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關於新聞倫理與法規的論文

關於新聞倫理與法規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1-20 21:25:13

① 新聞傳播法規與倫理研究這篇論文的大綱該怎麼寫

法源於理,法關乎抄情。倫理也是中國傳統道德的體現。所以推薦你大綱如下:
一、新聞傳播法規的概述與起源
二、倫理學概述與起源
三、新聞傳播法規中與道德倫理相關內容
四、新聞傳播中有悖法規倫理情況
五、新聞傳播中應遵循的法規與倫理規范
個人見解、思考不夠、僅供參考

② 新聞學論文題目參考目錄

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信息的交流,新聞事業對人類社會就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新聞學論文題目參考目錄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新聞學論文題目參考目錄(一)

1. 教育類新聞報道的問題與改進

2. 試論大學報的內容創新

3. 網路新聞報道研究

4. 大公報新聞報道研究

5. 通訊的報道創新——以《中國青年報》冰點欄目為例

6. 試論娛樂類“八卦新聞”

7. 《南方周末》的報道特色

8. 報網互動中的新聞報道創新

9. 地市報的改革出路研究

10. 論新聞媒體“正面報道”為主

11. 廣告新媒介研究

12. 廣告勸服與認知失諧理論

13. 新聞報道“三貼近”的基本路向研究

14. 改進和加強農村報道研究

15. “新聞民工”的成因和對策研究

16. 《環球時報》的報道特色研究

17. 淺析時政類新聞周刊的內容競爭策略

18. “政治家辦報”的現代啟示

19. 當前我國輿論引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 當前弱勢群體傳播的渠道分析

新聞學論文題目參考目錄(二)

1. 古詩詞意境與新聞美感

2. 古典文學修養與新聞語言

3. 靈丹一粒,點鐵成金——古詩詞經典語句在新聞標題中的改造性運用

4. 古代雜文的新聞性

5. 論社會新聞的“軟”與“硬”

6. 穆青人物通訊特色研究

7. 穆青新聞主張研究

8. 穆青新聞實踐

9. 試論散文筆法在新聞文體中的運用

10. 手機媒體的組織傳播功能

11. 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調查

12. 手機短息與社會公共安全

13. 探究現代政治廣告

14. 電視節目的構成要素分析

15. 試論都市報言論特色

16. 人民網BBS言論選題特徵分析

17. 人民日報“論壇評論”特徵分析

18. CBS新聞時事欄目《六十分鍾》研究

19. 真實的力量——論調查性新聞的功能

新聞學論文題目參考目錄(三)

1. 試論經濟類報道的服務功能

2. 試論經濟類報道的服務功能

3. 新聞文體創新與發展研究

4. 試論新聞中的數字運用

5. 突發性事件報道研究

6. 報紙專副刊報道研究

7. 解釋性報道初深

8. 黨報新聞標題研究

9. 晚報新聞標題研究

10. 晚報與都市報競爭的“雙贏”之策

11. 我國轉型時期的都市報研究

12. 鄭州報業市場現狀調查與思考

13. 新聞采訪中的“拆牆”藝術

14. 新聞從業人員的倫理困境和理性思考

15. 新聞娛樂化成因芻議

16. 在經濟全球化視野中發現新聞

17. 都市報民生新聞發展走向探析

18. 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寫作變革

19. 試論新聞報道的故事化傾向

20. 黨報新聞寫作改革研究

21. 主流媒體的品牌建設探析

③ 學習新聞倫理與法規的意義

學習新聞倫理與法規的意義是使學生全面了解中外新聞道德與新聞法規的基本精神,為從事新聞傳播工作打下堅實的職業道德和守法精神基礎。

④ 全媒體時代學習倫理與法規的重要性

1、加強媒體新聞道德倫理建設,應成為媒體界的共識和自覺遵守的原則。
2、人性價值和道德標準是維護社會文明向前發展的基本法則。
3、倫理學屬於哲學范疇,而現代教育應該融合倫理學知識形成交叉專業學科。

⑤ 新聞傳播與公共關系論文範文

公共關系傳播,是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 社會 組織開展公共關系工作的重要手段。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新聞傳播與公共關系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新聞傳播與公共關系論文範文篇1

論公共關系與新聞傳播的關系

摘要:公共關系與新聞傳播緊密相連,有什麼樣的新聞傳播,就有什麼樣的公共關系。在公共關系活動及行為中,新聞傳播是一種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式,而公共關系則是新聞傳播活動的最終結果。

關鍵詞:公共關系 新聞 傳播

一、公共關系和新聞傳播具有共同的傳播媒介

公共關系是一個社會組織用傳播手段使自己與相關公眾之間形成雙向交流,使雙方達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適應的管理活動;新聞是公開傳播新近變動事實的信息。

由兩者的具體定義可見,公共關系和新聞傳播均是以傳播學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和手段。公共關系傳播,是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系工作的重要手段。離開了傳播,公眾無從了解組織,組織也無從了解公眾。組織與公眾的溝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傳播,傳播是二者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和橋梁。因此,一個社會組織不但要有明確的目標、符合公眾利益的政策和措施,還要充分利用傳播手段開展公關活動,贏得公眾的好感和輿論的支持,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此可見,公共關系與新聞傳播緊密相連,公關活動離不開新聞媒體,同時,新聞媒體的新聞行為也需要通過新聞工作者的公關活動進行。有什麼樣的新聞傳播,就有什麼樣的公共關系。公共關系的活動過程。主要就是一個組織與公眾之間進行信息傳播和溝通的過程。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種新聞傳播媒介,造就有利的輿論環境,是能否成功地組織開展各類公共關系活動的關鍵。

大眾傳媒作為社會組織之一,是專業化群體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向為數眾多的讀者、聽眾、觀眾傳遞信息的過程。它具有公共關系傳播的-般特性,是公共關系傳播的組成部分,是開展公關活動的重要媒介,只有憑借其廣泛的傳播性能和宣傳效力,公關活動才能奏效。由此可見,新聞與公關是密不可分的。

那麼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活動時,我們也可視為新聞工作者在進行公關活動,這就出現了新聞工作者的公關角色這一定義。

二、媒體公關具有必須性和可行性

公共關系是一種傳播活動,“公關是運用傳播手段與其公眾進行雙向溝通”。媒體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媒體是開展公關傳播活動的重要工具,只有通過媒體廣泛的傳播效力才能與各種各樣的公眾取得聯系;另一方面,媒體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又位於公眾的地位。隨著社會發展,公眾非常注重公關傳播活動。因此,就媒體的“公眾”屬性來說,開展公關傳播活動必不可少。

在開展公關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從大眾傳播業的特殊性出發,發掘既遵循企業經營一般規律,又有媒體經營特殊規律的公關活動。需要注意樹立品牌意識,創辦媒體的名牌產品;注重媒體形象包裝;同時開展必要的廣告宣傳活動。

眾所周知,企業經營主要靠品牌,靠名牌產品。媒體經營靠什麼?同樣得靠品牌。對媒體而言,品牌意味著特性和品質,名牌欄目(版面)能帶動媒體整體形象的提升。要辦好名牌欄目關鍵是提高新聞作品的質量,質量是媒體的生存之本,沒有高質量的作品,媒介的市場定位就沒有作用了。媒體形象則是指社會公眾對媒體的總體看法和評價,它是媒體強大的無形資產。媒體形象一般分為內在形象和外在形象。所謂內在形象首要指媒體成員形象,也就是媒體成員的素質。媒體成員的素質是媒體水準的保證和媒體形象的寫照,提高他們的素質是提升媒體形象的前提。外在形象是視覺可見的形象,主要指的是媒體產品形象,也就是媒體的節目、欄目、版面的內容及其形式。企業經常用廣告來展示形象,加強與公眾的溝通,以謀取更大利潤。從媒體公關廣告的表現形式來看,人文關懷的表現形式是最易喚起受眾信賴和好感的,也符合面向大眾的廣告定位。

三、公共關系傳播與新聞傳播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第一、公共關系傳播的主體是一般的社會組織,是代表組織行使傳播職能的公共關系機構或公共關系人員;新聞傳播的主體則是以傳播信息為職業的團體或個人。

第二、公共關系傳播的內容是由組織內部行使傳播職能的人根據公共關系計劃編制的對組織有利的信息;新聞傳播的內容是由職業傳播者根據新聞價值規律采編的、需要告知公眾的信息。

第三、公共關系傳播不受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程度的限制,它的製作過程也相對簡單一些;新聞傳播的渠道則一般不再由感覺器官和簡單的表達工具組成,而是包括大規模的、以先進技術為基礎的分發設備和分發系統。因此,專門的信息傳播機構既需要充足的資金、設備,又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

第四、公共關系的傳播對象是可知的和相對穩定的,它的傳播過程具有明顯的雙向性特點。具體表現在:組織通過信息傳播將自己的目標、政策和具體措施告訴公眾,公眾則通過被調查或主動回報兩種方式把自己的要求、意見和建議告訴組織。而新聞傳播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單向的,因為它的主導者始終是傳播者,受傳者既不確知,也不穩定,很難取得直接的反饋。與新聞傳播相比,公共關系傳播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取得反饋。

以上我們通過將公共關系傳播同新聞傳播進行了比較。得出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內涵是:公共關系傳播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一定規模的信息交流活動。它的目的是溝通傳播者與公眾之間的信息聯系,使組織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同時,綜上我們可以得出,公共關系與新聞傳播盡管出發點不同,在傳播主體、內容、方式和過程上有所差異,但在具體行動上,公共關系需要本著以事實為基礎的原則開展工作;公共關系與新聞傳播的工作目的某個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同時公共關系和新聞傳播都要依靠傳播媒介。

參考文獻:

[1]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2] 張國良等,傳播學原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3] 梁敬賢.公共關系.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 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5] 居延安.公共關系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6] 彭菊華.新聞學原理.北京: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7] 李磊.公共關系實務.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8] 胡百精.公共關系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9] 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新聞傳播與公共關系論文範文篇2

公共關系傳播淺談

無論是在源遠流長的人類文化長河中流淌的公共關系思想,還是成熟於20 世紀初的古代公共關系學,在為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 發展創造極大財富的同時,更為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注入了無窮的精神力量。新的世紀,我們迎來了一個以信息化和 經濟全球化為主要特徵的時代,競爭與合作成為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人際交往的主題。作為一種社會生存工具,公共關系的思想和方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在 中國,由於對公共關系學的研究起步較晚,人們在思想意識、思維方法等方面表現出了對公共關系學的無限渴望。

公共關系傳播,是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社會組織開展公共關系工作的重要手段。離開了傳播,公眾無從了解組織,組織也無從了解公眾。如果我們把社會組織看作公共關系工作的主體,把公眾看作公共關系工作的客體,傳播就是二者之間相互聯系的紐帶和橋梁。組織與公眾的溝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傳播,組織與公眾之間的誤解,也往往是由於信息不暢造成的。因此,一個社會組織不但要有明確的目標、符合公眾利益的政策和措施,還要充分利用傳播手段開展公關活動,贏得公眾的好感和輿論的支持,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公共關系傳播界說

傳播(communication) 指人類社會中的信息傳遞、收受、交流、分享與溝通的過程。由於人們早期的傳播思想和傳播研究方法的影響,也由於中國人傳統的對傳播這一詞的理解的影響,人們習慣於把傳播只理解為一種單向的、大量的、大范圍的散文、擴散某種信息的行為。這與我們 現代所說的傳播,在概念上有較大的差距,現代“傳播”一詞其含義至少應包括:

(1)信息傳遞。即某一信息源將信息傳遞給某一目的地的活動。

(2)雙向交流。即在傳播中的雙方都是信息傳遞的參與者,他們之間相互影響,構成信息上的相互交流關系。

(3)信息共享。即在傳播中,雙方通過分享信息,使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一致的了解、認識、理解或意向,達到了相互間的溝通。

(二)公共關系傳播與大眾傳播的區別 。

大眾傳播是專業化群體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的各種技術手段將大量復制的信息傳遞給分散的讀者、聽眾、觀眾傳遞信息的過程,如 企業通過電視、報紙、雜志、廣播所做的宣傳活動。它具有公共關系傳播的一般特性,是公共關系傳播的組成部分。

首先,大眾傳播的主體是以傳播信息為職業的團體或個人;公共關系傳播的主體則是一般的社會組織,是代表組織行使傳播職能的公共關系機構或公共關系人員。

其次,大眾傳播的內容是由職業傳播者根據新聞價值 規律采編的、需要告知公眾的信息;公共關系傳播的則是由組織部門行使傳播職能的人根據公共關系計劃編制的對組織有利的信息。

第三,大眾傳播的渠道一般不大由感官和簡單的表達工具組成,而是包括大規模的、以先進技術為基礎的分發設備和分發系統。因此,專門的信息傳播機構既需要充足的資金、設備,又需要大量的專業化人才。公共關系傳播則不受技術水平和專業化政府的限制,它的製作過程也相對簡單一些。

第四,大眾傳播的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說是單向的,因為它的主導者始終是傳播者,受傳者既不確知,也不穩定,很難取得直接的反饋。而公共關系的傳播對象是可知的和相對穩定的,它的傳播過程具有明顯的雙向性特點。與大眾傳播相比,公共關系傳播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取得反饋。

(三)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內涵。

公共關系傳播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一定規模的信息交流活動。它的目的是溝通傳播者與公眾之間的信息聯系,使組織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公共關系傳播可以利用的媒介很多。但是在今天的社會里,要想與公眾取得廣泛的信息交流,最有利的手段莫過於大眾傳播媒介了。這是由大眾傳播媒介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公共關系傳播的客體是公眾。公眾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組織內部公眾,另一部分是同組織有著某種特定聯系的外部公眾。內部公眾是構成組織的基本因素。它對於組織,猶如人民對於國家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公共關系傳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溝通、疏導組織內部上下之間、成員之間的信息聯系,消除各種不利因素,為組織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外部公眾是公共關系傳播的主要對象,對於政府機構來說,它是自己所面向的那一部分群眾;對於工商企業來說,它是與組織密切相關的協作者、競爭者、用戶和消費者。公共關系傳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影響這一部分公眾,改變他們的態度,引起與組織期望相應的行為。

二、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要素

1948 年,美國著名的 政治學家哈羅德• 拉斯韋爾補充提出了傳播過程五因素的公式:“誰?說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對誰說?產生了什麼效果?”這個公式描述的雖然是單向傳播現象,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分析傳播過程的簡易的模式。因為其中包含了構成傳播的基本要素: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受傳者和傳播效果。

公共關系傳播是組織運用傳播手段向公眾傳遞信息的過程,它經歷了由傳播者到受傳者的全過程,因此,也應當包含傳播過程的五個要素。

(一)公共關系傳播者

公共關系傳播者是組織信息的採集、發布者,是代表組織行使傳播職能的人。在我國政治組織中,該角色一般由黨和國家的新聞發布機構、新聞發布人以及各級黨和政府的新聞、宣傳部門擔任;在各種福利組織和贏利性組織中,該角色由組織內部的宣傳部門、公共關系部門或宣傳人員、公共關系人員擔任。

公共關系傳播者是公共關系的主體,因為它是構成傳播過程的主導因素。在協調公眾關系、改善周圍環境的過程中,在樹立自身形象、提高信譽的過程中,在溝通內外聯系、謀求支持與合作的過程中,公共關系傳播者居於主動地位,起著控制者與組織者的作用。它的任務,是將外部的信息傳達給組織內部公眾,將有關組織的信息發布出去,傳遞到目標公眾那裡。

(二)公共關系傳播內容

公共關系傳播內容是指傳播者發出的有關組織的所有信息。它大體上可以分為如下兩類:

一類是告知性內容,即向公眾介紹有關組織的情況:它的目標、宗旨、方針、經營思想、產品和服務質量等等。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告知性內容往往以動態消息或是專題報道的形式出現。前者是關於組織新近發生的某一事件的基本事實的描述,通常包括五個“W”,比如關於商店開業、展覽會閉幕、新產品問世、超額完成產值等情況的報道。後者是對事件全景或某一側面進行的放大式描述,它不但包含五個“W”,而且包括對基本事實具體情節的勾勒。例如介紹新產品的設計過程、製作工藝、用途、專家鑒定情況等等。

另一類是勸導性的內容,即號召公眾響應一項決議,呼籲公眾參與一項社會公益活動,或者勸說人們購買某一種牌子的商品。在利用大眾傳媒進行宣傳的過程中,政黨、政府及其他非盈利性組織發布的勸導性的內容,往往以社論、評論、倡議書的形式出現,而盈利性組織發布的此類內容,則多以商業廣告的形式出現。

(三)公共關系傳播渠道

所謂傳播渠道,是指信息流通的載體,也稱媒介或工具。人們通常把用於傳播的工具統稱為傳播媒介,而把公共關系活動中使用的傳播媒介,稱之為公共關系媒介,可供公共人員利用的傳播媒介有兩種:一種是大眾傳播媒介,一種是人際傳播手段。具體來說,公共關系傳播媒介是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常見的是語言媒介,像報紙與雜志、書籍與紀念刊、海報與傳單、組織名片與函件等;有 電子媒介,像廣播、電視、錄音、錄相、幻燈和電影等;有標識,像攝影與圖片、商標與徽記、門面與包裝、代表色等;此外還有非語言傳播媒介,像表情、體態、目光等等。

(四)公共關系傳播效果

公共關系傳播效果,是指目標公眾對信息傳播的反應,也是公共關系人員對傳播對象的影響程度。

人們對傳播效果的研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在實際工作中,公共關系人員不能把大眾傳播媒介作為唯一的手段,而應當將它與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以便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時,受眾的被動地位是相對的,他們對信息的注意、理解和記憶都是有選擇的。公共關系人員可以通過各種調查手段了解公眾對信息的接受程度,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此外,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還要重視專家、學者、社會名流等“意見領袖”的中轉作用,設法通過他們影響公眾。

三、公共關系傳播模式

公共關系傳播的出發點是組織,是代表組織行使傳播職能的個人或機構。

從組織內部結構看,一般組織(贏利組織比較明顯)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決策層是組織的實權機關,一般由組織內部的決策性人物。它負責確定組織的目標、綱領和實施方案,進行宏觀控制。管理層是決策層的下屬機構,包括生產管理部門、計劃管理部門、物資、銷售管理部門等。其職責是把決策層制定的方針、政策貫徹到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中去,對日常工作進行組織、管理和協調。執行層在決策層的領導和管理層的協調下,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把組織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這三個層各自獨立,又彼此聯系,共同維系著組織自身的 發展。

公共關系傳播中的人際溝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組織內部的人際交流,如組織內部的員工大會、工作情況匯報會、工作經驗交流會等等。其二是公共關系人員與目標公眾之間的面對面的接觸。它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接待來訪、舉辦展覽、召集消費者開座談會等等。

組織內部的信息傳遞給大眾傳播媒介過程是組織最常採用的一種原料形式,它包括傳播者向媒介提供新聞稿件和利用媒介做廣告宣傳兩個部分。

總而言之,想方設法吸引媒介使大眾傳播媒介主動了解並採集有關組織的信息和組織內部的信息傳遞給大眾傳播媒介兩種傳播形式對於組織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各有特點,也各有利弊。在實際工作中,公共關系人員可以根據組織面臨的具體情況對此加以選擇和利用。

參考 文獻:

[1]《公共關系學》(第三版),李道平, 經濟 科學出版社。

[ 2]《公共關系學基礎教程》,耿義成、車廣吉,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 3]《公共關系簡明教程》,廖為建著,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

[3]《公共關系學》,丁樂飛、翟年祥等著,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

⑥ 選修課論文,有關新聞采訪與寫作

新聞采訪與寫作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在界定網路采訪和網路記者內涵的基礎上,比較全面地對網路新聞采訪的個性進行了歸納和探討,並指出網路采訪亦有其自身的缺憾。

【關鍵詞】網路記者;網路新聞采訪;特點與不足

網路新聞采訪是網路新聞傳播實務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是從事網路新聞傳播實務的起步環節。它主要以網際網路作為新聞素材採集的環境,用搜索、采訪、下載和編輯加工等方式採集素材及相關資源。網路新聞采訪直接從傳統新聞采訪和計算機輔助新聞學發展而來。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如何利用網路所提供的虛擬空間尋找采訪線索,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資料庫收集和核查數據,如何利用電子郵件、BBS、新聞組、郵件列表、網路電話和聊天工具、可視化互動式設備等進行遠距離的全球性、實時性的全數式新聞採集和新聞調研等活動,亦包括利用數字化的硬體設備和技術在現實空間中所進行的新聞素材採集和調研活動。

網路新聞采訪主要是由網路記者完成的。網路記者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路記者包括全體網民。李希光教授認為,互聯網降低了進入記者行業的深門高檻,人們不用在政治上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不用在經濟上有什麼特別的投資,也不需要專業文憑和記者證;只要接入了互聯網,就與成千上萬的受眾連接起來了,就可當上記者。①因網路新聞的傳播通道相當多,有WWW網站、新聞組、郵件列表、BBS和網路尋呼或其復合使用等,這就決定了其發布者(即首發者)、轉發者可以是任何機構也可以是任何個人,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大批上網的個人用戶成為業余甚至專職新聞記者。從這一點上看,李希光教授的界定是有一定依據的。狹義的網路新聞記者是指網路傳播媒體(網站)中所有從事新聞實務的專業人員。這一定義與傳統的廣義記者定義相當。不同的是,網路記者應是一種身兼數職(采寫攝錄、編輯、播音、主持人、發布等)的多媒體數字記者(Digital Journalist)。

廣義的網路記者大都未經過特定的專業訓練,其采訪活動往往是盲目地偶爾為之。在網上采寫和發布信息時,他們的目的一般不明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一般利用茶餘飯後的時間上網,采訪和寫作多為機動性的,大多是隨心所欲的創造。

本文所提及的網路記者是就其狹義而言的。這類記者一般具備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有深厚的新聞學、傳播學專業知識和各科知識的底蘊、高超的新聞采寫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熟練的網路傳播技術及操作能力等。這類記者所採集和傳播的新聞,一般能在保證真實性的基礎上,運用與新聞內容相符的體裁和簡練的語言在網路中傳播。對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和連續性的新聞所進行的采訪,一般的個體網路新聞記者根本無法完成,必須依靠那些物力財力雄厚的新聞網站尤其是一批富有采寫經驗和采寫實力的記者編輯隊伍。一些分析性和綜合性的報道更離不開職業記者。

目前,一些新聞業務功底扎實的傳統記者開始向網路記者轉型,專職網路記者的數量也開始有所增加。因網路記者是用數字技術武裝起來的新型記者,網路采訪是新聞記者在現實的和虛擬的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中所進行的采訪,采訪所得的新聞素材及由此而寫作/製作的新聞,是在網路空間里進行和完成傳播的,這就決定了網路新聞采訪與傳統新聞采訪相比,既有相通之外,也有其獨特的個性。網路新聞采訪的特點表現在以下方面:

采訪內容的多媒體性

網路新聞采訪是以多媒體新聞素材為其采訪對象的,其采訪的素材涵蓋了和融合了三大傳統媒介新聞採集的內容,既有靜態的文字和圖片的采訪,又包括聲音和動態視頻的採集和攝錄,是一種多媒體的全方位採集新聞素材的活動。在這一新的采訪模式下,傳統記者的明確分工將逐漸走向模糊乃至消失,每個記者將集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和錄音、錄像記者於一身。目前,網路記者和網路新聞采訪方式在國內外的不少網路媒體中開始出現。如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網路版(Internet Edition),就擁有7位記者。這些網路記者都是復合型的多媒體記者,他們寫新聞、攝影、操作數字錄音機和攝像機,以及製作網頁(digital pages)等。②《人民日報》網路版記者在報道澳門回歸儀式期間,先用數字攝像機和數碼相機拍攝下了當時的場景,然後開始用文字處理系統、圖像處理系統、非線性編輯系統等軟體立即投入視頻報道和聲音報道的製作以及文字新聞的寫作。從傳統的新聞采訪來看,當時的兩位網路記者是一身兼多職,既寫文字報道,又要錄音、拍照、攝像,做後期編輯,採制文字配圖片,還要上網傳輸數據。

采訪工具的全數字化

網路新聞采訪所採用的采訪工具主要是全數字化的計算機網路,以及可以與這一網路相通的一系列全數字化的新聞采訪和傳輸工具。這些數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硬體和軟體兩個部分。硬體主要有:筆記本電腦(現已出現無線筆記本電腦),數字錄音機和攝像設備,數碼相機,大容量的攜帶型存貯設備,數據機,PC卡電話和IP電話,可與計算機網路連為一體的衛星電話(小型衛星移動站,重約2公斤)。此外,還有可以用來瀏覽網頁和收發電子郵件的手機型電腦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即一種專為移動應用而設計的小型瀏覽器協議)和掌上型電腦PPC(Palm Personal Computer)等。軟體主要有:Windows98、Word/Excel、Photoshop、CuteFTP、IE、電子郵件、BBS、新聞組、郵件列表、聊天工具ICQ、WWW、聯網資料庫(Online database)、搜索引擎、Netmeeting、Telnet等。運用這一整套功能強大且齊全的數字化網路新聞采訪工具,可以快捷而高質量地完成新聞采訪任務。在這些工具的幫助下,記者有時足不出戶就可以採集所需的新聞素材。目前,網路記者所使用的數字采訪設備在不斷升級,如美國記者的采訪裝備包括成套先進的采訪設備,有攝像頭、戴在眼睛上的微型顯示器、掛在手臂上的微型鍵盤、話筒、掛在腰間的微顯示器、數碼影像傳輸設備和電池等。用這套異常輕便的設備,不僅可以採集一般的文字和圖像新聞,還可獨立完成現場直播。

采訪范圍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性

因為網路具有全球性,因而網路中的采訪范圍也具有全球性的特點。對於一些不能、不宜於或因距離太遠而無法進行現場采訪或調研的新聞事件,記者就可通過網際網路在辦公室或家中進行全國性或全球性的實時采訪。如通過電子郵件、新聞組和郵件列表等進行非同步的文字采訪;通過語言信箱、網路電話等進行口頭采訪;通過網際網路的Netmeeting等進行可視化的面對面采訪;或通過BBS等聊天系統進行同步采訪等。另外,在網路中所進行的采訪是一種實時性的快速采訪。有時因距離阻隔等原因,傳統采訪需要數天或數月才能完成甚至無法完成的采訪工作,在網路中數秒或幾分鍾之內就可以完成。如新華社特稿社記者熊蕾曾利用電子郵件在一周之內采訪了美國、英國、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國的10位科學家。在采訪過程中,有的采訪對象當天就回了信。由此次采訪而寫成的報道後來被刊登在美國的《科學》雜志上③。由此可見,網路采訪速度和采訪范圍是傳統新聞采訪難以企及的。

新聞資源的豐富性及利用的方便性

網路及其資料庫和光碟是可供新聞工作者開掘利用的巨大信息資源庫。網上有大量文獻可供查詢,掌握了上網檢索的記者和編輯,實際上擁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動圖書館。運用某些功能強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記者可在這一數字化圖書館中方便地檢索到某一題材的背景資料,快速獲得所要的新聞資源;可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發掘。④美國哥倫比亞新聞研究生院和紐約米德博格協會,對全美主要傳統媒體的新聞從業人員進行的有關網路媒體的一項年度調查表明,在所調查的3400名新聞從業人員中,將上網作為獲取新聞線索進行新聞采訪手段的比例,僅次於報紙記者的面對面采訪和雜志記者的電話采訪。⑤隨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和網路新聞資源的進一步豐富,網路采訪將會在全世界的網路新聞界逐步盛行開來。一位年輕記者從《北京晚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說德國人巴蒂斯(Bates)所收集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一些資料存放在耶魯大學神學院,於是他通過雅虎找到了這些資料,並發現了一個專門傳送巴蒂斯手記原文的站點。這位記者通過郵件與該網站聯系,第二天便獲得了所需信息。難怪有人認為,在信息時代,計算機和網路等資源對於新聞報道的作用至關重要,它使記者看得更遠,聽得更清,想得更深、寫得更快.

記者選擇新聞資料的自主性和思維方式的獨特性

網路為一全新的開放式媒體,上網的任何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發布消息、檢索資料、尋找新聞線索,且一般無人能夠阻止和控制。網路中成千上萬的資料庫和各種不同的網站、新聞組等,為記者提供了豐富的可供選擇的新聞資源。在WWW及其超文本、超鏈接技術和資料庫查詢技術(如搜索引擎等)的幫助下,記者可通過層層鏈接和一些特定的詞語、符號等,快速發現新聞線索,自主而獨立地找到所需要的新聞背景等。隨著計算機網路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網路受者需求的提高,網路記者僅憑傳統的采訪經驗和舊有的采訪報道模式雖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報道任務,但很難在報道重大新聞時的那種競爭激烈的新聞大戰中取得突出戰果,這就要求網路記者要有適合網路傳播需要的獨特的創新思維模式。目前,這種創新的重要標志是,在網路中對動態新聞的采訪和報道一般都採用現在進行時,突破了截稿時間和采寫篇數的限制。所有的新聞只要一采寫成功,都會進行實時報道和滾動報道。

記者采訪業務能力和使用技術能力的合一性

傳統新聞傳播一般是采編分離的,即記者主外,一般按照編輯部的意圖外出或從網上採集新聞素材、寫作新聞報道;編輯則主內,他們一般不外出采訪,而是在編輯部修改記者和社外人員來稿,擔負著把關人的角色。隨著網路新聞對時效性和現場感要求進一步提高,由記者獨立地完成新聞采編及發布流程的情況開始出現,此時記者同時擔任著編輯的職能。采寫編合一成為網路新聞傳播實務的一大特色。網路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傳播媒介,隨著新聞媒介從新聞產品的生產到傳輸全過程的電腦網路化,記者無論是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還是在辦公室或家中進行采訪,都離不開網路多媒體電腦及在采訪過程中所用的相關軟硬體。網路時代不僅將開創一個新聞傳播業的全新領域,也將造就一批新的既擁有傳統的新聞采訪能力又諳熟網路傳播技能的復合型記者。

盡管網路新聞采訪有著強大的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但伴隨著網路采訪的廣泛應用,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因為網路新聞是依託網路而直接進行的,當記者在室內聯網的電腦前與采訪對象進行通信或交談時,就會失去了耳聞目睹新聞現場的機會,長此以往,會導致視覺和聽覺等采訪功能弱化,影響新聞事實的准確性和生動性。因此,對事件性的報道就一般不宜在網路中直接進行采訪。而且,在記者采訪公告板或其他網路團體、個人或下載某類信息時,有時會出現失真現象或涉及到版權之爭。(另外,電腦軟硬體升級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要能熟練地進行網路采訪,記者必須投入更多精力去熟悉電腦,掌握不斷更新的網路技術。)

注釋:

①李希光主編:《網路記者》,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頁。

②Harper, Christopher and The Indiana Group2001.Journalism 2001, Corusewise Publishing, Inc.P228.

③閔大洪:《網路時代需要高素質的新聞工作者》,《中國新聞科技》,2001年第1期,第18頁。

④卜衛:《互聯網路對大眾傳媒的影響(上)》,《國際新聞界》,1998年第3期,第5頁。

⑤李希光主編:《網路記者》,中國三峽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頁。

⑥卜衛、劉曉虹:《新聞記者的網路站使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記者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報告》,《新聞傳播與研究》,1998年第3期。

⑦ 關於畢業論文(新聞學方面)的選題誰有好介紹嗎

關於新聞系的畢業論文,在這里,給你提供一點小小的經驗和建議。

1、一般情況下,在校方組織撰寫畢業論文之前,會設置一個論文的范圍和方向。這方面的選擇上:
a.如果你是個有些學術見解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偏好和興趣來選擇題目。

b.如果你擔心字數上的門檻,那麼,先建議你到學校的圖書館轉一圈,看看哪一個方面的文獻資料比較多,剖析的比較深入。盡可能貼合圖書館的資源。另外,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學校的計算機房搜索一下歷屆優秀論文、獲獎論文、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的資料電子檔,下下來,看看 能不能啟發思路之類;

c.排除以上兩點,還有一種選擇方法——如果能夠提前小道消息知道論文導師是誰,可以根據導師來選擇論文題目。一般論文導師都是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他們的日程是非常忙的,所以在後期的論文指導中,不會那麼仔細,基本上草草看過,點評兩句,修改兩次,就給你個分數讓你過了。所以,選擇一個脾氣好的老師,「懂的做人」的老師,即便是自己不拿手的題目,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d.最討巧的辦法,如果有同系的關系又不錯的學長學姐,找他們要他們的畢業論文,然後稍微改改,ok了!

以上是選題的一些方法。

我不知道「新聞學」包括那些,我當時FD新聞系畢業,囊括了廣告、廣播電視、傳播等等;

題目的話,今年比較推薦,「災難報道」,以及」娛樂節目的現狀及未來」(推薦閱讀《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

當然,數十年不變的題目,可以是「民生新聞」一類。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大學新聞論文2000字範文

一、引言
人是意識能動的主體,是實踐的存在。人類通過社會實踐不斷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各種條件,從而實現自己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作為人類實踐活動之一的媒體也應該體現人的真正存在,媒體自由作為一種理念,是指媒體的行為不受外在力量的強迫壓制,出於本心而採取的行動。自由精神是媒體倫理精神的重要內容:「自由出版物的實質,是自由所具有的應用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質。」梁啟超也曾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實惟一切文明之母,而近世種種現象皆其子孫也。」
媒體自由理念的形成,是和人的本質相吻合的。媒體自由,體現了媒體工作者對自由的嚮往與追求.標志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內在於自由理念之中的價值合理性與倫理道德責任漸被人們忽視,取而代之的是工具價值漸備受推崇。在當今社會轉型階段,為經濟利益所驅使的媒體,忘記甚至拋棄自身的倫理道德責任,背離了真實的媒體自由,由此新聞倫理道德的命題擺到了我們的面前。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重申媒體自由的倫理意蘊,重構真正的媒體自由。
二、媒體自由失范表現
媒體自由,象徵著媒體主體獨立地位的獲得。鑒於此,任一媒體都要「自由地、平等地、公開地和無所畏懼地服務於全體人民」,但是媒體組織及工作者,不能假借「自由」名義來侵犯被報道者的權益。時下,某些媒體組織及人士為經濟利益所誘惑、征服、驅使,背棄自由的初衷,媒體自由已經不再堅持原真意義上的自由價值取向,已經出現失范現象。
1.人生價值觀引導背離
在市場理念的指導下,媒體自由迅速擴張,其價值導向也出現背離現象。無所顧忌地追求「娛樂化」、「刺激性」,追求把新聞事件做得所謂「好玩」的傾向。有輿論導向功能的媒體應該引導人們關注並反思社會現實問題,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端正人生目的,積極探尋人生價值,這樣媒體在價值導向上才避免走向媚俗與庸俗。媒體在自由理念的這一外衣下,變成了一個「自由」的媒體,成了一個只能滿足受眾感官刺激的工具,缺乏思想內涵與審美品位,「真、善、美」從精神家園的高峰墮落為看得見的感官刺激享受。再有,刺激、好玩的信息也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道德發展。珀杜大學研究生格倫·斯帕克斯也認為,電視暴力使社會失調,尤其是兒童中的失調成為可能。霍勒斯·格里利撰文批評傳媒娛樂化的反面教化:「《便士報》熱衷於蟄伏在社會內部惡魔般的慾望煽動點火,他們也許不會被指責犯有謀殺罪。但是,他們的的確確是犯了製造謀殺者這種更惡劣的罪行。」一些媒體逐漸失去了道義評判能力及社會責任感,因此飽受社會批評。有的媒體打著「受眾有這個需求」的招牌,為所欲為,以此做文章來招徠受眾,吸引眼球,提高關注度和收視率,很不道德。在這一過程中,媒體失去了同情心、責任心、道德心,讓有良知、有道德責任感的民眾很是反感。其實,「一個職業化組織,當然是以為公眾服務為趨向。這種『服務』,不能以專門組織自己利益為基礎,但也不是自己的『顧客』要什麼就給什麼,而是基於他們的需要。」倫理道德要求媒體對受眾合情合理的需求要滿足,不合情不合理的需求絕不能迎合,還要做好批評和引導的工作。所以,媒體應本著為民眾負責的態度,絕不能忽視它對民眾的教化功能和輿論導向功能。對於新聞機構和從業者,要記住的是,對媒體職業要有最誠摯的道德責任感和合乎倫理的媒體事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媒體事業。在商業氣息濃厚的社會,媒體工作者既要有對職業的忠誠度,也要有提高的自身素養自覺強化新聞倫理道德的理念,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倫理選擇對社會、對他人、對受眾的重要意義所在。
2.媒體權力營私
自由的媒體是民意和官方的雙向代言人,可以代表民意說話,也可以代表政府發言,媒體所具有的雙重身份,使得媒體具有非常大的話語權,為此需要有效監督,否則可能變成一種腐敗權力,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某些媒體機構及從業者把媒體當成他們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於是以公共話語權尋租的活動也出現了。
(1)商業廣告盛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媒體被推向市場,於是許多媒體認為自己面臨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的兩難抉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媒體在運營方式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商業化取向,這也是人之常情,本無可厚非,但是某些媒體的做法值得商榷,比如商業廣告的盛行。商業廣告是廣告主支付給媒體一定數額的金錢,為達到招攬大眾、吸引大眾的目的,或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或擴大自己品牌的影響力,藉助依附媒體以吸引盡可能多地消費者來購買自己的產品。可以說商業廣告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在電視劇中插播,在某一檔節目中插播,尤其是收視率高的節目或作品之中廣告更是泛濫成災,在商業廣告中,廣告主對某些特定時段的節目編排有很強的影響力。「商業廣告的大顯身手錶明,大眾傳播媒介已經找好了買主,順利實現了收大於支的經濟循環」。媒體為了巨額的廣告費,受經濟利益所驅使,甘願去媚俗,甚至造假,比如前段時間某些衛視為某品牌瘦身機做宣傳,瘦身機通過甩掉身上多餘脂肪,從而達到瘦身效果,後經專家證實瘦身機瘦身不但不可能,而且還有可能會給消費者造成身體傷害。
(2)虛假新聞不斷
伴隨著媒體逐漸走向市場,有償新聞、甚至虛假新聞也應運而生。目前有償新聞的主要表現是電台、電視台將時段或報紙,雜志將版面按照行業標准核算成具體數額與個人或組織集團進行交易。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媒體工作者收受了他人錢財唱贊歌編寫虛假報道的事情,或者以曝光對他人不利的真相要挾勒索錢財,得逞後便厚顏無恥地顛倒黑白。虛假新聞,表現形式為與事實嚴重不符,無中生有、隨意捏造,其本質是一種骯臟的錢權交易,是媒體話語權與他人利益的一種交換。媒體及其從業人員新聞倫理道德的嚴重缺失,已不是他個人的問題,由於媒體的影響力之大,對社會、對他人、對受眾會產生廣泛的不良影響,鑒於此,媒體工作人員要把好傳播新聞信息時的倫理道德「關」,由此媒體從業人員「新聞倫理道德」的養成教育問題也進入有識之士的視線,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媒體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濫用自由權利,為話語權力尋租,極大地損害了自己的形象,拋棄了自由理念所賦予的道德責任,無形中也侵害了廣大受眾的利益,這社會上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當說這是媒體自由進步的副作用。殊不知,媒體的這種話語權來源於民眾,這一桂冠是民眾授予的,是民眾把自己的知情權、說話權等集中起來,交付給媒體。鑒於此,媒體更應有以事實為根據來說話,遵守誠信原則,表達代言民意、關注民生的社會責任。
3.人文關懷失位
新聞媒體在「人文關懷」正日漸向「受眾本位」回歸的這一過程中,滑向了媚俗的邊緣。在媒體眼中,重要的不是人們的心理狀況、行為處境及價值取向引起的社會反思,而是事件本身可能帶來可以炒作的猛料,以提高點擊率或收視率或關注度。炒作、惡搞、有的甚至超出了道德底線,觸及了法律問題,這也增加了群眾對媒體的不滿意度。在過度的不著邊際的炒作、惡搞中,相當一部分媒體失去了應有的社會良知及對人應有的尊重與關心。媒體聲稱張揚人文關懷,但又總在自覺不自覺中傷害了許多善良、無助和受害的人。媒體過於關注和滿足大眾需求,而對社會弱勢、邊緣人群缺乏關注,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邊緣群體的邊緣化與弱勢化。所以,對於大眾媒體而言,真正的人文關懷不僅是以受眾為本位,而更應當以對受眾,尤其是社會的困難群體、邊緣群體的人生終極關懷為最終目的,這是真正的媒體自由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的應然內涵。
三、媒體自由理念重構
實際上媒體自由是有倫理的限度的。但現實社會中的媒體自由已經背離它的最初價值意義,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鑒於此,需要重構媒體自由理念。
1.客觀原則
任何時候,客觀是媒體機構及工作者堅持的首要倫理原則,也是媒體的生命所在。對於新聞媒體而言,客觀,即是實事求是。梁啟超《敬告我同業諸君》一文,說:「西哲有言:『報館者現代之史記也。』故治此業者不可不有史家之精神。史家之精神何?鑒既往,示將來,導國民以進化之途徑者也。故史家必有主管客觀二界,作報者亦然。政府人民所演之近事,本國外國所發之現象,報之客觀也;比近事、察現象而思所以抽繹之,發明之,以利國民,報之主觀也……主觀之所懷抱,萬有不齊,而要之以向導國民為目的者,則在史家謂之良史,在報界謂之良報。」當今社會,媒體故意歪曲事實甚至隱瞞事實的情況時有發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不滿。李大釗曾說新聞是現在新的、活的、社會狀況的寫真。所以在新聞報道方面,嚴格說來媒體組織與媒體從業者都必須具有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近幾年,每年都評出「十大假新聞」,可見「虛假」性的嚴重程度。「虛假新聞」的存在,不僅是新聞界之恥,更是整個社會之辱,損害了新聞的基本價值與信譽。著名人士克伊爾安說:「新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價值載體。假定新聞工作者在報道新聞時施加其基本的價值預判於其中,任何一個事件都將成為由各種不同的術語重新描述的作品。因此,為了壓過其他媒體以確保獨家報道而尋求某種對消息的『合理的更正』是毫無意義的。」從媒體倫理的角度而言,它要求工作者必須學會發現真相、還原真相。可以看出,客觀公正報道事實與有償虛假報道,本質上是勢不兩立不相容的。但是這一原則的堅持,這關鍵取決於媒體機構及媒體工作者的道德抉擇,因此,媒體機構及工作者的道德責任愈發顯得重要。
2.正義原則
「正義」是一個復合詞,是由「正直」與「義氣」兩片語合而成。「正義」是華夏文化流傳千載不衰的正統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傳統認為正直是為人必備之本,義氣是為人必守之節。正義是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是相對邪惡而言的,正義與否的客觀標准主要在於其行為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與廣大群眾的利益。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能否秉持正義和公道,是媒體能否獲得支持的關鍵所在,也是媒體的又一原則,。媒體應當充當代表最廣大人民的社會輿論的工具。馬克思說:「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這種條件,報刊就會完全萎靡不振。」「揭發招搖撞騙的職責,在我看來是報刊的首要職責」。媒體要發揮自己的「手術刀」功能,勇敢地時時解剖社會瘡痂,以捍衛社會正義,維護社會良好的秩序,為人類的和諧幸福追求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3.仁愛原則
孔子首倡「仁者愛人」,孟子繼承和發揚孔子的這一思想,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強調「不忍人」的惻隱之心是一個正常社會人所當具有的德性與品行,當然對於媒體機構及其從業者而言,這更是他們做人的道德准則。媒體追求自由,但是也有邊界,所以任何媒體機構不能以「自由」的名義侵犯被報道者的權益,比如對於公眾人物也要手下留情,給予他們一定的私人空間,要掌握適度原則,不要侵犯隱私。某明星夫婦之女先天性唇齶裂,部分不良媒體爭相高價購買該女囡的照片,有些網站甚至用其他同病女嬰的照片以假亂真,來提高自己的點擊率,媒體的這種行為根本無惻隱可言,無仁愛可言,深深地刺痛了做父母的心。再如在報道一些社會弱勢群體的時候,要保護他們的隱私,維護他們的尊嚴,不能以自由名義無視被報道者的自尊,侵犯被報道者的利益,也不能含沙射影。比如曾有過媒體記者對於一個舉報者做采訪報道,本來答應被采訪者不會泄露其任何信息,誰知采訪稿見諸報端之後,被采訪者的姓名、住址一應俱全,結果被采訪者為了逃避打擊報復,只能背井離鄉,一家人過著離散不能團圓的日子。媒體的初衷本是要揭露非法和黑暗、保護弱者的,結果適得其反,傷害了被報道者。所以要對某些媒體機構及從業人員進行道德教育,通過外在的教化和自身道德的自覺與修養等培育媒體的仁愛思想。
4.誠信原則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古人十分重視誠信問題,視誠信為自己的生命,認為誠信乃立身之本、立人之本、立國之本。* 的老師顧毓琇於96歲高齡時在美國華盛頓飯店贈言朱鎔基:「智者不惑,勇者無懼,誠者有信,仁者無敵。」「誠者有信」之外三句分別參見《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憲問》:「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顧老活學活用《論語》,添此一句,足見前賢於「誠信」寄望後生之重。誠信是倫理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對於媒體,誠信乃媒體立身之本,沒有誠信,也就無所謂媒體倫理。誠實守信既是社會進步的需要,也是自身健康發展的前提之一。時下,不少媒體有背離誠信原則的報導,或故意誇大或縮小或隱瞞事實或歪曲事實的新聞事件,或非故意導致報道與事實真相大相徑庭的例子,甚至斷章取義、胡拼亂湊的人物專訪稿。誠信作為媒體工作者的道德操守和職業規范,有下列要求:第一,要以誠實的精神,向大眾傳播真實的新聞事實,以誠實態度面對所采訪的人物、事件,有些采訪對象出於對媒體的信任和敬仰,向媒體人士提供信息,但要求不要見諸報道,但是媒體人士不顧采訪對象的感受,依然我行我素地進行報道,深深地刺傷了采訪對象;第二,要以誠信的品質呈現給受眾喜歡的高質量的情節內容和高尚的精神產品,從而獲得受眾認可以提升形象價值;第三,創造精神產品的媒體與作為消費者的受眾,需要建立起一種誠信度較高的契約關系。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媒體在揭露事實真相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有些媒體工作者為了取得第一手的新聞資料,置自己的性命於不顧,如很多礦難的報道,也是通過媒體工作者的真實報道,讓公眾知曉的。這樣的報道,既體現著媒體從業者的職業道德,也是他們誠信原則的體現,有助於社會進步和政治文明建設。
總之,現實中不乏道德情操高尚的媒體工作者,但面對不斷的經濟誘惑,原來堅定的道德信念防線漸被沖垮。因此客觀、正義、仁愛、誠信四原則,作為媒體從業者的個體自律有時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健全的行業制度和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發揮強制約束功能。因此,在對待媒體自由變質的這一問題上,德性的力量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行業法規、法律法規才具有真正的規范作用。
四、結語
健全的道德人格,高水平的道德修養是一個媒體從業者最起碼的入門資格。1904年普利策在《北美評論》上撰文指出:報人應懷抱崇高的理想,並負有急公好義的使命,對本身所觸及的問題具有準確的知識和最真摯的道德責任感,以造福大眾為目的,不應屈從於商業利益或任何個人權力。汕頭大學胡興榮教授給予很高的評價:「本文的立論立足於報業的社會功能,強調了報人的社會責任,被譽為新聞倫理的奠基之作。」凸顯了媒體自由倫理中的社會責任,強調了媒體對社會的道義責任。
媒體工作者要行使好黨和人民給予的「傳播權」,發揮好自己的放大作用,媒體工作者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精神情操和道德修養,這才是擴大自己影響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受眾的最終認可。媒體自由是其正當的權利,但是媒體也要注意自由是否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這是媒體在追求所謂的自由時應當深思的一個問題。所以,媒體對自己應有一個正確的社會定位,即客觀、正義、仁愛、誠信,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媒體自由,才是媒體所真正追求的自由。

⑨ 新聞倫理原則的重要性

新聞倫理原則的重要性如下:
1、主要指堅持新聞真實性、尊重人的基本權利。
2、堅持新聞真實性為第一要務,真實是新聞倫理和實踐的基石。

⑩ 求:關於「倫理」的一篇論文,1500字左右。謝謝!

科學倫理:

事實上,科學的存在和發展中一個永恆的問題是標准與創新的矛盾。一方面,科學知識的出現必然形成相關的評判正誤的標准,另一方面,科學知識出現的過程就是對原有標准突破的過程,因此也必然受到原有標準的限制或壓制。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刻地反思兩種科學的悲劇:一種是推行錯誤的標准所導致的後果;另一種是肆意創新所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聶文濤面向基層醫院適宜技術培訓講演中說:人類推行糖尿病「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標准(John rollo標准),到重新執行「高碳水化合物」標准(如北京協和醫院標准),這期間無數患者因為錯誤的糖尿病飲食治療進一步喪失了健康。醫學界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該講演引發的強烈震動,正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深刻的科學倫理問題。
斯蒂芬·茨威格在《異端的權利》原文中的兩段話:「(卡斯特里奧與加爾文)在這場戰爭中,存在著一個范圍大得多並且是永恆的生死攸關的問題。」「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有思想的人,都不得不多次確定自由和權力間的界標。因為,如果缺乏權力,自由就會退化為放縱,混亂隨之發生;另一方面,除非濟以自由,權力就會成為暴政。」這兩段話隱藏著這樣的意思:(1)應該給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證明自己的權利,或者說一切反對異端見解的人必須提供證據;(2)所有持異端見解的人都需要證明自己的正確,而無需在此之前抱怨社會的不理解。(3)所謂科學發展的意義,正在於改變人類原有的認識。因此,選擇錯誤是一種權利,否則就沒有科學探索的合理性。
沒有標准可能喪失人道;標准本身隱含的錯誤也能並不人道。因此,科學是一個超越了正確和錯誤本身的社會問題。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
公司律師管理 發布:2025-01-14 16:06:04 瀏覽: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1-14 15:57:29 瀏覽:155
藝術品成交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15:53:25 瀏覽:95
民法中的過錯 發布:2025-01-14 15:46:58 瀏覽:220