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中美引導條例

中美引導條例

發布時間: 2023-01-20 14:45:23

㈠ 中美兩國建立40年來中美關系取得哪些成就

中美兩國建立40年來的中美關系,取得的成就有很多,首先呢,中美簽署了相關的貿易雙邊關系,簽署了軍事上的對話合作,也簽署了相關國家安全和犯罪引渡條例等。

㈡ 為什麼經濟犯或罪犯逃國外後只要沒引渡條例可在那國生活那個國人民不怕

因為以下原因:
1、中美沒有引渡條約,所以罪犯逃到美國不能抓獲回國。
2、引渡(extradition)是指國家根據條約或基於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助的一種形式。比如賴昌星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內,但被我國指控有犯罪行為,我國向加拿大請求將其移交於我國進行審判。加拿大應請求移交的行為就是引渡。
3、截至2014年7月底,我國已與51個國家簽訂含有刑事司法協助內容的條約,與38個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但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而官員外逃往往又把發達國家作為目的地。中美之間還沒有簽訂引渡協議,這使得美國成為我國外逃貪官的後花園。如果中美之間能夠不斷深化反腐合作,乃至最終簽署引渡協議,對外逃貪官將構成巨大震懾。

㈢ 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具體類容是什麼

《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英文為「Treaty of peace, amity, and commer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Chinese Empire」,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中法《黃埔條約》共36款,並附有「海關稅則」。主要內容有:

1、法國人可以在五個通商口岸永久居住,自由貿易,設立領事,停泊兵船等。對法國人的家產、財貨,中國政府負責保護,中國人均不得欺凌侵犯。

2、中國將來如改變海關稅則,應與法國「會同議允後,方可酌改」。

3、法國享有領事裁判權,法國人與中國人或其他外國人之間發生訴訟,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

4、片面最惠國待遇。

5、法國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墳地,清政府有保護教堂的義務。

㈣ 《中美望廈條約》的內容

蕬中華大清國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欲堅定兩國誠實永遠友睦之條約及太平和好貿易之章程,以為兩國日後遵守成規,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欽差大臣·太子少保·兩廣總督部堂·總理五口通商善後事宜辦理外國事務宗室耆,大合眾國大伯理璽天德特派欽差全權大臣駐中華顧聖,各將所奉便宜行事之上諭及欽奉全權之敕諭,公同較閱照驗,俱屬善當,因將議明各條款,臚列於左:
一、嗣後大清與大合眾國及兩國民人,無論在何地方,均應互相友愛,真誠和好,共保萬萬年太平無事。
一、合眾國來中國貿易之民人所納出口、入口貨物之稅餉,俱照現定例冊,不得多於各國。一切規費全行革除,如有海關胥役需索,中國照例治罪。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如另有利益及於各國,合眾國民人應一體均沾,用昭平允。
一、嗣後合眾國民人,俱准其挈帶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貿易,其五港口之船隻,裝載貨物,互相往來,俱聽其便。但五口以外,不得有一船駛入別港,擅自游弋,又不得與沿海奸民,私相交易。如有違犯此條禁令者,應按現定條例,將船隻、貨物俱歸中國入官。
一、合眾國民人既准赴五港口貿易,應須各設領事等官管理本國民人事宜,中國地方官應加款接。遇有交涉事件,或公文往來,或會晤面商,務須兩得其平。如地方官有欺藐該領事各官等情,准該領事等將委曲申訴中國大憲,秉公查辦。但該領事等官亦不得率意任性,致與中國官民動多牴牾。
一、合眾國民人在五港口貿易,際中國例禁不準攜帶進口、出口之貨物外,其餘各項貨物,均准其由本國或別國販運進口售賣,並准其將中國貨物販運出口,赴本國或別國售賣,均照現定條例納餉,不得另有別項規費。
一、凡合眾國船隻赴五港口貿易者,均由領事等盲查驗船牌,報明海關,按所載噸數輸納船鈔,計所載貨物在一百五十噸以上者,每噸納鈔銀五錢,不及一百五十噸者,每噸納鈔銀一錢,所有以前大量及各項規費全行裁革。或有船隻進口,已在本港海關納完鈔銀,因貨未全銷,復載往別口轉售者,領事等官報明海關,於該船出口時,將鈔已納完之處在紅牌內註明,並行文別口海關查照;俟該船進別口時,止納貨稅,不輸船鈔,以免重徵。
一、凡合眾國民人,在各港口以本國三板等船附搭客商,運帶行李、書信及例不納稅之零星食物者,其船隻均不須輸納船鈔外,若載有貨物,即應按不及一百五十噸之數,每噸納銀一錢。若僱用內地艇只,不在按噸納鈔之例。
一、凡合眾國民人貿易船隻進口,准其自雇引水,赴關隘處所,報明帶進;俟稅鈔全完,仍令引水隨時帶出。其雇覓跟隨、買辦及延請通事、書手,僱用內地艇只,搬運貨物,附載客商,或添僱工匠、廝役、水手人等,均屬事所必需,例所不禁,應各聽其便。所有工價若干,由該商民等自行定議,或請各領事官酌辦,中國地方官勿庸經理。
一、合眾國貿易船隻到口,一經引水帶進,即由海關酌派妥役隨船管押,該役或搭坐商船,或自雇艇只隨同行走,均聽其便。其所需食用,由海關按日給銀,不得需索商船絲毫規費。違者,計贓科罪。
一、合眾國商船進口,或船主,或貨主,或代辦商人,限二日之內,將船牌、貨單等件,呈遞本國領事等官存貯,該領事即將船名、人名及所載噸數、貨色詳細開明,照會海關,方准領取牌照,開倉起貨。倘有未領牌照之先擅行起貨者,即罰洋銀五百大圓,並將擅行卸運之貨一概歸中國人官。或有商船進口,止起一分貨物者,按其所起一分之貨輸納稅餉,未起之貨均准其載往別口售賣。倘有進口並未開艙即欲他往者,限二日之內即行出口,不得停留,亦不徵收稅餉、船鈔,均俟到別口發售,再行照例輸納。倘進口貨船己逾二日之限,即須輸納船鈔,仍由海關填發紅牌,知照別口,以免重徵。
一、合眾國商船販貨進口、出口,均將起貨、下貨日期呈報領事等官,由領事等官轉報海關,屆期派委官役,眼同該船主、貨主或代辦商人等,秉公將貨物驗明,以便按例徵稅。若內有估價定稅之貨,或因議價高下不等,除皮多寡不齊,致有辯論不能了結者,限該商於即日內稟報領事盲,俾得通知海關,會商酌奪,若稟報稽遲,即不為准理。
一、合眾國各口領事官處,應由中國海關發給丈尺、秤碼各一副,以備大量長短、權衡輕重之用,即照粵海關部頒之式蓋戮鐫字,五口一律,以免參差滋弊。
一、合眾國商船進口後,於領牌起貨時,應即將船鈔交清。其進口貨物,於起貨時完稅,出口貨物,於下貨時完稅。統俟稅鈔全完,海關給發紅單,由領事官驗明,再行發還船牌,准該商船出口回國。其完納稅銀,由中國官設銀號代納,或以紋銀納餉,或以洋銀折交,均照現定章程辦理。其進口貨物由中國商人轉販內地者,經過各關,均照舊例納稅,不得另有加增。
一、合眾國商船停泊口內,不準互相剝貨,倘有必須剝過別船者,由該商呈報領事官,報明海關,委員查驗明確,方准剝運。倘不稟明候驗輒行剝運者,即將其剝運之貨一並歸中國入官。
一、各國通商舊例歸廣州官設洋行經理,現經議定將洋行名目裁撤,所有合眾國民人販貨進口、出口,均准其自與中國商民任便交易,不加限制,以杜包攬把持之弊。
一、中國商人,遇有拖欠合眾國人債項,或誆騙財物,聽合眾國人自向討取,不能官為保償。若控告到官,中國地方官接到領事官照會,即應秉公查明,催追還欠。倘欠債之人實已身亡產絕,誆騙之犯實已逃匿無蹤,合眾國人不得執洋行代賠之舊例,呈請著賠。若合眾國人有拖欠、誆騙華商財物之事,仿照此例辦理,領事官亦不保償。
一、合眾國民人在五港口貿易,或久居,或暫住,均准其租賃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樓,並設立醫館、禮拜堂及殯葬之處。必須由中國地方官會同領事等官,體查民情,擇定地基;聽合眾國人與內民公平議定租息,內民不得抬價掯勒,遠人勿許強租硬占,務須各出情願,以昭公允。倘墳墓或被中國民人毀掘,中國地方官嚴嚴照例治罪。其合眾國人泊船寄居處所,商民、水手人等止准在近地行走,不準遠赴內地鄉村,任意閑游,尤不得赴市鎮私行貿易;應由五港口地方官,各就民情地勢,與領事官議定界址,不許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
一、准合眾國官民延請中國各方士民人等教習各方語音,並幫辦文墨事件,不論所延請者系何等樣人,中國地方官民等均不得稍有阻撓、陷害等情;並准其采買中國各項書籍。
一、嗣後合眾國民人在中國安分貿易,與中國民人互相友愛,地方官自必時加保護,令其身家安全,並查禁匪徒不得欺凌騷擾。倘有內地不法匪徒逞凶,放火焚燒洋樓,掠奪財物,領事官速即報明地方官,派撥兵役彈壓查挈,並將焚搶匪徒銨例嚴辦。
一、合眾國民人運貨進口,即經納清稅餉,倘有欲將已卸之貨運往別口售賣者,稟明領事官轉報海關,檢查貨稅底簿相符,委員驗明實系原包、原貨,並無拆動、抽換情弊,即將某貨若干擔己完稅若干之處填入牌照,發該商收執,一面行文別口海關查照。俟該船進口,查驗符合,即准開艙山售,免其重納稅餉。若有影射夾帶情事,經海關查出,罰貨入官。
一、嗣後中國民人與合眾國民人有爭門、詞訟、交涉事件,中國民人由中國地方官捉拏審訊,照中國例治罪;合眾國民人由領事等官捉拿審訊,照本國例治罪,但須兩得其平,秉公斷結,不得各存偏護,致啟爭端。
一、合眾國現與中國訂明和好,五處港口聽其船隻往來貿易。倘日後另有別國與中國不和,中國止應禁止不和之國不準來五口交易。其合眾國人自往別國貿易,或販運其國之貨物前來五口,中國應認明合眾國旅號,便准入港;惟合眾國商船不得私帶別國一兵進口,及聽受別國商人賄囑,換給旗號,代為運貨入口貿易。倘有犯此禁令,聽中國查出拿辦。
一、每屆中國年終,分駐五港口各領事官應將合眾國一年出入口船隻、貨物數目及估定價值,詳細開報各本省總督,轉咨戶部,以憑查驗。
一、合眾國民人因有要事向中國地方官辨訴,先稟明領事等官,查明稟內字句明順、事在情理者,即為轉行地方官查辦。中國商民因有要事向領事等盲辨訴,先稟明地方官,查明稟內字句明順、事在情理者,郎為轉行領事等官查辦。倘遇有中國人與合眾國人困事相爭不能以和平調處者,即須兩國官員查明,公議察奪。
一、合眾國民人在中國各港口,自因財產涉訟,由本國領事等官訊明辦理。若合眾國民人在中國與別國貿易之人因事爭論者,應聽兩造查照各本國所立條約辦理,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
一、合眾國貿易船隻進中國五港口灣泊,仍歸各領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經管,中國無從統轄。倘遇有外洋別國凌害合眾國貿易民人,中國不能代為報復。若合眾國商船在中國所轄內洋被盜搶劫者,中國地方文武官一經聞報,即須嚴拏強盜,照例治罪,起獲原賊,無論多少,均交近地領事等官,全付本人收回。但中國地廣人稠,萬一正盜不能緝獲,或有盜無賊,及起賊不全,中國地方官例有處分,不能賠還賊物。
一、合眾國貿易船隻,若在中國洋面遭風、觸礁、擱淺、遇盜,致有損壞,沿海地方官查知,即應設法拯救,酌加撫恤,俾得駛至本港口修整,一切采買米糧,汲取淡水,均不得稍為禁阻。如該商船在外洋損壞,漂至中國沿海地方者,經官查明,亦應一體撫恤,妥為辦理。
一、合眾國民人貿易船隻、財物在中國五港口者,地方官均不得強取威脅,如封船公用等事,應聽其安生貿易,免致苦累。
一、合眾國民人間有在船上不安本分,離船逃走,至內地避匿者,中國地方官即派役拏送領事等官治罪。若有中國犯法民人逃至合眾國人寓館及商船潛匿者,中國地方官查出,即行文領事等官捉拏送回,均不得稍有庇匿。至台眾國商民、水手人等,均歸領事等官隨時稽查約束。倘兩國人有倚強滋事,輕用火器傷人,致釀門殺重案,兩國官員均應執法嚴辦,不得稍有偏徇,致令眾心不服。
一、嗣後中國大臣與合眾國大臣公文往來,應照平行之禮,用「照會」字樣。領事等官與中國地方官公文往來,亦用「照會」字樣。申報大憲,用「申陳」字樣。若平民稟報官憲,仍用「稟呈」字樣。均不得欺藐不恭,有傷公誼。至兩國均不得互相徵索禮物。
一、合眾國日後若有國書遞達中國朝廷者,應由中國辦理外國事務之欽差大臣,或兩廣、閩浙、兩江總督等大臣將原書代奏。
一、嗣後合眾國如有兵船巡查貿易至中國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師提督及水師大員與中國該處港口之文武大憲均以平行之禮相待,以示和好之誼。該船如有采買食物、汲取淡水等項,中國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損壞,亦維修補。
一、合眾國民人凡有擅自向別處不開關之港口私行貿易及走私漏稅,或攜帶鴉片及別項違禁貨物至中國者,聽中國地方官自行辦理治罪,合眾國官民均不得稍有袒護。若別國船隻冒合眾國旗號做不法貿易者,合眾國自應設法禁止。
一、和約一經議定,兩國各宜遵守,不得輕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又和約既經批准後,兩國官民人等均應恪遵。至合眾國中各國,均不得遣員到來,另有異議。以上關涉太平、和好、貿易、梅面各款條約,應俟各大臣奏明大清大皇帝批准,大合眾國大伯里璽天德既得各國選舉國會長公會大臣議定允肯批准,限以十八個月即將兩國君上批准之條約互換,若能早互換,尤為善美。茲將現定條約先由大清國欽差大臣·太子少保·兩廣總督部堂·總理五口通商善後事宜辦理外國事務宗室耆,大合眾國欽差全權大臣駐中華顧聖,鈐蓋關防印信,書名畫押,以昭信據。須至和約者。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即我主耶蘇基理師督降生後紀年之一千八百四十四年七月初三日,在望廈鈐蓋關防。

㈤ 中美望廈條約除了對美國實行片面最惠國待遇 還有什麼

中美望廈條約內容:

一、嗣後大清與大合眾國及兩國民人,無論在何地方,均應互相友愛,真誠和好,共保萬萬年太平無事。
二、合眾國來中國貿易之民人所納出口、入口貨物之稅餉,俱照現定例冊,不得多於各國。一切規費全行革除,如有海關胥役需索,中國照例治罪。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如另有利益及於各國,合眾國民人應一體均沾,用昭平允。
三、嗣後合眾國民人,俱淮其摯帶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共五港口居住貿易,其五港口之船隻,裝載貨物,互相往來,俱聽其便;但五港口外,不得有一船駛入別港,擅自游弋,又不得與沿海奸民,私相交易;如有違犯此條禁令者,應按現定條例,將船隻、貨物俱歸中國入官。
四、合眾國民人既准赴五港口貿易,應須各設領事等官管理本國民人事宜;中國地方官應加款接;遇有交涉事件,或公文往來,或會晤面商,務須兩得其平。
五、合眾國民人,間有在船上,不安本分,離船逃走,至內地避匿者,中國地方官即派役拿送領事等官治罪。若有中國犯法民人逃至合眾國人寓館及商船潛匿者,中國地方官查出,即行文領事等官捉拿送回,均不得稍有庇匿。至合眾國商民、水手人等,均歸領事等官隨時稽查約束。倘兩國人有倚強滋事,輕用火器傷人,致釀斗殺重案,兩國官員均應執法嚴辦,不得稍有偏徇,致令眾心不服。
六、嗣役中國大臣與合眾國大臣公文往來,應照平行之禮,用「照會」字樣。領事等官與中國地方官公文往來,亦用「照會」字樣。申報大憲,用「申陳」字樣。若平民稟報官憲,仍用「稟呈」字樣。均不得欺藐不恭,有傷公誼。至兩國均不得互相征索禮物。
七、合眾國日後若有國書遞達中國朝廷者,應由中國辦理外國事務之欽差大臣,或兩廣、閩浙、兩江總督等大臣將原書代奏。
八、嗣後合眾國如有兵船巡查貿易至中國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師提督及水師大員與中國該處港口之文武大憲均以平行之禮相待,以示和好之誼;該船如有采賣食物、汲取淡水等項,中國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損壞,亦准修補。
九、合眾國民人凡有擅自向別處不開關之港口私行貿易及走私漏稅,或攜帶鴉片及別項違禁貨物至中國者,聽中國地方官自行辦理治罪,合眾國官民均不得稍有袒護;若別國船隻冒合眾國旗號做不法貿易者,合眾國自應設法禁止。
十、和約一經議定,兩國各宜遵守,不得輕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又和約既經批准後,兩國官民人等均應恪遵;至合眾國中各國均不得遺員到來,另有異議。
《中美望廈條約》
1844年7月3日,美國專使顧盛與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望廈村簽訂《中美望廈條約》。這是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在中英《南京條約》簽訂的時候,清政府也被迫賠償美國煙販近25萬元。美國政府看到英國從不平等條約中獲得如此多的好處,就派專使顧盛,於1844年到中國要求訂約。顧盛還帶了四艘戰艦,闖進虎門,駛抵黃埔,以武力相威脅。

㈥ 中美為什麼沒引渡條約

中美為沒引渡條約的原因:

1、中方也向美方提出過要簽署中美引渡條約,但是美方對此提議表示,「還沒有準備好」。

2、長期以來,西方以中國司法制度缺乏透明度和正當程序為由,不願向中方移交嫌疑人。中國公安部經偵局負責人劉東表示,美國當局對中國法律制度存有偏見,「錯誤地以為我們會對嫌疑人不公平起訴。」

3、中美未來有沒有可能簽署一份引渡條約?美國國務院給出的前提是,從美國引渡到別國的人須受到公正審判,不受到酷刑或其他方式虐待,另外除非別國承諾引渡本國國民,否則美方不考慮就引渡條約進行談判。

4、對於美方的顧慮,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袁鵬表示,有時美國出於政治原因把貪官當成政治犯,雙方有不同的標准,這屬於政治、司法和認知差別。賴昌星被遣返回國的判例表明,只要誠心合作,中間還是有很多妥協空間,出於人權原因不遣返貪官的擔憂應當會越來越低。

(6)中美引導條例擴展閱讀:

引渡條約的法律依據和相關條約

法律依據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自己的事情,對於賴昌星案件來說,如果中國和加拿大沒有引渡條約,那麼加拿大想引渡就引渡,不想引渡就不引渡,我國沒有絲毫辦法。

但是如果有了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於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麼引渡就成為了國際義務,必須履行,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便拒絕引渡。

相關公約

截至2019年1月,我國已與77個國家締結司法協助條約、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引渡條約和打擊「三股勢力」協定共161項(131項生效)。具體如下:

1、引渡條約55項(39項生效)

2、刑事司法協助條約45項(36項生效)

3、民刑事司法協助條約19項(全部生效)

4、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20項(18項生效)

5、資產返還和分享協定1項(尚未生效)

6、打擊「三股勢力」協定7項(全部生效)

7、移管被判刑人條約14項(12項生效)

㈦ 中國和美國之間有引渡條例嗎

法律分析:中國目前並沒有與美國簽訂引渡協議,美國、加拿大分別與110個國家和115個國家簽有引渡條約,英國、法國分別與96個國家和108個國家簽有引渡條約,而我國目前僅與41個國家簽有引渡條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外國之間的引渡,通過外交途徑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為指定的進行引渡的聯系機關。引渡條約對聯系機關有特別規定的,依照條約規定。

第五條 辦理引渡案件,可以根據情況,對被請求引渡人採取引渡拘留、引渡逮捕或者引渡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㈧ 中國和哪個國家沒有引渡條例

舉個例子吧,中國和美國沒有引渡條約,但是有《中美關於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
目前,我國僅與21個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其中生效的有19個.

㈨ 近代中美簽訂了哪三個不平等條約

1844年7月3日,美國代表顧盛和清廷代表耆英在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簽訂了中美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美望廈條約》。美國就此獲取了侵害中國主權的領事裁判權,並獲得「最惠國待遇」,享受中國給予其他國家的一切權利。 1858年(咸豐八年)4月,已經佔領廣州的英法聯軍進逼大沽口,美國駐華公使夥同英、法、俄三國公使聯袂到達大沽外,照會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國公使列衛廉與清政府直隸總督譚廷襄開始談判,討論了美國所提出的草約。5月19日,因英法聯軍即將於次日發動進攻,美國應英國的要求,不動聲色地中止了正在進行中的談判。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後,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等人與英、法談判。雖然清朝官員並不信任美使,但還是一再懇求美使與俄使居中調停。列衛廉以「調停人」的偽善面孔欺騙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衛廉恢復了與清朝官員的會談,並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條約草案再度進行談判。6月18日,美國搶先英、法與清政府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 《中美天津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對中國主權的進一步破壞。在該條約的簽訂過程中,美國利用英、法武裝侵略給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費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過這個條約,美國獲得了遠比《望廈條約》更廣泛的侵略權益,同時以周詳嚴密的片面最惠國條款,坐享英、法等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攫取的一切特權。《中美天津條約》既是美國對中國主權進行粗暴踐踏的歷史罪證,也是美國推行合作侵華政策的典型產物。

1846年,美國駐上海代理領事在英租界內設立領事館,發生了「升旗事件」。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暗中在蘇州河北岸以低廉的地價廣置地皮,建造房屋。1852年,金能亨任美國駐上海代理領事,於3月16日公告美國公民,宣布美國已在上海取得直接租地權。
1848年1月,法國領事敏體尼到達上海後,鑒於英、美之間發生「專管」爭端,便在上海縣城與英租界之間的地段內租到了房屋,設立領事館。敏體尼以不平等條約為護符,向上海道台麟桂明確提出要「沿洋涇浜地區,它和英租界正好隔河相望」,「是唯一能適合我國(法國)僑民居住之地」。1849年4月6日,中法雙方簽字換文,麟桂正式發出告示,引用《黃埔條約》第22款規定,宣布「中法雙方」勘定上海北門外一處地段,允准法人租地,全面積約為986畝,是為法租界。
1853年9月,上海發生小刀會起義。到了1854年(咸豐四年),外國商人感到《上海租地章程》的內容已不能適應其需要,要求修改。7月8日,英國領事阿禮國、美國領事馬輝、法國領事愛棠正式宣布經三國公使共同簽署的新土地章程,即《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一般稱作第二次《土地章程》。這個章程完全由英法美三國公使草擬,在外國「租地人會」上通過,並在租界內實施以後,才移文通知上海道,根本沒有與清政府商議。《章程》共14款,外加《上海華民住居租界內條例》、《發租洋涇浜地基條款》兩個附件。主要內容有:1.取消1845年章程中由英國一國獨占居留地的條文。2.改變租地辦法。仍由外國僑民直接向中國業主租地,但取消第一次章程關於各國商人租地須先得到英國領事許可的規定,改為由租地人向其本國領事呈報並轉道台查核;取消押手,由租地人將租價付與中國業主。3.默認「華洋雜居」。中國人可進入租界租地建屋,但須得外國領事「允准」。4.租界可徵收地稅或碼頭稅,等等。這個租地章程頒布後,租界內成立了工部局。工部局組織巡捕,並以巡捕捐的名義向中國人抽稅,還擅自審理中國人的民刑案件。這樣一來,上海租界儼然成為中國境內的「國中之國」,工部局即成為這個國中之國的政府。

㈩ 中國和哪個國家沒有引渡條例

中國和美國沒有引渡條約,但是有《中美關於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 目前專,我國僅與屬21個國家簽署了引渡條約,其中生效的有19個。
中國先後與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義大利、葡萄牙等西方發達國家簽訂引渡條約;與美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比利時簽訂刑事司法協助條約。

熱點內容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
盜竊公家財產的法律責任的聲明通知 發布:2024-11-19 08:55:25 瀏覽:85
刑事訴訟法的審判原則 發布:2024-11-19 08:21:56 瀏覽:766
雙方簽字的備忘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08:03:05 瀏覽:494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發布:2024-11-19 07:48:45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