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上海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上海

發布時間: 2023-01-20 04:08:13

1. 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的附 則

第五十一條(有關用語的含義)
本細則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被徵收人,是指被徵收房屋的所有權人。
(二)公有房屋承租人,是指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准、與公有房屋產權人或者管理人建立租賃關系的個人和單位。
(三)共同居住人,是指作出房屋徵收決定時,在被徵收房屋處具有常住戶口,並實際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況除外),且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
(四)房屋使用人,是指實際佔用房屋的單位和個人。
第五十二條(施行日期)
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10月29日市人民政府令第111號發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細則》、2006年7月1日市人民政府令第61號發布的《上海市城市房屋拆遷面積標准房屋調換應安置人口認定辦法》同時廢止。《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項目,繼續沿用原有的規定辦理,但區(縣)人民政府不得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

2. 上海市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

法律分析:為了規範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細則。

法律依據:《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在本市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 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公平補償、結果公開的原則。

3. 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規範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細則。第二條(適用范圍)

在本市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適用本細則。第三條(基本原則)

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公平補償、結果公開的原則。第四條(管理部門)

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市房屋徵收與補償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市和區(縣)發展改革、建設、規劃土地、財政、公安、工商、監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本細則的規定和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被徵收房屋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應當配合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相關工作。第五條(徵收主體與徵收部門)

區(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區(縣)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為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事務所,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事務所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事務所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第六條(工作人員培訓與上崗)

從事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人員,應當通過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有關法律知識、業務知識的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第七條(舉報處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細則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房屋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市和區(縣)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察。第二章徵收決定第八條(確需徵收房屋的情形)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城鄉規劃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九條(規劃和計劃)

依照本細則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第十條(房屋徵收范圍的確定)

符合本細則第八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建設項目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范圍根據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

符合本細則第八條第(五)項規定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范圍由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房屋管理、發展改革、規劃土地、財政等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相關區(縣)人民政府確定。

符合本細則第八條規定的其他情形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范圍由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確定。第十一條(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實施的行為)

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及其附屬物和改變房屋、土地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增加違反規定的補償費用:

(一)建立新的公有房屋租賃關系、分列公有房屋租賃戶名;

(二)房屋轉讓、析產、分割、贈與;

(三)新增、變更工商營業登記;

(四)遷入戶口或者分戶;

(五)其他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機構受理前款所列事項時,應當要求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提交不因此增加違反規定的補償費用的書面承諾。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要求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並書面通知規劃土地、工商、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門,房地產登記機構以及公有房屋出租人等單位。公告和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自公告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1年。

4.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活動,維護公共利益,保障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條例。第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五條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第六條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都有權向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房屋徵收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監察機關應當加強對參與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政府和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監察。第二章徵收決定第八條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九條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經過科學論證。第十條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第十一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多數被徵收人認為徵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並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第十二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徵收決定涉及被徵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徵收補償費用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第十三條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第十四條被徵收人對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第十五條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布。

5. 楊浦區最新動遷政策

楊浦區最新動遷政策如下:
2022年楊浦區即將動遷平涼53街坊,延吉201街坊,平涼71和75街坊,大橋94街坊,定海146街坊,大橋103街坊,大橋116街坊,大橋124街坊,大橋125街坊,44街坊和政通路拓寬這11個地塊。其中動遷戶數的街坊應該是定海146街坊,據說動遷的戶數已經達到了1615戶,其次應該是平涼53街坊,動遷的戶數大約在1100戶左右。這幾年來上海的楊浦區不斷的在進行舊區改造,估計應該在2022年能夠全部完成舊改。
房屋拆遷注意以下事項:
(一)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訂立
拆遷協議應當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協商達成,意見不統一的,拆遷人可以拒簽。並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二)不同情況下補償標准不同
補償標准根據要根據具體拆遷項目實施意見和各地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而定,同時也要結合房子、土地的不同情況。房屋拆遷補償可分為房屋補償和土地補償。商業性質用房補償要高於宅基地用房,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評估商業性質用房時一定不要忘記要求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因此,補償標準是否過低,被拆遷人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看。
(三)申請信息公開
當補償過低,我們首先應當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查看政府設定的各項補償是否公平合理。如發現拆遷方沒有按照補償約定履行義務,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四)補償過低拒簽協議,遭遇強拆怎麼辦
未經相關部門裁決擅自強拆的行為是違法的,我們作為房屋的合法所有權人對自己遭受的損失,可以要求追究拆遷方得行政違法責任和侵權人的侵權責任,並賠償相應損失。構成犯罪的,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五)其他
除拆遷補償標准過低之外,拆遷方也可能存在程序違法等其他違法現象。各種拆遷伎倆花樣百出,我們要練就一雙大師兄的火眼金睛,迅速識破並及時維權,才能佔取先機,大幅提高勝訴的可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條 下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依據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建設用地總量不得超過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耕地保有量不得低於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6.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准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標准有以下幾點:
1、房屋徵收補償費,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房屋徵收周轉補償費,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房屋徵收獎勵性補償費,以本地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房屋徵收是指由房屋徵收部門通常是政府城建部門在摸底立項的基礎上對居民百姓居住房屋的土地使用權的有償回收。
房屋徵收徵收主體是市縣人民政府。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徵收人)給予公平補償。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九條 依照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市、縣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應當廣泛徵求社會公眾意見,經過科學論證。

7. 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關於貫徹執行《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滬房管規范征[2012]9號各區縣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各有關單位:為准確理解和把握《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現將在實際操作中涉及的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一、關於房屋徵收補償中涉及相關價格的涵義《細則》第二十八條中的「評估均價」,是作為確定相關補貼標準的計算參數。被徵收房屋評估價經復核、鑒定後有變動的,評估均價不受其影響。《細則》第三十一條中的「折算單價」,是作為認定居住困難戶使用的參數。區(縣)人民政府在制定折算單價標准時,應當參照房屋徵收范圍內使用的政府定價的產權調換房屋的價格確定。二、關於房屋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代管的房屋的徵收補償徵收房屋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代管房屋的,區(縣)房屋徵收部門在擬定房屋徵收補償方案時,應當書面徵求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三、關於居住和非居住兼用房屋的徵收補償徵收居住和非居住兼用的房屋,被徵收人或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的,應當按照居住用建築面積和非居住用建築面積分別計算貨幣補償款,合並後的貨幣補償款為該房屋的補償金額。被徵收人或者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房屋調換的,應當按照上述合並後的貨幣補償款,用居住房屋進行調換並結算差價;對提出居住困難申請的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應當根據《細則》第三十一條的規定,按照上述合並後的貨幣補償款進行折算。四、關於公有居住房屋租賃期間承租人戶口遷離本市或者死亡的,補償協議簽訂主體的確定房屋徵收范圍內的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戶口遷離本市的,本處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共同居住人可以協商變更承租人,變更後的公有房屋承租人作為補償協議簽訂主體。房屋徵收范圍內的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死亡的,由本處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共同居住人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無共同居住人的,其生前有本市常住戶口的配偶和直系親屬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繼續履行合同者有多人的,應當自行協商確定承租人。房屋徵收決定作出前,各當事人之間仍未協商一致的,由徵收范圍內的第三方公信評議機構組織協商。協商一致的主體作為補償協議簽約主體;協商不一致的,由公有房屋出租人依據協商結果按照《上海市房屋租賃條例》相關規定書面確定公有房屋承租人,確定後的公有房屋承租人作為補償協議簽訂主體。五、關於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的界定《細則》中所稱的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包括由房屋行政管理部門代理經租的私有居住房屋、落實私房政策後由房屋行政管理部門代為經租的居住房屋,以及1983年12月17日《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實施前已經建立租賃關系,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准,且租賃關系延續至今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徵收執行政府規定租金標準的私有出租居住房屋,區(縣)房屋徵收部門應當以被徵收人、房屋承租人提供的下列材料作為認定依據:(一)當時的房屋租賃協議;(二)租金交納證明;(三)1983年12月17日前,已有承租人戶口報在被徵收房屋內的證明。六、關於被徵收房屋建築面積的認定對於已經登記的房屋,其建築面積,一般以房地產權證書和房地產登記簿的記載為准;房地產權證書和房地產登記簿的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房地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房地產登記簿為准。對於未經登記的房屋,以相關批准文件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實際建築面積小於相關批准文件記載的建築面積的,以實際建築面積為准。相關批准文件未記載建築面積,或者雖無批准文件但有相關材料證明在1981年以前已經建造並用於居住的房屋,以房屋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房屋調查機構實地丈量的建築面積為准。承租的公有非居住房屋,以房屋租賃合同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承租的公有居住房屋,以租用公房憑證所記載的建築面積為准;租用公房憑證記載的是居住面積的,按下表所列的換算系數計算建築面積:房屋類型公寓獨立住宅(花園住宅)新里住宅新工房(有電梯、成套)新工房(無電梯、成套)新工房(無電梯、不成套)「兩萬戶」新工房舊里住宅簡屋換算系數2.061.831.822.001.981.941.651.541.252001年11月1日前租用公房憑證中已有記載、用於居住並已計算收取租金的閣樓,高度在1.2米至1.7米(含1.7米)的部分,按照實際居住面積的1/2及上款規定的換算系數計算建築面積;1.7米以上的部分,按照實際居住面積及上款規定的換算系數計算建築面積。其他情形的閣樓,不計算建築面積。七、關於非居住房屋的認定《細則》中所稱的非居住房屋,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認定:(一)原始設計為非居住房屋,延續至房屋徵收決定作出時仍作為非居住房屋使用的,應當認定為非居住房屋;(二)公有房屋承租人與公有房屋出租人簽訂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賃合同,建立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賃關系的,可以認定為非居住房屋;(三)房地產權證書和房地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為單位,可以認定為非居住房屋,但其房屋性質明確記載為居住或者實際用作職工或者職工家庭居住使用的除外;(四)原始設計為居住房屋,經市或者區(縣)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居住房屋改變為非居住用途的,除有特別規定以外,可以認定為非居住房屋。但在2001年11月1日以前,已經以居住房屋作為經營場所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可以認定為非居住房屋;在2001年11月1日以後,以居住房屋作為經營場所並領取營業執照,未經市或者區(縣)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批准居住房屋改變為非居住用途的,不認定為非居住房屋。八、關於本意見施行日期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二○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8. 上海浦東北蔡動遷2020補償標准

法律分析:2020上海動遷的補償標准為:1、房屋補償費,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該項標準是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來加以確定。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十八條 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優先給予住房保障。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九條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9. 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是什麼

我們知道 上海 市在我國是一個知名的一流城市,在這個大城市中會有對於土地 房屋徵收 上有所規定呢?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於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和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是什麼?讓我們通過以下文章能夠詳細的了解上海市以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 徵收決定 第八條(確需 徵收房屋 的情形)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國家和本市有關城鄉規劃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 法規 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九條(規劃和計劃) 依照本細則第八條規定,確需徵收房屋的各項建設活動,應當符合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應當納入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 第十條(房屋徵收范圍的確定) 符合本細則第八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的建設項目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范圍根據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 符合本細則第八條第(五)項規定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范圍由市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房屋管理、發展改革、規劃土地、財政等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相關區(縣)人民政府確定。 符合本細則第八條規定的其他情形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范圍由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確定。 第十一條(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實施的行為) 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不得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及其附屬物和改變房屋、土地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違反規定實施的,不予補償。 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不增加違反規定的補償費用: (一)建立新的公有 房屋租賃 關系、分列公有房屋租賃戶名; (二)房屋轉讓、析產、分割、贈與; (三)新增、變更工商營業登記; (四)遷入戶口或者分戶; (五)其他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機構受理前款所列事項時,應當要求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提交不因此增加違反規定的補償費用的書面承諾。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將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要求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並書面通知規劃土地、工商、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門,房地產登記機構以及公有 房屋出租 人等單位。公告和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自公告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1年。 第十二條(舊城區改建的意願征詢) 因舊城區改建房屋徵收范圍確定後,房屋徵收部門應當組織征詢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的改建意願;有90%以上的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同意的,方可進行舊城區改建。 第十三條(房屋調查登記) 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對房屋徵收范圍內房屋的權屬、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情況組織調查登記,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應當予以配合。調查結果應當在房屋徵收范圍內向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公布。 第十四條(對未經登記建築的調查、認定和處理)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徵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 第十五條(徵收補償方案的擬訂和論證) 房屋徵收部門擬訂徵收補償方案,報區(縣)人民政府。徵收補償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房屋徵收與補償的法律依據; 房屋徵收的目的; 房屋徵收的范圍; 被徵收房屋類型和建築面積的認定辦法; 房屋徵收補償方式、標准和計算方法; 補貼和獎勵標准; 用於產權調換房屋的基本情況和選購方法; 房屋徵收評估機構選定辦法; 房屋徵收補償的簽約期限; 搬遷期限和搬遷過渡方式、過渡期限; 受委託的房屋徵收事務所名稱; 其他事項。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布,徵求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意見。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其中,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的,區(縣)人民政府還應當組織由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和 律師 等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 第十六條(方案修改和公布) 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徵求意見情況和根據公眾意見修改的情況及時公布。 第十七條(徵收補償費用) 徵收補償費用包括用於貨幣補償的資金和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用於貨幣補償的資金在房屋徵收決定作出前應當足額到位、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在交付時應當符合國家質量安全標准和本市住宅交付使用許可要求,並產權清晰、無權利負擔。 第十八條(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房屋徵收決定作出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會同區(縣)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參照本市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報區(縣)人民政府審核。 第十九條(房屋徵收決定) 房屋徵收決定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涉及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50戶以上的,應當經區(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 第二十條(徵收決定的公告) 區(縣)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後應當及時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 訴訟 權利等事項。 區(縣)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 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 土地使用權 同時收回。 第二十一條(舊城區改建徵收決定) 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徵收房屋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在徵收決定作出後,組織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根據徵收補償方案簽訂附生效條件的補償協議。在簽約期限內達到規定簽約比例的,補償協議生效;在簽約期限內未達到規定簽約比例的,徵收決定終止執行。簽約比例由區(縣)人民政府規定,但不得低於80%。 第二十二條(徵收決定的復議和訴訟) 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對區(縣)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關於涉及到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的幾章的內容,通過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我們得知上海這個一線城市正在對房屋和補償上夏盡苦心,希望通過對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帶動更多的經濟發展。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
公司律師管理 發布:2025-01-14 16:06:04 瀏覽: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1-14 15:57:29 瀏覽:155
藝術品成交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15:53:25 瀏覽:95
民法中的過錯 發布:2025-01-14 15:46:58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