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宗教政策法規知識問答宗教禁忌

宗教政策法規知識問答宗教禁忌

發布時間: 2023-01-17 09:13:22

① 我國的宗教政策是什麼

1,宗教政策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

由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由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簡單的來說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這就是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2,這一政策有法律上的保障——憲法(國家根本大法)。任何強迫不信教的人去信教的行為,如同強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樣,都是侵犯了別人的信仰自由,都是違法的行為。

因為我國的憲法、刑法民法、選舉法、兵役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權利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同時也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1)宗教政策法規知識問答宗教禁忌擴展閱讀:

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和發展有其現實根源和理由,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就是基於這一現實提出來的。也就是說:通過社會主義的歷史實踐充分證明:「那種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經濟文化的一定程度的發展,宗教就會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那種認為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強制手段,可以一舉消滅宗教的想法和做法,更是背離馬克思主義關於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的,是完全錯誤和非常有害的。」(《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第55頁)因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雖然實行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階級和剝削。

② 宗教禮儀與禁忌

廣州是佛教經海道傳入中國的初地,廣州的佛教寺庵,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華林寺、海幢寺等皆為千年古剎,建築風格彰顯嶺南特色,必然會吸引大批信眾。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宗教禮儀個禁忌有哪些吧。

宗教禮儀與禁忌

如享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盛譽的始建於東晉隆安年間(397-401年)的光孝寺和有著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六榕寺都是嶺南地區歷史悠久、影響深廣的寺院。光孝寺現存有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達摩開鑿的洗缽泉,唐惠能六祖的瘞髪塔,密乘的陀羅尼石經幢,南漢鋳造的千佛鐵塔,宋時修建的伽藍殿、六祖殿,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樹等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跡。六榕寺則有最具特色的六榕花塔雄矗寺院中央,高57米,八角形,外觀9層內17層;以曹溪六祖真身原型、用紫銅精鑄的六祖慧能銅像,法貌庄嚴,垂目坐禪,栩栩如生;碑廊保存了宋代以來的碑石二十餘方,圖文並茂。六榕寺以“六榕花塔”為特色入選廣州市十大旅遊景點。

飲食方面:

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不過素食的'范圍也比較廣,例如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都可以食用。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也不吃零食。因此,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

社交禮儀:

與僧尼見面問好,最好不要握手,而要雙手“合十”;對出家人的稱謂,一般僧尼,可稱“法師”或是“師傅”。而“和尚”實際上則是很尊重的稱呼,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

旅遊觀光:

與僧人交往時不問是否已婚,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規戒律的娛樂活動。同比丘尼(尼姑)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她們的寮房,不要主動與她們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不能著背心、打赤膊和穿拖鞋,因為佛寺歷來被佛教信徒視為清凈的聖地。當寺內舉行宗教儀式或啟建道場時,更不能高聲喧嘩以及有其他干擾宗教儀式或秩序的舉動。女士們到男眾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隨意到僧人關閉的地方去。

③ 宗教有什麼禁忌急急急!快點回答

佛教五戒,殺盜淫妄酒
戒殺,包括任何用途的殺與食用任何能動、流血之眾生
戒任何性質的盜竊行為,,也就是不予而取
克制慾望
戒說任何不真實言語
戒食用任何能令人神智不清醒的東西
戒五葷(蔥蒜韭菜洋蔥等)

伊斯蘭教
戒酒(好像與酒是糧食釀造有關,,,也就是禁止浪費糧食)
戒食用非反芻的四蹄動物(具體多少種,我不清楚)
不允許說【豬】
有白天不吃食物的宗教活動

其他的不清楚
所有宗教都禁止對其宗教形象不敬

總的來說,佛教戒律最多(所謂戒律,就是己所不欲、勿勸他人,所以戒律多。任何傷害他人/眾生的行為,都要求克制)

④ 宗教禁忌的藏傳佛教的禁忌

西藏密宗佛像中,有獨具色彩之忿怒像、雙身像、多臂多面像、一面多臂像、息態平正像等中的怖畏、明王、金剛等,分別代表佛、菩薩、護法的四大功業,並含有密宗文化藝術特徵,形成為西藏密宗的神秘色彩。在雙身像或密宗忿怒像處,禁忌談論對佛、菩薩不敬之言論;未獲密乘灌頂前,忌閱有關密宗經典或書刊;更不得翻閱密宗身像之示意圖。在西藏,女同胞一般忌行進人密宗殿堂或護法神殿,尤忌觀看護法神的秘密部位,因為護法神最容易受污而失散神智。在啟請降神過程中,一般都有奇特幻象,說唱到最高境界時,只有用寡婦的衣裳拍打降神者身軀,才能沖散神附狀態,因而,無論是護法神殿,還是念誦護法的喇嘛或法師處,一般禁止寡婦、月經期的婦女逗留。密宗戒中專門有一條規定是,若不尊重女同胞,按犯一次密戒看待。所以,這不是對女同胞的歧視,而是為了保持護法神的清凈和不受干擾。由人的頭骨製成的「嘎巴拉」及內中供食的五肉或五甘露,表示陰陽對和。男女頭骨製成的腰鼓、人骨所制的念珠以及未滿18周歲女子的大腿骨製成的骨號等等,都是密宗中最受保密和最為神聖的法具。這類法具,只有具大成就的密宗上師才能持用,作為對鬼神施行供養、發布指令和觀察人生無常等高層次修密時所用,一般人決不允許持拿,更不能對這類法具有不敬之言。密宗認為,一般殺生與密宗師用放密咒殺生的性質完全不同,其因果報應也不一樣。因此密宗十分講究戒律之保密。密宗佛像一般都用哈達、緞綢包裹,原因也是禁忌俗人偷看護法神的密部的意思,這點在參觀密宗殿佛像時一定要嚴格遵守。
西藏的密宗文化中對與生殖標本相關的東西至今還保持原本特色。西藏的西南部地區及洛巴族、門巴族一帶,常見寺廟和神殿門前以至家家戶戶門前都掛有男女生殖器官的象徵圖案。密宗認為,女性生殖器代表智慧空性,男性生殖器代表方便大樂,是陰陽對合的一種象徵意義;是修禪過程中的最高境界,一般人決達不到這種空樂境界,也就對之無法理解和談論。密宗喇嘛之間或僧俗彼此交談時,禁忌用性生活話題來交流。承德的棒錘山石和勝樂立體壇城二者相互對稱立修,就是密宗文化的一種體現。觀賞和了解密宗文化時,切忌將其錯誤地混同於一般的性器官理解,尤忌在寺內談論兩性關系的話題,以免違背宗教政策和傷害修密喇嘛的宗教感情。 西藏的節慶活動,來源多與宗教有關,經歷史演變,多數已形成以民族節日活動為主,少數的以宗教活動為主。如拉薩的祈願大法會(傳大召)和酥油花供(燃燈節);另外,各教派、各地方也都有一些區域性傳統宗教節慶活動。拉薩的祈願大法會不僅是西藏全區性的活動,而且所有信仰藏傳佛教省區的僧俗群眾在經濟條件允許時。也多以能親往參加朝佛和觀看格魯派最高宗教學位拉讓巴格西的考取過程為榮。而祈願大法會結束時的正月十五酥油花節(燈節),八廓街擺滿各寺廟及各地民間藝術家用酥油製作的各種佛像、天女和故事傳說中的圖案、人物、花草、鳥獸,更是精彩多姿、玲瓏剔透,人們在酥油花架下,欣賞贊嘆,歡慶起舞,徹夜不眠,體現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美的追求。參加這類活動時,應注意有關禁忌,內容基本和參加其他宗教活動時相同。民族宗教傳統節日活動的內涵和禁忌,是隨著西藏社會歷史和變革而不斷演變的。如祈求豐收的望果節,在其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中,初始由苯教師按苯教儀軌帶領村民進行「收地氣」,求豐收的活動。8世紀起,由寧瑪派僧人帶領按寧瑪派儀軌主導活動。14世紀格魯派興起後,又改由格魯派高憎帶領按格魯派軌進行。西藏民主改革前,廣大農奴飽受壓迫剝削,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他們是在被強制的情況下,參加望果節為領主們祈求豐收。只有在人民當家做主的今天,農民才得以主人翁的心態,打著各種彩旗,身著節日新裝,抬著自己親手用麥穗搭成的「豐收塔」,鑼鼓喧天、歡歌曼舞地參與各種文體活動,來祈禱豐收,來表達他們對新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對中國共產黨的由衷敬仰。由望果節的歷史沿革可以看出,藏傳佛教禁忌文化,以至藏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更新興替的。我們期望著新的藏傳佛教禁忌文化的演變和形成,相信它定會隨著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方向發展,使之更加豐富多彩,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各民族的大團結提供絢麗的內涵。

⑤ 請問各個宗教的忌諱是什麼

1 藏傳佛教

在藏傳佛教中,因果報應思想所包融的忌行文化,佔有一定比例。所謂「因果報應」,就是力求對自然界萬物變化與生命系運轉規律相聯在一體,詮釋物質與精神的內在統一。對眾生生存的環境與生命流轉之變化作分析,並揭示諸多苦根源,用因(業)果將其連結起來,認為一切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消亡,都受因果規律支配。業,指觀點和行為,含善和惡兩類,這是因。不同的因(業)——特別是行為,必將導致不同的果報。宗喀巴大師說:「業力無窮,所經行為,確定其自果。」今世的貧富窮達,皆系前世所作善惡決定的結果;今生的善惡行為,亦必導致後世的罪福報應。這就是佛教的因果報應「三世因果」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觀念,並成為佛教禁忌文化和戒律的核心。佛家認為,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存在著有如同恆河沙粒數一樣多的物體。這些物體,均隨因緣的聚散而生滅,既沒有片刻停留的自由,也沒有固定的強富貧窮,都處於流水不息,變化無常之中。眾生生老病死自然交替的流轉過程始終充滿著矛盾和苦樂的不斷變化。受因果制約,幸福會變為痛苦,煩惱會變成快樂,不僅今生中的處境在不斷升降變化,而且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生存的境界,也因「三世因果」而會轉換變化。所有的人、天。神和餓鬼、畜生、旁生都在這個大的循環中隨因轉換,沉浮交替。這種因業果報、輪回轉世和追求來世的思想是藏傳佛教乃至整個佛教的主體觀念。

眾多福禍果報,是由眾多善惡因業來決定的。因而佛教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抑惡揚善的道德觀念,構成禁忌文化的核心所在。在眾多因業中,總體上可歸結為三類:①身業;②語業;③意業。其中每一類都有提倡(善)和禁忌(惡)的雙重內涵。這里著重就其禁忌略予介紹。

1.身業

(1)殺生:殺生是指用身體活動來剝奪任何生靈之生命,由基、意趣、行為和究竟四個內容所構成。基指殺害對象;要奪去對方生命之思念,就是意趣;採取各種手段,殺害了對方生命的行為構成殺命罪;對方已殺死,構成殺生究竟罪。比如一百個人殺生,每個人會承受一條命的業果;指揮殺生者,這一百條命的業果同樣也會落在他的身上。這種業果的回落,就是因果報應。殺生之業,會導致自己的生命縮短或生在貧窮區或遭受各種災難,甚至命斷身亡的可能。因此,殺生是佛教禁忌之首要內容。藏族地區,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人都要禁忌殺生。喇嘛每年堅持「坐夏」的修持,意在防止出門踩死春夏之交孵出的幼蟲。普通人捉到虱子臭蟲不弄死,而是送到門外放生。一般禁止打獵。藏族不吃魚的原因是,殺一條魚,肚中的魚子也被致死,所以,諺語中有「滅一條魚而受萬命罪」之說。由禁忌殺生,而提倡放生善事。如果捕殺被放生的牛羊等,必須承受數倍之業果。藏傳佛教徒及信教群眾雖然吃肉,但除未見殺、未聞殺、未懷疑專為我殺的三清凈肉外,其他肉是不食的。

(2)偷盜:偷盜是指在別人未允許的情況下,拿走屬於別人的東西。偷盜包括偷偷地做,也包括通過暴力、狡詐的語言、欺騙的手段等達到目的,也包括謊稱擁有一些實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指使另外一些人偷盜,同樣也會得果報。但偷盜罪不僅包括行為本身,而且包括偷盜意識的滋生。佛家認為貧窮飢寒的人,是前世所作之惡業或偷盜行為的因果報應。別人給喇嘛供養的微薄之物,以至寺廟佛殿或出家人周邊的任何東西,都不許亂動取拿。未經准許,俗人不得觸摸佛像、佛經等法器、法物。

(3)邪淫:是指嚴禁僧尼的任何性行為。對在家修佛的居士而言,是指一個已婚普通人,追求除妻子或丈夫以外的異性來滿足淫慾;或在不恰當的時間(白天和每月初一、十五)與配偶交媾;或在不恰當的地點(如寺廟內、佛堂、佛經等聖地);使用非生殖器官交媾。異性間的不當接觸、挑逗也是禁止的。在西藏,父母兄妹在一起,不得隨意談婚姻愛情,尤忌談兩性關系。在密宗佛像中,常見的雙身佛,是修佛過程的最高境界——方便大樂與智慧空性的融合標志,也是一位密宗本尊的不同功德部分的顯示,根本不是性崇拜或低級的色慾。

2.語業

(1)謊語:謊語包括任何試圖欺騙人的言語,關鍵在於動機和目的是有利於自己而損傷他人。西藏人不分僧俗,諱忌謊語出口。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道德修養的一種美德。

(2)兩舌:出於一些嫉妒別人友誼的動機,挑撥關系,使朋友間產生矛盾而變成仇人的言語,兩舌可以發生在國與國之間,也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或團體與團體之間。只要屬於離間性、挑撥性的語言,不管是來自傳說或有意編造,都在禁忌之內。

(3)惡語:它包括出於邪惡的目的用臟話罵人;用惡毒的言詞攻擊人;或用上師、尊者的權勢威脅人等。也包括用謊言或流言使人受傷害或生氣。這種行為正像頑石擦傷身體會感到痛一樣,惡語會使人感到損傷。惡語的禁忌,是語之四業中最需引起注意的一點。

(4)綺語:任何使人產生迷惑、妄想的言辭,像談話間夾雜暴力、色情等煽動性語言,都被視為綺語。因而在藏傳佛教一切有關佛事、儀軌、講習、著作中,都禁忌使用蠱惑性、煽動性、教唆性言詞。

3.意業

熱點內容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任務 發布:2025-01-14 20:31:07 瀏覽:490
2018中級經濟法重點知識點 發布:2025-01-14 20:16:35 瀏覽:477
律師做筆錄 發布:2025-01-14 20:13:29 瀏覽:594
民法新關 發布:2025-01-14 19:47:49 瀏覽:714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