成和提出的。

2002年11月,黨的召開。這次大會非常明確地提出了對於文化事業發展的任務以及部署,這是我們國家的文化體制改革步入嶄新的歷史階段的標志。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擁有全局性的重要戰略地位和作用。

2007年10月,黨的 報告 具體闡述了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戰略地位,在如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繁榮這一問題上,提出了重要的指示和要求。

2011年10月,黨的全會,通過對目前形勢的分析,實事求是地 總結 了我國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的 經驗 教訓。會上提到,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對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行高度的培養,增強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我們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不僅要做到文化自覺,更要做到文化自信,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而奮斗。這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歷史規律,也體現了在先進文化發展這一問題上,黨的執政能力作用的發揮,更彰顯了中共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性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時代條件下,作出的滿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有利於我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深刻認識文化的作用和地位,使我們更加自覺地自發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奮斗,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前進。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在全國人民面前許下的承諾。從黨的十八大為起,我們國家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提高,而且要讓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豐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是增強文化軟實力。億萬中華兒女不懈追求的光榮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它重要的精神支撐是文化的繁榮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我們黨是一個有著文化自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於文化建設,歷來都高度重視。堅持文化的前進方向、團結奮鬥力量,用先進的文化來引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以新的文化視覺、新的文化成果來推動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不管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文化改革發展都要加快步伐,時刻牢記文化建設的任務,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三、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途徑

為了文化的發展,為了提高我們國家的實力,必須要在馬克思主義的帶領下,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實踐,弘揚我國優秀文化,以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目標,促使文化建設步入一個新的台階。實現這樣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必須選擇科學的文化發展途徑。

1.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關鍵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

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最關鍵的一點是增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要使文化生產力得到不斷的解放和發展,使文化體制不斷得到深化和改革,不僅要創造學術民主,還要發揚藝術民主,激發全民族的活力,確保人民的基本的文化權益,提高廣大人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讓中華文化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各民族文化之間,應形成各具特色、和而不同、互融共存、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的增強,將為文化強國提供強勁的原動力,使文化持續大發展大繁榮,促進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

2.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發展道路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系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和人民的幸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加快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對於文化強國的建立,不僅僅是要堅持正確的道路,要知道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必須做好充分准備,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3.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必須提高黨的領導能力

對於文化強國的建設,堅持黨的領導是前提,要提高黨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引領能力。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文化才能夠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環境並與之相協調,使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得到體現。作為執政黨,如果不加強自身的文化建設,就不能領導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黨。所以,為了文化的發展,必須提高黨的引領能力,以此來保證文化強國的建設。

四、結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文化強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奮斗目標,在各個方面都不能鬆懈,面對的挑戰還很多。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質,鼓勵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投身文化建設上來,學習和借鑒那些優秀的文明成果,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猜你喜歡:

1. 中國夢的文化精神:強國夢 文明夢 幸福夢

2.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全文)讀後感

3. 全民閱讀2017倡議書

4. 2017年學習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

9. 幼兒園教育相關法規與政策論文怎麼寫

幼師清楚的了解幼兒園 政策法規 知識,有助於指導幼兒園教師正確地運用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依法施教,依法維護自己和 兒童 的合法權益。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幼兒園 教育 法規與政策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育法規與政策論文篇一:《關於開設“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的必要性及課程建設研究》
摘 要:本文根據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現狀對開設《幼兒園政策法規》的必要性及相關課程建設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幼兒;政策;法規

近年來,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浙江溫嶺市某幼兒園教師,將數張虐待兒童的照片(包括扔兒童進垃圾桶、強迫男童親吻女童或男童、強迫男童露陰、提拽男童的耳朵懸空等)傳給網友;山西幼兒園一名老師因幼兒不會做一道數學題,在幾分鍾內對幼兒狂扇幾十個耳光。事件發生後,這些幼兒園教師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觸犯了法律。由此可見,幼兒園教師的法律意識極其淡薄。

為什麼幼兒園教師的法律法規意識如此淡薄?我們應如何加強?筆者進行了以下思考。

一、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現狀

我國學前教育相比 其它 類別的教育發展相對滯後,入園難、入園貴、師資水平不高、"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等問題成為影響學前教育良性發展的大問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審時度勢,相繼出台關於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文件,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也陸續制定了學前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和 實施方案 ,大力興辦幼兒園。這些政策的出台使學前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給學前教育帶來了廣闊的就業機會和需求,以黑龍江省為例,在未來3年內將建成1200所公辦幼兒園,按每個幼兒園配備教師30人計算,1200所幼兒園需要新增幼兒園教師36000人,再加之現有幼兒園教師的新老更換,幼兒園教師需求量將會更大。

幼兒園教師的剛性需求,給學前教育專業帶來了就業機會和生源,原本沒有開辦學前教育專業的高職高專類院校,為了搶占生源,紛紛開設學前教育專業,但是這些院校大多缺少辦學 經驗 ,師資隊伍良莠不齊,課程設置不合理,過多的重視對傳統幼兒教師從教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忽視對幼兒園政策法規、師德師風的培養。

二、幼兒園教師掌握政策法規的必要性

1、國家政策要求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要求"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應"尊重幼兒人格,維護幼兒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應正確"了解關於幼兒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 幼兒園教師需要了解我國已經頒布的教育法規,特別需要熟知與學前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

2、幼兒園辦園需求

在公辦幼兒園數量、規模有限的情況下,國家大力支持興辦民辦、私立幼兒園,並鼓勵大學生創業。政策、方針等文件從幼兒園編班、安全管理、衛生保健、教育、園舍、設備、工作人員、管理等方面介紹幼兒園辦園、管理等知識。法律法規等文件便於園長、教師了解幼兒的法律權利、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法律關系、幼兒園與幼兒之間的法律關系、幼兒園常見事故及法律責任、幼兒園教職員的法律權利和義務、幼兒園日常管理中的法律問題、幼兒園法律糾紛的應對等問題。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開辦幼兒園、規范幼兒園管理、處理幼兒園一些常見法律問題提供相關依據。

3、幼兒園教師對政策法規的領會不深入

我國的幼兒園教師大多學歷層次較低,對幼兒園政策法規知識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她們對國家下發的政策、意見和綱領,只是照搬照抄,停留在表層階段,沒有真正領會文件的精神。以《指南》的貫徹為例,我們的幼兒園教師和專業學生能夠將《指南》的某條目標熟記心中,並將《指南》每一條目標轉化為教學內容,但不能挖掘出深層次的教育內容,挖掘其中隱含的。

三、課程建設

幼兒園政策法規知識有助於指導幼兒園教師正確地運用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規依法施教,依法維護自己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有助於幼兒園教師按照國家有關幼兒教育具體標准和指導性文件,結合幼兒身心特點,科學施教。

對於政策法規的教育,不能只局限於幼兒園,而要擴展到在校學生,在校生政策法規的全面學習與解析,對於未來領會、貫徹和實施推廣政策法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並且也能減少用人單位再次培訓的費用和精力。

1、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理解現行學前教育政策、法規及基本理論知識,能夠初步運用法律武器解決教育活動中出現的法律問題,為依法治教奠定基礎。能力目標:使學生較系統地了解有關幼兒園的舉辦、工作人員條件、經費、教育、衛生保健、園舍與設備、家庭與社區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具有運用法律武器正確處理幼兒園出現的有關法律問題和按照政策法規的要求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素質目標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做一個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兒教師。

2、課程內容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兒童權利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幼兒園管理條例》、《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2010-2020年)》等政策法規為依據,編寫了符合幼兒園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幼兒園的舉辦、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幼兒園的經費和資產、幼兒園的園舍和設備設施、幼兒園的衛生保健與安全工作、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幼兒園管理共計八個章節的《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校本教材。

3、課程 教學 方法

本課程主要採用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能力訓練等方法進行教學。

4、課程評價

採用多元的學業評價方式。一是學業成績權重分配更突出平時成績的比重。平時成績50%,期末考試50%;二是平時成績考核內容多樣。課堂表現10%、小組合作10%、作業20%、筆記10%;三是考試形式以開卷的案例分析形式組織開展。

參考文獻:

[1]周天樞.幼兒園100個法律問題[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2010.

[2]龐麗娟,劉占蘭.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解讀(試行)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幼兒園教育法規與政策論文篇二:《專科學前教育專業“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
[摘要]“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是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理論課,它的建設水平影響著未來幼兒教師的素質水平。 文章 根據當前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要求、教師的政策水平低及法律意識淡漠的現實情況,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四個方面提出改革的具體 措施 。

[關鍵詞]專科學校 學前教育 幼兒園政策法規 課程建設

[作者簡介]沈躍珊(1967- ),男,黑龍江林口人,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一、改革“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的必要性

專科層次的幼兒教師是介於本科以上層次的研究型與中等專業層次的技能型教師之間,兼具研究能力與較強從教技能的幼兒園教師。而培養專科層次幼兒教師的學校大多又是近幾年在原有的中等幼兒師范學校基礎上升格而成的,這些院校在課程建設上還不夠成熟,學科建設還不夠完整。在已開設的各門課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專科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也應該重新審視,加以完善。對“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1.當前課程建設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包括課程選擇內容相對滯後、課程實施方法缺少創新、課程評價方式單一等諸多問題。目前,課程教學的普遍情況是:遵循著固定的教材和確定的教學內容,難以讓學生在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相關政策法規;學校一般都將其作為典型的理論課進行組織教學;課時分配相對較少;評價方式或採用筆答考試,或採用簡單的考查方式,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2.提高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水平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的要求。國家制定的幼兒教師62條專業標准中,有關政策法規的要求就有2條,它們分別是:《專業標准》第二部分基本內容“職業理解與認識”領域中的“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幼兒發展知識”領域中的“了解關於幼兒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

3.幼兒園教師的政策法規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漠導致幼兒教育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因幼兒園教師法律意識的淡漠導致教師暴力對待幼兒事件屢次發生;因教師政策法規水平低和自身業務素質差導致對幼兒教育政策的基本思想理解偏頗,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甚至於教育活動不僅不利於幼兒的發展,卻是有害於其健康發展。

基於以上三個理由,對現行的“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必須從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實施的模式、課程效果的評價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將其建設成目標更准確、內容更全新、方法更科學、評價更有效的一門課程。

二、課程目標的確定:彰顯培養法治意識與對未來工作的指導性

課程目標要體現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要求,針對學生的特點與個性發展、社會需求、科學發展而制定。新課程改革又將課程目標確定為“三維目標”。第一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意指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基本技能;第二維目標(過程與方法)的“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與交往體驗,“方法”指基本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維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指學習興趣、 學習態度 、人生態度以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學前專業課程採用以上三個維度確定課程目標,對於學生未來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三個維度目標具有前瞻與引導意義。

“幼兒園政策法規”是一門幫助學生形成依法治教意識和指導學生未來工作的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課程。課程具體目標確定為:(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與掌握有關幼兒園的舉辦、工作人員、經費、教育、衛生保健、園舍與設備、家庭與社區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與法規方面的知識。能運用國家的政策、法律與法規指導自己的幼兒教育工作,運用相關知識正確處理幼兒園出現的有關教育、安全、健康、經費、用人、法律糾紛等方面的問題。(2)過程與方法目標:正確理解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案例,並學會通過合作、研討等方式,運用幼兒園政策法規知識去分析、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善於多 渠道 收集有關幼兒園的政策法規。(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國家政策、法規習慣的養成;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做一個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兒教師。

三、課程內容的選擇:突出實用與適時更新的特點

經驗中心課程理論認為課程內容應該以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基礎編制,課程的核心不應是學科內容和結構,而應體現學生的發展;課程的內容不應是完全預定的,而應隨著學生變化而改變。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政策意識和法律觀念,掌握有利於指導未來幼兒教育工作的相關政策法規知識,使學生發展成為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識強、依法施教的幼兒教師。依據這一核心思想,該課程內容的選擇,應突出如下特點:

1.選擇對未來工作最具指導性的內容。我國當前乃至今後更長一段時間內,政府與社會力量共同辦幼兒教育的形勢不會改變,因此,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培養出來的幼兒教師必將會成為社會力量辦園的主力軍。本課程內容的選擇是把學生放在未來普通幼兒教師和幼兒園舉辦者雙重位置上來考慮的,為了讓學生將來能夠依政策、按法律要求去做好幼兒教師、辦好幼兒園,課程相關政策法規知識的選擇更加突出對未來工作的指導性,主要選擇幼兒園的舉辦、工作人員、經費與資產、教育工作、衛生保健工作、園舍與設備、家庭與社區工作、管理工作等多方面內容。

2.設置開放性的課程內容體系架構。從上面選擇的基本內容可以看出,課程不是以某一部或某幾部、或全部政策法規文件為課程內容,而是將幼兒園的舉辦、工作人員、經費與資產、教育工作、衛生保健工作、園舍與設備、家庭與社區工作、管理工作這八個方面作為基本的知識架構。具體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內容可根據知識架構的需要作必要的充實與刪減,不追求每部政策法規文件的完整性。

3.適時更新課程內容。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建立是一個動態的、變化與發展的過程,新的內容不斷出台,按照政策法規課程開放的知識體系架構可適時將新的政策、法律、法規內容補充進來。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規都可以及時補充到課程之中。

四、課程實施的模式:體現知識運用、探究與合作學習的理念

本課程採用課上課下相結合、突出運用與探究的“六步合作學習模式”。

1.典型案例引入。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具有典型意義幼兒園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案例,設計能夠突出本教學內容的認知、應用與探究的問題,指導學生本堂課學習活動。通過典型案例的選擇、恰當問題的設計指導學生學習,來體現教師與全體學生的首次合作。

2.提供學習材料或材料獲取途徑。教師通過與學生的首次合作,讓學生了解學習任務,明確將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為了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問題,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通過指明本堂課學習的教材內容或講義內容,為學生提供較完整的學習材料,亦或提供能夠獲取相關內容的網路環境、圖書資料等途徑,實現與全體學生的第二次合作。

3.閱讀、分析學習材料,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進行分工閱讀(為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討論分析找出能夠解決案例中問題的答案,解決問題。教師在此環節要深入各小組中,做個別指導,來體現教師與個別學生的合作學習。

4.交流、評價、考核。各小組指定發言人代表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其他小組成員對匯報的答案進行評價,指出優缺點,並做考核評分。教師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問題解決的具體情況,給予指導,並作評價與考核。

5.新案例分析。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案例,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去分析案例,促進知識進一步的運用,以鞏固知識,發展能力。

6.課下形成案例分析材料。學生利用業余時間,結合本堂課學習的政策法規知識,深入地討論、分析案例,撰寫出案例分析材料,為課程結業考核做好准備。

五、課程評價的方法:凸顯過程性與多元化結合的特徵

“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的主要教育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指導今後的學前教育工作,依法正確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學中要在“運用”上下功夫。評價方法是教師教育目的的直接反映,採用過程性評價和多元評價的方式是促進學生運用政策法規的重要手段。

1.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課堂上,各學習小組通過閱讀學習材料、研究討論等形式對教師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並派專人匯報,其他小組成員對該組的匯報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教師對各小組匯報情況給予口頭評價並記分;部分考核形式,各小組可參與評分,如模擬法庭。

2.課上評價與作業評價相結合。教師可通過對各小組或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進行考核,給予一定分值的考核評價成績。作業成績是教師平時成績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師通過檢查學生的案例分析作業,採集平時成績。

3.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由於本門課程強調政策法規知識的運用,因此,應重視日常學習中的考核評價,使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的比例各佔50%。

4.考核形式的多樣化。一是要組織多次考試。因為“幼兒園政策法規”課程中的八個方面的內容都是相對獨立的,有些內容彼此聯系不大,所以在不同內容結束後進行一次考核比較合適。二是要採取多種形式的考核。例如,以小組為單位的“模擬法庭”:小組成員扮演原告、被告、辯護律師法官、證人等,模擬審理有關幼兒園的案件;用案例分析題編制試卷考試;編寫幼兒園的申辦 報告 ;給幼兒園繪制一個室外環境規劃圖等。

[參考文獻]

[1]馮曉霞.幼兒園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徵求意見稿)[Z]. 2011-12-12.

[3]林雪卿.幼兒教育法規[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王民.地理課程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5]鍾啟泉.“三維目標”論[J].教育研究,2011(9).

[6]周天樞.老師和家長需要知道的100個幼兒園法律問題[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7]張燕,邢利婭.幼兒園管理案例及評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8]張廷凱.新課程設計的變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幼兒園教育論文:《試談教師體態語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賓通過實驗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公式:信息資料的總效果=7%的詞語+38%的聲音+55%的人體動作、面部表情。行為科學告訴我們,幾乎一切的體態語言都可以用來作為人際間溝通的手段,都可以用來為教學服務。

曾有人形象的描述:“組織課堂教學,第一流的教師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師用語言,第三流的教師用懲罰”,這句話形象的道出了教師體態語的重要性。的確,有時候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形象的手勢,對幼兒來說勝似千言萬語。那麼,教師該如何正確運用體態語呢?

一、手勢適時准確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手是會說話的工具”。在課堂教學中准確適度的運用手勢,即可以傳遞思想,又可以表達感情,還可以增加有聲語言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由於幼兒年齡小,生理發育還不健全,出現錯誤在所難免。有的教師缺乏耐心,對幼兒做出如:用食指指點、敲教鞭、拉扯幼兒等不良手勢。比如教師在批評幼兒時,會不經意的用食指指點孩子的頭;在孩子不安靜時,用教鞭敲擊物體;又如在孩子排隊時,由於一些孩子沒有站好,乾脆不耐煩的上前拉扯孩子的衣服使其站好等。這些都是不尊重幼兒的不恰當的行為舉止。一方面,使幼兒在內心對老師產生畏懼感,不敢接近老師,不敢嘗試錯誤,形成軟弱的個性心理;另一方面,傷害孩子的自尊,打擊孩子的心靈。

二、表情靈活豐富

馬卡連科說得好:“教育的技巧,也表現在教師運用聲調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師的決不能沒有表情,不善於運用表情的人不可能做好教師”。可是,有的老師對幼兒回答的問題不滿意時,做出皺眉、搖頭、撅嘴等表情;有的甚至在幼兒大吵大鬧、不能安靜下來的時候怒視大吼,這些都會給幼兒的心理帶來負面影響,不利於發展幼兒天真活潑的個性。

在一次教學觀摩課上,張老師給小朋友講《圓圓的帽子飛了》的 故事 ,在故事中人物對話時,她用哭的聲音,加上噘著嘴和皺著眼眉代替圓圓說:“我的帽子飛了,飛到了樹頂上。”邊說邊揉著眼睛;用粗的聲音,加上憨憨的表情代替大象說:“我有大鼻子,我幫你拿。”然後,是圓圓拿到帽子後,開心快樂的表情。在這整個過程中,幼兒聽的非常認真,而且,在張老師講到圓圓拿到了帽子後,小朋友們還鼓起了掌。

由此可見,教師的表情靈活豐富,還能夠調動課堂氣氛,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豐富感情。

三、眼神巧妙誘導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們心靈深處的東西都可以通過這個窗口折射出來。教師的眼神,應該是最富有表現力的,孩子們能從老師的眼神中得到贊許、信任、鼓勵和肯定。但是,有的老師習慣性的只注視自己喜歡的幾個孩子,忽視與其他孩子之間的眼神交流,使其受到冷落,影響孩子的情緒和積極性。還有的老師長時間的注視孩子,這樣,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和緊張感。

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利用眼神的變化,去組織和維持課堂秩序。講課前,教師用目光掃視一周,能起到振奮幼兒精神、穩定教學秩序的作用;講課過程中,教師若能以柔和、熱忱的目光均等的分配給每個幼兒,還能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如:特級教師牟麗芳在教學中,眼神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真的境界。一次,她范讀課文,手捧課本,聲情並茂,同時全班學生無一不在她的眼裡,其中,一位學生思想溜了號,她敏銳的發現了這細小的變化,她沒有停下來說一聲:“請注意!”而是照常讀著,非常自然的、慢慢的朝著他踱著步子,彷彿她的踱步是教學所需。當走近他時,看了他一眼,這相視不過是一秒鍾甚至更短的時間,分明包含了千言萬語。這位學生馬上悄悄地集中精力,全心的投入到了正常的學習當中。一場小小的風波平息了,課堂上不見一絲漣漪,同學們都沉浸在老師朗讀時創造的愉悅氣氛中。

眼神的巧妙運用,它所能產生的震撼力,遠比教師的循循善誘、諄諄教導,苦口婆心來得更深刻,更發人深省。此時的教師不再只是一個施教者,而是一個引導者,指引孩子們前進的方向。

四、身姿挺拔端莊

眾所周知,幼兒的模仿能力極強。教師的每一個行為,都應該有可供幼兒效法的好舉止,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其中,身姿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作為幼兒教師也要像演員一樣敬業。從一開始步入教室,教師就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步伐要輕快而具有彈力,顯出自信和快樂,使幼兒能從老師身上感受到那種蓬勃向上、催人奮進的力量;相反,教師若步履蹣跚,少氣無力,則會使幼兒頓生壓抑之感。

挺拔端莊的身姿是教師內在氣質的流露,是可供幼兒效法的好舉止,也是尊重幼兒的表現。

五、服飾得體大方

教師的儀表風度雖然是一種靜態的體態語,但是它能給幼兒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喜歡注意老師衣著的變化、發型的改變等。有的年輕老師追求潮流,喜歡濃妝艷抹、穿奇裝異服,這樣既不便於靈活自如的投入到幼兒活動中去,妨礙教育教學工作,也會影響孩子們上課的注意力。同時,還會對他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誤導。

熱點內容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任務 發布:2025-01-14 20:31:07 瀏覽:490
2018中級經濟法重點知識點 發布:2025-01-14 20:16:35 瀏覽:477
律師做筆錄 發布:2025-01-14 20:13:29 瀏覽:594
民法新關 發布:2025-01-14 19:47:49 瀏覽:714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